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1
學習目標
①認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過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出示5歲時的“科利亞”人物像。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蘇聯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亞。課文講了科利亞的什么事情呢?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請學生讀。
③朗讀展示: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④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學生邊聽邊思考揭題時的兩個問題。
⑤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⑥學生簡單談談自己覺得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
⑦引導學生質疑。
精讀感悟,明白道理
①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問題: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樣埋木匣的?為什么要埋木匣呢?
②學生默讀課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科利亞后來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③學生齊讀最后一段課文,邊讀邊思考:從這件事中,科利亞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讀這一段;分男生、女生讀這一段。
b.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
c.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會上的事,也可以聯系學過的課文或課外讀到的來說說“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
作業
抄寫課文最后一段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課文的整體美。
2、讓學生用心體會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和對偶句的等句式,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3、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了解“桃花水”。
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漸多,河水上漲,便稱這為“桃花水”?!疤一ㄋ敝傅木褪恰按核薄?/p>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字詞檢測
3、默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完成書后思考題,把握文章結構
一方面寫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二方面寫色,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三方面是對全文的總結,贊揚了三丹桃花水比金子還貴,比銀子還亮,叫人沉醉。
第二課時
【教學預設】
一、詞串欣賞
從讀好詞語入手,用聲音和表情來表達出詞語的意思,并能發現每組詞語的特點。
課件出示:第一組:絢麗的朝霞、明潔的絲綢、裊裊炊煙、
第二組:草如茵、柳如眉、如霧如煙
第三組:應和、低語、談心、催促
二、精讀感悟
用心地去讀這幾個詞語,就能讀出它的畫面,讀出它的色彩,讀出它的感情……同樣的,用心地去讀文章的每一句話,也能讀出很多的感受。
(一)學習第二小節
1、學生自讀,談感受
2、老師范例:批注式閱讀
課件出示:教師在詩歌第二小節上做的一些筆記,如在關鍵詞語下面點著重號,在詩歌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等。
(二)學習第三、四小節
1、自由閱讀,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做批注。
2、交流研讀句子,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3、融入閱讀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引導學生從“輕柔的弦、纖細的低語、談心、催促……”關鍵字詞中提取最有價值的信息,使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課文情境,獲取真實的感受,讓學生感受桃花水的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三)學習第五、六小節
1、請快速默讀第五、六小節,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這面鏡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帶上你的喜愛之情讀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3、仿詩練說,拓展畫面
4、指導讀出省略號的味道
[引導學生美美地讀,讀出最真的情;靜靜地想,想出最美的畫面]
三、整體誦讀
全文配樂朗讀,師生共同合作美讀
四、拓展仿寫
試著仿照課文的任意一小節來寫一寫,表達自己的感情。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3
《太陽》教學反思
在語文的課題上,為了更好地抓住語言訓練點,在備課的時候,我們必須仔細鉆研教材,挖掘一節課中的語言訓練點。
在《太陽》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熟知說明文里面的說明方法。但我發現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考慮得不夠周全,導致引導學生找出課文用到說明方法的地方時不夠全面。在大概跟學生說明了“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這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后,我沒有讓學生嘗試自己去找一找還能體現這幾種說明方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有些句子或者段落里往往存在一些幾種說明方法共存的地方,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較為仔細地分析句子。而我作為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居然也漏掉了不少混合使用說明方法的例子。如第三自然段就是用到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這三種說明方法。第四自然段也居然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這些被我漏掉的地方還是我在課后一些練習冊習題中發現的。如此一來,我覺得在備課的時候為了做好語言訓練這一關,作為老師要在經過自身琢磨后還要適當地參考一些練習書,以便對課文進行更加詳盡的把握。
在這篇課文的最后一段中,我特意讓學生找出兩對反義詞,還設計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有利于學生對這段話的記憶與背誦。
同時,我們必須重視課文的課后練習題,再進行信息搜索、組織語言進行回答。作為老師不必要領著學生逐段學習,可以放手給學生去找,去互相補充。。在這一課中,課文向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這就要求學生先統觀全文
