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并能說出電腦的外形特征,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2、知道電腦能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結合生活經驗說出電腦的用途。
活動難點:能夠合理想象、設計電腦。
【活動準備】
1、教具學具準備:電腦一臺。
2、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自己嘗試操作電腦,感知電腦的各種功能。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電腦,說出電腦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激發幼兒對電腦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師操作電腦,并讓幼兒感知電腦能看光碟、聽音樂、畫畫等功能。
二、討論:電腦能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爸爸、媽媽用電腦來做什么事情?
分小組討論:我設計的新型電腦。討論結束后請各組推選一名幼兒說一說本組的想法。
【活動延伸】
美術活動:讓幼兒把自己設計的電腦畫出來。
情境延伸:將電腦放置在活動室一角,教幼兒正確操作,讓幼兒操作電腦,玩簡單的益智游戲。
家庭延伸:家長可利用休息日帶幼兒去逛電腦城,增加對電腦的感性認知。
【活動分析】
電腦是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物品之一,選擇電腦作為主題談話對象,能夠讓幼兒有話可說?;顒又校變和ㄟ^傾聽別人講述和自己參與探討,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全語言講述的環境中,鍛煉了幼兒的表達性口語能力,符合小班幼兒語言教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圍繞主題談話,能用短句表達自己的意思”這一目標。
【活動注意】
1、教師注意提醒幼兒使用電腦的正確操作方法。
2、鼓勵幼兒合理想象,設計出自己理想中的電腦。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2、掌握手形添畫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內容添畫的聯系;
3、培養一定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重點:
學習手形添畫的方法。
難點:
根據不同的手形進行添畫,并注意手形與添畫的內容聯系。
活動準備:
繪畫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設懸激趣,情境導入
(1)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
(2)那么,你會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可千萬不能偷看。
2、好,現在大家把手拿開,看這是什么?哦,原來老師用很快的速度畫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你們喜歡嗎?再看:這幅畫有點象什么?
對了,這位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后再添畫成雞,這樣畫出來的畫叫手形畫。
3、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畫幾幅有趣的手形畫?
4、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本領:
二、指導點撥,由扶到放
(1)請大家看:這幅畫的手形,你能試著擺一擺嗎?
④添一添(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嗎?請小朋友回憶一下,剛才你是怎樣將這幅畫畫完成的?
(3)老師把這四個步驟編成了一首順口溜(出示)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念:“先把小手擺一擺,然后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描好之后添一添,小小手形變成畫?!?/p>
2、欣賞范作,了解構圖知識
三、激發創作,任務下達
①動動腦筋,人人完成一組更有趣的手形畫。舉行“小聰聰”手形畫比賽,看看誰的設計最富有想象力。
②將自己的手形畫作品貼到黑板上,舉行手形畫展覽。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紅星貼到你認為最好的手形畫設計作品上。
四、展評添趣,總結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什么本領?下面看: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干什么?
2、那你的小手將來想干什么?
3、用自己的小手學更多的本領,做到人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3
課題生成: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加深對馬的認識,我結合了二胡獨奏曲《賽馬》進行音樂欣賞活動,它是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不失為幼兒音樂欣賞的好教材。我將一首結構比較復雜的器樂曲詮釋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讓幼兒去了解它、接納它、表現它,運用多通道參與理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欣賞、律動、打擊樂演奏活動讓幼兒自發的投入到聽、說、想、做、演的活動中來,進行探索性、創造性的學習,從而生成本課題。
課題名稱:駿馬奔馳保邊疆
教育目標:
1、通過觀看木偶表演,欣賞樂曲《賽馬》,根據音樂形象和情緒,`用筷子隨節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試用筷子不同的敲擊方式,并探討其他樂器如何進行合理的匹配。創造性的表現自身對音樂的感知。
3、培養幼兒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活動準備:四種顏色(紅、黃、白、黑)的木偶馬飾,二胡曲《賽馬》,共四組幼兒人手兩把筷子,串鈴,圓舞板,小鈴,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在一片美麗的大草原上奔跑著四匹駿馬,一匹紅馬、一匹黃馬、一匹白馬、還有一匹黑馬(相繼出現馬飾),看----它們來啦!(兩位老師手持馬飾,隨樂進行木偶操作)幼兒邊聽樂曲,邊欣賞木偶表演。
二、分析音樂,將音樂情境化。
<1>師幼討論:剛才的音樂聽了有什么感覺?你們看到它們在干什么?幼兒回憶剛才的情景表演,討論音樂情節。在此基礎上教師小結:對,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這首音樂聽上去很歡快、奔放,表現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該的動人場面。
三、幼兒根據音樂情節大膽表現音樂。
<1>教師示范隨樂用筷子敲奏。
①教師:你應該表演什么顏色的馬?為什么?幼兒:我坐的是紅色的椅子,就扮演紅色的馬。
②教師:你怎樣表演馬在奔跑?幼兒1:我可以象騎馬的叔叔那樣揮鞭;幼兒2:我可以喊“駕——”
<3>幼兒聽音樂,分組用筷子演奏。
①教師出示小樂器:圓舞板、小鈴、串鈴。手持木偶馬飾:剛才四匹馬奔跑時,哪里發出聲音?哪種樂器最象馬鈴聲?(串鈴)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集體);哪種樂器最象馬蹄聲?(圓舞板)加在單獨演奏,還是集體演奏的地方?(單獨)
②各請兩位幼兒分別加奏串鈴和圓舞板,全體幼兒共同演奏。
四、小結:
今天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我國著名的民樂樂曲《賽馬》,它是由弦樂器二胡演奏的,好聽嗎?下次老師再次帶領你們欣賞優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實物,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聽一聽)。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嘗試邊跳邊轉身,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2、體驗玩圈的樂趣,培養幼兒勇于嘗試的意識與能力。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呼啦圈人手一個、音樂。
2、知識準備:幼兒已有玩圈的經驗。
教學重點:
學會轉身跳的技能。
教學方法:
