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工作。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希望對大家寫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對已有的經驗想象加工創編出故事。
2、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聽過《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亮船》等神話故事,聽過有關飛碟和外星人的科幻故事。
2、了解有關月球、火星等星球及航天器的知識。
過程建議
1、觀看有關太空圖片,向幼兒介紹地球以外有很多不同的星球,例如:月球、太陽等。
2、討論:有哪些太空交通工具?它們有什么功能?你想發明什么交通工具?
3、假想太空旅行,將太空旅行編成有趣的故事。
4、將創編的故事表演出來。
延伸提示
1、收集各種科幻故事,相互交流。
2、繪畫:太空漫游。
活動結束:
附故事
嫦娥奔月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把大地曬得滾燙滾燙,水被曬干了,莊稼被曬枯了,眼看人們就要被曬死了。這時有一個獵人叫后羿,力大無窮,而且箭射得很準。他見這么多的太陽這么兇狠,就跑上高山,彎弓搭箭,一連射下了九個太陽,把人們救活了。天上的神仙為了獎賞后羿,送給他一瓶酒。后羿把酒帶回家了,他的妻子嫦娥不知道是什么,喝了一口。剛喝下,就感到自己的身子飄飄地,然后飛了起來,飛呀,飛呀,一直飛到月亮上去了。她在月亮上找到了一座漂亮的宮殿,就住在里面了,可是月亮上除了她,再也沒有其他的人,就感到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寂寞,很想再回來??伤齾s找不到回來的辦法。吳剛伐桂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吳剛,他找了一個師傅學習做神仙。可是他沒有聽師傅的&39;話,用學來的本領害了人,師傅一生氣,一口氣把它吹到月亮上去了。吳剛在月亮上感到非常寂寞,就請師傅放他回來,師傅說,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只要你能把月亮上的桂花樹砍倒了,我就放你回來。吳剛在月亮上真的找到了一棵桂花樹,一看,樹有五六百丈高,他掄起斧頭使勁地砍,可是斧頭剛一拔起來,桂花樹上被砍的口子又合攏,他怎么也砍不斷這棵樹。但是,為了能夠回到人間,吳剛還是不停地砍著。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兒歌《屬相歌》,理解兒歌內容。
2、正確講述十二屬相的排列順序。
3、樂意學習兒歌《屬相歌》,培養對屬相的興趣。
重點難點
十二屬相的排列順序,十二屬相的動物名稱。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相關演示文稿、呼啦圈、《屬相歌》音頻、助教老師。
2、精神準備: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叫聲、模仿動作、的前期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一)圖片導入,引出話題。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個是什么(出示圖片)。今年是豬年,也就是屬相。
二、基本部分
(一)引入視頻,學習屬相知識。
師:知道什么叫生肖嗎?(引入視頻1)。
小結:原來最早記錄人們歲數的就是十二生肖。
師:說一說十二生肖有哪些?(引入視頻2)。
小結:原來十二個生肖只有(依次播放十二生肖的圖片)。
(二)創編動作,初步學習兒歌。
1、假設人物,烘托氣氛。
師:我有一個魔法圈,我可以讓我的魔法圈轉起來,也可以停下來。我還可以讓它跑出去又跑回來。要練咒語了。我的&39;魔法好像失效了,小朋友給我一點掌聲好不好,我再來試一次,我要念咒語了,去,回。
師:魔法師要把小動物喚醒了。
教師根據音頻加入動作。
師:我喚醒了哪些小動物?
2、學習鼠
師:第一個小動物是誰?現在老師說,小老鼠(你們說)排第一,個頭不大(你們說)真神氣。知道神氣是什么意思嗎?
