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案
三角形是常見的一種圖形,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是學習研究其它幾何圖形的基礎,在實踐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推理能力和有條理地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創設情景,幫助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于實際、用于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讓學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并能運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難點
探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應用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
本節課件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回顧與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練習應用、課堂小結、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 回顧與思考
1、如何表示線段、射線和直線?
2、如何表示一個角?
第二環節 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讓學生收集生活中有關三角形的圖片,課上讓學生舉例,并觀察圖片.
活動目的:讓學生能從生活中抽象出幾何圖形,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幾何圖形的世界之中.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從而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三環節 三角形概念的講解
(1)你能從中找出四個不同的三角形嗎?
(2)與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通過上題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邊角的表示方法.并出兩道習題加以練習,從練習中歸納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項.
第四環節 探索三角形三邊關系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0~42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稱,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類。
2.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等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3.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激發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題
談話:你們喜歡旅游嗎?老師就特別喜歡旅游,尤其愛看城市中的建筑,走在繁華的街道上,看著一座座宏偉的建筑,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不過受時間限制,有些地方我們也只能在書中或網上領略它的風采了。我這里收集了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咱們一起欣賞一下吧。(電腦出示)美嗎?這些圖片中最基本的圖形是什么?(三角形)你知道這其中的高樓大廈是在什么機器的協助下蓋起來的嗎?(塔吊)(出示信息窗)來看看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塔吊上有許多三角形
談話:為什么飽經風雨的宏偉建筑和結實的塔吊最基本的構造都是三角形呢?
學生回答:具穩定性、牢固
談話: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們在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從生活中尋找形似三角形的物體,使學生感受到三角形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要設計成三角形?”這樣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思考三角形有何種特性。
二、活動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談話:三角形真的牢固嗎?讓我們動手試一試。每個小組內有一個三角形框架和一個多邊形框架,先觀察一下,兩者間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觀察邊和角的數量。
分別拉一拉,比比看,兩個框架有什么變化。
學生操作實驗并回答發現:三角形框架形狀沒有發生改變,多邊形形狀變了。
談話: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條邊把它的形狀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會變形,而四邊形不具穩定性,輕輕一拉就變形了。
總結:剛才同學說的很對,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說它具有穩定性。(板書:穩定性)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巧妙的利用了這一點。像這樣的小木凳,(課件出示木凳)用得時間久了,經常會不牢固,你們有辦法修修它嗎?
學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構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搖,說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談話:看這兩幅圖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課件出示這些物體的圖片)生活中還有哪些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學生舉例)
談話:三角形的穩定性在生活中的體現無處不在,請看(電腦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橋、鐵塔、自行車架、照相機三角支架、電線桿、房屋的金字架、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吊車的長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曬衣架,太陽能架、大廣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樹用三角形,鐵欄桿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鐵桿,構成三角形。細心觀察你還會發現更多呢!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動手操作,驗證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一特點,并能有條理地把操作過程及呈現結果進行簡單的表述。結合生活中物體的直觀形象,體會三角形的穩定性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好處。
三、活動三:自制圖形,引導歸納。
談話:每個小組里都有幾根小棒,請你試著用它們擺出三角形,邊擺邊思考:三角形是怎樣構成的?
學生觀察討論:由三條邊按順序圍起來(強調解釋重點字眼:圍成)
談話:誰能來試著總結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學生總結: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板書)
談話:三角形除了有三條邊,還有什么?你能再試著找找嗎?(教學三個角、三個頂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親自操作,了解三根小棒是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明白圍成的含義,并能總結出三角形的概念,結合自己擺出的三角形進一步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各組成部分。
四、活動四:觀察分析,按角分類。
1.新授
談話:每個小組的學具袋里都放著許多三角形,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來好象各不相同,可細心的人發現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還有不少共同點呢。請大家仔細觀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點,以小組為單位,將學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類,抓住主要特征為這類三角形起個名字。
(學生操作)
談話:誰來把你們組的分類結果展示給同學們看看?
(學生分類)
談話:能給你們分的這幾類三角形分別起個名字嗎?
