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
通過對初一語文的認真學習,大家不僅能學到好的寫作方法,還能培養和作者一樣高尚的精神品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課文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3、激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并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先談貓
同學們,你們熟悉貓這種動物嗎?說說你見過養過的貓。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貓,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二、初讀課文 感知貓
(一)師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生字要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想想,這是一只怎樣的貓?(可在文中找出概括課文內容的句子)
(二)學生自讀思考。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正音,重點指導多音字“屏”的
讀音。
2、說說文中概括寫貓的句子,即文章的中心句。
三、精讀細品 感悟貓
(一)師談話:請同學朗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在你眼里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二)學生交流匯報(在匯報時對貓老實、貪玩又盡職的特點可打亂順序)
1、 讀老實之貓 請同學讀句子,突出重點詞句“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讀出貓的老實。
2、 品貪玩之貓
(1)大屏幕出示寫貓貪玩的句子: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2) 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貓貪玩?(一天一夜 任憑……也)
(3) 學習關聯詞“任憑……也”(不改變句子的意思換個詞,分別請同學朗讀,相互點評,讀出貓的貪玩。)
(4) 品喜愛之情
出示句子: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說它貪玩,的確是,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 ①比較兩句的異同。
②讓學生思考老舍先生在一個句子里連用三個表語氣的詞讓我們感受到他是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說的?
③老師指導學生帶著感情朗讀。
④設境悟讀:第二天,這只貪玩的貓終于回來了,老舍先生把它愛憐地抱在懷里,一位鄰居進來了,老舍先生對鄰居說——一生讀一位朋友來做客,老舍先生對朋友說——又一生讀老舍先生還寫下了這句話,想對所有的讀者說——全班齊讀
3、 品盡職之貓
(1)大屏幕出示寫貓盡職的句子
(2)點名讀寫貓盡職的句子,其他學生思考:從哪些詞語讓你體會到貓的盡職?(屏息凝視 非……不可)
(3) 細品貓的盡職
① 品詞“屏息凝視”(通過學生做動作理解詞語的意思;在做動作體會之后請學生用語言表達詞語的意思;創設情景體會:貓蹲在洞口,一個小時過去了,它——生:屏息凝視師:輕一點,千萬別驚動老鼠,兩個小時過去了,它還在——屏息凝視 師:別出聲,老鼠還在洞里,三個小時過去了,它仍在——屏息凝視)
師:它就是這樣,一連等了幾個鐘頭,你體會到什么?(貓的盡職)
② 學習關聯詞 非……不可(換詞; 用關聯詞說句子; 從關聯詞體會貓捉老鼠的決心和耐心)
(三)師談話:請大家看黑板,看看老舍先生家的貓,它是——
(師指著板書,讓學生說),這三個特點讓我們感受到貓的性格很古怪?為什么?(讓學生理解老舍先生通過寫貓這種相反的矛盾的性格來體現它的”古怪“,表達喜愛之情)
四、遷移學法,細賞貓
1、 總結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要求學生按照這種方法自主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2、 學生默讀課文,看貓的古怪還體現在哪些方面?
3、 小組交流。
4、 全班交流。(交流時引導品讀人愛貓、貓親人的重點詞句:如品讀 “蹭”“小梅花”等)
5、 師生共讀,抒愛貓之情 (配樂朗讀,老師讀總寫貓特點的句子,學生讀具體寫特點的句子)
五、邊讀邊想,悟小貓
1、師談話:大貓是這樣古怪又可愛,想不想看老舍先生筆下的小貓?
2、大屏幕出示收集的淘氣小貓的圖片,讓學生說感覺。
3、學生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4、配樂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象小貓淘氣又可愛的樣子。
六、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1、讀課后鏈接,看看與課文中的貓寫法有什么不同?
