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體育教案 >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

時間: 啟權 體育教案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現有的運動能力,本課將利用日常用品(毛巾)結合教學內容為教學輔助器材,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旨意幫助學生加快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動作的正確形成,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習目標。

二、相關分析

1.教材分析:遠撐前滾翻和魚躍前滾翻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與控制能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本節課旨在使女生基本掌握遠撐前滾翻的方法,男生能初步體驗魚躍前滾翻的動作。

教學重點:遠撐前滾翻:有力的蹬地和遠撐。魚躍前滾翻:蹬地躍起。

教學難點:遠撐前滾翻:兩手前撐的位置(遠離身體重心)。魚躍前滾翻:身體騰起后再支撐的動作。

2.學情分析:本課是借班上課。因此,班情生疏,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學習能力,逐漸提出練習方式。但是滾翻是學生平時比較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而且,學生在小學已經學過前滾翻動作技術,中學階段學生應該具備了學習遠撐前滾和魚躍前滾翻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本課次的目標制定是在單元目標的基礎上確定的,細化描述如下:

1.借用毛巾的寬度和長度,參與條件作業練習,以逐漸加大雙腳蹬地與雙手撐地距離的方式,自然進入遠撐前滾翻動作技術的學練,近x%的學生基本掌握兩腳蹬地和手臂遠撐的動作方法,男生初步體驗魚躍前滾翻蹬地躍起的動作方法。

2.發展柔韌、靈敏等素質,提高身體的協調與控制能力,合作參與具有教育含義的跑的活動。嘗試運用自己的方法完成兩人或多人前后銜接式跑的練習,培養團結協作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1.興趣導入

從熱身跑開始,接著借助毛巾做一般性和專項準備活動,為學習新教材奠定基礎。

2.體驗實踐

結合前滾翻、遠撐前滾翻、魚躍前滾翻的圖示,提出問題,讓學生觀察分析前滾翻、遠撐前滾翻、魚躍前滾翻動作的異同點,使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再講解技術要領,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動作的.技術特點。利用生活中“毛巾”為教學器材,根據毛巾的大小,擺放不同位置及形狀等作變化,設置由易到難的練習方法,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動作技能。

進入輔教材練習時,利用學生好動的特點,引導學生嘗試將毛巾進行拼接,完成多人持毛巾前后銜接式跑的練習。通過原地擺動、曲線跑、穿行跑等,讓學生在充滿歡樂的氛圍中愉悅身心,鍛煉身體。

3.調節身心

采用梁祝的音樂伴奏。通過教師領操,運用毛巾做放松練習,實現調整心理、放松身心的目的。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2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注意事項及要求

初中階段是人的身心發育趨向成熟的重要轉折時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的生長發,使身高增長,體重增加,呼吸機能和心臟功能提高。體育鍛煉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最有效、最積極的手段。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學生將: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

(4)提高對各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上課的注意事項及要求:

(1)上課著裝要整齊,得體。盡量身穿運動裝,必須腳穿運動鞋或布鞋。

(2)上課必須紀律嚴肅認真,積極聽課,認真訓練,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3)上課必須聽從指揮,服從口令,一切行動聽指揮。

(4)上課必須注意安全,不做危險動作,注意自我保護。

體育健康課達到的其他教育效果:

(1)培養吃苦、耐勞、堅韌的精神。

(2)養成力爭上游、不服輸的思想品德。

(3)加強道德情操的養成、創造能力的培養

為什么體育鍛煉能夠促進身體形態的發展?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使骺軟骨的細胞正常增值,促進骨骼和生長速度加快,從而使身體長高。

體育鍛煉不僅可以身體長高,還可以使肌肉發達有力。體育運動加速了新陳代謝,使肌纖維增粗,體積增大,肌肉變得粗壯、結實、發達而有力。

初中生形體練習中應注意的事項

初中生的骨骼增長較快,骨骼的彈性大,硬度小,易發生彎曲和變形,能承受的壓力和肌肉的拉力都較弱;肌肉的發育以長度增加為主,肌肉細長,肌力較差。容易疲勞,所以在 在形體訓練中要注意:

養成正確的站、行、跑、跳的姿勢;不宜做過重的負重練習;要變換體位練習,以促進形體均衡發展。注意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注意全面發展。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3

籃球運動的概念

籃球是中學生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鍛煉身體的綜合效果好,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拼搏精神,是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之一。籃球運動作為一個競技運動項目,是以投籃為中心,以得分多少決定勝負而進行的攻守交替、集體對抗的球類項目。

(二)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青年會,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 發明的。因籃球運動本身特有的魅力,深受人們喜愛,所以很快在全世界傳播開來。1895年傳入我國天津,1932年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簡稱國際籃聯)。1936年男子籃球運動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1976年第21屆奧運會增加了女子籃球項目。1992年第25屆奧運會向職業籃球球員敞開了大門。籃球運動在中國廣為普及,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

(三)籃球運動的教學功能

對于體育教學中的籃球運動來講,它就是一項集體對抗的球類游戲項目。它的特點是集體性、對抗性、趣味性。除了具有一般運動項目的鍛煉價值外,籃球運動復雜多變的比賽過程,能提高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進而提高大腦的分析綜合能力和應變能力。競爭對抗的游戲形式,能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以及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調控能力。比賽中的集體配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籃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運動經驗積累,能為今后學習其它運動項目提供一定幫助。

教學目標、內容與要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籃球運動的鍛煉價值,培養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2.能在籃球的游戲和比賽中運用所學的籃球的基本技術和簡單戰術。

3.通過籃球活動,發展學生的靈活、機敏、反應快捷,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

4.在從事籃球游戲和比賽中,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與同伴合作及友好相處的精神,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教學內容

1.籃球的基礎知識

(1) 籃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2) 籃球運動的特點與價值(3) 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4) 籃球運動規則簡介

2.籃球的基本技術

(1) 雙手胸前傳接球(2)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3) 原地或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4) 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5) 行進間低手投籃(6) 傳接配合(7)二攻一配合(8) 半場人盯人防守

(三)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2.教學中應充分發揮籃球運動特點,結合游戲和比賽學習基本技戰術,要提高學生的綜合反應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3.教學中要使學生保持一定的負荷量、負荷強度和練習密度,要注重組合技術的掌握和運用。4.教學中要教與學并重,給學生營造思維、創造的空間,并結合技術、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生心理調控和適應能力。以上目標、內容和要求,只是建議性的,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

教學內容與教法建議

一雙手胸前傳接球

雙手胸前傳接球是籃球運動中應用最廣泛的傳接球方式,是各種傳接球技術的基礎。在教學中要結合傳球搶球等游戲進行教學,避免學生感到枯燥和厭煩。在注意傳球手法的同時,注意傳球落點的控制。特別是比賽和游戲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擴大學生的視野。

1.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游戲

傳球搶球游戲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隊,限定一個區域。游戲開始時,攻方用一個球在同伴之間傳遞,守方斷球、搶球。要求進攻方不得運球、帶球走、使球出界和被守方觸摸到球,否則攻守交換。以一方一次進攻中累積傳球次數多者為勝。

2.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要點

傳球要點:持球正確,蹬地、伸臂、屈腕、撥指動作協調連貫,雙手用力均勻。

接球要點:手型正確,觸球時收臂緩沖動作柔和,連貫。

游戲要點:持球者開闊視野,找無人防守同伴傳球,不持球進攻者擺脫防守。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1) 傳球時兩肘外翻,出手用力遲緩。(2) 接球手型不對,易手指向前。

糾正方法:講清錯誤原因,練習時語言提示,監督練習。

4.教法建議

(1) 在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中要注意與傳接球游戲結合的問題,在考慮教學步驟時,可在示范講解和簡單的練習后就進行傳接球游戲,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會動作要點。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什么時候應該傳直線球?什么時候傳弧線球等。結合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要求后,再讓學生做傳接球練習。可反復進行。學一段、用一段,學用結合,不斷提高要求,從技術的掌握逐漸向技術的運用過渡。

(2) 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情況采用不同難度的傳球游戲。比如二傳一搶、三傳二搶、三傳三搶,或相同的多人傳搶。根據不同的游戲提出不同難度的要求,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并能運用雙手胸前傳球。

(3) 教學中要教與學并重,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可預先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去發現和解決。如:比賽中球應該向哪兒傳?傳給固定站立同伴時,球的落點控制在什么位置?傳給移動的同伴時,球的落點怎么控制?引導學生自己學習,使學生逐步養成自學的習慣。

(4) 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負責任的學習態度,要鼓勵學生表現自己,不能做好做壞無所謂。比如傳球的同學要為接球的人著想,怎么傳才能使接球的同伴更便于進攻,怎么傳才能使自己的動作顯得比較精彩。

(5) 傳球教學應注意發展學生的視野,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配合思路。不能只掌握傳球方法,而在比賽時不知傳給誰、不知怎么傳,造成大量失誤。可以多做一些三傳二搶,三打二等以多打少的游戲,培養學生傳球給無人防守同伴的能力。

二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運動中最基本的投籃技術。也是比賽中應用廣泛的技術。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比較簡單易學,結合罰球和投籃比賽等練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增強個人的自信心。教學中要利用動作本身易于評價和學生喜歡投籃的特點,讓學生理解動作要點,通過練習,在個人基礎上提高投籃命中率,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游戲