無論如何,我們作為老師在備課時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讓學生達到“每課一練”的效果。同時,我們更要找準課文中的語言訓練點,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如何引導和鞏固《語文園地》和課后練習中的知識點上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就會發現每個《語文園地》中都有許多不同又有相似的語言知識點,除此,在課文的課后練習中也出現了不少需要學生識記的內容。這些零散的知識點,如果不加以鞏固與歸類,學生很快就會遺忘與混淆。作為老師,我們有責任讓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鞏固這些知識點的:
一、落實背誦與熟讀環節,及時跟蹤。
對于課文中一些要求熟讀的知識,如《園地》中的“我的發現”,我除了要求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討論其中的特點,做好筆記,還要求學生舉出相關例子。因為只有舉出例子才能到達學以致用,鞏固理解的效果。除此,在平時的早午讀、家庭作業中也必須反復朗讀,并且熟記它們的特點、例子,這樣才不會一知半解、記不牢。而對于日積月累中的知識點則必須要求學生背誦,當然背誦時不能只背書上已有的內容,更要背誦這些內容的特點。如《語文園地四》中的“讀讀背背”,在背誦中我們必須記住“關于讀書、治學的成語有”這句話。而“我會填”中關于助詞“的、地、得”的運用,在背誦時候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短語中用的助詞是哪個,并說出為什么這樣使用。當然,在上課講解時候,我還特意出了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去鞏固。為了更好地落實背誦的環節,我特意制作了一個表格,上面有所要背誦的頁碼。說過關了就在上面畫上“√”,逾期沒有背完要受到老師的批評、扣分與小懲罰。
二、即使默寫與聽寫。
對于課后練習中的識記內容、《園地》中要背誦或靈活運用的知識點,我會在平時的聽寫、默寫中落實到位。如助詞的運用檢查,我會先出好題目,讓學生根據題目內容進行填空,而非只背誦課文里的內容。
三、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歸類、比較。
在不少的《語文園地》中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四字詞語,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必需讓學生把它們重新找出來并進行比較,再記憶。如本學期《園地》中提到的四字詞語有如下形式:aabb、aabc、abac,含有數字的,含有一對反義詞的,關于讀書、治學的,描寫大自然景物和現象的這幾種類型。而對于一些識記句子則有如下分類:描寫自然景色的詩句、表現思想方法的諺語、歸類識字類型的詩
歌、與氣象有關的農諺、歇后語、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關于描寫月亮的詩句這幾種類型。這些知識點在經過一段時間后必需重新拾起,務必做到在老師提示類別時候學生能夠稍經思考后說出具體內容。
四、如果學生能夠在習作或平時的作業中靈活運用以上的知識,老師則給予加分和獎勵。
八月十九日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雛、巢,理解運用相關詞語。
2、積累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類結構的詞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閱讀芳草地中的兩句話。
4、通過因果句式的訓練,使學生理解句子間的關系,并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5、了解書信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形式。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仿寫詩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以杜甫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簡要說明信的重要性
師: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唐代詩人的詩。杜甫是唐代著名詩人,老師也特別喜歡他的詩,記得他的《春望》一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出示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由讀,抽生讀,理解句子意思)
師:這首詩寫出了在戰亂中,詩人對遠方的家人的思念與牽掛,此時一封報平安的家信可以帶給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課件出示]信是心與心的交流,信是情與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貼心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信》。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誰能說說我們平時寫信要用到些什么嗎?
(二)初讀課文
1、師:有一位小朋友剛學會寫信,心情特別激動大家看:
[課件出示]我學會了寫信,
用筆和紙,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寫啊,
寫許多許多的信
給自己,
我也要
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
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2、師:自由讀這兩段話,思考他寫信所需的和我們有什么不同嗎?
3、寫信為什么要用心?它又為什么能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的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一起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
[課件出示]
1、聽課文錄音,并思考我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寫給誰的?
2、生仿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并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封信來讀一讀。
3、檢查自讀情況。
4、學習第二節
a、齊讀第二節,自學生字雛和巢(從音形義三方面來學習)。
雛:誰會讀這個字?(注意翹舌音)開小火車讀
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雛這個字?
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字中也含有這個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雛什么意思嗎?[課件出示]
師:瞧,它們是那么稚嫩,羽毛還沒有長豐滿,嘴角還是嫩黃的,走路也搖搖晃晃的。
(幼小)雛鳥、雛
巢:學生交流。(翹舌音、上下結構)
哪里見到過這個生字?
[課件出示]
師:這些不同形狀的鳥巢,就是給小鳥遮風擋雨的窩,更是小鳥溫馨的家。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中,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三句。
b、理解內容。讀后回答:
(1)我替誰給誰寫信?信上說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寫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是因為,讓她快回巢。
(3)師:在天色將暗的時候,小鳥在巢中焦急地等著媽媽回家。假設你是雛鳥會對媽媽說什么?
