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的編排以教學過程的步驟為基礎,使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整個教學流程,從而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初一教案模板范文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初一教案模板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

教學目標:

1、識記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點等。

2、通過探究山頂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等問題,體驗獨立思考和歸納比較的過程。

3、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習重點和難點:

北京人基本概況;所講內容距今久遠,只有依據考古發掘成果進行科學推;故事激趣,導入新課,解讀學習目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歌曲《大中國》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在這里誕生了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嗎?

二、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知識模塊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自主閱讀課本P2內容,完成第1題。

1.簡述元謀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

(2)生活地點:云南省元謀縣。

(3)生活狀況:會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

(4)歷史地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古人類。

知識模塊二北京人的發現

自主閱讀課本P3內容,完成第2題。

2.簡述北京人的生活狀況。

(1)生活年代:距今約70~20萬年。

(2)生活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

(3)使用天然火。

(4)靠狩獵、采集為生。

知識模塊三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閱讀課本P4~5內容,完成第3~4題。

3.簡述北京人的特征。

(1)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脊較粗、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

(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

(3)生活狀況:使用打制石器,過群體生活,會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種,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上的里程碑。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2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創作的一首優美的抒情詩。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詩人用情味深長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三節詩組合成三幅既流動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發了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詩文的語言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此文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更能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設計理念:

這首詩的內容簡單易懂,所以教學的重點是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詩意,體會情感,品味語言。教學中采用誦讀法,討論法,想象法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我想體現的是閱讀與口頭表達和寫作相結合,整體感知與深入探究的結合,在深入感受的基礎上,從書本向生活,由課堂向課外的延伸。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詩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揣摩詩文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1、誦讀詩文,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2、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3、師生共同準備秋天的圖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一場場涼絲絲的秋雨過后,城市開始換上了它秋天的行裝,金黃成了它的主色調。同學們當中有誰喜歡秋天這個季節,能說說為什么嗎?

(學生自由發言后)師:是的,很多人都喜愛秋天,愛它的疊翠流金,愛它的落葉繽紛,愛它的菊香滿園,也愛它的天高氣爽……但是相信你們所體味到的秋天只是城市中的秋天,鄉村中獨有的秋天是另一個世界,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的私語》一起走進現代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領略鄉村的秋之風采。

二、聽讀課文

1、師配樂誦讀詩歌。

【設計說明】賞秋,旨在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初步感受詩中美的意境、語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相信大家都會被詩中所描繪的美景深深打動。那么詩中描繪了哪些美景呢?

3、你們所描繪的景色又分別組成了三組畫卷,誰能給三節詩起出漂亮而整齊的名字?

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教師板書)

【設計說明】說秋,旨在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初步感受課文中秋天的美好,同時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

4、師:通過你們的總結,相信在你們的腦海中已經組合成了三副美麗的畫卷,現在就請你們閉上眼睛再次感悟秋天的美好吧。師再次配樂朗誦。

三、初讀課文

1、資料助讀:作者簡介。

2、學生齊讀詩文。

【設計說明】讀秋,旨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

3、指名朗讀。

師:學詩歌的關鍵是朗讀,誰愿意為大家朗讀一下?讀的時候注意語調、語速。

指名朗讀。

師:要把握好詩文的語調,掌握好語速關鍵是要把握詩文中孕育的思想感情,本文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呢?

明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小組合作:一人朗讀,其他三人點評得失。

5、師小結,生回顧。看大屏幕上一組秋景圖,配樂齊聲誦讀全詩。

四、研讀課文:

1、師:詩文語句優美生動,引發人們的想象,產生了獨有的意境,這是因為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并且啟動了聽覺、視覺、味覺等多中感官,請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明確:伐木聲丁丁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讓人滿口生香,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一層意思說,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設計說明】品秋,旨在使學生充分發揮個性化理解,在交流中既鍛煉口語組織能力,又互相啟發,加深理解和感悟。

2、師:在對詩文的進一步理解下,讓我們再齊讀詩文,讀時注意重音。

師: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都明確了讀時應重點突出的字,但卻千篇一律的把音讀得很重。重讀不是一定要把音讀重,而是在讀的過程中或輕或揚或緩或急,達到預期的表達效果。

學生自由朗讀,并品味詩句的讀法。

師:哪位同學能根據你的理解讀一下詩文,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誦讀建議:

伐木聲丁丁飄出幽谷——為了突出幽谷的深、靜,“飄”可以讀出拖音;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稻香”展示豐收的圖景,要重讀。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表明秋天舍不得離開農家,說明農家豐收了。“棲息”要重讀,讀出豐收的喜悅。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漿——“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安適的神態,“輕輕”要讀出這種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寫出漁民捕魚時歡快的情景,可讀的歡快一點。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寫出了少女的情懷,她的眼里都是秋天,心里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要重讀,且“眼里”要輕讀,表明詩歌將結束。

【設計說明】誦秋,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學習朗讀的技巧;進一步深入理解詩文,品味優美的語言以及獨有的語境。

3、師:請大家再次齊讀詩文,可以背誦的同學,請背誦詩文。

五、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資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較此詩與課文的異同。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比較與欣賞能力,在比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詩人不同的詩風,不同詩作不同詩味。

六、教師小結

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以及聽覺、視覺、味覺等多種感官的運用下,原來秋天可以變的這么愜意,悠閑,可以變的這么富有詩意,更可以編織進這么多美麗的情懷和美麗的夢想。同學們,生活在城市中的你們呢?對城市的秋天有沒有獨到的見解呢?

七、作業

寫一篇作文《島城的秋天》。提示:可以運用擬人等多種手法,充分展開聯想,寫自己熟悉的、熱愛的別于書本的美麗秋天;或選取詩文中一個詩節或幾句話,發揮想象力,進行再創作。

【設計說明】從課本中得到啟發,由課內到課外,發揮學生想象聯想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激發表達興趣,享受寫作帶給自己的快樂體驗。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三種統計圖各自的特點、

2、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

過程與方法

1、訓練學生作圖的技能、通過數據處理體會統計對決策的作用、

2、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圖清晰、有效地展示數據、

3、能從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統計圖是展示數據的重要方法,它也經常出現在媒體上、通過對三種統計圖的認識、制作和選擇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據處理的能力及統計觀念,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和我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了解不同統計圖的特點、

2、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培養統計觀念、

難點:

1、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2、制作三種統計圖并會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報刊、雜志及電視中,我們會經常見到一些統計圖、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書上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人類生存至少已有200萬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上的人口數量并不是很多,因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隨著農業耕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世界人口開始急劇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萬以上的嬰兒、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人口的過快增長已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過分擁擠等、

下面我們來看兩幅統計圖,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長的狀況,也許能讓我們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狀況、

課件出示相關圖示、

師:你會從世界人口增長圖中獲得哪些信息呢?在哪一段時間,世界人口的增長率變化不大?在哪一段時間,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20__年,世界人口預測將達到多少?

生:從世界人口增長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達4.25億;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長率的情況變化不大;但從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開始迅速增長、當時醫療條件得到了改善,糧食產量增加以及工業革命的影響,世界人口才開始迅速增長、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好!從世界人口增長的情況還能聯系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看來我們的統計圖不僅是數據的展現,而且還是歷史背景的再現、

生:從統計圖中,我們還看到1950年~1990年這段時間人口翻了一番,而且從圖上還可以預測出20__年世界人口將達到85億、

師:我們再接著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圖”、這是一個什么形式的統計圖?

