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從而更好地組織教學。這里給大家分享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方便大家寫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時參考。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1
活動背景:
去年8月份我園開展了“我跟奶奶說童謠”活動,孩子們對其中的民謠“炒豆子”特感興趣,經常會自發地組織在一起玩這個游戲。現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存在著能說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但不會說一句地道的靖江話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結合《綱要》藝術領域的總目標及幼兒實際情況,選擇了節奏分明,能突顯勞動場景的樂曲“加油干”,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獲得情感、社會性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在說說、唱唱、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靖江方言歌唱的情趣。
2、學會用靖江方言唱歌,并能隨音樂節拍做炒豆子、翻豆子的游戲。
3、體驗與同伴、老師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并促進目標的達成,我做了以下準備:
1、場景布置(在地面上畫有一個“大鍋”寓游戲于情境中)
2、幼兒會說靖江民謠“炒豆子”
3、自制圖譜、鼓、游戲用“鏟子”一個、圍裙(口袋內有“紅豆、綠豆、扁豆、毛豆”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抬豆子”的形式,進行節奏練習。
教師:孩子們,快把豆子抬進來羅。(來羅)
(通過老師的語言提示,幼兒“抬豆子”狀三三兩兩隨著鼓聲的強弱、快慢打著號子“嘿喲、嘿喲”進入室內,巧妙地將音樂節奏練習融入在語言情境中)
(二)在邊說邊玩的氛圍中感受靖江民間游戲的快樂。
1、教師隨機互動:“哇,抬了這么多的豆子呀。”“你抬的是什么豆子呀。”“頭上都冒汗了,我幫你擦擦吧。”
2、教師帶領幼兒兩兩結伴邊說民謠邊玩游戲。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奶奶小時侯有趣的游戲“炒豆子”。
幼兒:炒蠶豆,炒豇豆,噼里啪啦翻跟頭。
教師:我們再來炒炒“紅豆”、“綠豆”。
幼兒:炒紅豆、炒綠豆,噼里啪啦翻跟頭。
教師:還有扁豆、毛豆沒炒呢。
幼兒:炒扁豆、炒毛豆,噼里啪啦翻跟頭。
(這個環節不僅激發了幼兒游戲的興趣,還為下面幼兒區分歌與歌曲內容的不同埋下了伏筆)
三、借助圖譜,自主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你們是邊說兒歌邊玩游戲的,我呀還可以一邊唱一邊玩這個游戲呢,你們聽?”(請一個幼兒配合)
2、幼兒說說歌曲與民謠的不同之處
“老師唱的這首歌曲和小朋友說的民謠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3、根據幼兒的回答揭開相應圖案,形成圖譜。
(1)用拳頭表示“嗬嘿”
“歌曲中有嗬嘿,伸出我們的小拳頭來試一試。”
(2)區分4個“翻跟頭”
“前面兩個翻跟頭跟后面兩個翻跟頭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三只猴子》,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和做動作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
3、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四只)。
2、小猴住院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小動物和大石頭》導入。
師:四只小袋鼠啊,出來跳跳跳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三只小猴子啊,出來走走走啊,碰到大石頭啊,跌個大跟頭。
二、觀看手偶,組織討論。
1、師:三只猴子回到家以后,又在床上做什么呢?
(教師操作手偶)
2、師:他們在床上跳來蹦去,結果會怎么樣呢?(幼兒討論)
三、教師示范清唱歌曲。
師:老師還可以把它們玩的這件事情唱出來呢,想不想聽一聽?(想)
四、熟悉并理解歌詞。
師:哦,原來這首歌曲說了三件小事情,第一件說的是: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二件事情說的是:兩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第三件事情說的是: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五、觀看手偶表演,傾聽并嘗試輕聲跟唱。
師:那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著老師做的手指表演來把他們發生的事情一起來說一說!
六、學唱歌曲。
(一)師示范唱歌曲
師:把它們發生的事情唱出來就是一首有趣的&39;歌曲了,先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吧!
(師唱歌曲)
請大家一起來學唱這首有趣的歌曲吧!
