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
歐洲的古典音樂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樂占主導地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1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小班幼兒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性進行。同時又有強烈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征,設計此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為不同的情景,來體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的情緒,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體驗樂曲所表現的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風格的音樂。
3、激發幼兒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活動準備:
動畫VCD、音樂、太陽和月亮城堡、白天與黑夜的背景、太陽和月亮的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進入城堡。
指導語:小朋友,咱們一起到太陽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戲吧。
(二)幼兒在太陽城堡里感受樂曲《鈴兒響叮當》熱鬧、歡快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
1、幼兒欣賞樂曲《鈴兒響叮當》一遍,引導幼兒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歡快。
2、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討論白天的熱鬧情景。
指導語:太陽出來了,花兒醒了、小樹醒了,還有誰也醒了?他們都會做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白天的熱鬧歡樂情景。
(三)幼兒在月亮城堡里感受樂曲《搖籃曲》安靜、舒緩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
1幼兒欣賞樂曲《搖籃曲》一遍,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舒緩。
2、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討論黑夜的安靜情景。
指導語:月亮出來了,花兒睡了、小草睡了,還有誰也睡了?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黑夜安靜、舒緩的情景。
四、游戲:白天與黑夜
游戲規則:
當太陽或月亮出現時,幼兒根據相應的音樂,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2
活動名稱:
音樂活動——約翰弟弟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鋼琴樂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這是小兵》
2、《春天》
3、《我們大家做得好》
4、《小鳥醒來了》
5、《蜜蜂做工》
二、導入活動
1、有一個外國小朋友叫約翰,他比我們更小,所以我們可以叫他約翰
弟弟,約翰弟弟每天早上起床,媽媽都會唱一首好聽的歌。
2、歌曲的名字叫《約翰弟弟》,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約翰弟弟的媽媽是怎樣叫醒他的?
三、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示范,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歌曲。(教師在琴聲伴奏下再次范唱歌曲。)
4、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晨鐘是什么?晨鐘是什么聲音?
5、教師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分句學念歌詞:老師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老師念完小朋友再念。
2、完整教唱歌曲: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唱這首有趣的歌曲,老師大聲唱,小朋友輕輕地學。
3、小朋友大聲地唱,劉老師輕輕地唱,我要聽一聽那個小朋友唱得最好聽。
4、請小朋友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唱這首歌。
五、教育幼兒早睡早起
1、約翰弟弟每天能按時起床,你們呢?
2、我們每天晚上要早點睡覺,早上要按時起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身體才會更健康。
六、復習歌曲《火車快飛》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嘗試運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撓癢癢的樂句。
2、感受情景游戲帶來的愉快情緒。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玩具大樹、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撓癢癢
1、師:寶寶們,你們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今天老師來和你們一起撓癢癢好嗎?
2、老師撓幾位幼兒,提問:“撓癢癢是什么感覺?”
3、師:我又要來撓癢癢咯。老師再次撓幼兒癢癢。提問:“被人家撓癢癢,你會發出什么聲音啊?”
二、學唱歌曲。
1、師: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也要來玩撓癢癢的游戲,我們來看看是誰啊?“哦,是毛毛蟲,我們一起來跟它打聲招呼,好不好?毛毛蟲你好!”
2、師:聽,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的。范唱啦啦啦……毛毛蟲怎么唱的歌?學唱啦啦啦……
3、出示大樹,師:毛毛蟲唱著歌要去哪里呢?看,毛毛蟲唱著歌爬到大樹爺爺的身上了,大樹爺爺會怎么笑呢?
4、幼兒自由學學。
5、師:我們來聽聽大樹爺爺是不是像你們一樣笑的。
6、師范唱:哈哈哈哈。師:大樹爺爺怎么笑?
7、師: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8、幼兒欣賞音樂。
9、師:我們跟著音樂也用好聽的聲音唱唱這個有趣的事吧。
10、學唱歌曲兩遍。
三、聽音樂玩游戲。
1、師幼扮演毛毛蟲,教師引導幼兒撓“大樹”癢癢。
師:我們小朋友唱得這么好聽,真棒!我們一起來當一回毛毛蟲也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2、請幼兒用一個手做毛毛蟲,另一只手做大樹,進行游戲,可反復進行。
師:我們的兩只小手就是毛毛蟲和大樹爺爺,我們接下來聽著音樂一邊唱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吧!”
3、在游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撓癢癢是出自小班建構書里的一節音樂課,是一首非常有趣快樂的兒歌。活動目標為:體驗歌曲帶來的愉悅情緒;會用聲音和動作表現撓癢癢的樂趣。幼兒天性喜歡快樂,快樂的活動能夠激起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也能調動幼兒內在的創造潛力。
撓癢癢是小班幼兒嬉戲和用來表達親密的方式之一。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考慮到小班的年齡特點,純粹的歌唱活動,就會很單調,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會很高,所以設計成了音樂游戲,以游戲為主。幼兒喜歡,參與性高,課堂就會活躍。這次活動《撓癢癢》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旨在通過師幼和幼幼在感受身體接觸以及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的同時,更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增進友誼,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到兩種不同(歡快的、低沉的)音樂的性質。(重、難點)
2、樂意扮演動物角色,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一起去郊游。
過渡語: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提問:
1、這里有幢新房子,是誰的家呀?
