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簡單的教案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學過程的安排,包括導入、授課、互動、練習、總結等環節,確保教學過程有序。怎么寫好托班簡單的教案?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托班簡單的教案,方便大家學習。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
2、產生關注自己身體的意識,懂得要愛清潔、講衛生,愛護自己身體。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會用身體語言表達情感。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布娃娃及橡膠娃娃、水果頭飾及對應小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的活動室來了好多客人老師,我們先和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小朋友今天看起來特別精神,現在和老師一起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變個手指魔術好嗎?(兩只小鳥)
米老鼠奇奇看到小朋友變手指魔術這么棒,也想和你們一起玩。瞧!它來了!看它手兒揮的多好看,小朋友也跟王老師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做的好的小朋友米老鼠奇奇有禮物托我送給你哦!師幼一起做律動《我的身體》。
小朋友,剛才我們在動動身體的時候,你們找到了頭、肩、胸、腰等身體的很多部位,真棒!今天,王老師帶小朋友到身體王國去看看都有些什么。我們出發吧!
二、認識身體各部分
1、出示眼睛圖: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你的眼睛在哪里,小朋友用小手摸摸你的小眼睛。我們的眼睛可以做什么?(看老師,看爸爸媽媽)還可以干什么?(看書)老師把它編成了一句好聽的話“我用眼睛來看書,我的眼睛看一看”誰能學著說?
2、出示耳朵圖:這是什么?
你們摸一摸你們的小耳朵,播放爆炸聲:你們聽到了什么?耳朵可以用來干什么?(聽聲音)“我用耳朵聽聲音,我的耳朵聽一聽。”
3、出示鼻子圖片:這是什么?鼻子可以做什么?跟老師說:“我用鼻子聞氣味,我的鼻子聞一聞”
4、出示嘴巴圖片:嘴巴可以干什么?(說話)
“我用嘴巴來說話,我的嘴巴說一說。”哪個小朋友能模仿老師,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說嘴巴的作用?
“我用嘴巴吃東西,我的嘴巴吃一吃。”“我用嘴巴來喝水,我的嘴巴喝一喝。”
5、出示小手圖片
小朋友,你們的小手在哪里?拍拍你們的小手!我來考考誰的小手最靈活。(快快的拍手,慢慢的拍手;變石頭,變剪刀,變成布;舉起來,轉一轉,藏起來)想一想,你們的小手除了可以跟老師一起做游戲外,每天還可以用小手做什么?(畫畫、拿東西、)用小手可不可以打人啊?“我用小手來畫畫,我的小手畫一畫”
6、出示小腳圖片:你們的小腳在哪里?用小腳跺一跺。小腳可以做什么?(走路、跑步)“我用小腳來走路,我的小腳走一走。”如果人沒有這些身體寶貝會怎樣?
三、動動我的身體
小小指揮官:我們身體的寶貝真神奇,可以干的事情真不少。現在我們來當指揮官,看看我們身體是不是聽我們的話跟著動起來好不好?
請你跟我做:我的頭兒點一點,我的眼睛眨一眨,我的脖子轉一轉,我的肩膀抖一抖,我的小手揮一揮,我的肚子挺一挺,我的屁股扭一扭,我的腿兒蹲一蹲,我的小腳跺一跺。
四、引導幼兒愛護身體
小朋友的身體上有這么多的寶貝。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好好的愛護它們呢?能不能讓它們臟臟的呀?
出示小豬圖片,可愛嗎?可是它原來可沒有這么干凈,都沒有朋友和它玩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聽故事《小豬變干凈了》,教育幼兒講衛生,愛清潔:小豬開始太臟了,小兔子和小白鵝都不愿意和它玩,最后洗干凈了,才有好朋友跟它玩。小朋友也要做一個勤洗澡、勤剪指甲講衛生的好寶寶。
有這樣兩個小女孩,畫畫的時候不小心把彩筆畫到手上了。我們去看看她們干嘛去了?誰做的對?手上有很多細菌,我們不能把臟手放嘴里,不挖鼻孔,不挖耳朵,不能把小豆子塞進耳朵和鼻孔。小朋友還知道我們怎么保護我們的身體嗎?
五、身體語言表達
1、游戲:給娃娃洗臉
今天我們班還請來了兩位神秘的小客人美美和貝貝(美美干凈貝貝臟),我們請她們出來吧!小朋友和美美、貝貝打個招呼。你們喜歡誰?愿意和誰做朋友?為什么?我們幫貝貝擦擦臉吧!愿意和她們都成為朋友嗎?
