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知關于牙齒的小常識,萌發探索牙齒秘密的興趣。
2、了解正確的刷牙及保護牙齒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牙齒模具兩副
2、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掌偶各一個
3、錄音機和磁帶“刷牙歌”
三、活動過程
1、感知牙齒
師:這里有兩副牙齒,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人一生中共有兩副牙齒。第一次長出的牙叫乳牙,第二次長出的牙叫恒牙。乳牙長齊共有20顆,恒牙長齊最多有32顆,也有長28顆。
2、保護牙齒
(1)欣賞故事,感知故事內容。
(2)提問:
a、大頭哥哥為什么這么難受?(牙齒疼)
b、大頭哥哥為什么會牙齒疼?(吃很多糖,還不刷牙。)
c、怎樣讓大頭哥哥的牙齒不疼呢?(天天早晚刷牙,睡前不吃甜食等)
3、了解正確的刷牙方法并練習。
4、設疑
還有哪些保護牙齒的方法?
四、活動生成及建議
1、與生活領域相結合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提供牙齒的模型讓幼兒練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2、與探索領域相結合將雞蛋放入醋中浸沒,觀察醋腐蝕蛋殼使蛋殼變軟的現象,引導幼兒了解齲齒蛀牙形成的原因。進一步了解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3、教師和家長聯系,達成家園同步,讓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2
【活動目標】
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了解一些預防蛔蟲、腸道疾病的一般知識,講究衛生,養成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裝有水的兩個盆、圖片、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引出活動的主題:
1、圖片上的小朋友怎么了,為什么捂著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猜測肚子疼的原因)
2、談話討論:
(1)引起肚子疼的原因,教師逐一出示。
圖片一:吃了蒼蠅、蚊子叮過的食物。
圖片二:喝了涼水。
圖片三:不講究衛生,用臟手吃了沒清洗過的水果。
圖片四:吃了許多冷飲和零食。
圖片五:肚子里有蛔蟲或內部器官有炎癥。
讓幼兒了解肚子疼的原因。請幼兒談談自己肚子疼的感受和原因。
(2)師問:小朋友生病了該怎么辦?(找醫生看病,吃藥、打針)
(3)怎樣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好孩子呀?
小結:只有我們講究個人衛生,不吃不干凈的食物和蚊蟲叮過的食物,做到不喝生水,少吃冷飲,才能預防蛔蟲和腸道疾病,身體才健康。
3、幼兒操作:
(1)出示兩盆水,請幼兒分組檢查小手并洗手。(教師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2)請幼兒觀察兩盆水的不同,說說洗過手的水和干凈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剪指甲,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教學分析與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生活中要愛清潔,講衛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都樂于參與活動,尤其是在操作活動,孩子們在充滿興趣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激發了幼兒的學習欲望。每個活動環節的設計都為下一個環節起到了銜接的作用。幼兒積極回答問題,并踴躍參與活動,使整個活動達到了預定的目標。當然,在本次活動中,我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今后在工作中會加以改進,做得會更好。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2、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3、培養幼兒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情感。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眼罩與幼兒人數相等、三幅頭像畫、盲人圖片、一些關于保護眼睛的圖片、“眼睛”六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游戲:指五官轎是說一個五官的名稱,幼兒必須又快又準得指出來
2、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謎面: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二、了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1、幼兒聽歌曲《五官歌》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歌誰能說說我們的眼睛可以幫我們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那我們如果沒有眼睛將會怎么樣呢?好,現在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個眼罩戴好,親身感受一下,你可以站起來慢慢得走兩步。(幼兒親身感受后回答問題)
2、出示盲人圖片
師:那個小朋友來說說這個叔叔為什么帶著一個墨鏡,手里還拿著一根木棍在馬路上走?(幼兒回答)教師引出盲人一詞,剛才我們小朋友也親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見東西是什么滋味,所以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呢?(使幼兒懂得關心、幫助殘疾人)
三: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師:眼睛對我們這么重要,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保護自己的雙眼呢?
