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美術教案模版
好的教案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好的創意美術教案模版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1
我精心設計的——《唱臉譜》
湖北宜都 譚平
課題概述
《唱臉譜》是人音社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音樂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個單元中唯一一首與眾不同的歌曲,這首歌巧妙地將通俗歌曲的演唱風格及伴奏手法與曲藝音樂、戲曲音樂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歌曲的曲式結構是不帶再現的單二段曲體,歌曲的A段是通譜歌形式,包含四個樂句。曲作者將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韻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節歌形式,包含四個樂句。前三個樂句均為兩小節,保持著結構的完整;第四句“黑臉的張飛叫喳喳”通過節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臉托腔,將長度擴充為八小節。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滿地結束。歌詞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語氣,闡述了外國友人對我國的“國劇”──京劇的美好印象。歌詞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對戲曲臉譜的侃侃而談,惟妙惟肖地勾畫出一張張“美佳佳”的臉譜。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臉譜,使學生了解臉譜是中國京劇中的一種臉部化妝方式。
2.通過學唱《唱臉譜》,讓學生了解中國國粹與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從而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進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通過畫臉譜,引導學生體驗音樂、美術這兩種訴諸不同感官的藝術學科的結合,培養學生對綜合藝術的審美感受。
教學重點:
1.了解臉譜知識,認識臉譜在京劇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臉譜的不同表現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錄音機、磁帶、畫筆、白紙等
教學過程 :
一、賞析與導入 ──看臉譜
㈠組織教學:在京劇音樂聲中開始上課
㈡資料展示: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有關臉譜的知識
1、臉譜的產生;2、臉譜的顏色;3、臉譜的樣式
二、活動與體驗──唱臉譜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歌曲──《唱臉譜》(多媒體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臉譜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談話:聽完這首歌曲,你從中知道了哪些有關臉譜及人物的知識。
2、學生自由談
㈢學唱新歌
1、學生先在教師的鋼琴伴奏中視唱旋律,然后隨教師指揮一起唱。
2、難點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隨鋼琴唱詞(體會京劇風味的流行歌曲的特點)
4、齊唱歌曲(加深情感體驗)
三、思考與創作──畫臉譜
㈠欣賞:錄音播放京劇唱段,學生思考劇中人物的臉譜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創作:(背景音樂與播放京劇)
1、學生在音樂聲中分組畫臉譜。
2、在音樂中學生展示作品,師生共評。
四、反饋與小結──演臉譜
㈠學生戴自制臉譜唱歌曲,教師伴奏。
㈡小結(多媒體投影展示)
今天,我們一起愉快地學習了《唱臉譜》這首歌曲,學到了許多京劇中的臉譜知識,認識到了祖國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學們在以后不要只欣賞流行歌曲,要多聽聽京劇,做一個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人……
五、結束課業
在京歌《唱臉譜》音樂中學生走出教室。
教學拓展
我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優化師生雙邊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條件,留給自由的空間,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使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激發情感,學習音樂文化知識,并在自己的體驗中嘗試創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法設計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是為了教會學生的學,教是為了將來的不教,持教之功貴在得法”。我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了情感體驗式教學法。我自己上網搜集了許多關于臉譜的知識,用課件的形式顯現給學生,讓學生去看、去想,產生一種直接感受,這就是體驗,它是個體在接觸實物時對其原貌的親身感受。情感是音樂教學中幫助學生實現審美體驗價值的最佳載體,在欣賞和學唱歌曲中,我用自己的指揮來引導學生賞析、演唱,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起傳統的教學生認識音符、掌握時值要快的多。
