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
幼兒語言教學是一本藝術與實踐課程的融合,可以通過應用與分享的方式完成語言的組織與表達,幼兒有了生活的基礎,語言的習得就不會枯燥,素養的提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1
母雞和小雞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教育幼兒在外出時要跟好大人,不要隨便亂跑。
2、能夠在教師幫助下簡單講出圖上的部分內容。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活動準備:
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用雞媽媽的口吻引入主題,出示圖片。
2、嘗試講述:利用提問,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1)完整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2)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
圖片一: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小黃雞在干什么?
圖片二:小黃雞離開媽媽在干什么?正在這時,誰來了?
圖片三:誰來救它了?
(3)教師完整講述示范。
3、幼兒練習: 幼兒講述練習。
4、討論:我和媽媽出去要怎么辦?
附圖片內容:
圖片一:畫著雞媽媽帶著小雞在草地上玩,小黃雞離開了大家。
圖片二:小黃雞一個人在草地上走,正在這時,一只大野貓朝小黃雞撲了過來。
圖片三:小黃雞害怕極了,這是雞媽媽來了,打敗了大野貓,留下了小黃雞,告訴小黃雞離開媽媽很危險。
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
[活動準備]
《小鴨找朋友》VCD一盤 電視機 DVD機
[活動指導]
一、談話:
1、畫面(一):有一只在哭泣的小黃鴨。
老師:小鴨為什么哭了?
幼兒:小鴨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幼兒:小鴨沒有媽媽。
幼兒:沒人跟小鴨玩。
幼兒:小鴨找不到朋友。
幼兒:小鴨沒有朋友。:
幼兒:小鴨心里難受要打針。
2畫面(二):小黃鴨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老師:小鴨為什么找不到朋友?
幼兒:因為小鴨不乖。
幼兒:小鴨愛哭,不勇敢,我沒有哭。
幼兒:小鴨打人就沒有朋友,不是好寶寶。
幼兒:小鴨玩具不讓小朋友玩就沒有好朋友。
幼兒:叫小鴨要乖,才有好朋友。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3、 畫面(三):有一群小鴨在河邊、河里嬉戲、玩耍,小黃鴨看見了,高興得跳起來,它走向小鴨們,和小鴨一起游戲,小黃鴨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
老師:小鴨高興的笑了,小鴨為什么笑了?
幼兒:小鴨找到了朋友。
幼兒:小鴨有朋友了。
幼兒:小鴨心里不難受。
自由交流:
老師:你和誰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宋北航、陳鷺是好朋友。
幼兒:我和小鴨是好朋友。
幼兒對幼兒:我們倆個是好朋友。
老師:家里的朋友多還是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兒: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兒:周毓熙、黃筱丹、鄭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許多好朋友。
……
小結:
1)老師:幼兒園的朋友多,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這個大朋友,只有到幼兒園,才有許多朋友玩,玩起來可快樂了。
2)請小朋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擁抱,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老師:與好朋友抱一抱,心里怎么樣?
幼兒:高興。
幼兒:舒服。
老師:讓我們天天上幼兒園,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嗎。
幼兒:好!
[活動評析]
小鴨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通過小黃鴨從找不到朋友傷心的哭了,到后來找到朋友高興的翻跟斗的劇情,讓幼兒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雖然托班的孩子年齡小,自身的自控力差,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但色彩鮮艷、可愛動人的小黃鴨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們邊看邊思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孩子的回答是簡單的,但從他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是需要、喜歡同伴的。當讓他們與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擁抱時,孩子的情緒達到高潮,他們友好得抱在一起,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整個活動孩子想說的氣氛十分活躍,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
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3
《拉大鋸》
一、教學目標:
1.能跟老師學念創編過的兒歌。
2.喜歡與同伴一起做拉大鋸的民間游戲,感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在餐后游戲時老師和幼兒做過傳統拉大鋸的游戲。
三、教學過程:
1.教師請一名幼兒上來和老師做拉大鋸的游戲,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帶幼兒學念創編過的拉大鋸的兒歌。
3.幼兒游戲,教師積極參與和幼兒共同游戲,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
4.幼兒自己找同伴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感悟:
拉大鋸這個民間的游戲活動,之前也在餐后游戲活動中進行過。幼兒在老師的帶動下興趣也很高。但由于以往的兒歌語句比較多,幼兒不容易記住。有的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會把自己平時說的話加進去。如:拉大鋸,拉大鋸,拉到北京去;或拉到某某家里去等。因此我們自己創編了拉大鋸的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寶寶家(可隨機選一地點或某一幼兒的家),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戲。”因為兒歌中有些來源于幼兒平時的經驗。所以幼兒記起來比較容易。幼兒感到新鮮、好奇,參與活動的興趣就更高了。傳統的民間游戲模式融入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也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平時也樂意與同伴一起加入到拉大鋸的游戲活動中去。
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4
《小風車》
一、活動目標:
1.清楚老師的提問,并能回答問題。
2.學念兒歌,感受學念兒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各種風車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風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這是什么呀?
