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九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

時間: 沐欽 地理教案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怎么寫?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地理學研究方法不斷發展變化。地理學研究始于觀察。19世紀以前,以定性描述為主的地理考察、地理探險和與之相聯系的地圖是地理學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三地理學習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1

第八章 第一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

——黃土高原(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嚴重,會給當地人民生產和生活帶來什么后果呢?

板書:(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嚴重后果

[講授新課]

1.教師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

①水土流失帶走了什么?是表層土還是深層土?兩種土哪個含營養物質更多?這樣對農業生產造成怎樣的影響?(水土流失帶走的是表層土,表層土含營養物質更多,這樣會使土壤肥力下降,糧食減產)

②讓學生結合圖8.3“黃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農田和村莊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緩坡上,水土流失嚴重了,這里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繼續發展,最終會導致耕地沒有了,村莊也不知道該搬到哪里)

③讓學生結合上學期所學內容,認識水帶著泥沙流向何處?它給黃河帶來了什么問題?(水帶著泥沙流入黃河,黃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給黃河下游的人民帶來安全隱患)

經過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對水土流失問題的惡果有充分的認識,教師在此基礎上作簡要總結。

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承轉過渡:地形和氣候條件確實是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的一個主要因素,其實,這兩個因素還會產生其他不利影響,下面我們一起分析,請同學們做72頁活動1。

首先,讓學生閱讀圖8.11“延安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統計圖”,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氣候特點。(延安降水量大約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

第二,讓學生綜合“延安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統計圖”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變化圖”,討論延安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以及可能發生旱、澇災害的季節。(延安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旱災多發生在春季,澇災多發生在夏季)

第三,讓學生讀“延安1951~1991年旱澇災害發生頻率統計圖”,說出延安旱、澇災害發生的頻率。(旱年為59.5%,澇年為23.9%)

通過活動讓學生分析黃土高原會產生旱、澇災害,接著教師提問:黃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會有什么后果?(會發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災害)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意識到黃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得出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

板書:三、脆弱的生態環境

承轉過渡:之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脆弱,不僅因為這里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而且因為其生態環境被破壞之后不易恢復。為使學生對這一問題認識的更深刻,讓學生做72頁活動2“關于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原因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總結。幫助學生畫出“黃土高原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示意圖:

然后讓學生讀71頁閱讀材料“石灰巖山區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認識人類在生態環境被破壞過程中起的負面作用,并且明確人類活動加劇了這種“脆弱”。

承轉過渡: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已嚴重制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進行生態建設)

板書:四、生態建設

首先,讓學生讀圖8.15“黃土高原生態建設舉例”,認識了解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在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經驗。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一)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1.在坡腳建擋土壩、護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在陡坡地實行生物工程,種草、灌木和山杏。

3.在緩坡建梯田、種山杏和優質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

通過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二是增加了當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轉過渡:同學們,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對黃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還林呢?讓學生做73頁活動1題,分組討論,分為正反雙方進行辯論,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辯論進行評價總結。

在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各級政府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以及當地人們的生產生活習慣,因地制宜地發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對黃土高原來說,既不能過分強調經濟發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顧,協調發展。因為我國人口眾多、耕地面積有限,人多地少是黃土高原生態建設中面臨的重要問題。

請同學們看書74頁完成活動2,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念。

《中國21世紀議程》指出:“中國的農業與農村要擺脫困境,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目標是:“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提高食物生產和保障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農村貧困落后狀況,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合理、永續地利用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要實現這一目標,應采取以下行動:

第一,加強________力度,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黃土高原地區農村人口數量多,雖然實行________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較高。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農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質較差,許多地區連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隨著農村經濟發展,人口素質將成為黃土高原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態環境脆弱區的人口遷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黃土高原的一些地區自然條件惡劣。人、畜吃水困難。水已成為制約當地人民生活、生產的主要因素。國家從90年代開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變當地人的生活生產條件。

第三,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向農民提供足夠的糧食或補貼,使他們響應退耕號召,積極進行生態建設。

第四,黃土高原在進行生態建設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發展多種經營,提高農民收入,解決黃土高原人多地少的問題。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黃土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和黃土高原生態建設兩部分內容。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脆弱,不僅是因為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而且因為其生態環境被破壞之后不易恢復,因此必須進行生態建設,在生態建設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以實現黃土高原的可持續發展。

知識要點與檢測

三、脆弱的生態環境

四、生態建設

1. 相結合。

2. 、 活動。

[反饋練習]

1.填空題

(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走了 ,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 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 減少;還向 輸送大量泥沙,給 和 造成巨大困難。

(2)黃土高原大部分屬于 氣候,夏季 ,冬季 ;降水集中在 季節。

2.簡答題

黃土高原進行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有哪些?