二、學法指導
《學記》中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現代教育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學習態度、方法,可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音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審美感受,是為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打基礎。因此,我將常用教學方法與自己的“情感體驗式”教學法結合起來,重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鑒賞能力,讓他們認識臉譜,了解京劇,并區分不同臉譜的不同表現力,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情況的有效途徑,我在這節課中采取的是綜合評價方式,不是看學生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等,看他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是否對京劇產生了興趣,是否對臉譜產生了興趣,是否拿著自制的臉譜興高采烈地邊演唱歌曲邊手舞足蹈,上完這節課是不是很快樂,余興未盡,是否真正做到也在樂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學樂,樂中審美,美中提高,我想,這也是每一個音樂教師追求的最高境界,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2
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的代表性作品。
1.知道19世紀以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現代主義等有代表性的美術流派的美術作品。
2.了解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藝術價值。
一、新古典主義美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
1、背景: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法國社會動蕩;
資產階級追求古代希臘羅馬的英雄主義精神
2、特點:強調理性,選擇重大題材,注重嚴整和諧。
3、代表:法國的大衛《馬拉之死》《拿破侖加冕式》和安格爾《泉》。
二、浪漫主義美術——19世紀上半葉
1、背景:拿破侖統治結束后,人們對啟蒙運動宣揚的理性王國感到失望。
2、特點:注重感情表現和畫面整體,不拘泥局部和細節。強調色彩的作用。
3、代表:法國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三、現實主義美術——19世紀中期
1、特點:注重社會現實
2、代表人以及代表作品
法國米勒代表作品《播種者》《拾穗者》;俄國列賓代表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四、印象畫派——19世紀60年代起
1、早期印象畫派特點:借助當時光學研究新成就,探討用光和色描繪外部世界。
代表:法國的莫奈《日出?印象》
2、后期印象畫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
特點:主張抒發個性,并吸收包括中國水墨畫在內的東方藝術的一些特點。線條粗獷、夸張、色彩明快。
代表:荷蘭畫家梵高《向日葵》撲向太陽的畫家。還有法國的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五、現代主義美術——20世紀以來
1、背景:20世紀以來,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心靈創傷;工業化——快節奏,緊張感;科學技術的發展——拓展視野。
2、特點:反傳統和理性,重視主觀感受和表現。
3、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西班牙畢加索《格爾尼卡》對法西斯暴行表示強烈抗議。
4、現代主義美術的新發展——二戰以后現代主義美術進一步發展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魚類身體的基本特征,能創作不同姿態的卡通魚形象。
2、感受不同魚類色彩花紋的魅力,能裝飾并涂染出色彩鮮明的圖案。
3、體驗自然,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萌發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演示多媒體PPT課件一套、各種形態魚的范例、白紙長卷、油畫棒、水粉顏料、小桶、刷子、擦手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我是朱老師,今天我和你們一起來參加繪畫活動。在畫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大海是一個廣闊而神奇的地方,我請小朋友們仔細地看、靜靜地聽,一起了解來自海洋深處的秘密。
2、觀看多媒體PPT課件,聆聽畫外音解說。
(1)了解海底魚的種類、外形
廣闊的海底世界里生活著龐大的魚家族,它們種類很多,長得各不相同。有的魚類大得像一艘輪船,有的魚類卻小得像顆米粒。有的魚兒胖墩墩的像個氣球、有的魚兒細細長長的像根銀線;有的魚兒方方扁扁、有的魚尖頭尖嘴……
(2)感受海底魚類的色彩、花紋
魚兒身體上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有的像夜空中的星星、有的像朵朵嬌艷的梅花、有的像明亮的彩帶、有的像描繪的地圖、有的像鼓起的刺球….
