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內容:識字(二)7.木禾米竹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木禾米竹能借助音節讀準字音,會按筆畫記字形,看圖了解字義。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好本課生字。
3、會讀寫指定的詞語。
4、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的好習慣。
重點:會讀、寫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按筆畫寫好“竹”字。
教具:卡片,圖,投影儀。
學具:卡片。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前邊已經學習過了識字(一)也學習了一些課文,同學們通過學習也認識了許多的生字,今天,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再去認識一些新的生字朋友,你們說好嗎?(好)。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木禾米竹
1.師分別出示圖片,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生借助圖下拼音讀準字音。
(1)mù(2)hé(3)mǐ(4)zhú木禾米竹
2.生觀察字形,分別說說共有幾筆,并用到了哪些筆畫
木共4筆,第二筆是豎,不是堅鉤。
禾共5筆,第一筆是“ノ”
米共6筆,第一筆是“ヽ”第二筆是“ˊ”
竹共6筆,第三筆不同分別是“丨和亅”
3.小組內討論:
4.了解字義。
師:木,就是樹木的木,木是象形字,上有枝下有根。你還能用木來組成哪些詞語?
生:(木門、木頭……)禾,就是禾苗,指莊稼小苗,你能用它組成哪些詞?米、竹同上。
5.指導讀字音師范讀,生練習讀。
(二)學習“木禾米竹”的寫法。
1.生觀察生字卡片上生字書寫的特點。
生匯報,自由說。
2.生模仿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注意每一筆的位置。
師進行指導。
如:竹兩個撇的位置。米撇和捺的位置。
三、鞏固拓展延伸。
1.讀一讀木門木工大米小米竹子
2.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些字?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今天大家學的都非常好,老師希望你能記住今天學過的這幾個漢字,把它應用到生活中。
五、板書
7.木禾米竹mùhémǐzhú木禾米竹木門木工禾苗大米小米竹子
六、作業
1、書寫本課4個生字一個一行
2、用生字組詞看誰的最多!
3、要求:準確。
七、自評
教學內容:8.口耳目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口耳目舌能借助音節讀準字音,會按筆畫記字形,看圖了解字義。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好本課生字。
3、會讀寫指定的詞語。
4、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的好習慣。
重點:會讀、寫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按筆畫寫好“寫”和“舌”。
教具:卡片,圖,投影儀。
學具:卡片。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游戲:師出示漢字,看誰最快讀準字音,并組詞??诙可嘣?/p>
2.導入同學們學的真好,今天呀,又有幾個新朋友特別想認識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你們看他們來了。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口耳目舌
1.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在用哪說話,好你指一指你自己用哪說話。這叫做“口kǒu”,生借助拼音讀用哪來聽呢?指一指,出示字音和字,“耳ěr”生練習讀,用哪看,“目mù”伸出舌頭,出示“舌shé”
2.師領讀,生同桌互讀
3.生觀察字形,說說,每個字共有幾筆,并用到了哪些筆畫??诠?筆目共5筆耳共6筆舌共6筆
4.小組內討論你如何來記住這些字形呢?自由說。如:口像人嘴耳字像耳朵目像人的眼睛豎起來
5.了解字義你能用它們分別來組詞嗎?如:人口目光門口……
(二)學習口耳目舌的寫法
1.生觀字田字格里的生字,了解生字的特點。
2.生互相說一說如:耳第二三筆是豎,要左短右長,最后一筆要長。舌第一筆ノ要寫得平一些。
三、固拓展延伸:
1.讀一讀人口門口目光
2.你在生活中哪還看到用到過這些字?
四、課堂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五、板書
8.口耳目舌kǒuěrmùshé口耳目舌人口門口耳朵目光舌頭
六、作業:
1、書寫本課4個生字一個一行
2、用生字組詞看誰的最多!