2、水果寶寶找媽媽
小朋友不但自己愛干凈,還知道幫臟娃娃洗臉。那你們愿意幫助后面的水果媽媽嗎?她們被黑魔仙施了魔法不能動,要你們用自己的身體的一部分去解救她們,要表示很愛她們,可以拉手、抱抱,看誰想的辦法多哦。
激發“水果寶寶”找到“水果媽媽”并請上來,用自己的身體一部分向“水果媽媽”表達自己的情感。說“老師好”、拉手、抱抱、貼臉頰、親親,老師獎勵。
寶寶們今天表現真不錯,還找到了水果媽媽當大朋友。我們除了要愛干凈,還要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棒!現在老師帶你們到外面的水果超市去逛逛好嗎?(結束)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2
教學內容:
聆聽:
1、《嘀哩嘀哩》
2、《春曉》
表演:
1、《大樹媽媽》
2、《郊游》
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嘀哩嘀哩》、《春曉》,演唱《大樹媽媽》、《郊游》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
3.認識“0”并能準確地拍擊帶有“0”的節奏。
4.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音樂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以《郊游》為主題的歌表演。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郊游》并進行歌表演;
2、聆聽《春曉》;
3、創編與活動。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課件、配套光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郊游》伴奏音樂,生自由走進教室。
2、師生互唱問好歌
3、坐下
二、春天來了欣賞春景
師:小朋友們,老師從你們漂亮的臉蛋上發現了驚喜的表情,怎么回事啊?
生:自由發言
師:是啊,教室里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桃花盛開,柳樹發芽,“草色遙看近卻無”,“一枝紅杏出墻來”,只要留心,到處都能感受春天的氣息。春雨沙沙下,小溪丁冬響,蜜蜂嗡嗡叫,布谷報春忙,只要留心,到處都能發現動聽的樂曲。
三、春的趣事
師:在這樣美麗的季節,我真想帶著小朋友們去郊游。誰能來說說郊游的趣事。
生:討論郊游的種種趣事。
師:遇到有趣的事情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自由想象。
師:那我們現在就出發了,請你跟著老師的音樂哼起來吧,老師停下來就表示遇到有趣的事。(自彈自唱《郊游》)
(適當滲透保護環境教育)
四、郊游去了
出示《郊游》歌譜。
師:誰會念這首兒歌誰就能帶領我們去郊游。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念歌詞(有感情或按節奏)
生念得好的就由他帶領大家邊聽音樂《郊游》邊律動去郊游。
師:讓我們試著唱著歌去郊游。
生:學唱歌曲。
拍手唱——在長音處加進伴奏演唱——表演唱。
根據學生的情況糾正音準、節奏等。
五、演繹春天(聆聽《春曉》)
師:春天的美讓許多古代的詩人也為它贊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唐朝詩人“孟浩然”寫的“潘振聲為他作曲的歌曲。請你閉上眼睛仔細聆聽,仿佛聽到了什么?生:仔細聆聽。交流。
生:跟錄音試唱。
師:如果是你將怎樣來表達對春天的贊美?
生:分小組討論并展示。
演唱組(《小雨沙沙》、《布谷》、《春天在哪里》)
朗誦組(朗誦描寫春天的詩詞)……
六、課后延伸
師: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你能向你的身邊的人說說春天,找找春天,唱唱春天,演演春天嗎?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傳染病的概念,區分常見的傳染病與非傳染病。
2、知道常見的傳染病,知道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分別是什么。
3、掌握傳染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及其預防措施。
4、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如何與病人相處等
二、重點、難點:
傳染病的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和預防措施。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分析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一)、區分傳染病和非傳染病
師:有句話叫健康快樂,有健康才會有快樂,但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病痛的折磨,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從小到大都得過哪些病?并判斷一下會不會傳染。
生: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結核、近視眼等。
〔師生互動〕
師:根據你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來判斷下列疾病中,哪些病是傳染的?哪些病是不傳染的?”。
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師:這些能傳染的疾病稱為傳染病,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和健康(出示數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傳染病的特點以及怎樣預防傳染病。
(二)、傳染病的特點
師:傳染病的特點:提示有句廣告詞叫“得了灰指甲,一個……”
生:傳染倆。
師:這說明傳染病有什么特點?
