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英語教案
中考英語教案都有哪些?英語語法上深受日耳曼語系北支影響。很多名詞,尤其是高端名詞,以及書面拼寫都來自法語,與法語相似甚至相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中考英語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1
Properties: Recorder, Overhead Projector and a map of world.
Teaching Objectives:
1. Practise listening ability.
2. Revise the grammar: the Compar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 and Adverbs
The Past Perfect Tense
Language Focus: Checkpoint 18
Teaching Procedures:
I. Showing the teaching aims
II. Revision
Check homework,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rtners' homework to share with each other.
Revise the use of the Infinitive
III. leading in
T: Today we'll learn something about Coco. Do you know where she is from?
IV. Listening practice
Play the tape or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 then look at the workbook, Exercise 1, go through the questions with the students and make sure they can understand what they mean. Play the tape again,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ir answers in pains before the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V. Presentation
Show the students a map of the world, and ask: What map is it? Help the students find “China” and “India” on the map.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two countries: They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y have a large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Ask: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and what’s the population of India? Let the students read Part 2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China's population is 1 328 000 000 and India's population is 1 000 000 000). That’s to say India’s population is smaller than China’s .Ask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words in the box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then read together, finally 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VI. Practice
Revise the Grammar: The Past Perfect Tense, give some examples:
1. He had left before his wife came back.
2. I remembered that Peter had already got a bike.
3.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he had learned 2000 new words.
4. When I got to the cinema, the film had begun.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do Exercise 3. The answers are: 1 C 2 E 3 A 4 B 5 D. Let the students read these sentences together.
VII. Practice
Ask the students to do Exercise 4 first,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he answers are: had, in, is, more, the, had, to, in, had, that, to, us, and, to
VIII. Workbook
Give the students five minutes to finish workbook. Do Exercises 1, 3 and 4.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he answers to Exercise 1 are: took, went, found, was, called, told, had happened, said, would go, came, was found, checked, founded, said, stole, went, enjoyed, came, found, had stolen, had
The answers to Exercise 3 are: I worn out 2 try on 3 slow down 4 made up my mind 5 am pleased with 6 were angry with, deserve to 7 at least 8 as if 9 carried on
IX. Summary
Exercises in class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 in this unit.
Lucy and Lily are___1___. They are living together___2___. But sometimes they fight. It doesn't last too___3___. They___4___very well with each other again.
They look___5__, so it's hard for people to recognize them: Who is Lucy___6__Lily. We always___7___mistakes. They feel___8__. They like most of the same things, for example: music, food and___9__. But Lily likes to___10__, Lucy likes to___11__, they don’t like the same colour,____12___. So they have some___13____Sometimes they disagree, but they never___14__. They love each other and they are___15___happy that they are twins.
