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以便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并且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寫出優秀的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這兩種數量關系,并能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單價、數量和總價及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運用數學術語概括、表達數量關系,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以應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回顧生活中的常見問題。(課件出示題目)

(1)每個書包50元,4個書包多少錢?

(2)一列動車每小時行20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3)李師傅每天生產15個零件,他6天可以生產多少個零件?

指名學生口頭列式,師生交流反饋。

2.導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數量關系,弄清楚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對于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都有很大幫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學單價、數量和總價的關系。

1.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題2情境圖。

學生觀察情境圖,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鋼筆每支12元,練習本每本3元;要買4支鋼筆和5本練習本。

2.理解“單價”“數量”和“總價”。

(1)提問:什么是單價?什么是數量?什么是總價?

(2)追問:每種商品的單價各是多少?購買的數量呢?

(3)介紹單價的讀法和寫法。

(4)認識總價。

引導思考:根據題目中購買鋼筆的情況,我們可以求什么呢?

指出:“4支鋼筆一共多少錢”指的就是4支鋼筆的總價。

3.理解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

(1)課件出示下表:

單 價數 量總 價

鋼筆(  )元/支(  )支(  )元

練習本(  )元/本(  )本(  )元

讓學生先填寫商品的單價和購買的數量,再分別求出總價。教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2)交流討論:總價與單價、數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板書:

總價=單價×數量

(3)思考:已知總價和單價,可以求什么?怎樣求?已知總價和數量呢?

師生交流后板書:

數量=總價÷單價

單價=總價÷數量

4.師生共同小結。

根據單價、數量和總價三個量的關系,只要知道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我們在記這一組數量關系式時,只要記住“總價=單價×數量”,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得出“數量=總價÷單價”和“單價=總價÷數量”。

(二)教學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1.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題3情境圖。

引導學生讀題,收集情境圖中的信息。

2.理解“速度”“路程”和“時間”的含義。

(1)提問:情境中給出的兩條信息可以稱為什么?

(2)交流速度的寫法和讀法。

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再進行交流。

(3)認識時間和路程。

提問:行程問題中除了速度之外,還有哪些數量呢?

指名說說對時間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時間的數量關系。

(1)課件出示下表:

單 價數 量總 價

列車(  )千米/時(  )時(  )千米

自行車(  )米/分(  )分(  )米

學生先填寫和諧號列車與李冬騎自行車的速度,再分別求出行駛的路程。教師巡視,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2)交流討論:路程與速度、時間之間有什么關系?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板書:

路程=速度×時間

(3)思考: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樣求?已知路程和時間呢?

師生交流后板書:

時間=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時間

4.小結。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9頁“練一練”第1~3題。

第1題:練習單價和速度的寫法。

第2題:運用例題3的數量關系解決求路程的問題。

第3題:運用例題2的數量關系解決求總價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30~31頁“練習五”第8、9題。

第8題:已知路程和時間求速度的問題。

第9題:已知總價和數量求單價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時讓學生說說題中的數量關系各是什么。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2

教學目標:

⒈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形成三角形的表象建立三角形的概念,在小組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邊的特征。

2、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概念和邊的特征

教學難點: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教學準備:小棒釘子板點子圖白紙2號和3號信封

教學過程:

一、呈現生活畫面

1、看到畫面中的圖形了嗎?生活中的圖形多嗎?

小結:的確,生活離不開圖形,正是許許多多的圖形才構造了生活的美。

「評:通過展示生活畫面,使學生感到生活中的圖形無處不在,同時感受到圖形的美,通過畫面的展示使學生產生愉快的學習心情」

2、抽取圖形,抓住已研究的平面圖形切入新課教學。

師:這些畫面中都有哪些圖形?

小結:為了更好的使用圖形為我們服務,我們有必要研究它們的特征。

「評:通過對畫面中圖形的辨認抽取,讓學生對已學平面圖形的回顧,同時產生對未知領域探究的欲望」

師:(1)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從哪些方面研究的?

板書:研究內容:邊(角)

(2)我們又運用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書:研究方法:量、比、折

「評:教師引領學生通過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的回顧,實質是為研究三角形而進行的一種學習與研究方法的滲透」

過渡:我們已經了解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三角形。

板書:三角形

師: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三角形?

二、動手做三角形

師:(1)想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三角形嗎?會做嗎?

(2)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做,然后試著做,開始!

1.活動體驗:

材料:(1)小棒(2)釘子板(3)點子圖(4)白紙

擺圍畫畫或剪或折

2、巡視指導

3、匯報展示1

師:有人用擺的方法嗎?老師也擺了一個,大家看看怎么樣?

為什么?為什么?

師:三根小棒要怎么放呢?

師:三跟小棒要頭尾連接,頭尾連接了也就圍成了。

板書:圍成

師:如果把每根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圍成三角形要幾條線段?

板書:三條線段

4、匯報展示2

師:有的同學用小棒擺,還有和他不一樣的嗎?

(圍畫剪折)

小結:觀察你們做的三角形,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嗎?

定義: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就是三角形。

「評: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深對三角形的感知并正確建立表象。通過教師有意識的擺小棒環節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楚的認識三角形;一方面以辨代練;另外,結合教師操作的過程和學生的匯報展示很水到渠成的揭示了三角形的概念。」

三、教學各部分名稱

1、示范畫一個三角形

師:(1)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幾條邊?

(2)三角形的邊在哪里?用手勢告訴老師!

小結:(1)圍成三角形的三條線段叫三角形的邊

(2)你認為它的角在哪里?

(3)每個角的頂點都有一點叫三角形的頂點

(4)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評:教師畫三角形的過程也是重新解釋三角形定義的過程,通過對三角形各部分名稱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共同特征,為后繼研究三角形其它方面的特征而奠定基礎」

過渡: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共同特征,三角形還有哪些特征呢?能否像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一樣來研究呢?

