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
課堂教學總是面對具體的學生進行的,所以必須具有針對性。教學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班級里起點、坡度、難度都可能不大一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施工場所有許多建筑材料、大型機器,很危險,不能隨便進入。
2、了解更多的關于工地的知識,知道安全帽、安的用途。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圖書,錄像帶。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錄象,了解建筑工地。
(1)建筑工地有什么?
(2)認識各種建筑工地上的安全標記和高大的施工機械,如:攪拌機、大吊車等。
二、給幼兒介紹有關工地的一些簡單知識。
(1)為什么叔叔們的頭上都戴著安全帽呢?
(2)為什么在房子的邊上有許多綠色的網?(可以防止磚塊、木材等物體從高處掉下來砸傷人。)
(3)蓋房子前要干什么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么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許多的沙子,我們小朋友可以到工地上玩嗎?為什么?
三、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建筑物的圖片,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建筑物。
四、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看圖說說。
(1)這是什么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么?
(3)這樣做對嗎?(請幼兒說說為什么)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關于建筑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會提問題,但我們要記住工地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隨便到工地上玩。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2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活動:認識危險遠離傷害。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圖片,充分讓幼兒了解了身邊潛在的各種危險。通過實戰演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二、目標分析: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的創設與行為判斷使幼兒對身邊的潛在危險有初步認識,提高防范意識。
2、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
3、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4、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安全標志,并并且留意生活中有哪些危險需要注意防范。
2、教具、學具準備:
ppt課件、安全標志及其圖片、火警警報音樂、濕毛巾(每個幼兒一條)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情境的創設與行為判斷使幼兒對身邊的潛在危險有初步認識,提高防范意識。
2、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
3、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難點:
1、認識常見的幾種安全標志并知道標記的含義。
2、知道火警電話119,并且初步學會火場逃生方法。
五、說教法學法:
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好的突破重難點,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直觀法:提供大量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通過五官的感受來發現,探索事物的現象,獲得具體的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
2、媒體演示法: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鮮明生動,易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直觀生動地將教學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始終沉浸在學習活動的愉悅中。
3、問題情境法: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加以判斷,培養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游戲體驗法
六、學法:
1、觀察分析法:通過課件的演示,觀看和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圖片,讓幼兒認識到危險無處不在,時刻可能威脅著我們的安全。同時去發現我們身邊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2、判斷法:幼兒通過課件情境的行為是否正確的判斷以及課件中哪些東西和地方存在危險進行判斷,進而逐漸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識,遠離安全威脅,保護自己。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在活動中,進行逃離火災現場的實戰演習,在實踐中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七、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鑒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激發興趣――認識身邊各種危險――火警電話119以及火場逃生方法——火場逃生演習"四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創造力。
基本流程:
1、激發興趣:"興趣是的老師"。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做小老師,看看圖片中小朋友們的做法對嗎?(以看圖片和拋出問題導入,快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課件展示,歸納小結幼兒身邊的危險
由于幼兒身邊的危險范圍很寬泛,必須把這些危險因素進行簡單的歸類整理。大致分為四大類:少沾手的危險物品、不能入口的危險物品、要遠離的危險場所、不能模仿的危險行為。
(1)師:小朋友,老師我們身邊有很多危險,細心的你發現了嗎?哪些東西要少沾手呢?
先請個別幼兒回答,再播放課件小結哪些東西少沾手,并讓幼兒知道原因。
(2)師:除了一些東西我們的小手不能碰,還有一些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面,要不然也會發生危險。有哪些東西不能隨便吃呢?
幼兒思考作答后,教師播放課件,小結不能入口的危險物品。
(3)師:有些地方很危險,我們要注意不要靠近這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課件,幼兒集體作答,一起小結。追問幼兒不能靠近的原因。
(4)師:有些小朋友喜歡學樣,但這些你可要記住了,一定不要去學哦!播放課件,幼兒集體作答,追問原因,個別幼兒回答。
3、直觀呈現火災危害,示范講解火場逃生方法
(1)師:火有的時候很可怕,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著火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課件圖片展示火災的危害,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看到的圖片內容。
(2)師:要是發生火災該怎么辦呢?要撥打什么電話求救呢?