三傳二搶投籃游戲方法:(圖8-1) 五人一組,三人為攻方,二人為防守方。攻守雙方站位如圖,游戲開始,由攻方互相傳球或投籃,防守一方積極移動搶斷球或干擾對手投籃。攻方傳球失誤或投籃不中,以及手中球被對方觸及時,與其中一位防守者互換角色。規則:(1) 攻方不能移動。(2) 攻方投中一球可保險一次,連續投中多個球也只算保險一次。

2.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動作要點

持球手型正確,蹬地、抬肘、伸臂、屈腕、撥指動作協調連貫,球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籃。

游戲要點:真假動作結合應用,投籃時應有意識的調控心理狀態。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1) 投籃弧度過低。(2) 手臂用力方向不對。

糾正方法:(1) 語言提示,要其抬肘,或設標志物,讓其投籃時超過標志物。(2) 語言提示,要其投籃出手后,手指向球籃。

4.教法建議

(1) 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學生較喜歡的技術動作,也是投籃技術的基礎。教學中要把握以下幾方面,即投籃技術動作的掌握,投籃技術在實戰中的運用,投籃時機的選擇。既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盡快掌握動作。又要學用結合,將掌握動作與游戲、以及在比賽中運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掌握動作的同時感到運動的樂趣,更好的把握技術動作要點。

(2) 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要與投籃游戲相結合。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與教學時數的可能,采用不同的游戲,如:五點投籃游戲,比賽連續投中次數游戲,三傳二搶投籃游戲,直至在比賽中練習投籃。通過游戲學習單手肩上投籃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發展學生運用技術能力,通過游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 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思考余地,教師可預先設置部分問題,讓學生去解決,比如:投籃時的用力順序,投籃時球飛行的弧度,投籃時球的旋轉方向等。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把握投籃技術動作的要點。

(4) 投籃教學中可設立適當的問題情景或營造一定的環境,培養學生對心理的調控能力。如:兩隊比賽罰球投中次數,一個人投中與否將影響全隊的勝負,自然有一定壓力,引導學生在壓力下如何控制情緒,發揮正常水平。也可數人一起比連續投中次數,尤其在連續投中幾球后,隨著累積次數增加,壓力會越大,在此環境下鍛煉控制能力。

(5) 教學中要適當的鼓勵學生表現自己,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對基礎較差的同學,要看到他們的進步,當他們進步時應及時表揚,為他們創造機會去體驗、去嘗試,逐漸培養對運動的興趣。

三傳切配合

傳切配合是籃球比賽中應用較廣泛的進攻基礎配合形式。比賽中實用性強、易于掌握。應結合基本方法的學習,鼓勵學生在比賽中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配合意識、團隊精神。尤其是在對抗狀態下,傳、切的時機、路線的默契會影響配合的成功率,配合成功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戰術意識的過程,也是提高處理人際關系能力的過程。

1.傳切配合的游戲

半場控制球游戲方法:在半場范圍內,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組,一組互相傳球,另一組人盯人搶斷球。要求進攻方同伴之間拉開距離,無球隊員頻繁在中間穿插跑動,接同伴傳球后向外圍跑動,繼續傳球。防守方積極搶斷,如搶斷到球或迫使對方失誤后,交換攻守。比賽雙方傳球累積次數。

2.傳切配合要點

切入者切入時應搶在防守前側身看球切入,傳球者傳球時應結合投籃、突破等假動作,及時準確將球傳給同伴。

游戲要點:進攻方頻繁移動,距離拉開,反復傳球,控制傳球落點與時機。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傳球落點控制不好,有時傳球到攻防隊員之間,沒有遠離防守隊員。有時偏前或偏后,同伴不易接球。

糾正方法:講清控制傳球落點的方法,在有防守和移動的情況下練習傳接球。

4.教法建議

(1) 盡量采用有攻防的游戲方法練習傳切配合。開始時可采用簡單的游戲方法,逐漸提高難度。如開始時可采用二攻一守傳球游戲,以提高有防守情況下傳球落點的控制。再用三攻二守傳球游戲提高傳球選擇能力和開闊的視野,再用半場控制球游戲提高傳切配合成功率。然后在教學比賽中提高傳切配合的實用能力。

(2) 配合練習中要注意集體意識的培養,針對目前中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鼓勵學生應以集體利益為先,以全隊的勝負為重,不能只顧自己進攻而失去良好的進攻機會。在傳球時應考慮同伴的需要,要培養為每一個球,為全隊勝負,而負責任的態度。

(3) 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累和總結傳切配合的經驗。如怎樣擺脫防守,什么時候切入,什么時候傳球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4) 傳切配合練習要讓學生動起來,不管是游戲還是基本練習,都要使學生保持一定的移動時間。練習形式的安排應有連續性,應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盡量多的接傳球和跑動。

四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比賽中應用最廣泛的運球變向技術,它方法簡單、實用。經常練習不但可以提高運球突破能力,還可以提高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腳協調配合程度。手腳協調配合與保護球動作是技術的關鍵。

1.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的游戲

(1) 動作方法 (圖8-2)

運球隊員欲從左側突破時,先用右手運球,吸引對手向右移動,這時運球隊員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側上方向左側變方向運球,同時右腳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護球,接著迅速換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運球超越對手。

(2) 運球搶球游戲方法

方法一:在半場范圍內每人一球運球移動,另設兩個學生進場搶球,被搶球的學生繼續搶別人的球。

方法二:在半場范圍內,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組,一組在場內運球移動,另一組一對一搶球,搶到球后兩人交換攻守。

2.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動作要點

變向運球時動作要快,運球高度降低,蹬跨、轉體探肩迅速,注意保護球。

游戲要點:運球不要盲目奔跑,在對手過來搶球時利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使球移到遠離防守一側。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運球變向時蹬跨、轉體探肩慢,護球不利。

糾正方法:原地做運球變向和蹬跨、轉體探肩動作。

4.教學建議

(1) 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學時,可考慮先做運球搶球游戲,然后做原地和行進的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練習。待學生能完成基本動作后,再做運球搶球游戲和一對一運球突破練習。

(2) 在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練習與一對一運球突破結合運用時,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在變向后,加速超越對手的決心和勇氣,尤其是運球隊員變向運球已經避開防守正面堵截時,要敢于與對方拼速度,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精神和自信心。

(3) 教學中,在學生動作出現錯誤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必要時可提醒他們觀察正確動作和與自己同樣的錯誤動作,互相比較,找出答案。要讓學生發現問題與教師集體糾正相結合,既培養學生自學習慣,也能保持正常的教學效率。

(4) 在做運球搶球游戲時,應視人數多少來確定游戲的范圍,避免場地過小,在擁擠中造成傷害事故。

五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是一項運球與行進間投籃組合的動作。學會此組合動作對學生參加比賽會有很大幫助,因為此組合動作解決了個人移動和投籃問題,甚至可以用此動作跳在空中傳球給同伴。此組合動作關鍵在于兩動作的銜接與在空中平衡的控制。

1.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游戲

運球投籃比賽游戲方法 (圖8-3):

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兩組進行運球投籃比賽,在單位時間內比兩隊累積進球次數 (每組一球)。

2.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動作要點

跨步拿球雙腳要騰空,跳起投籃時要控制住身體平衡,投籃出手動作連貫柔和。

游戲要點:掌握好跨步拿球位置,靠近籃下碰板投籃。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初學者跨步拿球時容易跨錯腳。

糾正方法:增加徒手分解腳步練習,逐漸加快速度。

4.教學建議

(1) 在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時,可用徒手腳步動作練習解決跨步拿球、跳起舉球的行進間投籃的腳步動作,然后練習跨步拿同伴手中球后起跳投籃動作,在上述動作基本掌握后,可做運一次球后跨步拿球上籃動作。逐漸過渡到半場距離運球上籃和運球投籃游戲中去。

(2) 待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基本掌握后,可結合各種要求的游戲進行練習。如:1分鐘內往返三分線與籃下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游戲。半場往返兩次投中四球的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游戲。全場繞場上三圓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往返一次投中兩球游戲等。

(3) 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伴的動作評價、分析和比較。適當時候可組織學生討論,提高自己認識動作能力。對動作有問題的學生,可先提醒他們,讓他們先自己找問題,再幫助他們解決。也可讓技術好的同學幫助他們,在班級內養成互幫互學的風氣。

(4) 在練習或游戲中要鼓勵學生自己找竅門,如碰板的位置、拿球位置,投籃的距離等,讓學生自己總結提高投籃命中率的經驗。

六二攻一配合

二攻一配合方法是快攻結束階段以多打少的一種形式。也是比賽中常見的進攻形式。掌握二攻一的基本方法不僅可以提高以多打少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戰術配合意識,加快進攻的節奏,提高進攻成功率。

1.二攻一配合的游戲

全場二打一游戲方法 (圖8-4):

把學生分成二人一組分別站在兩端線外,一組傳球推進前場投籃對面出一組,其中一人到罰球區防守,另一人到邊線等候。如進攻組利用二攻一配合方法進攻得分,則防守組拿球向對面球籃二打一,如進攻組進攻失敗,則拿球返回另一端球籃二打一,直至二打一投籃成功。