學生:三個都是銳角, 叫銳角三角形
一個直角,兩個銳角,叫直角三角形 教師板書
一個鈍角,兩個銳角,叫鈍角三角形
2.鞏固
談話: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請同學們扮演這三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來向大家作以簡單介紹。(我是一個三角形,我的特點是……)其他同學根據它的介紹來猜猜它的名字,好嗎?
談話:認識三種三角形,你能根據各自的特征把他們畫下來嗎?打開書第44頁,完成自主練習3.(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各種三角形的特點并加以分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圖形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五、活動五:觀察三邊,按邊分類
談話: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為三類,其實它們的邊也可作為分類的依據。(出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小組討論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樣分類。(引導學生用量,對折……的方法驗證一下)
(學生討論)邊分類邊回答
學生:三條邊都不相等: 不等邊三角形
兩邊相等: 等腰三角形
三條邊都相等: 等邊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時我們把等邊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談話: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稱,請打開書第42頁自學。
(學生自讀了解)
請同學介紹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小結:我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還有兩邊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邊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老師這里有許多三角形,你能試著給它們找找家嗎?請打開書44頁,完成自主練習的第2題。
(反饋、訂正)
練習:再來看這幅圖(課件出示書45頁第4題)在地板磚圖案中,你能找到哪些三角形?還能找到哪些圖形?
【設計意圖】知道按邊分,三角形可以分為哪幾類,豐富三角形分類的知識。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及特點,以結合名稱特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兩個特殊三角形。
六、活動六:結合已知,教學底、高
談話:我們在上學期學習過如何過直線外一點作這條直線的垂線。還記得怎樣畫嗎?誰來示范一個?
(學生板書)
談話:今天我們就在這個知識的基礎上學習三角形的底和高。(邊畫邊講解)任選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就叫做三角形的底。看清楚了嗎?
【設計意圖】以舊知帶新知,既復習鞏固,又使得新知的出現沒那么突然,學生自然輕松地掌握,記憶深刻。
七、活動七: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談話:回憶一下,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課后我們可以利用三角形來畫一幅畫,盡可能多的使用各種類型的三角形,明天我們開個畫展,看看誰的畫最有特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回顧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最后布置以三角形為素材作畫,寓教于樂,讓學生邊復習三角形的分類邊體會數學帶給人們生活的樂趣。
課后反思:
三角形是學生們平日里接觸較多的一種圖形,在低年級就已經直觀認識過,因而本課的重點就放在三角形的穩定性、定義和分類上。所學重難點都是由學生在操作中獲得的,不是由老師講出來,硬塞給學生。這樣做,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學習,落到實處,效果也好。在整個課堂里,老師只是充當一個參與者、引導者。課堂總結也是通過老師的引導,由學生做出歸納,這樣效果要比由老師包辦好。從這節課可以看出
1.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感受三角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改變數學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經歷過程。
學習不僅是追求一個完美的結論,它更是一種經歷,要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認識和學習。“三角形的分類”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因而更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去操作,去感知,去思考、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維,促進思維的發展。
3.及時進行科學評價,激勵學生全面發展。
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而,在評價過程中,我注意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時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與鼓勵,讓學生樹立自我認同感,明確努力方向。
數學學習應給學生帶來快樂。數學其負載的功能不僅僅是讓學習者記住它,掌握它,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它的快樂,感受它的魅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更應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學生對數學的感覺,同時應不斷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角的不同給三角形分類.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畫三角形高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課前調查.
課前調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出示下圖:
3.導入 新課.
教師導入 :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關于三角形你還想了解它什么?
整理學生發言,并提出以下學習目標:
(1)什么叫三角形?
(2)三角形有哪些特征?
(3)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
(4)三角形怎樣分類?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1.教學三角形的意義.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三根小棒,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是三角形的一條邊,你們分組擺一擺,并互相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看一看哪組和你擺的一樣,它們是三角形嗎?
(3)分組討論:如果我們擺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條線段,那么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4)教師演示三根小棒是怎樣擺的,從而使學生知道一根接著一根連在一起的,隨后明確這是圍成的.(板書:圍成)
(5)揭示概念.
教師啟發同學互相補充,口述三角形的含義.(教師板書)
(6)練一練: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2.教學三角形的特征:
(1)自學:①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叫什么?
