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教師和學生在地震的狀況下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遇學生到地震時能聽從老師的指揮,作出基本的自救行為。
3、培養學生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地震時快速正確尋找防震地點。
【教學難點】:
學會地震時快速正確尋找防震地點。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演示相結合。
【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1、組織學生觀看錄象或圖片,讓學生感知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學設計視頻資料提問:“如果遇到地震時該怎么辦”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時不要慌,要聽從老師的指揮,有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了解防震減災的一些基本常識。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學生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附件材料】
《防地震安全教育》教學設計引學生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學生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學生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學生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組織學生“實戰演習”。演練室內避震及緊急撤離。如學生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學生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學生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5、課堂歸納總結
如何創設情景防震演練創設地震的突然發生的情景,模擬防震。學校中的防震要求
(1)地震時聽從老師的指揮,不慌不亂
(2)地震發生時,在教室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樓房內的學生可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亂跑跳樓。
(3)地震時正在上課,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4)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沉著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教師根據生活實際給予指導。
(5)小結概括:學校中地震時要聽從老師的指揮,尋找有利的防震地點。聽從指揮:疏散,避震要尋找最有利的地點課桌下、開闊處。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
有關滅火的錄像,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濕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游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后,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么辦?”“現在天氣干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濕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采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地震帶來的后果,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
2、讓幼兒知道地震中的自救基本常識。
3、在情景演練中,幼兒將自救知識轉化為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地震的資料圖片。
2、書包、桌子、盆子、毛巾、水、等物品。
3、動畫課件、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了解地震。
1、讓幼兒觀看地震的動畫,讓幼兒直觀的觀看地震時的情景。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幼兒觀看相關地震的動畫)
教師:你們剛剛看到了什么?(地震)地震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災害?
2、請幼兒看看有關地震引發的災害圖片(房屋倒塌、破壞財物、山體滑坡、人員傷亡)
二、引導幼兒知道一些有關地震的自救知識。
1、教師:原來地震會給我們帶來這么大的傷害,那如果地震突然來到我們身邊,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我們自己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討論后請幼兒觀看室內自救動畫。
小結:地震來時如果我們在家里,我們要及時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好如:桌子底下、床底下、家里的衛生間,待地震停后要及時跑到外面空曠的.地方去。跑的時候要用身邊的物品或手保護好頭。
三、組織幼兒地震演習。
1、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如果現在發生地震你會怎么做?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當聽到警報響時,你們就趕快想辦法躲到安全的地方。
2、給幼兒展示已準備好的自救場景。
3、提示幼兒奔跑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4、給幼兒講解演習的流程。
當幼兒聽到音樂響起的時候是說明地震來了,教師這時組織幼兒找好躲避的地方。當幼兒聽到音樂已經停時說明地震已經停了,這時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往空曠的地方轉移。
四、活動結束。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這一次的活動幼兒對地震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也學會了一些自救的方法,增強了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孩子們對這活動也很感興趣,但個別幼兒比較興奮,比較貪玩,沒按照自救方法去演練,所以以后再這方面有待加強。。
加載中,請稍候......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包括地震的概念、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分類和震級等。
2.掌握識別地震預兆的方法,例如動物驚恐、地面裂縫等。
3.學習地震發生時的應急措施,了解防震減災的基本知識。
二、教學內容
1.地震的概念和原因
2.地震的分類和震級
3.識別地震預兆
4.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地震的基本知識。
2.演示法:演示識別地震預兆的.方法。
3.實踐教學法:模擬地震場景,讓學生體驗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四、教學過程
1.引入
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地震嗎?地震是怎么回事呢?”