四、動手操作,初步感知邊的特征

1、材料:4組三角形

師:先思考一下,你想怎么研究?說說你的計劃?

2、操作

師:打開(2)號信封,你可以借助這些材料進行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發現:2邊相等,3邊相等,3邊都不相等

「評:利用長形和正方形的邊與角研究的方法初步展開對三角形的研究,一方面建立一種學習方法的遷移,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自主的學習、自主的探究,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為下節課研究三角形作出了巧妙的預設」

五、小組研究,深入了解三角形邊的特征

1、活動材料:4根小棒一張實驗報告

2、活動要求:小組研究一人記錄研究結果

3、實現小組匯報

4、活動程序安排

師: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放棄無畏的爭辯,用事實說話好嗎?)

呈現例題:

操作指導1:

師(1)從4根小棒中任意選擇3根,你會選嗎?

(2)每次有1根不選

操作指導2:

師:你發現三根小棒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師:用小棒擺的時候千萬不要手忙腳亂,先確定最長邊,然后把兩個短邊慢慢往下壓,明白嗎?

呈現實驗表格

(一人讀實驗要求)

師:打開3號信封,小組合作,組長記錄,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最好!

「評:通過教師操作前的指導;更加突出表現了教師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滲透,為學生有序的操作實驗提供技術支持并節省了學生在操作中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就連表中的數據的從小到大的排列可以看出對教學細節的精心安排。

5、巡視指導

(1)指導小組不要亂操作

(2)4,6,10不作指導

6、匯報研究成果

板書:成功失敗

4564610(有爭議)

56104510

師(納悶):(1)4510三根小棒為什么擺不成呢?

我不相信,我要驗證一下!

直觀演示:

(2)為什么擺不成呢?

板書:4+5<10

(短邊相加還沒有長邊長)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多位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比較多位數的大小。

2.掌握整萬數和整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改寫。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滲透優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掌握多位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和改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下列兩個數:

400000  4000000

(1)提問:你能讀出這兩個數嗎?分別讓學生讀一讀。

(2)解決問題:十萬位上的“4”表示什么?百萬位上的“4”又表示什么?

師:為什么同樣的數字“4”,在不同的數位上所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啟發學生思考,并明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不同的意義。

(3)比一比,這兩個數哪個大哪個小?指名回答。

2.在○里填上“>”“<”或“=”。

988○1000  765○489  566○581

反饋時讓學生說說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3.導入:剛才,我們對于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方法進行了回顧,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種方法對萬以上的多位數是否也適用?這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20頁例題5。

讓學生觀察表格,說一說,這三年出版社圖書的種類各是多少?

指名讀一讀,得出信息。

2.獨立思考,完成排序。

提問:這三年出版的圖書數量各不相同,哪一年出版的種類多?哪一年出版的種類少?請同學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比較和排序。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比較的方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看看小組內同學之間有沒有不同的比較方法,誰的方法更加簡便。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個別小組交流,了解學生的交流情況。

4.組織全班交流匯報。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比較方法,如果沒有,教師可以進行必要引導。

方法一:370000>300000>250000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看三個數的位數是否相同,三個數都是六位數;再比較位,位大的數就大。

追問:如果位相同,又該怎么比呢?

生答:就比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數就大……

方法二:250000=25萬,300000=30萬,370000=37萬,37>30>25,37萬>30萬>25萬

5.數的改寫。

(1)引導學生關注數的改寫過程。

提問:第二種方法可行嗎?在比較這三個數的大小時,要先做什么?(將三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追問:什么樣的數可以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呢?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兩種比較方法,提問:兩種比較的方法相同嗎?哪一種方法更簡便?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領悟到:將這三個數先改寫成用“萬”作單位后再比較更簡便。

(3)小組討論:怎樣將一個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

組織交流匯報:把一個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只要把這個數末尾的4個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把一個整億的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只要把這個數末尾的8個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

(4)即時練習。

課件出示題目:你能先把這三年各類圖書的總印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再把它們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嗎?

6300000000=(  )億

7000000000=(  )億

7700000000=(  )億

(  )億>(  )億>(  )億

(5)小結: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方便,常常把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頁“練一練”第1題。

先組織學生對這幾個數進行分級,再讀一讀,最后再在教材上進行改寫。

2.完成教材第21頁“練一練”第2題。

先比較大小,再說說大小比較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23頁“練習四”第1~4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講評、訂正。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課本58頁例1和做一做,59頁例2,例3和做一做以及64頁練習十。使學生理解什么是小數的性質,1,2,3題。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小數的性質把一些小數化簡或進行改寫;

2、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性質的含義。

教學難點:

小數性質歸納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學校門口的兩家文具店,左邊一家的三角板套裝售價是2.8元,右邊一家的三角板套裝售價是2.80元,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的價格比較起來怎么樣?你們是怎么樣比較的?

2、為什么2.8元末尾添個0大小不變呢?這是怎么回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一方面的知識。(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探索性質

1、教學例1。

(1)投影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啟發學生根據小數的意義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長度在米尺上標出來(教師投影米尺圖),并用整數表示。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以0.1米為例示范:0.1米表示1/10米,也就是1/10米,即1分米,如圖:關于0.10米、0.100米,讓學生獨立或討論完成。

(3)反饋學生完成情況,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見投影出示: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0/100米,即10厘米,如圖:0.100米表示100/1000米,也就是100/1000米,即100豪米。

(4)教師肯定學生的學習活動,并把三幅米尺圖投影重疊兩次,讓學生觀察后問:你認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關系是怎樣的?請把道理講出來。(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板書:因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5)引導學生觀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問:比較這三個小數,你發現了什么?啟發學生從左往右、再從右往左觀察,初步得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板書)

2、驗證性質

(1)同學們自己完成58頁“做一做”。

(2)讓學生從直觀圖上比較0.3和0.30的大小。

(3)0.3=0.30這個結果說明了什么?

