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
通過思考和回答教師預設的問題以及對關鍵經驗的梳理,幫助幼兒有效的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建立起與陌生人交往的經驗。小編整理了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三張(內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系,請他配合教育活動,并準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擬
1、教師借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陌生人”通過各種方式,例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
陌生人與幼兒的對話:
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
陌生人: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去玩吧!(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的開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帶你們去麥當勞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并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么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為什么要跟他走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請一位幼兒回答)
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和陌生人走了會怎樣?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小結和陌生人走的危險性。”
2、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么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教學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辨別能力也比較缺乏。因此,我們開展了健康活動《不跟陌生人走》我把目標定為: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根據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所以我在活動開始時設計了情景表演,幼兒通過觀看情景表演,對陌生人有了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并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
第二環節是讓幼兒解拒絕陌生人的方法。幼兒觀看幼兒用書,這三幅圖片我是通過三種不同形式來進行教學的。第一幅我讓幼兒看后個別回答,并通過師生共同表演對話來鞏固麗麗拒絕陌生人的'話。第二幅我讓幼兒看后討論:如果你碰到這種事情,你會請誰來幫忙?第三幅我讓幼兒來判斷奇奇做得對不對?進一步鞏固了拒絕陌生人的方法。
第三環節是教師總結,結束活動。最后一個環節后來我覺得收得有點快,感覺整堂課的環節太少,
本節活動下來小朋友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的話,我相信小朋友都不會、不知道怎么應對,我還問了小朋友有關家里的情況,比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沒幾個小朋友能回答的出來。如果能有一次真的表演,那樣更能讓幼兒印象深刻,也達到了本節課的要求。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了解和掌握與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原有經驗:對陌生人概念不清,容易被玩具和食物吸引,自我保護意識較為淡薄。
2、物質準備:活動室:自制課件《機智的喜羊羊》音樂《喜洋洋和灰太狼》
戶外: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巧克力、羊羊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律動入場
教育價值:通過導入一個幼兒喜歡而熟悉的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使幼兒放松愉快的投入活
動。
1、教師帶幼兒聽著好聽的喜羊羊音樂入場,和教師一起做小律動。
(二)看幻燈片講述故事《機智的喜羊羊》
教育價值: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生活中的情景,賦予幼兒角色。
背景資料:教師以羊村長慢羊羊出現:“今天,我是羊村長,你們都是喜羊羊,今天爺爺要
帶大家去旅行,高興嗎?”“但是要記住,千萬不要離開我!”
場景一:羊村門口:
教育價值:引入動畫片中幼兒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兒理解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
背景資料:狡猾的灰太狼出現。
教師模仿灰太狼語氣“告訴你們,聽說羊村的村長要帶著小羊們出來玩,我今天就是要想
方設法騙只小羊和我的老婆紅太郎美美的吃一頓的!”
提問:你們認識他嗎?跟他很熟悉嗎?
提升經驗: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
場景二:模擬情境:游樂場。
教育價值:通過故事講述,再現生活中的情景,使幼兒學會和陌生人有禮貌的相處,必要時
告知成人。
背景資料: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走,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游樂場
!”村長帶喜羊羊們去游樂場玩。
羊村長:“孩子們。想坐摩天輪嗎?爺爺去買票,乖乖等爺爺,千萬不要離開呀!”村長去
排隊買票,這是灰太狼走來。
灰太狼問他:“小弟弟,售票處怎么走?你能告訴我嗎?”喜羊羊有禮貌地說“一直往前走
轉個彎就到了”,灰太狼說:“小弟弟,謝謝你,可是我還是不認識你能帶我去嗎?”喜羊
羊說:“對不起,我不能帶你去,讓我們的村長帶你去吧!”
說著大喊:“爺爺,這里有個人要問您路!”灰太狼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來問路,要有禮貌回答他,但是不能跟他走,必要時喊大人!”你們
做的真棒!都是機智的喜羊羊!
場景三:模擬情景:超市。
教育價值:模擬幼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環境,教育幼兒不要和陌生人走,必要時求救成
人。
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拍,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大超市!”村長帶
喜羊羊來到了大超市,超市里好多人。
村長:“我要去買冰激凌,喜羊羊呆在原地等我,千萬別走開。”喜羊羊一直看著爺爺在挑
選物品。這時灰太狼走過來說:“喜羊羊我帶你去買好吃的巧克力,好嗎?”喜羊羊說:“
叔叔,對不起,我不去。我爺爺在那里!”“爺爺,有個叔叔要帶我去買巧克力!”灰太狼
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領你走,你不去!必要時告訴大人!”