Answers: 1.twins 2.most of the time 3.long 4.get on 5.the same 6.or 7.make 8. the same 9. books 10 .dance 11. sing 12. either 13. differences 14. fight 15.both
X. Homework
Prepare for the final examination.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2
課 題 The title
授課時間 Time
教學目的 Teaching Objectives
教學重點 Teaching focus
教學過程 Teaching procedures
1.問候:Greetings
2.復習:Revision
3.新課導入 Lead-in
4.文章背景介紹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5.課文詳細分析 Text Analysis:1)文章體裁 Style of the text
2)文章結構 Structure of the text
3) 文章內容詳解(如對重要語言點、語法點、主旨思想、
寫作手法等的分析)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xt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grammatic points,theme and
writing devices)
教學內容 Teaching Content
教學方法、手段及時間分配 Teaching Method and Time Arrangement
課堂小結和教學反饋 Conclusion and the Feedback
作業 Assignment
板書設計 Blackboard Design
教學反思 Teaching Reflection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3
1、寫課題(Topic)和課型(Lesson Type)
課題相當于文章的標題,講課時要首先告訴學生,并寫在黑板上。因此要寫得準確。課型是指該節課的講授類型。初中英語的主要課型有::新授課(New lesson)、鞏固課(Reinforcement Lesson)、復習課(Revision Lesson)、語音課(Phonetic Lesson)、聽力課(Listening Lesson)、聽說課(Aural-Oral Lesson)、閱讀課(Reading Lesson)、語法課(Grammar Lesson)等。不同的課型應用不同的授課方式或方法,只有確定了課型,才能選擇有效的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2、寫教學目標(Teaching Objective)
教學目標是教案的核心內容,是教師施教的準繩。教學目標要符合大綱對教材的要求。由于教學目標要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確,所以寫素質教育目標時,要力求簡明扼要,淺顯易懂,便于操作和檢測,一般3~4個目標為宜。
3、寫教學的重點(Main/focal Points)、難點(Difficult Points)和關鍵點(Key Points)
教學重點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學難點是師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障礙;素質教學關鍵是攻克教學難點的突破口。在教案中寫清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能提醒教師在講課時注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4、寫教具(Teaching Tools)
課堂上需要什么教具要寫清楚,如錄音機、教材錄音帶、教學掛圖、卡片、實物(或模型)、小黑板、刻印好的練習題、彩色粉筆、幻燈片等。
5、寫教學過程(Teaching Procedure)
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寫教學過程主要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a、 寫教學環節。教學環節即教學任務是什么要寫清楚,做到心中有數。目前有些教師采用"三階段六環節"教學模式,即:準備階段(自由交流、復習檢查)、講練階段(導入課程、分層操練)和發展階段(鞏固發展、布置作業)。
b、 寫知識點和所用時間。寫好知識點,教師使用教案時能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寫好所用時間,能使教師從容掌握教學速度,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節所需的時間,充分利用課堂時間。
c、 寫教師活動。不僅要寫教師"教什么",還要寫出教師"怎樣教",即寫清楚教師要教的內容,寫出講授這些內容的方法。寫出課堂用語和各環節的過渡語。課堂用語要求簡練、口語化,用學生已經學過的熟悉的、聽得懂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各環節之間的過渡語要自然流暢。寫出使用教具的時機和方法,寫板書內容等。
d、 寫學生活動。寫出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特別是怎樣學應寫清楚。不能簡單地把學生活動寫成聽、讀、思考、操練、做題等。
初中英語教案與其他科目的教案寫法大致是一樣的,知識牽涉到英語的表述,對部分考生來說可能相對陌生一些,不過沒關系,只要勤加練習一定能順利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Teaching Aims)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說:什么東西或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即人或物所在的位置。并要求學生盡可能在交際場合使用。本課只教學生靜態位置的表達。(動態位置以后再學)要學習be動詞,介詞in, on, near, behind, under以及定冠詞the和不定冠詞a/an的用法。
詞匯學習: 掌握: of, classroom, answer, blackboard, some, schoolbag, flower, find, window
理解: broom, raincoat, cap, Hong Kong, Macao, SAR
語音: /i:/ e /e/ e /k/ k /^ / g /s/ s /z/ s
教學建議
本課主要學會表達大范圍 (Where is Beijing?) 和小范圍 (Where is my desk?) 的空間關系。小范圍的空間關系,可利用教室里的物品練習句型。老師可不斷的變換物品的位置讓學生熟悉前面提到的幾個介詞。
大范圍的空間關系,老師可利用地圖讓學生確認我國主要城市的位置。老師同時要以特殊的表達導入介詞“特指the”與“泛指a/an”用法。
以上表達應會聽、說、(包括會問回答)讀,語調語、音基本正確。
輔音音標的發音不必一步到位。如; /s/, /z/
教學重難點分析
1.句型
a.主謂一致,即be動詞的單復數。
Where is/ Where’s …?
It is/ It’s on/ in/behind/near/under the…
Where are/ Where’re …?