三、運用性質

1、教學例2

(1)教師對學生說明:像把0.70=0.7,去掉小數點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數化簡。(板書:化簡)

(2)學生自己完成105.0900=x。

(3)學生討論交流105.0900里的其他的0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全班交流、強調小數的性質中說的是“小數的末尾的0”。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1題。

2、教學例3:

(1)教師說明:利用小數的性質,根據需要可以"把一個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板書"改寫")

(2)學生自己完成。

(3)大家這樣做的根據是什么?

(4)說明任何整數都可以看作小數部分是0的小數。強調把一個整數改寫成具有指定小數位數的小數時,不要忘記在個位的右下面點上小數點。

(5)完成59頁做一做第2題。

3、在應用小數的性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討論下面的3個問題:

A、0.70,去掉0,小數的大小變不變?

B、4.08去掉0,會怎么樣?

C、0.31的末尾可以添上0嗎?

(2)全班齊讀小數的性質,強調性質中的“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

四、看書質疑。

學生自己看課本58、59頁,提出質疑,大家交流解決。

五、鞏固練習

1、下面的說法哪個正確,不正確的請舉出反例。

(1)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2)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一個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這個數的大小不變。

練后問:你認為在小數性質的表述語中,哪幾個詞語最重要?(教師在"小數"、"末尾"的下面加上著重號)

2、做64頁練習十第1、2、3題。

第1題讓學生練習后說說哪些位置上的0不能去掉。((1)整數中的0不論何處都不能去掉;(2)小數非末尾的0不能去掉)

六、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評價你自己或是某位同學本節課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5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并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2.結合實際,使學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3.使學生能按三角形內角的不同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形成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概念。

4.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重、難點:三角形的認識及其特性。能正確區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指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2.什么叫銳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鈍角?

二、教學新課

1.導入。

大家都知道角的兩邊是射線,下面我在這每個角的兩邊上分別截取一段(老師在每個角的邊上點上一點),這樣每個角的兩邊就成了什么?(線段)我再連結這兩個端點,看變成了什么圖形?(三角形)今天我們進一步來認識、研究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

(2)指名學生說。老師投影紅領巾、三角旗、房梁架圖,(覆蓋片)再掀掉覆蓋層,還原三角形原形。

(3)觀察這些三角形,數一數,每個三角形中有幾條線段?(板書:三條線段)

(4)是不是只要給你三條線段,都可以組合成一個三角形嗎?看投影,這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是三角形嗎?

(5)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老師接著板書:圍成的圖形)學生齊讀三角形的概念;

(6)能不能說:“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為什么?(指名說)

(7)老師指出: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邊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看一看,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頂點,幾個角。(板書如下)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

(1)投影電線桿、自行車圖。大家觀察一下圖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

(2)這些部位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狀呢?我這兒有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的木框,角上都用螺母固定了,下面我請兩個同學上來拉給大家看看,你們就明白了。

(3)指名的兩同學先拉長方形框,大家觀察,發現了什么?(變形)再拉三角形框,又發現什么?(不變形),這說明了什么呢?

(4)老師指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是三角形固有的特性。正因為三角形的這種特性,所以不少東西都采用三角形的結構。

(5)請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4.教學三角形的分類。

(1)在黑板上貼上一組三角形貼片,請大家說一說每個三角形中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

(2)大家能不能根據這些三角形的特征,每兩個一組,把這些三角形分成三組?

(3)指名回答,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分。(把歸為一組的貼片放到一起)

(4)指出:①⑥為一組,因為都有一個角是直角;②④為一組,因為都有一個角是鈍角;③⑤是一組,三個角都是銳角。

(5)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6)大家根據我們剛才看這些三角形角的情況,想一想,不管是銳角三角形還是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它們都有一個怎樣的共同特點?(每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

(7)我們把所有三角形作為一個整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就分別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老師邊講解邊板書)

(8)嘗試練:猜三角形的形狀。老師揭下黑板上三角形貼片,在一本大書后面只露出一個角,讓學生猜三角形是什么形狀。

(9)重點說明,只露出一個銳角,你能猜出這個三角形的形狀嗎?為什么?

三、課堂小結

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和特性?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分為哪幾類?什么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四、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十一的第1題。著重結合三角形的概念說清為什么。

2.做練習三十一的第2題。多指名說。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3題。

只指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4.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鈍角,這個三角形就一定是鈍角三角形。()

(3)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就是銳角三角形。()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3、例4,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6、9、11、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己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3、結合顯示素材感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教學寫萬級的數。

2、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3、關鍵:讓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表。掌握數位的名稱、順序,進率關系。四位分級法以及數的組成等知識。并以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基礎,把個級寫的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地寫億以內的數。

教具、學具準備:

師:含有億以內數相關信息的音像材料,數位順序表。

生:收集現實生活中億以內數的信息數條,計數器或算盤。

教學過程:

一、出示信息,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

1、播放新聞。

荊州長江大橋總長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北京路二小現有學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園面積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師:你在剛才的畫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數據?你能把這些數據寫出來嗎?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萬以內數的寫法:從高位寫起,哪一位是幾就在哪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二、利用信息,學習有億以內數的寫法

1、繼續播放新聞:

據統計,20__年有六千八百五十萬少先隊員參加了“手拉手”活動,三千零八十萬人參加了“保護母親河”行動。

2、提問:在剛才的新聞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可能會說:這些數都很大,它們都占有兩個數級……。學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師:你能試著寫出這些數嗎?先獨立寫一寫,再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傾聽小組意見,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意見:

(1)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2)一級一級地寫,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教師鼓勵同學提出質疑或進行補充。

3、即時練習:讓學生試寫第6頁“做一做”的四個數。

師:這些數的位數很多,寫的時候可能會出錯,誰有好的檢查方法介紹給大家呢?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法:

(1)寫完后可以把寫出的數再寫一遍,看是否與要求寫的數一致。

(2)根據最高位的判斷這個數是幾位數,然后進行核對。

教師肯定學生的方法,并提醒學生寫完后注意檢查。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9頁第6題,先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然后再寫下來。