(3)欣賞卡通魚圖片
就是因為魚兒長得那么可愛有趣,叔叔阿姨們為我們創作了許許多多生動的卡通魚形象。你們認識他們嗎?有的嘴巴像鋸子、有的戴著項鏈提著包、有的吹著喇叭、有的在刷牙….聰明的魚兒們好像人類會做的事情它們都會做。
(二)基本部分
1、總結觀賞內容,進一步鞏固認識。
剛才我們共同觀看了關于海底世界的影片,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兒。它們有的大、有的小;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圓、有的方,有的胖有的瘦;它們身體各個部位長得各不相同,魚兒的身體有那幾個部分呢?(頭、身體、魚尾和魚鰭);魚兒的身體上還長有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
2、與幼兒一起分享范例圖片
最后我們還看到了許多聰明、可愛的卡通魚兒,它們也分男女來少,也穿衣戴帽,人類會做的事情他們也會做。老師看了以后很受啟發,也畫了一些魚兒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1)展示形形色色魚的范例供幼兒自由挑選。幼兒討論,說說魚兒的形狀、各部分的特征、身體上的花紋和色彩,并給魚兒起名字。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魚兒的特征。
(3)請幼兒將自己的魚兒送到“大海”里。(將魚兒圖片粘貼到由藍色的皺紋紙布置的“大海”上)
2、分步驟啟發幼兒想象并創作魚兒身體的各個部分。
(1)請幼兒在長卷上大膽、隨意地畫出一個較大的形狀。讓我們一起將它變成一條漂亮的魚寶寶吧。
選擇任意一端分出魚頭,眼睛長在頭部兩側,嘴巴在頭部前方。啟發幼兒在魚頭部創作出各式各樣的眼睛、嘴巴。如圓的、長的、大的、小的眼睛,大嘴巴、厚嘴唇、小嘴巴、尖嘴巴、鋸子形的嘴、鉤子狀的嘴等;啟發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花裙子(在身體后方創作各種式樣的尾鰭);在魚的身體上方和胸部創作獨特的背鰭及胸鰭形狀;啟發幼兒給自己的魚寶寶穿上漂亮的花衣服(身體上創作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用油畫棒為魚兒涂色。突出表現魚兒身體上圖案的色彩搭配。
(2)啟發幼兒為魚兒添畫飾品并能說一說、畫一畫魚兒在干什么。如:戴帽子的魚先生、看書的魚寶寶、唱歌的魚姐姐、吃漢堡的魚弟弟、抽煙的魚爺爺、背包的魚姑娘、上學的魚哥哥、彈琴的魚老師等等。
3、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創作更多造型不同的魚兒。
說一說、畫一畫它們在一起做什么。共同組成一幅趣味魚樂園。提醒幼兒構圖中注意大小、疏密相結合。(多媒體圖片音樂循環播放)
4、啟發幼兒豐富畫面背景。如:海藻、珊瑚等。
5、用水彩顏料涂刷背景色。
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藍色的水寶寶,請小朋友們用小刷子將水寶寶請到自己的畫面當中,變成一片藍色的海洋。(幼兒會驚奇的發現畫面色彩上出現了油水分離的效果)水寶寶可有禮貌了,碰見魚兒就讓開了。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好整理工作,擦擦小手和桌子。
2、請幼兒欣賞大家共同創作的畫面,激發幼兒熱愛自然德情感,萌發保護自然的意識。
3、幼兒模仿小魚兒游水進入盥洗室洗手。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氣氛。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游節花車巡游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游節的花車巡游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么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計師,設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計師:介紹自己設計的“花車”。
大班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黑白畫)
美術活動:正面人和側面人(大班黑白畫)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目標:
1、在學畫正面人和側面人的基礎上,表現出人物的動態。
2、進一步學習運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準備:
1、人物剪紙的各種動態圖片
2、記號筆、八開紙。
過程:
1、請幼兒觀察臺上幼兒的正面與側面的區別。
2、臺上幼兒做出各種動作:如:走,跑,跳,彎腰等,并請其他幼兒根據臺上幼兒的動作擺弄人物剪紙的圖片。
3、出示幼兒優秀作品,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析講解繪畫方法提出要求。
(1)要畫出正面或側面的人物臉部特點。
(2)畫出人物的動態。
(3)主體加密,背景要疏。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5、展示評價作品。
(本活動分二教時進行)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5
課題:菊花(中國畫)
課型:中國畫臨摹
年級:五年級
課時:1課時
執教者:情在天涯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菊花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畫一張、分步步驟圖一張、空白生宣紙1張。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花卉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 :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的水分表現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 新課
我們在四年級時已學過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荸薺和櫻桃、西瓜等,今天,我們學習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菊花。(板書解題:菊花中國畫)
三、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
你們知道菊花什么時候開花嗎?(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時獨自開放)
(——深秋之日天氣已經開始變冷,為什么菊花還會開花呢?)