3要求:準確。
七、自評
教學內容:9.關心大自然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識8個字。學會偏旁“木字旁”和筆畫“臥鉤”
2、會讀3個詞語。
3、能正確地讀兒歌,大體了解意思。
4、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良好品質。
重點: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了解“關心”“森林”“保護”等詞語的意思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儀。
學具:生字卡片。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都去哪旅游過呀?生自由說,我們去過的地方多美呀!大自然多美呀!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來一起去關心大自然。出示課題――――關心大自然
二、探究新知
(一)讀兒歌
1.師:同學們,你平時見到過的大樹是什么樣的?樹上都有什么呢?對!小鳥就生活在這些大樹上,正是有了這些大樹,它們才會生活得這么快樂。
2.生結合圖意,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一讀兒歌,指名讀,糾正,師范讀,生同桌互讀。
3.了解詞義:關心,保護,可與實際相聯系理解。如:“爸爸媽媽關心我的學習”“我要保護小動物”利用圖來理解森林
(二)認識生字
1.學習新筆畫臥鉤和木字旁
2.生找一找和木字旁有關的生字林森它們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都有木森比林多一個。
3.心,關也是今天學習的生字,你怎樣來記住它們。
(三)學習寫法
1.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特點后,師范寫,生了解筆順。
2.師進行指導如: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木字旁第4筆捺變成點心,第二筆臥鉤森,上小下大
三、鞏固拓展延伸
1.讀一讀關心森林保護
2.你還能用生字組成哪些詞語
四、小結同學們讀的寫的都很好,課下還要多練習。
五、板書9.關心大自然關心森林關心森林
六、作業:
1、寫生字一字一行
2、把學會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3、要求:認真。
七、自評
教學內容:10.昨天今天和明天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識9個字。學會偏旁“日字旁”
2、會讀7個詞語。
3、能正確地讀兒歌,大體了解意思。
4、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重點: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能正確書寫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儀。
學具:生字卡片。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朋友”可不少啦?還叫得出這幾位老朋友的名字嗎?出示田林森竹木米出生在不工回廠
2.導入:現在,識字王國里幾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著跟小朋友們見面呢?瞧!它們來了。板書,10昨天今天和明天
二、探究新知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借助拼音,自己試讀。
2.師范讀。生練習讀。
3.找出生字讀準字音jīnmíngzhōngwǔ今明中午
(二)認識生字,了解字義
1、明是由日和月組成合體字,日是偏旁。
2、師:一天中每天都有早晨、中午、傍晚,這些都是表示時間的,說一說你每天早晨、中午、傍晚在家里都做什么?
3、比較昨天、今天、明天、與早晨、中午、傍晚的區別。
4、發:表示時間單位的還有1分鐘,讓學生說說有多長,兩個小時,3個月,兩年,幫學生了解時間。
5、怎樣來記住這些生字呢?(小組討論)。形近字比較(午一牛)鼓勵學生動腦筋有不同的方法。
(三)學習生字的寫法。
1.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寫法,占格。
2.同桌說一說應注意的地方。如:明,左右結構,右半部“月”的撇中的口要扁長。
3.生練習書寫,師適時的指導。
三、鞏固拓展練習。
1.讀一讀,昨天今天明天經常中午
2.游戲,摘蘋果找對生字與字音。
3.你在生活中哪還見到過這些生字。
四、小結你今天哪些收獲?
五、板書
10.昨天今天明天jīnmíngzhōngwǔ今明中午今天明天中午上午
六、作業
1、生字一字一行
2、把學會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3、要求:認真。
七、自評
教學內容:11.云兒見它讓路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識8個字。認識“寶蓋兒”
2、會讀5個詞語。
3、能正確地讀兒歌,大體了解意思。
4、培養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重點: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能正確書寫
教具:生字卡片,投影儀。
學具:生字卡片。
課型:新授課。
授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__導入
1.復習讀生字卡片,看誰讀得最準確。
2.導入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誰會猜謎語呀?同學自由說生猜。老師也有一個大家來試著猜一猜好嗎?
師:云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
生猜,師出示謎底板書fēng風生讀一讀。
二、探究新知
(一)圖文對照,認讀字詞
1.生借助拼音,試著讀一讀課文。
2.指名讀,師進行指導,同桌互讀,并在圖中找一找相應的事物。
(二)了解意思
1、大家已經知道了謎底,那么風來了、云、小樹、禾苗、花會有什么變化?(小組內自由說)如:云被風吹散了小樹被風吹得搖晃……通過講述使學生大概了解了“讓路、招手、彎腰、點頭”的意思。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事物在風來了之后是什么樣的?生自由說
(三)學習生字的寫法。
1.生自己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筆畫長短所占位置等。
2.試著在描紅后憶寫,師適時進行指導,并范寫。
如:兒,注意兩筆間距離。
它,“宀”寫得長手,注意與豐的區別頭,寫好兩個點,注意與興的區別
三、鞏固拓展延伸。
1.游戲老師還有幾個謎語大家想不想猜一猜。一種花兒真奇怪,又像輕紗又像煙,到了冬天開起來,飄飄蕩蕩在眼前,每年不留花種子,要想抓它抓不住,年年花開飄世界。太陽一出就不見.(雪)。(霧)
2.游戲,摘蘋果找對生字與字音。
3.你在生活中哪還見到過這些生字。
四、小結大家剛才都很動腦思考,看出大家都很聰明,希望回家后同學和家長也能互相猜一猜。
五、板書11.云兒見它讓路értāshǒutóu兒它手頭
六、作業:1、生字一字一行2、把學到的謎語講給別人聽并收集類似的謎語。3要求:認真。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2
【設計理念】
學生的知識積累是不同的,學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異的,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也應該是自主的,讓學生運用以有的知識和能力,研究學習理解古詩,逐步引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學會課文2個生字,拓展學習部分新字,進一步鞏固對形聲字造字律的認識。
2、自主、探究學習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件創設情景,指導練習說話
1、出示畫面:春天,百花盛開,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枝頭,不時有小鳥飛來,唧唧喳喳地叫著,到處春意盎然。
2、看畫面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
春天景色的古詩。(課件出示古詩)
二、自主學習生字,初步了解古詩
1、自由誦讀古詩,說說這首詩給你的第一印象。
2、讀通古詩,自己找合作伙伴學習生字。
3、交流反饋:你對哪個生字最感興趣?有什么好辦法識記:
初擬交流重點如下:
(1)曉:曉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曉字在書寫時不要在右上角多一點。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邊是皇帝的帝。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把交流的話語組織好。
4、娃娃教學,拓展學字:
小朋友們學會了曉字,你們還認識和曉字長相很像的姐妹嗎?請你把它介紹給大家。
學生回答情況例舉:
(1)我來給大家介紹認識曉的姐妹燒,(學生隨即把燒板書在黑板上)這個燒字,我是昨天剛認識的,因為昨天我媽媽買來了一只不粘燒鍋,很特別,我就把商標上的燒字記住了。哪個小朋友能來說說曉和燒哪兒像,哪兒不像?你還能給燒組個詞嗎?
