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節(jié)放假時間及調休安排
春節(jié)是我們國家最隆重熱鬧的節(jié)日,每年過節(jié)大家都會回家和家人團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4春節(jié)放假時間及調休安排(出爐),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4春節(jié)放假時間及調休安排
2月10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勵各單位結合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安排職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2024過年高速免費幾號到幾號結束
2024年春節(jié)假期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時段起止時間為2月9日(除夕)00:00至2月17日(正月初八)24:00。
春節(jié)介紹
春節(jié)(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jié)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jié)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春節(jié)的美食有哪些
1、餃子
餃子,古稱“角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餃子,會覺得沒有過年的氣氛。北方一些山區(qū)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2、春卷
春卷也稱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并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3、湯圓
南方的元宵節(jié)慶食品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jié),道稱之為“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
4、年糕
年糕屬于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有紅、黃、白三色,象征金銀。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節(jié)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古代怎么過年
唐宋春節(jié)也放七天假
古代官員過的新年,其實是指農歷年,即正月初一。據唐玄宗頒布的紅頭文件《假寧令》:“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所謂的“元正”指的就是新年,意思是說,春節(jié)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這么兩個黃金周。宋代延續(xù)了這個天數,元、明、清三個朝代則縮減為三天。
事實上,到了唐朝后期,黃金周有3個,而且小黃金周并不比我們少。《唐會要》第82卷有一段專寫節(jié)假調整,說唐德宗貞元年間,把寒食節(jié)的假期從3天調整到7天,加上春節(jié)7天、冬至7天,剛好3個黃金周。
明清時期:春節(jié)延至一個月
到了明清時期,朝廷在逐漸削減甚至取消“旬休”制后,全年只規(guī)定了三個主要的節(jié)慶,即春節(jié)、冬至和皇帝誕辰。加上元旦、元宵、中元(農歷七月十五)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清朝前期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
不過,政府消減假期的措施遭到了大多數官員的反對。帝王將相考慮到自己在臣民面前的聲望,也只好接受“民意”,做了修改。后來在三個假日的基礎上增添了寒假,并將春節(jié)和寒假的假期均延長至一個月。因此,新增的寒假可以看做是對喪失常規(guī)性假日和節(jié)慶假日的一個補償。在國人心中除夕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