1、引導幼兒用三根手指扮三只小猴演唱兩遍。
在第二遍表演時注意表現猴子痛苦的表情及猴媽媽著急的表情。
2、用兩個拳頭和頭扮三只猴子演唱一遍。
七、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兩個幼兒合作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
提醒幼兒:現在不能唱“三只猴子”了,應該唱成……“許多(一群)猴子在床上跳,……”
3、分組表演。
幼兒每三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八、安全教育。
1、師: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院圖片。
3、師:現在你最想對他們說什么?(幼兒討論)
4、師:我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在高的地方跳啊?那我們來告訴小猴子:(師領唱)“我們不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幼兒圍住圖片唱給猴子聽,自然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3
一、內容與要求:
1、感受三拍子樂曲柔美、悠揚的旋律。
2、嘗試用動作大膽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小白船”課件。
三、教學內容:
1、欣賞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樂曲旋律
t:“前天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乘坐了輪渡船,小朋友覺得開心嗎?那么你乘渡輪時你有些什么感覺呢?今天,郭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別的船。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閉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聽完這段音樂你們感覺怎樣?”
2)引導幼兒關注樂曲的節奏(強弱弱)
t:“哪個小朋友聽出來,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你怎么聽出來的?”
3)再次欣賞音樂
t:“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這段音樂輕輕的,柔柔的非常好聽。那么你們想再乘坐一次嗎?那么這次可要聽仔細哦,看看你聽到了什么?它好象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t:“現在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簡單的內容,并且請個別幼兒上來表現一下)
4)利用多媒體欣賞音樂,理解歌詞。
t:“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仔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聽到的是一樣的?(播放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歌曲:
1)集體表演:
t:“現在郭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小白船上來,我們一邊聽跟著小白船來做動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個別幼兒表演:
3)再次集體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動作節奏等。
3、結束:
t:“小白船越飄越遠,飄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讓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1、音樂欣賞《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興趣、感受樂曲風格等,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一節音樂活動,我覺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愿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兒受其知識水平的制約,一般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
2、由于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不是幼兒所具有的生活經驗,也無法讓幼兒體驗,因此,理解歌詞成了這一教學活動的關鍵點、難點。
措施:根據幼兒喜好鮮艷動態畫面的特點,我們決定借助多媒體圖像功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因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也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歌詞內容。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2、體驗歌曲中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重點】指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即:9―12小節;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用歌聲準確表達風兒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活動準備】
1、為幫助幼兒理解歌詞,準確把握歌曲的節奏,將歌詞編成一首節奏同歌曲一樣的詩歌。(風兒找媽媽月亮回家了太陽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樹問過小花媽媽媽媽你在哪別把我丟下)
2、歌曲的視頻及相關圖片。
3、鋼琴、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有跟媽媽走散的時候嗎?那你會怎么做?(幼兒回憶,并說說自己的&39;做法)
師: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可是風兒跟媽媽也走散了,怎么辦呢?我們去看看風兒是怎么找到媽媽的。
二、基本部分。
1、幫助幼兒記憶歌詞,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歌詞,并配上相應的畫面,
(2)提問:“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風兒找不到媽媽它是怎樣說的?”、“他要捎給媽媽一句什么話?”
(3)請幼兒自由回答問題。
(4)幼兒朗誦歌詞,感受風兒找不到媽媽的焦急心情和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突出9、11小節的休止符和弱起節拍的唱法。(休止符與弱起最好是引導幼兒用一些動作老表示這應幼兒容易掌握)
(2)聽錄音范唱(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引導幼兒跟唱歌曲,啟發幼兒比較演唱“捎給媽媽一句話,風兒好想她”兩句唱法的不同,體驗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師:風兒問過誰?(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最后一句漸慢結束)
(4)幼兒有表情的演唱。
3、引導幼兒嘗試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感受合唱的美。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會用兩個聲部合唱。真是讓老師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
教學反思:
歌曲《風兒找媽媽》是一首充滿溫情、意境感傷的歌曲。歌曲通過描述風兒找媽媽的情景和心情來感染幼兒,從而激發出幼兒對媽媽的愛,以及同情心和愛心。在活動中,將運用雙聲部合唱的形式將歌曲的意境表達的更加強烈,渲染出風兒對媽媽的想念之情和愛媽媽的情感。對幼兒的情感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用打擊樂器為樂器伴奏。
2.認識木魚,同時探索快速演奏鈴鼓的方法。
3.自己演奏的同時,注意傾聽同伴的演奏,努力使自己演奏的節奏和音量與同伴保持一致。
4.讓幼兒知道樂曲的名稱《小紅帽》,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樂詞內容。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樂曲《小紅帽》,能較為熟悉地隨樂曲有節奏地說語音總譜。
2.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3.幼兒分三組,座位為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教學重難點: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學習看教師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2.借助語言總譜,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小紅帽圖片導入
師:小朋友都聽過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在去外婆家上了大灰狼的當,好不容易才被獵人救回來。今天小紅帽又要去外婆家了,這次在森林里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二、根據故事,出示節奏譜,學習節奏型。
1.完整的聽音樂想象故事情節。
播放歌曲《小紅帽》幼兒完整的欣賞音樂后,想象故事是什么樣的。
2.教師分段播放音樂,講述故事,并出示節奏譜。
播放第一節音樂后,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么樣的?教師說出快樂的走走、跑跑。幼兒學習打出節奏。
播放第二段音樂后,提問幼兒故事會是什么樣的?教師說出遇到大灰狼了,很緊張。幼兒學習打出節奏。
播放第三段音樂后,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大灰狼掉進陷阱里了,小紅帽得救了。引出節奏,幼兒學習。
3.聽音樂、看節奏譜,完整拍打節奏。
師:請小朋友們聽音樂,看節奏把小紅帽在森林里發生的事情用小手拍出來吧!