2.講授
(1)地震的概念和原因
地震是指地球內部能量在短時間內釋放,引起地球表面震動的現象。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地球內部能量的積累和釋放,另一種是外部因素的作用,例如人類活動、天氣變化等。
(2)地震的分類和震級
地震按照地震波傳播的方式可以分為地表地震、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按照震級可以分為微震、輕震、中震、強震和特大震等級。
(3)識別地震預兆
地震前會出現一些預兆,例如動物驚恐、地面裂縫等。學習和掌握這些預兆,可以提前預知地震的到來。
(4)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地震時,應立即采取避震措施,例如躲到桌子下、躲到防震墻后等。
3.實踐
模擬地震場景,讓學生體驗地震時應采取的應急措施。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識、掌握了識別地震預兆的方法,以及了解了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可能帶來的各種災害,包括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斷、水電斷裂等。
2.掌握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例如規劃建筑設計、參與防震演習等。
3.學習地震災害中的緊急救援措施,了解地震應急救援的基本步驟。
二、教學內容
1.地震災害的影響
2.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
3.地震災害中的緊急救援措施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地震可能帶來的各種災害和防范的基本方法。
2.互動討論法: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防災意識和應急反應能力。
3.觀摩法:觀看防震演習的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教學過程
1.引入
播放一段關于地震災害的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
2.講授
(1)地震災害的影響
地震可能帶來建筑物倒塌、道路中斷、水電斷裂等各種災害。在地震災害中,往往會導致人員傷亡、失去財產等。
(2)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
為了減少地震災害的損失,需要采取一系列防震措施。比如制定地震應急預案、加強建筑物設計和施工、規劃拓展疏散通道、加強地震監測等。
(3)地震災害中的緊急救援措施地震災害中,緊急救援措施應以“救死扶傷”為原則,積極進行現場救援,并及時向外界通報災情。
3.實踐
模擬地震場景,讓學生通過演練,掌握地震災害中的'緊急救援措施。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震可能帶來的各種災害,掌握了地震防范的基本方法,并學習了地震災害中的緊急救援措施。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的地震知識,了解地震時我們應采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
二、教學內容:
地震應急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好!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所以要“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小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
老師小結:是啊!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今天我們學習地震知識。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動強度可分為四種:
(1)微震。此種地震是小于2級的地震,人是感覺不到的,只有通過精密的儀器才可以測定出來。
(2)有感地震。這類地震大約處于2級至4級之間,人可以感覺到,但一般沒有什么危險。
(3)破壞性地震。這是指5級以上的地震。這類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強烈的地震。6.5級以上地震,都屬于強烈的地震,這類地震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三)、地震中常見的逃生方法介紹。
地震造成的損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會使整座城市處于癱瘓,大地震可使整個城市頃刻之間化為廢墟;因此,一旦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很難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時的傷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當地震來臨的時候,首先不要慌亂,要沉著冷靜。馬上趴在地上,同時要用書包或者其他能保護頭部的物件遮住腦袋,鉆到桌子底下。因為桌子能起到緩沖的作用,用書包等物件可以保護腦部不直接受到沖擊。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么應該跑到教室的墻角。墻角有個三角支撐點,東西不會直接砸在頭上。但是站墻角以一兩人為宜。
第一波大地震過去之后,老師應該組織學生有序地離開教室,逃到比較空曠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許多中小學生罹難。他們或者直接從樓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學生因為采取了正確的避震方法而獲救。面對地震,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通過康樂二小的一場逃生演練,為您進行講解。
避震要點:
選擇小開間、堅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四、作業:
檢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寫下來,并說說如何注意。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震科學相關知識,包括地震的科學研究、地震監測等。
2.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高科學認識。
3.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究科學,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內容
1.地震科學的發展與研究
2.地震監測技術
3.地震對科學的意義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講解地震科普知識。
2.實驗觀察法: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學習地震監測的原理。
3.互動討論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學生發言,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引入
播放一段介紹地震科學的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
2.講授
(1)地震科學的發展與研究
地震科學發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地震科學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演變規律,為預測和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2)地震監測技術
地震監測技術包括地震儀、地震臺網、衛星測震、地震探測等,這些技術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地震信息。
(3)地震對科學的意義
地震對科學的意義在于加深我們對地球內部構造和大自然變化規律的`認識,同時有助于我們對人類歷史和地質歷史的理解。
3.實踐
設計一些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學習地震監測技術和原理,例如使用手搖電筒模擬地震儀的工作原理。
4.互動討論
通過小組討論和學生發言,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震科學的發展和研究,學習了地震監測技術,了解了地震對科學的意義。希望同學們能夠加強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科學,提高科學素養。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8】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通過這次四川的地震,讓幼兒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3.培養幼兒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知識的電教設備
【活動過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聞及地震是的錄像片段,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
提問:剛才新聞里說了什么?(地震)哪兒發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縣)四川省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我國的領土)地震時,地面怎么樣呀?(劇烈震動)
二、放地震的片斷圖片,讓幼兒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斷裂,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三、放地震形成錄像,讓幼兒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師:現在,看看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師領讀:地震的形成觀看后提問:地震是什么發生變化形成的?(地殼)師小結錄像內容
四、地震避難小常識
1.出示幻燈片并提問,要求幼兒判斷發生地震時,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幼兒討論。看幻燈,老師幫助幼兒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燈片,幼兒看圖師逐一講解發生地震時,什么地方是安全的?發生地震時應該怎么辦?(為了自己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將門打開,確保出口;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五、愛心教育
師:這次地震給我國四川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害,這是一次很強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還有許多人民無家可歸,有些小朋友沒有教室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幼兒討論)你們說得真好,我們來看看當時有哪些人幫助了他們?
