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山洪災害的主要措施
在受災嚴重的路口及地段安排專人值守,拉好警戒線,防止人員回流,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的實際行動,在搶險一線筑起了個個堅固的堡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預防山洪災害的主要措施,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山洪災害的主要措施
1、監測預警:監測預警系統建設主要包括水雨情監測(雨量站、水位站、視頻站)、監測預警平臺、預警系統等。通過監測站點的建立,實現水雨情信息自動采集;通過監測預警平臺的建設,實現各類決策支撐數據快速匯集處理;通過預警設備的發放,實現及時有效通知受威脅群眾轉移。
2、群測群防:群測群防是指山洪災害易發區的縣(市、區)、鎮(鄉)兩級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員會,組織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在水利、防汛主管部門和相關專業技術單位的指導下,通過防御組織建立、責任制落實、預案編制、防災知識宣傳、避險技能培訓、避災措施演練等手段,實現對山洪災害的提前預防、及時監測、快速預警和有效避讓的一種主動防災減災體系。
山洪的會帶來什么災害呢
1、山洪災害是指由山洪暴發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濫及伴隨發生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
2、山洪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通過提高防洪標準、調整人類活動方式、增強山區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可以達到減少山洪災害發生頻率或減輕其危害的目的。
3、山洪急救:暴雨也可能會導致山洪爆發,如果出現暴雨天氣時你正在山區,發生山洪時這種情況下應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冷靜,盡快向上或較高地方轉移。
(2)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3)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4)如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系,或發出求救信號,尋求救援。
山洪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山洪暴發的水是降雨來的,暴雨引起的山洪最為常見。龍槽溝是典型的山溪溝,具備落差大、集雨面積大、形成洪水后流速快的特點,山溪的水位10秒鐘內可上漲50厘米,不適合親水休閑。
事發當天,彭州市龍門山鎮轄區有對流云團生成,同時在龍槽溝發生短時突然性降雨。戲水群眾所在的下游,現場雖然并無降雨,但大量雨水形成的山洪在頃刻間傾瀉而下。
龍槽溝屬于未開發景區,是一條天然的泄洪河道,無任何旅游設施配套,環境承載能力有限。 為防止游客私自下河灘踩水、嬉戲,龍門山鎮在溝內沿河區域增設圍欄與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不要進入河灘,謹防山洪等地質災害。
容易發生山洪的原因
和有關歷史資料對比,洪水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與人口增長趨勢相當一致。不得不承認,我國迅猛的人口增長,擴大耕地,圍湖造田,亂砍濫伐等人為破壞不斷地改變著地表狀態,改變了匯流條件,加劇了洪災程度。
降水豐虧由天,調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災害,以及洪水災害的大小,又離不開人為因素。
人類犯下的最大錯誤是砍伐森林。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對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減作用。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災,而破壞了森林,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災。森林的調洪作用主要表現在:1、森林林冠可以通過它巨大的葉面截滯暴雨里的一部分,可達10~30%;2、它的枯枝落葉層有儲存雨水的功能;3、由于森林的存在,大大加強了地表的伏滲能力,大量的急速的地表徑流變成了緩慢的地下徑流;4、森林還可以改變土壤的地表結構,增強儲存降水的能力;5、森林根系龐大,有固土作用,調節洪水注入江河的泥沙。
其次,長江上游亂砍濫伐的又一惡果是驚人的水土流失。現已達35萬平方千米,每年土壤浸融量達25億噸。河流、湖泊、水庫淤積的泥沙量達20億噸。僅四川一省一年流入長江各支流的泥沙,如疊成寬高各1米的堤,可以圍繞地球赤道16圈。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每年沉積的泥沙達1億多噸,有人驚呼:“這樣下去,要不了50年,洞庭湖將從地球上消失!”長江之險,險在荊江,由于泥沙俱下,如今荊江段河床比江外地面高出十多米,成了除黃河之外名副其實的地上河。
山洪屬于什么自然災害
山洪屬于氣象災害。山洪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區,相對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