They are/ They’re on/ in/behind/near/under the…
注意語序:
特殊疑問句: 疑問詞 + 是動詞 + 主語 + 問號
b. 介詞in, on, near, behind, under的用法; 可組成介詞短語。
介詞 + 定冠詞 + 名詞
如:in the morning, at night, in the desk, on the table, near the door等。
2. 日常交際用語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 I can / can’t see… Can you see …?
Where is /Where’s…? It is / It’s in, behind, near, under the…
Where are /Where’re …? They are / They’re in, behind, near, under the…
單詞訓練建議
classroom, blackboard, schoolbag, raincoat,football 均為合成詞。可讓學生利用所學過的單詞知識,自學這些單詞。
學生能自學的詞盡量讓學生自學,老師可稍加引導,以下單詞可遷移,讓學生自己讀 behind → find room →broom
口語訓練建議
本課的口語訓練應放在空間關系上。并應當貫穿始終。口語訓練重要的一環就是正確引入“位置”所謂概念。這與中文有較大的差異。中文說:在… 里,(上,后面,附近)的結構,英文只用一個介詞,不同的介詞比表達了不同的位置,而且一般要與定冠詞the連用。向學生們介紹介詞時,多用直觀展示,適當用中文。
為了使學生能夠確切把握介詞的特點,我們在訓練的最初階段應當集中展示兩個物體之間的變化,不要過早的變換物體,這樣學生就能聚精會神的體會位置表達的基本方法。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一個合乎生活邏輯的語境。
2.尋找一個非設計空間表達不可的動機。如:尋找一個提問者看不見的東西。 老師上課找不見黑板擦,問一個學生。---- Where’s the brush? ---- It’s under the teacher’s table.老師也可自問自答。盡量從交際出發,減少純句型練習。
3.確定對話參與者之間的特定關系。
在物體選擇上,一大一小,構成一主一從的格局。建議教師使用一個色彩鮮明的大紙盒和一個具有對比色度的小球,然后再換成玩具小動物,如小狗或小貓等,引起學生更大的興趣。
畫一只貓和一個盒子,這只貓分別在盒子的四個位置,即在上、在下、在里、在后。
運用型訓練建議
老師可設計一個讓學生去辦公室去拿東西的情景,告訴學生東西的位置。這個練習事先和課代表準備好。課上給全班同學演示。其目的是告訴學生們介詞在生活中的運用。
Eg.
Teacher: Could you help me?
Student: Sure.
T: Go to my office and fetch your notebooks.
S: Where are our notebooks?
T: They are on my table.
S: Where is your table?
T: It’s near the second window.
S: OK.
筆頭訓練建議
老師可設計一些基本的測試性的筆頭練習,但一定是課堂上反復練習過的。多用直觀的方式提供物體的位置,適量中文。注意以下幾點:
1.清楚的展示物體的位置。
2.嚴格限定表示條件。
3.迅速反饋改正信息。
語法訓練建議
冠詞訓練
a. 第一次提到用a/an。
b. 定冠詞特指后接單述或復數名詞。
可指教室里存在的東西,如:地面、時鐘、桌椅等, 大家都知道的物品。
c. 位置介詞的用法。
in the bag, under the table, on the desk , on the table等。
情感教育建議
通過本課的確定位置,以及尋找物品,告訴學生應養成放好自己的物品,不亂扔亂放東西的習慣,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幫助別人尋找東西,以及拾到東西應交公或交還失主的良好品德。
可利用本課所提供的內容,Taiwan, Hong Kong, Macao, SAR,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情景教學
學習方位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我們身邊有很多可就地取材的東西,建議老師在教、學生在學的時候,都不要忽略了身邊的實物。如:書包在哪里,書在哪里,桌椅在哪里等。同學們要盡可能練到脫口而出,這樣在交際時才能做到熟練自然,學以致用。看地圖講地名,要求學生有地理知識。老師不妨在課前讓學生熟悉一下地圖,知道三亞在海南,西安在陜西。此后再學用英語表達難度會小些。如有可能,再讓學生看看美國地圖、英國地圖,談談倫敦在哪兒,華盛頓、紐約在哪兒,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冠詞a/an, the的用法
冠詞是用在名詞前幫助說明所指的人或事物。其分為不定冠詞(a, an)和定冠詞(the)。
不定冠詞a和an的功能
1、 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種類。例如:He is a student..他是學生。
2、 指人或某事物,但不具體說明何人或何物。例如;A boy is over there.
