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具有遵守花樣運球游戲規則及雙人合作運球的意識。
2、能探索出多種用身體運球的方法并能與同伴一起雙人合作運球闖關。
3、體會花樣運球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20個,球框兩個,小籃子3個,雪花片若干,障礙物兩個,小獎品若干,熱身音樂,放松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水果歌》。
師:孩子們,今天皮球寶寶要來和你們一起玩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都變了些什么東西了?
二、引導幼兒用腳夾著球跳。
重放一遍音樂,跟隨音樂引導幼兒用腳夾球跳,并把球放回球框。
三、雙人合作花樣運球奪寶賽。
1、(分組)師:請寶貝們先把球放到球框,然后12345,12345的報數,請念到1的寶貝站在原地不動,請念到2345的寶貝舉起你們的(左手/右手),站到(左手/右手)的后面去,后面那個小盆友看著你前面小盆友的后腦勺。(分成4組,5人一組)
2、師:(講解游戲規則)寶貝們,現在我要邀請你們來玩花樣運球奪寶賽的游戲,游戲規則:想想除了用腳運球以外,還可以用身體的那些方法來運球?
現在我們分成了4組,請1、2兩組的寶貝兩人一起合作運球(用手比劃一下)3、4兩組的寶貝兩人一起的合作運球。你們每組的前面有一個籃筐,每一輪比賽的時候,對面的終點線上都會出現一朵神秘的雪花片,只有先到達終點線的寶貝才可以把雪花片帶回來放回籃筐里,最后哪一組的雪花片多就勝利了。(強調游戲規則)現在按你們的方法兩人合作把球夾好運到終點線奪回寶物,然后抱著球跑回來,把球交給你們組的下一個小盆友,(放好雪花片)然后排到你們組的隊尾去。(請一組幼兒示范一下)
3、引導幼兒花樣運球比賽。
四、雙人合作花樣運球障礙賽。
1、師:數數哪一組籃子里戰果最多了,哦,機會又來了,難度升級了。
2、游戲規則:這一輪游戲在上一輪的游戲上難度增大了,我們不僅要兩個兩個用身體一起合作運球,還要跨障礙闖關運球,這一次又是哪一組的寶貝奪回的寶物最多了。
3、引導幼兒玩雙人合作花樣運球闖關賽的游戲。
(活動過程中注意提醒幼兒球從哪里掉的就撿起來從哪里開始。)
五、放松運動。
請寶貝們一組一組的把球放到籃筐里去,放好的寶貝請站到線線上,我們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和球寶寶說再見。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2)
設計思路:
活動的靈感來源于籃球中的傳遞配合,在NBA中被稱作傳遞成功和快樂的運動,在傳遞的過程中表達著合作與支持。而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語言不是重點,必須以動作代替語言展現情緒和歡樂。該活動通過球體不斷傳遞過程,在完善幼兒手腕;腰腹肌協調鍛煉過程中,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傳遞情緒和歡樂,最后傳接的環節力求勾勒出活動的內涵,為了傳遞最“輕”的情誼和快樂,我們往往需要最“重”的耐心與細心去分享彼此的'快樂,需要激發幼兒們彼此扶持的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傳、接球的能力。
2. 培養幼兒團隊協作,謙讓有序的品質。
重點:促進幼兒傳球、接球的能力。
難點:突出相互間的合作,培養幼兒團隊協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環境創設:籃球9個、大小不一皮球3個、彩色包裝糖果一包。一次性紙杯2個,水壺一個
活動設計:
熱身準備:
一、誘導活動:
幼兒四散于場地中,自由玩球2分鐘,教師鼓勵幼兒多樣性玩球
誘導練習:手腕左右撥球(手指靈活性)、手掌左右搓球(肩關節和肘關節)、
手掌上下搓球(腰腹)、人坐球上旋轉(身體控制、大小腿協調)
二、趣味傳球
快慢節奏左右傳球:幼兒背靠背2人一組,通過手臂左右轉動和腰腹協調配合將球傳給同伴