2、回去觀察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動筆寫一寫。法。小練筆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2】
教材和學情分析
《貓》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過觀察貓的神態、動作,傾聽貓的叫聲等,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把成年貓的古怪性格以及剛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描寫得活靈活現,文章結構嚴謹,內容具體,語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間流露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紹貓的性格特點時,用平實、樸素無雕琢的語言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基于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學本課應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通過朗讀和對重點詞句的推敲,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學習作者精妙的寫作手法;體會人與貓之間那份和諧、美好,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揣摩重點詞語、句子,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及它的活潑可愛。感受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動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貓(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感情色彩。
五、教學準備
學生: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預習課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老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不同形態的貓。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它們很可愛,給我們帶來了的快樂。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們喜歡貓嗎?貓給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別喜歡貓,還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貓。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此環節,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懂字詞。圈劃出生字新詞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組同學交流。
2、預習匯報。
【設計意圖】(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學生可對新知識有初步的理解,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可以學會,從而提高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些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大貓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小貓的呢?(小組交流,討論匯報)
4、課文中哪兩個句子最能概括大貓和小貓的特點呢?找一找畫出來。
(課件出示:(1)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2)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這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討論:是每段的總起句,課文就是圍繞這兩句話來寫的。)
5、句子比較。(課件出示)
(1)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2)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讀一讀,看看這兩個句子哪個更好些?為什么呢?“實在”還可以換成哪些詞呢?(一個“實在”就更加突出了大貓性格的古怪,使語氣更加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朗讀,學生在邊讀邊思中,在小組的合作與交流中,在詞語的訓練中,對課文內容有了整體感知,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感。)
三、讀中感悟,理解大貓的“古怪”
(一)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大貓的古怪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相關的句子,邊讀邊作批注。
(二)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匯報,師生討論交流。
哪些詞能說明貓的古怪呢?(老實 貪玩 盡職 )
1、從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貓的老實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睡覺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乖、睡大覺、無憂無慮、不過問)
(2)誰能把貓的這種無憂無慮用朗讀表達出來呢?
(3)“乖”本來是用來形容小孩子的詞,這里卻用在了貓的身上,從中你看出了什么?這句話我們該怎么讀呢?試一試,讀出你的喜愛來。
2、從哪又能看出貓很貪玩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玩耍里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2)“任憑”可以換成哪些詞呢?誰能用“任憑說一句話?
(3)想一想,都有誰,會怎么怎么呼喚它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讓學生在反復品讀中,體會老舍先生用詞的精當,體會作者蘊藏于文字間的對貓的喜愛之情。)
3、按前面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貓的盡職又表現在哪兒呢?
(1)學生讀句子,教師放課件(貓捉老鼠時的樣子)
(找出重點詞語:屏息凝視、非……不可)
(2)“屏息凝視”是否不呼吸了呢?讓我們屏息凝視10秒鐘,有什么感覺?那貓要這樣“一連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你覺得這只貓怎么樣啊?
(3)讀一讀,讀出貓的盡職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情境體驗和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貓的盡職。)
4、貓的這些古怪的特點,課文中是用怎樣的句式連起來的呢?
引導學生找出后進行比較。
(1)“說老實吧,它的確( );可是( );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 )可是( )”
(2)“它很老實,它白確( );可是( );它很貪玩,的確是呀┉┉可是┉┉”
(2)仔細讀一讀,體會有什么不同?從中你感覺到什么?
(3)情境創設:這么貪玩的貓,家里來了客人,老舍先生會怎么說呢?
(4)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使筆下的貓仿佛就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于字里行間滲透著對貓的喜愛之情。
(5)大聲地讀一讀,看誰能讀出這種感情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語氣句子的比較,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朗讀品味老舍先生的語言,感受老舍先生對貪玩的貓的寬容與喜愛,升華情感。)
5、貓還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1)學生讀句子,小組合作,找出相關語句。
(2)從哪能看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呢?
課件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①理解“蹭”。怎么是蹭呢?想想看怎么蹭?做個動作看看?會有什么感覺呢?此時的貓在作者的眼里像什么呢?
