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樂意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通過活動,學習朝著目標動作較協(xié)調的跑。
教學準備:
珊瑚、水草若干,魚游音樂(中間穿插不協(xié)和音表示鯊魚來了)。課前聽過表示鯊魚的音樂及看過鯊魚吃小魚的動畫。吹泡泡工具、小魚胸飾與幼兒人數相同、魚媽媽胸飾。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魚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玩吧。
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在教師帶領下,學小魚游的`各種動作(準備活動)。
二、游戲《小魚追泡泡》
1、提出游戲的要求:追泡泡時不要把其他幼兒撞到了,如果撞到了也沒關系,自己爬起來,我們都是勇敢的小魚。
2、小魚聽著音樂去追泡泡,鯊魚來了小魚去躲藏。
3、游戲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小結、表揚平時膽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來的幼兒
2、幼兒聽音樂結束活動。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聽指令向指定方向爬行及變速爬行,增強四肢肌肉的力量。
2、學習運物轉道爬行動作。
3、喜歡參加體育游戲,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皮球若干、螞蟻倉庫1個、爬道(地墊)螞蟻頭飾每人一只;
2、音樂《火車開了》《三只小熊》《藍色的海洋》《螞蟻搬豆》。
【活動過程】
一、螞蟻做早操(熱身運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寶寶,看誰來了?(小螞蟻)老師做螞蟻媽媽,你們來做螞蟻寶寶好嗎?(每個幼兒拿一個螞蟻頭飾戴)
2、螞蟻媽媽和螞蟻寶寶,一起做早操,活動身體。放音樂《三只小熊》
二、螞蟻練本領(手膝著地爬行,增強四肢肌肉的力量。)
1、寶寶們知道螞蟻是怎樣走路的呢?(螞蟻喜歡在地上爬,我們現(xiàn)在學一學螞蟻走路的動作)
2、寶寶們都爬到媽媽的身邊休息一下,(讓寶寶原地就坐)媽媽發(fā)現(xiàn)剛才有幾只螞蟻寶寶走路的動作真漂亮,我們請他們走給大家看看。(個別幼兒示范手膝著地向前爬行),
3、講解動作要領:爬行時手和膝蓋不離地,手膝一起爬這樣才能走的又快又穩(wěn)。
4、我們再到場地上學一學小螞蟻走路吧。幼兒各自在場地上練習手腳著地爬行的`動作。(教師觀察,個別指導)
5、聽指令爬行。
(1)螞蟻寶寶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看看哪個寶寶的耳朵最靈。
(2)讓幼兒聽節(jié)奏變換速度爬行:鼓聲快,爬得快;鼓聲慢,爬得慢。然后媽媽敲鼓寶寶聽節(jié)奏以多種形式練習爬行:聽鼓聲“咚咚咚”,螞蟻就往前爬;鼓聲“嗒嗒嗒”,螞蟻就倒退著爬;鼓聲“咚嗒咚嗒咚嗒”,螞蟻就轉著圈爬。
(3)組織休息:螞蟻寶寶們的耳朵真靈,快到媽媽身邊來休息一下吧。
三、游戲《螞蟻運豆》(體驗運動的快樂。)
寶貝們你真棒,學會了這么多本領,春天到了,外面的空氣真好,我們一起去外面尋找食物吧。小螞蟻們快點跟上吧!哇,這么多豆豆呀,我們要把它運回家,小螞蟻的家住在很遠的地方,要經過藍色小橋,還要鉆過山洞。
問:那我們怎么把它運回家呢?(你們的辦法真棒!)今天螞蟻媽媽帶來了一個好辦法,我不用手抓,也不用腳夾,我的豆豆怎樣才可以運回家呢?你們看媽媽是怎么把豆豆運回家的!