生: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

師:這個統計圖是在扇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綜合改造得到的根據這個統計圖你又能得到何種信息呢?扇形統計圖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嗎?聯系我們前兩節課學的內容,同學們可針對這個統計圖討論交流、

(教師此時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看同學們如何認識這個統計圖、從統計圖中得到的信息是否準確、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進行講評、)

生:扇形統計圖是地球陸地面積分布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才是相應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像亞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9.3%,可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的63%;而北美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6.1%,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6.9%;南極洲陸地面積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9、3%,那個地方卻由于氣候、地理位置等不同成為無人區、所以有些地區自然條件很差,人口很少,而有些地區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對集中、

師:很好!同學們已經能用數學中統計的眼光去觀察、分析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現在我們再來看某家報刊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況的數據、

二、講授新課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統計圖,你能盡可能的獲取信息嗎?

生1:從統計圖中,我們可知50年后,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

生2:我們還可以看到從__年到20__年世界人口的變化情況、

生3:從__年到__年,世界人口由30億增加到40億;從__年到__年,世界人口由40億增加到50億;__年到__年由50億增加到60億、由此預測__年到__年世界人口從?

6、4、1統計圖的選擇:課后作業

(20__·武漢)為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喜好,某校從八年級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要求每人只選取一種喜歡的書籍、如果沒有喜歡的書籍,則作“其他”類統計、圖①與圖②是整理數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

A、由這兩個統計圖可知喜歡“科普常識”的學生有90人

B、若該年級共有1200名學生,則由這兩個統計圖可估計喜愛“科普常識”的學生約有360人

C、由這兩個統計圖不能確定喜歡“小說”的人數

D、在扇形統計圖中,“漫畫”所在扇形的圓心角為72°

《6、4統計圖的選擇》同步練習

基礎鞏固

1、(題型一)用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據可以轉換成()

A、扇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扇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

D、既不能表示成扇形統計圖也不能表示成折線統計圖

2、(題型三)甲、乙兩人參加某體育項目訓練,為了便于研究,把最后5次的訓練成績分別用實線和虛線連接起來,如圖6—4—1,下面的結論錯誤的是()

A、乙的第2次成績與第5次成績相同

B、第3次測試,甲的成績與乙的成績相同

C、第4次測試,甲的成績比乙的成績多2分

D、在5次測試中,甲的成績都比乙的成績高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4

第一節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圍

以海平面為標準,生物圈向上可達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的深處。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大氣圈的底部,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鳥類、可飛翔的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離海平面150米的水層,主要生物有魚類,水中的一些哺乳動物等;

巖石圈的表面: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主要生物有大部分陸地不如動物,爬行動物等。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個大類: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溫度、空氣、水等。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最常見的有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捕食關系:如獅子捕食斑馬、羚羊等;競爭關系:如同一塊田中的莊稼與雜草爭奪陽光和養料;合作關系:如螞蟻、蜜蜂家族成員分工合作;

2.對照實驗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為確保實驗結果,一般都設計對照試驗。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鼠婦喜歡溫暖、陰暗、潮濕的環境。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

第三節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生物依賴環境:魚必須生活在水中,苔蘚必須在陰涼處生存。

生物適應環境:仙人掌葉子退化成針,駱駝刺的根系非常龐大。

生物影響環境: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可以防風固沙、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和環境不斷的相互影響,生物又在不斷的適應環境,卻又依賴一定的環境。

第四節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成系統的組成: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3.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他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沿著食物鏈,營養級越來越高,生物數量越來越少,所含能量越來越少。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第五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多種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分布在較濕潤的地區,動物種類繁多。

草原生態系統分布在干旱的地區,動植物種類相對來說較少。

海洋生態系統有海洋和海洋生物組成,動植物種類繁多。

淡水系統有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組成。

濕地生態系統是在多水和過濕的條件下形成的,動植物種類繁多。

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相對來說較少。

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其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種類相對來說較少。

2.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各生態系統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3.生物圈2號失敗的原因是生態系統結構太簡單,物種太少,它說明:地球目前仍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5

第3課時Unit1Myname&39;sGina(總第3課時)

SectionA3a—4

【學習目標】:1、熟悉掌握本節課的六個詞匯。

2、正確辨別英文名字的姓和名,以及和中文名字的差異.

3、學會詢問他人名和姓的句型.

【學習重點】:掌握詢問他人名和姓的句型.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教師寄語:Knowledgeispower.)

學習任務一:熟悉掌握詞匯。

1、個人自讀,記憶本課單詞.

2、小組相互檢查單詞讀和寫的情況.

3,、據漢語寫出單詞,小組競賽并展示.

學習任務二:能運用句型:What&39;syourfirstname?

Myfirstnameis....

What&39;syourlastname?

Mylastnameis...進行交際.

1、試讀下列姓名,嘗試總結歸納.

GinaMiller

Firstname:________Lastname:________

完成3a.(讓對抗號在黑板上展示)

2、理解下列對話,兩人合作練習.

A:Hello!What&39;syourname?

B:MynameisJackSmith.

A:What&39;syourfirstname?

B:Myfirstnameis....

A:What&39;syourlastname?

B:Mylastnameis...

3、小組合作,練習自己的對話.

4、對抗小組開展競賽,展示自己的對話.(完成3b)

二、合作共建(教師寄語:Manyhandsmakelightwork.)

學會了詢問他人的名和姓的句型后,能否用his/her做替換練習。

三、系統總結(教師寄語: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

1、總結你所知道的名和姓。

2、自己編寫一個詢問他人姓和名的小對話.

四、診斷評價(一)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Nicetomeet______(your).

2._____(she)nameisHelenBlack.

3.Hisfamilyname_____(be)MrGreen.

4.______(be)youMrGreen.

5.Hi,I_____(be)Lily.

(二)據漢語完成句子

1.Brown是他的姓氏.Brownis______________name.

2.她的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name?

3.你好,我是杰克.Hi,________Jack.

4.我的鋼筆是黑色的._____penis______.

5.他的名字是吉姆._______________Jim.

(三)根據上下文完成對話.

A:Hello!

B:________!

A:I&39;mGina,________________?

B:MynameisLindaBrown.

A:IsLindayourlastname?

B:No.Lindaismy__________.AndBrownis___________.

A:Nicetomeetyou.