2.二攻一配合要點

兩人拉開距離,球遠離防守人,盡快結束進攻。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傳球時機控制不好,過早使防守人退回,過晚被防守人封堵。

糾正方法:要求在接近防守前運球前進,確定防守確實上前堵截時再傳球,在半場反復練習。

4.教學建議

(1) 教學中可考慮先做籃下的二攻一守的攻守練習,解決在中間有防守情況下的傳球問題。再做從中線推進的二攻一練習,開始可不要求盡快結束。然后再從半場過渡到全場的快速的二攻一配合練習。待二攻一配合成功率達到50%以上時,再做全場二打一游戲。

(2) 在二攻一配合學習初期,學生行進間投籃和籃下近距離投籃命中率較低時,應穿插二攻一配合方法的學習,進行一些行進間投籃的練習。待無人防守下行進間投籃命中率達到50%左右時,再設消極防守,進行二攻一練習。逐漸提高防守的積極程度。

(3) 二攻一配合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當防守欲前后兼顧時,持球人要果斷運球上籃。所以練習中要鼓勵學生在防守隊員似防又沒全力去防狀態下強行運球上籃。待防守全力上前堵截時再傳球,以免被防守假動作所迷惑。

(4) 二攻一配合學習初期,學生盲目跑動、傳球和投籃的較多,所以成功率很低。在這時要降低速度,組織學生分析討論,進攻的優勢所在。使學生自己找到進攻成功的辦法,才能使后邊的練習順利進行。

七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

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是比賽中最常見的投籃方法之一。它既可以增加投籃高度,又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而且容易與其他動作相結合,所以深受學生喜愛 (但一般女學生做此動作有些困難,可安排女生練習在跳起后上升階段出手投籃的動作方法) 。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在中、遠距離投籃方法教學中所處的位置應是先學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然后學—→隨跳隨投單手肩上投籃—→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運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移動中接傳球急停跳起單手肩上投籃。所以教學中要注意前后的`銜接與區別對待。

1.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的游戲

五點跳投比賽游戲方法:在半場范圍內,圍繞球籃、以不同的距離、選擇最常見的投籃位置、設立五個投籃點,并排好順序。學生5~10名一組,每人一球或盡量多的球,依次按順序在五個投籃點投籃,每人在1號位置投中后方可進入2號投籃點,以此類推,比賽誰能盡快的投中五個球。要求學生除技術因素外,考慮取得勝利的其他因素。

2.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動作要點

隨著用力擺臂、兩腳用力垂直起跳,待身體上升至最高點時,用力抬肘、伸臂、屈腕、撥指將球投出。

3.游戲要點

第一、二個球投籃要慎重,爭取盡早投中,在投籃時要注意其他投籃者干擾。

4.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投籃出手時間過早,上升階段就出手,會影響今后跳投動作進一步提高。

糾正方法:講清道理,縮短投籃練習距離,要求其延緩出手時間。

5.教學建議

(1) 在開始教學時,先復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動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做徒手起跳投籃模仿練習,體會全身用力。然后可讓學生兩、三人一組互相跳投模仿練習,體會出手時間,與用力的大小。在能基本完成動作時,再對籃練習,練習初期可在近距離進行,動作熟練后再逐漸加大投籃距離。

(2) 跳投的學習要結合游戲穿插進行,避免學生感到枯燥。可以分成兩隊,每隊每人投一次,比賽各隊投中總數。可以兩隊各一球籃,隊員依次投籃,比哪一個隊連續投中的數最多。比賽個人的連續投中次數。比賽五點投籃。比30秒鐘內在三秒限制區外投中的累積數等等。在游戲中要結合學生遇到的具體情況穿插進行基本動作練習,以保證學生動作的掌握。

(3) 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如跳投時經常出現投不到球籃的現象,這是因為出手時間晚,起跳方向偏后,球舉得太高、手指手腕用力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不要急于告訴學生,可組織大家分析討論,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4) 跳投技術的掌握與運用是不可分的,可結合各種競賽游戲提高學生運用跳投技術能力。如在一對一攻守中結合持球突破練習跳投、二打一、三打二時練習跳投。以及教學比賽中練習跳投。重點在于移動與起跳的連結,和跳投時機的把握。

八行進間低手投籃

傳接球接行進間低手投籃是籃球比賽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項組合技術。由于它的技術特點是投籃動作柔和、穩定,出手點在身體前上方,所以一般在快速奔跑中或身體前方沒有防守人時使用。此技術動作在所有行進間投籃技術中,是命中率較高的一種投籃形式。與運球接行進間投籃相比,在銜接部分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應注意動作的技術特點。

1.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游戲(圖8-5)

(1) 動作方法

(以右手投籃為例) 當球傳來時,右腳向前跨出接球,接著迅速上左腳起跳,向前上方跳起投籃。投籃時,單手持球,托球的下部,手心向上,手臂向前上方伸出,用手腕、手指柔和地上挑動作將球投出。

(2) 全場三對三教學比賽方法:全場三對三攻守,要求進攻者少運球多傳球,防守者全場人盯人。目的:提高行進間傳接球水平,培養學生在有防守情況下傳接球接行進間投籃能力,提高練習負荷強度和學生心肺功能。

2.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動作要點

跨步接球與騰空舉球動作平穩、流暢,單手托球高度與奔跑速度成正比,手腕、手指的上挑動作要柔和。

3.游戲要點

(以進攻為主) 主要強調傳球給無防守的同伴,傳球落點要遠離防守、要有一定提前量。

4.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投籃時單手托球點低,造成奔跑中投籃動作過大,降低命中率。

糾正方法:原地持球做單手托球向前上方伸展練習,并講清問題癥結,再在行進間練習,隨著奔跑速度加快逐漸提高出手高度。

5.教學建議

(1) 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一般安排在運球接單手肩上行進間投籃之后。教學中可以先練習接傳球的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然后練習原地持球的單手托球向前伸展動作。接著,在籃下3米處,右腳在前持球練習上一步單手托球向前上方伸展投籃練習。待投籃出手動作掌握一定程度后可練習運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逐漸過渡到接傳球單手低手投籃動作的練習中去。

(2) 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動作的學習要結合游戲進行,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運用技術能力。在進行全場三對三比賽之前,可以先進行傳接球接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接力賽 (圖8-6)。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兩隊,每隊一球,每隊選出一名隊員站在罰球區弧頂給大家傳接球。每一個隊員經過傳接球后上籃,投籃不中須補中,然后運球過中線后才能傳球給下一位同學,先進行完的隊為勝。也可以半場傳接球往返上籃計時賽 (圖8-7)。從中線開始,傳接球后上籃,投不中須補中,往返一次,投中兩球,計所需時間,時間少者為勝。

(3) 在教學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學生動作掌握的較慢,或出現錯誤動作,這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同學中好的和差的兩方面類型的動作,并加以比較,然后讓他們自己先想辦法解決。比如有的學生投籃動作基本正確,但命中率較低。實際上是因為傳球同學給球過早,以致造成此同學每次投籃距離較遠造成的。啟發他觀察別的同學,自己找原因,找到原因后自己想辦法解決。解決的辦法可以是:讓傳球學生晚一點給球,或在離籃距離較遠接球時運一次球再上籃。

(4) 行進間投籃教學中,易忽視一個問題,學生在初學時速度較慢,以致經常在兩腳著地情況下、或后腳著地情況下拿球。實際上以這兩種情況下拿球上籃是帶球走違例。所以教學中要提醒學生應在雙腳騰空下拿球上籃才是正確動作。一般來說,只要在奔跑狀態下拿球就不會出現上述問題。

(5) 行進間低手投籃的投籃命中率一般較其他投籃動作高。但教學中會經常發現部分學生投籃命中率始終偏低,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學生出手動作不穩定,和精神不集中造成的。投籃時精神集中與否是習慣問題,要采取一些措施進行強化,使學生養成好習慣,比如采取一些連續進球的比賽,要求連續進球二或三次,要求投籃時看碰板點等等。

九半場人盯人防守

半場人盯人防守戰術,是以個人防守為基礎,綜合運用防守基礎配合所組成的全隊戰術。一般分半場擴大人盯人防守和半場縮小人盯人防守。中學教材安排的半場人盯人防守指的半場縮小人盯人防守。半場縮小人盯人防守的防守范圍小 (一般在7米左右),防守移動距離短,給攻擊者留下的籃下空間少,所以說相對半場擴大人盯人防守消耗體力少,給對手的突破與傳切和籃下進攻造成一定困難,因防守者之間距離短,所以也容易同伴之間協同防守。一般用以對付外線攻擊力較弱的對手。

1.半場人盯人防守方法(略)

半場五對五比賽方法:(參見教材中三對三擂臺賽的比賽方法)