小結:神氣就是很棒,(豎起大拇指)。
3、學習牛
師:剛才視頻里,老鼠是騎在誰的肩上的?(牛)牛的頭上有什么,它的角是什么樣子?它的聲音是怎樣的?(幼兒模仿)老牛排第幾?跟著老師做一做(老牛第二)。
4、學習虎
師:老牛第二,第三是誰呀?虎第三,虎的爪子厲害嗎?我看看哪一頭老虎最兇猛?兇猛的老虎是這樣的(示范)。跟著老師做一做(虎第三)。
5、學習兔
師:虎第三,看看后面是誰呢?(小兔動作)兔子跑得快嗎?(快)這樣快一點,還是這樣呢?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兔子第四跑得快。
6、學習龍
師:出示龍的圖片,這是什么?(幼兒回答)這是龍什么動作像龍?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視頻)。(幼兒自由創編)剛才有小朋友這樣的,(示范動作)贊成這樣的舉手。
7、學習蛇
師:龍排第幾(五),蛇呢?蛇第六,蛇的聲音是怎樣的?請一位小朋友來做一做蛇的動作?
8、學習馬
師:小朋友,騎馬是什么樣?(幼兒模仿)
小結:教你們一個方法,騎馬騎得很快,把鞭子舉起來,咱們給馬抽一下,(示范腳)看我的腳快不快?(馬是老七不落后)。
9、學習羊
師:羊的頭上有什么,它的角是什么樣子?它的聲音是怎樣的?(幼兒模仿)。跟著老師做一做(羊第八)。
10、學習猴、雞
師:聽著音樂一起變小動物的模樣,你們會嗎?(播放音樂)幼兒自由創作。
11、學習狗
師:考考你們,去年是什么年(豬年、雞年......)
小結:是狗年。狗(示范動作)排十一,這是狗的什么?(怎么叫)汪汪叫,跟我一起來,狗排十一汪汪叫。
12、學習豬
師:二師兄是誰?
小結:豬八戒是什么動物,(豬),豬的肚子圓圓的、大大的。
師:哪個動物排第一?誰最后來報道?
小結:老豬最后來報道。
(三)完整的學習兒歌。
1、游戲-壞蛋來了
規則:助教老師扮演壞人,創造壞蛋愛聽《屬相歌》的情境,壞蛋隨機抓幼兒,能較完整的唱出兒歌,則為贏家。
2、輪流選幼兒當壞蛋玩游戲。
三、結束部分
師: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小明屬豬今年6歲,她的好朋友屬虎,今年幾歲呢?噓,不要告訴我,今天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明天來告訴我哦。
活動總結
此活動內容的十二生肖是我們中國傳統的一種記年方式,它由十二種動物組成,是孩子所熟知的,大班孩子們通過模仿、游戲的方式,初步學會了兒歌《屬相歌》,能夠初步說出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版本1大班語言詩歌《樹真好》張麗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音樂幼兒園大班家長會ppt課件下載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和排序圖片,展開合理的想象,編出不同的情節。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交流。
活動準備:
語言棋:棋譜、水彩筆、骰子、箱子、卡片、記錄表。
拼出來的故事:拼圖、記錄表。
排圖講述:故事小圖片。
我認識的字:幼兒故事大王、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前做游戲,歡樂多又多。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游戲,比比誰在游戲中最能干。
二、智慧樹下做游戲。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做智慧游戲。
游戲一:語言棋。
先擲骰子,面上是數字幾,棋子就走幾個格子,當棋子正好停在有圖案的格子上時,就必須要從有圖片的箱子里摸卡片,并看著卡片講出內容。講好后并在表格上紀錄下來。
游戲二:拼出來的故事。
把散亂的圖片拼成一副完整的圖案,并用自己的話講述圖片內容。
游戲三:排圖講述。
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將不同情景的圖片進行排列,并完整、連貫地講述。
游戲四:我認識的字。
自己翻書閱讀內容,找出認識的字用筆圈出來,并在紀錄上記錄認識多少字,并念給小朋友聽。
三、游戲要求。
教師交代游戲規則與要求。
語言棋:人數2至4人,確定好人數后在表格上寫上自己的學號。根據講述內容用五角星和圓圈記錄表示。
拼出來的故事:完成幾號拼圖就在表格中記錄相應的拼圖號,并記錄圖片講述情況。
排圖講述:兩人合作,將自己排好的圖片大膽的完整講述跟對方聽。
我認識的字:每人拿一本書,把認識的字圈出來并記錄。
四、幼兒游戲。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
五、講評。
1.語言棋:你和誰玩了,玩的怎么樣?
2.拼出來的故事:你拼了哪幾幅圖?圖上講了件什么事?
