三年級語文s版下冊作文教案
生活中碰到的生字詞,要查字典。經過積累,語言豐富了,寫作文時自然左右逢源。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s版下冊作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語文s版下冊作文教案1
1.能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通過欣賞優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教師日記本。
1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結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篇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3)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2)表達怎樣的心情?
(3)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這次習作指導我帶著學生把課本上的習作讀了幾遍。然后和同學們探討了一下日記的格式問題。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課的時候我會多加一點和同學們的互動時間,增強他們的積極性。
三年級語文s版下冊作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完成簡單的寫人作文,內容具體,描寫豐富到位、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重點難點
找準描寫對象,選擇有利用表現人物特點的事例,把事情寫具體,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觀察過自己身邊的人們?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鄰居,他們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胖,有的很聰明,有的很幽默,有的愛笑,有的愛哭,有的動手能力很強,有的文藝細胞豐富……不同的人,各有特點。這節課,我們就拿起筆來,寫一寫自己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吧!
二、文題展示
(教材上出示了一系列詞語)上面的詞語讓你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他?你還想到了哪些這樣的詞語?這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誰?圍繞以上問題和同學交流,然后選一個人寫一寫。
三、寫作指導
1.游戲導入。
(1)教師帶領學生做一個游戲:看誰能 又快又準地猜中這段話描寫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學?
(課件出示描寫本班同學外貌、個性等特點的兩個簡短文段,可以先出示沒有抓住特點寫的,后出示抓住了特點寫的)
(2)假設有人猜出來了,有人沒有猜出來,有人看第一段文字沒有猜出來,但看第二段文字猜了出來。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看第一段文字時有人 猜不中,而看第二段文字時大家都猜得中呢?
(留出兩分鐘思考時間,然后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
(3)教師小結:寫人作文的要點,就是要抓住人物特點去寫。如何才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呢?這就需要我們平時 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了。 2.以寫人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典型事例的敘述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等特點。
要寫好這類作文,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寫好人物的形象。
①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 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著、姿態、神情等等。外貌描寫首先必須從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要求抓住 人物的本質特征,有選擇、有重點地描寫。
②人物的語言包括人物的獨白、對話、交談以及語氣。“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 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現。因此,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恰當地表現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語言時,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間的關系。
③描寫人物的動作時,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什么”,還要寫出“怎么做”。
④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是直接表現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動的手段。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注意把心理活動產生的原因敘述清楚,還要注意與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結合起來。
(2)選用典型事例。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寫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事件。因此,要學會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寫,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來。行文 時,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點”“一人多事一特點”或者“一人多事多特點”等不同的形式。
3.寫完后,指導學生自改習作。
(1)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修改。然后引導學生對照“是否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了人物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同桌之間或分小組相互傳閱習作,同學之間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據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2)課堂交流。指名交流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按“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的--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說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互相啟發,加深印象,共同進步。 四、范文評析
聰明又可愛的老寬
有個小男孩 ,黑黑的頭發、寬寬的額頭、紅撲撲的臉蛋,兩道彎彎的濃眉下面鑲嵌著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像是會說話。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寬。
“老寬”名叫羅閏騰,小名叫寬寬,還不到四歲。為什么叫他“老寬”呢?這是因為他剛學說話時,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媽要他叫“老媽”,他就覺得名稱前面加個“老”字很好玩,于是就叫自己“老寬”了,還管我叫“老哥”,管 我媽叫“老姨媽”。有一次,我叫他:“寬寬,快過來!”他噘著嘴說:“不對,我是 ‘老寬’!”逗得我們捧腹大笑。從此,大家只有叫他“老寬”,他才滿口答應。
老寬十分聰明。別看他年紀不大,卻總喜歡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人為什么不能加油而要吃飯”,讓人無言以對。別看他才三歲多,數數可厲害了,可以一口氣數到100;更厲害的是,他認得200多個漢字。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帶老寬出門去玩,他就不停地東瞅瞅西望望,還伸手指著街邊一家店鋪的招牌一字一頓地念了出來:“老--王--家--牛--肉--面!”我們一瞧,還真是!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表弟比我小時候還聰明。嘿,他還真行!
老寬不僅聰明,還十分討人喜愛。他長得白白嫩嫩,走在大街上“回頭 率”可高了。而且又天生一張小“甜嘴”,見人就叫 ,奶聲奶氣的,幾乎沒有人能抵擋他的熱情。不過,這么甜蜜乖巧的人,也會干“壞事”。有一次,老寬故意把椅子踢倒,爺爺假裝要打他的小手板,他就趕忙躲到 姥姥背后,一個勁兒地說:“手沒看見!手沒看見!”還有一次,老寬悶頭從我房間里跑出來,邊跑邊嚷嚷:“發大水啦!發大水啦!”我進屋一瞧,原來是他在房間里撒尿了。這個淘氣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我很喜歡老寬小表弟。每逢周末回姥姥家,我第一個想見的就是老寬。他稚氣的話語、可人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細雨,一洗我周身的疲倦,讓我倍感清爽、快樂。
快快長大吧,聰明又可愛的老寬!