生:具有傳染性。
師:其次,傳染病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在一定區域暴發,傳染病和穿服裝一樣,一個人穿黃色的,最后越來越多的人穿黃色的服裝,那么黃色就成了(學生“流行”)色,所以傳染病還具有流行性。
(三)、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
1.傳染源:身上帶有傳染性疾病菌的人和動物稱為傳染源。如病人、病畜禽、老鼠等。
2.傳播途徑:細菌或病毒從傳染源轉入其他人或動物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如空氣傳播、食物傳播、土壤傳播、蟲媒傳播等。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稱為易感人群。兒童是多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四)、傳染病的預防
1、怎樣預防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在不同季節里發病率有高有低,以夏秋季比較多發,這與蒼蠅活動頻繁、繁殖加速、人們接觸生冷飲食、瓜果蔬菜較多有關。
預防腸道傳染病,要認真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保護水源,搞好廁所衛生,嚴格糞便和污水處理,消滅老鼠、蒼蠅、蜘蛛等有害動物。養成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沖干凈、不吃變質的飯菜等衛生習慣。
2、怎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特點是病原體通過空氣飛沫、灰塵使人吸入后而發病,病人咳嗽、吐痰時可將病原體排出體外進入空氣和灰塵中,再傳給他人。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其中流行性感冒發病率最高,流腦的死亡率最高。
患呼吸道傳染病后就會出現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吐痰、悶氣、流鼻涕、噴嚏、流淚等,有些還能使人出疹,如麻疹、水痘、風疹、猩紅熱等。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染期主要在發病期,病愈之后,傳染性就很快減弱。但也有例外情況,如白猴、流腦、百日咳等,病愈后仍有較強的傳染性。
兒童少年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年齡,如麻疹、水痘、流腦、百日咳患者幾乎全是6個月—15歲兒童少年。
呼吸道傳染病多在冬春季發生,因為在冬春季氣溫較低,從們在室外內活動時間相對增多,人群聚集可加速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另外,在冬春季節大氣寒冷,人體受涼后抵抗力下降,也是容易發病的一個因素。
預防接種在預防呼吸道傳染病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如水痘、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他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加強病人隔離治療,教育學生不亂吐痰、擤鼻涕,咳嗽時要用手帕捂住口鼻。教室每天要開窗2次,每次10分鐘通風換氣。這樣可以使室內空氣中病菌減少80%左右。還可用食醋熏蒸教室、宿舍,以殺滅空氣中的病菌。
3、怎樣預防蟲媒傳染病
通過昆蟲而傳播的疾病稱為蟲媒傳染病。如蚊子可以傳播瘧疾、乙腦,虱可傳播斑疹傷寒。在中小學中常見蟲媒傳染病有流行性乙型腦炎(乙腦)、瘧疾、班疹傷寒等。
蟲媒傳染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吸血昆蟲活動和繁殖高峰季節也是蟲媒傳染病的發病高峰季節,有利于吸血動物生存的地區。例如,傳播瘧疾的蚊子在高溫、潮濕的地區和季節能大量繁殖和生存,因此,我國南方比北方更易發生瘧疾流行,夏秋季比冬春季發病率要高。
怎樣預防蟲媒傳染病呢?
應該徹底消滅蚊子、虱等吸血昆蟲。發現病人或可疑病人要及時檢查治療,充分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認真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具體來講,預防乙腦的重要措施是接種乙腦疫苗。而控制瘧疾傳播的重點是徹底治療病人和可疑病人。對于班疹傷寒和回歸熱,則以來滅虱為重點。
4、怎樣預防經動物傳播的傳染病
動物中一些傳染病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傳染給人類,如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布氏桿菌病、炭疽等。鼠能傳染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等病,狗、貓、狼能傳播狂犬病,家畜、禽類除能傳播上述疾病外,還可以傳播快乙型腦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
(五)、課堂小結
概括總結:傳染病預防的幾個措施
1、要搞好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39;衛生習慣。加強和合理的休息,防止過度的緊張和疲勞,并注意防寒保暖。
2、認真做好學校室內外的環境衛生。加強教室和活動場所等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
3、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提高耐寒能力,增強體質。
4、要到衛生條件合格的地方用餐,更不能在路邊攤頭的大排擋去吃。
五、課外活動安排:
反思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要預防傳染病,我們還有哪些陋習要改?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4
歌曲:
1、序曲:(西游記片頭曲)
2、主題曲目:(一個師傅仨徒弟)、(猴哥)
成員:
1、師徒四人的扮演者(最主要的是形似,尤其是豬八戒)。
2、小猴子(男孩子扮演就可以,人多最好)。
3、如果都是男孩子參加的節目,需要妖怪2人(胖瘦或高矮對比明顯的就可以)。如果有女孩子參加這個節目的話,就都扮演妖怪(當然要是漂亮的女妖怪啊)前面的兩個小妖怪就可以不用了。
道具:
1、金箍棒(孫悟空和小猴子都要有),
2、唐僧等幾人的兵器(和金箍棒一樣,市場上都有賣的,很形象的!)