3.排圖講述:你怎么排的?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我認識的字:找了哪幾頁?認識了多少字?
5.你還想玩哪個游戲?下次把東西放到語言區里我們再去玩。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團結、互相幫助。
2、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現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訓練孩子的節奏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這節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孩子把基礎律動和表演律動結合起來共同表演。
活動準備
1、《三個和尚》動畫課件
2、一對水桶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以講故事來導入本節課,從前有一個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喲、嘿喲,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沒過多久又來了一個和尚,于是他們商量著抬水喝,嘿喲、嘿喲。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又來了一個和尚,這下他們共有三個人,于是怎么辦呢?他們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們就沒水喝、沒水喝。
2、以念兒歌的形式來讓孩子加深印象: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3、和孩子用基礎的律動表現兒歌旋律(拍手、連指、拍手、連指)教師示范。請幼兒表演。
4、以表演律動表現兒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教師示范。請幼兒表演。
5、合作表演,分組進行。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的情節,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表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大掛圖5幅,(同課本)小圖片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背誦兒歌《小蝸牛》:小蝸牛,去旅游,背著房,到處走。引出課題《懶惰的&39;小蝸牛》
(二)基本部分:
1、整體出示圖片,幼兒感知觀察圖片后提問;圖片上有什么小動物?(烏龜和蝸牛)它們要去干什么呢?(旅游)這只偷懶的蝸牛在旅游時是怎么偷懶的呢?結果怎么樣了?
2、幼兒自由講述。
3、請個別幼兒講述。
4、分圖講述,教師運用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提問:
圖一:
小蝸牛和烏龜要去干什么?
圖二:
(1)、小烏龜為什么要睡懶覺?
(2)、烏龜睡著了,蝸牛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圖三:
(1)、烏龜醒來沒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2)、小蝸牛這時正在干什么呢?
5、幼兒在理解基礎上講述1——3幅圖,教師小結:
圖四:
(1)、走著走著發生什么事情了?
(2)、烏龜為什么會上河里去呢?
(3)、掉到河里后,小蝸牛怎么了/它會怎么做呢?
(4)、小烏龜怎么說?怎么做呢?
圖五:小蝸牛怎么樣了?它對烏龜說了什么呢?幼兒講述圖四圖五,教師總結講述。
6、幼兒自由排圖,進行創造性講述。
活動結束:
搜集有關蝸牛的資料,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天后帶幼兒尋找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探索蝸牛的生活習性,并把觀察到的畫下來。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初步感受、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
2.嘗試進行適當的創編,在活動中善于表達,樂意表達。
3.了解樹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養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有關森林的音樂,散文詩《樹真好》的PPT課件和配樂朗誦,與詩歌內容相匹配的圖片(大圖片一套,小圖片同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營造氛圍
1.請幼兒閉上眼睛欣賞一段音樂。
2.交流:你聽到了什么?好像還看到了什么?
3.看課件:原來我們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樹林???,這兒有些什么?他們在干什么呢?
二、音畫交融,欣賞詩歌
1.第一遍欣賞:樹林真美。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優美的小詩。
2.幼兒欣賞配樂詩朗誦。師提問: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喜歡這里的什么呢?(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3.第二遍欣賞:這首詩歌里確實有許多好玩的事,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還有哪些呢?現在就讓我們再來美美地欣賞一遍,一邊欣賞一邊用自己的小圖片擺出來。
4.幼兒欣賞配樂詩朗誦.并且根據詩歌內容擺放出相應的小圖片。
5.請幼兒看著自己的小圖片跟著配樂輕輕地誦讀詩歌。
6.交流提問:你們覺得這首詩歌有趣嗎?你們想去那片樹林嗎?為什么想去呢?想去做什么呢?
