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
通過備課,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應當全面地掌握教學內容。我們應當做到,從知識結構的整體出發,進一步明確所學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濕紙塑造型,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棒棒糖。
2.體驗玩濕紙塑的樂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白紙漿;紙;模型若干;顏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棒棒糖)引導幼兒觀察棒棒糖的顏色。(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也有混色的。)
2.引導幼兒觀察棒棒糖的外型特征。(各種各樣的造型,下面都有一根小棒。)
二、講解
1.制作濕紙漿的步驟:先將舊報紙撕碎,和水搗爛,加入顏料、漿糊,攪拌均勻。
2.取濕紙漿用按壓、擠等方法把在模具上做造型。
3.最后添加小棒。
三、幼兒操作
1.提醒幼兒取濕紙塑的時候要適當,不要過多、過少。
2.把制作好的棒棒糖擺放盒子里拿去曬。
3.曬干后取出把水粉顏料噴在做好的棒棒糖上就好了。
四、講評、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懂得在幼兒園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隨便離開集體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學說短句“不要離開大家”
3、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不離開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樂的
教學重、難點:讓幼兒懂得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樂的,不離開大家,并能學說簡單的短句
教學準備:
1、鴨媽媽,小灰鴨,金魚的頭飾各一個
2、歡快的音樂(快樂的小鴨),雷聲
3、四幅色彩鮮艷符合故事情節的彩圖。
4、錄音機一個
5、創設小池塘的環境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好看的圖片,想看嗎?)
1、畫面(三):有一只在哭泣的小灰鴨。
老師:小鴨為什么哭了?那只小灰鴨到底是怎么了嗎?
二、故事、提問
出示圖(一):鴨媽媽帶著許多小鴨出去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走得多好啊!
老師:他們去干什么了?
(哦,小鴨子們真乖是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走,學習詞“一個跟著一個”,在回答中要求幼兒把語句講完整)。
出示圖(二):鴨媽媽帶著一群小鴨在池塘邊游水、嬉戲、玩耍,玩得真開心!小灰鴨看見了一條金魚,就跟著金魚游開了。
老師:發生什么事了?
出示圖(三)天空出現了烏云,小灰鴨找不到媽媽了,急得哭起來。
老師:小灰鴨為什么哭啊?
出示圖(四):鴨媽媽趕來了,小灰鴨找到媽媽說:“以后,我再也不隨便離開大家了!”
老師:鴨媽媽找到了小灰鴨了嗎?
(學習短句“不要離開大家”在此可以請幾個幼兒來回答,并給以五角星獎勵)
結合實際提問:
老師:如果你和爸爸媽媽在外面走的時候你能不能離開爸爸媽媽一個人去玩了?為什么啊?
幼兒:不能,這樣會找不到媽媽的,會被壞人抓走的,就回不了家了。
老師:那如果你不小心你和爸爸媽媽走丟了那怎么辦啊?
(老師給予肯定)
三、情景表演
(布置場景、歡快的音樂響起)
1、教師:小鴨子們你們聽好了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你們可要排好隊伍一個跟著一個不要跟媽媽走丟了哦。
2、游啊游,出現小金魚帶小灰鴨跟大家走丟了的畫面,激發小朋友意識到周圍少了誰?
3、播放音樂,小鴨子們在池塘嬉戲,玩耍,出現打雷聲音教師引導:糟糕,大雷了,快要小雨了。有什么辦法能躲雨?(在此能很好的運用環境創設,并引導幼兒運用荷葉擋雨)。小灰鴨的出現。
4、媽媽和小灰鴨的從合,引出以后在也不離開媽媽了。
四、小結
今天啊,我們的小朋友各個都表現的棒級了,老師把大拇指送給你們。你們可別像小灰鴨那樣隨便的離開大家哦,在幼兒園里你們可要和大家在一起哦,別離開大家。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愿意嘗試新的作畫方式——紙漿涂畫。
2.大膽地用紙漿做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3.愿意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20-21頁。
2.各色紙漿(加入顏料和糨糊)、西卡紙、小勺子、紙漿畫范例、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紙漿畫范例,引起幼兒觀察、思考:這幅畫和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是怎么畫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閱讀參與幼兒用書第20-21頁的內容,了解紙漿畫的制作方法。
(二)幼兒集體進行紙漿造型游戲
1.教師出示紙漿,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紙漿。
2.師生共同選擇喜歡的紙漿玩"鋪路"游戲。
⑴教師邊念兒歌邊用勺子盛喜歡的顏色的紙漿倒在紙上,用小棒子把紙漿涂抹在紙上,直到全部涂完。("小勺子,盛紙漿,倒在紙上變小山。小勺子,幫幫忙,紙上鋪出大馬路。")
⑵幼兒做鋪路游戲。(小朋友也來鋪條路,可以是一種顏色的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馬路。)
3.師生進魔術棒造型游戲。
⑴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在紙漿上造型。("小手指,來走路,走彎路,走直路,再拐彎……變出一個__來。")
⑵請幼兒也用小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變出什么來。
⑶師生交流:你們變出了什么?是怎樣變的?