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身體的其他什么地方呢?現在我聽音樂,看節奏,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音樂吧!
三、初步學習看圖譜和指揮,打擊樂曲。
1.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為樂曲配制樂器。
幼兒分別討論三小節用什么樂器,可以說幾種配器方案。
2.教師選擇一種配器方案,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組做好,看指揮分樂器打擊來練習。
3.教師:小紅帽一個人在森林里走走跑跑,我們可以用聲音比較輕的樂器來伴奏,小紅帽見到外婆,高興地笑起來,我們可以選擇聲音比較響亮的樂器來伴奏。
4.教師哼唱,幼兒嘗試打擊。
5.聽音樂,看指揮,一起合奏。
6.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四、情景講述,一起歡唱。
師:小紅帽把大灰狼送進了陷阱,她很高興。我們小朋友把她的故事打了出來,你們高興嗎?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趕花會》樂曲的旋律及ABA結構,感受樂曲快樂的情緒。
2.創編趕花會過程中“趕”和“看花”的不同動作和姿勢。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感受歌曲ABA段式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四川民歌叫《趕花會》,那你們知道趕花會是什么意思嗎?我們就來聽一聽音樂中是怎么表達人們去趕花會的,是怎么賞花,心情又是如何的。(完整播放音樂)
2.你覺得他們是什么樣的.心情?都是歡快的嗎?那么那段是歡快的,那段又是緩慢悠揚的,一共有幾段呢?(再次欣賞)
3.一共有幾段呀?哪段是緩慢的呢?那兩段是一樣的呢?
4.小結:像這樣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第二段不一樣的三段式樂曲老是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叫ABA式。
二、出示圖譜,理解音樂
1.(出示圖譜)其實老師幾天不僅帶來了這段好聽的音樂,還準備了一份和這段音樂相關的圖譜呢,請你們一邊聽一邊看人們是怎么趕花會的。(音樂A)
誰看懂了,聽明白了第一段表達的是什么意思,用動作表現出來或是說一說?(介紹一小節的拍數和4個樂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現在我們也去趕花會吧,你們自己選擇怎么去,但一定要跟上節奏。(A段)
2.到了花會上,滿是花朵,像海洋一樣,聞一聞都要醉了呢!人們在花會上是怎樣賞花的,都看到了些什么花呢?(B段)
他們是怎么看花的?音樂為什么舒緩了?人們看到了些什么花,誰來做做看這些花的樣子?我們也來學一學。
現在我們都來當花朵,你可以做一朵小花,也可以變換各種花的造型,但一定要跟著節奏動起來哦。
3.這么美的花朵,看的那些趕花會的人都美不勝收了,天色漸漸暗了,趕花會的人們要回家了,聽!(A’段)
想一想我們可以怎么表演?我們也來聽著音樂跟著趕花會的人們一起回家咯!