要求:示范講解帶球爬行。手膝著地向前爬行,球緊挨大腿,用腿帶動球前進。本次活動的難點:學習運物轉道爬行動作,并控制好球的運動方向,讓它跟著身體順利前進。
(1)幼兒練習帶球爬行,教師指導,表揚遵守規(guī)則,認真運豆的幼兒。
(2)你們真辛苦,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今天,我們學了爬、有往前爬,退著爬、轉圈爬、帶球爬,你們真棒,都是能干的小寶寶。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3
活動背景
每當我?guī)ьI托班寶寶們念兒歌《螞蟻背米》時,寶寶們總是一邊念一邊在地板上爬來爬去模仿螞蟻的樣子。的確,寶寶們在生活中觀察到的螞蟻總在爬來爬去地找食物,而托班寶寶的年齡特點也決定了他們更關注“爬”這一動作。為了滿足寶寶的需求,我設計了健康活動《螞蟻爬爬》,通過活動使寶寶的興趣得到延續(xù),發(fā)展寶寶的基本動作,促進寶寶的生長發(fā)育。
活動目標
1. 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 練習手、腳著地爬,嘗試不同爬的方法。
3. 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及靈活性。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的準備:觀察過螞蟻爬來爬去,熟悉兒歌《螞蟻爬爬》。
2. 物質條件的準備:泡沫地墊,螞蟻頭飾,背景音樂《健康歌》《小星星》,枕頭、玩具等障礙物,高低平衡板搭成的小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健康歌》
1. 請寶寶們戴上螞蟻頭飾假扮睡覺,配班老師扮公雞叫“喔—喔—喔”,把“沉睡”的寶寶們叫醒。
2. 教師帶領寶寶跟隨音樂依次做頭部運動、手部運動、身體運動。
3. 教師引導寶寶創(chuàng)編身體各部位的操節(jié)。
分析:請寶寶們戴上螞蟻頭飾一起甜甜地睡覺,再由配班教師扮公雞把寶寶們叫醒,一下調動了寶寶們的情緒。讓寶寶們跟隨音樂做身體運動、創(chuàng)編操節(jié),既為下面的大肌肉運動做好了體能準備,也充分調動了寶寶們的參與興趣。
二、學習正確的爬行方法
1. 教師念兒歌《螞蟻爬爬》,提問:“兒歌里的小螞蟻是用什么動作來到我們的頭上、臉上的?”
附:兒歌《螞蟻爬爬》
一只螞蟻爬呀爬,爬到我的肩膀上。
兩只螞蟻爬呀爬,爬到我的小臉上。
三只螞蟻爬呀爬,爬到我的鼻子上。
四只螞蟻爬呀爬,爬到我的頭頂上。
五只螞蟻爬呀爬,爬到我的小腿上。
2. 大班幼兒扮演螞蟻,示范“爬”的動作,托班寶寶觀察。
3. 托班寶寶集體練習“爬”的動作。
分析:熱鬧的音樂結束了,寶寶們還在興奮地唱著、跳著。為了讓活動順利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我用寶寶最喜歡的手指謠將他們的注意吸引過來。手指謠《螞蟻爬爬》的內容與本次活動相符,同時也巧妙地引出了“爬”的話題。為了讓寶寶學會正確的爬的動作,教師請來大班幼兒扮演螞蟻,讓寶寶在一對一觀察中仔細了解“爬”的正確動作。在寶寶們觀察時,我適時地提出問題,比如“螞蟻的腿是怎么擺的”“螞蟻的頭是怎么擺的”“螞蟻的眼睛要往哪里看”等,在寶寶們得出正確答案后,我將寶寶們的發(fā)言進行了總結,歸納出了正確的爬行方法。
集體練習中,寶寶們都躍躍欲試,我適時地將活動規(guī)則拋出來:“一只螞蟻爬的時候地方大著呢,我們這么多的螞蟻去爬會怎么樣呢?”寶寶們齊聲說:“太擠了!”“那應該怎么辦呢?”我又問。“排隊呀。”“一個跟著一個爬。”寶寶們紛紛說道。我一聲令下,寶寶們有序地分成兩隊開始練習爬。體育游戲中,規(guī)則很重要,讓寶寶們自己討論得出規(guī)則,比老師的硬性規(guī)定更容易讓寶寶接受。
隨著活動的進行,有的寶寶開始流汗了,有的寶寶爬行速度明顯減慢了,這表明寶寶們需要休息了,他們的活動興趣也下降了。我用“工人叔叔要給我們建造新路了,我們把路讓出來,先休息一下吧”的情景話語,讓寶寶們稍做休息,并開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布置場地。
三、探索不同的爬行方法
1. 游戲:《爬過小山》
(1)讓寶寶觀察道路,請能力強的寶寶示范爬行。
(2)寶寶集體練習,在練習中掌握障礙爬的要點。