答案:1.(1)地表肥沃的土壤 溝谷 耕地面積 黃河下游 河道整治 防洪

(2)溫帶大陸性季風 高溫多雨 寒冷干燥 夏秋

2.略

※板書設計

三、水土流失的后果 脆弱的生態環境

四、生態建設

1.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農業活動。

※活動與探究

讓學生調查自己家鄉在農業生產發展中存在哪些生態問題,并根據所學地理知識提出建設措施。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2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運用地圖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

2.知道西雙版納的資源優勢。

3.熟悉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標

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觀察能力、相互協作能力與分析探究能力。

德育目標

1.通過學習本節內容,引導學生懂得我國少數民族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幫助。

2.懂得一個區域的旅游業要長盛不衰,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管理,文明旅游,愛護旅游資源。

※教學重點

1.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2.原始熱帶雨林景觀的基本特征。

3.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教學難點

1.分析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2.通過分析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優勢,探討如何保持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法、小組合作探討法等。

※教具準備

有關彩圖、投影片及錄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國哪一個省的民族最多?(學生:云南)云南哪一個少數民族最出名?(學生: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區?(學生:云南南部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每年為什么能夠吸引國內外許許多多客人紛至沓來,觀光旅游?本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位于我國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美麗的西雙版納。

板書: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

[講授新課]

出示投影:展示西雙版納的景觀照片,引導學生邊觀賞邊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雙版納為什么每年會吸引大批國內外游人觀光旅游?(學生:西雙版納地處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最南端,南部與老撾、緬甸接壤,還以瀾滄江—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水路相連,有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尤其是風景旅游資源美麗誘人。教師激勵評價學生后及時板書: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板書: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讀圖觀察:在展示西雙版納景觀照片的同時,穿插一些熱帶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圖》(圖7.10)引導同學讀圖析圖后,說出西雙版納位于我國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條特殊緯線以南?與哪些國家為鄰?(學生:云南南部,北回歸線以南,緬甸、老撾等國。教師及時評價鼓勵)

提問:西雙版納臨近北回歸線,為什么卻沒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出現熱帶沙漠景觀呢?

投影:“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圖”,引導學生邊讀圖邊分析邊探討,然后派小組代表將本組分析的結果告訴大家,其他小組代表可作補充回答。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

評價點撥: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著重指出:由于我國地處亞洲東部,面對太平洋,西南臨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獨特的季風氣候,特別是來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對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的形成有著獨特的意義。

投影:“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7.13)

讀圖7.13,分析西雙版納的氣溫和降水分布特點,并確定其氣候類型。

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西雙版納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氣溫出現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風影響很大,全年明顯地分為兩大季節: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降水較多,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東北季風,降水很少,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在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下,西雙版納地區形成了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

過渡:受來自印度洋上濕潤的西南季風影響,西雙版納地區形成了原始的熱帶雨林景觀,這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有什么特征?為什么西雙版納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投影:“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彩圖”(圖7.11)和“可愛的雨林動物彩圖”(圖7.12),并引導學生根據以上兩個問題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

評價點撥: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指出:(1)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是我國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有著獨特的景觀特征:雨林植物密集,各種植物相互依存、高低錯落,形成7、8個層次的自然植物群。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狀根、絞殺植物、“獨木成林”等都是高溫多雨、濕熱氣候的產物。(2)植物分布是制約動物分布的一個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隱蔽場所和充足的食物來源為熱帶動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條件,共同構成了西雙版納特有的生物群落。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因此人們形象地把西雙版納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過渡:美麗誘人的西雙版納之所以每年能夠吸引大批的國內外游人前往觀光旅游,不僅是因為它有著十分豐富的風景旅游資源,還因為它有著文化底蘊相當深厚的人文旅游資源。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個少數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創造并保留了各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提問:云南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學生:潑水節)

教師:回答得很對!這是傣族的一個什么樣的傳統節日呢?請閱讀材料《歡樂的潑水節》并觀看投影。

傣族男女在潑水節潑水嬉戲 ——歡樂的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歷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歡樂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身著節日盛裝,相互潑水,相互嬉戲,傳遞真誠的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歡樂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煩惱和憂傷沖洗得干干凈凈。