3、 表示數量“一”的概念。例如:I have a bike, a computer and a small room. 我有一輛自行車、一臺電腦和一個小房間。
4、 用于某些固定詞組中。例如:have a look, have a seat等。
定冠詞the的用法描述
1. 用來特指某些人或某些事物。例如:The books on the desk are our teachers(books被on the desk所限定).桌上的書是我們老師的。
2. 常用在上文提到過的人或事物的名詞前。例如:There is a chair in the room. A woman is on the chair. The woman in lilys mother.房間里有一把椅子,一位婦女坐在椅子上,那位婦女是莉莉的媽媽。
3. 用來指說話人雙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例如:Where is the teacher?老師在哪兒(雙方都知道指的是哪個老師)?
4.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事物前。如:the moon
5. 在序數詞和形容詞級前。如:the youngest boy(最年輕的男孩) the first lesson(第一課)
6. 用在樂器類前。如:play the violin(拉小提琴)
7. 用在“姓”前,且“姓”后面加-s,表示“一家人” 如:The Greens are not here
8. 用在一些習慣用語中。例如:in the morning, in the same class等。
何時不用冠詞?
1. 在專用名詞前。例如: in China; in Grade One等。
2. 名詞前已有了做定語用的形容詞、某些代詞、名詞所有格等修飾詞語時。例如:this pencil; his knife等。
3. 表示一類人和事物的復數名詞前。例如:These are oranges.
4. 在稱呼語或頭銜的名詞前。例如:This is Miss Gao/ Mr. Wang/ Mrs. Liu.
5. 在某些習慣用語中。例如:go home; go to school等。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5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牛津英語"教材把語言結構、 語言功能和主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所以語言的信息輸入量大, 選材廣泛、 主體有序、 內容集中, 學習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本節課的內容是:Unit 4 的綜合技能訓練(Integrated Skills),是將聽說讀寫糅合在一起進行綜合訓練,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我要求學生直接借助于網絡進行查閱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使學生的信息量有了大大的增加,由學生的被動的接受變成了主動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一些表示動物名稱的單詞,學會運用動詞smell, understand, believe, remember等。能熟練運用所學句式描述、詢問奇聞軼事,并對別人的描述作出反應。
2.技能目標:通過真實的語境,重點培養學生聽、說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對我們所處的世界的熱愛和不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二、說教法
(一)教學設計的原則
1 堅持"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原則
教師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 單項灌輸的陳舊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精神, 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更重要的是在頻繁的交流中,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
2 遵循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原則
交際性原則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指導性原則, 教學最終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 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 在交際性練習中培養交際能力, 而培養這種交際能力, 就是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主人翁態度, 積極、 主動、 大膽地參與英語課堂練習活動的主體意識上。
3 追求和諧的課堂活動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要在民主, 平等的氛圍中體現, 更要在科學, 和諧的教學活動中進行. 課堂教學不僅要處理好老師、學生、教材等關系, 還要盡可能地發揮三者各自的特長, 這就是教學的化。在課堂教學中, 既要有意識的讓學生去感知、理解,又要讓學生不斷地感悟。
4 拓寬學生的視野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為, 一定量的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 即語言的輸出有賴于語言的輸入。只有在大量吸收的基礎上才能提高表達的技能, 也只有在吸收信息和表達自己意愿的過程中才能培養語言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師根據教材做了很大的擴展, 要求學生盡可能用英語向同學展示你學習后的成果, 你的愛好及緣由等, 使教學更趨向真實。
(二)教學手段
1、教法:運用情景、聽說、直觀、游戲等方法,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生生多邊的交互式活動。
2、學法:自主、合作學習。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好學、會學、樂學。
3、主要以現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此期望增加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三、說教學程序 (Teaching procedures)
第一部分:聽
Step 1:聽前:(Pre-listening)
1. 熱身(warming up): 以游戲"which is missing"讓學生迅速根據圖片說出動物的名稱,將學生的熱情調動起來,并了解了本課的主題與動物用關。
2. 呈現生詞,為下一步聽掃除障礙。
a. 通過free talk, 引出生詞bone, smell.