(2)我也來給大家介紹曉的另一個姐妹澆。(學生也把澆字板書在黑板上)這是澆花的澆,請小朋友一起跟我讀。(齊讀澆。)這個澆字,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因為我家陽臺上種了很多花,我天天給它們澆水。哪個小朋友能運用辦法很快記住它?
(3)老師,我還有呢?。ㄟ呎f邊走到黑板跟前板書繞)我認識繞字。咱么學校附近前幾天施工,那兒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前方施工,請繞道而行。我就把這個繞字介紹給大家,你們知道這繞為什么用了絞絲旁?
教師對學生的交流作適時的點撥。
5、指名誦讀古詩。
6、教師簡介作者。
7、理解題意,重點理解曉的意思。
三、提出研讀專題,研究學習古詩
過渡:剛才我們已經理解了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難看出全詩描寫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詩寫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詩句中用圓圈加以表示。(鳥、風雨、花)
1、引出研讀專題: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讀讀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說說詩人在描寫這景物時的感情。
2、提出研讀的要求:
(1)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圈圈點點,或涂涂畫畫。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問題,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師合作學習。
3、學生圍繞專題自由研讀全詩,教師參與學習。
四、交流研讀成果,落實訓練目標
1、明確交流要求:大膽表述,認真傾聽,及時補充,學會交流。
2、學生自由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點撥,并隨機落實訓練目標。
(以下各部分內容的先后順序及互動過程,均以學生的實際研讀情況作出彈性處理。學生解釋一處,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交流的質量,并適時教給正確的交流方法。)
處處聞啼鳥:
(1)理解處處的意思。練習給處處找近義詞。
(2)課件播放鳥叫聲,理解聞的意思。區別平時句子中的聞和詩句中的聞的不同,進行練習。
說說下列句子中聞的意思。
放學回家,我剛進家門,就聞到一股香味從廚房中飄來。
居里夫人是世界聞名的女科學家。
(3)理解啼的意思,說說別的動物叫又可為什么?例如:馬嘶、虎嘯、雞鳴、獅吼等。
(4)自由交流對整句詩的理解。
(5)交流詩人聽到鳥叫聲時的心情,并指導感情朗讀。
夜來風雨聲:
(1)課件播放風雨聲,進入情境想象說話:你眼前出現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來的意思。
(3)交流整句詩的理解。
(4)交流詩人在詩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體會到的詩人感情中朗讀詩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詩句中詩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憂傷。
(2)交流對整句詩的理解。
(3)指導讀出那份淡淡的憂傷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39;基礎上學習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覺曉
一年級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這里的曉與題目中的曉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詩的意思。
4、交流整首詩的意思。
五、指導背誦全詩,延伸課外學習
1、播放音樂,自主背誦全詩:
(短短的四句詩描繪了這么多的景物,包含詩人復雜的感情變化,古詩的藝術魅無窮!讓我們一起把這首詩背下來??凑l背得快?看誰背得好?)
2、孟浩然帶著淡淡的憂傷描寫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詩人:
在春天的夜晚聽到了風雨聲后,寫下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中詩人的心情。(課件出示古詩: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詩的色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每首詩中都浸透著詩人的感情。
3、提出課外學習任務:找幾首描寫春景的古詩,并背誦下來。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分別出示畫像和植樹圖。提問:
(1)這位爺爺誰認識?
(2)再看著張圖,爺爺在干什么?(植樹)這是爺爺1985年3月12日植樹節親手栽種一棵小柏樹時的照片。想知道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好!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2、出示課題學生讀好課題。
二、合作學習完成預習
1、小組成員輪流分段讀課文段,其他同學在聽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互幫互學。向同組同學請教,讀會所有不認識的字,再試著讀讀課文。
3、小組邊讀課文邊思考下列問題:
(1)爺爺植樹時多大年齡了?
(2)樹栽好了鄧爺爺滿意嗎?從哪里能看出來?
學習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畫上記號。
三、反饋、質疑、自悟
1、全班器讀課文
2、說說通過自己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四、朗讀、感悟、體會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老師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做做動作。
3、討論交流:鄧爺爺那么大年齡了,工作又非常忙還親自參加植樹活動我們同學該怎么樣做?