②怎么才能讀出這種喜愛呢?
(3)課件出示“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①說說你對“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貓的臟腳印說成了是清香秀麗的梅花,從中看出什么呢?
③讓我們讀出老舍先生的喜愛吧!
【設計意圖】(通過對“蹭”和“小梅花“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然后心有所悟。體會作者對貓的這份喜愛之情。)
(4)“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
①貓的叫聲有長短,有粗細,這么多的變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聲可在作者的耳朵里卻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從中你感覺到什么呢?
③帶著這種情感讀這一句吧。
6、貓的性格古怪還可以從哪兒看出來呢?
⑴課件出示:“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說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⑵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找出生點詞語: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讀書邊批注邊思考,學生勤動筆墨,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運用上下文來理解重點詞語,并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貓的古怪性格。)
四、課堂小結,提綱挈領。
1、老舍先生家的貓真是古怪。(引讀:它既-----又學生接讀)。
2、老舍先生用平實的語言,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大貓性格的古怪和他對貓的喜愛之情。那么,他筆下的小貓又是如何的可愛呢?下節課我們接著學習。
【設計意圖】(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設計引讀環節旨在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重點,鞏固所學,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內化。)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3】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童年之“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從而引導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步驟:
一、引導學生泛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重點閱讀課文的第10~14小節,了解這部分內容所寫的兩件事情。
三、用視頻展臺、投影儀將張潔的《挖薺菜》的第10~13小節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考慮:
(1)這部分內容與課文的10~14小節的內容有什么相似之處?
(都寫到了采摘的過程和吃的過程)
(2)這兩部分內容給人們怎樣的啟示?
(《柳葉兒》主要告訴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薺菜》告訴人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還提出了子女教育的問題)
(3)體會兩段文字中景色描寫的作用。
(《柳葉兒》寫出了鄉間景色的優美,當時的“我”絲毫不覺得生活的苦澀,而讀者卻體會到“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挖薺菜》寫出了“我”自由快樂的心情)
四、討論總結: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
本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生活素材的搜集整理,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實踐的結論,有目的地將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外。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引導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周圍經歷過艱苦歲月的人,向他們了解當年他們的樂趣是什么,以及是怎樣度過艱難歲月的,做好記錄。
二、課堂交流:
1.了解課文內容,分析本文所表達的主題。
2.分組交流自己課前采訪的內容。
3.每組指派一名代表發言。
4.引發學生思考:
(1)當年,老一輩生活艱苦的原因是什么?
(2)我們今天的生活樂趣與他們當年的有什么不同?
(3)我們如何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課后作業: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資料整合平臺】
1.張潔的《挖薺菜》。
2.劉紹棠的《榆錢飯》。
使用建設:
引導學生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了解老一輩所經歷的苦難生活,啟發學生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文章清新純樸、富于生活氣息的語言風格。
【口語交際】
1.了解“勸告”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勸告的方法和技巧。
3.課堂活動:
(1)創設情境
(2)分組練習
(3)班級交流
(4)教師總結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概括課文主要情節。
2、學習運用多種方法描寫塑造人物,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引導學生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增進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及線索,概括課文主要情節。
2、引導學生體會航天員嚴謹、科學的態度,增進民族自豪感。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充滿好奇,電視或者各種媒體上關于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的報道也比較詳細,他們應該有所了解。航天員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呢,他們肯定想一探究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導入語:著名的般天英雄楊利偉要來我們班作一個關于在太空一日生活的報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關般天的知識?
預設1:我希望了解在太空都看到了什么。
預設2:我希望了解宇航員在太空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預設3:我希望了解在太空會遇到一些什么。
教師導入語: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去進行一場關于太空的奇妙旅行。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教師引導語:下面我們來讀課文,為了便于大家順暢閱讀,我們先訂正一些字的音,掃清閱讀障礙(幻燈片出示字音,師生訂正),相信大家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旅行了,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嘗試概括作者主要為我們在太空的哪些事件。
幻燈片出示問題:
1、朗讀課文,作者為我們介紹了在太空一日的些見聞?