分析:寶寶們看到設置了障礙的道路,都興奮了。由于平日里文文的動作協(xié)調性不錯,我請文文來給大家做示范。在文文爬枕頭時,我在她的腳后夸張地做了一個用力的手勢,無聲地告知寶寶們這個地方腿要用力才能過去。在集體練習中,寶寶們很快就掌握了正確的爬行方法,鍛煉了四肢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這個練習對寶寶們來說有新意,難度也不算很大,寶寶們都能參與和掌握。隨著寶寶們的動作越來越嫻熟,我開始考慮:能不能再將難度提高些,給寶寶們一些新的挑戰(zhàn)呢?
2. 游戲:《爬過小橋》
(1)引導寶寶觀察小橋,鼓勵寶寶嘗試爬過“小橋”。
(2)寶寶們自由選擇,練習爬行。
分析:寶寶們看到用高低平衡板搭的小橋,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看得出來,寶寶們害怕了,這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誰愿意來試一下?”沒有人響應。“誰來試試看,老師幫你!”章章舉起了手。“真勇敢!”我用語言鼓勵著他。章章很快爬上了斜坡,當爬到沒有欄桿的橋面上時,他沒有繼續(xù)前行,眼睛僅僅盯著地面。我看出他是害怕從橋上掉下來,于是走過去,將地墊鋪在橋下,用手示意了一下,表示很安全。章章放心了,一步一步地爬過了小橋,大家給章章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個活動有難度,寶寶不敢輕易嘗試,我為章章營造了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使章章有了心理安全感,最終順利完成了任務。章章的成功無疑
給了寶寶們很大的信心。
自由嘗試時,寶寶們沒有剛才活動時那么興奮了,我試圖鼓勵他們:“愿意來玩的寶寶們可以試試呀!”這樣的引導語顧及了寶寶的能力發(fā)展差異,尊重了寶寶的選擇,避免了一刀切的教育要求。教師站在橋邊,為寶寶們保駕護航,給寶寶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一部分膽子較大的寶寶順利地爬過去了,他們的笑聲吸引了其他寶寶,又有不少寶寶陸續(xù)參與其中。我走到那幾個不敢嘗試的寶寶們身邊,用手指著其他小朋友說:“看!他們玩得多開心,你們也去試試吧!”看著熱鬧的場面,寶寶們都坐不住了,紛紛加入過小橋的爬行活動中。很明顯,同伴的榜樣力量比老師的說教更有感染力。
四、放松活動:《小星星》
《小星星》的樂曲響起,寶寶們和老師一起做放松運動,愉快地結束活動。 分析:音樂輕柔、舒緩,寶寶們在音樂中放松了身體,自然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爬”這個大肌肉動作對托班下學期的寶寶來說不算是一個難點,為了滿足寶寶們的興趣,提升寶寶的動作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關注不同寶寶的發(fā)展需求,我在此次活動中為寶寶們創(chuàng)造了不同難度的練習條件,由易到難地引導寶寶們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發(fā)展。
在活動中,我根據托班寶寶的年齡特點,以游戲、情景等形式將各個環(huán)節(jié)串在一起,讓他們身臨其境,提高了寶寶的參與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老師“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要照顧的,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在活動中,我沒有給予寶寶統(tǒng)一的要求和指導,只是在寶寶需要幫助時給予他們指點,鼓勵寶寶們在嘗試中發(fā)展動作,在探索中收獲快樂。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并練習雙臂上舉踮腳走和下蹲動作向前走。
2、樂意聽指令在指定范圍內進行高人走和矮人走,體驗體育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場地上有一個大圓圈 音樂磁帶:律動《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操《小手和小腳》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模仿操《小手和小腳》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探索高人走和矮人走的動作。
師:寶寶,想一想,高人是什么樣子的?
