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教案小班
在我國多年來的幼兒教育實踐中已形成了基本劃分方式,一般以年齡為主要依據,可分為大中小三個班級,小班3—4歲,中班4—5歲,大班5—6(7)歲,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主題活動教案小班,供大家參考。
主題活動教案小班1
設計思路:
1、活動內容選擇的依據(包括對教材的分析)
十月份的主題是我愛我家,圍繞主題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在辦家家的活動中,哄寶寶的情景,我問他們怎么樣可以讓寶寶不哭了,有一個小朋友說給寶寶吃糖,一時一發不可收拾,孩子們圍繞著糖唧唧喳喳說了起來,有的說大白兔糖,草莓糖,還有的說巧克力糖,我突然想起來跳跳糖,現在的孩子很少吃這種糖了,更何況是我們小班的小朋友,何不順手推舟,在孩子興致高漲時給他們一點不一樣的感覺,我想跳跳糖的確可以做到,可以讓孩子們高興,特別是做為心理課程的可用性更大,在課程指南中指出了:幼兒生成活動是幼兒園課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更何況生成的是很有價值的心理活動,我在孩子生成的基礎上,進行了預設在課程指南中也指出了:幼兒生成活動是幼兒園課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去開展活動呢,首先我考慮到了是小班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征及本班孩子的能力水平,如有強烈的好奇心,看到新鮮的事物會主動接近,探索其中的奧秘,跳跳糖就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跳跳糖在嘴巴里不停的動想想能給小班幼兒帶來多么大的驚喜啊,愛動也是小班年齡段孩子最大的特點,盡情的讓他們動起來,給了孩子一個愉悅的空間,他們已經有了一些生活經驗,結合生活經驗把跳跳糖連接起來,分散幼兒思維。通過幼兒親身體驗用動作把跳糖與生活經驗連接起來了,這一時期幼兒的語言發展也很快,已經會說出自己的感受了,而且喜歡聽讀有生動情趣的兒歌,有很大的情景性,雖然說話不清楚,但是詞匯量的增長是迅速的,他們也喜歡用音樂表現自己了,受音樂的節奏,旋律的顯著變化變換動作了。在活動前我們班還有也有一些活動經驗,如玩球,學球跳等等,孩子們都很喜歡。整個活動以想象各種動作為載體,納入了語言、音樂整合成了而成的一堂心理課程。
2、活動目標制定的依據
本次活動的重點幼兒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動作來表現跳跳糖,體驗快樂的情感。跳跳糖在嘴巴里能動給孩子很大的刺激了,小班幼兒最喜歡是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自己的心情。各種不同的動作是孩子通過吃跳跳糖所表達出來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的。
3、教學方法設計的目的(包括教具的設計和運用)
情景下游戲:小班幼兒無意學習占優勢,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只有在一個很情趣的環境里才能讓幼兒的無意注意起到好的效果。
4、活動流程中教師提問和指導語的設計意圖
(1) 準備活動拍皮球的游戲展示我們班孩子有一些動作經驗,并且能夠在節奏中表現。為下一過程做各種動作鋪墊。
(2) 我是一粒小小糖,一到嘴巴你就笑,在情感上抓住孩子,這是一粒能讓你笑的`糖,多次出現,在活動中是一個最要渲染就是快樂的氛圍。你笑了,你笑了,同樣也是起渲染作用。
(3) 他在你的嘴巴里干什么呀?語言比較口語化,小班孩子更容易理解,很自然的把跳跳糖與自己生活經驗結合。孩子會想出很多的動作。
(4) 編兒歌,主要就結合了幼兒一日,讓幼兒把自己豐富的動作來表現自己的一日生活,在兒歌里表達了美好一天。
(5) 在音樂里,用動作表現音樂的旋律,節奏。
5、活動過程中幼兒可能存在或遇到的問題的分析
可能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孩子喜歡模仿,屢次做同一個動作。年齡段兒童的特征。
動作不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因為詞匯量還比較少。
6、問題的解決方法與指導策略選擇的依據
(1)、鼓勵幼兒有不一樣的動作
(2)、引導幼兒通過別的事物,幫助想象。
7、活動中孩子的心理特點
快樂跳跳糖這堂棵主要是想讓孩子在一種快樂的氛圍里盡情的感受快樂,跳跳糖的特殊性極度吸引著孩子,這是孩子們從未感知過的,形象的、動態跳跳糖符合了小班幼兒年齡特征,孩子因此非常的高興,小班孩子愛動,思維常常是在行動中進行的,為了表達自己的高興,所以讓他們動,就是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情感發泄,在次同時孩子們發散了思維,把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有找到了另一種快樂,孩子們的動作豐富起來了,在語言游戲中,結合了幼兒一日生活,讓幼兒用動作體會了美好一天的快樂,最后在音樂中把活動推想了高潮,孩子的心理,也是層層遞進,始終讓幼兒都處于一種快樂之中。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跳跳糖。
2、體驗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場景(地面上的大嘴巴)、跳跳糖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拍皮球游戲
(通過游戲,讓幼兒知道怎樣用語言、動作來表現輕重緩急)
二:各種動作來表現跳跳糖
(一) 出示跳跳糖請個別幼兒回答
1、(那么它到底是誰呢?先請一位小朋友來嘗一嘗)
請個別幼兒品嘗
2、教師提問:說一說小小糖在你嘴巴里干什么呀?,你們聽一聽有什么聲音啊)
大膽說出跳跳糖在嘴巴里干什么?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通過聲音吸引還沒有吃的幼兒,在通過吃過幼兒的動作表現,層層遞進,讓孩子們對跳跳糖充滿神奇)
3、把跳跳糖分發給每位幼兒
(二) 大家一起用動作表現跳跳糖
1、教師提問:快樂跳跳糖在你們的嘴巴里干什么呢?