三、歡樂傳遞:
通過球不斷傳遞,完善手腕和腰腹肌協調用力過程,并在與同伴的互動中傳遞快樂。
向心圓圈傳球:
1、幼兒手拉手成適宜大小圓形,根據適宜的節奏;通過手臂左右轉動和腰腹協調配合將球傳給同伴(2球——4球,音樂適中速度)
2、離心圓圈傳球
幼兒列隊圓形,根據較快的節奏通過手臂左右轉動和腰腹協調配合將球傳給同伴
(4球——6球,音樂適中速度)
3、離心圓圈傳大小球:
幼兒列隊圓形,隨著很快的節奏通過手臂左右轉動和腰腹協調配合將球傳給同伴
(4球——6球,音樂適中速度)
4:傳遞“歡樂”:
幼兒手拉手呈圓形:隨著和緩的音樂通過手掌翻轉和腰腹配合小心的將手中的“東西”中的傳遞給同伴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3)
一、活動背景
在晨間鍛煉時,我曾組織幼兒玩;青蛙捉害蟲;的游戲。我的意圖是想通過這一游戲來發展幼兒雙腳行進跳的動作,但是我發現,在游戲中出現了幼兒忽略雙腳行進跳動作要領的情況,特別在;小青蛙;捉住了;害蟲;帶回家時,兩人不能協調一致地完成雙腳行進跳的動作。
為此,我設計了體育活動--;快樂的小袋鼠;,協助幼兒有效地掌握雙腳行進跳和合作行進跳的`動作技能。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行進跳和合作行進跳。
2、鍛煉腿部肌肉力量和提高協調能力。
3、有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師用布袋一只,幼兒用布袋人手一只。(布袋分小、中、大三種)
2、錄音機,活動時用的音樂磁帶。
3、大積木人手一塊,小樹(幼兒人數的一半)。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排成四路縱隊隨老師走、跑交替進場,進入場地后聽音樂做準備活動。
2、練習單人雙腳行進跳
(1)分散自由練習雙腳行進跳
師:請小朋友選擇一個大小合適的布袋,套上后我們來學小袋鼠,練練雙腳往前跳的身手。
(2)分成男、女兩隊進行競賽
師:大家在起跑線上準備,然后同時往前跳,看誰先到終點,又能跳得穩、輕。;
(3)游戲:造新房
師:你們先找到積木,把積木裝進所穿布袋胸前的小口袋里,然后跳到樹林里,用積木合作搭建新房?;(造好新房后,師生一起在草地上玩耍,聽音樂做一些放松活動。)
3、練習兩人合作行進跳
(1)分散練習兩人合作行進跳
師:請你找一個自身的好朋友,練練兩人一起往前跳的身手。
(2)游戲:種樹(幼兒分成2隊進行競賽)
師:讓我們一起把樹種到樹林中,把樹林打扮得更美麗。你們兩人合作搬運一棵小樹,跳到樹林里,把小樹種下。;(樹種好后,錄音機里傳出打雷下雨的聲響,小袋鼠跟著媽媽到新房子里避雨、休息。)
4、練習多人行進合作跳
師:這次,你可以邀請更多的朋友一塊兒練習往前跳的新身手?;(幼兒多人結伴,商量好以后協調、有節奏地往前跳。練習一段時間后,請幼兒分別來扮演自身的身手。)
(評:在基本活動局部,老師把活動的細節由易到難一一展示給幼兒,并進一步在細節上明確任務。)
5、結束局部
幼兒脫下布袋,疊好放回原處,聽音樂做放松動作?;顒咏Y束后,幼兒和老師一起收拾好積木、樹等物離開場地。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4)
設計思路:
在一次影視欣賞的課余活動中,《超人》的形象令孩子們印象深刻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全班自發開展了“超人”的模仿秀活動,有的“穿”得像個超人,有的“走”的像個超人,更有孩子看上了一米多高的玩具柜,想要“飛”得像個超人。由此我想,何不模擬一個場景,讓孩子們體驗翻越高墻的感覺呢?《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5—6歲幼兒應“能以手腳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于是活動《“墻”去哪兒了》便應運而生,我將向來“躺著”的墊子“站”了起來,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體驗超人般飛檐走壁的英雄角色,鍛煉孩子助跑跨跳動作技能,及手臂、腿部大肌肉的協同發展。