大家一起來做一做高人的動作。(雙腳踮起,雙臂上舉)
矮人是什么樣子的?
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矮人的動作。
(下蹲動作) 高人是怎樣走路的?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走一走。(雙臂上舉,踮著腳向前走) 矮人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走一走。(下蹲著向前走)
2、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寶寶必須在大圓圈中,聽指令做踮腳雙手上舉和蹲下向前走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在大圓圈中,聽指令做相應的高人走和矮人走的動作。
提醒幼兒必須聽到“高人走”、“矮人走”的指令才做動作,不能提前動,也不能聽到指令后不動。
三、音樂活動
幼兒四散地站在大圓圈上,隨著音樂愉快地表演《找朋友》。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5
活動目標:
1.在情景中,練習雙腳并攏從高處往下跳。
2.能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
活動重點:
練習雙腳并攏從高處往下跳。
活動難點:
能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寬25厘米、高20厘米的平衡木,鴨媽媽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鴨媽媽帶領寶寶做準備活動。
1.教師戴著鴨媽媽頭飾一搖一擺走到寶寶們面前。
師:嘎嘎,看,我是誰呀?對了,我是鴨媽媽,天太熱了,鴨寶寶們跟著媽媽到河里去游泳,好嗎?
2.鴨媽媽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模仿動作:梳頭、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帶領幼兒做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腰部運動和腿部運動。
師:鴨寶寶們快來和媽媽一起準備出發(fā)了。
二、鴨媽媽帶領寶寶學跳水。
(一)鴨寶寶探索跳水的動作。
1.師:鴨寶寶們,前面就是一片池塘了。怎樣跳水呢,哪個寶寶來做一做動作?
2.幼兒上前嘗試做動作從高處往下跳。教師在情景中,點評,如:“這個鴨寶寶重重的跳進池塘里,水濺的好高呀。”
(二)鴨媽媽示范跳水動作。
1.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從上往下跳的動作:小腳并攏站在岸上,小手前后擺動,一二三往下跳。
2.提問:鴨媽媽是怎么跳的?
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動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清楚要領。
(三)鴨寶寶練習跳水動作。
1.教師組織幼兒8人一組,指導幼兒輪流練習跳水動作。(練習兩到三次。)
2.教師請動作協(xié)調的幼兒上前展示跳水動作。
三、游戲:小鴨跳水。
1.游戲導入
師:鴨寶寶們,跳水的本領都學會了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跳水,去池塘里面游泳吧。
2.鴨寶寶跳水
幼兒站在平衡木上聽口令從上往下跳到池塘里游水。游戲可反復進行2~3次。
3.總結
教師表揚幼兒樂意參與跳水游戲。
四、游戲結束
鴨媽媽帶領幼兒游回家休息。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6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特別喜歡體育游戲,但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安全意識不強,所以戶外活動應選擇簡單易學,孩子感興趣的游戲。《老鷹捉小雞》這一民間游戲易懂、易學,動作簡單有趣,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非常適合小班孩子玩。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行動的敏捷性和反響本領,學會躲閃。
2、通過幼兒對民間游戲的了解,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弘揚我國民族文化。
3、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準備:
寬敞平坦的活動區(qū),雞媽媽、老鷹的頭飾;雞寶寶胸飾若干;錄有民間童謠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講故事:雞媽媽領著小雞在草地上找食吃,忽然天上飛來了一只大老鷹,小雞們嚇的大喊:“媽媽救命”雞媽媽大聲說:“孩子們快排好隊,到媽媽身后來。聽媽媽的口令。”老鷹”撲來撲去,心里盤算著怎樣抓到小雞。可是”雞媽媽”緊緊地護著小雞,使老鷹很難有下手的機會。老鷹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突然猛一轉身,向著小雞撲了過去。雞媽媽見狀,大吃一驚,張開了她的雙翅迅速擋住了老鷹的去路,機警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們。而小雞們可聽話了,也一個拉著一個,左躲右閃,不讓”老鷹”抓住。
教師:孩子們,雞媽媽是不是很勇敢?小雞是不是很聽話?