B: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課后反思】(教師寄語:Neverdothingsbyhalves)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嗔視、叱咤風云、盡態極妍、渾身解數”等詞語。

2、通過課文,從文學角度感知印度舞蹈藝術,豐富文化素養。

過程與方法

1、感受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2、感受舞蹈藝術“飛動的美”,提高藝術欣賞能力。

3、揣摩文章運用語言表現藝術形象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點

欣賞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本文語言優美,用詞豐富、比喻迭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給人以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享受。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深入品味,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2、聯想想象法。冰心以她高超的語言技巧,把卡拉瑪姐妹優美酌舞蹈轉化為生動可感的視覺形象。為深入理解、把握文意,應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深人體悟形體語言的。

教具準備

PPT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思路

誦讀感知文意,研讀精彩句段。知識遷移課堂延伸,豐富素養。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印度舞蹈視頻)請大家用心欣賞這兩張圖片和一段舞蹈,觀后試著說一說你的感受。(學生試說)可當要我們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篇散文──《觀舞記》。相信大家會有許多收獲。

(板書文題、作者)

二、多媒體出示學習目標(全班齊讀)

1、積累字詞,了解印度舞蹈的特點

2、品味文中描寫舞蹈的語句,感受舞蹈藝術“飛動的美”

3、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用優美的語言,巧妙的修辭手法表現視覺形象,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

三、預習檢測(方法:小組展示,由小組長安排本組成員分工展示;)

1、走近作者(請學生介紹,不足之處老師補充。)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2、給加粗字注音

顰蹙粲然嗔視叱咤風云

盡態極妍雛鳳花鬘

斗藪渾身解數妥帖褶裙

(2)釋義(建議:可采用競答的形式)

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解數:舊指武術的架勢,泛指手段、本事。

叱咤風云:形容威力極大。

靜穆:安靜莊嚴。

盡態極妍:使儀態和麗質最充分地顯示出來。

驚鴻:驚飛的鴻雁,形容美人體態輕盈。

顰蹙:皺著眉頭,形容憂愁的樣子。

妥貼:恰當;十分合適。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進入文本,大聲地自由地讀課文1——10自然段,探討以下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對學)

(1)、作者無法說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2、)作者不得不說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3、)作者努力說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2、這“飛動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如此震撼作者的心靈。你認為兩姐妹的舞蹈美在哪里?(小組展示:1、、由一人確定角度——我們發現“美”在上;

2、用自己小組喜歡的方式讀句子;3、由一人對所找句子進行簡單地品析。)

五、精講延伸

她們為什么能表演出這么優美的舞蹈?

六、達標檢測(課堂部分學生展示;課下以200到300字的小作文體現在作業本上)

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學習課文的寫法,運用優美的詞語,巧妙的修辭把欣賞到的美描繪出來。(詞、句子、片段都可以)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不斷的感受著美的文字,美的舞蹈。最后,讓我們將我們一顆顆贊嘆感謝的心,像一朵朵的紅花似的穿成花串,獻給在座的同學們,獻給聽課的老師們,獻給卡拉瑪姐妹,獻給冰心奶奶。感謝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感謝冰心奶奶高超的語言文字,感謝楊麗萍老師,感謝這世上美好的一切。祝愿各位的每一天都能像舞蹈一樣精彩!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7

一、導入:

提出問題:“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到綠色開花植物是靠種子來繁殖的。那么,你能舉出不靠種子繁殖的例子嗎?”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回答問題。

引入新課題:植物體依靠營養器官(根、莖、葉)進行的繁殖,稱為營養繁殖。

二、講授新課:

(一)用莖繁殖:

播放錄像:介紹扦插、嫁接、壓條的具體操作方法。

組織學生觀看錄像。

講解三種營養繁殖的特點。

提出問題:你認為這種營養繁殖的&39;方式具有哪些特點?

組織學生討論。

總結:用營養繁殖可以保持植物體的優良特性,加速繁殖的速度。

(二)植物的組織培養:

講解: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個植物細胞內都含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遺傳信息。在離體培養下,這些遺傳信息可以表達出來,從而使植物細胞(或組織)產生出完整的植株。

播放錄像:介紹組織培養的過程。

講解:

組織培養是指:在人工培養基上,離體培養植物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并使其生長、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術。

提問:你認為組織培養的技術,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哪些問題?

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講解:

1、利用組織培養,快速、大量地生產有經濟價值試管苗,移入苗圃栽培,供應市場需要。

2、利用組織培養進行工廠化育苗。

3、大量生產無毒苗,改善苗木的質量,提高經濟產量。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8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品味本文激情昂揚的語言

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揣摩、品味語言

教法:

點撥法、情感感染法、談話法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一、素材準備

1、交待主題:圍繞“外敵入侵、人民流離失所”的主題來收集相關資料

2、活動布置:

教師準備:影視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歷史事件的視頻錄像、東北的相關相片

學生準備:作者相關資料;中國近代史上國破家亡的事例;美國“九一一”事件的相關信息

二、教學過程:

(一)屏氣凝神聽誓言

學生交流準備的素材,教師出示媒體素材,由“九一八”及歌曲《松花江上》引出對本文作者和背景的介紹,之后讓學生談初步感受,教師激情過渡----------聽誓言:

錄音播放課文朗讀,同時提出要求:

a整理字詞積累卡;

b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本文:作者對著的土地發出的誓言。

學生交流,教師補充。

(二)酣暢淋漓品誓言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進一步感受作者發出的誓言,并提出具體要求:

(1)結合課文內容及自己對東北的了解,自由交流“東北印象”,然后教師課件展示以“東北印象”為主題的圖片。借此進一步把握作者對故土的激情所產生的`基礎,同時為自主學習創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與氣氛。

(1)劃出自己深受觸動的詞語和句子

(2)劃出文中飽含深情的句子

(3)劃出自己有疑問的句子

學生交流上述問題,師適時點撥,并提出學生未能提出和解決的問題。例如:為什么文章開始用“關東大地”,后來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后來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等

(三)聲情并茂讀誓言

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學生結合朗讀磁帶總結朗讀提示,可以從“語速、語氣、語調、感情、停頓”等方面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悟,選擇相應的段落進行朗讀

(1)學生朗讀體驗

(2)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老師結合特殊句式:排比句式、斷句進行朗讀指導。

(四)蕩氣回腸宣誓言

在學生激情朗讀后,師與生面對面會談:

(1)作者對土地持一種什么態度、情懷?

(2)角色轉換:假如你是作者,請用一舉富于激情的話表示對心中熱土、對祖國的情懷

(3)從本篇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對土地深刻的眷戀,源于對祖國深深的熱愛,在文壇上不乏許多表達對祖國熱愛之情的章篇,同學們的資料庫中還有那些名家名篇------

結合以上的交流,讓學生用文字,宣傳廣告等多種形式對祖國莊嚴宣誓-------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9

一、教學目標

1.系統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實和西周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實行的分封制的簡況。

2.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歷史進程、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歷史發展線索的能力。

3.認識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具有進步性;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認識奴隸制的殘酷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夏朝的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

難點:西周的分封制

三、教學方法:講述法、問題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CAI多媒體課件(附后)

五、教學設計

復習導入:舊石器時代人們被迫過著群居生活,新石器時代則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質的飛躍,中國歷史也由野蠻時代跨入到了文明時代的大門,其標志是什么?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間的矛盾運動一、夏朝的興衰