因為菊花不怕冷,不畏嚴寒,故它能在深秋獨放,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能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從中尋覓出不同的寓意。我們可以從唐代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的兩首詠菊詩中看看他是如何贊美菊花。其一:“颯颯西風滿院裁,香寒蕊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借菊花不在春天開放,嗟嘆生不逢時,流露出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抒發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其二:“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陣陣香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則充滿革命的豪情,表達了他對起義軍的勝利前景的自信。
你們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競然使人們產生這么多的遐想,實屬不易,今天我們就用菊花這種傲然的精神來學畫菊花吧!
2、讀畫
菊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到處可看到各種各樣的品種,又因近代以來經過園藝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然而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畫的黃色小菊花。
(出示范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菊花,看看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菊葉、菊枝、菊花)。再看看菊葉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葉有大有小,有淡、有濃、花有全開的花、半開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沒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開的花,菊枝干勁有力地襯托著葉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狀的花瓣組成的?——由尖頭橢圓形組成的:
②再請同學們觀察課本21頁中菊花和菊葉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側鋒畫出菊葉,未全干時勾出葉脈)。
③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
寫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備。其作畫程度不像工筆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據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對象。而今天所學的“菊花”為小寫意畫、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3、作畫步驟
邊講邊現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菊花的花和葉,均需枝干支撐,花須掩葉、葉則映枝。畫法一般先畫花頭,后穿枝條。而后添葉,也可先畫花頭,次畫葉,最后穿枝。以自已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黃色。如枝頭有含飽未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黃色點出。[師示范畫后板書]
②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
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畫后板書]
(出示分步步驟圖)
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鳥畫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這幾朵菊花安排在畫紙的適當的位置上。可先用鉛筆輕輕的畫個大慨,以便掌握整體。
畫花:用狼毫小筆蘸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黃色。花蕊用綠色填上。
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
畫葉:用大白云濕毛尖蘸少許的墨在盤中間調幾下(可調少許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畫葉(這樣畫出的一筆,就有深有淺,墨色比較活)。
(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境衛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 優缺點
3、提出今后應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課外學習
欣賞以菊花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思考畫家是怎樣表現菊花的,怎樣通過菊花表達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時間也可以寫生或者臨摹一幅菊花寫意圖。
板書設計 :在圖片里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6
儲蓄罐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2初步認識美術在生活中的用途,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儲蓄罐的制作技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材料:廢紙盒、彩色卡紙。工具:鉛筆、剪刀、膠水(膠帶)。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同學們常會得到家長給的零用錢,春節期間,長輩們給的壓歲錢更是多得用不完。但我們應注意養成節儉、不隨意亂花錢的良好習慣,將剩余的錢儲存起來,大筆的錢當然要存到銀行去--而零星小錢則可以存放到儲蓄罐里。利用廢舊材料自制的儲
蓄罐既美觀又實用。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通過利廢制作各種動物造型的儲蓄罐。(板書課題)