五、學習積累詞語
1、課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詞語,學著找一找,畫出來,再讀幾遍。
2、小組內交流,各自畫出的詞語是什么。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4
【內容簡析】
本次“語文百花園”安排了三項訓練,包括辨別聲母、識字寫字、積累詞語、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等。教材的編寫寓知識于娛樂、發現之中,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繞口令、讀兒歌,背誦古詩。
2.了解兩種寫字規則,培養識字、識詞能力。
3.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提高普通話水平。
【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難點是如何指導學生把“能說會道”的內容說清楚、說具體。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新課,提出學習要求
二、指導學習,落實訓練內容
(一)讀繞口令。
1.告訴學生:繞口令實際就是一種語言游戲。你們喜歡玩這種游戲嗎?
2.學生自由練習讀,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3.再練習讀,先慢讀,再快速讀。
4.同桌互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5.全班比賽讀,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二)有趣的漢字。
1.朗讀,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2.比較“萬—方”“土—王”“果—棵”“羊—樣”,并試口頭組詞。
3.這里有兩種記字方法,第一種加一筆成另一個字,第二種是加偏旁成另一個字。你還知道哪些字加一筆就成為另一個字的?哪些字加偏旁成為另一個字的?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并寫一寫。
(加一筆如:米—來、人—大、日—白等)
(加偏旁如:云—會、十—葉、月—明、人—閃等)
4.做游戲:用卡片寫上基本字,讓大家加一筆或加偏旁,猜一猜是什么字。
(三)指導寫字。
1.復習:回憶一下,我們學習了哪兩種筆順規則?(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哪些字寫的時候要先橫后豎?哪些字要先撇后捺?
2.這節課再學習兩種筆順規則,它們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請同學們看看田字格里的字,體會一下這些字的寫法。
3.按照筆順規則在田字格里寫字。
4.拓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字的筆順是從上到下寫的?(如:二、云、魚、當、興、六……)哪些是從左到右寫的?(如:棵、松、葉……)讓學生說一說,再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新課
二、識字學詞,積累詞語
1.讀一讀,你從課本出現的幾個詞語發現了什么?(每個詞語分別含有“冬”或“東”;還發現兩個字的讀音相同。)
2.“冬”和“東”還可以組成什么詞?先同桌說說,再把你會寫的寫下來。如:冬至、冬菇、冬青、冬麥、冬裝……東北、城東、房東、東半球……
3.你們還可以用學過的生字擴詞嗎?試一試,小組交流一下。
三、讀背歌謠,快樂游戲
1.自讀歌謠,把字音讀準確。
2.小組互讀,比比誰讀得好。
3.邊讀邊想:
(1)這首兒歌介紹了哪幾種動物?
(2)你還從歌謠里發現了什么?
4.配上動作,做游戲讀,看看誰讀得有意思。
5.指導讀好“大、小、多、少”四個字,體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6.同學間互相幫助,把這首兒歌背下來。
四、總結收獲,課外延伸
1.說說在這節課里你有什么收獲。
2.把古詩或歌謠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第三課時
這次語文口語交際是孩子喜愛和感興趣的話題,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通過多種形式的對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能向別人介紹清楚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是怎樣玩的。
2.通過語言的表達,使學生能自然大方、有禮貌地與別人交往。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興趣,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是:
向別人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怎樣玩的。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玩具城去逛逛呢?(播放動畫,一輛小車載著許多小朋友駛向玩具城,這時可讓學生站起來,一邊隨著輕快的音樂,一邊做出開車的動作,將學生帶入到玩具的情趣中去。玩具城到了,讓學生觀看各種各樣的玩具。)
師:這些玩具可有趣了,現在你最想干什么?
生:我想買很多玩具。
生:我想到玩具城去玩玩具。
生:我想知道這些玩具是怎樣玩的……
2.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玩一玩我們最喜歡的玩具。(讀題。)
二、引導方法
1.引導學生掌握介紹玩具的方法。
教師一邊出示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一邊說,你們都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帶來了,老師最喜歡的玩具就是“不倒翁”。應該怎樣介紹它呢?