3、四人的服裝(袈裟一件,可以自己做,用紅綢子貼上金色絲帶。僧衣兩件,豬八戒和沙僧的。孫悟空傳金色的武術服就可以,別忘了穿上一條小裙子。頭上除了緊箍咒外還要有長綾,像美猴王的樣子就行,也是為了和小猴子區分)
4、四人頭飾(用紙板做就可以,參照物為卡通書上的圖畫,唐僧帽可以用生日帽改成啊,沙僧別忘了帶上念珠。豬八戒嘛,袈裟敞開,漏出肚子最好,三個徒弟最好能戴上不同顏色的絲巾,顏色搭配漂亮就好。)
5、其他小猴子的頭飾可以和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但是一定不要喧賓奪主啊,顏色上稍有區分就可以了。如果有女孩子扮演的妖怪穿的衣服越鮮艷、華麗越好(盡量像妖怪最好),如果是兩個男孩子的妖怪最好有黑色的斗篷,怪異的頭飾就行。
情節:
師徒四人學著電視劇中的人物動作走上臺(序曲伴奏),在臺上走幾圈后原地休息(一個師傅仨徒弟的歌曲伴奏)孫悟空跑下臺,妖怪上,把唐僧捉住要帶走,悟空上,和沙僧等一同把妖怪打走,這是,猴哥音樂起,師徒三人走下臺,孫悟空在臺上亮相,小猴子上,在悟空帶領下做操練的動作,音樂結束時師徒上臺集體造型。如果是女妖怪的話就要在小猴子之后上場,和小猴子兩兩相對應,對打。
具體動作不限,只要四個主要人物表演的形象就可以,可以讓他們看孫悟空的電視劇(動畫片可絕對不行的啊)模仿他們走路的動作,尤其是孫悟空哦,其他小猴子和妖怪的動作只要整齊威武就行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表演形式的節目,小朋友也喜歡演,一定讓他們自己發揮(尤其是那四個主要人物的動作),不要強行規定具體動作,要不就不好看了,特死板。只要他們能根據音樂表演相對應的情節就可以。
小猴子和妖怪的就要整齊劃一了,要老師多辛苦排練了!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5
一、說設計意圖:
曾聽到我班一位家長憂慮的說:“怎么得了,現在壞人真猖狂,到處拐賣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著呀。……”家長的話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能力,無防范意識,很容易上當。針對這個事實,我決定培養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能力,于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動。為什么要選擇《小兔乖乖》這個故事呢?因為它淺顯的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易于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并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培養目標:
①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②學習聽同伴講話,并大膽地回答問題。
③初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滲透目標:引導幼兒提高警惕,不上當。
三、說活動準備:
生成課程的教育觀指出:“調動幼兒積極性,要創設一個輕松,能使幼兒接納的良好環境。”為此,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投影儀、課件、禮物
四、說教法與學法:
生成課程要求教師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以前我們談到“自主探索”,總是下意識地與操作性強的科學活動聯系在一起。其實我認為,思維上的探索比行動更可貴、更重要。本次活動中,我著重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思維,并嘗試引入教研活動中的一些理念與方法,即“以人為本”。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適當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想出的辦法;活動后,在幼兒園選擇活動區進行表演,在家與父母進行談話交流等延伸活動。
五、說活動程序:
開始部分:觀察、激發興趣—讓幼兒觀看畫面。通過觀看畫面使他們對故事有個初淺認識,了解故事中有哪些動物。
基本部分:
1、啟發提問
①教師講述故事。通過教師形象生動地講述,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記住主要情節,理解內容。
②完整欣賞。通過課件讓幼兒進行欣賞,學習簡單的&39;模仿說話,加深印象,發展美感。
2、經驗交流—參與式討論。
①如果你是聰明的小兔子,還會想出其他什么辦法趕走壞蛋。
②當你一個人在家有壞人來時你會怎么辦?