2、數學游戲:

由新聞發布官發布自己在課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記者負責將信息中的數據記錄下來,最后統一核對,考察小記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內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將達到三千萬。

四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課題。

五、課堂獨立作業

課本第10—11頁7、9、12題。

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進行指導和幫助。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2.使學生能根據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具準備:

未完成的統計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明的媽媽記錄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師出示P110例2的統計表)

引導學生看到統計表想提什么問題,激發學生繪制折線統計圖的興趣。

二、動手制作折線統計圖

1.學生獨立完成折線統計圖

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統計表內的數據,獨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統計表折線統計圖。

教師先演示其中一個數據的畫法,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

分為兩個層次動手實踐:第一層次為學生練習2分鐘,教師將巡視發現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再推進第二個層次的練習。

師指導個別學生。

2.小組交流作品,欣賞折線統計圖

A學生根據折線統計圖說說發現了哪些信息?

解決以下問題:小明幾歲到幾歲長得最快?(師小結:折線中線段最長的那條就是長得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可以通過計算所有差值得出結果。)長了多少厘米?是怎么發現的?

小明115厘米時幾歲?

5歲半時小明身高大約多少?

師引導學生從前幾年身高的增長情況來猜測小明5歲半時的身高。

B學生小組評價優秀作品;

C全班交流優秀作品。

3.根據折線統計圖進行合理推測:小明身高的發展趨勢。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中P111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師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交流。

2.完成書中P112練習十九第二小題的問題解答;

四、小結評價。

五、作業:

完成書中P113練習十九第3小題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59頁例1—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會運用小數的基本性質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

2.運用猜測、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并發現小數的性質。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

2.教學難點:讓學生抽象概括小數的性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大膽猜測。

1.通過商品標價2.50元和3.00元這兩個小數尾末有零來引起思考,自然地引出兩個問題:0.1米、0.10米、0.100米,它們大小相等嗎?0.30和0.3呢?

2.猜一猜。

二、利用工具,檢驗猜測。

師:老師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些工具(一把米尺,一張數位順序表,兩張方格紙),請你們利用這些工具來檢驗剛才的猜測是對還是不對。先請你們四人一組,選一選、議一議:你們選擇哪種工具,準備怎樣來驗證?

學生動手操作、檢驗:

⑴學生利用直尺驗證:0.1米是1分米,0.10米是10厘米,0.100米是100毫米,他們在尺子上所表示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⑵學生利用數位順序表驗證:把0.30和0.3寫在數位順序表中,從數位順序表中看出,它們的位數雖然不同,“3”所處的位置相同,所以0.30=0.3。

⑶學生利用正方形圖驗證:0.30是百分之三十,0.3是十分之三。從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圖中取其中的30份,就表示0.30。從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圖中其中3份,就表示0.3。從圖中很明顯的看出0.30=0.3。啟發學生想一想:十個百分之一是一個十分之一,三十個百分之一是三個十分之一,所以0.30=0.3。

三、觀察比較,探究規律。

從剛才的操作中,我們已經知道:0.1米=0.10米=0.100米,0.30=0.3。下面請大家觀察這兩個等式,什么不變,什么變了?為什么數變了后數的大小不變?

四、概括總結,揭示性質。

⑴誰能用一句話歸納出這個規律?這個規律就叫做“小數的性質”。

⑵請大家一起讀“小數的性質”

五、學生質疑。

六、運用性質,化簡改寫。

⑴學了小數的基本性質有什么用呢?請大家自學課本例3。想一想:什么叫化簡?什么叫改寫?它們的根據分別是小數性質中的哪一句?并舉例說明。

⑵教學例4

出示例4:不改變數的大小,把0.2、4.08、3改成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①問:0.2和4.08各是幾位小數,要把它們改成三位小數應在小數的哪部分添上“0”?各應添上幾個“0”?為什么?

②問:整數3改寫三位小數,在3的后面添上三個“0”寫作3000,對嗎?為什么?那么應該怎樣寫?

③學生匯報結果,師板書:0.2=0.200,4.08=4.080,3=3.000。

七、鞏固提高,升華知識。

⑴完成課本“做一做”的題目。

⑵擺數游戲:每個小組利用老師發給的五張數字卡片,按要求擺數:

①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都能去掉。

②用五張卡片擺一個數,這個數中的兩個“0”一個能去掉,一個不能去掉。

想一想:怎樣擺才能既不重復又不遺漏。

八、交流收獲,反思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今后的學習有什么幫助?

九、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一的第1—6題。

十、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例1:比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例2:0.70=0.7105.0900=105.09

例3:0.2=0.2004.08=4.0803=3.000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9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112—P113第七單元《數學廣角》例1、例2

二、設計理念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時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通園片、紙片、、、等。

五、活動設計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王阿姨到小明家來了。(多媒體出示)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上的圖,你了解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多媒體出示沏茶的各項工序圖)

2、學生自主設計方案(小組合作學習)

師:小明需要做這么多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

小組的同學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這里課堂生成的資源可能很多,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過程。展示出各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學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個過程)

4、學生比較選擇并選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案中,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認為能讓客人盡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結:剛才的方法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省時間,那么我們在做一些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

(設計意圖:客人到了,先為客人沏杯茶,這是常見的招待客人的禮儀之一,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因此我調整了教材的內容例1和例2的順序,濃郁的生活氣息把學生請進招待客人的具體環境中,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講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現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二:探究新知,研究問題1、出示例1,呈現研究問題:請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媽媽準備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餅招待她,(多媒體出示例1圖)

(1)你從畫面上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3)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快要用幾分鐘?

(4)學生回答后并共同總結:我們烙兩張餅的時候,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時間是6分鐘。(教師邊敘述,課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張、6張、8張、10張呢?