b. 通過英文釋義,圖片連線的形式呈現表示動物的4個單詞,同時鏈接了giraffe、tortoise和camel相關的信息,掃除聽的過程中的障礙。
Step 2 聽中。(while-listening)
1. 聽整段對話,完成P66的notes。聽前要求學生先閱讀notes,讓學生了解所缺信息,以便學生聽時有重點的聽。
2. 對話鞏固。學生獲取所缺信息后,大聲朗讀完整的句子,并進行一分鐘的快讀競賽。然后通過對話形式進行pair work, 再次進行鞏固。同時,在對話中自然呈現remember, believe, words等詞,并且使他們在情境中得到了操練。
3. 精聽。截取整段對話中的一個段落,提供給學生進行精聽。聽前先設疑:What's the use of camels' eyelids, do you understand?激發學生聽的興趣,培養學生通過聽獲得細節信息的能力。
Step 3 聽后。(post-listening)
1. 運用所聽信息完成書上短文,并熟練朗讀。
2. 就短文中的細節展開討論:
If you see ants on your dinner table,
what will you do?
How can you keep ants away?
并留以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就這個開放型的問題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第二部分:說
Step 1 Present.
運用書上的對話先設計了一個聽的任務:Listen and do T or F。并且在核對答案之后通過圖片巧妙生動的呈現對話中的生詞weight。
Step 2 Practise.
1. 開書跟讀,訓練語音語調。
2. 運用對話中的結構:
Is there anything about...?
Yes, it says that....
That's ...
來談論本課所出現過的amazing things.這樣,既復習了本單元前一階段的所學的奇聞趣事,又在情境中操練了上述新授句式。
Step 3 Produce.
1. 由書內延伸到書外,為學生提供一些useful expressions,并引導學生借助這些習慣表達談論自己從電視、廣播、因特網上所了解到的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真實的交際環境,并讓學生通過自主的交流,享受了合作學習的樂趣。
2. 在學生小組自由交流并在全班匯報之后,讓學生用信的形式描述自己了解的奇聞趣事。這時候,學生在前面的學習步驟中大量輸入的基礎上在進行筆頭的輸出,就是輕而易舉、水到渠成了。
Step 4 Homework.
