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案2500字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好的幼兒園數學教案25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幼兒園數學教案25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數學教案2500字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體驗、感受10以內數組成中所蘊涵的數學關系,如總數與部分數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互換關系、互補關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兒園大班開展數組成教學活動的關鍵所在。
2、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過程:
1.第一階段:分與合的經驗積累建議選擇數量"5"作為幼兒開始學習數的組成的內容,因為5大小適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兒常規的"平分"思維。教師可以向幼兒提供大量有關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各種探索活動,如"分水果"、"剪貼格紙"、"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組成連線"等,使幼兒通過這些活動理解分合的意義及基本的操作規則,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兩份,以及記錄的內容要與分的結果一樣等。
當幼兒積累了相當多的"5的分合"操作經驗時,就可引導他們遷移運用5的分合的經驗,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學習。由于2~4的分合組數均不如5,且幼兒對于分合活動規則已熟悉,因此讓他們獨立完成學習并不困難。
2.第二階段:探索發現數的分解規律在幼兒學習5以內數的分合經驗基礎上,開始學習6的分合時,教師應引導幼兒探索數的分解規律。首先要引導幼兒探索將一個數分成兩份時,如何能窮盡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兩份有4種分法,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在操作和觀察的基礎上,再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的分合記錄單,發現哪一種方法分得既快又不會遺漏,從而引導幼兒體驗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階段:掌握數的分合結構當幼兒已能熟練進行8以內數的分合后,教師要打破幼兒的認知平衡,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各組分合的異同點,感知和體驗兩個部分數的互補和互換關系。
針對數的組成學習中需處理和解決好的幾個問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不但要明確每個階段的重點和幼兒需要積累的相應經驗,還要清楚地認識到每個階段應運用何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概括,每個階段應提供何種適宜的教學具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數學關系:
(1)當幼兒不理解什么是分兩份時,教師可采用情景演示法,運用一些實物和幼兒一起進行分合活動,幫助幼兒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兩份,充分體驗分和合的過程,體驗數的可分性。
由于幼兒已有平均分的經驗,為了避免干擾,教師應有意識地選擇一些不易進行平分的物品,如圖書、長毛絨玩具等進行操作。以游戲"分書"、"分皮瓊"的形式為例,在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物品及數量的同時,讓幼兒思考將5個皮球分成兩份的分法,再分別邀請兩名幼兒根據各自的辦法演示分合過程,并鼓勵幼兒用簡明的語言表達分球的分合過程。
(2)當幼兒在一次操作活動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數量(總數)的物體分兩份時,教師可在分物板上為每個幼兒提供兩個人物或動物形象,使"分兩份"的要求具體形象;然后,邊請幼兒按要求操作嘗試,邊在絨板上進行演示,強調先要取總數,然后再分,幫助幼兒明確規則,體驗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
(3)在幼兒多次活動后,當教師發現一部分幼兒對分合活動規則仍不很清楚時,教師應在幼兒完成小組活動后,展示幾份存在不同問題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觀察,通過逐條對照規則檢驗,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提出改正意見,使分合的規則在此過程中得以明確、強化。
(4)當幼兒在某個數的分合活動中不能窮盡所有結果時,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操作活動,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讓幼兒進行充分的探索,積累豐富的相關經驗。在幼兒進行多次操作活動后,展示3~4名幼兒的作業,通過強調分合規則,引導幼兒共同觀察、討論,找出遺漏和重復,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當大部分幼兒已能窮盡數的所有分法時,教師應在評價活動中,展示部分幼兒的作業,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嘗試將無序的分合記錄調整成有序的分合記錄。
(6)當幼兒對某些活動不感興趣時,教師應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原因,適時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將"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戲內容和操作材料更換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類并記錄",促進其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斷豐富相關的數學經驗。
(7)當多數幼兒在多次分合活動中,既能窮盡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順序時,教師應在評價活動時,展示部分幼兒的作業,以"誰的分合最容易記住"為話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體驗分合的有序性,觀察兩個部分數的互補關系。
(8)當多數幼兒在分合活動中能注意到進行有序的分合時,教師應啟發和鼓勵幼兒用符號記錄,并表達自己所尋找發現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時肯定幼兒的創造,讓幼兒進一步體驗互換關系。
活動反思:
“10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8、9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本先顯示一幅主題圖供學生數數并抽象出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后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與8、9的認識主要有兩點不相同:一是沒有安排10的序數意義,因為學生對自然數的序數意義已比較熟悉了;二是將10的組成提前到寫數前面,這樣既有利于在教學中利用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組成,同時也有助于學生集中練習10的書寫。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教材先讓學生擺小棒,并根據擺的過程填10的五種組成,然后又讓他們推想出10的另外四種組成,這樣逐步加深學生對10的組成的理解。
幼兒園數學教案2500字篇2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幼兒進行大膽進行推理與預測,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體會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手一張統計表,鉛筆,橡皮。
活動重難點:
在觀察、比較統計表的基礎上,大膽推理與預測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
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1、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了一家商店,這家商店里有我喜歡的,有沒有你喜歡的商品啊?說說你喜歡什么?為什么?