揭示夏朝建立的重大意義

介紹歷史學科的時間概念

強調世襲制這一重要制度的沿革

揭示夏朝的階級性質

闡明人類社會的形態及發展規律1.夏朝的建立及統治。回憶:夏朝是由誰在什么時候建立起來的?其性質是什么?教師強調: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的國家之一(僅稍晚于古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指出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紀年法,并介紹年和世紀之間的換算方法。禹死后,王位由誰來繼承?教師總結:相傳禹在世時,曾推薦伯益做繼承人,但禹的兒子啟已有了強大的勢力,禹不給伯益實權,使他得不到鍛煉,在群眾中沒有威信,相反,啟卻利用禹的威信和禹給的權力,擴大影響,樹立威望。在禹死后,啟打敗伯益,自己繼承了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種制度對我國后世影響十分深遠,基本上確立了我國以后近4000年的君主政治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才結束。夏朝統治者是怎樣進行統治的?從統治中心、都城、國家機構進行介紹,強調其國家機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維護的是夏朝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壓迫剝削廣大奴隸和平民。動腦筋:我國從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發展到奴隸制國家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說說你的想法。

2.夏桀的暴政。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有何表現?其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說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賢君即能強國

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說明失人心者失天下

由牧野之戰的過程讓學生自行得出結論1.商朝的建立及統治。提問:概述商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及性質。教師強調: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湯是一位賢明的君主,有何表現?重用人才,勤于政事,關心百姓,商朝迅速強大起來。

2.盤庚遷殷。其為什么要遷都到殷?殷這里面對黃河,背靠大山,自然條件好;盤庚“行湯元政”,政治也安定下來,商朝逐漸穩固了統治。這是商朝歷史發展中最重要的一次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商朝中衰到中興的轉折點,商朝由此走向發展和強盛,成為世界上的大國。故后人又稱商朝為殷商(朝)。

3.暴君商紂。商紂王是歷史上一個暴虐的國王。他用嚴刑鎮壓對他不滿的百姓和王室大臣,如炮烙之刑。與夏桀是否有共同之處?奢侈殘暴,眾叛親離。

4.武王伐紂。周文王在位50年,是很有作為的創業主,勤于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為滅商做好了充分準備。周武王繼承其父遺志,重用賢人,聯合周邊小國、部落,抓住時機于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戰,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動腦筋: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結為什么會取得勝利?結論: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三、西周的分封制

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解決問題

適當與后面知識聯系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0

教學目標: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重難點:

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二、目標展示

1、品析文中關鍵性語句,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品味語言,感知美點。

三、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就課文的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簡要評述文章美點。(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將你的理解批注到書上。(8分鐘后看誰完成的好)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文的美點等

交流研討

學生發言,教師歸結:

(1)詞語方面如“茂騰騰”好,好在簡潔傳神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情奔放。“忘情了,沒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鏗鏘短句的運用好,好在營造了激越的氣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等。

(3)寫法修辭方面:綜合運用排比和反復的手法好,好在增強氣勢,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對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鄉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結構方面: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線索復疊詠嘆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環美和音樂的節奏美。

五、綜合訓練

1、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語句。

2、仿寫:

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他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1

教學目標和要求:

1.理解單項式及單項式系數、次數的概念.

2.會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4.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次數的概念,并會準確迅速地確定一個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難點:單項式概念的建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列代數式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新課程標準所賦予的任務.讓學生列代數式不僅復習前面的知識,更是為下面給出單項式埋下伏筆,同時使學生受到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請學生說出所列代數式的意義.

3、請學生觀察所列代數式包含哪些運算,有何共同運算特征.

由小組討論后,經小組推薦人員回答,教師適當點撥.

(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可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和探究欲,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二、講授新課:

1.單項式:

通過特征的描述,引導學生概括單項式的概念,從而引入課題:單項式,并歸納得出單項式的概念:由數與字母的乘積組成的代數式稱為單項式.然后教師補充,單獨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如a,5.

2.練習:判斷下列各代數式哪些是單項式?

(1);(2)abc;(3)b2;(4)-5ab2;(5)y;(6)-xy2;(7)-5.

(加強學生對不同形式的單項式的直觀認識,同時利用練習中的單項式轉入單項式的系數和次數的教學)

3.單項式系數和次數:

直接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單項式結構,總結出單項式是由數字因數和字母因數兩部分組成的.以

四個單項式a2h,2πr,abc,-m為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數字因數是什么,從而引入單項式系數的概念并板書,接著讓學生說出以上幾個單項式的字母因數是什么,各字母指數分別是多少,從而引入單項式次數的概念.

單項式的系數: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

單項式的&39;次數: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4.例題:

例1:判斷下列各代數式是否是單項式.如不是,請說明理由;如是,請指出它的系數和次數.①x+1;②;③πr2;④-a2b

答:①不是,因為原代數式中出現了加法運算;

②不是,因為原代數式是1與x的商;

③是,它的系數是π,次數是2;

④是,它的系數是-,次數是3.

例2:下面各題的判斷是否正確?

①-7xy2的系數是7;②-x2y3與x3沒有系數;③-ab3c2的次數是0+3+2;

④-a3的系數是-1;⑤-32x2y3的次數是7;⑥πr2h的系數是.

答:①錯,應是?7;②錯;?x2y3系數為?1,x3系數為1;③錯,次數應該是1+3+2;④正確;⑤錯,次數為2+3=5;⑥正確

強調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圓周率π是常數;

②當一個單項式的系數是1或-1時,“1”通常省略不寫,如x2,-a2b等;

③單項式次數只與字母指數有關.

5.游戲:

規則:一個小組學生說出一個單項式,然后指定另一個小組的學生回答他的系數和次數;然后交換,看兩小組哪一組回答得快而準.

(學生自行編題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改變一味由教師出題的形式,且由編題學生指定某位同學回答,可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活躍,使學生能夠透徹理解知識,同時培養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

三、課堂小結:

①單項式及單項式的系數、次數.

②根據教學過程反饋的信息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小結.

③通過判斷一個單項式的系數、次數,培養學生理解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已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教學后記:

本節課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課,它是進一步學習多項式的基礎,因此對單項式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到后續學習.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性,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感知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概念,同時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單項式結構時,借助反例練習,抓住概念易混淆處和判斷易出錯處,強化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單項式系數、次數,為進一步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熱情高,但觀察、分析、認識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學時將以啟發為主,同時輔之以討論、練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并逐步培養起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同類項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2

第一課大家之“家”

1、歸屬感:指對團體的依賴和需求的感覺。比如說,在假期里對校園生活的期盼,對老師、同學的想念,就是我們對班級和學校的一種歸屬感。

2、“家”的感覺(校園生活):有溫馨,有快樂,有關愛,也有快樂和煩惱。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分享收獲的喜悅;我們共同生活,相互鼓勵,共享成功的快樂。

3、學校是我們成長的園地:學校是我們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場所,是我們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環境,是我們培養興趣和發展特長的園地。

第二課我與我們

1、集體:是由許多人集合起來的、有組織、有共同目標和行為規范的團體。

團伙:一些人簡單地聚合在一起或是為了錯誤目標而組織起來的群體。團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個人與集體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個人生活在一定的集體中,離不開集體;另一方面,集體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的利益和發展。

3、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

(1)一般情況下,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從長遠看,堅持集體主義是對個人利益的保護。因此,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

4、集體主義: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并愿意放棄或犧牲一些個人利益,這就是集體主義。堅持集體主義并不意味著只顧集體利益,不顧個人利益,正當、合理的個人利益是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的。

個人主義: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過分強調個人利益,不顧他人和集體的利益,是個人主義的表現。個人主義傷害的不僅是集體和他人,最終也必然傷害自己。