三、完整欣賞
1.你們喜歡這首四川民歌《趕花會》嗎?為什么?既然你們都喜歡那我們就來靜靜地欣賞一遍吧!(播放音樂)
2.四川的民歌歡快、悠揚、豪放,真好聽,其實除了趕花會還有許多好聽的四川民歌,下一次我們也可以一起來欣賞一下。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在孩子創編花的造型動作這個環節中,我通過了讓幼兒欣賞各種盆栽及根據圖片上的4種有特色的花的造型來模仿,創編花的造型動作,很多幼兒都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豐富的想象,做出各種花的造型,來充分感受美,表現美。最后的拓展游戲花兒找朋友的動作表演,我覺得很有意義,可以放在根據音樂完整表演的過程中。
小百科:《趕花會》全曲旋律流暢,情緒時而熱烈歡快,時而柔和甜美,具有濃郁的民間地方色彩。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和語言節奏感受樂曲的性質。
2、樂意用身體動作跟著音樂表現自己,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采果子》伴奏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趣:去果園(感受樂曲的性質)
1、看這片美麗的景色,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一片果園,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果園看看吧?(老師用語言節奏引導幼兒)
2、小朋友們你們是怎么到果園的`啊?讓我們再跑進果園的深處去找找果園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進果園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3、小結:大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園。
(二)節奏游戲:我愛吃水果(語言節奏練習)
1、果園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有蘋果、橘子、石榴和柚子。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歡哪一個水果呢?你愛︱吃什么︱我愛︱吃蘋果︱
(三)感受、創編
感受摘果子
1、這些果子這么誘人,你們都想吃吧,誰會把它們采下來,怎么采?(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
2、看看大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為幼兒的后期表演鋪墊經驗、提升經驗)
3、小結:原來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兩只手采,還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樂,創編動作
1、你們想不想也來采一采?你想怎么采呢?……請若干名幼兒表現,大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動,模仿同伴經驗)
2、讓我們跟著音樂用你喜歡的動作一起來采果子吧,老師最喜歡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四)結束部分
采了這么多好吃的水果,讓我們一起拿給老師們去看看吧。幼兒隨音樂離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促(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8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游戲情境中,聽懂不同的音樂節奏的信號并表現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老師、同伴一起快樂地唱唱跳跳做游戲。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相關媒體制作;米奇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蹦蹦跳跳大聲唱——你好,米奇!
1、師:“小朋友,今天有一位你們非常喜歡的動物明星來看你們了,我們一起喊三、二、一把它請出來好嗎?”(請出米老鼠)
2、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師:“誰來了?”(教師引導孩子用不同詞匯打招呼,夸夸米奇。)
小結:米老鼠多神氣多可愛呀,現在我們一起來夸夸米奇好嗎?
3、歌表演:我愛米老鼠(引導幼兒大聲夸,大膽跳:“大聲夸它才會高興噢”)
4、“小朋友一起大聲唱歌真好聽,真響亮,瞧,米奇真的來了。”(媒體)
二、聽聽走走做游戲——妙妙屋,我來了!
1、欣賞錄像。
師:“米奇邀請你們去它的妙妙屋玩,你們想去嗎?路上我們還會遇到一些可愛的朋友,經過一些有趣的地方,千萬跟緊老師哦,別一個人掉隊了。”
(幼兒邊唱邊跳來到小樹林,和媒體互動。)
師:“這是誰?來一起問個好吧”引導幼兒用有節奏的兒歌大聲念誦:“__,__,早上好,和各種動物朋友打招呼!”
2、媒體出現一座山。
師:“走了這么多的路,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看看,我們到哪兒了?”
師:“愿意和老師一起爬山嗎?看看,我是怎么上山的?現在我在山腳下了哦,往哪里爬?聽聽音樂怎么樣的”
(傾聽上行音樂和下行音樂。幼兒和老師一起聽著音樂上山、下山。)
3、請出小鼓來幫忙孩子掌握節奏。
師:小鼓說話的時候我們就要爬山了,小鼓說的快我們就跑得快,上山。小鼓說的慢,我們就跑的慢,下山。
4、出示小鈴。
教師變化不同的節奏型,幼兒聽見鈴聲就拍出節奏,聽到鼓聲就踏出節奏,一路跑跑走走來到米奇妙妙屋。
三、邊唱邊跳一起來——我跟米奇學本領!
1、媒體出現畫面:“看,米奇妙妙屋到了!”
2、欣賞媒體“妙妙屋的表演”。
師:“剛才,他們跳打拍子的舞蹈,是用身體哪個地方打拍子的?”“用腳打了幾次拍子?”
3、幼兒和媒體共同互動學跳。
4、引導幼兒可以改變各個身體部位打拍子,邊唱邊跳。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鞏固附點音符的演唱。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鞏固附點音符的演唱。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秋天背景圖、圖片、錄音機。
環境準備:布置秋天的美麗場景。
活動過程:
一、利用情景, 談話引題
1、 布置秋天的美麗景象,隨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
提問:秋天到了一切好像都在悄悄地變化,我發現蘋果豐收了,你發現了什么?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有很多果實都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 一個秋季果實博覽會吧.(放音樂“秋天多么美”)
(評:創設一定的情景,在秋天的美麗景象下,引導幼兒回憶秋天,引發幼兒的思維,回憶已有的經驗。為下一步做鋪墊。)
二、出示掛圖,理解歌詞,感知音樂。
1、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觀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白牙)你知道棉桃姐姐為什么笑的這么開心嗎?