引導幼兒知道火警電話119
(3)師:發生火災之后一定不要驚慌,我們還是有辦法保護自己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么逃出火災現場吧!(播放課件,讓幼兒說一說圖中逃生的方法,教師示范動作要領,幼兒跟學)
4、實戰演習,角色體驗
播放火警鳴笛聲音教師:不好了,著火了~火警警報響了,我們用剛剛學習的方法保護好自己,逃出去吧!教師組織幼兒用毛巾捂住鼻子,有組織地離開教室。通過實戰演習,鞏固剛剛學習的火場逃生知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體現在做中學,在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八、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我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身邊潛在的危險有初步認識,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防范危險,遠離傷害的能力。
2、通過多媒體生動形象的展示,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強化了幼兒的記憶。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用孩子喜歡的情景演習,鞏固了對新學逃生知識的掌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松的,學習是快樂的。總體來說本次活動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體現了《新綱要》"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一教育理念。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
2、知道祖國很大,有燦爛的文化,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世界地圖、中國地圖若干張,有關祖國的特產、戲劇和國慶大游 行、閱兵式、升國旗等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示世界地圖,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幼兒分組,師生共同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的地理位置,并做上標記。
(2)引導幼兒說出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
(3)引導幼兒說說中國人長相的特征。
小結:我們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2、出示中國地圖,認識祖國。
(1)說說我們國家在地圖上像什么?
(2)引導幼兒根據地圖上不同的顏色,找出祖國的海洋、高山、河流、陸地等。
(3)請幼兒說說:中國有哪些城市、海洋、河流、大山等。
小結:中國很大,有很多城市,有56個民族,人口很多,共有13億多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有許多的高山、河流和城市,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的山峰,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首都北京是世界各國朋友向往的地方,我們的國家真了不起。
3、解祖國的國旗、國歌、語言、文字、戲劇、特產等。
(1)幼兒分組到區域中去開展活動。
(2)集體講述,談談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火災、地震、打雷等危險情況下的自救常識,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
2、能沉著、冷靜地面對危險情境,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手帕
2、用椅子搭成的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境“危險的旅行”,引導幼兒了解著火時自救的簡單方法。
1、教師和幼兒一起坐上火車去旅行,晚上住進了賓館,突然,發生了火災。
2、引發幼兒積極想出合理的自救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對答案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后在消防車的聲音背景下師生共同表演自救過程,如:用水弄濕手帕捂住口鼻,緊貼地面逃離火場。拿著鮮艷的布站在窗口呼救等。
二、教師創設正在睡覺時發生地震的情景,引導幼兒感知地震的自救方法。
1、教師用講述故事的口吻:我們換了一家賓館,大家安靜的睡下來,突然又發生了地震。
2、鼓勵幼兒想出合理的逃生方法。
三、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遇到險情怎么辦發生火災時怎么辦?地震來了怎么辦?安全用電記心間和雷電天氣時應該注意什么?引導幼兒對各種答案進行分析和判斷,然后進行模擬練習。
四、教師為幼兒播放“打雷”的錄音,引導幼兒想一想避免雷擊的方法。
五、教育幼兒不論遇到什么危險都不要害怕,要鎮靜,積極動腦筋尋求救助。幫助孩子掌握遇到緊急情況時的一些應對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認識它的主要特征及了解其所表達的涵義。
2、通過感受不同時刻國旗升起的場景,激發熱愛祖國,尊重國旗的情感。
3、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看看、猜猜五星紅旗
演示白板課件:黑色背景上出示一顆亮閃閃的五角星
師:這是什么?什么地方會看到五角星?猜猜看這個五角星到底是在哪里的呢?
繼續點擊課件出示剩余四顆五角星
師:猜出來了嗎?
完整出示五星紅旗
師:是的,這是一面我們中國的國旗。
二、說說、認認五星紅旗
師:國旗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師:為什么我們國旗的底色是紅色的?
小結:底色用了紅色,代表著我們中國是用解放軍的鮮血換來的,象征著革命,象征著勝利。
師:紅色的國旗上有幾顆五角星?四顆小的代表什么?一顆大的代表什么?
小結:四星代表我們全國人民,各行各業,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的人們,大星代表中國共產黨,有了共產黨就有新中國。因為我們的國旗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星,所以我們的國旗叫"五星紅旗"。
三、了解升旗的嚴肅性,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1、師:我們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會看到五星紅旗?(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或視頻)
(1)奧運會上有國旗
(2)十八大會議上有國旗
(3)天安門廣場上進行閱兵禮的時候
(4)載人宇宙飛船上有國旗
(5)南極科學考察站上有國旗
(6)每天早上做操的時候
(7)衣服上、馬路上、汽車上、臉上等
2、模擬升旗儀式
師:當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
師:現在,我們全體立正,升國旗,奏國歌,行注目禮
四、游戲:保衛島嶼
1、情景創設
師:中國有肥沃的土地,瞧!這是我們的祖國,這是我們的島嶼,可是現在有人想來搶我們的島嶼,怎么辦呢?
2、介紹游戲規則
幼兒分成海、陸、空三軍,進行搶答比賽,答對一題向前走一步,最先將國旗插在島嶼上為勝利。
3、幼兒進行游戲
大班教師教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