2.根據學生提議屏幕出示:名稱、外形、怎樣玩。
三、互相介紹
1.四人小組互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要求在介紹過程中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自己最喜歡的玩具。
2.指名在全班介紹自己的玩具。
四、情境交際
1.播放動畫,讓各種玩具介紹自己,創設交際的情境。
2.你想知道你的朋友最喜歡玩什么玩具嗎?是怎樣玩的?扮演小記者去采訪。(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懂得與別人交往,要熱情大方,有禮貌,學會與別人交往。)
五、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積極地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向大家介紹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要與別人打交道,就要大膽、有禮貌地交際,將來成為一個能說會道的人。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運用生活中認識的字,以及請教老師同學或猜讀等方式方法,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感受韻文的韻律美;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
2.正確認讀“對”等7個生字。
3.認識筆畫“提”“撇折”“豎折”,和知道筆順規則“先中間后兩邊”,繼續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正確書寫“蟲”等3個生字,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教學重點:
1.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對”等7個生字。
3.繼續學習在田字格上寫字,正確書寫“蟲”等3個生字。
教學難點:
通過圖文對照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對”等7個生字字卡,課文插圖PPT,有關的詞卡。
學生:每人一套“對”等7個生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一、復習激趣導入,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一)復習:
1. (PPT示)認讀以下生字。
目 日 耳 月 口 田 站 坐 石 足 水 禾 手 火 山
2.聽寫以下生字。(聽寫后PPT示,同桌互批互改。)
日 目 耳 口 田 禾 手
(二)激趣導入,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導語: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四篇課文,已經會認讀了35個字寶寶了,會寫12個字寶寶,還了解了不少知識。今天,我們學習這個單元的第五篇識字課文,再認識一些字寶寶,了解一些新東西,好嗎?請看老師板書課文題目。
(三)板書課題,要求學生留心觀看。(板書:⑤ 對韻歌)
(四)學習讀課題。
1.出示任務:這個課題由3個字寶寶組成,同學們看看這3個字寶寶,有哪個字寶寶你會讀,輕聲讀一讀。
個體嘗試讀。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
3.帶讀課題:⑤ 對韻歌
4.齊讀課題,要求注意停頓。
(五)小結:對韻也叫對對子,是我國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種語言形式,要求把同類的事物用相同的字數對應起來,讀起來抑揚頓挫、節奏感強,很適合我們識字讀文。剛才我們學習了讀課題,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讀課文繼續學習生字寶寶了。
二、集中識字,學習朗讀。
(一)學習朗讀課文和會認讀的字。
1.出示任務:翻開課本第13頁,自己讀讀課文,除了剛才在題目中已經會讀的3個字寶寶外,看看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不會讀哪個字寶寶。在不會讀的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然后請教同桌。
個體嘗試讀文,同桌互教。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
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對、云、雨、風、花、鳥、蟲,并帶讀)
3.小結:這7個字寶寶,就是我們通過這篇課文要能認讀的字寶寶了,課文下面用兩條橫線告訴我們,讓我們把它們再讀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讀,齊讀。注意提示正音:“風、蟲”后鼻韻母。
5.會認字的音難字教學。
(1)出示任務:剛才我們已經讀準了課文的7個生字寶寶,下面請你將課文讀給同桌聽,要把會認的字的讀音讀準;同桌要留心聽,如果有哪個會認的字寶寶讀不準,你就在哪個字寶寶下面畫個三角形,同桌讀完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
同桌互讀互糾。
(2) 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幫助同學讀準的字。
預設:音難字:風、蟲。
相機進行音難字教學。
用多種形式認讀7個會認讀的字。
6.讀準課文。
導語:同學們真用心,很快就把7個生字寶寶讀準了,那么你們能把課文讀準嗎?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會認讀的字寶寶的讀音。
個體練讀。
(2)反饋指導。
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指導讀準會認讀的字和課文。
(3)個體自由練讀,注意糾正指出的錯誤。
再反饋檢查。
7. 會認讀的字認讀初步評價。
(1)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2)游戲認字
①我說號碼,你讀字。(將生字編上序號,老師說序號,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②我舉字卡,你讀字。(老師舉起呈示字卡,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8.學習有節奏朗讀課文。
(1)出示任務:“對韻歌”顧名思義,讀起來就應該像歌唱那樣有節奏。同學們能不能像讀課文《金木水火土》那樣,一邊擊掌一邊朗讀課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節奏地讀這首兒歌呢?
個體嘗試擊掌有節奏讀文。
(2)反饋指導。
指名擊掌讀文,相機指導。
(3)一齊擊掌有節奏朗讀課文。
9.口頭組詞,繼續學習7個會認讀的字。
1.出示任務: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還知道這7個字寶寶還會與哪個字寶寶做好朋友,組成詞語呢?(貼出字卡)
個體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1)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2)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3)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4)小結:通過剛才的組詞,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這7個字寶寶的意思。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三、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一)了解課文意思。(采用邊讀邊說、邊說邊讀的策略進行。)
1.了解第一句。
(1)(PPT示第一句)出示任務:有節奏朗讀句子,想一想,這個對子中的“云、雨、雪、風”是屬于哪類現象的事物的?
個體朗讀思考。
(2)反饋指導。
預設:“云、雨、雪、風”屬于自然現象的事物。
2.了解第二句。
(1)(PPT示第二句)出示任務:有節奏朗讀句子,想一想,這個對子中的“花、樹”和“鳥、蟲”分別屬于哪各種類的事物的?
個體朗讀思考。
(2)反饋指導。
預設:“花、樹”屬于植物類,“鳥、蟲”屬于動物類。
3.了解第三句。
(1)(PPT示第三句和改造過的插圖)出示任務:有節奏朗讀句子,觀察圖畫,想一想,這個對子中的“山清、水秀、柳綠、桃紅”分別指的是圖畫中的哪個部分?