場景四:模擬情景:幼兒園門口。
教育價值:模擬幼兒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環境,教育幼兒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必
要時征求成人同意。
幼兒和教師一起用手在腿上拍,模擬行走。“走呀走,走呀走,一走走到幼兒園!”村長帶
喜羊羊來幼兒園玩。在幼兒園門口,大家在一起玩。灰太狼要給喜羊羊玩具和好吃的。灰太
狼:“小弟弟,你真可愛,我請你吃巧克力蛋,你跟我到我家玩好么?”喜羊羊:“叔叔,
對不起,謝謝您,我不能要!沒有爺爺的同意我不能去你家!”“爺爺,叔叔給我好吃的,
我可以要嗎?”灰太狼聽到喜羊羊喊爺爺嚇得趕緊逃走了!
提升經驗:“陌生人給禮物,不能隨便收下它!要征求大人同意。”
2、討論:
教育價值:通過討論活動,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梳理和陌生人相處的正確方法。
提問:(1)灰太狼都在哪些地方,用了什么辦法騙喜洋洋的?(2)為什么灰太狼沒有得逞
?喜羊羊是怎樣做的?(3)陌生人都是壞人嗎?生活中我們應怎樣和陌生人說話?等
3、將討論后提升的經驗
關鍵經驗(1)陌生人來問路,要有禮貌回答他,但是不能跟他走,必要時喊大人!
(2)陌生人領你走,我不去!必要時告訴大人!不要離開成人視線,要和大家在一起!
(3)陌生人給禮物,不能隨便收下它!要征求大人同意。
3、情境練習《機智的喜羊羊》
教育價值:通過精心設計的情境,驗證幼兒對于與陌生人相處的方法的掌握情況。
模擬情境:一個陌生的阿姨,對班里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一個陌生的阿姨,我帶你們去幼兒園別的地方玩,好嗎?
教師提醒:(1)你認識她嗎?(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
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4、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們的考驗。知道外出時千萬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
人不能輕信。
喜羊羊很高興,給我們帶來了好聽的歌,我們在歌聲中和老師們說再見了!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內容的選擇方面,我能以健康活動為出發點,選擇幼兒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從
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在環節的選擇和設置方面,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將教師的教育意
圖讓幼兒在愉悅的體驗中獲得。整個活動既生活化又情境化,同時還不忘挖掘幼兒的品德教
育。
2、情境導入,角色的扮演,使得教學活動很成功。為了使幼兒更感興趣,我將自己賦予角
色,我就是老村長,孩子們就是喜羊羊。我用情境帶著幼兒進入我們的故事。首先,我向大
家介紹了自己的角色,還為孩子們布置了任務:我們一起去旅行。這樣孩子有目的出發,我
能始終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去體驗、去獲得,從而目標較好完成。
3、引入參與式講故事的方法,編了兒歌:“走啊走”,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這樣有兩個
好處:一是和孩子互動,模擬情境,二是順利無痕跡的轉換地點和情境。
4、精簡的幻燈片剔除許多無關因素,使得幻燈片更加色彩凸顯,主題突出。
5、本次活動我能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準確的提問,用我的語氣和肢體語言為幼兒創設情
境。使得幼兒表現較為主動地思考和學習,師幼互動較好.
6、我在每個環節的提升經驗運用了更加有可信度的老村長的話,使得層次更加清楚,更易
于幼兒記憶和重復。
7、聽音樂律動《喜羊羊和灰太狼》進入,幼兒賦予角色意識更自然,一下就拉近了我和孩
子的距離。
需要改進的內容:
(1)后可以在角色辨析時加入其他角色,使得更接近幼兒的現實生活。
(2)戶外環節孩子可以先投入的游戲,然后出現陌生人,可以更好的檢驗孩子們的反
映。然后教師適時的提問,可以給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間!
(3)后要有個小結,可以在十個一環節進行。
我覺得教師設計活動的視角一定要觀察幼兒,觀察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普遍特點,這樣
設計的活動更能吸引幼兒,更能引起幼兒的主動學習。而且活動的實施中,教師不但要心中
有目標還要看孩子的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根據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提問和指導策略,這樣
才可能出現好的互動效果,活動才有可能進行的比較流暢。還有教師要多方面考慮包括自己
的位置、孩子的位置、教具的擺放以及自己的語言表情神態、肢體語言,充分調動孩子的興
趣和注意,這樣才能上一節好活動。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請二個幼兒不熟悉的老師分別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機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教師在室外幼兒看不見處觀察,“陌生人”走進教室,“小朋友,你們老師在嗎?”然后分別走到幾個幼兒面前說:“我帶你去找媽媽好嗎?”(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反應,當“陌生人”準備帶幼兒走時,走進教室。)
教師:“__×,你認識這個阿姨嗎?”