活動目標:
1。能通過助跑縱跳、上肢撐墊子等連續動作順利翻越“墊子墻”。
2。敢于自我挑戰,體驗逐步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會助跑縱跳、上肢撐墊子等連續動作順利翻越“墊子墻”。
活動難點:
掌握助跑縱跳、上肢撐墊子等連續動作要領。
活動準備:
五塊海綿墊子(規格為1。0m__1。9m__0。1)、哨子、起跑線、終點線。
活動過程:
一、身體總動員——通過熱身運動,舒展上、下肢及腳腕等部位。
1。渲染情景,幼兒自主抬墊入場。
2。根據哨音節奏鍛煉身體各部位。
(1)上肢訓練(墊子上俯臥撐,臂撐)
(2)下肢訓練(俯臥繃腳上踢腿)
(3)腳腕訓練(仰臥轉動腳腕)
二、飛越墊子墻——通過連續動作的練習,體驗挑戰的成功感。
1。出示墊子墻,引發幼兒探索翻越“墊子墻”的方法。
(1)幼兒分組嘗試翻越“墊子墻”的方法。
(2)幼兒分享及討論各自的方法。
2。分組嘗試,幫助幼兒逐步掌握助跑縱跳、上肢撐等連續動作的要領。
(1)教師完整示范,引導幼兒觀察。
(2)個別幼兒嘗試借助連續動作翻越墊子墻。
(3)集體練習,教師鼓勵幼兒不斷嘗試通過連續動作翻越墊子墻,輔助、調整個別動作不正確的幼兒。
(4)男女生分組練習,提高幼兒動作練習的密度。(教師及時糾正幼兒動作技能,鼓勵膽怯的幼兒完成翻越。)
3。小組競技,提高幼兒運動的趣味性。
(1)幼兒分藍隊、紅隊進行小組對抗賽。
(2)教師小結兩隊比賽的情況。
三、墊上放松行——通過同伴互助放松身體各部位。
1。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握拳拍擊小腿手臂等部位,放松肌肉。
師:好了我們小朋友都很勇敢也都很努力,現在我們排好隊,趴在墊子上,跟著老師用手拍拍自己的肩膀和腿,放松放松。
2。同伴間相互拍擊放松。
3。幼兒抬舉墊子下場。
活動反思:
作為一名年輕的男教師,我尋找到了我的領域教學興趣點——體育活動。信任孩子、充分調動孩子嘗試的愿望、完整把握課的流程、對于活動的重難點的挖掘以及及時的抓住幼兒的個別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都是我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關注的.要點。
成功之處:
一、普通材料大效應。
墊子是我們健康運動中常見的運動器械。本次體育活動中,我能充分挖掘墊子的功能,讓普通的墊子不再普通。在活動中,讓墊子在不同的環節里“躺下來”、“站起來”、“舉起來”,與墊子充分互動,每一個環節對孩子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二、多元策略促發展。
●自主探究,激發興趣。
在出示“墊子墻”以后,我提供機會讓幼兒資助探究如何翻越墊子墻的方法技巧,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激發他們戰勝墊子墻的欲望。
●同伴互學,分享經驗。
活動中,動作要領的滲透不是通過我直白的語言進行提示與講解的,而是通過孩子的動作演示,引發其他幼兒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這樣的思路來逐步領悟連續動作的要領的。活動中間環節,我關注的是通過同伴的影響力來間接幫助幼兒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在經驗的分享中引發幼兒自然而然地習得。
●疏密得當,技能提升。
體育活動的運動密度、強度等是需要我們執教者密切關注的問題,因此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活動中均衡幼兒運動的強度、密度,并關注動靜交替,
通過集體——分組——再分組的方式完成動作練習。