個體朗讀思考。
(2)反饋指導。
指名分別在PPT圖畫上指出對應位置,指對了,顯示對應詞語。
4.小結:這首對韻歌從自然現象“云、雨、雪、風”對起,然后是對動植物的“花、樹、鳥、蟲”,最后是美景“山清水秀、柳綠桃紅”的對子,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大自然美麗的畫卷。讓我們美美地把課文朗讀一遍吧。
5.擊掌齊朗讀課文。
(二)背誦課文。
1.出示任務:同學們,現在你能把課文背誦下來嗎?自己邊擊掌邊試試。
個體擊掌試背,同桌互背互糾。
2.反饋指導。
指名背誦檢查;齊背誦。
四、會認讀的字認讀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方法見上。)
五、寫字指導。
(一)復習。
1.復習田字格。
導語:上一課,我們了解了能幫助我們把字寫好,寫漂亮的好幫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誰能說說田字格表示各個方位的名稱?
指名說,邊說邊用PPT示田字格各方位名稱。
2.(PPT示寫字姿勢圖)說說并練習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3.指名說說“從上到下”“先橫后豎”“先撇后捺”的筆順要求。
4.指名說說“橫、豎、橫折、撇、彎鉤、捺、點”的書寫要領,并用食指在書桌上按要領書寫。
(二)認識筆畫“提”“撇折”,指導寫“蟲”“云”。
1.認識筆畫“提”“撇折”及書寫“提”“撇折”。
(1)(PPT示教科書“蟲”“云”田字格學寫部分)導語:“蟲”和“云”這兩個字共有兩個新筆畫我們要學習,它們分別是“提”和“撇折”?!疤帷焙汀捌舱邸痹趺磳懖拍軐懞媚?看老師寫。
(2)范寫“提”,邊寫邊解說書寫要領——輕按成點,往右斜上方行筆,筆尖順勢離開紙面。
(3)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領嘗試寫“提”。
(4)范寫“撇折”,邊寫邊解說書寫要領——輕按成點,行筆成撇,再輕按成點寫折,最后輕按從橫中收筆,形狀變“提”。
(5)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領嘗試寫“撇折”。
2. 指導書寫“蟲”“云”。
(1)出示任務:觀察這兩個字,數數它們的筆畫,說說它們的筆順。
個體數和說。
(2)反饋指導。
預設:
蟲:筆畫數:6;筆順(從上到下):豎、橫折、橫、豎、提、點。
田:筆畫數:4;筆順(從上到下):橫、橫、撇折、點。
(3)出示任務:觀察“蟲”和“云”字各筆畫在田字格的起筆和收筆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4)分別反饋指導。反饋一個,范寫一個;邊范寫邊提示。
蟲:豎從左上格右下方橫中線上方起筆,左下格左上方收筆,稍斜;橫折的橫稍斜,在右上格左下方轉折,折在橫中線收筆,稍斜;豎壓豎中線,在上面中部起筆,運筆到下部中部靠上收筆;提在左下格中部起筆,與橫平衡;點要稍長。
云:短橫位于豎中線上部中間,稍斜;長橫在橫中線左部中間起筆運筆到右上格橫中線中部上方收筆,與短橫平衡;撇折在長橫中心起筆,運筆至左下格接近中部轉折,運筆到右下格左上方收筆,點稍長,與撇折形成一個三角形。
(5)學生先描后寫。(學生動筆寫字前,先提醒執筆和寫字姿勢,做好后才讓動筆寫。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6)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三)認識筆畫“豎折”和筆順“先中間后兩邊”,指導寫“山”。
1. (PPT示教科書“山”田字格學寫部分)導語:“山”有一個新筆畫我們要學習,它是“豎折”?!柏Q折”怎么寫才能寫好呢?看老師寫。
2.范寫“豎折”,邊寫邊解說書寫要領——輕按成點,往下行筆,提起筆尖輕按成點再寫折。
3.學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領嘗試寫“豎折”。
4.學習筆順“先中間后兩邊”。
(1)導語:寫“山”字,有一個新的筆順要求,它是“先中間后兩邊”,也就是說要先中間的筆畫,然后才寫兩邊的筆畫。(學生跟老師讀一次“先中間后兩邊”)。
(2)范寫“山”,邊寫邊解說筆畫和筆順;然后學生分別邊說邊書空。
5.指導書寫“山”。
(1)出示任務:觀察“山”各筆畫在田字格起筆和收筆的位置,說一說。
個體觀察思考,同桌交流。
(2)范寫“山”,邊范寫邊提示:豎從豎中線上部中間起筆,壓豎中線運筆,至豎中線下部中間靠上收筆;豎折在橫中線左部中間起筆,左下格中間靠右上轉折運筆到右下格右上部收筆,稍斜;最后一豎在橫中線右部上方起筆,過豎折的折收筆,約突出三分之一。
(3)學生先描后寫。
(4)反饋指導。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錯誤,然后學生修改。
六、總結:(總結本課知識能力點以及學生學習的課堂常規、守紀、讀書握筆等情況)
七、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一)向家長匯報朗讀課文。
(二)請家長用字卡考考自己對7個生字寶寶的認讀。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6
一、導入新課.
