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擋拆基本戰術圖解
籃球“擋拆”是多種掩護配合的總稱,即隊員在相互掩護的過程中創造接球投籃或二次進攻機會的一種配合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籃球擋拆戰術圖解,歡迎閱讀!
>>>更多球類運動,歡迎往下戳↓↓↓
籃球擋拆戰術的分類
1.高(低)位擋拆
控球選手盡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隊員退到3分線上,這樣可以便于內線選手快速過來擋。內線選手采用面對外線防守隊員的方法擋拆,而控球手要果斷的貼著內線選手身后突破進去。當控球手一經過內線選手身后,內線選手應當立即已靠近籃板的那只腳做后轉身,將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隊員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籃板移動,隨時準備接到傳球。這時如果一開始盯內線選手的防守隊員跑去補防控球隊員,擇控球隊員應立即將球傳回到內線選手手中,因為內線選手已經相著藍框移動了,而且這時離他最近的防守隊員已經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輕松的上籃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隊員沒有上前補防的話。控球手則可以選擇投籃,或自己上籃。最后高位就是遠離籃筐的擋拆配合,低位就是靠近籃筐的擋拆配合。
2.掩護擋拆
得分后衛和小前鋒會在大前鋒和中鋒的掩護下跑到空當,這時候傳球給空當的人就OK了。
籃球擋拆戰術圖解
擋拆戰術可以簡單理解為擋和拆,擋就是掩護,拆就是掩護后拆開、切入。擋拆可以演變成很多種不同的套路,比如說控球者A分球給另外一名隊友B,然后A立刻加速擺脫防守球員盡可能的向籃下移動,B在最適合的時機將球回傳A,A完成上籃或者投籃得分。這也是從空切演變而來的。
空切的問題是遭遇防守球員壓迫防守,根本無法順利接到B的傳球時候的進攻時機無法出現,這個時候擋拆的配合呼之欲出。即B球員從接球到分球給A球員的時段的位置應該給A球員造成單擋的機會,令A球員可以出現一個半環繞B球員跑動,并且依賴此跑動擺脫防守球員形成短時間的無人防守從而完成進攻。
拆擋的雛形已經足以應付大多數的半場比賽,但是也有很多戰術可以破解,比如說利用夾擊來破解擋拆戰術是常見的一種戰術。對于防守球員來說,針對拆擋的最佳策略莫過于錯位,無論兩名進攻球員如何反復進行牽制,兩名防守球員相應的不停更換自己的盯防對象,進攻球員就會受到很大的壓制,即便依舊會有拆擋的成功完成,流暢性的影響和失誤率的上升也無法避免。
如果要追究更高層次的拆擋戰術配合,就會涉及到球場上的第三名球員,當B球員接球準備分球給A球員時刻,由于防守球員的同步錯位行為導致無法完成成功拆擋。此刻,無球的進攻球員C應立刻向A方向跑動,A和C互相錯位的同時給對方做一個單擋,并且在擔當完成后,A和C同時下底向籃筐方向移動。此刻,防守A或者C的兩名防守球員會因此單擋而有瞬間的影響,而對于此刻持球的B來說,就會有兩個選擇:分球給A或者C,完成進攻的成功率就會上升。而在爵士的三人拆擋中,馬龍擔任這個B的角色較多。斯托克頓和霍納塞克除了利用互相拆擋以外,還有一些較為復雜的利用中鋒或者小前鋒的移動進行的拆擋。
一種戰術一旦成為經典,演練成熟就可以吃遍天下,可是拆擋擋拆戰術在防守方身高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就很難產生流暢的效果,爵士利用的就是馬龍優秀的高位能力和斯托克頓快速的移動以及霍納賽克穩定的射籃,形成擋拆的三人核心,帶動全隊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輪盤體系。擋拆戰術繁瑣復雜,變化至少有不下30種,非短篇所可以全盤描述,因此列舉其中較為精髓部分而且貼切爵士的戰術進行簡單分析如上。
擋拆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對方的防守拆開,拆散。前面說到了擋,那么拆就是從擋開始的,在隊友為A擋人,背人的時候。A選擇另一個方向的帶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狀態下,對手的另一名隊員勢必會跟上來進行補防。而我方的隊員是處于靜止不動狀態的。因為籃球規則里擋拆的時候,掩護球員是不給移動的。那么如果是A在控球,就會面對兩個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夾。而在A吸引兩個防守隊員防守的時候,A方的隊員通過快速移動和跑位,就能夠獲得空位投籃的機會。在這個時候A就及時的把球分給他,使其投籃命中。這就是拆球,在NBA聯盟里,很多情況都是采用一對一防守,聯防基本沒有,所以當拆的戰術是經常使用的。而當拆戰術發揮的好壞,那就直接取決于控球隊員的能力和水平問題,一般控球隊員都是屬于聯盟頂級水平的,比如納什、德隆等等。