⑷教師總結:鋪路時紙漿要鋪滿,小手指在走路時要用點力氣。
(三)幼兒自由進行紙漿造型
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紙漿進行自由造型活動,教師指導幼兒選擇多種顏色的紙漿涂抹造型。教師肯定幼兒的創意,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幼兒的自信。
(四)幼兒欣賞、交流分享活動
1.大家一起來看用紙漿變出了什么,最喜歡哪一個。
2.教師對幼兒在交流中出現的貶斥他人作品的現象要及時正確引導,既要學會尊重、寬容別人的創作,又要對他人的優秀創意表示贊賞。
3.再請幼兒現在用手摸一摸紙漿,和剛才的感覺一樣嗎?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紙漿的興趣。
2.學習紙漿作畫手點、按壓的方法。
活動準備:
氣球、各種顏色的紙漿,剪好的圓形紙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看老師這里有些皮球,好看嗎,有什么顏色的。可老師這里只有這么幾個氣球,該怎么辦呢?(讓幼兒討論)看老師想的辦法。
二、示范制作氣球過程
先拿一點紙漿,用手按按再用手撮撮,一直把整個氣球填滿為止。
三、幼兒操作重點提示以下幾點。
1.提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拿一點紙漿,用手按按再用手撮撮,一直把整個氣球填滿為止。
2.提醒幼兒不要把手弄到別人身上,用抹布擦干凈。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把所有的幼兒作品都貼到墻上,大家一起欣賞。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蝸牛身體的外形特征。
2、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3、萌發關愛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在飼養角養殖小蝸牛,帶領寶寶觀察。
2、雷聲、雨聲錄音磁帶,《蝸牛的房子》故事磁帶,錄音機。
3、《蝸牛的房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蝸牛課件,了解蝸牛的外形及生活特點。
1、教師一邊說一邊操作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寶寶們,看,它是誰?(小蝸牛)
2、教師以蝸牛的口氣自我介紹,引導幼兒了解認識蝸牛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結:小蝸牛的身體軟軟的,還背著一個硬硬的貝殼,為了保護自己的,遇到敵人,藏進去。小蝸牛頭上還長著兩只小犄角,是為了看方向,小蝸牛喜歡吃植物的莖和葉。
二、播放錄音,引導寶寶聽聽、說說。
1、教師分別播放打雷、下雨的錄音,引導寶寶傾聽,并學說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
師:春天來了,小蝸牛從窩里慢慢爬出來,來到草地上,快樂的唱呀、跳呀。忽然,從天那邊飛來好多好多烏黑的云彩,不一會鋪滿了天空。呀!聽一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2、引導寶寶學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
三、播放課件,引導寶寶聽聽、看看、講講。
1、教師逐一播放課件,邊講邊問,引導寶寶看看、講講故事內容。
“天空中飛來好多黑黑的云彩,轟隆隆、嘩啦啦!發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動物?小螞蟻正在做什么?”
“樹上的小鳥在跟誰說話呀?說了些什么話呀?”
“小蝸牛的身體怎么不見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帶寶寶玩“小蝸牛避雨”游戲。
請寶寶手膝著地模仿蝸牛自由爬行,聽到教師說“轟隆隆”、“嘩啦啦”時,寶寶緊縮身體,停止不動。“天晴了,太陽出來了,小蝸牛們快再出來玩吧”。游戲再次進行。
幼師托班教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 大班教育活動教案
★ 主題活動教案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