1.完成信,并展覽。
2. 在"講英語時間"與學習伙伴交流更多的奇聞趣事。通過這樣的作業,旨在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及探索精神,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基礎。
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
課堂教學評析要點
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貼近他們的生活,從而使他們整節課至始至終都興趣盎然。學生和老師在整節課中都保持了學習的激情。對于學生的回答和表述,老師及時給以后續性的評價,拉近的師生間的距離,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的同時,也享受了用英語交流和被老師賞識的快樂。課堂活動豐富,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達到了本課預定的知識、技能和情感目標。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堂課采用任務型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實現任務目標,主要呈現以下亮點:
注重發展學生學習策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走出課堂,從網上、報上尋找相關資料,直接接觸地道語言,使他們有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度,進行自主學習,促使學生個性發展。
2.利用小組討論交流形式,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精神。
3.這堂課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尤其能通過填表格回答問題形式讓學生對自尋資料進行歸納,提高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
4.教師本身教態自然大方,素養較好,整堂課結構合理,各環節目標明確,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體現了二期課改精神,是一堂較為成功的課。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 下 ) Unit —。主要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各種教學活動,并以這一主題引出_____等語言功能。本單元旨在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交流環境,通過聽,說,讀,寫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并讓學生能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通過有限的課堂實踐活動,拓展以往的經歷,能準確地用英語來表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年級——單元
講述的是——的用法,這是初中非常重要的時態之一。學生們能夠用現在——來表達自己的經歷,來體會別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這個單元一定要體會現在——的真正含義和用法。要避免混淆幾個重點詞組的使用。
我們更要使學生不僅理解枯燥的語法,還要讓學生們會用新學的語法知識來表達思想。
3、教材的處理: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關于總目標的具體描述,結合本單元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及基于對教材的分析,我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如下處理,目的是突出重點,使課堂節奏緊湊,銜貫。本單元分為四課時,第一課時是Section A,第二課時是Section B, 第三課時是Self Check, 第四課時是——,最后一部分是 做練習,以學生的自測為主,然后予以校對。
二、學情分析: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初二學生(好,中,差等生都有),他們學習英語既感到好奇又擔憂,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在教學活動中盡量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有更多的機會來說英語,減少他們的恐懼感,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在閱讀和書面表達中加以落實,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本單元教材內容的分析和新課標的指導,我確定以下幾個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
1、語言知識:
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以下詞匯——
語言功能:學習和增加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
語言結構:——
2、語言技能:
(1)能用——的各種形式進行準確的描述和表達——經歷。
(2)能掌握——時態中幾個詞組的正確使用。
(3)能在日常生活中恰當理解和運用本單元的話題范圍內的單詞和習慣用語。
3、學習策略: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我要求學生能通過上下文內在的邏輯聯系和在一定的語境中正確理解并運用——(時態)來準確地表達所發生過去的經歷。
4、情感態度:
通過對本單元的任務性活動,我的目的是讓學生們用英語描述他們過去的經歷,同時能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激發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在接近生活常態的交際中能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
5、文化意識:
通過他們描述過去的經歷,了解一些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
四、教學的重、難點:
基于上述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為——的用法。
教學難點為——含義和用法,能在交際中準確地運用——來描述或表達。
五、教學方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法分析:
(1)——是初中非常重要的語法項目,而本單元的話題源自生活,立足這一點,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讓他們講述去過的國家或地方,創設生活化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中學習語言,然后在學習新的語言知識后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為用而學, 在用中學,學了就用)。
(2)開展多種類型的任務型活動,提供給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學生為完成任務和同學進行合作,為完成任務進行探究性學習。
2023中考英語教案精選篇7
教學設計
Step One: Present the English numbers.
1. Sing the so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歌曲歡快有趣,比起單純教授單詞更為有效。)
Teacher: During the first two classes, we’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new friends names. But if we want to contact them. What shall we do?
S1: A telephone call.
T: But you don’t have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S1: Ask for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T: If we want to know about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we must learn how to say these numbers in English. Let’s learn to sing “Ten Little Indian Boys”.
Words
One little, two little, three little Indisns,
Four little, five little, six little Indians,
Seven little, eight little, nine little Indians,
Ten little Indian boys.
(After singing the song, tell the students not to forget “zero”.)
T: Count the number together from zero to nine.
S2: Zero…
2.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write the telephone number.(通過聽力復習單詞。)
Teacher: This is my friend’s telephone number. But I can’t hear it clearly.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rite it down?
(Students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of 1b in Section B and give the answer.)
Step Two: Drills.
1. Make a survey about your partners’ telephone numbers.(調查組內成員的電話號碼,重點練習所學句式。)
Teacher: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But do you want to know your friends’ telephone numbers? Now let’s make a survey about it and try to fill in the 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