2、這么多的糖,那么這是一家什么店呢?是賣什么的?是食品里的哪個種類?都是什么?那叫什么?對了,叫糖果店
3、糖果店里還有個朋友呢,我們來看看。(PPT)是誰啊,蜘蛛在糖果店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兒呢?
二、聽故事根據線索預測不同人物喜歡的糖
1、這位是糖果店的營業員阿姨,一天她在店里打掃衛生,忽然發現角落里有一只蜘蛛,阿姨大聲的對蜘蛛說:"走開走開,我的店里不能有蜘蛛!"可是蜘蛛非常喜歡糖果店,它對阿姨說:"阿姨,讓我留在糖果店吧,我可以幫助你,我能知道來店里的客人會買什么糖果。"
2、你們相信蜘蛛的話嗎?
(一)咪咪買糖
1、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位小顧客,妹妹很有禮貌的跟阿姨打招呼說:"阿姨,您好我買糖"阿姨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經常來糖果店光顧的小客人,阿姨招呼道說:"咪咪,快進來,買什么糖?"小蜘蛛偷偷的跑到阿姨的旁邊,輕輕的跟她說,我知道咪咪要買什么糖,我一直在角落里觀察來的客人。你看咪咪以前買過什么糖,我都把它記錄下來了,一看咪咪的這張買糖記錄表,我就能知道咪咪肯定會喜歡吃棒棒糖。
2、你們覺得蜘蛛猜的對不對?說說理由好嗎?
3、這張記錄表你看懂了嗎?是什么意思啊?咪咪來過幾次?買過什么糖?
4、我們看看咪咪到底選了什么糖?蜘蛛猜得對不對?
蜘蛛猜對了嗎?蜘蛛根據這個記錄表猜對了。
(二)東東買糖
1、店里又來了一位客人,是個小男孩,"阿姨好!"他也非常有禮貌,阿姨招呼道:"東東呀,快來看看想買啥?"這時蜘蛛骨碌碌地拿出東東的買糖記錄表。
2、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買糖記錄表,東東來過幾次糖果店?買過什么糖?那買了幾次巧克力?幾次棒棒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記錄表。第一次買的是巧克力,第二次買的是棒棒糖,第三次,第四次買的是巧克力。這是為什么呢?
3、這次東東來會買什么糖呢?為什么?
4、你們說的真好,喜歡吃的糖果一定會連著買。
5、小蜘蛛說:"東東會喜歡吃巧克力。"讓我們看看東東是買的巧克力嗎?哇,小蜘蛛這次又猜對了,真厲害啊!
(三)洋洋買糖
1、這時候店里又來了一位小男孩,洋洋,你要買什么糖啊?蜘蛛得意的拿出洋洋的買糖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下,他來過幾次?買過幾種糖啊?第一次買的是棒棒糖,第二次買的是巧克力,第三次買的是糖,第四和第五次買的是跳跳糖。
2、仔細觀察這個記錄表,猜猜這次洋洋會買什么呢?為什么呀?還有其他理由嗎?