小團體主義:實際上是擴大了的個人主義,往往會腐蝕集體。其特點是當小團體利益和大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首先考慮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以及大集體根本的、長遠的、全局的利益。

5、團結就是力量:在班級和學校集體中生活,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可以促進我們的進步、成長和發展。要真正做到團結互助,需要對團結有正確的認識: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掩飾自己的缺點,對別人的缺點敢于提出誠懇的批評,正確對待同學間的矛盾。

6、競爭與合作:

(1)集體的力量和集體的發展,有賴于集體中的每個成員既要敢于競爭,又善于合作。

(2)敢于競爭意味著……

(3)善于合作(團隊精神),意味著……

第三課承擔責任

1、責任是由一個人在一個集體中的角色所決定的應該做的事。每個人都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是并不是說每個人所承擔的責任都是一樣的。

2、我們是班級和學校集體的一員,是班級和學校的主人。關心集體,維護集體利益和榮譽、建設集體是我們的責任。維護集體利益和榮譽、建設集體的辦法是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比如說主動關心班級的進步與存在額問題,自覺遵守學校紀律,積極參加班集體各項活動,努力學習,認真完成班集體交給的任務等。

3、為班級和學校做奉獻:

(1)要學習螺絲釘精神,做好集體分配給自己的事;

(2)根據自己的特點,找準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主動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的意義

2.給一個近似數,能說出它精確到哪一痊,它有幾個有效數字

3.使學生了解近似數和有效數字是在實踐中產生的.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說出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培養學生把握關鍵字詞,準確理解概念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近似數的學習,向學生滲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由于實際生活中有時要把結果搞得準確是辦不到的或沒有必要,所以近似數應運而生,近似數和準確數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從實際問題出發,啟發引導,充分體現學生為主全,注重學生參與意識

2.學生學法,從身邊找出應用近似數,準確數的例子→近似數概念→鞏固練習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理解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

2.難點:正確把握一個近似數的精確度及它的有效數字的個數.

3.疑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近似數的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個數.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提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學生討論回答,學生自己找出類似的例子,教者提出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概念,教者提出近似數的有關問題,學生討論解決.

七、教學步驟

(一)提出問題,創設情境

師:有10千克蘋果,平均分給3個人,應該怎樣分?

生:平均每人千克

師:給你一架天平,你能準確地稱出每人所得蘋果的千克數嗎?

生:不能

師:哪怎么分

生:取近似值

師:板書課題

【教法說明】通過提出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研究近似數是必須的,是自然的,從而提高學生近似數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出示投影1

下列實際問題中出現的數,哪些是精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1)初一(1)有55名同學

(2)地球的半徑約為6370千米

(3)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有31個省級行政單位

(4)小明的身高接近1.6米

學生活動:回答上述問題后,自己找出生活中應用準確數和近似數的例子.

師: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許多時候只能用近似數你知道為什么嗎?

啟發學生得出兩方面原因:1.搞得完全準確有時是辦不到的,2.往往也沒有必要搞得完全準確.

以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例,揭示近似數的有關概念

板書:

1.精確度

2.有效數字:一般地,一個近似數,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這個數精確到哪一位,這時,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的數位止,所有的數字,都叫做這個數的&39;有效數字.

例如:3.3有二個有效數字

3.33有三個有效數字

討論:近似數0.038有幾個有效數字,0.03080呢?

【教法說明】通過討論學生明確近似數的有效數字需注意的兩點:一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二是從左邊第一個不是零的數起,到精確的位數止,所有的數字,教者在有效數字概念對應的文字底下畫上波浪線,標上①、②

例1.(出示投影2)

下列由四舍五入吸到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哪幾個有效數字?

(1)43.8(2).03086(3)2.4萬

學生口述解題過程,教者板書.

對于近似數2.4萬學生又能認為是精確到十分位,這時可組織學生討論近似數與5.4和近似數5.4萬中的兩個4的數位有什么不同,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教法說明】對于疑點問題,通過啟發討論,適時點撥,遠比教者直接告訴正確答案,理解深刻得多.

鞏固練習見課本122頁練習2、3頁

例2(出示投影3)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來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幾個有效數字?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4

第2課時Unit1Myname&39;sGina.(總第2課時)

SectionA(1a—2c)

【學習目標】:1、熟練掌握本課6個單詞.

2、學會詢問他人姓名及介紹他人姓名.

3、能聽懂有關談論他人姓名的對話并進行自由交際.

【學習重點】:詢問他人姓名及介紹他人姓名的句型.

一、自主學習(教師寄語:Knowledgeispower.)

學習任務一:熟練讀寫本課6個單詞.

1.個人自瀆,記憶本課單詞.

2.小組互相檢查單詞讀寫情況.

3.根據漢語寫出下列英語單詞并展示.

學習任務二:運用句型:What&39;shis/hername?

His/Hernameis....進行自由交際.

1.小組合作,理解并熟讀下列短語,并寫出漢語意思.

mynane()yourname()

hisname()hername()

2.個人理解下列對話,并且兩人合作練習.

A:Hello!What&39;syourname?

B:MynameisGina.

A:Nicetomeetyou.

B:Nicetomeetyou,too.

A:What&39;shername?

B:HernameisJenny.

3.小組合作,練習自己的對話.

4.對抗組開展競賽,展示自己的對話.

學習任務三:聽聽力完成2a,2b.

1.個人看圖,理解四幅圖畫,思考圖畫中人是在談論他人還是對方.

2.聽聽力,給四幅圖畫編號.

3.小組為單位,熟讀2b中的名字。

4.聽聽力,完成2b.

二、合作共建(教師寄語:Manyhandsmakelightwork.)

討論下面兩句話如何用英語表達.

1.他叫Bob.

2.她叫Jenny.

三、系統總結(教師寄語: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

根據提示,完成下列問答.

______________

What&39;s_______name?_______is....

_______________

四、診斷評價

1、寫出下列短語.

(1)我的時鐘(2)你的問題

(3)他的名字(4)她的回答

2、根據句意及首字母補全單詞。

(1)_________isyourname?

(2)Nicetom________you.

(3)Hisa_________isgood.

(4)L______!Hisclockisbeautiful(漂亮的).

三、選擇

1._______,What&39;shisname?HisnameisJohnGreen.

A.HiB.OhC.SorryD.OK

2.Sheisagirl(女孩).What&39;s______name?