現(xiàn)在我們出去做游戲,你們聽老師的話嗎?
幼兒:聽話
二、開始游戲(幼兒扮演小雞,一位老師扮演雞媽媽,另一位老師扮演老鷹)
師:小雞寶寶們,雞媽媽我呀想帶你們出去玩玩,你們想去嗎?雞寶寶按順序排好隊,跟著媽媽出發(fā)吧。 (幼兒在童謠音樂聲中,走進活動場地同時做準備活動并隊列訓練)
幼兒:老鷹來了
師:哎呀,誰來了?(老鷹來了)快到媽媽身后躲起來。
(師幼玩老鷹捉小雞游戲)
三、歸納總結
游戲時應該遵守游戲規(guī)則,不推不擠,注意安全。
四、兒歌韻律,放松活動
孩子們真棒,你們出汗了嗎?我們一起休息休息吧!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孩子們積極投入、興趣高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表現(xiàn)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和挑戰(zhàn)自我的精神。通過游戲鍛煉了幼兒快速跑的本領,學會躲閃。還培養(yǎng)了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意識和安全意識。在這節(jié)活動課中教師還充分利用背景音樂代替教師的語言,較好地刺激了幼兒的音樂感官和運動感官,使民間體育游戲活動成為培養(yǎng)兒童興趣、發(fā)展動作、表達情感、開拓創(chuàng)新的過程。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7
活動目標:
通過游戲練習自由跳躍,訓練跳躍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成一個池塘,地面上有荷葉、小蟲。
2、音樂-快樂游戲
活動過程
一、熱身律動:小蝌蚪游呀游
聽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律動,到池塘:
小蝌蚪游呀游,搖尾巴,搖搖頭;
小蝌蚪游呀游,搖尾巴,搖搖頭。
二、初步練習雙腳跳躍的動作
1、引出青蛙跳我的小蝌蚪變成青蛙啦,呱呱呱,這么多的小青蛙,一起叫叫看:
呱呱呱,呱呱呱。小青蛙會跳嗎?
和媽媽一起跳到荷葉上去玩一玩吧。
2、自由練習跳躍的動作
教師:看那邊,也有一片很大的荷葉呢,我們也跳過去玩玩,好不好,
但是要從這些小荷葉上跳過去,不能跳到水里哦。先到的小青蛙,就坐在荷葉上等我們吧。
3、再次練習跳
教師:看,我們跳過了那么多小荷葉,來,給自己鼓鼓掌-我真棒!