2.半場人盯人防守配合要點

分工得當,強防強、弱防弱。分工負責,誰的人誰負責。個人防守的位置、距離、姿勢、步法要正確。

3.易犯錯誤與糾正方法

易犯錯誤:防守位置經常站錯,比賽時經常不能保持在對手與球籃之間。

糾正方法:講清防守位置的要性,通過一防一、二防二練習提高保持正確防守位置的意識,并隨時停止比賽檢查強化。

4.教學建議

(1) 人盯人防守教學時,首先要進行責任教育,要讓學生知道分工負責是集體配合的基礎。針對中學生愿意進攻不愿意防守的情況,在練習前或比賽前先指出這種現象揭示出來,并加以否定,同時鼓勵和表揚那些認真負責防守的同學。

(2) 人盯人防守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個人防守能力。腳步靈活程度,防守意識,面對各種對手應采取不同的措施等。開始可以進行一些重點的防守步伐練習,如滑步、后撤步、側身跑、急停急起等,然后結合進攻進行對抗練習,如一個隊員徒手做跑、停、跳等動作,另一個隊員緊跟模仿練習。或運球一對一全場攻守,或者做半場的三對三傳球搶球練習等,逐漸過渡到教學比賽中去。

(3) 在教學比賽中練習人盯人,首先要注意位置、距離、步伐姿勢等要素的控制。先示范講解各要素控制要點,然后在比賽中加以驗證。開始可以讓防守人隨著進攻者傳球移動,然后檢查防守人位置站得是否正確,距離是否合適,步伐姿勢是否恰當,讓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然后在比賽進行中,停下來檢查防守人實踐情況。逐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型。

(4) 初學者打比賽時,容易出現扎堆的現象,大家都奔球去。所以在人盯人防守教學開始階段,可不要求同伴之間協同防守。主要強調各自防守好自己的對手,最大限度的防止其得分,或發揮別的作用,待比賽比較正常后再培養協防能力。

(5) 人盯人防守相對聯防來說,比較容易犯規,而中學生初學籃球,容易造成較重犯規。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正確防守方法,特別是對方在跳起時,或在快速奔跑時,要提醒學生不能劇烈沖撞,以避免造成傷害事故。

籃球教學評價

(一)籃球動作評價標準

1.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評價方法:罰球線后每人罰球10次,計命中率。

評價標準:

2.運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評價方法:(圖8-8) 從一側中線與邊線交點處開始,運球快速跑向球籃接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如投籃不中須補投中籃),然后,運球到另一側中線和邊線交點處后,迅速運球折回到籃下投籃,投中后返回出發點,以所需時間確定成績。

評價標準:

3.男生做三秒限制區外30秒跳起投籃

女生做三秒限制區外30秒原地投籃

評價方法:(圖8-9) 在罰球線后投籃開始,然后自己去拿籃板球,運球至三秒限制區外任一點再投,反復進行,在30秒時間內計投中次數。

評價標準:

(二)學生自我評價表

班 姓名 性別

(三)教師評價的注意事項

1.除評價主要動作的掌握程度外,要注意掌握動作過程中的評價,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

2.影響動作掌握與運用的因素,除身體素質、理解能力外,還有思想情緒的因素,有時學生學習主動精神不夠,精神不集中會直接影響技能的掌握和形成,所以教學中應對學習態度進行適當評價,但應以正面引導為主。

3.評價應注意區別對待,以每個人進步的幅度進行評價,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應結合整體評價進行。

4.教學評價應與教學目標相對應,評價是為了更好激勵和促進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努力,以更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掌握背越式跳高完整的技術動作。

【過程與方法】

通過起跳過桿練習,發展速度、力量、彈跳、協調及柔韌性等身體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克服困難、勇敢頑強、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培養善于觀察、積極思考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的過桿動作

【難點】

上下肢協調用力

三、教學方法

教法:講解示范法、糾正錯誤法、圖示法、游戲法

學法:探究法、觀察法,分組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動作,有哪位同學能說一下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技術動作?不錯非常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過桿動作以及完整的.動作練習。組織教學:四列橫隊。

要求:隊列整齊。

(二)準備部分

1、圓圈接力跑

方法:在場地上劃一個直徑為10米的圓圈。將學生分成兩組,人數相等,每組第一人站在一起跑線后,做好起跑姿勢。聽到教師發出口令后,迅速起跑,沿著逆時針方向繞圈外跑一圈。當對方隊員跑過本方起跑線后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后面,準備起跑。跑者用手觸及接力者的手時,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進行,最后1個人先到達本隊起跑線者為勝。

規則:跑時踏上或踏入圈內判為犯規。沒有拍到手而搶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過早站在起跑線上,而影響對方跑者為犯規。

組織教學:將學生分為兩組,游戲過程及時表揚鼓勵。

要求:遵守比賽規則。

2、配樂韻律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教師邊做示范,邊提示動作要領,語言激勵學生,及時表揚鼓勵。

要求:拍節準確,動作到位,節奏感強。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問:注意觀察老師助跑時的路線以及過桿時身體的動作?

學生回答:直線加弧線助跑,在桿上身體是反弓。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前兩排蹲下,組織學生討論,學生得出答案。

3、講解

動作要點:(1)助跑:采用前段直線、后段弧線的助跑方式。助跑的步數一般為8-12步,用遠離橫桿的腳起跳。

(2)起跳:起跳腳踏上起跳點即開始了起跳動作。起跳前身體呈內傾姿勢,倒數第二步稍大一些,最后一步起跳以髖帶動大腿積極前邁,兩臂同時擺至身體后下方,起跳腳著地時,由腳跟外側先著地,并迅速沿外側過渡到全腳掌,接著兩臂與擺動腿膝關節積極上擺,兩臂配合兩腿蹬擺結合完成起跳;

(3)過桿:起跳后,上體后倒展體,身體在桿上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繼續下沉,髖部上挺,使兩膝上升;上體越過橫桿后,及時低頭含胸,小腿上踢,使整個身體依次過桿。

(4)落地:低頭含胸,屈髖伸膝,以肩背部及雙臂著墊并借過桿旋轉力順勢后翻,做好緩沖。

4、練習

(1)復習助跑起跳練習。

組織教學:全班四路縱隊,分別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糾錯:最后助跑階段要跑弧線,起跳前身體內傾。

(2)原地跳起后倒收髖舉腿練習。

組織教學:分四組,分別在四個墊子上進行練習。

糾錯:后倒時收髖屈膝舉腿。

(3)完整背越式跳高練習。

組織教學:分為四組,分別在四組跳高架進行練習。

(4)分高度練習。

組織教學:全班同學按照技術掌握成都分為四組分別在四個高度練習。

5、檢驗—優生展示

組織教學: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優秀的同學,進行5個欄的技術動作展示。

(四)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配樂放松操

組織教學:四列橫隊體操隊形

要求:放松活動,身心充分放松。

2、課堂小結:教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五、場地器材:

跳高架四個、橫桿四個、墊子四個、錄音機1臺、磁帶2盒、田徑場。

六、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

七、課后反思: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5

教學內容

次數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組織與要求

一、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

二、教師點名并宣布本課任務。

三、熱身運動

慢跑一圈

(1__400m)

四、徒手操

1、上肢運動

2、體側運動

3、體轉運動

4、俯背運動

5、膝關節繞環

6、踝、腕關節運動

五、健身拳

1、介紹五種步伐和三種手型

2、預備勢:

并步直腿,目平視前方。

要點:挺胸、收腹、兩腿夾緊。

3、起勢:兩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禮”。緊接上動,兩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間;同時頭向左轉,目平視左前方。

要點:拳掌變換要準確。

4、戳掌沖拳

①右腳向右后撤一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視右掌。

②接上動兩腿成馬步;同時右掌變拳收回腰間,左拳變掌擺至右肩前;目視左掌。

③接上動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時右拳向前沖出,左掌收至右臂內側,掌指向上;目視前方。

要點: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平穩。

六、放松操

七、集合小結

1、指定集合地點,鳴哨集合;

2、向學生問好!

3、宣布課的內容;

4、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5、導入本課內容

武術的悠久歷史及奧運項目

1、教師帶領學生進入慢跑,強調步驟和節奏。

1、教師邊喊口令帶操

2、強調動作的'要領及目的

1、教師示范、講解武術動作要領,讓學生體會動作。

2、分解動作

3、帶領學生進行慢節拍完整動作的練習

4、讓學生倆人一組,互練,教師巡回指導。

5、強調武術的動作要領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6

一、投擲:投準

二、跑:變向跑]教學內容

一、投擲:投準

二、跑:變向跑(沿圓圈跑)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投擲的基本技術原理和變向跑的技術要素,

一、投擲:投準

二、跑:變向跑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合理的投擲技術動作,進行器械投準的方法。學會變向跑的技術動作,掌握好適當的身體傾斜角度和合理的擺臂方法。發展學生速度、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

3、情感目標:通過投擲和變向跑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課的部分教學內容與練習手段組織教法、學法和要求時間安排運動負荷教學目的`時間次數強度開始部分4’準備