2.讀畫:欣賞書中的照片。這些造型各異的儲蓄罐
十分美觀實用,看的時候注意他的制作方法,待會兒傾銷朋友來說一說。
三,制作步驟:
1在空紙盒的頂部剪一個小口。
2根據紙盒的大小、形狀,設計裝飾用的動物圖案。
3將設計好的圖案畫在彩色卡紙上,并剪好外形。(可以用幾種彩色卡紙剪貼而成)
4用膠水把剪好的圖案粘貼在紙盒上即可。
三,巡回輔導。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完成本課作業。幫助一些有困難的學生。
四,進行小結。表揚畫的好的學生,把他們的作品給全班同學欣賞。指出不足之處。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7
設計意圖: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手指作畫工具簡單,操作方便,在指印上添畫一些簡單的筆劃,就可以畫出許多生動有趣的形象,它具有一般畫筆無法獲得的效果和樂趣,這種繪畫手法能陶冶身心、增進生活情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此,我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學會運用手指印添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事物。
2、讓幼兒體驗運用指印畫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體驗用指印作畫的方法和添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指印的聯想和畫面內容的組合等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學習單個造型的指印添畫。
2、材料準備:顏料、記號筆、擦手布、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兒歌導入:(大拇哥、二拇弟、兄弟十個真有趣,印出指印比靈氣,畫出形象好神奇。)
2、欣賞圖片:(逐一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漂亮的圖片,小朋友們想看嗎?小朋友們一邊看,一邊想:圖上有什么呀?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說一說。(幼兒自由觀察、講述)
3、讓小朋友們看圖片。(樹、手帕、)
(1)請幼兒說說這些畫上有什么?
(2)請個別幼兒講述。
(3)老師小結。
二、探究新知(啟發幼兒構思漂亮的指印畫)
1、老師這里有一棵樹,(出示沒有葉子的樹干),你們怎么讓它變得漂亮一些?
2、出示圖②:這是沒有圖案的花瓶,怎么讓它漂亮起來?
幼兒回答:(可以在花瓶上用指印添上漂亮的圖案,如樹木、花朵、小朋友------)
三、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1)伸出手指頭沾上顏料,點在畫紙上
(2)換顏色時手指頭要用布擦一下。
(3)注意在做指印畫的時候,畫面要保持干凈、整潔。
四、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造,印畫出與眾不同的內容。
2、引導幼兒在適當的位置添畫。
3、作畫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五、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通過幼兒指印畫作品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悅,以及指印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在美工區嘗試用多種彩色顏料印指印,組織合理有趣的畫面。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畫面中小魚輕盈的體態和自由愉快的意境。
2、嘗試用先按后提的方法畫小魚。
3、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安靜等待,小聲和同伴交流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1、課件:關于“魚”的國畫作品多幅。
2、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欣賞課件,感受畫面的內容與意境。
(1)教師:畫上有什么?它們可能在哪里?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教師:如果你也是畫中的一條小魚,你想怎么游?要干什么?(引導幼兒想象小魚說了些什么,學一學畫面中小魚的動作,感受不同的動態)
2、師幼共同探索小魚的畫法。
(1)教師:怎么樣才能一筆畫出小魚的身體呢?請你們用自己想的方法畫畫看。
(2)幼兒嘗試,教師提煉總結。
3、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可先與同伴討論自己的構思,如自己想畫幾條小魚,可能怎么游,要去干什么,然后再進行創作。
4、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可側重從畫面的構思以及按提方法的掌握上進行評價。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9
1.畫老師愛老師。
2.學習鞏固人物畫,在上一次畫人物的基礎上,豐富繪畫內容,增添色彩。
3.學會使用多種顏色。
準備:
教師范例、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教師用有趣的形式引導幼兒為教師畫像的積極性,并提出畫像的要求。
2.教師出示人物半身像用暖色調的筆分別畫出花卉。(花卉的形式在幼兒原有畫花卉基礎上增加一二種新形式)。
3.具體指導幼兒掌握人物五官的畫法,請幼兒分析教師的五官特點,并加以描述。
建議:
組織幼兒對教師形象進行評析,教師在幼兒畫像時能穩定的讓幼兒觀察一段時間,然后再畫,要與前邊教學中畫媽媽有所進步。
耳朵上的綠星星(中班語言)
高橋鎮中心幼兒園余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發展幼兒的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傾聽故事的習慣,知道小松鼠耳朵上的秘密。
3、學說短句:“別摘我,別摘我,我會痛的啊”。
活動準備:
1、課件《耳朵上的綠星星》、錄音機、故事錄音帶。
2、教具:小松鼠指偶,小草、玫瑰花、螢火蟲、星星、小松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松鼠指偶,導入課題,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好!(引導幼兒主動和小松鼠打招呼。)
師:小松鼠,你怎么了,好象不高興啊?