播放錄像:引導學生觀看敬愛的周總理參加云南傣族潑水節時的情景錄像以加深印象。

提問:傣族的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呢?(同學們邊看圖邊分組討論)

投影:“深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傣族文化生活圖”(彩圖7.14)

讀圖7.14,說明傣族的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深受自然環境影響的傣族文化生活

評價點撥:學生分組討論,代表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傣族人世代居住在西雙版納,由于臨近泰國、緬甸等佛教國家,小乘佛教在這里深入人心,處處可見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習俗,深受西雙版納自然環境的影響,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傣家竹樓是一種竹木結構的空中樓閣,形狀很像孔明帽的屋頂斜度很大,底部離地面2米左右。這與當地降水豐富,氣候濕度很大有關;傣家人喜跳美麗多姿的孔雀舞,與當地多美麗多姿的孔雀有關;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飯,與當地竹林茂密,廣種水稻密切相關。西雙版納如此豐富、如此美麗、如此誘人的風景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哪能不吸引國內外眾多的游客前往觀光旅游呢?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西雙版納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板書: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讀圖觀察:引導學生閱讀并觀察《西雙版納旅游景區和跨國旅游線路的分布圖》(圖7.15),觀察一下西雙版納與鄰國的通達狀況,思考并回答這種規劃對西雙版納的旅游業發展有什么好處?

評價點撥:學生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西雙版納與鄰國的相關位置及與鄰國的交通通達性,可使西雙版納旅游業形成規模效益,開辟更廣泛的旅游空間,獲得可持續發展。

投影:《1991~2001年西雙版納旅游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的比重》(圖7.16)引導學生觀察后,想一想本圖說明了什么?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本圖回答后,教師及時激勵評價并點撥:本圖說明了近年來,西雙版納地區因地制宜、揚長避短,以旅游促發展,不僅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和人均收入,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促進了本區經濟的迅速發展。

提問:西雙版納地區原來以農業為主,為什么現在它的旅游業會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呢?

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聯系前面已學知識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評價點撥:小組討論,代表發言后,教師激勵評價并點撥:西雙版納長期以農業為主,近年來,旅游業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20世紀8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和云南省實施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其次得惠于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形成了獨具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資源。西雙版納人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發了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如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傣族園、野象谷等一大批旅游景區和多條州內、邊境旅游精品線路。第三,西雙版納以旅游業促發展,不僅帶動了有關部門和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得到它們的支持和配合。西雙版納地區正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條件,所以它的旅游業能夠迅速發展并成為本區的支柱產業。

角色扮演:請五位同學分別扮演西雙版納政府官員、商人、學生、賓館服務員、今日橄欖壩的傣家人,來談談西雙版納是如何以旅游業為龍頭,來帶動本區其他行業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過渡:旅游業的發展,曾促進了西雙版納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的發展卻呈下滑趨勢。這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閱讀分析:引導學生閱讀下面材料,分析西雙版納旅游業的下滑與哪些因素有關?

近幾年,由于周邊的州縣也紛紛建立旅游景區,發展旅游業,西雙版納面臨的旅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旅游景點相對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旅游接待也沒有國際化,直接削弱了西雙版納在國內、特別是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實力。

一些不法商販,受利益的驅動,在某些景點或旅游沿線的購物點誘騙游客購物,影響了西雙版納在旅游市場的聲譽。

部分旅游景點建在自然保護區內,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壓力比較大。

部分景點的參觀內容大同小異,沒有什么特色,對游客的吸引力不夠。

評價點撥:學生分析回答,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近幾年,西雙版納旅游業的發展出現下滑趨勢,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周邊旅游景點紛紛出現;(2)景點分散,沒成規模,接待也沒國際化;(3)不法商販誘客購物,影響聲譽;(4)生態環境壓力較大;(5)一些景點大同小異,沒有特色。

提問:面對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下滑趨勢,人們該怎么辦呢?