自主設計方案(自主設計方案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A、如果媽媽、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張餅,一共需要烙幾張餅呢?

B、請你們幫小明媽媽想一想,她應該怎樣烙“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烙餅?”先用你們小組內準備好的卡通圓片,擺一擺,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這里是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學資源一定很多教師要注意傾聽,同時讓學生們也要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不同方案。

D、學生比較并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師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和最短時間。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張餅,怎樣烙才能盡快吃上餅呢?7張呢?9張呢?這里讓同學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同時把表格填完整。

3、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數學廣角里遇到的問題,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我們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活動三:結合生活,實踐應用

1、同學們談談,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2、一個小女孩遇到一個問題,看我們能不能幫她解決?出示做一做2

3、誰來告訴大家你按照怎樣的順序呢?(也可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在課堂中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

五、生活回歸

回家后,請你給媽媽燒壺水,給爸爸沏杯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

這一節課通過簡單化的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來感受數學的趣味。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運用教材,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由于小學生比較常見熟悉的沏茶這一生活現象作為教材入手,調整了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了先為客人沏茶再為客人吃烙餅的生活情境。當畫面上呈現媽媽讓小明幫著給王阿姨沏茶這一數學信息時,沒有急于想去解決如何讓王阿姨盡快喝上茶,而是讓學生想想平時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處于主動思考積極動腦的狀態,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相信學生,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上以一個個具體事例讓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的方法及應用價值,學會優化思想,從課堂教學中不難看出多次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從日常的沏茶的問題入手到探索烙餅的過程及方法,再到解決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是學生在思考、探索是學生在操作實踐,使學生交流比較,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考慮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認識。利用學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現烙3張餅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理解烙3張餅的過程,驗證了學生的發現,提升了學生對烙3張餅的理解。最后讓學生烙多張餅的方法,在組織交流中師生相互又調整了教學的節奏,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小伙伴的發現。學生在活動中經歷了發現過程,領悟了數學思想方法,體現了數學活動充滿探索與創新,還帶給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啟迪。上述活動即是探索數學知識,又是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又是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節課也存在許多的不足,由于時間上的處理前段放長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結時有些匆忙。沒有讓學生細心觀察表格發現每多烙一張餅就多用3分鐘這一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計算餅的張數只要乘3就是烙餅的最短時間的結論。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0

教學目標:

掌握含兩級的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大數,并體會、理解讀數的規則。

練習讀數,使學生理解萬級的數的讀法與個級的數的讀法的聯系與區別。

結合讀數,培養學生的類推和歸納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含兩級的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每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讀出下面的數

305300535002879

(1)我們學過哪些記數單位?

(2)請你按數位順序表中的順序依次說出所學過的數位。

(3)萬級包括哪幾個數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萬級的數的讀法。

我們已經學習過萬以內的數的讀法。而像我們昨天的城市人口數據的大數該怎么讀呢?

(1)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并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呈現2496,讓學生讀一讀。

(2)再呈現24960000

讓學生試讀。

比較24960000與24960000在數位上的區別。

啟發:引導24960000的讀法。

說說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引導說出一共有多少萬?

這個數有什么特點?(個級的四個數位上都是o,即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末尾的零都不讀出來。)讀法與以前學過的數的讀法有什么異同點?

相同點: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去讀。

不同點:萬級的數要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

小結萬級的數的讀法

小結:整萬數的讀法,先分級,把萬級上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個級上的四個零都不要讀出來。

練習讀一讀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讀法。

學習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①板書6407000。

②引導觀察6407000與24960000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③學生自己試讀,交流讀法。

④小結讀法:分級——先讀萬級上的數——接著讀個級上的數。

教師隨學生敘述板書,六百四十萬七千

(1)學習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①板書85000300。

②學生自己分步驟試讀。

③師聲生同讀。

④小結讀法:每級中間有0的應該讀零。

⑤按正確的讀法師生品讀。(板書:八千五百萬零三百。)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內化提高

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1)觀察每個數的特點。同桌互讀。

2、做練習一第2題。

3、教師在計數器上撥數,學生讀。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1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注重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過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中,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針對本節課題學習內容的現實性,我是這樣設計的。

1.國慶__周年情境引入,通過分類感受精確數和近似數。“分類思想”是貫穿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思想。我通過分類,幫助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體會哪些是實際的、精確的,哪些數是模糊、大約的,從而認識精確數和近似數;又是通過列舉活動,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數在實際中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借助數線,直觀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道理。首先,結合數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數與形結合,建立直觀表象。然后豐富拓展,歸納1萬多的近似數在什么情況下是1萬,在什么情況下是2萬。理解“四舍”和“五入”規定的合理性,了解“四舍五入”法的道理。

3.合作學習,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這部分是教學的難點,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同桌合作學習:在本環節中,直接選擇一個大一點的六位數,既尊重學生的知識基礎,加深了數學理解,又在同桌合作突破難點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合作學習的能力。二是集體學習:探究把233482“四舍五入”到不同數位的近似數,歸納推理得出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

4.練習鞏固,個性化講解促進個別化指導。從數的分類和求近似數兩個方面進行練習鞏固,并通過個別指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問題,逐步清晰所學知識,最終形成技能,促進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的&39;發展。

教材分析:

“近似數”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中的第五課。這部分內容既豐富了對大數的認識,又是對后續學習除法“試商”的基礎。另外,近似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當很難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確數,或是用大數描述事物時,人們經常會選擇近似數。因此,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知識的銜接上近似數都顯得至關重要。

學生收到前面計算教學中估算的影響,以及學生自身的經驗積累,很多學生在課前已經可以憑借數感找出萬以內數的近似數,也有一部分學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來求大數的近似數。但是大部分學生對“四舍五入”法只是一個模糊的認識,對于“四舍五入”法具體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況下運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進入了小學中年級段,具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與分析,了解近似數和精確數的意義,感受近似數和精確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借助數線,較直觀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道理,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數感。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情境創設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分類感受精確數和近似數。

1.觀看一段國慶__周年閱兵視頻,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師:這么大的場面中一定蘊涵著許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些數學問題。

2.課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讓學生默讀其中的數字兩遍,初步感知數據。

3.仔細觀察這些數,有沒有什么共同特點,能不能把它們分一分類?