1.教師通過講關于牛頓的“蘋果落地”的故事,引出新課.
2.教師也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引出本課內容,如:先講“咕咚”這個故事,讓大家初步有個印象,再講課文內容.
二、初讀課文內容.
1.教師泛讀,學生聽朗讀技巧并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2.提出自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并對照生字表,在課文中圈出本課生字詞,并朗讀熟練.
3.檢查自讀情況,可以展開賽讀,教師指導學生讀錯的字音和句子,初步讓學生了解朗讀課文的技巧.
4.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教學.
1.教師重點指導讀準下面幾個字的讀音:“熟”是翹舌音,“咚、命、領”是后鼻音.“野”是整體認讀音節的字.
2.本課生字較少,識記時,可以發揮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讓學生根據偏旁、結合字義記憶字形.“嚇”是形聲字,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
3.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象”和“家”是形近字.“羊”是獨體字,寫的時候注意整體結構,要美觀,注意寫字姿勢.
4.可以用下面的方法鞏固識字.
(1)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2)游戲鞏固: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詞多,哪組獲勝.
四、理解課文.
1.初讀課文,了解什么是“咕咚”.一個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
2.課下熟讀課文內容,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課件)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們初步掌握了《咕咚》這篇課文的內容,認識了一些新字,新詞,初步了解了“咕咚”其實是一個成熟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
【板書設計】
20咕咚
咕咚——聲音
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7
教學重點
認識8個要求會寫的字,14個要求會認的字。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阿凡提的聰明機智。
教學手段
字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簡筆畫阿凡提)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他是誰?你知道他的故事嗎?(簡筆畫大力士)這個人是誰?大力士和阿凡提之間會發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力氣》這篇課文,看一看阿凡提和大力士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板書比力氣認讀生字“比”并指導書寫“比”的筆順。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老師來范讀課文,請同學們認真聽清字的讀音,同時還要注意老師的語氣變化。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和標出自然段。
三、朗讀理解、隨文識字
4、課文那幾段告訴我們大力士要和阿凡提比力氣?你能讀一讀這幾段嗎?
5、指名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學找出阿凡提的話。結合插圖想一想阿凡提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和神情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讀呢?誰能說出像“考驗考驗”這樣的詞?
出示“帕”字(把字卡粘在手帕上出示)引導學生理解“帕”的字義。
指導學生讀準“扔”的字音。還能用扔組成哪些詞?
6、大力士聽了阿凡提的話,是怎樣表現的?誰能試著讀一讀大力士的話?“嘻嘻”應該怎樣讀?試著帶著動作來讀一讀“嘻嘻,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吹灰之力是什么意思?
7、大力士把手帕扔過去了嗎?課文哪一句寫了大力士沒有扔過去,你能讀一讀嗎?請說出像“飄飄悠悠”這樣的詞。
8、從那句話可以看出大力士很奇怪?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句話?試著帶著動作讀一讀?!笇W生朗讀“咦?真見鬼!”大力士奇怪什么?
隨機出示生字“灰、之、城、抓、腳”說一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9、面對大力士的失敗,阿凡提又是怎樣把手帕扔過城墻去的?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阿凡提扔手帕?真的是阿凡提力大無比嗎?
小黑板出示: 不行吧,看我的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試一試。
隨機出示生字:拾、
10、找出本段中描寫動作的詞讀一讀。
11、阿凡提為什么要和大力士比力氣?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比力氣的原因,找出來讀一讀。
隨機出示生字:提、咱、就、斤、答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的。
12、通過這個故事你知道阿凡提為什么能夠戰勝大力士嗎?我們應該向阿凡提學習些什么?
四、指導書寫
1、認真觀察虛宮格中的生字,看清每一筆在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范書寫:
阿:注意“耳刀旁”的寫法和在格中的位置。
比:要先寫橫、豎提、撇、豎彎鉤。
斤: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4、 學生仿寫生字。
五、作業布置
把阿凡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怎么寫一年級語文教案篇8
一、師生談話,引出課題
師:又到快樂讀書屋的時間了。
生:(拍手)你快樂,我快樂,大家讀書真快樂。
你來、我來,大家來,請你快來讀書屋。
出示快樂讀書屋圖標
師:今天,我們在讀書屋中能體驗到哪些快樂呢?
師:首先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水果呢?
生:石榴。
出示“石榴”的詞語卡片。
師:跟老師一起讀(石榴)。
師:同學們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石榴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個石榴是閉著嘴的,有一個石榴是張著嘴的。
師:張著嘴的石榴像不像人張開嘴笑呀?