角色分配:下面我們全班分成四個大組(企業家組、學者組、商人組、學生組),以“為西雙版納旅游業獻計獻策”為題,展開討論。

評價點撥: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激勵評價后點撥: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興旺發達與否,不僅取決于旅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還取決于對這些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旅游業的發展上,必須要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面對旅游機構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對旅游者也要加強教育引導,提倡文明旅游,愛護旅游資源。

[課堂小結]

方法1:讓學生結合板書內容簡要總結。

方法2:教師概括總結:通過學習本節內容,我們了解了西雙版納地區的位置、資源優勢和原始熱帶雨林的成因和景觀特征及豐富的民族文化習俗,知道了西雙版納為什么會成為國內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地區,為什么近年來西雙版納旅游業會出現下滑趨勢,西雙版納將如何重振旅游雄風。

知識要點與檢測

答案:國家政策 相當優越 旅游 雨林 熱帶動物王國 景點 分散 缺德 被破壞 大同小異 科學合理 可持續發展

[反饋練習]

1.判斷對錯(對者打“√”號;錯者打“×”號)

(1)歡樂的春節是云南傣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

(2)竹樓是云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住宅樣式。( )

(3)美麗多姿的孔雀舞是云南西雙版納傣家人喜歡的舞蹈形式。( )

(4)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景觀是熱帶雨林氣候影響的結果。( )

(5)我國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的地區是云南省的西雙版納。( )

2.列舉題

(1)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 省;② 省的 地區。

(2)西雙版納最的熱帶雨林植物有:① ,② ,③ ,④ 。

(3)西雙版納可愛的熱帶雨林動物有:① ,② ,③ ,④ 。

答案:1.(1)× (2)× (3)√ (4)× (5)√

2.(1)海南 云南 西雙版納

(2)望天樹 板狀根 獨木成林 絞殺植物

(3)亞洲象 綠孔雀 長尾猿 長嘴犀鳥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社的業務員,你的任務是向人們宣傳西雙版納旅游資源的優勢。請你擬寫一份宣傳提綱。

(1)這里地處邊境,可以就近發展邊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

(3)

答案:(2)這里地理位置優越,風景獨特,有“熱帶動物王國”之美稱。(3)這里少數民族集中,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誘人。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3

農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對不同的農業部門能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圖形,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結合具體事例,能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利與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組織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育目標

1.認識人類的生產活動應因地制宜,協調人地關系,注意保護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2.認識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1.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2.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注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對農業生產進行區位選擇,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生產的特點及農業的分類,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政策等的差別,產生了不同的農業生產情況,即不同地區的農業類型不同,也即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的特點。那么,具體來說,在不同的地區應該發展何種農業比較好,或者說才算合理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5.2 農業的區位選擇”

5.2 農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讀圖]讀教材第6頁圖5。4,分析我國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農業景觀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區位”。

一、區位的含義[板書]

學生討論: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兩地的農業景觀不同,主要是它們所處的位置和自然條件不同所造成的。這也說明兩者的區位不同。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小麥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山地草場廣布——粗放的放牧業

教師歸納:

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那么哪些因素影響著農業的區位選擇呢?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指導學生讀圖]根據教材第7頁圖5。5,思考以下問題:

(1)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除圖中列出的各種因素外,影響農民決策的因素還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當地的科技情況等等對農民自身決策都是有影響的。

教師評價:對,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就是這六點。

[板書]1、氣候2、地形3、土壤4、市場5、交通運輸6、政策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教學反饋]根據剛講的農業區位因素完成第9頁“活動題”。

學生討論回答:A處種小麥B處養乳牛C處種花卉。

教師歸納:對。以上我們既從產品種植的本身條件考慮,還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地價、產值、投入成本、市場等。

那么影響農業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都是一成不變的嗎?下面看幾個實例:

例1:江西丘陵地區經人工修筑后,一層層梯田種上了水稻、果樹等農產品。

例2:長江以北農作物楞一年三熟:據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報》報道,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們一直習慣于春種秋收,一年兩熟。位于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縣的40萬畝良田,卻已連續5年實現“一年三熟”。這在常人眼里簡直是個夢,但是河南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提問]根據以上兩個事例,人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對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對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無限制的?為什么?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書]

[學生討論回答]人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一方面是,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當然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無限制的,因為還要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如果產出低于投入就不適宜改造了。

[教師歸納]分析得很對,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但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不變的,而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下面我們學習本節最后一個問題。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板書]

[提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的文字和圖5。8,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較為突出?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學技術現代化等。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是市場、交通運輸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市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板書]

交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板書]