7.簡單小結:這些都是大樹媽媽帶給大家的快樂,你們覺得樹好不好?能不能用詩歌里的句子來贊嘆一下。(樹真好)
三、讀悟結合,體會意境
1.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朗誦這首詩歌,朗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幾個字的讀音。(教師念“叫、跑、飄、鬧、覺、搖、跳”,讓幼兒細細體會。)
2.師提問:聽出來了嗎?剛才每個字的讀音都怎么樣?在詩歌里,我們就稱為押韻。因為有了押韻,詩歌讀起來更加瑯瑯上口,更加好聽了。
3.師生一起朗誦詩歌《樹真好》。(同時播放相應的課件)
4.請個別幼兒示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把押韻的字讀得很飽滿。
5.請幼兒站起來再次有感情地朗誦,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
四、自主創編,提升情感
1.師:樹多真好呀!除了詩歌里所說的,樹對我們人類和地球還有什么好處呢?
2.請幼兒嘗試模仿詩歌里的句子進行創編。師:你們能不能模仿詩歌里的句子“樹真好……”編一段詩呢?請你編好后先和周圍的小朋友說一說。
3.幼兒分組到前面模仿創編,一個接著一個,一句接著一句。
4.小結:樹真好,帶給我們人類這么多的好處和快樂?;丶液?,小朋友把我們今天學的詩歌,還有自己創編的詩句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體會樹的好處。
附散文詩:樹真好
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嘰嘰喳喳地叫。
樹真好,能擋住大風,不許風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里飄。
樹真好,我們全家在樹陰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樹下鋪著陰涼,我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上大樹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亂叫。
樹真好,做個秋千掛樹上,我坐上去,搖呀搖。
樹真好,樹葉在秋風里飄呀飄,樹下鋪著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咔嚓》書里的主要內容,感受重復有節奏的語言特點,掌握前閱讀能力。
2、學習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對應關系,能用指讀方式手眼協調的進行閱讀。
3、喜歡閱讀圖畫書,樂意模仿讀本中的句式進行創編活動。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畫書PPT。
2、《咔嚓》圖畫書人手一本。
3、主要人物圖卡一套、大剪刀學具一把、白紙與各種防編圖卡四套。
【活動過程】
1、出示大剪刀,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這是什么?看到大剪刀你會想到什么?剪刀剪東西的聲音是怎樣的?
指導要點:鼓勵幼兒大膽回答問題。
2、幼兒自主閱讀,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
提問:這本書里有誰?講了什么事情?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學會逐頁翻書,并培養正確的閱讀姿勢。
3、師幼共同閱讀,掌握正確的畫面與書面語言信息。
分段提問:你最喜歡哪一頁?為什么?
指導要點:分段閱讀加深幼兒對圖畫書的理解,引導幼兒掌握閱讀的重要內容,感受重復有節奏的語言特點。
4、集體再次閱讀,引導幼兒完整掌握圖畫書內容。
指導要點:學習完整感知圖畫書中的畫面與書面語言信息。
5、幼兒分組,仿編圖畫書。
指導要點:鼓勵幼兒大膽地根據圖畫書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活動延伸:
1、將幼兒制作的"小圖書"投放在科學區,鼓勵幼兒課間繼續大膽仿編,激發幼兒的講述欲望。
2、在語言區提供圖片材料,鼓勵幼兒利用各種圖片根據一定的句式大膽仿編,自主嘗試制作圖畫書,分享與同伴合作創編圖書的樂趣。
活動反思
在本次早期分享閱讀活動《咔嚓》中,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綜合了插畫、文字兩種表現的魅力,以動態夸張的咔嚓太太剪繩子為主線,呈現生活中幼兒熟悉的各種繩子及主人間發生的碰撞,誘發幼兒猜想各種繩子用途的好奇心,激發幼兒運用形象的語言、比喻的手法,有聲有色地講述故事內容,通過幼兒自主閱讀、師生共同閱讀,歸納閱讀內容等環節,為幼兒營造一個規范完整、自然有意義的`閱讀學習環境,不僅豐富幼兒口語經驗,讓幼兒感受書面語言特性與其獨特的語言節奏風格,而且形成與書對話的經驗,養成用口頭語言經驗與獨立思考書面閱讀內容的習慣,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有效提升其閱讀能力。本次活動即培養了幼兒與同伴間互相傾聽、互相補充的合作學習能力。又建立以幼兒為學習主體的意識,給予幼兒寬松的學習環境,允許幼兒在閱讀同一個內容時自由選擇喜歡的畫面與同伴交流,以自己的經驗來解讀畫面,顯現幼兒理解圖意的天賦和喜愛圖書的天性。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8
快樂的植樹節
活動目標:
1.能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2.了解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境的作用。
3.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2、討論:小貓和小狗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留住小鳥了?小鳥為什么喜歡樹?