結束部分:分享—我們為小兔子想了這么多好辦法,他給我們送了好吃的點心,我們到外面邊曬太陽邊分享點心好嗎?帶孩子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六、說延伸活動:
《綱要》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
因此,延伸活動:
①孩子在幼兒園表演區進行表演。
②在家知道父母的電話號碼。
③成人教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意識。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6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掌握故事角色的對話和學習角色的動作。
2、感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3、讓孩子學習在集體中大膽表現。
二、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磁帶,兔子、大灰狼頭飾、“小棒”,布置簡單的場景等。
三、活動指導:
1、復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加深印象。
2、引導孩子一起學學小兔、兔媽媽和大灰狼的動作,看誰學得最像。
3、請一些孩子和老師一起來表演,孩子輪流當觀眾。
4、讓孩子們來說說誰表演得最好,應該怎樣表演更好?
四、觀察與反思:
孩子們對“小兔乖乖”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天天都說要聽這個故事,在進行故事表演的過程中,大家都比較專注,當觀眾的孩子能很安靜地看同伴進行表演,心琪扮兔媽媽在對話及表情方面都表演得比較好,孩子們對故事中兔媽媽敲門和小兔開門的對話掌握得比較牢固,對其他的一些對話還不夠熟練,只有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會掌握。孩子們在表演時經常顧著說角色對話而忘了動作的表演,需要老師的不斷提醒,并且在表情方面還比較欠缺,不夠豐富,故事中那種高興、害怕、兇狠的表情還不能表現出來。在下次的游戲中,老師要在動作、表情這些方面多引導孩子,使孩子們玩得更開心。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2.學跳律動《我的身體》,體驗其中的樂趣。
3.樂于參與集體性韻律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掛圖:我的身體、節奏卡律動視頻《我的身體》。
2、講椅子擺成馬蹄形,每把椅子下面放操作單頁以及相應的貼紙。
3、音樂《誰能跟我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預備導入:
1、放音樂《誰能跟我這樣做》,讓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做,動動頭,甩甩胳膊,扭扭屁股。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活動了一下,現在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活動了一下身體都活動了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
幼兒回答。
小朋友們說的真棒我們的身體有這么多部位,哪劉老師跟小朋友呢再來做一個游戲吧!
2、游戲二”在哪里”
誰來告訴我你的肩膀在哪里?
還有你的胳膊在哪里?
你的膝蓋在哪里?
3、引導幼兒完成老師的操作單頁,叫一兩個小朋友來完成。
(二)、感知體驗
1、今天我們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的身體》。
2、播放律動《我的身體》中的音樂,引導幼兒完整欣賞兩邊,第一遍可以讓幼兒完整傾聽,第二遍教師隨音樂表演動作。
3、出示節奏卡,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拍節奏。
(三)、音樂表現
1、播放律動視頻《我的身體》中的音樂,幼兒聽音樂跟唱歌曲。
2、難句跟唱。
3、教師播放律動視頻《我的身體》,并整體師范律動動作,幼兒模仿動作。
4、師幼共同做兩邊。
結束活動:
小班幼兒剛入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探索世界不妨從幼兒自身開始。身體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創設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們感受,在游戲中萌發對身體的初步探索興趣。《我的身體》是一首幼兒歌曲,旋律活潑有趣,歌詞生動形象,讓幼兒在唱唱跳跳中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歌曲具有很強的游戲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此活動在通過動作表演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歌曲內容,并達到手眼協調、一一對應的感覺綜合的協調發展。此活動是在認識身體部位的基礎上學跳律動,跟隨音樂進行表演。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三個物體之間輕重關系,具有初步的輕重守恒能力。
2、有一定推理、比較的能力。
3、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感受過物體的輕重。
物質準備:
教具:實物鵪鶉蛋、鴿子蛋、雞蛋各一個,天秤一架。
學具:《幼兒用書》(P32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可愛的蛋寶寶。
教師:爸爸帶寶寶出去玩,他們在小河邊發現了一些可愛的蛋寶寶。你認它們嗎?
教師分別出示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請幼兒辨認。
2、誰輕誰重。
教師:寶寶想知道它們哪個輕哪個重,你知道嗎?
