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1
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我在臺灣一家航業公司的輪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們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過市區,向郊外走去。不記得走了多遠,看到前面有一所鄉村小學,白色的圍墻,門外栽著一排樹。
校園里很靜。我走近一間教室,站在窗外,見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他寫得很認真,也很吃力。臺灣“光復”不久,不少教師也是重新學習祖國文字的。
接著,他先用閩(mǐn)南語,然后又用還不太熟練的國語,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
我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懷著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從__走進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師,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老師和孩子們發現了我,但是,好像誰也沒有感到意外。從那一雙雙眼睛里,可以看出對我是表示歡迎的。教學繼續進行著,大家朗讀得更起勁了。
下課了,孩子們把我圍了起來。
老師也走了過來。他熱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說:“我的國語講得不好,是初學的。你知道,在日本統治時期,我們上的都是日本人辦的學校,講國語是不準許的。”
“我覺得,你今天這一課上得好極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們學得也很有感情。”
接著,這位老師一定要領我去看一看他們的小禮堂。
說是禮堂,不過是一間比較寬敞的屋子。
這位老師指著禮堂兩面墻上新畫的幾幅中國歷代偉人像,說:“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諸(zhū)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看著看著,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
我緊緊地握著這位年輕的臺灣教師的手,激動地重復著他剛才教給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5、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1、琥珀形成過程課件。
2、搜集有關琥珀的資料。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3
一、謎語導課
1、說謎語:它生活在水中,不屬于魚類,它有兩只大眼睛,大大的嘴巴,一條長尾巴。(邊寫邊板書:鱷)
2、你知道鱷魚嗎?(學生說老師更正其中的錯誤。)
3、過渡:有位生物學家經過仔細的觀察,給我們介紹一些有關鱷魚的故事。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質疑:(學生根據題目提問)
6、通過預習了解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文中是誰與誰爭斗?
7、指導讀好“賓”與“檳”區別。“侵”的讀音是前鼻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它們怎么爭斗的內容。劃出鱷魚之間爭斗的規矩。
2、指導讀“矩”,輕聲的讀法。
3、學生匯報兩句話。找出“興風作浪”、“點到為止”兩個詞。
三、精講“興風作浪”
(一)理解“興風作浪”這個詞語的意思
1、板書“興風作浪”,先讀準音。開火車讀。
2、文中有個句子直接寫出了興風作浪的意思,出示“羅賓用自己的尾巴掀起了比入侵者更大的風浪。”找出“興風作浪”的意思(掀起風浪)
3、出示字典中“興”的義項。選擇義項。
4、出示“興風作浪”的比喻義,挑選意思。
(二)學習文中有關“興風作浪”的文字。
1、指名讀第二小節,入侵者如何“興風作浪”,挑起事端?括出其中的句子。
2、自由讀句子,你感覺如何?(囂張,驕傲,挑釁)像這樣就是囂張的意思。指導識記“囂”與“器”區別。在書中描紅“囂”。
3、通過指導朗讀,將這種感受讀出來。練讀,指名讀,從語氣,從表情指導,再指名讀。
4、它會吼叫什么?你能想象一下羅賓怎么“興風作浪”嗎?仿照書中描寫入侵者的句子,說一說。再想一想羅賓會說什么。
5、“技不如人”什么意思?“技”指哪一方面的本領?
四、精講“點到為止”
1、指名讀第三小節,劃出羅賓是怎么做的句子,小組交流。
2、補白設計:羅賓好像在說什么?指名交流;持續五分鐘,好像在說什么;挪開好像在說什么。
3、一切都似乎在警告——引讀第三小節最后的句子。
4、理解“點到為止”。“止”的意思,選義項。再說詞義。
五、總結“約定俗成的規矩”
1、習慣上這樣,就叫“約定俗成”。板書:約定俗成
2、小結本節課所學
3、本文想告訴我們:留意生活,觀察生活,你會有所發現和收獲。
六、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4
教學目標:
(一)理清作品思路,領會作者觀點
(二)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三)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想象的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想象力的培養和創新
教學時間:1課時
一.導入新課:動物的尾巴的功能很多。松鼠的尾巴充當降落傘,把握平衡;小狗的尾巴能夠表情達意;魚的尾巴起到劃槳的作用。我們人類沒有尾巴,可是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學習美國作家的坎斯.彼勒《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二.默讀課文,正音正字。(學生到黑板前書寫字詞,教師強調易錯的音和字)
脂. 穴 癌 翹 褪
三.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1.提出“人類如果也有尾巴”的設想
2.想象人類的尾巴的樣子
3.寫人們會珍視、裝飾、保護尾巴
4.尾巴的功能
四.思考問題:
1.作者依據什么提出人類如果也有尾巴的?
2.他又依據什么想象出人類尾巴的樣子?
五、討論得出:
1.根據在動物園里“被看的動物都有尾巴”,“看動物的動物——人”都沒有尾巴這個客觀事實引發出來的。這一想象是大膽、奇特的,然而又是有依據的。
2.作者在想象人類尾巴的樣子時,也是在前一個想象的基礎上進行的,對人類尾巴的描述,是根據人體的體征和男女體征差異而進行。如寫人類的不會長毛,是依據人類的進化早已“褪去了身上的毛”這一特征推想而成的;“男人的尾巴要比女人的尾巴粗壯些”,是依據“男人所有的肢體都比女人強健”這一特征想象推測的。
從上面分析得出:作者想象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有依據的。所以,作者得出結論:“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這驚人的結論。雖然奇特,但我們絲毫不覺荒.唐。
六.課堂總結:這篇課文特點就是大膽想象——有根有據——合理推導——得出結論。
七.課堂拓展練習
請同學們從下面兩個半命題中任選其一,大膽想象,依據合理,說一段話。
題目一:“假如人類有__”
題目二:“如果動物會__”
八.作業:請把上面的題目補充完整,寫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通過多種方式朗讀,感悟語文內容。
2、過程和方法: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培養閱讀興趣。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并在文本基礎上,適當進行思維拓展訓練。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引導學生愛惜樹木、保護環境。
教學難點:
1、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鳥頭飾,小樹頭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又請來了小樹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戴上小樹頭飾)
2、復習鞏固。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二、創設情景,朗讀感悟。
1、播放《小樹謠》歌曲,隨機板書標題。
2、理解題意:小樹謠就是小樹的歌謠。
3、導入課文,組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小節,回答問題:課文講的是哪個季節的小樹。
4、提出問題“小樹在春風里搖有哪些神奇的變化”,學習第一節,指導朗讀,體會春天到了,小樹變綠了的高興心情。
5、出示圖片(小樹開出了紅色的小花),指導觀察圖片,學習第二節,回歸課文指導朗讀,體會小樹開花的喜悅心情。
6、小樹啊!現在召喚來愛唱歌的小鳥。理解“召喚”的意思,畫出小樹對小鳥說的話。區別兩個“它”指代不同的對象。指導朗讀,體會小樹愿意為小鳥遮風擋雨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維。
小鳥聽了小樹的話,會說什么呢?
同桌合作表演小樹和小鳥的對話。
四、回顧全文。
請同學們看著圖片加上動作一起來唱唱《小樹謠》這首歌曲。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棵長得很美,很愛幫助小鳥的小樹,你喜歡這樣的小樹嗎?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六、作業。
講一講小樹長大后和小鳥之間的故事。
板書設計:
小樹 (有愛心) 綠了 紅了 嫩芽、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復習舊知.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說說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全班討論.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小學語文教案800字反思篇7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設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現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設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最()的(),最()的()。
五、總結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