教師以小松鼠的口吻告訴幼兒要去參加表演,可是沒有不知道怎么打扮自己。(引導幼兒想辦法為為小松鼠打扮,鼓勵幼兒在同伴和老師面前大膽的講述自己的辦法。)
師:瞧,我們可愛的小松鼠想了什么辦法打扮自己呢?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第一遍。
提問:
1、故事的名稱是什么?
2、小松鼠那天晚上漂亮嗎?是誰打扮了它?
3、耳朵上的綠星星是誰啊?
師:小松鼠,還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動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播放課件,提問。
1、小松鼠想上臺表演節目,它想了什么辦法打扮自己?
2、它有沒有用這些辦法打扮自己呢,為什么沒有呢?
3、小草、玫瑰花對小松鼠怎么說?
4、事情被誰看到了?
5、小松鼠晚上路過花園,它有沒有去拔草、摘花呢?
6、你喜歡小松鼠嗎,為什么?
7、晚上,小松鼠去參加音樂會,拉開幕布,臺下的觀眾為什么覺得小松鼠很漂亮?
8、螢火蟲為什么要幫助小松鼠啊?
四、師幼討論: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會怎么做?
師小結:也許草和玫瑰花能夠打扮小松鼠,但是花園里如果沒有了它們,就變得不漂亮了,螢火蟲沒有了玩的地方,而且小草和玫瑰花也會疼。因為小松鼠愛護花草樹木,螢火蟲為了感謝它所以用自己打扮小松鼠。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象小松鼠那樣,真能干!
五、幼兒分組表演《耳朵上的綠星星》。
1、全班幼兒分成四組,帶上頭飾,一組一組為幼兒表演。
2、教師小結幼兒表演的情況,表揚幼兒,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六、結束活動,教師頒發獎品。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10
楚王問鼎——商周青銅藝術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光輝成就。
2、理解青銅器是如何以其造型紋飾和銘文體現其重大的社會flash課件模板下載作用。
教學重點:
青銅器藝術在發展的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時代特點: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禮樂制度:春秋戰國禮崩樂壞。
教學難點:
學生對夏商周時代社會歷史環境陌生及古代青銅器名稱生僻字較多,用途不明確。
教學個過程:
一、導入:
引言: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具有代表性的工藝美術品。如果說陶器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的象征,那么青銅工藝就成為工藝美術的典型代表。
板書:夏商周青銅器
二、新授
1、什么是青銅器?
以銅為主加入錫鉛合金,用蠟或泥模鑄造的青銅器具。
2、青銅器的工藝三峽學案答案的產生和歷史背景:
引導學生根據已學歷史知識簡單闡述。
3、青銅器的功能
結合作品賞析:
禮器:司母戊鼎樂器:鐘
兵器:越王勾踐其他生活工具:
4、青銅工藝在造型和裝飾上發生重大變化的四個時期及各個時期青銅工藝的主要特征。
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禮樂制度:春秋戰國禮崩樂壞。
商代前期多以日用品為主,大多薄胎紋飾簡單主要為饕餮紋。
商代晚期胎壁加厚,紋飾逐漸豐富,構圖完整。欣賞《龍虎尊》《婦好角瓜》。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趨于瓦解,青銅工藝在造型和裝飾也開始擺脫神秘宗教氣息議論文向清新活潑的風格發展,變得奇巧富麗。欣賞《立鶴方壺》
戰國時期作為封建社會的開端,處于開創新風格的變革時期,新工藝廣泛流行,出現了《曾侯尊盤》2件合一的器物
引導賞析。
三、小結:古代青銅器藝術的產生、發展、變化是與當時的社會情況緊密結合的,大家要了解青銅工藝在造型和裝飾上發生重大變化的四個時期及各個時期青銅工藝的主要特征。
四、布置課后作業。
熟讀書后“小辭典”。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1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向一個方向來回涂色。
2、會根據水果輪廓圖選擇相應的顏色筆涂色。
活動準備涂色—各種水果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涂色的興趣。
教師出示水果輪廓圖。
提問:這是什么?說說應該給這些水果穿什么漂亮的衣服?
