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象征著什么,秋分的寓意
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象征著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分知識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秋分代表著什么意思
秋分代表寓意: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象征秋季豐收寓意。
秋分這一天晝夜平分,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也象征著秋季的豐收之喜。此后,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節氣各種習俗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豎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目前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秋分養生
1、飲食調養
秋分要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
此外,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還應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
2、起居調養
應“早臥、早起”。秋季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衣裝也要做到酌情增減,適當的秋凍,但不可穿的太單薄才有助于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
而到了深秋時節,風大轉涼,就不要秋凍了,應及時增加衣服,尤其是體弱的老人和兒童更要注意保暖。此外,氣候漸涼,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胃病容易反復多發,應特別注意胃部保暖。
3、情志調養
應放松心情掃除抑郁。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產生憂郁傷感情緒,導致體內分泌紊亂,從而產生疾病。
此時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心情舒暢。秋高氣爽是外出秋游、登高的好季節,可爬山登高疏解煩悶。
4、運動調養
秋分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重在益肺潤燥,如練吐納功、叩齒咽津潤燥功。
秋季吐納健身法,對延年益壽有一定好處。
方法是每日清晨洗漱后,于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里液滿,漱煉幾遍,分3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舌舔上腭,用鼻吸氣,用意將氣送至丹田;隨后將氣慢慢從口呼出(呼氣時要稍嘬口)。如此反復30次。秋季堅持練此功,有保肺強身之功效。
5、穴位調養,按摩太淵 調整肺氣
太淵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不但可以調整肺氣的升降功能,還可疏暢三焦氣機。按摩刺激太淵,可防治肺系統的眾多病癥,如咳嗽、胸悶逆氣、嘔吐、眼睛紅腫、氣喘、咯血多痰等。
因此,無論是寒燥引起的咳嗽,還是溫燥引起的咳嗽,都可按摩太淵穴治療。太淵穴的保健方法是按摩和外貼穴位膏。
也可用黃芪和人參打成細末,貼在穴位上,外用醫用膠布和紗布固定,也有良效。
秋分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秋分是秋季的節氣,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
秋分節氣詩歌
1、《夜喜賀蘭三見》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2、《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3、《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