2、讀后思考、合作交流
a、起飛的感受(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b、我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c、神秘的敲擊聲。
D、驚心動魄的歸途。
學生合作交流,教師巡視課堂,參與各小組討論,一方面掌握討論情況,一方面進行疑點點撥。學生小組討論后發言總結,教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5】
教學要求
1.學會4個生字,掌握“稿紙”等詞。理解“古怪、盡職、屏息凝視”等詞語,積累“生機勃勃”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貓的特點。
3.品味“說它……吧”,“蹭”“……踩印幾朵小梅花”,“生機勃勃”等詞句,學習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激發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貓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學習抓住事物特點真實具體地描寫的方法。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無憂無慮、任憑、豐富多腔、遭殃、責打、生機勃勃”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了解大花貓的古怪和它小時候的可愛。
3.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大花貓小時候的可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學生介紹認識的貓。
2.教師予以歸納。
貓:哺乳動物,面部略圓,軀干長,耳殼短小,眼大,瞳孔隨光線強弱而縮小放大,四肢較短,掌部有肉質的墊。行動敏捷,善跳躍,能捕鼠,毛柔軟,有黑、白、黃、灰褐色。據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
3.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老舍先生寫的《貓》。
二、整體感知,掌握生字詞
1.明確自學要求。
⑴讀準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認為難讀的詞語和同桌多讀幾遍。
⑵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⑴教師隨意地抽出下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任憑 無憂無慮 盡職 稿紙 抓癢 豐富多腔 遭殃 蹭 責打 折騰 枝折花落
⑵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重點注意:“蹭、癢、憑、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說說生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重點注意“耍”與“要”、“乖”與“乘”、“慮”與“虛”的區別。
⑷教師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詞語,指名認讀,全班齊讀。
⑸理解詞語的意思。可以結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結合文章中的語言理解。
任憑:無論。不管。
盡職:做好本職工作。
遭殃:遭受災殃。
豐富多腔:本課指貓的叫聲種類多。
無憂無意:沒有憂慮。
4.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⑴自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都寫了貓的什么特點?作者分別寫了什么時候的貓?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中?
⑵交流。
第一自然段:寫大花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寫大花貓高興與不高興時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又膽小又勇猛。
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
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寫大花貓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1.自學第四自然段,讀懂什么就說什么。
2.學生匯報讀懂的內容,教師相機引導。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淘氣、好玩。
教師引導:哪些句子描寫小貓淘氣、好玩?找出來,讀一讀。(引導朗讀,要讀出小貓的可愛。)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勇敢、很堅強、不怕摔、不怕疼。
教師引導: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堅強、可愛來。
學生:讀懂了小貓很淘氣,折騰得花草枝折花落。
教師引導:對,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讀出淘氣來。
3.教師歸納:
⑴這么淘氣的小貓,如果是你家的,你會怎么評價它?根據老師的指示說說。
這真是一只
⑵老舍又是怎樣評價它的?從文中找出兩個詞語來評價它。(生氣勃勃 天真可愛)
⑶讀了課文,和老舍先生產生的感情一樣么?說一說。(喜歡、喜愛)
⑷一起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注意讀出喜歡的感情。
四、課堂小結
教師:可愛的一只小貓。全身都洋溢著淘氣與生氣,它長大后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明天再學。
五、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2.背誦第四自然段。
3.比一比,組成詞。
耍( ) 慮( ) 稿( ) 淘( ) 踩( ) 貪( ) 跤( )
要( ) 虛( ) 搞( ) 陶( ) 彩( ) 貧( ) 絞( )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品味“說它……吧”,“蹭”,“……踩印幾朵小梅花”,“生機勃勃”等詞句,學習精彩的語言。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2.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特點,真實具體地進行描寫。借助課文內容與插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教師:說說課文第四自然段講了什么?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寫出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指名回答。(講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寫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教師:昨天,我們學了小時候的貓,現在大家來完成一項練習。
小時候的貓很(淘氣),它是那樣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我非常(喜歡)它。
4.教師:你喜不喜歡老舍先生家的貓?為什么?同學們可能會覺得我們平時見過(或養過)的貓沒有老舍先生家的可愛,那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仔細閱讀課文,就會找到答案了。
二、自學課文
1.提出要求。
⑴自由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說說這三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⑵大花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里?找一找,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自學。
3.自學反饋。
⑴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⑵大花貓的古怪性格體現在哪里?