小朋友跑起來,手上的風車會怎么樣啊?
現在風車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2.教師有感情的念兒歌。根據風車的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
3.幼兒每人手拿一個風車跟教師學念兒歌。
4.帶幼兒去外面玩風車。
兒歌:
小風車
小風車,真好玩。
我一跑,它就轉。
轉呀轉轉呀轉。
風車跟著秋風轉。
幼兒語言公開課教案設計5
小鴨找媽媽
活動目標:
1、懂得在幼兒園要和大家在一起,不能隨便離開集體
2、初步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學說短句“不要離開大家”
3、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不離開大家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樂的
教學重、難點:讓幼兒懂得和大家在一起玩是快樂的,不離開大家,并能學說簡單的短句
教學準備:
1.鴨媽媽,小灰鴨,金魚的頭飾各一個
2.歡快的音樂(快樂的小鴨),雷聲
3.四幅色彩鮮艷符合故事情節的彩圖。
4.錄音機一個
5.創設小池塘的環境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在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好看的圖片,想看嗎?)
1、 畫面(三):有一只在哭泣的小灰鴨。
老師:小鴨為什么哭了?那只小灰鴨到底是怎么了嗎?
二、故事、提問
出示圖(一):鴨媽媽帶著許多小鴨出去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走得多好啊!
老師:他們去干什么了?
(哦,小鴨子們真乖是排著隊一個跟著一個走,學習詞“一個跟著一個”,在回答中要求幼兒把語句講完整)。
出示圖(二):鴨媽媽帶著一群小鴨在池塘邊游水、嬉戲、玩耍,玩得真開心!小灰鴨看見了一條金魚,就跟著金魚游開了。
老師:發生什么事了?
出示圖(三)天空出現了烏云,小灰鴨找不到媽媽了,急得哭起來。
老師:小灰鴨為什么哭啊?
出示圖(四):鴨媽媽趕來了,小灰鴨找到媽媽說:“以后,我再也不隨便離開大家了!”
老師:鴨媽媽找到了小灰鴨了嗎?
(學習短句“不要離開大家”在此可以請幾個幼兒來回答,并給以五角星獎勵)
結合實際提問:
老師:如果你和爸爸媽媽在外面走的時候你能不能離開爸爸媽媽一個人去玩了?為什么啊?
幼兒:不能,這樣會找不到媽媽的,會被壞人抓走的,就回不了家了。
老師:那如果你不小心你和爸爸媽媽走丟了那怎么辦啊?
(老師給予肯定)
三、情景表演
(布置場景、歡快的音樂響起)
1、教師:小鴨子們你們聽好了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你們可要排好隊伍一個跟著一個不要跟媽媽走丟了哦。
2、 游啊游,出現小金魚帶小灰鴨跟大家走丟了的畫面,激發小朋友意識到周圍少了誰?
3、 播放音樂,小鴨子們在池塘嬉戲,玩耍,出現打雷聲音教師引導:糟糕,大雷了,快要小雨了。有什么辦法能躲雨?(在此能很好的運用環境創設,并引導幼兒運用荷葉擋雨)。小灰鴨的出現。
4、 媽媽和小灰鴨的從合,引出以后在也不離開媽媽了。
四、小結
今天啊,我們的小朋友各個都表現的棒級了,老師把大拇指送給你們。你們可別像小灰鴨那樣隨便的離開大家哦,在幼兒園里你們可要和大家在一起哦,別離開大家。
附: 故事 小鴨找媽媽
有一天鴨媽媽對許多小鴨說:“今天,我要帶你們出去玩,在外面要跟著媽媽,不要離開。”小鴨排著整齊的隊伍,一個跟著一個走。走到小河邊,鴨媽媽帶領小鴨游水,游啊游,一條金魚游到一只小灰鴨身邊,對小灰鴨說:“那邊很好玩,我帶你去玩。”小灰鴨貪玩,忘記了媽媽的話,離開了大家,跟著金魚游走了。
天空出現了烏云,快要下雨了。小灰鴨跟著金魚游啊游,忽然天下雨了,風呼呼地吹,雨越下越大,小灰鴨想起了媽媽,大聲叫道:“媽媽!媽媽!”正在這時,鴨媽媽聽見小灰鴨的叫聲,就游了過去。鴨媽媽對小灰鴨說:“下次去玩的時候,不可以隨便的離開大家,要和大家在一起。”小灰鴨點點頭說:“我一定記住媽媽的話,跟大家在一起,再也不離開大家了。”小鴨子們高興地回家去了。后來小灰鴨出去時,都和大家在一起,不隨便離開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