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可能會按數據的大小來分,一些按單位分,如__,169,56,66都是以個為單位的,20萬、2萬是以萬為單位的。或者學生將__、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

師:為什么將__、169、56分為一類,66、20萬、2萬分為一類呢?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可能會說是準確的數,估出來的數。

師:是的,在數學上,像__、169、56這樣準確的數、不多不少正好的數,是精確數;而66、20萬、2萬是大概的,大約的,差不多的,與實際數接近的數,是近似數。

4.讀一讀以下的數據,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嗎?

小明身高130,2cm,就說約130cm;小紅從家里到學校走了395米,就說大約走了400米。

5.你能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數量一般用精確數來表示,哪些事物的數量一般用近似數來表示?了解近似數的作用。

師:有些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用準確的數據來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圍就足夠了,這時用近似數來表示就比較方便。看來近似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是相當廣泛的。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國慶__周年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過分類,幫助學生在比較和辨別中體會哪些是實際的、精確的,哪些數是模糊、大約的,從而認識精確數和近似數;又通過列舉活動,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數在實際中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一)借助數線,直觀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道理。

1.師: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的實際面積是18000平方米,但報道中稱“近2萬平方米”,這里的“2萬”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說說想法,學生可能會說18000接近2萬,所以用2萬來表示。

2.結合直觀的數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

師:18000介于整萬數1萬和2萬之間,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變成0后向萬位進1,就得到了近似數“2萬”。

介紹18000約等于2萬,用“≈”表示,寫作:18000≈2萬全班讀一讀。

3.在數線上標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__00,17000,19000這幾個數,請學生嘗試分別說出它們的近似數及想法。

師:15000這個數約等于多少呢?

學生可能覺得1萬可以,2萬也可以,因外它剛好在中間。

師:15000離1萬和離2萬的距離是一樣的,但為了方便記錄,我們認為規定15000≈2萬。

課件上將約等于1萬和約等于2萬的數進行對比,讓學生觀察,分析歸納。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組數據,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能得到什么結論?請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情況。

學生匯報交流,學生可能會發現以15000為分界線,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萬,1__00,17000,18000,19000接近2萬。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千萬上的數,當千位上的數是1、2、3、4時,近似數是1萬,當千位上的數是5、6、7、8、9時,近似數是2萬。

教師借機在黑板上板書:0、1、2、3、4舍;5、6、7、8、9入,介紹“四舍五入”法。

【設計意圖:結合數線圖,分析“18000平方米”稱為“近2萬平方米”的原因。數與形結合,將四舍五入的本質清晰地展現出來,培養學生的數感。】

(二)合作學習,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1.參加國慶閱兵的精確人數是233482人,在下圖中找到這個數的大致位置,說一說“約20萬人”,這個數是怎樣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學習時,每人都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在學習卡上。3.組織簡單、清晰的語言準備全班匯報。

教師巡視,了解小組討論的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2.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數線圖上標出,發現233482接近20萬,;或者233482比25000小,所以近似于20萬;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萬位上的數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萬后面的尾數“33482”舍去變成5個0,得到近似數20萬。

請多組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說得有道理,給予鼓勵。

3.教師小結:四舍五入到十萬位,關鍵看萬位。

4.如果將233482四舍五人到萬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數分別是多少,怎樣得到的?小組內討論,再全班交流,幫助直觀感知求近似數的方法。

5.引導學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經歷探索的過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下面的數據,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教材第11頁練一練第一題)

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與分析,找出精確數和近似數,加深認識,并感受到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華山是我國的五岳之一,海拔約2155米,在下圖上標一標,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約是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有些學生在數線上找點時會遇到困難,教師適時指導,幫助學生通過數線進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數。

3.按要求填表。

提醒學生認真看要求,仔細數數位。特別對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萬位重點指導。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三道練習題,加深對近似數的認識,感受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并能用所學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請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師:這節課我們經歷了探索求近似數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同時知道近似數的書寫格式。希望同學們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板書設計:

近似數

0、1、2、3、4舍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入233482≈200000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2

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41——4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學思維。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格子圖、色彩筆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一)復習小數的意義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記得)。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師: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個“元”字,那么這個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錢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這個大正方形雙表示什么呢?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

生: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師:恭喜你們,挑戰成功!但是要摘取數學王國的皇冠,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在探究新知識前,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

(二)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引出小數乘法的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單價是整元的文具)。

板書:文具店

結合文具店柜臺上各種文具的單價,提出數學問題。

1、提問題與列式。

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的優惠,你們發現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生:以前的價錢都是整數,現在的價錢都是小數。)

師:現在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數乘整數,現在是小數乘整數。

師:對,現在是小數乘整數。那么,怎樣求出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乘整數,也就是小數乘法(一)。(板書課題)

(一)意義

下面提出以0.3×3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義?

(二)交流算法。

1、引導探究

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連加。你是怎么加的?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轉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后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3個就是3個0.3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9元。

(三)小結。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化成整數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于0.9。(師板書完整,補“0.9元”并寫答語)

師:下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生說想法)

1、利用整數乘法意義(連加)

2、化為整數乘法(轉化)

3、畫圖(數形結合)

三、解決實際問題。

(一)做一做。課本P42“試一試”1、2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獨立完成匯報結果,交流算法)

(二)計算4×0.3。小組活動,交流算法。

(三)補充練習。

尋找小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時約生長0.03米,三時約長了多少米?

師:請每個同學獨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學生說涂格子,就問:假如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米的話,0.03米該怎么表示?0.03×3又表示什么?