怎么保護呢?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來做裁判,看看說做的對。(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出示一幅,幼兒作出判斷,并說明原因,答對的一組獲得一朵小紅花)
最后,教師與幼兒一起小結在生活中如何保護眼睛。
四:玩“貼眼睛”的游戲
幼兒手里拿著兩個“眼睛”,站在距頭像一米處,把眼睛蒙上,向前走給頭像貼眼睛,看說貼得準。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于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非常重要。整個活動通過幼兒的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幼兒教育,由淺入深地展開,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欲望,使幼兒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提高了科學認知能力。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4
設計意圖:
晨間活動時,我鼓勵幼兒用紙板來鍛煉身體,如頂紙板走、跨跳紙板、雙腳并攏跳紙板等。為了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我試圖引導幼兒探索紙板的更多玩法,于是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運送蛋寶寶”這一活動。在該活動中,紙板經歷小小的“變身”,變成了運蛋的小拖車。在“幫助雞媽媽運蛋”這一游戲情境中,幼兒用紙板練習拖物走以及按一定路線拖物走,發展了身體控制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目標:
1.學習玩紙板,嘗試用紙板拖物走,發展身體控制能力。
2.體驗與教師、同伴游戲的快樂。
準備:
1.人手一塊紙板,有紅、黃、綠色;用報紙做的紅、黃、綠色紙蛋若干;系有繩子的小夾子人手一個。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情境創設:紅、黃、綠三條不同顏色的路。
過程:
一、師幼聽音樂共同做紙板操
師: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了。請每個人去拿一塊喜歡的紙板,我們先來鍛煉一下身體吧!
(析:漂亮的紅、黃、綠紙板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節奏明快的紙板操既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更為后面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幼兒自由玩紙板
師:紙板不光好看還好玩呢!請你們玩一玩,看誰想出的玩法多。
1.自由探索玩紙板。
2.交流、分享玩紙板的方法。
師: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幼兒每說一種玩法,教師就引導其他幼兒一起做一做。)
幼:將紙板放在地上,雙腳并攏從上面跳過去。
幼:輕輕把紙板向上拋,然后接住。
幼:將紙板頂在頭上,慢慢往前走。
三、幼兒多人合作玩紙板
師:剛才我們每個人都只玩了自己的紙板。現在請你們把紙板合起來一起玩,可以怎么玩呢?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是將一塊紙板放在地上當小溝,然后從上面跳過去。要是我們把兩塊、三塊、四塊……紙板隔一點距離放在地上做成許多小溝,你們能跳過去嗎?
師:現在請你們按紅、黃、綠色紙板分成三組,把紙板間隔放在地上做小溝,然后從許多小溝上跳過去。(跳2~3次。)
師:現在我們把紙板鋪成一條小路,大家從紙板小路上快速走過,小心不要走到小路外面去。(幼兒分紅、黃、綠三組練習。)
師:三條小路太短了,現在我請大家把三條小路連成一條長長的路,然后快速走過小路,好嗎?
(析:由于之前幼兒已有玩紙板的經驗,所以教師創設了相應情境,既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經驗,又增強了玩紙板的趣味性。在玩紙板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玩伴身份參與其中,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孩子們初步體驗了玩紙板的樂趣,也充分活動了身體,發展了跨跳、平衡等能力。)
四、運送蛋寶寶
1.紙板大變身。
師:現在我要變魔術了!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小夾子用力一摁,它就張大嘴巴“啊嗚”一口咬住紙板了。紙板變成小拖車了!拖過來,拖過去,好不好玩?(教師示范。)
師:你們想不想把紙板變成小拖車?也像老師這樣來變個魔術吧!(幼兒“變魔術”,教師個別指導。)
師:你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小拖車?拖著你的車走一走吧!
(析:在這一環節中,教師以“變魔術”的方式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生動形象的講解使幼兒較容易地掌握了“變魔術”的要領。雖然有的幼兒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夾夾子的動作,但是幼兒的情緒是積極、愉悅和主動的。而讓幼兒分辨自己小拖車的顏色,則是為下一環節“運相同顏色的蛋”作了鋪墊。)
2.創設情境,幼兒初次運蛋。
師:雞媽媽生了許多蛋,兇狠的老鷹想把蛋寶寶搶去吃掉,雞媽媽可著急了!她想請我們幫她把蛋寶寶運回家,你們愿意嗎?