請幼兒猜測、比較蛋的輕重,并講述理由。
教師分別引導幼兒比較鵪鶉蛋和鴿子蛋、鴿子蛋和雞蛋的輕重,請幼兒將蛋放在天平上稱一稱,了解它們誰輕誰重。
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鴿子蛋比鵪鶉蛋重,雞蛋又比鴿子蛋重,那么鵪鶉和雞蛋誰輕誰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啟發幼兒從鵪鶉蛋、鴿子蛋和雞蛋三者的輕重關系上進行推理。
3、幼兒操作活動。
給重的打勾。觀察畫面上小動物坐蹺蹺板的情景,感知動物的輕重,認讀字:輕、重。目測下面的三個動物,請你給最重的動物打勾。
觀察數字天枰,感知兩邊的數量,并填寫=、<、>符號。
觀察天平稱上的水果,感知水果的輕重。目測旁邊三個水果的重量,請何最重的水果打√。
4、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大家檢查,并引導幼兒講述理由,進一步鞏固推算輕的能力。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幼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展的前提;幼兒時代的健康不僅能夠提供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為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
幼兒們已經五歲了,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好奇心。在這次活動中,我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作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初步的發散性思維和手口一致的能力。通過觀察、體驗、討論、交流、律動等一系列活動,幼兒們內在的潛能被極大的開發出來,不但動嘴、動手而且肢體協調能力也有很大進步;不但知道了身體器官的的名稱,對它們的功能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身體功能的同時也知道了保護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功用。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在了解身體功能的同時也知道了保護身體的重要性。
3、培養幼兒初步的發散性思維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知道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難點:身體器官的功用及動作中肢體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人體模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指認掛圖上的五官及身體部位,指一下圖片上的一個部位,摸一下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并說一句完整的話:“這是他/她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這兒!”
2、教師帶領幼兒作“點鼻子點眼睛”的游戲,要求幼兒迅速準確地指出五官及身體部位。
3、引導幼兒討論五官、身體部位的作用,每說一個作用,要作出相應的動作,如鼻子聞味,引導幼兒做出聞一聞的動作。
4、引導幼兒利用身體部位,五官以及相應的動作編兒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腳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聽一聽”等。
5、引導幼兒發現身體完成的動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聽一聽,鼻子聞一聞,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師說:“什么聲音?”幼兒用手指耳朵。
7、歌曲:《我的身體》
幼兒熟記歌詞后隨老師舞動。加深對自己的身體器官的認識。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0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指明了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為幼兒年齡小,辨別是非能力差、防范意識弱。最近,由于__市十一小四年級學生許詩佳被害事件及一些中小學、幼兒園發生的安全事故,市教育局強調各中小學、幼兒園加強開展“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活動,對學生、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其自衛自救、防范事故的能力。
《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特別是“兔子”,孩子們更是“情有獨衷”。《小兔乖乖》是孩子們人人愛聽的一則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易于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這個故事蘊涵了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綱要》還提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中。”由此,我設計了《小兔乖乖》這一節托班綜合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講講和玩玩中獲得知識和經驗。
2、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主導作用。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我制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動畫,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
(2)嘗試按動畫中動物的出現改編歌詞。
(3)使幼兒懂得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不能開門,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教材重點、難點
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制定了本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和嘗試改編歌詞。因為托班幼兒對事物的&39;觀察主要體現在整體上,而對事物的某部分觀察的不夠仔細,因此認識大灰狼、老虎、獅子的尾巴是本活動的重點。幼兒已學會〈小兔乖乖〉這首歌曲,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用遷移的方法嘗試改編歌詞。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是從看看、講講、玩玩的體驗中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因為幼兒獲取知識和經驗是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的。
二、說教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游戲法、猜測討論法等。
1、課件演示法: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能直觀的讓幼兒進行觀察,符合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托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它在幼兒的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動力作用,通過游戲體驗,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猜測討論法:用猜測討論法能激起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幼兒積極思維、大膽猜想,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說學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在活動中,幼兒運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在看看、講講、玩玩活動中獲得經驗與快樂。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判斷和推理,進一步積累昆蟲方面的經驗。
2、知道昆蟲與人類的關系,萌發愛益蟲、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重點:區分昆蟲與非昆蟲。活動難點:區分益蟲與害蟲。
活動準備:
1、昆蟲分類框架圖、昆蟲及其它動物卡若干。
2、對一些常見昆蟲的名稱、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破譯招聘啟事:
(1)出示圖夾文的招聘啟事,讓幼兒討論猜測。“招聘啟事上說了些什么?”