師: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嗎?(生動手涂色)投影學生作品并點評。

(四)深化性練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

1、填一填。0.1+0.1+0.1+0.1=()×()=()

0.02+0.02+0.02=()×()=()

()×()=()+()+()+()

2、(課本42頁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識拓展”(機動性練習)

小新爸爸去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三條魚,每條魚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錢?

四、總結反思,暢談全課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文具店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教學重點: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回顧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

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板書設計:略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4

一、教學內容

位置與方向屬于“空間與圖形”里的“圖形與位置”。它的內容是在第一學段學習基礎上的擴展和提高,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和描述簡單的路線圖。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能從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圖形與位置”在實驗教材中的編排結構如下:

具體內容

一下P1第一單元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用兩個條件確定)

二上P67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簡單的三視圖(實物)

三下P2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八個方向及描述線路圖

四下P17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用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位置及描述線路圖

五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三視圖(規則圖形)

六上第一單元位置坐標

學生通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和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一些感性經驗,已經能夠根據上、下、左、右、前、后和東、南、西、北等八個方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能夠通過第幾行、第幾列來確定物體在平面內的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和距離來認識事物,發展空間觀念。

本單元讓學生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使學生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體驗周圍的事物,發展空間觀念。具體編排如下。

例1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例2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繪出物體的位置。

例3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例4描述并繪制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3、通過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能力、生活技能。

三、編寫特點

1.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選取現實生活的素材,使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例如,通過“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讓學生知道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提供豐富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第一段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空間與位置”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感,他們對空間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教材創設了許多便于操作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例如,讓學生在平面圖上標出校園內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據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等活動,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體編排

1.主題圖。

(1)公園定向越野賽的情境圖及“公園定向運動圖”,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2)注意: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收集有關“定向運動”的資料,教師也需要做相應的準備。

2.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1,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注意: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要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2)“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在圖

上確定物體所在的方向和距離。

3.例2。

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注意:可以靈活創設教學的情境;對繪制的具體方法不必做統一要求,可以放手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索繪制的方法;最后,向學生介紹平面示意圖的一般畫法。

4.例3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3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2)“做一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注意:要讓學生充分活動。教師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畫一些長方形,并聯結對角線,量出各條線段的長度,標出角度,讓學生分別站在不同的頂點上進行練習。另外,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東偏南45°”也可以說是“東南方向”。

5.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

(1)例4,讓學生學習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練習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2)“做一做”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方向和距離,繪制簡單的線路圖。注意: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選擇一條路線,并通過多種方式確定每一段行進的方向、途經的主要建筑物和相應的距離。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由教師選擇一些學生熟悉的線路,描述出行進的線路,供課上使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五、教學建議

1、教材選取與生活相關的學習素材,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這塊知識是有趣、并富有挑戰性的。

2、注意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向。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其實就是極坐標的思想,學生開始不習慣,所以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體會用這種方法判斷物體位置的優越性并掌握其方法。

3、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本單元在確定物體的距離時,經常用單位長度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如一段表示50米等,兩地之間的距離用幾個單位長度來表示。因此教學時要注意說明單位長度的含義。

注意創設活動情境,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已經具有了從方位角度認識事物的基礎,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在這個年級,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并且由于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與同伴進行合作與交流。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六、時間安排:課時劃分本單元可以劃分為4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P18例1P20練習三題1、2

第二課時:P19例2P21練習三題3、4

第三課時:P22例3P24練習四題1、2

第四課時:P23例4P25練習四題3、4、5、6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

探索并歸納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并能正確應用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0、1、2、3和小數點,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三分鐘老師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婦女節這天,丈夫給當教師的妻子發38.00元紅包,祝妻子婦女節快樂!妻子收到后——

妻子:“謝謝老公,多了點!”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給妻子發紅包3.80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點!(意思是取掉小數點)。”

丈夫心想還嫌多就又給妻子發紅包0.38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一點!”

師:不知道大家聽懂這個故事嗎?誰來說說?

師:看來大家聽懂了這個故事。妻子在這里說的“多了點”,意思讓丈夫把小數點去掉(發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卻是發的多了。這里的“多了點”,在語文修辭中叫“一語雙關”,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表意豐富,值得我們去學習。沒想到小數點就在我們生活中作用這么大,而且引出這么有趣的故事。

故事講到這里,老師的問題也就出來,老師也把問題裝在紅包里,讓我們一起拆開紅包。

紅包問題:丈夫發紅包從38.00元、3.80元、0.38元,錢數是多了還是少了?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

生:錢數少了,小數點左移動了。

師:那么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出示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大家一起讀課題

師:(教師板書課題的同時問)同學們,我們先做個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數點會向哪個方移動(左右),向哪方移動會變大,哪方移動會變小?好,讓我們一起尋找規律,驗證猜想。

二:復習舊知講授新課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師:大家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嗎?喜歡嗎?(喜歡),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大話西游》的故事: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徑慶陽,聽說慶陽的香包文化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也分別看中標價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們遇到些問題,請大家幫忙解決以下問題:

1.化簡下列小數。

80.00元=8.00元=0.80元=

2.說出下列各數中每個8所表示的意義。

8080.080.8

3.將下列小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8080.080.80

(0.08<0.8<8<80)

小組討論:

觀察下列一組小數,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小數點每移動一位,數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生總結: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右大)

2、獨立思考,總結規律。

(過渡句,大家總結的特別好,剛才大家將從左到右觀察,如果讓大家從右到左觀察,你又能發現什么樣的規律呢?)