教師歸納:以上同學說的很對。市場區位的變化是影響農業區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也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大。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一切農業生產都以市場為導向,這樣才有生命力,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舉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國實行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這是2001年3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的。種糧大戶與企業訂合同,即稱為訂單糧食。農民根據訂單進行生產,心里就踏實了,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舉例]1998年某省某縣大蔥獲得豐收,豐收后的該縣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為此政府出資在電視上播出了該縣大蔥的廣告,該縣成了全國大蔥的集散地,價格也一路上漲。后來,該縣的大蔥信息還上了互聯網。1999年該縣大蔥種植面積增加了10萬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試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不僅要分析區位因素,更要分析其發展變化。另外國家政策、政府干預對農業生產都有是有重大影響的。例如中國農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三次稅費改革都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教學反饋]分析影響下列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或社會經濟條件:古巴的甘蔗、我國的河西走廊糧棉、黑龍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魚塘、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

學生討論回答;

古巴的甘蔗――氣候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河西走廊――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溫,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布,地勢低平,低洼處長期積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制品、鮮奶、雞蛋等不適于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比較系統地分析了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從而了解了農業的區位選擇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農業土地,使農業生產得到良好的發展。

[布置作業]

1、 調查分析我們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區生產的,以說明市場、交通運輸等條件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 某山區鄉鎮發展粟子生產,如果你是鄉長,為提高粟子產量,你會采取哪些決策?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⑴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系,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明確水循環對整個地理環境的作用和意義。

⑵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水圈的組成及主要的水體類型;

2.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3.陸地水體的補給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環示意圖、區域圖、熱點材料為載體,突出查水循環的原理、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以及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高考預測】1.以大型工程建設如南水北調,三峽大壩,退耕還林、還草、還湖及城市化建設為切入點考查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2.以區域圖、水資源分布及利用圖表為背景,考查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3.結合有關水資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查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措施。

水圈的組成

1.圖解水圈的組成

2.特點:地球上各種水體共同組成的一個________但不規則的圈層。

知識點一:水循環的類型及環節

【雙基落實】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層通過各個環節

________運動的過程。

2.類型及主要環節:畫出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

(在右中畫出水循環環節箭頭方向,標注各環節

及水循環的三種類型)

【真題選粹】

(2008山東卷)下圖是我國某地區略圖,圖中景觀圖片為黃土塬(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黃土塬上水循環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他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

A.降水 B.下滲

C.蒸發 D.地表徑流

知識點二: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因素

【高頻考點】

【真題選粹】

(2014課標卷II)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蝕、沉積及沼澤的吸收(附)影響河流泥沙和營養物質含量,水體中營養物質含量影響浮游生物量,與水溫共同制約魚類資源數量。根據大屏幕展示圖片可知: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勢低平,凍土發育,河流眾多,沼澤廣布。

分析西西伯利亞平原沼澤廣布的原因(8分)

提示:沼澤廣布的原因從水循環的角度考慮主要是地表水來水量大,排水不暢、下滲少、蒸發量小,其影響因素與地形、氣溫、凍土、凌汛等有關。

【深度探究】

(分組討論,利用水循環的原理分析以下四個問題的形成原因)

1.分析死海面積縮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庫對河流徑流及庫區的影響

3.分析土地鹽堿化的形成原因

4.分析城市內澇的原因

【高考選粹】

(2015o新課標I卷)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滲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結合大屏幕上的圖片完成下列小題。

1. 鋪設樹皮覆蓋層的主要目的是( )

A.為植物提供養分 B.控制雨水滲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 )

A. 樹皮覆蓋層和種植土層 B. 種植土層和砂層

C. 砂層和礫石層 D. 樹皮覆蓋層和礫石層

知識點三: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雙基落實】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1)實現了________、大氣圈、巖石圈和____________的相互聯系;

(2)促進了地球上各種水體的更新,維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____;

(3)調節圈層間的________________,進行能量的轉換,改造地表形態;

(4)使地表物質發生________。

【高頻考點】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

提示:自然原因(空間分布不均、時間分布不均、氣候干旱,水資源總量少)

人為原因(人口劇增,工農業發達,需求量大;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污染)

【考向透視】

亞馬遜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環和碳循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讀“亞馬孫平原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來自本地區的水汽經上升、冷卻形成降水降到地面,相當于亞馬孫河流域總降水量的50%,另外50%降水量來自( ) 帶來的水汽。

(2)據調查,近年來亞馬孫河流域某些地區空氣濕度下降,降水量減少約20%,但是流入亞馬孫河的水量及洪水次數反而有所增加。結合水循環原理,解釋以上現象。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電子通信的發展和影響。