一、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

二、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和要求。

三、處理與安排見習生

四、隊列練習:蹲下及起立。

五、反應練習:“彈鋼琴”方法:學生的四列橫隊依次代表“Do,Re,Mi,Fa”四個音符。老師唱某音時,代表該音的一列學生下蹲,其余為立正姿勢。

一、游戲:組點著地方法:在慢跑中,學生聽教師喊數,按數目組合人群,并用身體任何部分接觸地面。

組織:成四列橫隊集合

教法:聽教師的口令集體練習。要求:注意力集中,步調一致。

教法:教師講解方法,學生聽口令練習。要求:注意力集中,反應迅速。組織:圓圈隊形

教法:教師講解游戲方法,學生按教師要求進行練習。加強組織紀律,明確課的內容和目的。集中注意力,振奮學生精神。檢驗隊列練習效果,提高學生練習興趣。激發創造性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基本部分

二、配樂韻律操

1、肩部運動

2、體側運動

3、體轉運動

4、側壓腿運動

5、跳躍運動

一、投擲:投準重點:投擲的準確性難點:控制投擲的力量和出手的角度,

一、投擲:投準

二、跑:《變向跑》

1、將投擲物上拋接住練習a.上拋接住b.上拋擊掌兩次接住c.上拋后轉體3600接住d.自創動作,上拋接住

2、學生練習對地投

3、將投擲物投中地上小圈

4、將投擲物投中目標練習

二、變向跑(沿圓圈快跑)重點:合理的身體傾斜角度和正確的擺臂動作。難點:控制重心,克服離心力。

1、原地練習沿圓圈跑時身體傾斜的手臂擺動的動作。

2、逆時針方向跑動練習

3、順時針方向跑動

4、沿圓圈快跑接力組織:同上教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做。要求:動作到位、準確、協調。組織:同心圓教法:教師講解示范,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講評問題。分組進行投準比賽。要求:上、下肢協調用力。組織:圓圈隊形教法:教師講解并示范完整動作,學生練習

1、

2、3。針對出現問題,教師講評。學生練習4。要求:動作正確,認真練習。中到大為以下的教學活動做好身心準備,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提高學生練習興趣,發展上肢力量。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個性。體會揮臂、鞭打、協調用力。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提高投擲的準確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體會正確的動作要領,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和控制身體能力,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尊重對手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結束部分4’

一、集合放松舞蹈《幸福拍手歌》方法:隨著樂曲起,學生以跑跳步等舞蹈步法配以拍手、拍肩、跺腳等動作進行放松。

二、本課小結

三、收集器材

四、師生道別組織:圓圈隊形

教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跟著教師做。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要求:輕松、快樂。 4’ 1’ 1次小培養學生韻律感、協調性和美感,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場地器材

體育場自制沙包每人一只氣球四只錄音機一臺錄音帶一盒

預計練習密度:35%左右預計生理負荷曲線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項目體驗中打破彼此的隔閡

2.在體驗中獲取真知,提高自信心

3.熔煉團隊、挑戰自我、考驗集體

二、教學重點:

如何在做項目的同時熔煉團隊精神,加強集體建設

三、教學難點:

學生對項目興趣的激發,使學生學有所樂,樂有所得,得有所悟。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范法、練習的方法、觀察法、模擬法等教學方法

五、教學對象:

初中學生

六、教學內容:

一、破冰項目:反口令,鼻子耳朵,捏肩,水果蹲,理財高手

二、組建團隊:隊名,口號,隊歌,隊形

三、團隊協作項目:同心圓、同起同坐、跨越雷區

七、教學步驟:

(一)

1.整隊、清點人數,學生隊伍整齊,口號響亮,精神飽滿

2.自我介紹

3.師生問好:“好-很好-非常好”

4.言簡意賅的宣布課堂紀律:一相互尊重,二張弛有度5.了解班級情況:班干部及其他同學姓名(隨機)

(二)

1.反口令:

項目要求:教官下口令,學生做出相反的動作,如有失誤,均被淘汰。懲罰措施:個人才藝展示

分享點: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學會換位思考

2.鼻子耳朵:

項目要求:右手輕捏鼻子,左手交叉清捏右耳朵,每聽到教官的一次哨音時雙手就快速交叉互換。如有反應特別遲鈍者、出錯著將步入星光大道才藝展示。

分享點:萬事均有規律,協調能力的鍛煉。

3.捏肩:

項目要求:把學生建成幾個團隊后,學生按團隊排成幾路縱隊后,全體學生平舉雙臂,放到前一名同學的肩膀上

口令:捏一捏,錘一錘,拍一拍,上捏捏下捏捏,捏一捏腰目的:調節課堂氣氛;通過身體接觸,打破彼此之間的心理隔閡。

4.水果蹲:

項目要求:每組若干人分成一組,每組分別命名為水果的名稱(例如蘋果,香蕉,橘子,西瓜,櫻桃),由主持人開始說,例如“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橘子蹲”,此時代表橘子的隊伍就要根據節奏蹲下起立蹲下起立,同時嘴里要說橘子蹲橘子蹲完西瓜蹲等等,然后被點名的水果所代表的隊伍就要接著蹲下起立,以此類推。在喊出下一個水果名字的時候,這一組的水果要整齊,要是不整齊的情況下,這組水果要繼續蹲。(他們可以選一個組長,組織大家口令一致)

目的:一項體能和心理素質拓展的活動,目的是通過這個活動建立起彼此間的友誼與信賴,鍛煉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5.理財高手:

項目要求:男生代表0.5元,女生代表1元,當圍成一圓圈跑動時,教官會問“我到銀行取存錢”的問題,學生則一起大聲回答“存多少”。教官可根據班級情況給出一個錢數,這時,所有的同學要組建這個數目,且每一組不允許是清一色五角或一元,組好之后,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用歡呼聲告訴大家。

分享點:優化結構,考驗團隊的智慧

(三)組建團隊:

1.報數分組(如:分為4個隊就1-4循環報數。)

2.各隊推選一名隊長(自薦或推選10秒完成)

3.隊長整理隊伍(站到隊前自我介紹表決心)

4.整隊完畢,教練要求每隊在隊長帶領下起定隊名、隊呼、對歌、隊塑,限時20分鐘

5.團隊展示

目的:通過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將參差不齊的思想整合到一起,最終大家達成一致的思想和行動,喚醒團隊意識。

(四)團隊協作項目:同心圓:

1.項目規則:所有隊員站成一個圓,要求后一位隊員的腳尖頂住前一位隊友的腳跟,所有隊員的腳都并到一起;站好后統一口令坐下,同時雙手扶住前一位隊友的肩膀,然后喊著統一有節奏的口號開始移動。

2.項目目的:調節課堂氣氛。通過身體接觸,打破彼此之間的心理隔閡,營造良好、積極的團隊氛圍。同起同坐:

項目導入:遇到歹徒,和同伴被歹徒背靠背捆綁在一起,每人的手也被束縛,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彼此的力量同時站起來拿到桌子上的刀具逃跑,怎么辦?

要求:手不能碰觸地面,背部緊靠,同起同坐。組織:2人/組—4人/組—8人/組—2組/班—全班/組分享點:

要有團隊精神、齊心協力,大家是一個整體,相互制約,相互用力行動一致,態度決定一切。跨越雷區:

項目導入:在二戰時期,一支小分隊已經突破敵人兩道封鎖線,最后一道封鎖線是一片直徑為六米的雷區,其中只有三個安全點,只要觸及安全點以外的地方就會引爆雷區,以致全軍覆沒,我們要在敵人到來之前穿越這片雷區。

討論:

1、勇敢站出來獻身的隊員,站出來的動機是什么?

2、當你踩在隊友的腳上的時候,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3、你為什么沒有第一個站出來?

目的:

1、建立相互信任與責任的團隊氣氛(相互信任與責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礎);

2、通過身體接觸,打破同學之間的陌生與隔閡,體會團隊同伴對自己的`支持;

3、體驗環境變化后,在恐懼與挑戰面前,團隊激勵對個人的作用;

4、體驗誠信與承諾對于個人成長、組織發展的重要性;

5、換位思考意識

八、課程結束,歸還器材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8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學生自創、自學、自練、合作練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定的分析:

足球腳內側傳球選自人教版水平四足球的內容,該動作由判斷球的落點,迅速移動選好位置,正確部位迎撤緩沖,身體護球快速跟進等幾個環節組成。足球腳內側停球教學對于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力量、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能培養團結合作的意識和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學習足球腳內側接球動作是足球技術的基礎,為后面深入學習腳內側接空中球、反彈球、其它腳背接球、足球戰術配合等做好積極的準備。

三、學情分析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我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如下:

初中學生,體育的運動技能雖然有差異,但學生總體身體素質都比較好,同學之間團結合作,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很強,有比較強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善于學習,本課采用了講解、示范、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方法,以及各種新穎的練習方法。循序漸進、層層深入、層層剖析,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學生為本”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說出腳內側停球的幾種方法,85%能夠準確把握停球時機和迎球后撤動作協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練習,學練結合,發展力量、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練習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的意識,培養勇于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已經確立,教學重難點就顯而易見:

【重點】

準確判斷球的落點及選位。

【難點】

觸球瞬間做到迎撤緩沖。

六、教學方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注重教學方法,因此我采用了:

教法:講解示范法、糾正錯誤法、觀察評價法、游戲法

學法:探究法、觀察法,分組練習法

七、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開始部分

良好的開始是保證上好課的前提條件,在開課之初首先進行課堂常規。

體委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課堂常規是促進學生由下課狀態轉變為上課狀態的過渡,并明確本節的學習目標。隊列練習進一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課準備。接下來我將進行導入環節,我會采取視頻導入:播放世界杯進球視頻剪輯。提問同學們,老師在剛剛播放的視頻中你們覺得進球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對!不僅要有精準的踢球,同時還要求有精準的停球技術。怎樣將球停得更穩呢?今天就跟隨老師一起來學習足球腳內側停球。良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會提供思考的空間。為后面的教學做好準備。

(二)準備部分

針對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準備活動我將采用游戲、徒手操、專項準備三種練習

1.游戲—逗瓜

方法:學生分成5個小組,8人一個小組圍成一個圓,選出一名同學站在中央喊數,相互之間進行傳球。中間以為同學進行搶斷,如被搶斷傳球人角色互換。

2.專項準備活動

(1)足球操:頸部繞球、腰部繞球、膝部繞球,伸展運動、繞環運動。

(2)原地踩球練習、撥球、顛球。

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熱身的同時與專項相結合,不僅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肌肉粘滯性,加大關節靈活性,也為新授技術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基本部分

下面進行課程最核心的部分基本部分,我將從教師示范啟發探究、總結講解技術動作、循序漸進練習、游戲競賽幾個環節展開:

1.復習腳內側踢球引導提問:踢球時注意事項?擊球的部位在球的后中部、腳用力在出球方向。通過學生回顧腳內側踢球動作,既對前面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同時也為后面腳內側接球做好鋪墊。

2.腳背內側停球嘗試練習,通過組織教學練習學生會遇到不能停球不到位,掉球等問題。教師在學生練習中提問:停球時運用的部位?怎樣將球聽得更加的穩定?這樣的問題能激發起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符合新課程標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

3.教師總結講解技術動作動作要點:提前判斷球的落點,迅速移動選好位置,正確部位迎撤緩沖,身體護球快速跟進。通過教師講解示范技術動作讓學生把握技術原理,準確理解技術環節和注意事項。

4.練習

俗話說,白看不如一練,我將逐層深入開展練習:

(1)原地模仿練習體會停球的動作方法和要領。(10次)

(口令練習:教師數1時,準備;數2時做停球腿向前迎球,并做后撤動作。)

(2)兩人一組,相距10米,一人用手拋地滾球,一人迎上去用腳停球。

(糾錯:腳內側觸球,主動去迎球做緩沖動作。)

(3)兩人相距15—20米,一人用腳背內側、腳背外側傳地滾球或空中球給對方,另一人用腳內側將球停住,用同樣的方法將球回傳,如此反復練習。

(糾錯:注意傳球的準確性,接球時要判斷球的位置,做到動作的協調,并進行指導糾錯。)

(4)每人一球對墻練習將彈回的球用腳內側將球停住

(5)兩人一組相距15—20米,一組第一人用腳內側將球傳給對方,然后跑回隊尾;另一組用腳內側將球停住后再用腳內側回傳,兩組依次輪流進行。

學生在有了一定的技術表象后,采取循序漸進和限制練習,符合水平四認知水平特點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更加準確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同時在練習中加入學生自主思考探究極大加強學生學習興趣。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

4.教師選出優生進行展示師生進行自評、互評。

5.游戲——實戰對抗

方法:學生分成3人為一組,在場地上進行實戰對抗,多運用今天的腳內側傳球加入比賽中。

在游戲中強調安全的同時,并在游戲中運用本節課的動作的要領,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能夠極大的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結束部分

為了使學生能夠從激烈的比賽狀態中過渡到相對穩定的狀態,我會帶著學生隨著音樂進行拉伸性的練習,放松結束后,我會引導學生說出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教師針對學練情況給予鼓勵,肯定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提出下一步要求和努力方向。最后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八、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運動強度:中等偏上。

九、場地器材

足球40個、足球墻、錄音機1臺、磁帶2盒、足球場。

十、課后反思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9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本學期學校體育工作安排和教學工作安排,回顧上學期的體育表現,以及新的體育成績評價方法,使學生作好思想準備,增強組織紀律性,積極參與,提高鍛煉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一、本學期學校的體育活動有隊列操的比賽,期中考試后開展班際的籃球聯賽h“大王”杯的毽子、跳繩等等體育活動。同學們要認真練習,積極準備,主動踴躍地參加每一項活動,體現集體主義的觀念,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二、本學期體育教學課的內容主要以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為主。因此,要求每一位學生鍛煉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鍛煉中如果感覺不適應立刻停止練習,不要逞強。如果有不適宜作耐力練習的同學應提早做好免修手續。練習時,要求積極主動,特別是耐力練習,更可以培養人的意志品質,堅持不懈,永不氣餒的精神。

三、體育成績與體育課上的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絕大部分同學都能遵守課堂紀律,積極配合教師完成課堂的`教學內容,積極鍛煉,但還有極少一部分同學,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持續講話,屢教不改,而且不尊重師長,更不能配合教師完成內容,希望這些同學從這學期開始樹立良好的形象,努力地、認真地學好每一項知識技能,確保課堂內容能順利地完成。

四、體育課教學常規:

⑴兩分鐘預備鈴響后,到指定地點由體育委員整隊集合,等待教師。

⑵上室外課前換好服裝、鞋子,除了運動服、校服外不準穿其它服裝。

⑶上課不準無故缺席、遲到早退,不能參加體育鍛煉的或劇烈運動的學生,上課前必須辦好請假證明。

⑷遵守課堂紀律,服從指揮,思想集中,精神飽滿。

⑸愛護公物,不準腳踢球。

⑹不準擅自離開場地,得到允許后方可離開場地。

五、體育成績的評價方法:

1、考核標準:課堂表現+出勤率+考核成績

2、本學期《體育與保健》評分評價內容的構成、比重與方法:

㈠基本內容

Ⅰ:體能(40%)和 健身技能(30%)

體能(40%)包括:

⑴力量素質:實心球

⑵速度素質:4__10往返跑

⑶耐力素質:3分鐘25M往返跑

⑷靈敏素質:立定跳遠

⑸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 健身技能(30%)包括:

⑴墊上運動

⑵杠上運動

⑶武術

⑷籃球

㈡基本內容Ⅱ:自我健身能力(20%)

⑴非常規性學習內容(特長、專長、運動員等級證)

⑵教材的使用、自鍛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體育資料的收集、體育專題報告和文章、裁判、棋類等(探究性學習或探究型課程部分)

㈢健身參與(10%)

⑴出勤率

⑵運動表現

3、評價方法:

⑴根據全年級的全體學生體能測試結果劃分成績區間: 前20%的學生成績為優秀,分值5分; 其次40%的學生成績為良好,分值為4分; 再次30%的學生成績為及格,分值為3分;

最后1%的學生為有待提高,(前5%分值為2分,后5%分值為1分)

⑵計算公式:學期成績=體能(1+2+3)÷3×40%+技能(1+2)÷2×30%+自我健身能力×20%+運動參與(1+2)÷2×10%

⑶成績與等第的換算標準:

優秀 4.30分≤成績≤5分 良好 3.80分≤成績<4.30分 合格 3.00分≤成績<3.80分 有待提高成績<3.00分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0

籃球——三步上籃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籃球運動是初高中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此運動可以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和彈跳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拼搏精神,培養學生籃球活動的興趣,有助于發展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本課以高中新課標為依據,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練為主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進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三步上籃是籃球技術中的基本技術之一,也是初學者較易掌握,較為實用的技術,對于其它技術的掌握也有銜接作用,掌握了三步上籃技術可以說為籃球的進攻技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二(7)班學生。共有67人。大部分學生喜愛籃球運動。對籃球活動積極性很高。但對籃球活動的技術知識了解并不多。本節課復習運球技術,并通過比賽形式加以鞏固,同時學習三步上籃技術并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提高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籃球三步上籃技術的學習,讓85%的學生能完成這一技術動作,15%的學生能了解動作的內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在學練中互相幫助、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一大二小三高跳的上籃動作。 難點:運球三步上籃動作的連貫性及穩定性。 六、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采用示范法,講解游戲競賽,引導啟發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互幫互學,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通過鼓勵,放手學生思考、討論、合作創新以及游戲競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1

本課緊扣“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節課我選擇100米跑作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精神。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缺乏與人交往合作的氛圍,在學校主觀意識性很強,好勝好強,不易與同伴和睦相處,體育課學習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良好的機會。要完成上好課這個共同的任務就必須要全體成員齊心協力,共同分擔責任,共同進步和提高,從而逐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達到社會適應領域的目標。力爭取得最佳效果。通過本次課的教學,我感覺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進的部分。

一、感覺成功的地方

1、課設計環環相扣、緊密合理。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100米全程跑,課的大概流程是這樣的:(1)繞田徑場跑步,(2)徒手操,活動各關節(3)100米跑,先做輔助性練習,然后再做專門性動作練習。這樣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4) 學生練習提高(5)學生放松,教師講評、總結。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的練習由易到難,由體驗感知到理性認識。在教學設計中注意采用分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學練,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2、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處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適當引導,創造條件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主教材學習中,學生由個人,多人,整體進行實踐學習,在練習中通過小組探究,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及教師的個別指導,鍛煉身體,培養合作意識。再通過教師的總結、講解、示范,及時糾正錯誤,最后再通過自主練習,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為了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讓體育委員協助老師參與教學管理。這樣既幫助了學習技術有困難的同學,又使得他們在課堂上有事情可以做,幫助他們找到一種成功的感覺。在準備活動及放松活動的安排上,利用音樂、場地等教學資源組織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二、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課堂容量大,一部分做的好的學生未能及時表揚,以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2