總評:全文結構完整,層次清晰,描寫細膩而有重點,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第1自然段運用了外貌描寫,讓讀者對描寫對象形成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第一句話制造了一個小小的懸念,再由第二句話點出描寫對象就是“我”的小表弟“老寬”,很好地吸引了讀者。第2自然段介紹了“老寬”這個名字的由來,運用語言描寫表現了老寬的天真和執著,十分有趣,讓人不禁心生喜愛,想接著了解他。第3、4自然段緊緊扣住題目,分別從“聰明”“可愛”兩個方面介紹了老寬的特點,其間綜合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以及側面烘托等手法,將人物特點表現得十分突出、鮮明;第4自然段首句還恰當運用了過渡,使上下文銜接自然。最后兩段表達了“我”對老寬的喜愛之情和美好祝愿,抒情自然,水到渠成,收束全文,簡潔有力。
三年級語文s版下冊作文教案3
【教學設想】
這次習作課的教學以紙花傳遞到誰身邊,誰就“表演節目”為契機,讓學生“動”起來,或緊張或興奮,營造出特點鮮明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觀察,從中獲得場景描寫的方法,產生自主創作的興趣與愿望。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成語填空練習。(課件出示)
交()接()車()馬()莊嚴()()
歡()笑()歡呼()()燈火輝()
1.指名填空。
2.指名說說你從成語中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場景,(預設:想到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想到熱鬧的自由市場;想到精彩的體育比賽等)
3.出示畫面,說說你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畫面。
4.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畫面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個場景,人無時無刻在不同的場景中。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的交流,從學生們已有的成語積累中出發,通過由詞語想象畫面,在用成語描述畫面,通過這樣的往返交替,將“場景”這一概念不露痕跡地在學生頭腦中“立”起來。)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創設情境
師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每天都有五彩斑斕的生活畫面:緊張激烈的比賽,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熱鬧非凡的市場,充滿樂趣的游戲……
一個個有意思的場面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場景的描寫。(師板書:場景描寫)
2.出示道具,設計懸念。
今天老師帶來兩樣東西(出示:鼓、花)看到這兩樣東西,你會想到什么?學生說說自己的猜想。教師在講其用途——游戲。
3.猜猜我們游玩什么游戲?(擊鼓傳花)
4.要玩游戲,還缺些什么?(鼓手)
5.渲染氣氛:鼓手很重要,全班就一個,鼓手很威風,全班都得他聽指揮。誰來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6.喲!這么多同學同學都想當鼓手,該選誰呢?干脆來一個公平競爭吧!把剛才看到的場景用語言描述出來,誰說得,最生動,誰就來當鼓手!
7.指名學生口頭作文。(我們在選鼓手時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巧下任務,引導口頭作文)
8.選出鼓手。
9.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并從全班同學的表現到對個別學生進行描述,從全部(整體)——個別(特殊)。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入手,巧妙利用“選鼓手”這一契機,創造一個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去體驗,去感受,之后再此基礎上進行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說”起來,通過總結歸納出場景描寫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三、快樂游戲,引導學生“動”起來。
1.請鼓手登場。
2.宣布游戲規則:鼓手擊鼓,鼓聲響起時,花按順序傳遞,鼓聲停時,花在誰手上,誰就表演一個節目。
3.游戲前演練,讓鼓手擊鼓,隨機采訪學生,聽到鼓聲時心里想到什么?
4.游戲開始,及時引導學生捉游戲過程中的典型。
5.有請第一位幸運者登場表演。
6.引導學生從這位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內心去觀察并描述。
7.隨機采訪鼓手,游戲時表現突出者。
8.巧下任務,剛才游戲時哪個環節或哪些環節讓你最難忘?請寫下來吧!
9.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10.習作點評:指名讀習作,并引導其他同學傾聽、補充,側重點是本課學的點面結合的方面,及時鼓勵學生,給予寫作的興趣與信心。
11.互評互改。
(設計意圖:學生們寫作的難題是缺少體驗,充分利用“擊鼓傳絹”這一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感受,不顯痕跡地引導他們邊游戲邊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動筆寫,自然水到渠成。)
四、連段成篇,拭擬題目。
1.學生嘗試成篇,自由發言。
2.教師及時發現精彩,請其板書。
3.師小結:游戲的時候,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既觀察全體,又觀察個別,就能夠把游戲的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板書設計
場景描寫
寫大家寫全部
寫個別寫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