師:等會兒你們去找一找雞媽媽的蛋在哪里。如果是紅色的小拖車,就運一個紅色的蛋;如果是綠色的小拖車,就運一個綠色的蛋;如果是黃色的小拖車要運什么顏色的蛋呢?你們一定要小心一點,可不能把雞媽媽的蛋掉在地上摔壞了。
(教師和幼兒共同用拖車運蛋,教師提醒幼兒慢慢走,互相不碰撞,不要讓蛋掉到地上。)
(析:游戲化的情境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中師幼融為一體,在充滿童趣的游戲情境中相應的教育目標和要求得以滲透,如:拖物走、按顏色分類、感知數量等,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
3.簡單交流,幼兒再次運蛋。
師:你們真能干,沒有把雞媽媽的蛋掉到地上去。你們是怎么運才沒有讓蛋掉到地上的?
師:雞媽媽還有很多蛋,我們還要運兩次。地上有紅、黃、綠三條路,你們的車是什么顏色的就去運什么顏色的蛋,而且要走在同樣顏色的路上,千萬不能讓車開到路外面去。
4.師幼共同慶祝運蛋成功。
(析:沿著路線拖物走對幼兒提出了新的挑戰,充分鍛煉了幼兒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這樣的設計避免了重復游戲的枯燥乏味,使幼兒始終對活動保持濃厚的興趣。)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5
教學內容:
分析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在日常中如何預防病毒、勤洗手、會洗手、玩一玩。幼兒在微課的演示中學習知識,懂得道理,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認識到講衛生,愛清潔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途徑。
教學目標:
1.了解簡單的防預新冠病毒的知識;
2.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4.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學習目標知道必要的衛生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洗手,勤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途徑
教學難點:
認識細菌的來源
課程實施
類型
偏操作創作類
偏自主、探究學習類
教學活動
1:會洗手,勤洗手
活動目標
1.了解簡單的病毒知識;
2.學習正確的洗手步驟,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解決問題通過學習,認識到正確洗手,勤洗手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途徑
技術資源微課視頻
常規資源圖片、視頻
活動概述從認識病毒、日常中如何預防病毒、勤洗手,會洗手三個部分為內容,融入動畫、兒歌、歌曲、視頻等多種原素,讓幼兒在課件的演示和操作中學習知識,懂得道理,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認識到講衛生,愛清潔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途徑。
教與學的策略以動畫激發幼兒興趣,以幼兒自主學習形式進行教育活動
反饋評價微課融入動畫、幼兒日常照片、視頻等多種原素,讓幼兒在微課的演示中學習知識,懂得道理,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認識到講衛生,愛清潔是預防疾病的重要途徑。微課色彩亮麗,內容豐富充實,形象生動活潑,易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效果明顯。
教學反思
勤洗手愛清潔講衛生確實是我們健康成長的保護傘,而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對幼兒用語言或兒歌進行提示或指導,使幼兒在實踐體驗中不斷鞏固和提高幼兒的健康認知水平,逐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正確的用眼衛生和用眼習慣。
活動準備:PPT 圖片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知道有關眼睛的常識。
活動難點:判斷用眼衛生圖片的對錯。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1、小朋友們看看這是誰?(出示戴眼鏡的小貓的圖片)這只小貓和平時的小貓有什么不一樣?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戴眼睛的小貓》,猜一猜小貓為什么會戴眼鏡呢?