(“陌生人”見教師來了,想逃)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她吧?請問你是誰?”
陌生人:“我……我……”
教師用“手機”撥打“110”:“警察同志,我們這里來了個陌生人,要帶走孩子,請你們趕快來”。
警察出現,帶走了“陌生人”,“請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師問:
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認識的人)
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③“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3、“警察”來了,“小朋友,剛才那個陌生人是專門拐賣孩子的`壞蛋,你們可記住了,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4、教師小結:“__,剛才太危險了,差點兒就讓陌生人給帶走了,來,我們一起謝謝警察叔叔,記住,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游戲“陌生人來了”,老師或幼兒扮演“陌生人”進行游戲,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鞏固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可通過對報紙、電視等媒體中有關兒童失蹤報道的討論、談話,使幼兒充分認識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家園同步:
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開門,不隨便讓幼兒不熟悉的人去幼兒園接孩子;教會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創新教育方法與策略:
本篇采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了幼兒學習主動性。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里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么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么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1)媽媽為什么說沙沙做得對?(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游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里有誰。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隨便離開老師或家長,不能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叔叔或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與之設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2、根據故事內容,組織幼兒進行討論。
(1)小華為什么沒有跟著陌生人走?
(2)小華是怎么說的?
3、情境練習: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情景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他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不認識她?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跟她走?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某某應該對這位阿姨說什么?(讓幼兒練習:對不起,我不能跟你走,我還是等我媽媽來接我吧。)
情景二:小朋友們正在草地上游戲,一位陌生的叔叔走過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真可愛,叔叔給你巧克力,我帶你去玩吧。”
教師提示:
1、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2、能不能隨意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
3、集體練習一些委婉而禮貌的謝絕語。
4、結束:教育幼兒和陌生人打交道時也應該有禮貌。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2.理解故事內容,明白不能讓陌生人隨便進門。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小兔乖乖》故事課件;墨鏡一個,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讓幼兒明白不能跟陌生走的道理。
1.情景試探幼兒。
幼兒在戶外站隊準備活動,本班教師暫時離開幼兒。執教老師戴墨鏡扮演陌生人,用糖果來吸引幼兒,試探能否帶走幼兒。
2.根據幼兒的表現進行談話。
幼兒回活動室坐好,執教老師介紹自己,告訴幼兒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結合故事進行安全教育。
1.播放故事課件,幼兒觀看。
師: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么事?
2.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說相應短句。
師:兔媽媽出門前對小兔說了什么?大灰狼來敲門,小兔子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為什么不給大灰狼開門?
三、小結性談話。
讓幼兒懂得不跟陌生人走,不讓陌生人進家門,要有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延伸與建議
1.結合故事內容進行分角色表演。
2.家長帶幼兒外出時提醒幼兒要一直跟家長在一起,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東西。
不跟陌生人走小班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知道老師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禮貌地離班。
3、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師扮演,零食若干。
活動過程:
1、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東東。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
這時,毛毛和東東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游樂場玩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哪里嗎?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問引導
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
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到農村,不讓回家。
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
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教師:阿姨帶你們去游樂場玩,你去嗎?
幼兒:不去。
3、小結
教師: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來接時,小朋友千萬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帶我們去游樂場玩兒,我們也不要跟著走,我們要等誰來接才走呢?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教師自然引出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引導幼兒一起朗誦。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等教師叫到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教室的前面,活動自然結束。
附兒歌:《媽媽沒來我不急》
幼兒園,大門開,爸爸媽馮都接來。毛毛媽媽沒有來,急得毛毛哭起來。
陌生人,走過來,千萬不要去理睬。別亂跑,慢等待,爸爸媽媽一定來。
活動反思:
對于孩子來說,安全教育很重要。現在家里就一個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經常留一個孩子在家,對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動電、不動氣等。陌生人敲門等幼兒怎樣處理,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超市和父母走丟怎么辦?有陌生人來接怎么辦等。在活動中,幼兒知道求救老師、家長。有的幼兒還知道大聲喊叫。在超市里還知道廣播、打電話等。幼兒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