跳躍:跨越式跳高

一、主要教材

(一)跳躍:跨越式跳高(新授)。

(二)雙杠:杠端跳起成分腿坐――分腿坐前進至遠端,前擺轉體90度下(新授)。

二、教學任務

(一)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打好身體素質的基礎:初步學習助跑和起跳的技術及過竿動作。

(二)增強學生上肢、肩帶、胸部、腰腹肌肉群的力量,促進韌帶和骨骼的發展。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三)培養學生勇敢、機智、頑強果斷等優良品質。

三、課的進行

(一)思想動員

(二)實際練習

1、隊列、隊形、基本體操

(1)隊列、隊形練習

向左(右)轉,用并步法散和密集隊形。

第三節:擴胸運動(預備姿勢立正)

1、 兩手半握拳,兩臂經前至胸前平屈后振(拳心向下)。

2、 兩臂經前伸直(拳心相對)至側舉后振。

3、 兩臂經前(拳心向下)至胸前平屈后振。

4、 兩臂伸直經前入下,自然后擺(拳心向后)。

5、 左腳向前跨出成弓步,同時兩臂經前(拳心相對)至側舉后振。

6、 兩臂經前(拳心向下)向下后振。

7、 兩臂經前(拳心相對)至側舉后振。

8、 左腳收回,兩臂經前放下,自然后擺(拳心向下)。

第二、四個八拍的5-8出右腳做。第四個八拍的最后一拍還原成直立。

要求:

1、 剛健有力,富有彈性。

2、 擴胸時臂要平,上體保持正直。成弓步時腳跟不要提起。

第四節:踢腿運動(預備姿勢立正)

1、 左腿前踢(與上體約成90°),同時兩手叉腰。

2、 左腿還原。

3、 右腿前踢。

4、 還原成直立。

5、 左腿后踢,同時兩臂經前至上舉后振(掌心向后)。

6、 左腿還原,同時兩臂經前落下,自然后擺(掌心向后)。

7、 同5,換右腿做。

8、 還原成直立。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3

1優秀說課稿展示——《立定跳遠》

2九年級級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4-16歲之間,正處在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學內容枯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練習,他們就不怎么樂意學了,不過如果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就不一樣了,他們就很樂意去做,樂意去學,去鍛煉。只有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才符合他們的年齡待征和接受能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教材是立定跳遠和競技小游戲,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基本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要領。立定跳遠是跳躍動作的重要內容,它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腳起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以及提高學生協調靈敏素質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教材要求學生學會兩腿用力蹬地跳起,上下肢的配合,平穩落地的動作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跳躍。立定跳遠又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于是在課中我分別安排縱跳摸高,立定跳遠加沖刺跑,立定跳遠加俯臥撐的游戲等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練、在學練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華。

4運動技能目標:掌握正確立定跳遠動作。身體健康目標:通過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增強下肢力量及爆發力,提高身體協調靈敏素質。并達到“跑跳結合及上下肢均衡發展”運動生理目標。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采用游戲的方法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以及相互合作團隊的精神。

5教學重點為:擺臂與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緩沖。蹬地有力,落地輕巧,動作干凈利索,毫不猶豫并充滿自信。教學難點則是:身體協調用力,起跳的角度,騰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時的收腹等。

6四課時

7如下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立定跳遠》,主要包括:一、說教材分析;二、說學情分析;三、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的運用;五、說教學過程設計;六、說教學特點;七、說教學效果;八、說場地器材;九、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教材是立定跳遠和競技小游戲,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基本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要領。立定跳遠是跳躍動作的重要內容,它是在跳躍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雙腳起跳的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彈跳力量,以及提高學生協調靈敏素質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教材要求學生學會兩腿用力蹬地跳起,上下肢的配合,平穩落地的動作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跳躍。立定跳遠又是體育中考項目之一。于是在課中我分別安排縱跳摸高,立定跳遠加沖刺跑,立定跳遠加俯臥撐的游戲等教學,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練、在學練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華。

二、學情分析:九年級級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4-16歲之間,正處在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模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學內容枯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練習,他們就不怎么樂意學了,不過如果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就不一樣了,他們就很樂意去做,樂意去學,去鍛煉。只有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才符合他們的年齡待征和接受能力,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目標:

(1)運動技能目標:掌握正確立定跳遠動作。

(2)身體健康目標:通過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增強下肢力量及爆發力,提高身體協調靈敏素質。并達到“跑跳結合及上下肢均衡發展”運動生理目標。

(3)社會適應目標:通過采用游戲的方法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以及相互合作團隊的精神。

2.教學重點為:擺臂與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緩沖。蹬地有力,落地輕巧,動作干凈利索,毫不猶豫并充滿自信。

3.教學難點則是:身體協調用力,起跳的角度,騰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時的收腹等。

四、教學方法和學法的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枯燥的特點,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采用了示范法,以準確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我要學習”的情感,以及采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1)講解示范法:通過精練適度語言講解,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以準確的示范,利于模仿正確技術。

(2)糾正錯誤法:由于學生間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不同,通過糾正獲得正確的動作,提高學習信心。

(3)評價法:通過評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嘗試想象跳躍動作,然后小組討論悟出動作要領、后通過“小組協作探究”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終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

五、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結構采用“收心熱身—育心強體、增智促技——穩定情緒、恢復心身”。

1、熱身:繞操場慢跑600m,關節操,徒手操。(6分鐘)

規則: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跑并帶學生做操。

要求:秩序井然,做操認真。

2、小游戲:叫號起跳(2分鐘)

規則:學生分男女各兩隊共4隊體操隊形站立,教師叫“1”時,1隊縱跳一次;叫“2”時,二隊縱跳一次;叫“3”時,三隊跳一次;叫“4”時四隊縱跳一次;叫“5”時,1和3隊縱跳一次;叫“6”時,2和4隊縱跳一次;叫“7”時,全體縱跳一次。反應不及時者或錯誤者罰高抬腿10個。

要求:遵守游戲規則。遵守游戲規則。

3、導入啟發:夏季池塘荷葉上的青蛙在受到驚嚇時起跳落水的動作。(4分鐘)

規則:請學生代表發言并模仿動作,詢問其它學生意見并請其做動作。教師由此展開立定跳遠的概念。

4、教師講授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3分鐘)

動作組成:預擺-蹬地起跳-騰空-落地

注意事項:擺臂與蹬地的配合、落地屈膝緩沖。蹬地有力,落地輕巧,動作干凈利索,毫不猶豫并充滿自信。身體協調用力,起跳的角度,騰空中的展腹及落地時的收腹等。

5、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2分鐘)

6、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并糾錯。(5分鐘)

7、競技游戲:立定跳遠加沖刺跑,立定跳遠加俯臥撐。(要求:遵守游戲規則。目的:符合跑跳結合,上下肢均衡發展的鍛煉原則及運動生理)(9分鐘)

8、個人練習,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生生互助(結對子)。(9分鐘)

9、學生放松,教師表彰學習優秀者,小結、作業,師生道別。(5分鐘)

六、教學特點:本課圍繞《立定跳遠》的主題,在課堂教學中創造—種自然、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適應能力的提高。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的氛圍中,建立—種真誠、信任、友好、融洽的人際關系。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運用“掌握學習”教學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競技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既重視群體教學,又注意學生個體化,大限度的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真正體現教學的平等,讓每個學生享受體育成功的快樂。

七、教學效果:

1、運動技能:學生基本掌握立定跳遠動作和游戲的方法、規則。

2、運動量:達到鍛煉效果。

3、心育意向:基本上能達到真誠,友好、相互合作的鍛煉、有較好的團隊精神及集體榮譽感。樹立自信,發揚勇于克服障礙,戰勝困難的精神。

八、場地器材:運動場粉筆卷尺。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遵循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講究課堂效率的原則,盡可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練習與提高,在課堂上加入游戲和競賽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練、在學練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華。

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注重發揮能力較強學生的作用,讓學生學有榜樣,趕有方向。

不足之處:競賽的組織嚴密性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對于體質偏胖及能力偏弱的學生多采用鼓勵的方法,關注過程與發展,使他們樹立信心,增強興趣;部分學生依賴性依然存在。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各種跑的練習對身體健康的意義,并掌握利用跑發展各項身體能力的鍛煉方法。

能力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到參與運動鍛煉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發展學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情感與價值目標:通過教學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利用多種跑的游戲練習,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樹立競爭意識,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獲得成功感。

二、重點、難點

1.本課重點是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和機能的影響,從而養成長期參與運動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難點是掌握各種跑的鍛煉方法及利用這些方法發展各項身體能力。