3.教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二、分享和討論植樹節的資料
1、教師請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教師請幼兒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教師介紹植樹節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4、教師請幼兒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三、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教師請一組幼兒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教師請一組幼兒設計宣傳植樹節、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延伸活動:組織幼兒踏青觀察春天的樹木。
附:兒歌:留住小鳥小鳥飛進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貓的院子里,小貓想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兔的院子里。小兔想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慢慢的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小鳥撲扇著翅膀說:“謝謝!謝謝!”
小狗和小貓明白了:樹是鳥兒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瞧,他們拿起鐵鍬去種樹啦!
活動反思: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家長和孩子們當天還參加了戶外的植樹體驗活動,在植樹、撿樹葉、掛樹牌、和給樹木澆水的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等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9
兩只笨狗熊
目標:
1、學著分析角色特點和歸納主題。
2、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方法。
準備:
1、教學掛圖、故事錄音《兩只笨狗熊》。
2、實物“面包”一只、毛絨玩具雄兩只(一大一小)。
過程:
1、出示毛絨玩具,語言導入:
——瞧,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它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一天,哥倆出去玩,會發生什么事呢?
2、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錄音:
——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干面包是怎樣變化的?(演示實物面包,幫助幼兒理解)
(2)結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幼兒學習對話,理解新詞:(將故事中插問)
——大黑小黑撿到一塊干面包,它們倆是怎么說的?
狐貍分干面包時說了什么?兩只笨狗熊又是怎樣回答的?
3、討論理解,歸納主題:
(1)設問討論:
——為什么狐貍沒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樣的孩子?狐貍呢?
(2)歸納主題:兩只笨狗熊不會互相謙讓,才會受騙上當。
(3)討論友好相處的方法:
——如果你們是大黑、小黑,會怎樣做?
(4)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小朋友想得方法可真棒呀?我們不能學兩只笨狗熊,我們要做一個互相謙讓的好孩子對嗎?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0
釣魚的一天
活動
《釣魚的一天》是《東方娃娃》20 l O.11繪本版,這本書沒有一個字,但里面有許多有趣、幽默的情節,我們把它投放到了圖書區后,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常常拿著書一邊翻一邊說著故事的人物,因為故事中的情節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兒往往不能抓住主線完整講述,為了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我就圍繞該繪本設計了這節活動。以釣魚大叔為主線,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掌握閱讀的技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節觀察,了解繪本內容。
2、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和發現,感受情節的.趣味性并能大膽表述,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繪本相關的圖片。
2、每人一本繪本《釣魚的一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封面上有什么?(一位大叔和一只烏)猜猜這位大叔要去干什么?(釣魚)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車上有魚竿和小桶)好的,那我們就稱這位大叔為釣魚大叔吧。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釣魚的一天》,我們j起來讀一讀。(幼兒齊讀書名)
二、觀察細節,逐步了解故事情節
1、了解釣魚大叔。
師: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釣魚大叔騎著自行車,帶上他心愛的魚竿和小桶,去釣魚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從書中仔細找一找,告訴我是在哪一頁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書時要從前往后一頁一頁輕輕翻。
2、幼兒自由閱讀。