A.herB.sheC.she&39;sD.his

五、【課后反思】(教師寄語:Neverdothingsbyhalves)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吐蕃的統一及其與唐朝的聯姻,并受到唐朝的深遠影響;南詔的發展及其與唐朝的關系;回紇的發展及其與唐的友好關系。理解唐朝民族關系發展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回紇、南詔、吐蕃等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對祖國邊疆的開發做出過重大的貢獻,都有過燦爛的文化。唐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開放的政策、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其中,吐蕃與唐朝的關系更是與唐“和同為一家”。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民族觀,中華民族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通過分析唐朝民族關系發展的原因,使學生認識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民族團結、祥和的重要前提。

教學重點:

唐朝與土蕃的關系

教學難點:

1、對各族人民都為祖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觀點的理解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你對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知道多少?或朗誦有關文成公主的配樂詩,由此導入新課。除了政治上統治時間長、經濟發展水平高和文化繁榮以外,也體現在和周邊少數民族的相處中,有密切的交流,推動了他們的發展。不過唐朝的民族關系和漢朝又有很大的區別,究竟是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展示《唐朝時期邊疆各族分布圖》弄清楚唐朝主要邊疆民族的名稱與分布。

(一)、唐朝與土蕃的關系

唐朝時期,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高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吐蕃東臨中國,西臨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南臨印度戒日王朝和尼婆羅(尼泊爾),北臨突厥。為了進行統治,把戰略位置重要的邏些作為都城,就是現在的拉薩。(顯示吐蕃的政權和經濟)

松贊干布熱心地接受周圍各族的先進文化,派貴族子弟到天竺留學,招攬了天竺的學者、尼婆羅的技師、大食的醫生。所有這些國家中,以中國的文明程度最高,松贊干布非常仰慕中原文明,決心要和唐朝建立友好關系。公元634年,第一批吐蕃使臣來到了長安。(顯示《松贊干布像》和《吐蕃贊普圖》)

唐朝很快派使者到吐蕃,松贊干布見到唐朝使者的禮物,更增加了他對中原文化的無限向往,兩次向唐朝皇家求婚。尤其是第二次,派宰相祿東贊攜帶大量珍寶到長安。(顯示《步輦圖》)

唐太宗認識到吐蕃是西部疆域重要的力量,要保證安寧,與吐蕃建立友好關系是必要的,準備答應松贊干布的請求。但是幾位年齡合適的公主都害怕到吐蕃吃苦,太宗很為難。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得知以后,很欣賞大宗講的“一樁婚姻頂得上十萬雄兵”這句話,自愿前去。但是又怕邊遠地區的人是不是太粗俗?因此她出了三個難題,如果使臣能夠答上,她就自愿嫁到吐蕃。太宗非常高興,封她為文成公主(顯示《文成公主像》);祿東贊也接受了挑戰,不僅順利地解答了難題,還在公主面前展示了吐蕃人的機智和能歌善舞。經過了充分的準備,一支龐大的送親隊伍出發了。下面請幾位同學來講一講文成公主嫁吐蕃的故事。(經過準備的三位學生分別講述下面的故事)

學生甲:公主帶著乳娘、宮女、

樂隊、工匠,加上江夏王率領的3000羽林軍,組成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帶著華貴而豐富的妝奩。其中有金銀、珍寶、綢帛,顯示了唐朝國力的充沛:有經史、詩文、佛經、佛像以及種樹、工藝、醫藥、歷法等書籍,送去了中原文化的精英;他們還帶著種子、工具等物,成為傳播中原先進的農業手工業技術的隊伍。

學生乙: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長安,長安城的居民紛紛趕來送行。大路兩旁有幾十萬人,排出二十里長的隊伍。人們揮舞著香花和彩帶,祝愿他們的“女兒”一路平安。先向西,后向南,穿過青海到達西藏。因為青海的吐谷渾首領早已接受了唐朝的冊封,娶了唐朝的公主,所以熱烈歡迎文成公主的到來。他們在事先建好的“行館”里休息了三個月,以適應高原的&39;氣候和吐蕃的風俗習慣。繼續行進中,公主看到青海的土地平坦,河流縱橫,但是居民只會種植疏朗的青稞,于是讓隨行的工匠教他們種植大麥和燕麥,還為他們裝上水磨。當地人為了紀念公主,在山上樹立了一尊公主的石刻像。

思考: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聯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二)、唐與南詔的關系

1、六詔是南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名稱。公元8世紀蒙舍詔統一六詔更名為南詔。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提問“唐與南詔的友好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

3、利用有關史料介紹大理崇圣寺三塔并看圖。

(三)、唐與回紇的關系

到了唐朝后期,北方又興起了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回紇。回紇興起于色楞格河一帶,和突厥有許多相似之處。在突厥向西遷移以后,首領骨力裴羅統一各部,建立回紇汗國。回紇人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最大的不同就是,看到突厥的興衰,明白南下侵擾暫時能得到一些好處,但是不能長久。于是回紇吸取匈奴和突厥失敗的教訓,知道和平對自己有利,主動與唐朝交往,是與中原王朝保持和好關系時間比較長的北方少數民族。唐朝也不把回紇列為敵人,唐玄宗還冊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共有12位可汗接受唐朝的冊封。兩國邊境平靜無事,出現歷史上罕見的和好關系。在唐朝發生“安史之亂”時,回紇出兵幫助唐朝收復洛陽和西安。

三、鞏固小結:唐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唐朝與少數民族的關系中多數是友好的。由于開明的民族政策、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在交往中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和進步,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其中,吐蕃與唐朝的關系更是“和同為一家”。

四、學習與探究:唐朝通過哪些方式加強與少數民族的聯系?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6

教學目標:

1、識字認詞,積累好詞好句,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語言。

2、通過朗讀了解文章內容,結合時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題。

3、學習用排比的句式進行寫作。

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師生主體與主體間對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強化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了解文章內容,結合時代背景把握文章主題。

教學難點:

品味文中具有激情的語言。

突破方法:

學生合作交流共同解疑,教師適當點撥。

教學方法:

讀——悟——賞——拓

教學媒體:

多媒體電腦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積累字詞。

2、查找有關“九·一八”事變及作者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熱愛你足下的這片土地嗎?那么就請你用最深情的語言來形容它吧!(設計意圖:讓學生先對文章所描繪的對象有自己的感受,用恰當的詞語準確表達自自己的感受。)(學生活動:學生用所給句式說話。)

同學們的語言是那樣的優美和深情!是啊,當我們面對著如此美麗而廣博的土地時,怎能不生發感慨。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曾深情地謳歌過我們足下這片多情的土地,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端木蕻良的筆共同去領略我們足下這片黑土地的魅力!(設計意圖:激情激趣,讓學生帶著熱情走進文章。)

(串聯詞:首先我們來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二、明確學習目標。(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習目的性更強,學生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學習。)

(串聯詞:文章是我們語文學習的依托,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老師所給出的微型詞典走進文章,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文章。)

三、讀一讀 知內容

自由快速朗讀。(設計意圖:讓學生熟悉文章。)(學生活動: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文章。)

共讀文章,先指名朗讀、再教師范讀、最后全體齊讀。(設計意圖: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把讀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了解文章內容。)(學生活動:學生邊讀文章邊思考下列問題。)

(串聯詞:前面兩位同學讀得都非常棒,連我也禁不住要一試身手了,下面由老師來給大家朗讀好不好?)

(串聯詞:還剩下最后一部分,把讀的機會留給大家,下面請同學們齊聲朗讀。)

思考:文中描繪了哪些故鄉的事物?作者記憶中的故鄉是怎樣的?

是誰在對土地發出誓言?發出了哪些誓言?