(說它老實可是又貪玩 說它貪玩可是又盡職 高興時溫柔可親 不高興時一聲不吭 它什么都怕,可是很勇猛)
三、研讀品味
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在我們眼前出現了老實的貓、貪玩的貓、盡職的貓,哪種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學生匯報。
3.教師過渡:作者通過細致地觀察貓,才把貓的性格特點寫得很具體。作者不但描寫具體,寫法也獨到,請比較兩組句子。
A句能換成B句嗎?為什么? A.說它老實吧 B.它很老實
A.說它貪玩吧 B.它很貪玩
4.學生討論。
(A句是通俗的說法,同時還包含著作者的喜愛之情。)
5.教師:你喜歡老實的貓、貪玩的貓、還是盡職的貓呢?選擇一種你喜歡的讀,請同學們聽聽他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或者還有哪些地方沒注意到?
㈡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瀆。
2.品味“蹭”字:“蹭”是什么意思?誰能表演“蹭”的動作?大花貓在“蹭”主人時,心里可能在想什么?(“蹭”的意思是摩擦。大花貓在“蹭”主人時,就像孩子在向大人撒嬌。)
3.A句和B句哪句更好?為什么?
A.……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B.……在稿紙上踩印幾個小黑點。
4.教師:那么,大花貓在主人寫作時給主人“畫”上幾朵“小梅花”,它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請你用大花貓的口氣說說。
5.學生模仿貓的各種叫聲,理解“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等詞語。
6.指導學生進行表情朗讀。
教師:這些都是大花貓高興時的表現,它要是不高興時就一聲也不出。這只貓的性格可真是倔強呀。
㈢學習第三自然段。
1.教師:大花貓什么都怕,可是它卻非常勇猛,不要說對付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2.以“我們家的大花貓的確(實在)勇猛”為中心句說一段話。
3.學生說。
四、領悟寫作方法
1.默讀全文,思考回答:作者為什么能抓住貓古怪的性格和淘氣這兩個特點?
2.追問:這篇文章作者為什么寫得那么真實具體?
3.教師:學了這課后,你學到了哪些寫作知識?
學生暢談。
五、課堂小結
1.結合板書,要求學生用“說它……可是”的句式,說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內容。
2.教師:大花貓小時候逗人愛,長大了也一樣討人喜歡。從老舍的真實具體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喜愛自己家的貓呀!我想,不僅是貓,只要是小動物,他都會因為他有一顆愛動物的心。
六、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
初一第二學期語文教案【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2、學習生字,理解生詞,要求掌握:古怪、無憂無慮、盡職、閉息凝視、變化多端、生氣勃勃,會用"任憑"、"生氣勃勃"造句。
3、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敘述方法。
4、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
一、導入(聯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新課產生親切感)。
談話:哪些小朋友家里養過貓?你們仔細觀察過貓嗎?貓給你們什么印象?
敘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書),他非常喜歡貓,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貓》。
二、自學課文。
△自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不懂的做上記號。
△檢查字詞學習情況,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
△這篇課文中,寫了哪些貓?(大貓和小貓),哪些小節寫大貓的,哪些小節寫小貓的作為?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大貓的什么特點?又寫了小貓的什么特點?把能概括它們這一特點的句子劃下來。
(貓的性格實在古怪。)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三、學習課文。
第一部分——大貓(1、2節)
1.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當你讀到這一句時,你是怎么想的?