師:小朋友看完了嗎?現在請你們說說釣魚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請回答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請大家翻到第幾頁”。
師: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1)2—3頁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二頁。釣魚大叔騎著自行車,他的前面是誰?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車?她能追上嗎?釣魚大叔會怎么做呢?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樂于助人)
(2)4—5頁
請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頁,釣魚大叔車子后面怎么坐了一位阿姨,這是怎么回事呢?好,你來說說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哦,原來是這位阿姨在追公交車,沒趕上,釣魚大叔看到了,熱心地幫助了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樂于助人)
(3)6—7頁
請大家翻到第七頁。釣魚大叔在和誰揮揮手?阿姨怎么不坐大叔的車了,她要去哪里呢?你從哪里看出來這是火車站的?釣魚大叔又去了哪里?(他進了一家咖啡館)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原來釣魚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頁
從咖啡館出來,釣魚大叔繼續往前趕路。他穿過街道。
(5)1 0—1 1頁
現在釣魚大叔到了哪里?(街心公園)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6)1 2—1 5頁
釣魚大叔來到碼頭,他停了下來,他在看什么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鵝叼了一條魚,他在想自己也能釣到這么一條大魚,也可能是被小企鵝主人的訓斥聲所嚇到)
(7)1 6—1 7頁
這次釣魚大叔到了哪里?(漁具店)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會進去干什么呢?(買魚餌)買了魚餌,釣魚大叔高高興興地和漁具店老板再見。
(8)1 9—2 1頁
釣魚大叔一路前行,他來到了鐵路邊,剛好一列火車經過,他看到了誰?你覺得他心里會怎么想?是的,剛才他幫助過的那位阿姨在開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釣魚大叔和這位阿姨認識嗎?(不認識)是的,原本并不認識的兩個人,因為釣魚大叔的熱心相助,當他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去幫助別人,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頁
釣魚大叔來到了海灘上,他看到了誰?(紅嘴鳥)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10) 24—25
終于來到了海邊,釣魚大叔開始釣魚了,紅嘴鳥在干什么?(靜靜地等待)你覺得他會釣到魚嗎?
(11)26—27
釣魚大叔終于釣上了一條魚,他現在是什么心情? (高興、開心)
你是什么心情?(為釣魚大叔感到高興,終于釣到了一條魚)其實我還有點擔心呢,紅嘴鳥正飛了過來,會發生什么事呢?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
2、認識詞組:蘑菇樹葉荷葉手帕
重點:在看看講講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說,可以用很多辦法來解決躲雨。
材料準備:
圖加文圖片一幅目的詞組:蘑菇樹葉荷葉手帕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教師模仿“滴答、滴答”的聲音,問這是什么聲音?
2.下雨拉,我們小朋友上幼兒園、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玩,那該怎么辦?(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簡單小結:小朋友的辦法真多,有穿雨衣、雨鞋、撐傘、戴帽子等出門就淋不到雨了,你們真聰明。
二.出示圖加文圖片,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師生一起欣賞故事。
2.剛才我們一起聽賞的這個故事和我們平時學習字寶寶時有什么不一樣?
3.教師小結:以前,我們小朋友認字寶寶時,都是只有字寶寶而沒有圖片的,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看的`這幅圖既有很多的字寶寶,還有很多漂亮的圖片呢,這種內容叫圖加文故事。
4.教師一邊念故事一邊插問,幫助幼兒了解故事。
(1)看看有哪些小寶寶都沒有帶雨傘呀?
(2)指點圖片兔媽媽,問這是誰呀?對呀指念兔媽媽。
指點圖片兔寶寶,問這是誰呀?指念小白兔。
指點圖片蘑菇,這是什么呀?指念蘑菇并出示目的詞組:蘑菇。
(3)用相同的方法認識:樹葉、荷葉、手帕。
5.認讀詞組:蘑菇、樹葉、荷葉、手帕
三.游戲:哪個字寶寶不見了
1.復習今天所學的詞組。
2.教師總結,引起幼兒下次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1、用觀看視頻,品嘗味道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兒歌的有趣。
2、會清楚、流利的說出象聲詞“逼逼玻玻逼玻?!薄?/p>
3、在孩子會說出兒歌的基礎上,幼兒能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在孩子會說出兒歌的基礎上,幼兒能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爆米花過程視頻。
2、爆米花實物。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
談話:
1、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你吃過嗎?什么味道?(讓幼兒品嘗后說出)
2、那你知道爆米花是怎么來的嗎?誰能告訴小朋友?