(評:巧妙地運用了掛圖,讓幼兒腦印象中不清晰的事物變得直觀,更容易理解記憶歌詞 。)
2、教師范唱歌曲:
提問:(1)你覺得這首歌曲好聽嗎?為什么?
(2)你最喜歡哪一句呢?請你在來聽一遍,聽完了告訴大家。(教師再次范唱并用圖片提示)
3、利用掛圖學習歌詞。
4、幼兒整首跟唱
(1)提示幼兒唱歌的姿勢和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5、分組表演唱
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剛才看到小朋友還邊唱邊加上動作呢,誰想上來表演一下讓大家都聽聽看看。(唱完后讓孩子們自評)你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
(評:《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藝術能力是在大膽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了。為了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感受力,教師圖為并茂的通過范唱,學歌詞,整首教唱,和肢體感受等多種渠道加深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又增添了趣味性。)
三、和幼兒一起與秋天合影留念:
教師:你們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這么的開心,我還帶來了照相機呢!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張像,留作紀念,你愿意嗎?好我們去照相了!(放音樂出教室)
評:整個活動過度自然,通過多種渠道感知理解,而且情景化地帶動幼兒積極參與,體驗感知音樂,各環節中教師抓住教材的特點,與幼兒的學習特點相吻合的方式,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音樂素質,使本活動達到了完美的效果,享受到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完成了預期目標。
中班音樂教案1000字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和同伴、教師一起玩peepeepoopoo 音樂游戲的
2.嘗試用身體動作及道具隨音樂模擬如廁的生活情景。
3.理解音樂的內容,克服恐懼心理,提高及時如廁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用身體動作、道具等表現音樂內容。
難點:分組合作,自由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參與過音樂游戲,有合作游戲的經驗。
2.物質準備:
peepeepoopoo 音樂、軟墊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圓圈舞》熱身,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己的方式邀請客人老師共舞。
引導語:“你可以用什么方式邀請客人老師呢?”
二、進行部分
1.播放音樂,幼兒初步感知欣賞。
引導語:“在剛才的音樂里,你都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憶、表達、表現肚子疼時的引導語:“你們肚子疼的時候什么樣?”誰來學一學。
再次欣賞音樂,師幼一起用身體動作模擬音樂情景。引導語:“請小朋友們聽著音樂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
3.聽音樂四散游走,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引導語:“肚子疼是不是很著急啊?現在我們走動起來小馬桶吧!”
4.添加軟墊道具,鼓勵幼兒跟隨音樂表現音樂內容。
5.引導幼兒嘗試分組合作,自由表現音樂。
引導語:“請一半小朋友扮演小馬桶,一半小朋友扮演
后,兩組互換角色。三、結束部分
幼兒聽音樂收放軟墊,教師小結活動內容。
引導語:“小朋友,當你肚子不舒服應該怎么做呢?”
四、延伸活動
peepeepoopoo的音樂投放在區域里,供幼兒表演。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源于小班幼兒真實的生活經驗,有很多孩子不在幼兒園及其他公共場所大便。《綱要》中指出,要培養幼兒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習如廁,養成定時大便、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節活動我選擇了peepoo這首歌歌詞中還有很多有趣的疊詞,激發幼兒跟隨音樂模仿如廁的樂游戲中感受如廁的樂趣。
活動的成功之處在于喚起幼兒的情感體驗,激發了幼兒和主動性,無論是《圓圈舞》熱身環節,還是在活動過程中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借助道具表演,及與同伴合作表演等們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感受和傾聽音樂,并大膽的表快的動作、興奮的說唱,與老師積極的互動表明他們對歌曲愛。此外,活動中幼兒還表現出了良好的音樂常規,從自己圓、收椅子,主動與客人打招呼,用不同的方式邀請客人跳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的目標,活動環節層層遞進角色配合,游戲情境凸顯。嘗試用身體動作及道具跟隨音樂情景,在玩peepeepoopoo 音樂游戲中知道生活中不憋尿尋找小馬桶及時如廁,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