2.了解電子通信帶來的社會變革。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實例說明電子通信的影響和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夠辯證地認識網絡帶來的影響;

2.培養努力學習和科學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電子通信的影響和作用。

2.互聯網帶來的社會變革。

難點:

信息化與數字化以及信息高速公路與國際互聯網的理解。

教學方法

歸納法和個案分析法。

教學過程設計

承轉過渡:在“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一課中我們對通信的有關知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信息時代,信息傳輸的主要途徑是電子通信,電子通信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呢?為此這節課著重講述通信發展的最新趨向──電子通信。

一、電子通信

利用電作為通信手段是19世紀30年代以來的事,電信起步晚于郵政,但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在信息時代,信息傳輸的主要途徑是電信,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使用,使信息傳播更加快捷,而電子通信是電信領域的“排頭兵”。

多媒體投影圖7.24,教師提問:電子郵件和普通郵件有何差異?

學生閱讀教材:

學生思考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

1.傳遞的網絡不同。電子郵件通過電信網絡(數字網);普通郵件通過郵政網絡(郵局)。

2.通信方式不同。電子郵件是一種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無論走到何處,只要有一臺網絡連接的電腦,便可打開自己的郵箱,收到由網絡傳來的郵件;普通郵件是場所到場所的通信,收件人離開特定的場所就無法完成通信。

3.郵件傳遞的時間不同。電子郵件快,普通郵件慢。

繼續引導學生:可以得出電子通信的特點,即信息化和數字化。

啟發學生思維:電子通信對我們的經濟和生活方面有何作用?主要有幾種形式?

學生思考討論:主要的作用在于改變交往形式、加快社會運轉節奏。具體形式主要有信息高速公路和國際互聯網。

學生閱讀教材第86頁,并進行討論:

1.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2.建信息高速公路的原因是什么?

3.影響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什么,其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由于在上網的高峰期內,傳輸的信息量大,反映出信息網絡并不通暢,而計算機、通信和聲像技術融為一體的多媒體技術出現和使用后,信息量大大地增加了。要改變信息傳輸上“信息量少、速度慢”的問題,修建“信息高速公路”非常必要。所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立體化的通信網,這是一種大容量、高效率的電信網,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解決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量少、速度慢的問題,而國際互聯網或因特網,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體體現。

承轉過渡:電子通信會帶來哪些社會變革?

二、電子通信帶來的社會變革

學生閱讀教材:

學生思考和討論:電子通信帶來的主要社會變革為:

1.開展電子商務,促進經濟發展。

2.提供各種服務,方便人們生活。

3.加強交流,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

1.電子通信是以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核心,以數字化為形式的通信方式,是電信通信領域的排頭兵。

2.信息高速公路是一個集電話、電視、電腦等功能于一體的,能夠綜合傳輸和處理圖、文、聲、像等各種信息的一個全社會的立體化通信網。

3.國際互聯網是當前信息領域發展最快、作用、影響最廣、公眾關注程度的通信網絡,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體體現。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并會繪制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

(3)了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并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圖的繪制;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并舉例說明什么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于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于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視頻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于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周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后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征是怎樣形成的,并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初三地理學習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內涵。

2.了解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表現。

3.使學生樹立普遍聯系的觀點,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慮各地理要素的關系,避免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分析討論法。

2.探究與活動,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利用景觀圖片分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幫助學生樹立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思想,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統籌考慮。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因。

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具有統一性。

4.自然地理環境要素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教學難點

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在第一章中,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現在我們要學習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環境”一詞的含義是相對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其周圍的境況。那么這兩個“環境”的中心事物有什么不同嗎?

生:前者的中心事物是地球,后者的中心事物是人類。

師:對!我們了解了地理環境是由許多種要素共同組成的。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的眼光一直是停留在某種單一的地理要素上,但是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地理環境具有整體性。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認識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板書)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播放錄像片斷“西雙版納自然風光”)

[教師精講]

師:同學們欣賞了西雙版納迷人的熱帶風光,請思考一下片中的自然景觀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生:包含了大氣、水、巖石、生物和土壤五個地理要素。

師:不錯。那么這五個地理要素是偶然地在空間上的匯聚嗎?如果不是,它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生:這五個地理要素不是簡單地匯集在一起,而是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在它們之間進行著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從而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整體。

師:很好。請舉例說明在西雙版納這幾個地理要素之間是如何相互制約、如何保持景觀的一致性的。

(生回答,師總結)西雙版納是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很豐富,因此植物種類繁多,相應的動物種類也很多。地表徑流也因降水多而很發達,土壤是淋溶性非常強的磚紅壤。總之,西雙版納的自然地理要素并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地匯集,而是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表現出高度的統一性。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P93的活動。請思考:

1.圖中有哪幾種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太陽能在各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1:圖中的地理環境要素有大氣、水、巖石、生物和土壤。

師:對。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水在這幾個要素間是如何傳遞的?

