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
對于幼兒園孩子來說,有趣的游戲能夠大大引起他們的興趣,因為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挠變簣@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fā)!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1
【活動目的】發(fā)展幼兒鉆和爬的動作,培養(yǎng)幼兒動作靈敏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席子、椅子、蠶豆若干、小桶。
【活動過程】
幼兒站在起點線處,豆子在游戲前撒在“田埂”、“山洞”的地上,相對兩張椅子間系一根繩子作“山洞”。
游戲開始,幼兒(螞蟻)成一縱隊站在起點線前從左側“田埂”開始爬,然后鉆入“山洞”,出洞后再爬過“田埂”到達終點,將拾起的豆放入小桶內(nèi),魚貫式進行幾遍結束。
【活動規(guī)則】
1、爬時一定要手腳著地屈膝爬。
2、每次只能拾一粒豆回家。
注意事項:也可用大紙箱進行鉆爬,也可讓幼兒在網(wǎng)下進行鉆爬的練習。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2
我園著力研究混齡游戲的豐富性和層級性。以“平等、尊重、寬容、關懷”為核心理念不斷建構起豐富多樣、功能多元的混齡游戲案例;遵循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從簡單到復雜層級推進,讓不同年齡的幼兒一起探索、一起建構。現(xiàn)與大家分享。
幼兒通過合作玩吹乒乓球的游戲,鍛煉肺活量,同時在游戲中感知乒乓球滾動的原理。哥哥姐姐可以在游戲中初步形成責任感,嘗試主動、友好、禮貌地與弟弟妹妹合作交流,學習解決交往中出現(xiàn)的簡單問題;弟弟妹妹通過與哥哥姐姐的接觸,了解他人的存在,學習并體會站在哥哥姐姐的立場感受情境,理解哥哥姐姐主動關心自己的情感。
(一)看誰力氣大
游戲材料:乒乓球、桌子、積木。
游戲玩法:
桌子兩端設置網(wǎng)兜,積木在桌子兩側圍邊,桌子正中間畫一橫線,球放線上。幼兒兩人一組(大帶小)蹲在桌子兩端,一方幼兒合作將球吹進對方網(wǎng)兜內(nèi)。先進球者勝。
游戲規(guī)則:
合作吹球過程中,手不可以幫忙;對方的球過了中線才可以將球再次吹回給對方。
延伸游戲:
1.變換軌道(桌面)的長度。
2.通過調(diào)整圍邊積木大小改變軌道(桌面)的寬窄度,越窄的軌道,游戲時難度相對越低。
3.用積木搭建多種形式的“球門”,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二)美麗的乒乓畫
游戲材料:乒乓球、桌子、積木、白紙、顏料、筷子。
游戲玩法:
在桌子上放自紙鋪平(用積木將白紙圍邊),將3只蘸有顏料的乒乓球夾到紙上,兩幼兒(大帶小)共同吹動乒乓球,用球運動時在白紙上留下的痕跡想像畫畫。
游戲規(guī)則:
可以補充顏料,用筷子夾球動作均由哥哥姐姐完成。
延伸游戲:
1.桌面上平鋪的白紙可以調(diào)整為不同形狀的圖案,如手套、帽子、裙子等,以提高幼兒游戲興趣。
2.開始游戲時只提供3原色(紅黃藍)顏料,待游戲熟練后,可以啟發(fā)幼兒將3種顏色進行調(diào)配,調(diào)出新的顏色后繼續(xù)游戲。
(三)迷宮滾球
游戲材料:乒乓球、桌子、積木、吸管。
游戲玩法:
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nèi)用積木設計迷宮(球的軌道),設計完成后用吸管將球從迷宮的起點吹到終點。
游戲規(guī)則:
哥哥姐姐設計搭建迷宮,弟弟妹妹幫助哥哥姐姐拿積木。哥哥姐姐搭建完成后給弟弟妹妹講解吹球路線。迷宮主要由弟弟妹妹走,弟弟妹妹吹球遇到困難時,哥哥姐姐可以協(xié)助一起吹。
延伸游戲:
1.游戲熟練后可以更換小積木,增加設計路線的難度,提高游戲興趣。
2.鋪上不同材質(zhì)的桌布,改變乒乓球滾動時的摩擦力,促使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吹氣力度完成任務。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學習拍皮球。
2、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幼兒對球類活動的興趣。
3、在拍球過程中讓幼兒初步感受到手掌拍的力量和球的關系使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球。
活動過程:
1、新學隊列:成體操隊形散開。
教師指導下,全體學生反復練習,逐步熟悉隊形散開、集合方法。
不同形象走。
徒手操:
手腕和腳腕活動、膝關節(jié)運動、正壓腿。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拍球動作。要求: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球。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巡視。
3、教師教幼兒連續(xù)拍球:用手將球拍下,當球彈起后,再接著一下一下地拍。幼兒練習。