現場情況記錄:當18名幼兒在第一次助跑縱跳翻越墊子時,能按動作要求成功完成翻越“墻”的幼兒僅為4名。6名幼兒無縱跳,僅靠手臂的撐力或腿勾住“墻沿”才勉強爬過“墻”。還有8名幼兒未能完成體驗任務,其中有3名女生直接跑到“墻”邊因膽怯而放棄了。小朋友們在彼此分享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分解動作的練習,并在老師帶動下進行了第二次嘗試。這一次,按動作要求完成翻越“墻”的有為12人,4位幼兒“爬”過“墻”,2名幼兒嘗試后,未能成功。多形式的練習后,老師及時對未能“助跑縱跳”翻越的幼兒及未能成功翻越“墻”幼兒進行了個別指導。最后一次競賽中,孩子們其中按“助跑縱跳”、“手臂撐力”、“單腿翻越”動作要求完成體驗任務的幼兒達到了13位。
三、積極挑戰形品質。
本次教學活動中,面對1米高度的“墻”,幼兒在執教老師地引導下,大膽練習和敢于嘗試的勇氣,讓人刮目相看!這中間,有我及時給予小朋友的鼓勵和肯定,更有孩子們之間的相互激勵、相互影響。在多次的練習體驗中,孩子們對“墻”不再感到陌生與膽怯,在彼此的加油聲中全部完成了翻越。孩子們的膽量和勇氣不僅把聽課老師震撼了,同時也讓他們自己興奮不已。這是一次真正的挑戰!
不足之處:
1。體育活動中幼兒的安全性滲透。翻越墊子墻對孩子來說是有挑戰的,同時也需要我密切關注孩子翻越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身為男教師,在這方面可能需要更多地關注。
2。體育器械的架構限制。墊子每個幼兒園都有,但是要將墊子豎起來,并讓幼兒能支撐著翻越,無形中“讓墊子豎起來”就成為活動中我考慮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最后還是請了兩位老師進行輔助,既承擔了配班的角色,也多了兩雙眼睛來關注幼兒的安全。但在此之余,引發我更深地思考關于體育器械的架構問題,后期,我也將嘗試創新設計架構方式,是活動更為開放與適宜。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一)通過練習蹲著走,掌握多人一起走的基本方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二)能團結合作,勇于競爭的良好品質,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青蟲頭飾。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熱身運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嘗試小青蟲走路。
1.我們今天,來玩青蟲的游戲,你們知道青蟲是怎樣向前走的,你們來走走看。
2.相互交流,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蹲著走。
3.讓幼兒練習蹲著走。重點練習腳尖著地蹲著走。提醒幼兒在運動中注意安全:行走時要保持距離,以防碰撞。
(三)大青蟲走路。
1.小朋友,怎樣讓小青蟲變成大青蟲呢?
2.嘗試兩個走路。提醒幼兒可用喊口號進行,后面的小朋友搭著前面小朋友的肩,或者拉住小朋友的衣服。提醒幼兒拉著衣服走時,兩人要同時進行,后面的小朋友不能推擠前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要把握好方向,以防與他人碰撞。
3.嘗試四個人走路。
4.嘗試八個人走路。
(四)大青蟲賽跑。
1.大青蟲們我們要比賽了,1隊和2隊站好,老師先說比賽規則,大家要相互合作,你們可以喊口令進行,但是不能脫節,脫節了要馬上搭好,繼續向前走,走過紅線為贏。提醒幼兒在運動中注意安全:行走時不要推,不要擠,要齊心協力。
2.幼兒成兩列縱隊為大青蟲,聽口令下蹲向前走,游戲開始,反復練習2次。
3.教師小結:青蟲們真團結,你們大家相互合作,步調走的一致。
(五)放松運動。
青蟲們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也可以給你們的同伴敲敲背。(放松運動重點在腳。)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向前跳以及過獨木橋的平衡能力、
2、通過念游戲兒歌玩游戲,進行快速反應及躲散練習。
3、感受體驗“大西瓜”游戲的樂趣。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大西瓜》