2、幼兒做各種動作,大家一起模仿。
(幼兒通過跳跳糖帶來的快樂,用各種動作盡情表現,教師隨機把幼兒的動作編織成兒歌,讓幼兒從中也體驗到了語言的趣味)
3、(跳跳糖真快樂,那么我們也變成一個跳跳糖吧?)幼兒轉化角色
4、語言游戲:做一??鞓返奶?。
幼兒親身體驗的一日活動背景,教師和小朋友讀一讀,做一
(把幼兒已有的動作運用在一日生活的情景中,更容易激發幼兒聽兒歌做動作的興趣)
5、在音樂中表現跳跳糖的各種動作。
(幼兒會在節奏的變化中去變換動作)
三:結束
(我們把跳跳糖送給小一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也變成快樂的跳跳糖)帶幼兒離開。
主題活動教案小班2
主題目標:
1. 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的主要部位和性別,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 樂意用語言、音樂、美術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主要內容:
《我的身體》《我的小手》《可愛的小腳丫》《身體變變變》《男孩女孩》《捏攏放開》《什么樂器在歌唱》《讓我來聽一聽》《聞聞看》《比比看》《衣服和身體》《頭發肩膀膝蓋腳》
環境和材料:
1.創設一個“家”的墻飾。
2.在墻上張貼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個活動去提供相應的材料,觀察幼兒的關注點,了解幼兒對自我認識的現有水平,并以此作為進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據。
區域活動:
科學類:鏡子、紙、筆;軟、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裝有不同的材料的響罐;裝有不同氣味物品的`廣口瓶。
語言類:有關人體知識的圖片和書籍。
音樂類:各種打擊樂器及幼兒熟悉的歌曲磁帶。
角色區:繼續培養幼兒的角色意識,能夠按照分配的角色進行游戲,產生游戲的角色語言;學習整理各個區域的材料。
家長工作:
1.家長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紹性別的特征。
2.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地自我保護意識和愛清潔、講衛生地習慣。
3.盡可能讓幼兒利用各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屬性(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
主題活動教案小班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2、通過吃火鍋的情景活動,體驗集體游戲中分享的快樂。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創設吃火鍋的場景、菜單、小動物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我請來了一個新朋友,小猴子。
2、小猴子說:“冬天了,天氣好冷呀!”寶寶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幫小猴子暖和起來?
3、小猴子聽了這么多的好辦法,他決定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去吃火鍋。你們猜猜我都有哪些好朋友呀?(請幼兒模仿小動物的樣子)
4、出示小動物吃火鍋的場景
哎呀,看看誰來吃火鍋啦?(2只小貓、1只小狗和1只小兔)
原來小猴子和這些好朋友一起吃火鍋。
5、看看,桌子上、鍋子里有東西嗎?什么都沒有,你們平時怎么吃火鍋呀?(放些什么呀?)
6、桌子上放著一樣東西,是什么呀?原來是菜單,我們可以用它來點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7、我們來給他們點菜好嗎?你看到了些什么菜?
二、小動物吃火鍋
1、先給誰點菜?
2、菜點好了,有這么多菜要拿,我們請餐車幫幫忙。請幼兒選,選好放在餐車里,老師拿著菜單在旁邊提示幼兒。菜選好了,我們來檢查一下。
3、菜都選好了我們給小動物送過去。
菜選好了,誰會說句好聽的話給小動物聽?
4、蘿卜給小兔吃。數一數。蘿卜有幾只,2只蘿卜一樣嗎?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小兔,請你吃一只大蘿卜和一只小蘿卜。蘑菇?幾棵青菜?(小兔,請你吃1只蘑菇和許多棵青菜)
5、小猴吃香蕉,有幾只香蕉?2只。小猴,請你吃2只香蕉。
6、小狗吃肉骨頭,有幾根肉骨頭啊?(4根肉骨頭)小狗,請你吃4根肉骨頭一個人吃4根肉骨頭真開心。
7、看看有幾只小貓?有幾條魚?
8、兩只小貓只有一條魚,怎么辦?誰有好辦法幫幫他們?
我們一起來告訴他們一個好辦法,小貓,你們可以兩個人一起分著吃魚?,F在小花貓很高興,兩只小花貓一起分魚吃,他們都吃到魚了,他們做了好朋友。
三、分享游戲
1、小動物們真開心,菜都選好了,要開始吃火鍋了。
2、你們想不想吃火鍋,先想好你喜歡吃的東西。在幼兒選時老師問幼兒你喜歡吃什么?
3、選好了就坐下來了。把火鍋鍋子開好,快點哦寶寶們,我選好了,已經開始燒水了。當心燙,水還沒燒開呢。讓幼兒把菜放在桌子上。誰來說說你選了些什么?
原來我們的寶寶樣樣東西都愛吃,是個不挑食的好寶寶
總結:冬天里和好朋友一起吃火鍋又暖和又開心,我們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分享好吃的火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