4、單手拍球,邊走邊拍,要注意節(jié)奏。
5、雙手交替拍球。
6、手拍小皮球,我們繞圈走。
7、游戲"看誰拍得多"。
8、結束。表揚學拍球認真的幼兒,帶領幼兒將球送入筐中。
多元價值分析:
1、拍皮球是民間游戲的一種,孩子們對拍皮球非常感興趣,皮球除了"拍"以外還有很多玩法,這就為幼兒提供了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2、拍皮球鍛煉了幼兒控制手掌用力程度,能培養(yǎng)孩子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動作的敏捷性,促進節(jié)奏感的發(fā)展,提高運動能力,增強幼兒的體能,發(fā)展了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4
設計背景
很多幼兒對于上課這件事情都不是特別喜歡,他們只喜歡玩,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注意力不會集中在課堂上,所以,教師們要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對上課感興趣。
活動目標
1、練習跳,跑。
2、鍛煉幼兒思維能力。
3、養(yǎng)成團隊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開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跳、跑能力,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
活動準備
口袋。
活動過程
1、 一 聽音樂《健康操》,幼兒做熱身運動,引出活動。
教師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帶幼兒進行一些模仿動作動動手和腳,跳著進入場地,做熱身運動。
老師讓每一位幼兒拿起一個口袋,自已玩口袋,找到玩的方法,自已玩玩,開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
2、 二鼓勵幼兒探索口袋的多種玩法,調(diào)動參與的積極性。
老師提問:口袋可以怎么玩?請幼兒示范(可以踢著玩、可以扔著玩,還可以和小朋友互相扔著玩,還可以放到頭上頂著玩,還可以放到地上擺成圖形,大家一起跳一跳等等),其它幼兒照著樣子玩一玩。
老師告訴幼兒按自已找出的玩法,請幼兒一起玩。小朋友們學的真快,現(xiàn)在。跟老師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
3、游戲: 接龍比賽
首先老師要說的是想贏得比賽,每組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合作,共同努力。
老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并示范游戲動作給幼兒看:讓幼兒雙腿并攏腳夾住口袋,同時雙手前后擺動,用腳把口袋扔出去,一個同學做完后,下一個同學接著扔,看哪一個隊最后把口袋扔的最遠哪個隊就是勝利的。老師給贏的一隊小粘貼表示獎勵。輸?shù)囊魂犚惨陬^鼓勵。
4、活動延伸:
老師問:今天的游戲好玩嗎?讓幼兒回去想一想口袋還會有什么好玩的玩法,想到了來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一起玩。
5、游戲結束:
音樂(小火車開了)起帶著幼兒在音樂中跳著舞,結束游戲。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5
【設計思路】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讓幼兒嘗試進行運動,幼兒可以用身體趴著或站著將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進行滾動,還可以用其它的辦法來玩,激發(fā)幼兒對玩此游戲的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其樂融融。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嘗試“滾動的寶寶”的運動游戲。
2、體驗合作玩的快樂。
3、培養(yǎng)表演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運動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
二、幼兒嘗試運動
1、這些用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可以怎么玩?
2、怎樣玩才能使席子、塑料臺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移動?(幼兒討論)
3、幼兒自選器械嘗試運動
幼兒在嘗試運動過程中,教師進行觀察,并進行適時引導。
三、幼兒展示交流
1、幼兒集中,請部分幼兒將自己的玩法進行展示與交流。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評價。
3、教師進行提示:
(1)除了用身體趴著將滾筒向前進行滾動外,我們還可以怎么樣將其向前滾動?
(2)合作玩怎樣玩?