二、示范涂色。
涂色時用油畫棒向一個方向來回涂。
三、練習涂色。
鼓勵幼兒大膽涂色,給水果穿上漂亮的衣服,提醒幼兒順一個方向來回涂色,涂滿、涂勻。
四、相互欣賞作品。
五、評價:
1、幼兒能嘗試用油畫棒在紙上來回涂色。
2、能選用相似的顏色給水果穿衣服。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12
q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蝴蝶的形態,學習對稱彩繪的基本方法,發揮想象彩繪出美麗的花蝴蝶。
2.通過彩繪,感受蝴蝶的美。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彩繪用具若干、范例、卡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一猜。
謎語:身穿花衣愛打扮,兩對翅膀光閃閃。不會唱歌只跳舞,花叢里面跳的歡。(蝴蝶)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蝴蝶的翅膀是對稱的。
1.師:老師請你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2.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蝴蝶兩邊翅膀的形狀、顏色、花紋是怎樣的?(翅膀是對稱的)
三、老師講解示范
1.出示范例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蝴蝶漂亮嗎?那你想不想用你手中神奇的毛筆來畫一只花蝴蝶出來呢?
師:你們看,老師已經畫好了一只,請你看看我畫的蝴蝶是什么樣的?
2.老師講解示范畫喇叭花
師:我們在畫蝴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蝴蝶的兩對翅膀是對稱的。畫好翅膀后,我們在蝴蝶的翅膀上畫上美麗的花紋。
三、組織幼兒作畫
1.鼓勵幼兒運用多種裝飾進行彩繪。
2.提醒幼兒注意用筆的姿勢及保持桌面、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說說最喜歡誰的蝴蝶?為什么?
2.老師小結并表揚認真畫畫,并有很好的彩繪習慣的幼兒。
創意美術教案模版篇13
【設計理念】
情感素養是人的一切素養的血肉。沒有了情感,就沒有什么素質可言。兒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語)。我們的小學語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國的文藝創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情者文之經”、“情動而辭發”、“為情造文”等等闡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脈。小學語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產物,其中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學生”之間的情感的橋梁就是我們老師的情感,要由老師去傳遞,去強化,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課堂教學以情感為紐帶,變得更富誘惑力,使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促使學生在好學、樂學中逐漸懂得愛,懂得熱愛崇高,追求美好。
【設計思路】
1、在初讀課文和激發動機中──入情:
要讓兒童的情感伴隨著學習活動,這有一個過程,其間包含著兒童的心理進程,首先需要啟動。如果把兒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動。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或是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面,那它就平靜不下來。新課啟始,教師要放飛一群“蜻蜓”,要送過一陣“微風”,讓孩子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環節來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先來猜兩個謎語“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展示各種美麗的荷花圖,配上優美的音樂。)有個小朋友在看過荷花后,也跟我們一樣被荷花的美麗給迷住了,陶醉了,還寫下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荷花》。而后請學生初讀課文。
如此激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
2、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兒童的情感總是與他們對教材的認識相聯。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們所描繪的對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環是要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兒童只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因而,教師在引導兒童從初讀進入“細讀”的過程中,應該飽蘸著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用圖畫的、音樂的、表演的藝術直觀,讓學生仿佛看到,也聽到,整個心靈感受到,在學生眼前再現課文中描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圖,形象地描繪了幾種不同形狀、不同姿態的白荷花和碧綠的荷葉,色彩清麗,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潔、高雅的本色。我依據這個材料制成鮮活的課件進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描繪:
“瞧,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開放時的樣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著碧玉盤似的綠葉,透過荷葉的縫隙,一枝枝荷花從水里探出頭來,就像穿著潔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風中亭亭玉立。它們當中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則微露笑臉,含苞欲放;有的還未綻開,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魚兒在荷葉下快活地游著,蜻蜓在荷花上快樂地舞蹈。這是多么生動的一幅荷花圖啊!”