生2:大氣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斷獲得水分的補給。水面的蒸發、土壤表面的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進入大氣。

師:說得很好。我們能不能繪制一幅水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示意圖,讓這一過程更加直觀清晰呢?

(生繪制,師總結)

師:我們知道,維持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自于太陽光能,那么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又是怎樣傳遞的呢?

生3: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光能固定下來,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動植物死亡后,遺體被微生物分解,能量又被最終放散到環境中去。

師:很對,讓我們也來繪制一幅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傳遞示意圖。

(生繪制,師總結)

師:太陽能在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轉換過程其實也是一個生物循環的過程。請大家閱讀P92的“生物循環”,仔細觀察圖5.1并找出生物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生閱讀回答)生物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創造者。

師:那么,生物對地理環境的重要作用最根本的是什么作用?為什么?

(生回答,師總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因為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為貯藏能量的有機物并且放出氧氣。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植物和動物的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環境中,這就是生物循環。它使環境中的物質和化學元素發生遷移,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轉化,因此把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師:請同學們繪出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示意圖和能量能動示意圖。

師:地球自形成以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請同學們閱讀案例1,思考:生物循環是怎樣改造著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的?

(活動探究)

生:地球早期的大氣成分不是今天的以氮和氧為主,而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現今的氧氣主要是來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氮也有一部分來自生物的作用。

師:對。那么生物又是如何改造著水圈的呢?

生:陸地上的水的化學成分也受到生物循環的影響和制約。加上生物有新陳代謝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著生物和地理環境的物質交換,從水中吸取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同時又向水中排放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從而改變了陸地水的化學成分。

師:不錯。不僅如此,事實上綠色植物也參與了水循環,這一環節也改變著陸地的水分狀況。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巖石圈又是怎樣受到生物的改造作用的呢?

生:有些沉積巖中有化石,說明它們的形成過程是有生物參與的。煤和石油更是由生物的殘體堆積變化而成的。

師:對。陸地上本來沒有土壤,但自從生物在地球上出現以后,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又反過來加速了生物的生長,進而使地理環境受到更大的生物改造。因此,地球上生物的出現,使地表面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最終形成了適合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由于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每個地理要素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但自然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絕不是在空間上的簡單匯集,它是一個和諧的系統,這個系統由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還會產生一些各要素自身并不具備的新功能。

(板書)二、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活動探究)

師:請大家看圖5.2中的那棵樹,想一想,這棵樹的長大需要哪些條件?

生:需要陽光、水、空氣、養分。

師:不錯。我們都知道植物的生長是通過光合作用來制造物質的,植物能獨立地完成光合作用嗎?試想,我們如果想把這棵樹移植到我國西部沙漠中,在自然狀態下它能很好地存活嗎?

生:當然不能。

師:為什么呢?

生:缺水。

師:那為什么也有些植物在沙漠中能很好地存活呢?

生:那些植物很耐旱。

師:對,是那些植物長久以來適應了干旱的環境。那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生:說明了在不同的區域內,生物與環境間物質能量交換作用的方式和強度有所不同。

師:不錯。很顯然,植物只是具備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但還必須有外部條件來提供相應的物質基礎才行。如大氣為植物提供熱量和二氧化碳,土壤、水圈、巖石圈為植物提供水分和無機鹽,這樣植物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產出有機物。因此,綠色植物的這種生產功能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功能,而非某個單一的地理要素所能具有的功能。

師:請同學們看P94的“活動”,思考:藏羚羊的數目為什么在自然狀態下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

(生回答,師總結)藏羚羊在長期的生存中適應了可可西里嚴酷的自然環境。在沒有人類干擾的情況下,可可西里自然環境各要素的變化,迫使藏羚羊不斷通過增減數目來適應環境,從而使藏羚羊的數目保持了相對穩定。

師:滇金絲猴是我國非常珍稀的保護動物,但據報道,近年來數量呈下降趨勢,請同學們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生:由于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植被破壞嚴重,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它們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師:很好。顯然在沒有外界因素的干擾下,一定范圍內各物種的數量基本可以保持恒定,這說明自然環境具有什么樣的功能呢?