(4)交流后個人競賽讀。(注意讀出急切的語氣)
C、是啊,它們是親親愛愛的一家人,彼此關心,互相依戀,小鳥的心和媽媽的心貼得緊緊的。師生一起感情朗讀。
5、學習第三小節
(1)女生讀第三小節。
(2)出示畫面,學習姹紫嫣紅的意思。(老師指出詞語后的1和注釋條的1相對應)
(3)花朵為什么要蜜蜂快來采蜜?
交流小結:它們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團結一心釀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們人類。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貼得緊緊的。
抽生感情朗讀第三小節。
6、習第四小節。
(1)男生讀第四小節。
(2)大海為什么要請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練習。
(4)出示畫面,理解風平浪靜的意思。
(5)出示詞語練習。
交流小結:它們是平安和諧的一家親。此時,慈祥的大海敞開寬廣的胸懷,讓小船在自己的懷抱里自由馳騁。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貼得緊緊的。
小組競賽讀第四小節。
7、習第五小節
(1)分三小組讀這三節課文
(2)齊讀第五小節,讀后體會2、3、4小節和第5小節的句式有什么變化?
(3)出示嘗試園,師:聰明的你能否把這兩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節一樣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師讀第六小節。我們給別人寫信,真誠地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給與別人幫助。從而使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貼得緊緊的。
2、師生合作朗讀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最真誠的心,老師和你們一齊
3、過渡: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誠的心寫了許多許多的信,此時的你是否也有許多心里話要和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需要幫助的小伙伴、處于戰爭中的苦難的人們說呢?請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在紙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選兩句或三句,內容簡短。)
4、創意讀課文:加學生創作詩朗讀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
理解三句話的意思,會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
能聯系生活實際,明白《古人論學習》中幾句話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學習過幾篇古文了,你們還記得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篇古文《古人論學習》,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看看下列詞語,讀準字音。
是知也 好知也
3.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停頓。
師示范朗讀
4.指名朗讀。
三、理解句子含義。
1.理解第一句。
(1)知:看注釋,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同“智” 智慧
(2)把整句連起來說說意思
自己練習說 同桌說說 指名說
(3)練習背誦
2.對于第二句話,同桌說說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要求會背
重點理解:好之者和樂之者
3.學習第三句
重點理解:疑(懷疑) 惟
連起來你明白什么了。
4.讀了這三句話,你明白了什么?
5.練習背誦
四、補充孔子的部分名句。
練習讀 試著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學文后的感受、練習默寫、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指名背誦,并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指名背一背、說一說
二、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談談你學了古人對學習的評論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小組內交流 班內交流
三、檢查背誦。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惟 凡
記憶字形
2.說說寫這兩個字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指名說一說
練習書寫
五、練習默寫。
默寫后學生之間互相評一評
六、指名說一說你收集或背下來的與學習有關的名家名句。
指名讀或背
七、教師總結。
語文三年級教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能聯系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通過看注釋,查字典,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前我們學過的古文,大家還記得嗎?給大家背一背。說一說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糾正字音。尤其是“為”、“好”、“樂”、“知”的讀音。
3、小組互相檢查,做到正確、流利。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通過看注釋,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每句話的意思。(小組合作,在書中做好批注。)
2、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交流,共同解決。
3、匯報,交流。
4、教師指導。
5、和小組的同學再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注意把語言組織完整。
三、課堂小結:大家上課時的學習態度非常的認真,能夠完成理解詞句的學習,繼續努力。
四、作業:抄寫本課的生字,以及“知、好、樂、凡、理、疑、悟”重點詞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夠正確、規范的默寫課文。
3、在理解課文中三句話意思的基礎上,能聯系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背誦并默寫課文。
教學難點:從中學習古人的那種學習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人論學習這篇古文。
二、新授:
1、自由讀這篇古文。
2、試著背誦。小組互相檢查。
3、指名背誦。
4、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對上節課知識的鞏固。)
5、結合你現在的學習,你能從課文中學到什么?(自由發言,談感受,同時也是對這篇古文的理解。)
6、這篇古文指引了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那么讓我們把它牢牢的記住吧!試著默寫。
7、小組檢查,有錯誤的地方,再默寫。
三、課堂小結:大家能夠把你學習的感受說出來,老師希望你能用這三句話指引你們以后的學習生活,面對學習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對學習充滿興趣,同時還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時這比解決問題還要重要,還要實在。
四、作業:在作業本上默寫這篇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