三、設計思路

(一)教材的選擇

發展體能(速度、耐力和靈敏性)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身體健康目標學習領域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發展體能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種類較多,其中各種跑的練習是常用的方法。跑是人體基本的運動能力,是所有運動的基礎,也是初中學段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田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礙跑、接力跑、協作跑等形式。本課針對水平四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學校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選擇以多種跑的游戲練習為教學內容,使學生達到發展體能的目的。

(二)教學策略

由于本課的教學技術內容含量少,技術動作比較單一。若只是反復進行各種跑的練習,不但容易使學生過度疲勞,收不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本課改變了傳統的由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習式教學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學,即以教有情趣、學有興趣、玩有樂趣為主導,以多種形式的游戲練習為教學方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學習方法,將發展學生體能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通過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將教學內容內化為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快樂體育”的教學思想。

四、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徒手操

(二)快速跑練習(抗洪搶險游戲)

1.教師講述解放軍戰士在抗洪搶險中的事跡,向學生提出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號召,創設“抗洪搶險”情境進行游戲。

2.游戲方法:學生五人每組,游戲自選。

(三)耐久力跑練習

1.教師為學生創設見義勇為捉“小偷”的教學情境,以情境導入游戲練習。

2.角色分配:學生分成兩組,其中將班級中耐力跑水平較高的學生分成一組扮演“小偷”,其他同學扮演見義勇為的好少年。

3.游戲方法:“小偷”跑離15秒后,好少年開始“追捕”,路線不限,方式不限(可單獨追捕亦可分小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離開游戲,10分鐘之內將“小偷”全部捉住,為好少年組獲勝,反之,“小偷”組獲勝。

(四)協作跑練習

1.教師講述“賽船”游戲的來源:賽船游戲滿語稱作“賽威呼”。據史書記載,該項活動是由滿族民間賽船演變而來,在現代已成為陸地上進行象征性的賽船活動的一種集體賽跑游戲。

2.游戲方法:5人一組,5人均站于兩根竹竿中間,兩手分別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發令后5人一齊向前跑,先跑到終點,隊伍不散的組為獲勝組。

3.規則:每個小組在中途因動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況發生時,必須全體停下,待隊伍整理好后才能繼續游戲,到達終點是以“舵手”過線為準。

(五)整理活動

學生跟隨著輕快優美的音樂做放松操練習,將身心從緊張的游戲情境中解放出來,使心理和身體獲得徹底的放松。教師簡單總結授課情況,給予全體學生積極性的評價,本課結束。

五、評析

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既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也是體育教學實踐工作的需要。我們應該認真貫徹新課程中“健康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精神實質。通過對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初中體育課教案摘抄篇15

通過以上的練習,學生的運球技術會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這時學生的自信心陡升,對籃球運動產生很高的興趣,就會自覺的投入到籃球運動中來。近幾年來我一直以這種方式教學生,從實際效果來看還是比較可行的。我的學生現在好多雖然升到了高中,籃球打的特棒,但他們的技術基礎是跟我學的。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籃球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初學階段,要想把學生的興趣引到籃球上來,真正喜歡上這項運動,必須讓他們了解這項運動,并掌握一些簡單技術,具有一定的籃球運動能力。這時我們在教學中要從基礎抓起,學習籃球運動的各種攻防技術。而運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攻技術,也是掌握籃球技術的基礎,可要讓學生運好球,在教學中要狠下工夫才能實現。

一、進行原地運球練習

首先,練習手指、手腕的靈活性。方法是運起靜止不動的球、固定手臂運球、直臂對墻運球。在固定手臂運球較熟練后,可練固定兩臂在膝上的換手變向運球。

其次,進行全身協調性的運球練習。通過練習使學生上、下肢配合協調,為合理、熟練運球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時可采用單臂支撐旋轉運球,原地高運球踢腿、原地跨下左、右運球,原地跨下前、后運球,原地背后換手變向運球。

后,復習鞏固前面的運球技術,待學生運球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后可加大難度練習。這個階段我們可讓學生練習環繞兩腿做8字運球,原地同時運兩球。運兩球時要經常改變練習的節奏,可做兩球同時起落、交替起落的運球。

二、行進中運球

在練習中選定15-20米距離的場地進行比賽或游戲性練習。由易到難逐步練習,先練持單球的高運球、低運球,跨下左、右運球。此時為了加強練習的質量,在對學生的評價時要把技術評定作為重點。在練習時讓學生相互觀察練習,識別同學的動作優劣,及時調整自己的動作技術。經過一至二個單元練習后,學生運球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時,可再練雙球運球。練習方法同上,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用短的時間完成一定的運球距離。

三、綜合性的提高應用練習,采用的方案有:

1.快速高運球(15米)----低運球(5米)----遇障礙做變向突破運球(4次)。變向時先做左、右手體前變向過障礙,再做左、右手背后變向運球。

2.跨下左、右運球(5米)---單手低運球---不換手的變向運球2次(兩手交替練習)。

3.快速運球---做體前換手變向與背后換手變向結合的過障礙練習(連續晃動)

四、較高難度的運球,練習的方法有:

1.環繞兩腿做8字運球,先練直線行進運球,再做曲線運球。通過練習可使學生在運球時可達到“人球合一”的程度。

2.采用消極防守的形式,讓學生做運球過人的練習。運球過人時可用急停急起、變向、轉身過人。此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個人水平、籃球技術發展的快慢,讓學生選擇自己擅長的過人方式。這樣才能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在練習中才能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籃球運球技術。

通過以上的練習,學生的運球技術會達到比較熟練的程度。這時學生的自信心陡升,對籃球運動產生很高的興趣,就會自覺的投入到籃球運動中來。近幾年來我一直以這種方式教學生,從實際效果來看還是比較可行的。我的學生現在好多雖然升到了高中,籃球打的特棒,但他們的技術基礎是跟我學的。

822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东燎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站建设-珠海网络推广-高端营销型外贸网站建设-珠海专业h5建站公司「了了网」 |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武汉画册印刷厂家-企业画册印刷-画册设计印刷制作-宣传画册印刷公司 - 武汉泽雅印刷厂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北京宣传片拍摄_产品宣传片拍摄_宣传片制作公司-现像传媒 |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红立方品牌应急包/急救包加盟,小成本好项目代理_应急/消防/户外用品加盟_应急好项目加盟_新奇特项目招商 - 中红方宁(北京) 供应链有限公司 | 北京自然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洗车机_加油站洗车机-全自动洗车机】 | 中国玩具展_玩具展|幼教用品展|幼教展|幼教装备展 | 学叉车培训|叉车证报名|叉车查询|叉车证怎么考-工程机械培训网 | 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轻质砖设备,蒸养砖设备,新型墙体设备-河南省杜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疆乌鲁木齐网站建设-乌鲁木齐网站制作设计-新疆远璨网络 | 石英陶瓷,石英坩埚,二氧化硅陶瓷-淄博百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网_2024江苏农商行考试指南_江苏农商行校园招聘 | 回收二手冲床_金丰旧冲床回收_协易冲床回收 - 大鑫机械设备 | 2025黄道吉日查询、吉时查询、老黄历查询平台- 黄道吉日查询网 | 济南冷库安装-山东冷库设计|建造|冷库维修-山东齐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MVE振动电机_MVE震动电机_MVE卧式振打电机-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安驭邦官网-双向万能直角铣头,加工中心侧铣头,角度头[厂家直销] 闸阀_截止阀_止回阀「生产厂家」-上海卡比阀门有限公司 | 胀套-锁紧盘-风电锁紧盘-蛇形联轴器「厂家」-瑞安市宝德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搬运设备、起重设备、吊装设备—『龙海起重成套设备』 | 申江储气罐厂家,储气罐批发价格,储气罐规格-上海申江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厂) | 重庆网站建设,重庆网站设计,重庆网站制作,重庆seo,重庆做网站,重庆seo,重庆公众号运营,重庆小程序开发 | 煤粉取样器-射油器-便携式等速飞灰取样器-连灵动 | 翅片管散热器价格_钢制暖气片报价_钢制板式散热器厂家「河北冀春暖气片有限公司」 | 杭州双螺杆挤出机-百科|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GAST/BRIWATEC/CINCINNATI/KARL-KLEIN/ZIEHL-ABEGG风机|亚喜科技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冲锋衣滑雪服厂家-冲锋衣定制工厂-滑雪服加工厂-广东睿牛户外(S-GERT) | 玖容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气液增压缸_压力机_增压机_铆接机_增压器 | 香港新时代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美甲培训学校-26年培训经验,值得信赖! | 中矗模型-深圳中矗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电池软连接,铜铝复合膜柔性连接,电力母排-容发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防爆大气采样器-防爆粉尘采样器-金属粉尘及其化合物采样器-首页|盐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扬子叉车厂家_升降平台_电动搬运车|堆高车-扬子仓储叉车官网 | 工业淬火油烟净化器,北京油烟净化器厂家,热处理油烟净化器-北京众鑫百科 | 粘度计维修,在线粘度计,二手博勒飞粘度计维修|收购-天津市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网站建设|北京网站开发|北京网站设计|高端做网站公司 | 常州律师事务所_常州律所_常州律师-江苏乐天律师事务所 | 新能源汽车电池软连接,铜铝复合膜柔性连接,电力母排-容发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