2、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
3、提問:
1)故事講完了,誰來告訴我小貓怎么會戴眼鏡呢?(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
2)小貓戴了眼鏡之后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3)發生了這些事后小貓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4)小貓戴眼鏡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是為什么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眼鏡呢?(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了)
4、小結:老奶奶年紀大了,視力退化了,眼睛變成了老花眼,也叫遠視眼。遠的東西看得見,而近的東西看不清楚了,必須要帶著老花眼鏡才能看清楚,而小貓的眼睛很好,帶了眼鏡反而看不清東西了。
二、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用眼衛生和用眼習慣
1、老奶奶戴的是老花鏡,那老師戴的什么眼鏡呢?(近視眼鏡)
2、老師為什么要戴近視眼鏡呢?(眼睛不好)什么是近視眼?為什么會變近視眼呢?(遠的東西看不見,戴了近視鏡才能看清楚)
3、小結:__小朋友覺得老師因為…所以帶了近視眼鏡,其實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后來因為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不注意用眼衛生,所以就變成近視眼啦!
4、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像老師這樣不愛護眼睛哦。你們都知道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呢?
5、小結:小朋友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注意平時的用眼習慣。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太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我們也可以多做做眼球操。
6、老師在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一張關于用眼衛生的圖片,我想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的眼睛,請小朋友幫我看看圖片上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如果你認為他是對的,請貼在打鉤的這塊黑板上,如果你覺得他做的不對,請貼在打叉的黑板上。(幼兒自由貼圖)
7、請小朋友說說你貼的是哪張圖,你貼在打鉤還是打叉的地方,為什么?
8、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知道我們應該…(正面),這樣做是對的,而…(負面),那樣做是錯的。我們都了解了正確的用眼衛生的習慣,我們平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吧。
三、延伸活動,比眼力師: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哎,這兩張圖片看上去好像是一模一樣的圖片,但是里面的圖案有好幾處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里呢,小朋友一起來找找看吧。
附:《戴眼鏡的小貓》
在一座紅房子里,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于有機會了,它戴著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么變高啦!
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中班健康教案簡短的篇7
一、班會目的:
通過主題活動使學生意識到地球已被人類自身損害了,喚醒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投身環保,防止污染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準備:
錄音帶、小品、歌舞、廢電池
三、班會過程:
甲: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
乙:曾幾何時它是那樣的美麗,綠色的森林、歡歌的鳥兒、奔跑的野獸,讓我們在一條大河的波浪里重溫它的美麗吧!
甲:請聽歌曲《一條大河》
甲:我們的地球家園曾經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可現在它卻千瘡百孔。
乙:人們砍光了森林;填平了湖泊,終于水災爆發了,沙塵暴來了,地球變暖了。
甲:今天我們在一起只想告訴大家: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好好善待它。請聽配樂詩朗誦《地球,我的母親》。
甲:地球,我們的母親,如今它卻遭受著日益嚴重的危機,同樣有著波浪的大海邊,今天有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看短劇《哭泣的美人魚》。
甲:多么悲慘的故事,但愿這樣的悲劇以后再也不要發生了。
乙:在人類文明的號角聲,大地母親的乳汁正在一天天枯竭,她的秀發——森林被人類剃光了;她的血液——河流被人類污染了。我們仿佛聽到了地球的哭泣。(現代歌舞《地球媽媽在哭泣》)
乙:人類一度貪婪地用著、浪費著地球所給予的一切,從不珍惜,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為所欲為。終于有一天發現,一切已發生了變化。請看小品《防毒面具》。
甲:地球已向我們發出了警告,我們只有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請聽我們同學的聲音。(由班長宣讀收繳廢電池倡議書)
乙:前段時間我們向大家提出了收集廢電池的設想,同學們也紛紛行動起來了,讓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收集的廢電池最多。
(以小組為單位,收繳廢電池。由老師給數量最多的小組頒發環保衛士獎)
甲:我們雖然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
乙:但我們向往綠色的森林,小鳥的歌唱。下面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同學為我們的明天設計了怎樣的家園。
(個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設計圖,由同學組成的評審團評審,重點考慮生態、環保等因素)
甲:春天到了,
乙:又是一個放風箏的季節。
甲:我們放飛希望,愿這希望飛到城市和鄉村,
乙:根植在每個人的心里。
齊:愿這希望使我們地球人手相扶,心相連,共同締造地球家園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