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學生2024寒假安排
寒假是學生和老師們的專屬假期,遇見寒假就會開心不已,所以還是學生時代的你好好珍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北京市中小學生2024寒假安排_放多少天,歡迎大家來閱讀。
北京市中小學生2024寒假安排
義務教育階段第一學期: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放寒假,共5周零2天。
非義務教育階段第一學期: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放寒假,共4周零2天。
寒假簡介
寒假是指冬季1-2月份期間的假期。在中國,學校通常將每個學年分為上、下兩個學期。上學期從秋季九月份開始,到次年農歷臘月初十左右,各學校開始放假,至元宵節后寒假結束。而這個時候正處于中國寒冷的冬季,交‘九’之際,被稱為寒假。假期一般1個月左右。但在寒冷的中國東北地區及其他高緯度地區,有時多達45天左右,多者甚至會50天左右。
寒假期間,休閑、娛樂是少不了的,但一定要有節制,否則,非但不會起到休息的效果,而且也不利于身心健康。我們應該注意合理安排各種活動,恰當處理休閑、娛樂與鍛煉、學習之間的關系。
學生寒假安全注意事項
一、交通安全
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不在行走和騎車時看手機、聽音樂,不在車輛盲區內玩耍,不闖紅燈、不翻越交通隔離欄,不坐副駕駛座位,未滿12周歲不騎自行車及共享單車,未滿16周歲不駕駛電動自行車。
交通安全對孩子來說很重要,所以,帶孩子外出的時候,一定要看管好孩子,而且,孩子需要自己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知識,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橫穿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不得隨意橫穿。
3、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4、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車,車未停穩不得靠近車輛,上下車時不擁擠。
5、文明乘車,乘車時要系好安全帶或抓牢扶手。不坐破舊車輛。
二、安全用電用氣
不使用“三無”電器,不在同一接線板上同時使用多種大功率電器,不用濕手觸摸電源開關和電器。使用燃氣設備應開窗通風并看管,使用后及時關閉。發現火情,及時到室外撥打119。
孩子獨自在家的時候,一定要囑咐孩子不能隨意觸碰電器,特別是電源插頭、充電器頭、帶電的插座等等。
電的安全
1、要在家長的指導下使用家用電器。
2、不要亂動、亂接電線、燈頭、插座等。
3、不要在標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
三、注意火的安全
一定要叮囑孩子,不能玩火,因為玩火不僅可能會引發火災,造成人身和財產的損失,還有可能燒到自己,非常危險。
1、不準玩火,不得攜帶火種,發現火災不得逞能上前撲火,要及時報告大人或報警(119)
2、小心、安全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
3、燃放爆竹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不放。
4、家長不在家時,不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防止煤氣泄漏。
四、注重自我保護
不去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酒吧等場所游玩,多去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運動館等青少年社會實踐場館活動。
1、不去網吧、酒吧以及歌舞娛樂場所;
2、不沉迷網絡和電子游戲;
3、不玩渲染暴力等不健康網絡游戲;
4、慎交網友,不與陌生網友見面,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5、不在工地、軌道、高壓線等危險區域玩耍;
6、遠離擁擠場所,避免擁擠踩踏。
五、安全乘坐公交
遵守乘客守則,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及其他禁止物品乘坐公共交通。乘車時先下后上不爭搶,發現可疑物品,及時報告工作人員,不擅自處置。保管好隨身攜帶物品。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跑鬧、玩耍。
2、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人行天橋等,不得隨意橫穿。
3、不得在馬路中央騎自行車。
4、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車,車未停穩不得靠近車輛,上下車時不擁擠。
5、文明乘車,乘車時要系好安全帶或抓牢扶手。
六、注意精神安全
遵守網絡文明公約,不瀏覽不良信息,不侮辱欺凌他人。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不沉溺虛擬空間,不將個人、家人及他人信息上傳。
保護自己的密碼口令安全,不告訴他人。聊天交友要謹慎,不與網友見面。
上網要有節制,文明健康上網。
1、遠離網吧。在家里上網要聽從父母的指導,不登錄、不查看不健康的網站,上網時間要有節制。
2、不要涉足營業性電子游戲室、臺球廳、錄像廳、卡啦OK廳、歌舞廳等娛樂場所。
3、不參加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聽、不信、不傳、不參與封建迷信活動,堅決抵制邪教活動。
4、不購買、不借閱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報紙、光碟、錄像帶;不看低級趣味的電影、電視。多讀健康的書刊,多看樂觀的節目。培養文明行為,抵制消極現象,促進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社會風氣的形成、鞏固和發展。
北京寒假學習安排
1.認真學習,提升自我。自覺制定學習計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按時按質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對本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查漏補缺。
2.閱讀書籍,陶冶情操。培養愛讀書、勤讀書的好習慣,利用假期多讀書、讀好書,增長知識、開拓視野。
3.關注時事,愛國愛家。每天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國內外大事,收看、收聽各種新聞節目,養成關心時事新聞的好習慣。
4.積極鍛煉,強身健體。堅持體育鍛煉,選擇適合自己身體和年齡特點的運動項目,每天保持至少一小時總量的鍛煉時間,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抗病能力。
5.勞逸結合,體驗快樂。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勞動的習慣,通過身體力行,體驗父母的艱辛和勞動的樂趣。
6.參加實踐,增長才能。走進社會,投身大自然,感受社會的進步,體驗自然的美麗;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實踐能力。
放寒假的意義
寒假對老師來講,意味著更少的會議,沒有上課的羈絆,可以更加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因而寒假是自由的。寒假對于學生來講,是希望學生們在寒假里,除了探親訪友,好好放松一下,還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些問題,多讀一些書或者文獻,以做到學習、生活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