出示幻燈片,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內容,通過新,老汶川的對比,使幼兒明白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們互相幫助,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反思:
在本節課中,通過視頻、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游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事件時,學生能及時快捷地撤離到安全地帶。
2、學生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電視報道中有關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
2、班級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觀看圖片,讓學生感知遇到突發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煤氣泄漏、火災等)。
提問:“如果遇到突發事情時怎么辦?”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明白遇到突發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生。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學生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學生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學生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學生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熟悉警報錄音,組織學生“實戰演習”。聽到警報聲音時,在老師的帶領下,按圖標路徑迅速撤離到戶外安全地。
帶。如學生在撤離情況下出現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學生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學生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防地震安全教育班會教案【篇10】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樹立起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加強安全防衛意識教育,培養正確的安全防衛心理。
3.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地震的成因、預防地震危害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報紙、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地震來了,你怎么辦?
發生地震時,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發生地震時,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萬一你被壓住了,你怎么辦?
(找些同學發言)
(二)簡介地震的危害:
簡介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讓同學們知道地震的危害。地震,群災之首。強烈的破壞性地震瞬間將房屋、橋梁、水壩等建筑物摧毀,直接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災難,還會誘發水災、火災、海嘯、有毒物質及放射性物質泄漏等次生災害。
(三)講解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由板塊和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的(也叫彈性回跳說)。使學生初步了解縱波、橫波、體波和面波基本知識。對這部分知識做相應講解,使學生對引起地震災難的縱波(P波)、橫波(S波)、體波和面波有一個基本概念。
縱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顛簸。
橫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搖晃。
體波:P波和S波統稱體波。在地球內部傳播。
面波:體波到達地表后激發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傳播,速度慢,對地面的破壞作用較大。
(四)預測地震
地震既然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了這么大的傷害,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預測地震,從而盡量減少地震災害呢?
(1)東漢時的張衡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地震的預測了,現在的科學能使我們盡快了解地震的產生時間,但是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和現象也可以使我們提前知道地震即將發生。
(2)地震前常會遇到以下異常現象:
井水、泉水等地下水發生發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突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柘竭或涌出等現象。
許多動物驚恐萬狀,以致出現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象。
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淫雨綿綿、黃霧四塞、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等。
地震前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日光燈等出現的異常。最為常見的電磁異常是收音機失靈;關閉的熒光燈夜間先發紅后亮起來;關閉了日光燈仍亮著不息;一些電機設備工作不正常,如微波站異常、無線電廠受干擾、電子鬧鐘失靈等。
大地震發生前幾天或幾個小時,也會發生一系列小震。
地震前若遇到以上異常現象,要及時做好人員疏散,盡快到空礦的地方。
(五)地震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1)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大約只有12秒鐘,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你住的是樓房,跑已經來不及了,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廚房,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具體參見學校教學樓、宿舍樓緊急疏散預案)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
(4)震后: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六、總結
我們要掌握防震的安全知識,防患于未然。
七、演練
《地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