(友情提示:同學們可以結合文中具體的詞句回答。)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勾畫的習慣;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

四、悟一悟 探主題

(串聯詞:文章的內容是為主題服務的,下面我們來共同分析文章的主題。)

思考: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友情提示:你可以結合時代背景及作者經歷思考。)(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讓學生掌握結合時代背景分析主題的學習方法。)

五、品一品 賞特色

(串聯詞:內容和主題固然重要,但形式也文章的必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們來賞析本文的語言。)

思考:你認為文中哪些詞句寫得精彩?為什么?(友情提示:你可以從修辭、句式、表達情感的方式等多個角度去分析。)

(設計意圖: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合作交流,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文學語言的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學生活動:學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合作解疑。)

六、寫一寫 創佳作

(串聯詞:通過分析,我們了解了端木蕻良的作品之所以那么富有氣勢和感染力,是因為他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他能寫出那么秀麗的詞句,你們能不能?既然如此有自信,那就快點動起你手中的筆吧,我期待著欣賞你筆下綻放的美麗花朵。)

請同學們結合所給出的句式寫話。

句式一:“當我……,當我……,我想起……,我看見……,我聽見……。)

句式二:“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

句式三:“在春天……;在盛夏……;在秋日……;在嚴冬……。)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運用所學自創佳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活動:學生先自己寫,然后小組評議,選出優秀作品展示,然后全體同學共評。)

七、想一想 展視野

(串聯詞:你們的作品寫得都那么富有詩意,真讓老師對你們刮目相看。那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寫思鄉和愛國之情的詩句嗎?)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寫思鄉或愛國之情的詩句?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積累。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積累意識,擴展學生的學習視野。)

八、提供資源平臺:

(設計意圖:將課內所學延伸到課外,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九、教師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領略了我們足下這遼闊而富饒的黑土地的神奇,欣賞了端木蕻良匠心獨運的作品,了解了那斷永不能忘了的辛酸歷史,同學們創作了那么多令人稱道的作品……如果你還覺得意猶未盡的話,請你動起你的手完成今天的作業。

十、布置作業:

1、請你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積累在積累本上。

2、請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一些與“九一八”事件相關的資料,編一份小報,來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設計意圖:延伸拓展課內知識,同時加深對本文主題的理解。)

附:結束寄語“學海無涯,愿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博擊知識長空的雄鷹,經歷風雨,享受成功!)

板書設計: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物產豐饒思戀家鄉

關東沃野

景色美麗熱愛祖國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7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是一篇景美、情美、語言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從本單元教材編排的意圖來看,學習本課,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在《春》中所學到的比喻、擬人的修辭,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從而能更好地掌握寫景抒情散文的技法。

學情分析

對于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數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品味濟南冬天的“溫晴”之美。

2、學習作者對景物特點的多方面描寫,更好地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膩傳神的景物描寫的技法,從而提高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這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這個單元以人與自然為主,主要是向學生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通過文章美的語言的描寫,進一步感悟祖國的美好河山。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寫法,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晴之“美”,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贊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后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此外,初一學生應當適時提高自我感知閱讀能力,因此討論法也必不可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呢,我想讓同學們先看兩張圖片。這兩張圖片,一張是瑞士的夏景圖,一張是西湖的春景圖,同學們,這兩張圖好看嗎?其實讓同學們看這兩張圖是因為老舍先生曾經如此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的步伐,一起來領略濟南冬天的特有魅力吧!

二、整體感知感受美

1、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明白作者為什么會對濟南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

2、學生默讀課文,給文章劃分段落,并說明這樣劃分的原因以及每個層次的段落大

意。

3、帶著問題聽教師朗讀,把不懂的字詞的拼音或意義找出來。

a、濟南冬天的天氣有什么特點?采用了什么手法?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樣的特點?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溫晴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再寫城外的遠山——淡雅,

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

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感情)

4、全班齊讀課文,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

三、品讀美文發現美

1、聽錄音朗讀,讓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讓學生起來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3、創新延伸

假如你是導游,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你將分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先列講述提綱,設計一下導游詞,然后說給同桌聽聽,再找三名學生到班上給大家當導游。(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以當導游這種活潑的活動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語交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此環節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整體感知課文是品味妙詞佳句的前提,可為下節課研讀課文奠定基礎,抓思路教學能綱舉目張。)

4、《濟南的冬天》無處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運用藝術的筆法,來描寫景物之美的呢?下面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然后大家一起來尋找以下的美,在文章中找出能體現這些美的句子,并畫出來:

修辭運用之美

俯瞰仰視之美

動靜結合之美

景物映襯之美

明確

1、修辭運用之美:

第2節“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一句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濟南的冬天的舒適和暖和。

第3節“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害了羞”寫出了小山的可愛。

第4節“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這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寫遠山的美。第5節“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

色全拿出來了。”還有“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水的美。

第5節“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句話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濟南比作藍水晶。

2、俯瞰仰視之美: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8

【學習過程】

一、閱讀教材

二、獨立完成下列預習作業:

1、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2、表示÷的商,可以表示為.

3、長方形的面積為10,長為7cm,寬應為cm;長方形的面積為S,長為a,寬應為.

4、把體積為20的水倒入底面積為33的圓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為cm;把體積為V的水倒入底面積為S的圓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為.

一般地,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和整式統稱有理式◆◆

三、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數,由于除數不能為0,故分式的分母不能為0,即當B≠0時,分式才有意義.分子分母相等時分式的值為1、分子分母互為相反數時分式的值為-1.

1、當x時,分式有意義;

2、當x時,分式有意義;

3、當b時,分式有意義;

4、當x、y滿足時,分式有意義;

四、課堂測控:

1、下列各式,,,,,,,,x+y,,,,,0中,

是分式的有;

是整式的有;

是有理式的有

3、下列各式中,無論x取何值,分式都有意義的是()

A.B.C.D.

4、當x時,分式的值為零

5、當x時,分式的值為1;當x時,分式的值為-1.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19

教學目標:

1.學會科學觀察的一般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教學活動,逐漸培養學生觀察、口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學生成為既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又能虛心傾聽別人的意見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生物的錄像。

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錄像中出現的生物與非生物。

引導學生根據書上提供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和已有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的特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抽題討論(如果學生人多可兩組一題)小組選出組長、記錄員、發言人。小組研究討論結束后,可研究討論其他組的題。待各組完成后,各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組同學補充發言,而后其他小組同學再發言補充(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的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參與他們的討論和研究)。

總結:除了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還有其他別的生物特征嗎?(根據生物的特征說)

補充: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

3.生物體能遺傳變異

4.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等

能力訓練:可用書上練習P6

(1)分析圖片彈鋼琴的機器人、慢慢生長著的鐘乳石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蟲都是生物嗎?詳細說明。

教學后記:

本節課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書本上舉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特征這一問題來讓學生討論,所以很多學生對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幾方面了解得不夠深入。

教學反思:

這節課可以先安排課后練習鐘乳石是否生物來激起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就書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進行討論和舉例(主要是舉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書本的六個特征后,再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有一個總的認識,再引導他們舉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沒有的特征。對于學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應該逐一分析,并讓學生舉出反例子來論證其觀點,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然后再由學生來解答鐘乳石是否生物,讓他們用剛學的知識解答一開始可以理解錯的問題。

初一教案模板范文篇20

教學目標:

1、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

3、通過品味語言,欣賞并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于從美的景物中發現美,并能用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表現出來。學習這篇文章,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要引導學生去欣賞散文優美的語言,學習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設想:

好的詩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盡傳,必須經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體悟,才能獲得其藝術美的真諦。欣賞優美的散文,貴在多讀,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學生要能說出景物的特點,通過問題解決教學法,學生在討論、交流中,了解文章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語言表現,學生通過品味語言,從修辭的運用、用詞的講究、虛實結合等方面欣賞并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老舍先生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在作者的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學習《濟南的冬天》。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老舍及其作品

參考: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須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2、學生展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濟南(jǐ)倫敦(dūn)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發髻(jì)澄清(chéng)看護(kān)著落(zhuó)著急(zháo)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及朗讀的處理相比較,作好點評的準備。

2、學生點評教師的朗讀。

3、學生聽讀朗讀錄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用溫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②感受濟南冬天的特點,注意文中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它冬天的特點的。

明確②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雪來寫的。

5、學生選讀課文任一自然段并說出選讀這一自然段的理由。

四、問題解決

(一)學生代表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嗎?