剛才小青蛙都跳的很好,誰愿意來給我們表演一下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下。
我們再一起跳到那片大荷葉上去吧。
4、幼兒自由練習,教師要注意引導和觀察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三、游戲練習跳躍:小青蛙捉蟲
1、第一次游戲坐下休息,談話引出:
小青蛙累了,肚子也餓了,要吃蟲子了。好,媽媽先去找蟲子,你們坐在這里等我。
2、老師示范抓、吃蟲子:
小青蛙,跳跳跳,抓蟲子,本領大。
小青蛙,跳跳跳,抓蟲子,本領大。
呱呱呱,好大的蟲子呀,呱呱呱,瞧,吃到肚子里去了。
(把蟲子貼到衣服上)。
看,上有很多蟲子,你們也來抓蟲子吧。注意,每只小青蛙只能捉一條蟲子。
3、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
4、提問:你抓到幾條蟲子了?數數看。
四、放松運動
1、小青蛙玩得真開心,呱呱呱,到水里去游一游吧:
小青蛙,水里游,游呀游,真快活。
2、結束。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四散跑和聽信號跑,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2、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小鴨、小貓的名稱和生活習性。
3、懂得一起游戲時不碰撞、不擁擠。
活動準備
1、小兔、小鴨、小貓圖片各一幅,懸掛在戶外場地不同的位置,代表小動物的家。軟墊四塊。
2、陽光、優(yōu)美的樂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帶領寶寶進行熱身活動。
“寶寶們,今天來了幾個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找找看,都是誰來了。”
寶寶們在場地上走走、跑跑,根據圖片認識小動物的“家”。并說出:“這是誰的家?它是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寶寶隨意學一學他們走路。
2、帶領寶寶玩游戲
(1)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教師說兒歌,寶寶說出兒歌中說的是誰,就跑到小動物的家,找小動物,找到后說:“我找到__了”并學兩聲__叫,或學__走路。
(2)幼兒游戲
教師說兒歌:“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教師:“寶寶要去找哪個小動物啊?”
幼兒:“小兔”
教師:“我們跑著去找小兔吧。”
教師提示:“寶寶們,跑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推擠,不要碰到小伙伴,要注意安全!”找到后,在小兔周圍學小兔跳。
教師變換兒歌內容:“輕輕走,輕輕跑,小貓小貓喵喵喵。寶寶跑起來,一起去找小貓吧。”
教師變換兒歌內容,帶領寶寶重復游戲。視幼兒身體狀況和情緒調整重復次數。
3、播放陽光優(yōu)美的音樂,指導寶寶自由放松。
播放音樂,帶領寶寶走一走、抖一抖、搖一搖,到軟墊上坐一坐、躺一躺,自由地放松身體。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9
類型:
體育活動
內容:
練習屈膝四肢著地協(xié)調往前爬
材料:
小沙包、桌子
方法:
1、幼兒扮演蝸牛,屈膝四肢著地,背上馱著沙包,慢慢地在草地上四散地爬。
2、教師鼓勵幼兒爬得越遠越好。
3、教師將幾張桌子連接起來,當做通道,蝸牛在通道下面鉆過。
提示:
1、“蝸牛”身上馱的沙包可以由少至多。
2、桌子可以分成不同長度,體現(xiàn)為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創(chuàng)設相應的環(huán)境。
幼兒園托班體育游戲教案精選篇10
名稱:
美麗的蝸牛
類型:
教學活動
內容:
學習由里到外畫不間斷的曲線
材料:
幼兒用書《美麗的蝸牛》
方法: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邊講邊畫引出主題:――“從前,有一只蝸牛媽媽,它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蝸牛媽媽總帶著它的孩子到外面去玩……”
2、與幼兒一起數一數,蝸牛媽媽有幾個孩子。
3、鼓勵幼兒在自己的圖畫本中為蝸牛媽媽再添些孩子。
4、教師在觀察幼兒作畫時,提示幼兒由里到外地畫曲線。
5、引導幼兒之間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
提示:
1、教師在講解時,一定要邊講邊畫,強調由里到外地畫線條(見圖示)。
2、托班幼兒相互欣賞,主要是激發(fā)興趣,為自己的成功鼓掌,與中、大班幼兒的欣賞有很大的不同。
3、教師在演示中所畫的蝸牛要有大有小,體現(xiàn)構圖上的均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