3、其實爆米花有好多種方法可以做出來,你們看(出示原始爆米花制作圖片、爆米花機、微波爆米花)。
二、學習兒歌
1、小朋友們知道在爆米花的時候有什么聲音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怎么用微波爐制作出好吃的爆米花,聽聽爆米花的聲音。(播放視頻)學習象聲詞“逼逼玻玻逼玻玻”。
2、你們想學這個爆米花的兒歌嗎?我先給小朋友說一遍,你認真聽,說完后我要找小朋友說說你記住了那句,請他給小朋友們說說。
3、老師朗誦:
逼逼玻玻逼玻玻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爆米花一顆玉米一朵花
兩顆玉米兩朵花很多玉米很多花
4、小朋友們你記住了那一句?來給我們說說。(請小朋友回答)
5、我們再來一遍,會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
6、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一遍。(老師盡量張嘴不發聲)。
7、誰能單獨給小朋友們說一下?
8、問:有一顆玉米不開花,我們一起來問問他為什么不開花好不好?(請小朋友回答為什么不開花?)
9、小朋友們看見這些爆米花開心嗎?玉米花漂亮嗎?引出“我們心里也開花美麗的花快樂的開心花”
10、我們一起學習第二段跟老師一起說:
逼逼玻玻逼玻玻逼逼玻玻逼玻玻
爆米花爆米花一顆玉米一朵花
兩顆玉米兩朵花很多玉米很多花
我們心里也開花美麗的花
快樂的開心花
11、小朋友跟老師一起朗誦。
三、仿編兒歌
1、小朋友們你們除了見過玉米爆的米花以外還見過什么米花?(大米、小米),那我們也把他們編到我們的兒歌里好嗎?
2、假如是大米我們該怎么說呢?(小朋友嘗試編歌)
3、你們看后面的老師手里有各種各樣的爆米花,你能給老師們編一首兒歌讓她把手里的爆米花送給你嗎?
四、本節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爆米花》,小朋友也品嘗了好吃的爆米花,回家后把這首兒歌說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給你的&39;小伙伴好嗎?現在我們出去曬太陽吃爆米花吧!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利用觀看視頻,品嘗味道的方式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兒歌的有趣,在觀看視頻后借助孩子們生動的想象力讓他們表達聽到的爆米花的聲音,也發展了孩子的動口能力,最后在學會兒歌的基礎上,讓孩子繼續發散思維,用“大米、小米”替換兒歌中的“玉米”,仿編兒歌。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知道誰幫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和過程。
2.嘗試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感受小桃仁成長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幼兒了解植物發芽的相關知識經驗。
2.教學掛圖《小桃仁》。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桃仁埋在泥土里的圖片,引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討論并論述:小桃仁怎么才能長成一棵小桃樹?
2.結合教學掛圖,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可進行提問:小桃仁是怎樣長成小桃樹的?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并組織幼兒圍繞故事內容展開討論,幫助幼兒理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和過程。
根據需要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
(1)小桃仁在誰的幫助下變成了小桃樹?
(2)他們是怎么幫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桃仁為什么要喝了一大口水,使勁挺直身子?
4.教師與幼兒互動講述故事,鼓勵幼兒嘗試用恰當的語氣表現角色對話。
5.和幼兒一起玩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游戲。
請幼兒扮演小桃仁,小凳子就是桃核,在各種條件下小桃仁慢慢長大。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閱讀區繼續閱讀《小桃仁》,并嘗試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兒園之大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啊?(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啊?(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4
活動目標:
1.了解勇氣的多種形式,正視自己,發現自己擁有的勇氣。
2.能夠結合生活經驗,積極表達對勇氣的理解。
3.勇于接受挑戰,正確區分勇氣和魯莽.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課件,教具,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新朋友,是一本繪本,它是叫什么名字?(勇氣)
師:聽說過"勇氣"這個詞語嗎?勇氣是什么?我們在什么時候需要勇氣呢?
我們書里的小朋友講一講他們關于勇氣的故事。演示課件,"小朋友們看一看,勇氣藏在哪里呢?"
(二)歸納提升,理解勇氣
師:我們一起先來看第一件事情吧,
勇氣,不開燈就上床睡覺。這件事情說明這個孩子怎么樣?(勇敢)那我們就把這個詞語送給她。勇氣有的時候就是勇敢,找一找還有哪件事情也是需要勇敢才能做到。
勇氣,是吃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
勇氣,和朋友吵架了主動講和。什么叫主動?老師就是你們的新朋友,誰來和我主動地講和呢?所以勇氣有時就是主動??纯催€有哪件事情也需要我們主動的去做呢?