四、幼兒再次進行運動
幼兒再次進行運動時,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有新的玩法產(chǎn)生。
重點:引導幼兒能合作玩。
案例:滾動的寶寶
教師們?yōu)橹邪嗟挠變鹤灾屏恕皾L動的寶寶”戶外運動區(qū)域器械,這些器械是用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制成的,將這些材料做成圓形讓幼兒鉆在里面進行滾動,由于教師急于投放,讓幼兒直接玩了起來,結果,能力強的幼兒玩起來了,而且也較感興趣,能力弱的幼兒只在旁邊觀看,但是在教師的催動下,這些幼兒也愿意嘗試,玩著玩著他們都一一走掉了。
【活動分析】
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制成的幼兒運動器械,教師很有創(chuàng)意。但是在投放前,教師缺少興趣的激發(fā),由于自制的滾動器械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制成的,不象買來的滾動器械那么漂亮,而且買來的滾動器械直接就是撐著的。可是自制的滾動器械是撐不起來的,要靠幼兒的鉆進去的身體來支撐,一邊支撐一邊向前爬,這對剛升入中班的幼兒要完成這樣的游戲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采取的指導策略應該是:
1、先請大班的幼兒作示范,還可以請班上能力強的幼兒作示范,從而引起幼兒玩的興趣。
2、讓能力強的幼兒和能力弱的幼兒一起玩,已此帶動。
3、教師用語言進行鼓勵,幼兒一邊玩一邊不斷地進行鼓勵,對有進步的幼兒在全班再進行表揚,還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小的獎勵,比如:用小的粘紙貼在幼兒的手上或額頭上,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幼兒玩的興趣。
教學反思
因為活動準備充分,過程安排合理,并且采取了幼兒與環(huán)境材料、幼兒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的方式,使幼兒在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fā)展,實現(xiàn)了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fā)展的目的。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幼兒配和合較好,教師能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幼兒也能較好地在教室的指導和啟發(fā)下盡情的玩。同時,家長也積極進行了較好的評價。這節(jié)活動可不僅使師生之間增強了了解,而且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為以后教育教學活動的更好開展開了一個好頭。如果再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一定會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讓他們真正體會到集體活動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校園,熱愛學校生活。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并攏側身跳躍,保持身體平衡,提高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感受創(chuàng)新的樂趣。
3、形成善于與同伴合作、勇敢接受挑戰(zhàn)的質(zhì)量。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接觸過拼盤,有一定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
1、30厘米見方的泡沫板人手一張(三種顏色)。
2、郊游音樂和網(wǎng)站配置。
活動組織:
一、引進郊游場景,喚醒身體各部分功能。
引導幼兒熱身運動,活動幼兒踝、膝、腰等關節(jié),準備以下活動。
二、探索和體驗拼盤的不同游戲方法,學面向前雙腳并攏側跳。
1、幼兒探索單板游戲,在此基礎上教師提高幼兒練習相關動作,重點練習各種跳躍方法,引導幼兒學習當場向前雙腳并攏側跳。
2、組合拼盤,練習向前雙腳并攏側身跳躍,敢于跳過30厘米高的拼盤。
三、放松和整理。
四、活動延長。
活動評估:
初步理解滾動車的玩法,體驗滾動車游戲的喜悅,給拼盤留下懸念。
這場精彩的活動都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回歸幼兒的生活。圖形家庭來自老師的有心人。老師看到的《東洋娃娃》的小書,老師巧妙地利用圖形,激發(fā)孩子對生活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本課強調(diào)了感情和興趣這個詞,巧妙地將無聊的數(shù)學巧妙地融入圖畫書教育中,讓小班的孩子在感受家庭幸福的同時,提高了想象和表現(xiàn)的能力。
幼兒園簡單有趣的游戲教案篇7
設計意圖:
沙包一直是孩子們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的游戲材料之一,大班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一物多玩的能力,在之前的戶外活動中,幼兒也探索過沙包的多種玩法,但我發(fā)現(xiàn)幼兒在玩沙包的時候,都喜歡用手去玩沙包,很少會有幼兒想到用腿去玩沙包。因此,我通過"夾包跳"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用腳來玩沙包,發(fā)展腳步的力量。在活動中,幼兒也展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也將此活動到了晨間鍛煉活動中,考慮到夾包跳所需的場地也不是很大,所以在室內(nèi)晨鍛活動中也延續(xù)了此游戲,并且結合了記分牌,讓幼兒有目的的去進行夾包跳的比賽。
目標:
1.掌握夾包跳的動作要領,鍛煉下肢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夾包跳的游戲,發(fā)展彈跳能力。
3.能夠正確根據(jù)所跳的距離進行計分。
4.培養(yǎng)表演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玩法:
材料:沙包若干、黃綠顏色的圈各三個、小輪胎三個、勾線筆游戲人數(shù)為6人,站在固定的位置,雙腳夾住沙包,對準不同顏色不同距離的圈,在跳起的同時松開雙腳,將沙包投進圈中,不同顏色的圈代表不同的分數(shù),根據(jù)自己所投的圈的相應分數(shù),在記分牌上進行記錄。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涉及到了先活動下肢,為下面的夾包跳做了熱身,但音樂選的不太好,與此不搭,若當時我能立即改為師幼一起喊口令,或許效果會更好。
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們自己先探索沙包的玩法,完成的比較好,孩子們都想到了多種沙包的玩法,還很積極的把自己想到的玩法同大伙分享
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對夾包跳的動作要領掌握的還不錯,大部分都能按要求去做,只是部分幼兒用力甩出沙包時力量不夠,在以后的活動中,對下肢力量的練習加強些。
第四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對游戲規(guī)則掌握的還可以,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對投進圈中的沙包很有成就感,隨后可在課外活動中多參加這樣的活動。
第五環(huán)節(jié)中的音樂播放時,將磁帶中的音樂弄反了,這也是我的失誤。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分析,好的方面將繼續(xù)保持,不足不到位之處在以后的活動中積極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