籃球擋拆戰術的方法
一些人打球做擋拆時,一般只能做到擋,而沒有拆。這樣,擋拆的威力基本上只發揮了3成左右。擋拆一般是一名大個內線選手與一名外線控球優良的選手做。擋拆的正確方法是,控球選手盡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隊員退到3分線上,這樣可以便于內線選手快速過來擋。內線選手采用面對外線防守隊員的方法擋拆,而控球手要果斷的貼著內線選手身后突破進去。當控球手一經過內線選手身后,內線選手應當立即以靠近籃板的那只腳做后轉身,將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隊員卡在自己身后,并向籃板移動,隨時準備接到傳球。
這時如果一開始盯內線選手的防守隊員跑去補防控球隊員,則控球隊員應立即將球傳回到內線選手手中,因為內線選手已經向著籃框移動了,而且這時離他最近的防守隊員已經在自己身后了,他就可以輕松的上籃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隊員沒有上前補防的話,控球手則可以選擇投籃,或自己上籃。
這說的是最基本的無球掩護。
這是一個3人之間的無球掩護。如果3人能將它運用流暢,在比賽時會占很大優勢。尤其是在3VS3斗牛時,你會發現他們的防守形同虛設。
方法是,一名控球隊員在三分線外運球,在三秒區兩側站兩位進攻球員。三名防守球員一般都會是貼身的防守。這時,與控球隊員同側的內線進攻球員,繞過防守隊員,跑到防另一名內線球員的球員與控球球員之間,并緊貼此防守球員。當這名進攻球員占住位置時。他身旁的另一進攻球員,去給控球隊員做擋拆。下面的進攻方式就要看防守球員做改變,體會到奧妙了!
籃球擋拆戰術的精髓
擋拆戰術的精髓更多的是在拆,也就是拆球.把對方的防守拆開,拆散。前面說到了擋,那么拆就是從擋開始的。在隊友為我擋人,背人的時候,我選擇另一個方向的帶球。那么要是在一防一的狀態下,對手的另一名隊員勢必會跟上來進行補防。而我方的隊員是處于靜止不動狀態的,因為籃球規則里擋拆的時候。掩護球員是不能夠移動的。那么如果是我在控球,我就會面對兩個的防守,或者造成包夾,而在我吸引兩個防守隊員防守的時候,我方的隊員通過快速移動和跑位,就能夠獲得空位投籃的機會.在這個時候我就及時的把球分給他,使其投籃命中。這就是拆球,在NBA聯盟里,很多情況都是采用一對一防守.聯防基本沒有,所以擋拆的戰術是經常使用的。而擋拆戰術發揮的好壞,那就直接取決于控球隊員的能力和水平問題。一般控球隊員都是屬于聯盟頂級水平的.比如納什,德隆等等。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打籃球對于身體上的好處
p副標題e
>>>更多球類運動,歡迎往下戳↓↓↓
打籃球對于身體上的好處
1、有效預防心血管病
籃球運動時,由于肌肉的緊張活動,心臟工作增加,心肌的血液供應和代謝加強,心肌纖維增粗,心壁增厚,心臟體積增大,外形圓滿,搏動有力。這一切也是治心血管病的良方。心血管病是當今世界上危及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據報道,在我國,死于心血管病的人亦居首位。大量研究表明,經常進行籃球運動可以顯著地降低心血管病形成和發生的危險性。
2、控制體重與改變體形
過分肥胖會影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容易造成心臟負擔加重,壽命縮短。如果一個人的皮下脂肪超過正常標準的15%-25%,那么,他的死亡危險率會增加到30%。由于籃球運動能減少脂肪,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柔韌,故可控制體重,改善體形和外表。
3、增強心臟功能
經常進行籃球運動,可以增強心臟功能,使每搏輸出量增加,能使動脈血管壁的中膜增厚,平滑肌細胞和彈力纖維增加;使骨骼肌肉的毛細血管分布數量增加,分枝吻合豐富;使冠狀動脈口增粗和重量增加;心肌的毛細血管數量增加,這均有利于包括心臟本身在內的器官供血和機能的提高。同時,籃球運動還可以使血壓有所下降,并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對于預防高血壓,冠心病有良好的作用。