談話法、游戲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
在“天使”的音樂中,師幼一起活動身體。
二、體驗活動。
1、幼兒自由玩圈,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1)師:現在請你們用圈玩其他的游戲,馬上我們找一個空地方一起來玩一玩。
提要求:你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要動腦筋,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
(2)幼兒自主探究,教師注意觀察,了解幼兒不同的玩法。
(3)指導幼兒交流展示不同的玩法。
師:剛才,老師看到許多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請你來玩給大家看看。(鼓勵幼兒說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誰有不一樣的玩法?(讓不同的幼兒展示多種方法:在地上轉、夾在小結。
三、放松運動。
1、幼兒聽音樂放松身體。
2、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帶領幼兒一起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幼兒游戲中常玩的“圈圈”為題材,鼓勵幼兒探索圈圈的不同玩法,進而練準備若干插塑、紙盒、易拉罐、花片、機器人、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機器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注意機器人頭、身、四肢的大小比例關系。
2、教師示范:選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盒拼出機器人的頭、身軀、腿部,再選四個較小的長方形的紙盒拼機器人的手和腳,連接處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紙棒做機器人的天線??捎孟鹌つ嘧鰴C器人的五官。
3、幼兒分組拼插機器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粘合機器人的四肢和天線,啟發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機器人。
4、幼兒再次建構,加強幼兒的團隊協作的意識,引導幼兒協商共同完成一個《超級機器人》群組,提高一定的難度。
5、游戲結束后,布置一個機器人展覽館,評選出設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機器人。對個別機器人進行點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給予表揚,特別是個別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讓其他幼兒以他為榜樣,同時促進幼兒的團體協作的精神。
6、游戲結束前,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歸類擺放整齊。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的常規有所進步。《機器人》這個活動幼兒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子。因此幼兒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歡的機器人,幼兒在相互配合、相互協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幾個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機器人,幼兒在每次的活動中積極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機器人的經驗較少,所以她們所搭建出來的機器人較單調。這還有待于在平時的活動中,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引導她們。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5
時間與生活是息息相關,而大班孩子再過幾個月就要進入小學,認知時間,體會時間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單純地對孩子說你要好好把握時間那就更顯得十分抽象,因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將認識時鐘、學看整點、半點定為主要的學習內容,并在學習的過程給予孩子無形的時間觀念,在本次學習活動,班上孩子基本可達到學習目標,分析有下列幾點:
1、具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在本次教學中,我先引導孩子認知具象的時鐘,(其中包括時針、分針、秒針及刻度)給予孩子一定的知識經驗,緊接通過時針、分針賽跑的游戲,引導幼兒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從而為幼兒認知整點、半點奠定基礎,這個游戲不容忽視,因為這是本次活動重點突破的關鍵點。這使幼兒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幫助他從具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
2、幼兒學習形式多樣化:本次教學采用了集體學習、小組學習及個人學習,孩子都樂于,當中的小組競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幼兒的團隊精神。
3、生活經驗遷移:數學活動最終落腳點應是生活,在本次教學中,我多次讓幼兒與生活相聯系,如第一情景引入,讓幼兒意識到時間對生活的重要性,在活動最后環節,讓幼兒都來說說除了時鐘還有什么可以知道時間,幼兒說了非常多(手機、電話、電飯煲、電冰箱、超市里電子表等等)同時我還結合古代人感知時間的方式(沙漏、竹桿、報更)及自然界的時鐘,這些更是深深吸引幼兒。
幼兒園大班怎么寫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碰擊氣球,使氣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種玩氣球的方式,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萌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熱愛之情。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個數多于幼兒的人數、大垃圾袋兩個、圓形即時貼若干、塑料泡沫墊一塊、背景音樂。
場地準備:空間足夠大的空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韻律《兔子舞》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要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讓我們一起和小白兔來跳舞吧!
幼兒隨著教師聽完整音樂有節奏的進行律動。
二、游戲:長了翅膀的氣球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氣球,這個氣球可神奇啦!氣球上長著翅膀呢,不信你們來試試,讓氣球飛起來!
給幼兒分發氣球(人手一個)用手讓氣球"飛"起來。
教師:(拿著氣球示范)小朋友們看,我們可以用手讓氣球飛起來,不要讓氣球落地。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玩氣球,教師參與其中,注重個別差異,鼓勵幼兒用手背、手指,變拳頭等或用手指彈一彈等多種方式來玩氣球。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原來我們的手可以用各種方法讓氣球長翅膀,飛起來。
三、自由探索用身體各部位玩氣球。
教師:除了用手可以讓氣球飛起來,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些部位讓氣球飛起來呢?
幼兒自由探索后請個別幼兒說身體部位并大膽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師在自己身體部位上粘貼圓形即時貼。
四、游戲"氣球不落地"。
兩人一組夾球運球,運到指定地點,要求幼兒在玩氣球的.過程中,不許落地,落地幼兒一旁觀看。
(游戲中教師以裁判的身份參與游戲,注意幼兒的安全)
五、調節活動:
欣賞教師頂球教師:下面請欣賞老師是怎么讓氣球飛起來的!
放背景音樂,教師隨音樂有節奏的用即時貼粘貼的身體各個部位頂球,幼兒在一邊欣賞。
六、放松活動
一起坐在墊子上在舒緩的音樂聲中拍拍身體的各個部位,放松四肢,幼兒幫助整理氣球,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