蘑菇卡片若干
20厘米寬的平行線四條
狐貍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拉個圓圈走走。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表揚動作。游戲表演2-3遍。
二、游戲活動
1、小白兔采蘑菇
幼兒扮小兔排成兩隊站在場地一端,場地的中央有兩個“獨木橋”,場地餓另一端有許多蘑菇。
游戲開始,前排兩名幼兒兩手豎起來做兔子的耳朵,兩腿彎曲一下一下地向前輕輕跳,然后從“獨木橋”上走過,再跳到蘑菇處采一個蘑菇,后跳回家,拍第二排幼兒的手,游戲繼續進行。
2、狐貍抓小兔
教師將幼兒分成三人一組,兩名幼兒手拉手撘成山洞,每個洞里有只小白兔,但是只有一只兔子沒有山洞,再請一位幼兒扮狐貍。
游戲開始,兔子可以鉆出山洞到外面,一邊玩一邊念兒歌。兒歌:“小兔子,蹦蹦跳,鉆出山洞吃青草“兒歌一念完,兔子趕快找一個山洞躲起來,而狐貍就抓沒有躲進山洞的兔子,抓到兔子就交換角色,游戲繼續進行。
三、放松活動——《大西瓜》
幼兒站成大圓,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開展《大西瓜》游戲,游戲可進行二邊。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動作,感受不同步伐的不同運動感覺。
2、練習運用高抬腿跑、大步跑等步伐進行游戲。
3、能按標記變換動作進行游戲,不亂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接觸過高抬腿跑、大步跑。
2、物質準備:步伐標記8個,貼畫等小禮物若干,節奏鮮明的音樂。
3、場地準備:如圖。活動重點:
指導幼兒用高抬腿跑、大步跑變換步伐進行游戲。
活動難點:
幼兒動作正確,能連續進行。
活動過程:
1、身體動動動
全體幼兒排成方隊,跟隨音樂旋律做各種身體動作,充分地活動身體。
2、步伐變變變。
(1)先復習各種步伐,請個別做得好的幼兒做示范。
(2)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繞場進行高抬腿跑和大步跑的聯系
(3)玩游戲——步伐變變變。
(4)有趣的步伐接力賽。
幼兒熟練掌握兩種步伐后,進行分組接力賽的游戲。
3、繞場走走走
全體幼兒排成一隊繞場地周圍走,進行放松活動。
幼兒園大班運動教案(篇8)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跑、跳等基本動作;
2.發展幼兒的身體韌性及動作靈敏性;
3.培養幼兒堅強勇敢及競爭的意志品質。
二、活動準備:
短繩若干、羊角球4個、跨欄4個、運動場地
三、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熱身)師:(組織小朋友到操場后,進行隊列練習及進行相關動作練習,幼兒聽口令做動作。)所有幼兒按早操隊形站好,立正、轉成兩路眾隊,原地踏步,轉成早操隊形,立正,向左轉、向右轉。
2.基本部分
(1)分組師:今天我們要玩的游戲是分組分項目玩的,所以現在老師來分組,總的分為三組(人數均衡),每組選一名組長負責相關事情。
(2)介紹本次活動項目師:項目一是跳短繩(每人跳15個);項目二是羊角球跳(從始點都終點跳一次);項目三是跨欄,小朋友要跨過跨欄,不能把跨欄弄倒了。每一組在進行某個項目時,都是在組內輪流進行。
三個小組輪著進行這三個項目,首先是第一組進行第一個項目,第二組第二個,第三組第三個。之后各組去選擇此時上一組已經完成的那個項目,各組的組長宣布項目開始及組織大家進行活動。
(3)項目開始師:好了,各組去指定的地方開始活動吧,組長要組織好各組的小朋友進行平衡活動。如果老師吹了3聲哨子就代表可以開始換項目跳了。組長一定要起到提醒的作用。
3.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按早操隊形集中,跟老師做一些放松動作(拍拍腿、揉揉肩、壓壓腿、擴擴胸)。(之后老師和幼兒一起收拾器材,把器材放到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