同學們,你們聽了老師說的話有什么感想呢?課文第二段具體而生動地展現了荷花的形狀美,與插圖最為照應,我就采用“直奔重點段”的方法,以“課文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學習。
3、在領悟課文的神韻中──移情:
兒童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應牢牢把握,并順勢將教學過程推進,從細讀進入精讀。所謂“精讀”即是讀課文精彩片段詞句,讀出其神韻。課文語言不僅承載著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托著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個心靈。因此在精讀讀出語感神韻時,要引導學生更深地理解語言,將學生的情感移入課文描寫的對象上,從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這雖是兒童情感的一種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還是需要外力作用的。這就是:
⑴助比較區別。
⑵借助想象展開。
⑶借助語言媒介。
通過這些,學生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并產生移情活動。
課文第三段中沒有對荷花的“姿勢”進行具體描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⑴課件展示:
看圖想象說話: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組討論,指名說,集體評議。
⑵指圖引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話:
討論: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是“活的畫”呢?這幅畫怎么會活起來的?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樣的設計,既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加深了對荷花美的認識,使學生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荷花強烈的喜愛之情,可謂一舉三得。
4、在表情朗讀和語言訓練中──抒情:
學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來了,他們會不容自遏地想抒發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發,可以使學生之間的內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啟發,相互感染。表情朗讀,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是,因為要求表情朗讀,這就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他們往往用恰當的語調、語速、語氣來表達,抒發他們對作品中人
物、角色、場景是熱愛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悅的或是悲傷的,同情的或是厭惡的,留戀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讀是抒發學生內心感受的一種常用形式。
因此,在課文第二、三段的教學中,我都設計了美讀環節。特別是第二段,還安排了背誦訓練。在反復品讀欣賞后,荷花的美躍然紙上,呼之欲出。圖文對照,學生定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此時,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一背誦環節,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語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進了學生對優美語匯的積累和內化,從而更好地抒發了學生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謎語激趣,課件激,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學生暢談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樣的呢?課件展示,教師用語言進行描述。
三、細讀第二段
1、課文哪一段最具體地寫了荷花的美?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二段,想想這段有幾句話,你最喜歡讀哪幾句,為什么?
⑵反饋,估計學生會出現兩種情況。
①后三句:為什么喜歡?讓學生在課件上找出三個句子所寫的相對應的荷花。引導學生把這三句話的意思說出來:“有的剛開,有的全開了,有的將要開。”并將它與課文原句在讀中比較,在比較中讀,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樣美,誰能把它讀得很美很美呢?”激發讀的興趣,讓學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②第二句:為什么喜歡?并進一步討論寫荷花為什么先寫荷葉?感情朗讀寫荷葉的句子。
2、男、女生分讀寫荷花荷葉的句子。
3、指導背誦第二段。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
荷花的形態引人入勝,值得觀賞,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課件展示:看圖想象說話。(具體內容見設計思路)
3、指圖引讀這一段最后一句話,討論。
4、白荷花的美姿的確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讓我們也用陶醉的語氣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
五、略讀第一段
六、配樂朗讀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