(2)出示“報名者”讓幼兒回憶昆蟲及其它動物的名稱。
2、區分昆蟲與非昆蟲:
(1)揭開第一個條件,讓幼兒猜測,并將符合條件的放到合適的分類圖中。
(2)教師小結:昆蟲有三對足、一對觸角、兩對翅膀。
3、區分益蟲與非益蟲:
(1)揭開第二個條件,讓幼兒猜測,幼兒再次合作分類。
(2)幼兒介紹分類方法并一起檢查、糾誤。
4、判斷能否除害:
(1)揭開第三個條件:“除害、不除害”。
(2)幼兒分類介紹。
5、成立昆蟲保安大隊:宣布昆蟲保安大隊的名單,并以開慶祝會的形式結束活動。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2
活動設計意圖:
在教學主題"香香的蔬菜"中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多種蔬菜,包括蔬菜的顏色,形狀,本次活動通過做一做來進一步認識蔬菜。 蔬菜印畫這節課是在認識了常見蔬菜的基礎上,通過繪畫的形式來進一步認識蔬菜,使小朋友意識到蔬菜除了有營養,可以吃,原來還可以用來畫畫。認知方面:通過觀察胡蘿卜、辣椒,藕蔬菜的橫截面,知道是什么 蔬菜,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技能方面:利用蔬菜的橫截面礁上水粉顏料進行印畫,并能用棉簽蘸顏料添畫成花朵。情感方面:了解美術活動的多樣性,產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想象。活動重點:用橫截面橫截面礁上水粉顏料進行印畫。活動難點:用橫截面橫截面礁上水粉顏料進行印畫,要求均勻蘸色。
活動目標:
1.能用胡蘿卜、辣椒等蔬菜的橫截面,礁上水粉顏料進行印畫,并能添畫成花朵。
2.使幼兒能夠正確的礁色,不混色。
3.了解美術活動的多樣性,產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蘿卜、胡蘿卜、藕等蔬菜,水粉顏料若干。
2.棉簽、白紙與幼兒人數相等。
3.紅、黃、藍、綠顏料,每組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豐富幼兒對蔬菜的認識。
1.今天有很多蔬菜寶寶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做游戲,學本領,我們來看看是哪些蔬菜寶寶來了呢?幼兒觀察蔬菜,看看蔬菜的橫截面猜出是什么蔬菜?(運用觀察法和提問法導入,介紹各種蔬菜)
2.和蔬菜寶寶一起來的還有顏料寶寶,看看,有哪些?(認識顏色,紅寶寶,綠寶寶、黃寶寶、藍寶寶)
3.蔬菜寶寶和顏料寶寶變了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嘛?出示范畫,變出了什么?
4.你們能猜出都是哪些蔬菜寶寶變的嗎?(運用談話法、游戲法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教師示范1.蔬菜寶寶變的真漂亮,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么變的嗎?
1.__小朋友的辦法真好,你能給變一個嗎?變得真漂亮,你能再變一個嗎?我也想來學一學,教師邊學邊示范:選一個蔬菜寶寶,用平平的這面礁上顏色,按在紙上,呆上一小會后,再把蔬菜寶寶拿起來,看,魔術變出來了!(告訴幼兒礁顏色不要太多,印的時候時間要留長一些,并且要用力壓)
2.這么多漂亮的花變出來了,我們有棉簽給花兒添上桿子和葉子,你覺得用什么顏色搭配最好看,用x顏色畫好桿子,再畫上什么形狀的葉子呢?(幼兒發揮想像)(整個過程,我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體驗美,幼兒將運用討論談話法、游戲法等學習方法。)
三、幼兒操作
1.看,后面桌子上的蔬菜寶寶和顏料寶寶等不急了,也想變變魔術?那我們也輕輕的回到位置上幫蔬菜寶寶去變一下吧!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一種蔬菜寶寶可以多印一些,來豐富畫面。
四、教師點評,并結束
1.小朋友變的真不錯,那我們到教室去,用我們的畫布置一個花花展(整理后,帶領幼兒出教室)
(本節課教學由導入、教授、巡回指導、作品展示四個環節組成。)本次活動注重的是孩子對用蔬菜印畫的奇特感受,注重的是參與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當然,類似的活動也應注意對孩子技能的培養、操作習慣的培養等,這些也可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中滲透,如區域游戲等,小組指導要比集體指導更為有效。技能水平提高了,在開展類似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創造力,充分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各種樂趣了。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3
一、活動目標
1.對做毛毛蟲的手工活動感興趣,體驗制作成毛毛蟲的成功感。
2.能自己收拾操作材料,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毛毛蟲。
2.物質準備:毛毛蟲范例一幅;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棉簽;各種不同顏色圓片若干;毛巾若干;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觀察范例,引起活動興趣。
(1)教師出示毛毛蟲,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毛毛蟲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毛毛蟲生活在什么地方?
(2)幼兒討論,教師小結。
毛毛蟲的身體是由一個一個的圓組成的,它生活在樹葉上。
教師進行示范,幼兒仔細觀察。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幼兒認識。
(2)教師示范操作,幼兒學習。
指導語:
手拿棉簽蘸漿糊,涂在圓紙上,站在紙上按一按,一個接著一個來,毛毛蟲就出現了。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在此環節著重指導幼兒蘸漿糊以及不同顏色的圓片一個挨著一個的連續粘貼。
展示并評價幼兒作品。
(1)幼兒互評。
提問:你最喜歡誰的毛毛蟲?為什么?