2.下面就寫它怎么古怪,它古怪在哪兒呢?(自己讀課文,找找有關的語句)
3.現在我們先來看第一小節,邊讀邊想:從這一節的內容里,我們看到了貓的幾種不同的形象。
結合放幻燈,以及平日觀察,具體描繪一下貓的這些形象。每敘述一個形象,要求概括一下自己對貓的印象。
△(放幻燈①:貓在睡覺)學生敘述:貓很老實。(釋:無憂無慮)
△(放幻燈②:貓出去玩)學生敘述:貓很貪玩。
△(放幻燈③:貓等老鼠)學生敘述:貓很盡職。(釋:盡職)(突出:"非┉┉不可┉┉")
4.點撥:貓又是老實,又是貪玩,又是盡職,那么課文上是怎么把這些不同的特點聯起來的呢?你們再讀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連接的詞語和句子。
("說老實吧,它的確┉┉";"可是┉┉";"說這貪玩吧,的確是呀┉┉""可是┉┉")
6.根據板書指點:
說它 老實(可是)貪玩
貪玩(可是)盡職
指點:說它老實,它是乖,可是,它又貪玩;說它貪玩吧,它是貪玩的,可是,它又盡職的。所以課文開頭第一句就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啟發:其實貓就是貓,白天睡大覺,晚上捉老鼠,沒事東跑西跑,根本談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實呀,乖呀,貪玩呀,盡職呀。但是作者為什么這么寫呢?(作者愛貓,覺得貓像頑皮可愛的小孩似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這樣就把作者愛貓的感情表達出來了)
7.指導朗讀。現在我們看,誰能把作者對貓的愛表達出來。
8.貓的古怪還表現在哪兒呢?再讀課文,把有關的語句劃下來讀一讀。
(可劃的詞語: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它若是不高興,一聲不響。)
這一小節請小朋友自己讀讀、想想、講講。
自己講書要點:
(1)"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后面用了冒號,表示下面寫貓的溫柔可親。
(2)高興時的溫柔可親是詳寫的,不高興時一聲不響,寫得簡略。
四、鞏固詞語
1、同桌檢查讀詞語
2、(出示:任憑、無憂無慮、溫柔可親、盡職、變化多端、閉息凝視、古怪),從中挑出兩到三個,寫出貓給你的印象。
五、作業
1、《課堂作業》中相關題目。
2、各自練習背誦一、二兩節。
一、講讀課文。
第一部分——大貓(3小節)
1.讀第三小節:這一節進一步寫出貓的古怪。你們能用一對反義詞把這一節的內容概括一下嗎?(板書:怕、勇猛)
2.用上關聯詞語把它們聯接起來。"既┉┉又┉┉""雖┉┉但更多的是┉┉"
3.現在我們來看1——3段,概括一下,課文是從幾個方面寫了貓的古怪,
說它 老實 (可是) 貪玩
__ 貪玩 __ 盡職
古怪 __ 溫柔可親 __ 一聲不響
__ 怕 __ 勇猛
4.指導:這一段主要寫的什么?我們還可以用書上哪一句概括?(貓的性格實在古怪。)這一句寫在這一段的第一句,這叫什么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人一看就明白,而且印象深刻)
第二部分——小貓
1你們再看第二段的第一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2、課文上說"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這個"更"字告訴我們,作者愛貓,更愛小貓。讀第二部分:從課文里找找,哪些詞語本來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現在卻用到小貓身上去了。("好玩具;不哭、打秋千、生氣勃勃、天真可愛"以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
2.小貓的可愛,你們感覺了嗎?誰能根據照課文內容,然后補充自己所觀察的,說出小貓的天真可愛。
3.指名朗讀。
二、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說話練習:過去我們寫動物,只懂寫出動物的形狀、生活習性,這篇課文卻著重寫出了貓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愛。誰能選自己所喜愛的一種小動物,說出它的特點,表達出你對它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