2、濟南不僅是個“寶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樣的?

3、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每一段各側重于哪個方面?

4、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二)學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問題,教師做適當地追問并作必要板書

1、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教師追問:作者是從什么角度,運用了什么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明確:文章開頭,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風多與濟南冬天“沒有風聲”對比,把倫敦冬天的多霧,不見陽光和濟南冬天的“響晴”對比,把熱帶的毒日、響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美景,贊賞它是個“寶地”。

教師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教師追問:文章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來寫,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明確:“有山有水”一句起著總起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側重寫濟南冬天氣候溫暖晴朗,小山的可愛,給人溫存、體貼、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著重寫小雪后濟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著重寫小山的遠景,略寫。

老師板書: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教師追問: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明確: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是:①從濟南的地理環境來寫。“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交代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②從濟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來寫。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們感覺“有了著落,有了依靠”;產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就是這點幻想;心情“并不著急”。這些描寫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吧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山上寫矮松,山尖寫山和藍天的色彩,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山腰著重寫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綠,水的溫暖,水的清亮。

老師板書:水:溫暖、清亮

小結:文章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先總寫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后再飽覽一城山色,雪后斜陽(第3、4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邊領略“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寫來,從山到水地寫去,層次分明。

五、品味語言

學生再次細細品味課文,找出欣賞的語言并說明欣賞的理由。

1、學生讀課文,作批注。

2、學生交流,教師據實際情況點評,突出本文表現美的技巧。(針對相同的表現技巧,學生展示2到3句)

參考材料:

第1自然段“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用詞準確)

第2自然段“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把濟南擬人化,寫得很有溫情,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全安靜不動的&39;低聲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小搖籃”的比喻和“安靜不動”、“低聲”的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態度仁慈謙和,這里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表現濟南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溫情、暖和的。(用詞準確)

第3自然段“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頂”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用詞準確)“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態。(比喻的修辭)

“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穿”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間斑駁的色彩,說成是“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秀美動人;(用詞準確)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寫出了夕陽斜照下雪色的嬌美。(擬人修辭的運用)

3、加以總結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用詞的準確;運用生動的修辭手法。

4、賞析語言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

從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方面。

六、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于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里,那么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習作交流,作恰當點評。)

七、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運用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寫法的句子各一個。

2、修改課堂小習作,謄寫在練筆本上。

3、讀課文2遍,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推薦課外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駱駝祥子》、《茶館》

附:板書設計

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濟南的冬天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比喻、擬人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

7718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煤机配件厂家_刮板机配件_链轮轴组_河南双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西门子伺服电机维修,西门子电源模块维修,西门子驱动模块维修-上海渠利 | 烟台金蝶财务软件,烟台网站建设,烟台网络推广 | 有机肥设备生产制造厂家,BB掺混肥搅拌机、复合肥设备生产线,有机肥料全部加工设备多少钱,对辊挤压造粒机,有机肥造粒设备 -- 郑州程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艺术漆十大品牌_艺术涂料加盟代理_蒙太奇艺术涂料厂家品牌|艺术漆|微水泥|硅藻泥|乳胶漆 | 新型锤式破碎机_新型圆锥式_新型颚式破碎机_反击式打沙机_锤式制砂机_青州建源机械 | 密集架-手摇-智能-移动-价格_内蒙古档案密集架生产厂家 | 锂电混合机-新能源混合机-正极材料混料机-高镍,三元材料混料机-负极,包覆混合机-贝尔专业混合混料搅拌机械系统设备厂家 | 板材品牌-中国胶合板行业十大品牌-环保板材-上海声达板材 | 科普仪器菏泽市教育教学仪器总厂|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彼得逊采泥器-定深式采泥器-电动土壤采样器-土壤样品风干机-常州索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铝单板_铝窗花_铝单板厂家_氟碳包柱铝单板批发价格-佛山科阳金属 |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对夹式止回阀_对夹式蝶形止回阀_对夹式软密封止回阀_超薄型止回阀_不锈钢底阀-温州上炬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盘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曝气盘-斜管填料 | 郑州市前程水处理有限公司 | 导电银胶_LED封装导电银胶_半导体封装导电胶厂家-上海腾烁 | CTAB,表面活性剂1631溴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上海升纬化工原料有限公司 | 伸缩器_伸缩接头_传力接头-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长沙广告公司|长沙广告制作设计|长沙led灯箱招牌制作找望城湖南锦蓝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铁素体测量仪/检测仪/铁素体含量测试仪-苏州圣光仪器有限公司 | 贵州科比特-防雷公司厂家提供贵州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防雷接地,防雷设备价格,防雷产品报价服务-贵州防雷检测公司 | 山东石英砂过滤器,除氟过滤器「价格低」-淄博胜达水处理 | 绿萝净除甲醛|深圳除甲醛公司|测甲醛怎么收费|培训机构|电影院|办公室|车内|室内除甲醛案例|原理|方法|价格立马咨询 | 雨燕360体育免费直播_雨燕360免费NBA直播_NBA篮球高清直播无插件-雨燕360体育直播 | 水稻烘干机,小麦烘干机,大豆烘干机,玉米烘干机,粮食烘干机_巩义市锦华粮食烘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环真空泵厂家,2bv真空泵,2be真空泵-淄博真空设备厂 | 云杂志网-学术期刊-首页 | 酒店厨房设计_中央厨房设计_北京商用厨房设计公司-奇能商厨 | 自动气象站_气象站监测设备_全自动气象站设备_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胃口福饺子加盟官网_新鲜现包饺子云吞加盟 - 【胃口福唯一官网】 | 泥沙分离_泥沙分离设备_泥砂分离机_洛阳隆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工业洗衣机_工业洗涤设备_上海力净工业洗衣机厂家-洗涤设备首页 bkzzy在职研究生网 -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平台 |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细胞膜-标记二抗-上海复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美缝剂_美缝剂厂家_美缝剂加盟-地老板高端瓷砖美缝剂 | 护栏打桩机-打桩机厂家-恒新重工 | 苹果售后维修点查询,苹果iPhone授权售后维修服务中心 – 修果网 拼装地板,悬浮地板厂家,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钢绞线万能材料试验机-全自动恒应力两用机-混凝土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北京科达京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环境模拟实验室_液体-气体控温机_气体控温箱_无锡双润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