生:像。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石榴”的詩歌。
板書課題,先板書拼音、再板書生字。
過渡:石榴娃娃什么時候“笑”呢?是誰讓它笑的呢?讀過課文以后你就會明白了。
二、指導閱讀
1、看拼音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看拼音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看漢字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看著漢字把課文讀給自己聽一聽,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
3、同桌互讀互聽
師:我們已經讀過兩遍課文了,現在你們愿不愿意把課文讀給同桌聽一聽?生:愿意。
師:聽的同學要認真幫同學糾正錯誤,同時把你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師:剛才幫助同學糾正錯誤的同學請舉一下手,有沒有自己發現讀錯的同學。
師:剛才同學們讀書讀的很認真,老師這有幾個字想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他、們、己、巴)
師:誰愿意讀一讀這個字?如果你認為他讀對了就請你給他鼓鼓掌跟著讀一讀。
4、指名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這篇詩歌讀給同學聽一聽?
師:請大家認真聽,邊聽邊思考:為什么秋風親了親石榴娃娃的臉頰后,石榴娃娃就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紅牙呢?
師:這位同學讀的聲音響亮,還很流利,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鼓勵他。
學生匯報
出示課件(欣賞石榴樹、石榴花、石榴)
師: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這棵就是石榴樹,上面紅色的就是石榴。
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棵石榴樹美嗎?生:美。
師:上面結的石榴什么樣?生:上面結的石榴又大又圓。
師:你用的詞很準確很形象,大家鼓勵他。
師:這幅圖上畫的是石榴花,石榴花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師:你能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獎勵你一顆“勇敢星”。
5、細讀課文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6行,同學看一看這篇課文有幾句話呢?
生:這篇課文一共有兩句話。
師:請同學們象老師這樣在每一句話的前面標出序號。
(1)出示第一句話
①、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這句話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石榴園里的景色?這時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樣的?
生:這句話描寫的是夏天石榴園里的景色。
師:你讀書真細心,老師獎勵你一顆“細心觀察星”。請同學們鼓勵他。
生:這時石榴娃娃的嘴巴是閉著的。
師:你也能認真的找到答案,也獎勵你一顆“細心觀察星”。
出示課件師: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夏天的時候石榴是什么樣的,這時石榴沒有成熟,所以是綠色的。
②、指名試讀
師:哪位同學愿意試著讀一讀第一句話?
③、學生試讀,評議
師:現在我們來評一評他讀的怎么樣?
④、教師指導在試讀
師:剛才他把“許多”、“漫長”、“閉著”這些詞讀的比較重,現在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⑤、小小擂臺賽、賽讀
師: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小小擂臺賽,我們每個小組請出一名同學參加。其余的同學和老師一起當評委。
師:下面請小評委評一評哪位同學讀的好,請說明原因。
(2)出示第二句話
①、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這句話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石榴園里的景色?這時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樣的?
生:這句話描寫的是秋天石榴園里的景色。
師:他回答的很好,大家鼓勵他。
生:秋天石榴娃娃的嘴巴是張開的。
師:你說的真好,老師給你鼓鼓掌。
出示課件師:這些就是秋天的石榴,你認為他們可愛嗎?生:可愛。
師:石榴紅紅的,很可愛,所以作者把石榴稱作娃娃。
②、指名試讀
師:哪位同學愿意試著讀一讀這話?
師:大家認真聽,邊聽邊思考:誰來到石榴娃娃的身邊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紅牙的?石榴娃娃的小紅牙是什么?
生:秋風吹來,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紅牙的。
生:石榴娃娃的小紅牙是石榴籽兒。
出示課件
師:一陣秋風輕輕的吹過,石榴裂開了就像我們人笑了露出小牙。
③、學生試讀,評議
師:你喜歡石榴娃娃嗎?請你試著讀一讀這句話。
師:現在我們來評一評他讀的怎么樣?
④、教師指導在試讀
師:剛才他把“高興”、“親了親”、“小小”這些詞讀的比較重,“輕輕”讀的很輕?,F在請同學們試著讀一讀。
⑤、小小擂臺賽、賽讀
師:這次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哪個小組愿意先朗讀?
師:同學們覺得自己讀的怎么樣?
生:很好。
師:老師認為第一小組讀的聲音響亮,應該得“響亮星”第二小組讀的很流利,所以獎勵你們組“朗讀流利星”。第三小組讀的很有感情,得“最佳朗讀獎”。有同學們能互相配合,所以每個小組都是最棒的。
三)回到整體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教師里來了幾位客人,我們把這首詩歌當作一份禮物讀給客人聽好嗎?老師幫你們配上音樂。
三、拓展延伸,練習說話
師:秋風親了親石榴娃娃的臉頰,石榴娃娃就笑了,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紅牙。秋風還會親誰的臉頰呢?
出示課件,引導說話
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今天老師給大家留一個作業,回家以后讓爸爸媽媽帶你到市場看一看,秋天還有哪些水果,用這樣的句式練習說一說,明天到學校來說給同學、老師聽一聽好嗎?
生:好。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在“快樂讀書屋”中過的快樂嗎?
生:快樂。
生:(拍手)你快樂,我快樂,大家讀書真快樂。
你來、我來,大家來,下次再來讀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