2、熊爸爸的新房子怎么樣?它今天正準備搬新家呢,你們搬過家嗎?搬家的時候要搬得東西多嗎?
二、欣賞感知:聽聽誰來了?
1、播放歡快的音樂
提問:今天有兩種動物朋友要來幫熊爸爸搬家呢,聽一聽,是誰來了?
提問:這段音樂聽上去感受怎么樣?你覺得是誰來了?為什么?(先用手的動作嘗試后集體練習。)
小結:小兔子走路蹦蹦跳跳,就像這段音樂一樣,很歡快。
2、播放低沉的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聽上去跟前面一段音樂一樣嗎?你覺得是誰來了?為什么?
(先用手的動作嘗試后集體練習。)
小結:大象很重,所以走起路來腳步聲很重的,就像這段音樂一樣低沉。
3、幼兒聽辨完整的兩段音樂,并進行模仿。
三、嘗試表現:動物們搬家忙。
1、提問: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做小兔子、大象,幫熊爸爸一起搬新家啊?
(幼兒自由選取動物胸飾后互相講講自己是誰。)
2、請動物朋友們根據相應的音樂動一動、熱熱身,準備幫忙搬家。
3、幼兒聽音樂幫熊爸爸搬家。
(播放音樂,幼兒扮演的動物根據相應音樂選一樣物品進行搬家游戲。)
四、分享交流:給熊爸爸送禮。
過渡語:今天熊爸爸搬家,有你們的幫助他可開心了,熊爸爸帶來了一大罐糖果,熊爸爸要謝謝你們幫他搬家,請你們一起吃糖!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初步嘗試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愿意愛護周圍的植物。
【活動準備】
《豆豆發芽》的音樂,豆豆發芽過程的視頻,幼兒已學習兒歌《鉆泥巴》。
【活動過程】
一、萌發興趣。(析: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為他們即將要接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
1、觀察發芽的豆豆。
師:看,我們種的豆豆發生了什么變化?
師:你知道豆豆的種子是怎么長成小芽芽的嗎?
2、觀看豆豆發芽過程的視頻。
師:豆豆要鉆破泥土和太陽公公做游戲。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鉆。可是,泥土太緊了。看!豆豆都累得流汗了。不過豆豆沒有放棄,它用盡全身力氣終于鉆破泥土,長出兩片小芽芽了!
師:豆豆是怎么長大的呀?(幼兒描述豆豆發芽的過程。)
二、熟悉音樂。(析:在呈現具象的豆豆發芽的視頻后,再播放抽象的豆豆發芽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旋律。)
師(播放音樂):你聽到了什么?這段音樂聽起來和豆豆發芽有關系嗎?
三、動作表現。(析: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對音樂旋律的感受。)
1、自由嘗試。
師:請你跟著音樂來學學豆豆發芽的樣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小小、圓圓的樣子。例如,教師提問:“豆豆還沒發芽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如果有幼兒蹲下來了,教師馬上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并探索:“你們能不能變得比他更小、更圓,像顆小豆豆?”
2、在教師引導下結合經驗再次嘗試。
(1)豆豆用力鉆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用力鉆泥土時的動作、表情。例如,教師提問:“豆豆是怎么鉆出泥土的?是輕輕的,還是要很用力?豆豆要怎么用力才能鉆出泥土呢?你們來試一試。你用力的時候會有什么表情啊?”
(2)豆豆慢慢鉆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動作,到音樂結束時再長出芽芽。例如,教師提問:“豆豆的芽是慢慢長出來的,還是一下子就長出來的?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從泥土里鉆出來的。你們也來試試跟著音樂慢慢地鉆出來。”
3、完整表現。
(1)教師用兒歌《鉆泥巴》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豆豆發芽的過程。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表現芽芽長出來時的各種造型。例如,當幼兒的手沒有伸出來時,教師可說:“這棵小芽大概太陽光還照得不夠,再來曬曬太陽,快快長大吧!”或者可說:“我來為小芽澆點水,小芽快長大吧!長得高高的,長得大大的。”
四、游戲:豆豆發芽
(析:通過游戲讓幼兒對種子發芽與音樂有一個完整、直觀的回憶,并在游戲中體驗到種子發芽的不易,萌發要保護芽芽、保護植物的想法。)
1、隨教師創設的情景做音樂游戲。
師:春天來到了,我把豆豆都種到了泥土里。讓我來給你們澆澆水,豆豆快長大吧。“小豆豆,種地下,發了芽,鉆泥巴。鉆一下,動一下。鉆啊鉆啊,鉆得快,鉆出兩片小芽芽。”
2、教師總結。
一顆種子在陽光和雨水的幫助下,用盡力氣鉆出泥土,才會長成一株小芽芽。不同的小芽芽會長成不同的花、草和樹,不同的花、草和樹木就能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我們可要好好愛護這么美麗的風景,愛護身邊的綠草、鮮花和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