生:自然環境的平衡功能。

師:對。很明顯,這種平衡功能也不是環境各要素所能單獨具備的,而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相對穩定。

師:我們知道,現今地球有變暖的趨勢,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

師:對。溫室效應也只是人類工業革命以后的事情,在這之前并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擔心地球變暖,雖然大氣本身并不具有減緩二氧化碳的能力,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沒有增多,是什么在起著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呢?

生: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中在生物的作用下,也可以固定一部分二氧化碳。

小結:對。但自從工業革命后,人類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急劇增加,超過了自然界的平衡能力,因此,這種平衡有被打破的危險。因此,我們在生產和生活中應充分考慮自然生態平衡,做到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協調。

課后習題

完成地理填充圖冊。

329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教师资格网-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 郑州巴特熔体泵有限公司专业的熔体泵,熔体齿轮泵与换网器生产厂家 | 台式恒温摇床价格_大容量恒温摇床厂家-上海量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民用音响-拉杆音响-家用音响-ktv专用音响-万昌科技 | 电采暖锅炉_超低温空气源热泵_空气源热水器-鑫鲁禹电锅炉空气能热泵厂家 | 厚壁钢管-厚壁无缝钢管-小口径厚壁钢管-大口径厚壁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电动高压冲洗车_价格-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荣事达手推洗地机_洗地机厂家_驾驶式扫地机_工业清洁设备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低压载波电能表-单相导轨式电能表-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 防爆大气采样器-防爆粉尘采样器-金属粉尘及其化合物采样器-首页|盐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苗木价格-苗木批发-沭阳苗木基地-沭阳花木-长之鸿园林苗木场 | 卓能JOINTLEAN端子连接器厂家-专业提供PCB接线端子|轨道式端子|重载连接器|欧式连接器等电气连接产品和服务 | 最新范文网_实用的精品范文美文网| 福建珂朗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传动滚筒_厂家-淄博海恒机械制造厂 | 菲希尔X射线测厚仪-菲希尔库伦法测厚仪-无锡骏展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信阳网站建设专家-信阳时代网联-【信阳网站建设百度推广优质服务提供商】信阳网站建设|信阳网络公司|信阳网络营销推广 | 液压扳手-高品质液压扳手供应商 - 液压扳手, 液压扳手供应商, 德国进口液压拉马 | 馋嘴餐饮网_餐饮加盟店火爆好项目_餐饮连锁品牌加盟指南创业平台 | 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专业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昆明华文创意 | 体视显微镜_荧光生物显微镜_显微镜报价-微仪光电生命科学显微镜有限公司 | 智慧养老_居家养老_社区养老_杰佳通 | Jaeaiot捷易科技-英伟达AI显卡模组/GPU整机服务器供应商 | 真空泵厂家_真空泵机组_水环泵_旋片泵_罗茨泵_耐腐蚀防爆_中德制泵 | 隐形纱窗|防护纱窗|金刚网防盗纱窗|韦柏纱窗|上海青木装潢制品有限公司|纱窗国标起草单位 | 防爆电机_防爆电机型号_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船用烟火信号弹-CCS防汛救生圈-船用救生抛绳器(海威救生设备)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河南中整光饰机械有限公司-抛光机,去毛刺抛光机,精密镜面抛光机,全自动抛光机械设备 | 户外-组合-幼儿园-不锈钢-儿童-滑滑梯-床-玩具-淘气堡-厂家-价格 | 翅片管换热器「型号全」_厂家-淄博鑫科环保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冠古设备厂家|维修|租赁【官网】 | 温湿度记录纸_圆盘_横河记录纸|霍尼韦尔记录仪-广州汤米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执业药师报名条件,考试时间,考试真题,报名入口—首页 | 首页-浙江橙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中山市派格家具有限公司【官网】| 京港视通报道-质量走进大江南北-京港视通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 无线讲解器-导游讲解器-自助讲解器-分区讲解系统 品牌生产厂家[鹰米讲解-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翅片管散热器价格_钢制暖气片报价_钢制板式散热器厂家「河北冀春暖气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