4、降低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
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人的血糖水平很高,如果不加控制,還會引起其他許多健康問題,如視力減弱和腎虧等。經常打籃球由于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個體產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大大減小。
5、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
籃球運動會增強體內營養物質的消耗,使整個肌體的代謝增強,從而提高食欲;另外,還會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改善肝臟和胰腺的功能,從而使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得到提高,為人的健康和長壽提供良好的物質保證。
6、經常參加籃球運動鍛煉可以提高人體各種身體素質
這是因為身體鍛煉是在特殊條件和特殊環境下進行的,有機體必須最大限度地動員和發揮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如神經調節,呼吸加強,血液循環加快,這樣天長日久,各種身體素質就會不斷提高。
打籃球練習灌籃的方法
1、練習投籃的前提,一定要有足夠的臂力,不用非常強壯,但合適的臂力應該有的。練習方法就是做俯臥撐,手指撐地,每天睡覺前十個或者二十個就可以。
2、一個人在球場上投籃,不管進沒進,立馬去拿球就跳投,中間不要停頓,如果球離的籃筐比較近,可以拋遠點,這樣練習半個小時休息一下。長期堅持,以后接球跳投和急停跳投出手快,命中率高。
3、正確的投籃姿勢是左手扶住球,右手撥球將球投出去,投籃的命中率是一條拋物線。
①原地單手肩上投籃
以右手投籃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開,手心空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大拇指和小拇指控制球體,左手扶球的左側,右手屈肘,肘關節自然彎曲,置球于右肩上方。兩腳左、右或前后開立,兩膝微屈,重心落在兩腳上。投籃時,下肢蹬地發力,右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撥球,通過指端將球投出。球出手的同時,身體隨投籃動作向前伸展。
②原地跳起單手肩上投籃
以右手投籃為例,雙手拿球于胸前,起跳時屏住呼吸,兩腿屈膝蹬地向上垂直起跳,雙手舉球于肩上,右手托球,左手扶球,保持身體平衡。當身體接近最佳點時,快速向前上方伸直右臂,手腕前屈,用食、中指發球。
4、要掌握正確的發力次序,由腳踝,膝關節,腰,肩關節,肘關節,手腕到手指的發力循序,力道越往上傳,發力越小。
5、別急著投籃,先如同站軍姿一樣站半個小時,然后進行進行間的控球訓練,堅持半個島一個星期之后,再開始自己去投籃,去體會正確的投籃感覺。
6、在三分線內一米的地方繞籃筐投籃,如果可以確定命中率在80%以上時,則加長距離投籃。
7、每天在身體訓練時,盡量使自己的雙臂舉杠鈴到極限,雙手酸痛的感覺,然后再去投籃,如此一月,命中率可猛增,或者可以雙手吊沙袋投籃進行訓練。
8、最重要的是保持膝關節方式,彈跳時自不用說,就是前后左右移動時若不屈膝則移動遲緩,例如在投籃時,①以屈腿狀態接球的同時投籃得分。②邊接球邊屈膝投籃。③接球之后隨之屈膝投籃。這三種盡管只要瞬間的動作,但速度上有差異,所以要常常使膝部保持彎曲的狀態。
9、持球方法:手腕后仰,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掌外沿及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手心空出,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間,肘關節自然下垂,球置于同側肩的前上方。
10、球的出手方法:球絕對不是單靠力量去推,而是在自下而上協調蹬地用力的同時,抬肘伸臂,抖腕撥指將球彈出,這種球就會旋轉著輕松地投向籃筐。
11、瞄準點是指投籃時眼睛注視的目標,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重要環節。由于投籃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兩種,所以瞄準點也有兩種:
①直接命中的瞄準點
通常瞄準籃圈距自己最近的一點。這種方法瞄準的是實體目標,在場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籃都適用。也有主張以籃圈中心為瞄準目標,這個目標與球的落點一致,利于用力。
②碰板投籃的瞄準點
是指投籃時將球投向籃板上使球反彈入籃的一點。投籃隊員位于與籃板成15°-45°角的區域內,采用碰板投籃效果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區最適宜。碰板投籃的瞄準點,應根據投籃的角度、距離和弧度合理選擇。一般規律是角度越小,距離越遠,弧度越高,碰板點離籃圈越遠、越高。反之,則越近越低。
12、拋物線是指投籃出手后,球在空中飛行的弧形軌跡。以中距離投籃為例,可歸納為低、中、高三種弧線。
①低弧線
球的飛行路線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飛行路線低平,籃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積很小,不易投中。
②中弧線
球飛行弧線的最高點大致與籃板的上沿在一條水平線上,球籃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種比較適宜的拋物線。
③高弧線
球接近于垂直下落,籃圈的面積幾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籃。但球的飛行路線太長,不易控制,實際上會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籃的拋物線,只是原地投籃的一般規律。拋物線的高低還與投籃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關。在實際運用中,應根據不同的距離、隊員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籃方式及防守干擾情況等采用不同的拋物線投籃。
13、球的旋轉是影響投籃準確性的因素之一。投籃出手時手腕,手指的動作和力量,決定球的旋轉方向和速度。正確的投籃手法會使球適宜的旋轉。一般外圍投籃時,都是使球沿著橫軸向后旋轉。這種不但有利于保持球飛行的穩定性,也有助于對飛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籃圈時,球反彈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轉的球更容易落入球籃內。在球籃的側面反手或勾手碰板投籃時,應使球向側旋轉。做行進間單手和雙手低手投籃時,則應使球向前旋轉。
打籃球練習灌籃的方法
1、高手上籃
從中線2側,交替上籃,10個一組,每次起跳用全力,反復練習,直到你能夠在你起跳的最高點處把手中的球也送到最高點,這個可以彌補你的身高,也可以增加你的滯空能力。這個屬于基礎練習,在平時的上籃中要注意這個要求。你所有的上籃都要遵循這個標準。注意重心一定在起跳前放到起跳腿上,這樣利于爆發。多嘗試,要自己感覺是坐上彈簧一樣起跳有力。這樣的感覺最終將導致你有飛一樣的感覺。多練習上籃。
2、底線上籃
要求如前,但是要側手把籃球送進籃框,記住不要怕不進,不要怕砸籃框,一直要把球留在手里直到它升到最高點才出手。
3、用球砸籃板
前提是你必須摸到籃板,這個要考慮到彈跳的問題,彈跳練習在下面講。上籃的目標是籃板,在最高點時把籃球用手推到籃板上不要松手。反復這樣,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今天的高度是在籃板下邊沿,過段日子看自己是否提高。
4、遠距離上籃
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起跳距離離籃板進點,以后逐漸加大,標準是你能把籃球送到籃框下如同正常上籃。注意自己的姿勢,一定要舒展,瀟灑。這個不急,是一個慢慢的過程,也許你彈跳還跟不上,千萬不要盲目去加大距離,那樣會使你上籃養成不好習慣,動作會變形。
但是不時的嘗試比原來遠的多的距離體會一下感覺也是很必要的,這樣會讓你約束自己的動作。直到有一天你能在罰分線用低手上籃,在第4個投籃點上起跳高手上籃。把籃球送向籃框。注意自己的動作,起跳中要體會要飛翔的感覺。
5、繞框練習
就是在一邊起跳,反勾手上籃,空中的感覺如前。
看過“籃球擋拆戰術圖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