②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什么叫三角形的邊?三角形有幾條邊?
同桌討論:這些三角形都有哪此共同的特征?
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3)結合手里三角形學具、邊摸邊說出它的特征.
3.三角形的特性.
(1)用三角形木框實驗.
學生嘗試:讓學生用手拉一拉這個三角形,感覺怎么樣?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拉一拉.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三角形的木框不易變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制成三角形呢?
(2)實驗:出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用木條釘成的)教具,讓學生試拉一拉它們.感覺如何?你發現了什么?
提問: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么辦?(加一條邊構成一個三角形)
(3)揭示特性.
(4)師小結:房架、自行車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結實耐用.
(5)你還能舉例子說明嗎?
4.三角形的分類.
(1)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或剪一個三角形)
(2)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①學生猜測: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可以分為哪幾類?
②教師揭示:通常我們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分成三類.分別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③小組討論:你畫或剪的三角形屬于哪一類?找同學代表把三角形貼在黑板相應的集合圖中.
④組織學生觀察并分組討論: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可以分成幾類?
⑤教師小結: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⑥認識三角形之間的關系.繼續演示課件“三角形”.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3)三角形按邊進行分類.
全班同學共同測量課本137頁上部的三角形.
教師提問:通過測量你發現這些三角形邊、角各有什么特點?
引導學生得出:每個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都相等,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教師指出并板書: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又叫做正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都相等.
引導學生比較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使學生明確: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
5.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畫高.
(1)畫銳角三角形,教師邊作圖邊說明.
教師說明:我們已經學過從直線外一點向直線作垂線的方法.現在利用這個知識來認識三角形的高.
教師提問:銳角三角形有幾條高?如果從B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如果從C點畫高,它的底邊是哪條線段?
引導學生明確:銳角三角形的底和高不止一個,從任何一個頂點都可以向它的對邊作高.這樣三角形就有3個底和3個高.
(2)畫直角三角形.
討論:直角三角形的高應該怎樣畫?
使學生明確:因為直角三角形兩條邊成直角,所以夾直角的一條邊是高,另一條邊就是底.
教師提問:再找一找另外一條高在哪兒?
使學生明確:從直角的頂點向斜邊作一條垂線,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條高在斜邊上.
(3)教師演示怎樣畫鈍角三角形的高.
(4)教師強調說明:每畫完一條高,要標上垂足.
6.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演示動畫“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1)量一量下面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教師:怎樣能知道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準確度數呢?
(2)實驗:
指導學生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和∠2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90°.
指導學生拿一個銳角三角形,按下圖的順序,把∠1、∠2、∠3沿虛線折過來.觀察一下,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1+∠2+∠3=180°.
③指導學生用一個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3)引導學生總結: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出示例題,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列式計算.
(5)練習:“做一做”.
在三角形中,已知∠1=140°,∠3=25°,求∠2.
四、鞏固練習.
1.在信封中藏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不能確定?
2.判斷.
①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②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③有兩個角是銳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④直角三角形只有一個直角.
3.操作題.
在下面的圖形中畫出一個條線段.
(1)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銳角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鈍角三角形?
(3)把這個三角形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4.實踐題.
小紅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有點搖搖晃晃了.請同學們幫她想想辦法,該如何修理?
5.說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名稱,并畫出每個三角形的高.
五、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你掌握或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
140頁10題
下圖是一塊菜地,它外面的籬笆圍成了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籬笆的周長是多少?
140頁11題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用兩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四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用七塊拼一個三角形,你想出幾種拼法?
141頁14題
已知∠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兩個銳角.
(1)∠1=50°,求∠2.
(2)∠2=48°,求∠1.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聽指揮
游戲地點
操場
游戲用具
皮筋(封閉的)
游戲方法
1.將全班學生分成各小組.每組4人,其中三人按老師要求利用皮筋圍成三角形,另外一人負責舉旗,當本組完成時,該同學舉起小旗,以示做好.
2.老師可以說任意一種三角形.例如:當老師說“直角三角形”,三個同學就開始圍(三個同學各在三個頂點位置),另一個同學認為圍好了就舉起小旗,先舉起小旗者為勝.當說出其它三角形時,游戲方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