勇氣,是海水一次次沖壞我的城堡,我能從頭再來。失敗了沒關系再從頭開始,一次又一次地做,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送給他。(堅持)相信有了堅持的勇氣,作什么事都會成功
現在有四個很好的詞來表示勇氣,一起來講一講,勇氣是(勇敢),勇氣是(控制),勇氣是(主動),勇氣是(堅持)。
(三)回憶勇氣,加深印象
老師:這里有座勇氣之城,剛才說到的關于勇氣的事情都藏在房子里呢,還有印象嗎?試著講講吧。
(四)遷移經驗,分享勇氣
1、師:老師相信我們小朋友都是擁有勇氣的人,老師這里有五座房子,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勇氣,你覺得自己做過的有勇氣的事情是什么?請你記錄在紙上,再想一想他是屬于哪一種,是勇敢,還是懂得控制自己,還是主動,還是堅持,把它貼在相應的房子里。如果都不是可以貼在其他一欄。
交流:先看看那種勇氣最多?哪種最少?我們先來講講吧。
2、我現在就來考考大家,會不會使用你們的勇氣
(有人落水該不該救,就此展開辯論)
(五)結束部分
(安靜,音樂起),教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又和勇氣交了朋友,你們開心嗎?一起再來說一說勇氣是……老師相信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肯定會努力地和更多的勇氣交朋友,當你身上的小勇氣慢慢慢慢變多變大時,你們就會成為了不起的人了。我們把勇氣傳遞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也獲得勇氣吧!讓我們和這本好看的書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隨著大班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的開展,孩子們都知道即將從幼兒園走向小學。而其中幼兒心中的焦慮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心理上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敢面對的品質是幼小銜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把幼兒的焦慮之情轉變為積極向往之情也是本主題的重要目標。本次活動在幼兒參觀小學后進行,目的是讓幼兒知道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們應該用各種方式迎接挑戰,只要有勇氣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克服困難迎接成功。希望借助本次集體活動,激發幼兒勇于面對“害怕”的勇氣,并在之后個別化學習活動中進行延伸,逐步幫助孩子找到解決上小學中可能遇到各種“害怕”的解決方法。
幼兒園大班經典語言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又大又圓和又長又細”,學習其他反義詞。
2.借助教師提問和畫面提示,比較故事畫面中的異同,感知黃瓜和西瓜的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玩瓜瓜蹲的游戲。
2.故事ppt。
3.胖奶奶和瘦爺爺指偶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左右手手指操縱胖奶奶和瘦爺爺指偶,通過情景對話引出故事。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爺爺:嘿!我是瘦爺爺。
胖奶奶:我最愛種瓜。
瘦爺爺:我也愛種瓜。
胖奶奶:我種的瓜又大又圓
瘦爺爺:我種的瓜又細又長。
胖奶奶和瘦爺爺中的是什么瓜呢?他們的瓜是怎樣長大的呢?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
2.請幼兒根據圖片說說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各是什么瓜。
出示實物香瓜和黃瓜,請幼兒觀察后說說西瓜和黃瓜的外形特征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可以從外形、色彩等方面比較)
3.教師朗誦詩歌第二遍,邊講邊提問并在黑板上用簡單的圖示表示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
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種在泥土里。
瘦爺爺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種在泥土里。
胖奶奶的瓜子發了芽,瘦爺爺的瓜子呢?
胖奶奶的瓜藤兒王地上爬。
瘦爺爺種的瓜藤往哪里爬?
胖奶奶種的瓜開了花,瘦爺爺種的瓜也開了花。
胖奶奶種的瓜,花兒謝了結了小瓜。瘦爺爺種的瓜,花兒謝了也結了小瓜。
長呀長呀,哇,胖奶奶種的瓜和胖奶奶一樣,又大又圓,那是什么瓜?(西瓜)
長呀長呀,嗨,瘦爺爺種的瓜和瘦爺爺一樣,又細又長,那是什么瓜?(黃瓜)
提問:香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三、瓜瓜蹲游戲
1.請男孩當黃瓜,女孩當西瓜,玩瓜瓜蹲游戲。
2.男女生互換第二次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