3、來看看小蛛蛛是猜的什么糖?洋洋呀,肯定是要跳跳糖。他說的和你們一樣呀4、是這樣的嗎?聽洋洋說話。真厲害,小蜘蛛都猜對了。你們也很棒,幫助我們把他喜歡吃的糖果都猜對了。
5、那你們能不能教教我啦,是用什么辦法把洋洋喜歡吃的糖猜出來了?哦,是這樣的。離現在最近的兩種連續買的糖就是客人喜歡的對嗎?
把客人來買過糖的次數和買的名稱記錄下來,經過統計我們就能猜測出這個客人可能會喜歡吃什么糖,對不對,是不是這個辦法?
(四)菲菲買糖
1、現在又有客人了,咦,這次來了個小女孩,"菲菲你要買什么糖呀?"蜘蛛得意地說:"菲菲要買的糖我也知道,只要拿出菲菲的什么東西呀?謝謝你們,看看菲菲的買糖記錄表,她來過幾次?買過幾種糖啊?
2、我們一起仔細觀察一下記錄表,它有什么規律呢?
3、蜘蛛會猜什么呢?什么呀,果凍!看看是不是菲菲喜歡的呀?
哦,原來兩樣她都喜歡吃的,那你們平時有沒有遇到過幾樣東西都喜歡吃的時候,會輪流買著吃嗎?
4、那你們猜猜看,菲菲這次買果凍,下次會買什么糖?她是這樣兩樣好吃的輪流買著吃的。
三、最受歡迎的糖果
1、看來阿姨是離不開蜘蛛的幫忙了,阿姨歡迎蜘蛛留下來。糖果店的生意真紅火,阿姨又準備進貨了,那么怎么樣才能知道哪種糖果最受歡迎,需要進更多的貨呢。我們來看看蜘蛛有什么好辦法?蜘蛛說:"我可以幫助你"。
2、蜘蛛拿出了一張糖果銷售記錄,看的懂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表吧,這個星期一后面的有幾種糖果?是什么意思?說明是店里賣出去的,星期一賣出的有四種糖果,星期二呢?賣出的有四種,這張表格呀告訴我們每天賣出的糖果品種,你看出來了嗎?等一下我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糖果銷售統計表,里面有許多種糖果,請你把每一種糖果在銷售記錄里的次數,數一數寫下來。在最受歡迎的糖果后面打勾。
3、我們現在一起來看看第一種,是什么糖?一周賣出了多少,找一找,數一數,把數下來的數量記錄下來。
四、幼兒統計
1、師: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種是什么糖?一共賣出了幾份?對了嗎?那我們一起來數數,一排一排數的話,你就不會漏掉。眼睛要看仔細呀。接下來是…
2、接下來就請小朋友拿出桌上的記錄表,先在右上角寫上名字,然后開始統計好嗎?
3、幼兒介紹自己的表格各種糖果賣出了幾份?現在告訴我哪種糖果是最受歡迎的?為什么?想一想數字最大說明了什么?賣出去的最多。你對了嗎?
4、用這個表格我們馬上就可以找到了,棒棒糖是最受歡迎的糖果。阿姨非常感謝蜘蛛的幫忙。平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和了解身邊的一些事情,用統計的方法猜出什么東西是最受歡迎的,好嗎?我們現在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這個好辦法吧!
教學反思
首先從設計意圖來說,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吃糖果,通過去糖果店這一緣由,帶孩子們進入活動當中,過度比較自然。
其次從教學方法來說,打破了以往的教受方法,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自己提出問題、尋找答案。教師所扮演的是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這樣,孩子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自發而主動的投入到了學習之中,從由孩子提出問題來看,他們不但能夠掌握數學知識,語言的發展也得到了鍛煉,整個活動都是以游戲為主線,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了學玩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