(2)教師評價,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毛毛蟲和小雞”:邊念兒歌邊玩追逐跑的游戲:毛毛蟲爬呀爬,小雞小雞嘰嘰嘰,看見小蟲爬呀爬,追著蟲子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
課后反思:
從平時的美術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著一切從興趣出發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粘貼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也初步具備了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他們的作品非常的美麗。本活動的重點是將圓片片一張一張連接起來粘貼成毛毛蟲,并能以不同的顏色區分,我在示范過程中大概顏色這點強調得不太夠吧,又或許我提供給孩子們的圓片片搭配不太妥當,以至于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蟲顏色只是一種,目標一沒有全部達成。每次活動中我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在我示范后讓幼兒自己操作時,總有幾個幼兒在喊:“老師,我不會!”當我再次詳細講解并示范后,他們還是說“我不會!”那我就在想,幼兒如真的不會時敢對老師說,他們沒有錯。可是講解得那么清楚還是不會,是真不會還是假不會呢?還是對活動不感興趣呢?我認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學方式方法太過單調吧,沒能吸引幼兒的注意,以后要在教學上多下點工夫,多動點腦筋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二是也有幼兒可能真的不會,那我可以改變一下示范的方法,比如我貼一點后,讓其他小朋友個別上來當小老師進行示范粘帖,然后教師啟發鼓勵,孩子們肯定會興趣濃厚。還有由于時間緊張,使得最后的活動評價未能完成的很好。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功用。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3、培養幼兒初步的發散性思維和手口一致的能力。
4、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大的身體掛圖
2、“我”的練習卡、彩筆
3、小朋友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指認掛圖上的五官及身體部位,指一下圖片上的一個部位,摸一下自己身體的相應部位,并說一句完整的話:“這是他/她/它的鼻子(或其他),我的自己在這兒!”
2、教師帶領幼兒作“點鼻子點眼睛”的游戲,要求幼兒迅速準確地指出五官及身體部位。
3、引導幼兒討論五官、身體部位的作用,每說一個作用,要作出相應的動作,如鼻子聞味,引導幼兒做出聞一聞的動作。
4、引導幼兒利用身體部位,五官以及相應的動作編兒歌,例:“我的小手拍拍拍,我的小腳踏踏踏,我的眼睛看一看,我的耳朵聽一聽”等。
5、引導幼兒發現身體完成的動作:如眼睛眨一眨,耳朵聽一聽,鼻子聞一聞,肩膀晃一晃等。
6、指一指:如,老師說:“什么聲音?”幼兒用手指耳朵。
7、給每人發一張練習卡和一張照片,并根據自己照片的形態畫自己的五官和身體。
8、作品展評。
活動延伸:
協助幼兒用自己的照片裝飾墻壁,把幼兒完成的練習卡張貼在作品欄。
活動反思:
通過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的探索學習,孩子們對身體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了解了身體上不同部分的不同本領,更懂得了保護自己的身體。通過運動和生活保健,孩子們的活動時更靈活,更協調,身體素質也有所提高。
托班簡單的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知道六一兒童節日是自己的節日,體驗節日的歡樂氣氛。
嘗試自己排演節目。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學習單大、小不等的紙張,畫筆,彩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教學掛圖,了解六一兒童節,小朋友可以做事情。
(1)、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6月1號快到了,這是什么節日啊?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六一兒童節前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2)、集體觀察討論。
二、教師:六一兒童節前,小朋友為自己節日做了許多準備,我們來仔細看一看。
圖一:這四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圖二:表演前要做什么?
圖三:大人們在干什么?
圖四:這幾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班六一兒童節的活動。
(1)、引發幼兒討論。
教師:我們過六一兒童節的時候要進行哪些準備呢?
(2)、集體交流。每個小組發表自己的討論結果。教師和幼兒共同確定需要表演的節目。
分組準備
(1)、教師介紹教師區域活動。
三、教師:我們教師里有幾個活動,表演節目區,繪制海報區,大家先想一想你想參加哪一個組的活動。
(2)、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區域進行活動。教師在不同的區域輪流進行指導。
教學建議
(1)、活動延伸:繼續指導幼兒準備自己的活動。
(2)、領域滲透:在語言和音樂活動中學習和六一兒童節相關的歌曲。
(3)、家園共育:介紹六一兒童節的活動,請家長支持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