獨立思考:

觀察下列一組小數,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小數點每移動一位,數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0.08<0.8<8<80

生: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十分之一,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0),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千)分之一(左小)

樹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同學們能不能用幾個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學們,問一問你們喜歡左還是喜歡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喜歡左還是右?老師喜歡右,因為小時候左手寫字,媽媽就批評,所以我喜歡右,而且如果將這38.00元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是不是更喜歡了。

(同學們表現真棒,看看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什么禮物——砸金蛋,同學們,和平常一樣,我們把學生分成三組,誰答對問題加一分,獲勝組將的到老師送的意外驚喜哦)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6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經歷畫角和練習的全過程,進一步鞏固角的有關知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許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重點會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數畫角

難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量角器、活動角、尺或三角板

教師導學學生活動旁記補充

一、復習檢查

1、說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種角。

2、我們已經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會進行角的分類,怎樣畫角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畫角。

板書課題:畫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角的畫法

問: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說明要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也要用量角器來畫。

出示例題:畫一個65°的角

(1)請同學自學角的畫法,書P42

(2)試一試

讓學生拿出量角器、鉛筆、練習本,按書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地畫一畫。

說一說

請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學生一邊說,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師講解說明。

2、做一做(P42、2)

分別畫出75°、105°的角

讓一名較好的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畫。教師巡視,注意畫的步驟。

第二課時、鞏固練習

1、P43、2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下列各角,并說說它們分別是哪一種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別畫出15°、75°、150°165°的角。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課后作業:

P44、7

學生畫指定度數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幫助檢查度數是否準確。

畫完后,說說畫角的步驟。

學生畫角并判斷是什么角。

全班訂正

學生畫出指定的角,并互相檢查復習所學的角的有關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

加強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系

通過練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復習。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并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節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數據。下面是某地1985—20__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統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單式條形統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制圖時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后要標上數據。

2、自主探究

①學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人口統計圖和鄉村人口統計圖)。

②設疑問難:

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③生嘗試自主完成復式條形統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并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說一說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復式條形統計圖。生互評后教師點撥:這就是復式條形條形統計圖。(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條形統計圖并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③全班匯報、交流

④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⑤聯系實際激發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計圖,回答

①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__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計圖,觀察并回答問題。

工業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么?(滲透環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周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制成統計表。

2、根據復式統計表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你發現了什么信息?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和體會?

數學四年級教案怎么寫模板篇18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靈活運用試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溝通。

1.讓學生口算。

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3.筆算下面各題。

33)28038)180

獨立試做,反思做法,達到靈活運用

讓學生觀察復習3得兩道題是用什么方法試商的?各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個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幾人?

(2)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14026=

(3)讓學生利用學過的試商方法進行試商。完成后說說有什么感覺?

(4)小組討論有沒有別的試商方法。然后進行小組匯報交流。

(5)教師把學生說的幾種情況板書,讓他們比較那種方法簡便一些,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運用,選擇合適你自己的試商方法。

學生觀察、比較哪一種方法簡便些?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例題和做一做的題目中除數有什么特點?這類題目用什么方法試商簡便些?

使學生認識到:遇到除數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數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幾,這樣試商比較簡便。

三、練習

練習十五第512題

第5題,全班共同練習,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第6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決實際問題。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做完后,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并引導討論兩題之間有什么聯系?

第7~11題,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通過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了計算的方法又體會了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第12題,是開放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條件,獨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總結。(略)

723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韦伯电梯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塑胶跑道施工-硅pu篮球场施工-塑胶网球场建造-丙烯酸球场材料厂家-奥茵 | 学校用栓剂模,玻璃瓶轧盖钳,小型安瓿熔封机,实验室安瓿熔封机-长沙中亚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众品家具网-家具品牌招商_家具代理加盟_家具门户的首选网络媒体。 |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 | 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定制公司-网站SEO优化推广-咏熠软件 |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网带通过式抛丸机,,网带式打砂机,吊钩式,抛丸机,中山抛丸机生产厂家,江门抛丸机,佛山吊钩式,东莞抛丸机,中山市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电位器_轻触开关_USB连接器_广东精密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篷房[仓储-婚庆-展览-活动]生产厂家-江苏正德装配式帐篷有限公司 | 太平洋亲子网_健康育儿 品质生活 | 通用磨耗试验机-QUV耐候试验机|久宏实业百科 | 包装盒厂家_纸盒印刷_礼品盒定制-济南恒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分类168信息网 - 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布与查询 | 深圳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深圳律师咨询免费| 中视电广_短视频拍摄_短视频推广_短视频代运营_宣传片拍摄_影视广告制作_中视电广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石家庄血液病肿瘤门诊部 | 卫浴散热器,卫浴暖气片,卫生间背篓暖气片,华圣格浴室暖气片 | 专业的压球机生产线及解决方案厂家-河南腾达机械厂 | 找培训机构_找学习课程_励普教育 | 【德信自动化】点胶机_全自动点胶机_自动点胶机厂家_塑料热压机_自动螺丝机-深圳市德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学习安徽网| 电池挤压试验机-自行车喷淋-车辆碾压试验装置-深圳德迈盛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公司注册_代理记账_代办商标注册工商执照-企力宝 | 首页|专注深圳注册公司,代理记账报税,注册商标代理,工商变更,企业400电话等企业一站式服务-慧用心 | 密集架|电动密集架|移动密集架|黑龙江档案密集架-大量现货厂家销售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山东石英砂过滤器,除氟过滤器「价格低」-淄博胜达水处理 | 快速门厂家-快速卷帘门-工业快速门-硬质快速门-西朗门业 | 玻璃钢型材_拉挤模具_玻璃钢拉挤设备——滑县康百思 | 设计圈 - 让设计更有价值!| 西安展台设计搭建_西安活动策划公司_西安会议会场布置_西安展厅设计西安旭阳展览展示 | 深圳办公室装修,办公楼/写字楼装修设计,一级资质 - ADD写艺 | CTAB,表面活性剂1631溴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上海升纬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 华禹护栏|锌钢护栏_阳台护栏_护栏厂家-华禹专注阳台护栏、楼梯栏杆、百叶窗、空调架、基坑护栏、道路护栏等锌钢护栏产品的生产销售。 | 罗茨真空机组,立式无油往复真空泵,2BV水环真空泵-力侨真空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