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1
活動目標:
1、幫忙幼兒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保護環境的必要性。
2、引導幼兒珍愛自我身邊的環境,激發自覺保護環境的愿望。
3、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報紙一份:
2、環保袋、作畫材料每人一份
3、家長協助調查活動:
活動過程:
一、看新聞,引出話題
1、新聞:我們是塑料人嗎
2、提問:看了這個新聞有什么感受?
二、討論:“白色污染”的危害
三、小組交流:了解“白色污染”產生的途徑和速度
交流問題:
四、討論:怎樣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
五、看錄像:哪些東西能夠代替塑料袋(籃子——竹籃、塑料籃;環保袋——用舊雨披、舊雨傘、零碎衣料等材料做成)
六、設計活動——漂亮的環保袋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2
垃圾不見了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環境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環保教案。保護環境,已成為我國甚至是國際上一個重要的、迫不容緩的主題。對于在幼兒園的娃娃們,我們該怎么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呢。為此我設計了以“垃圾”為主題的環保教育內容,目的是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一個良好的衛生習慣,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我們需要環保,環保要從我們的娃娃抓起。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隨地扔垃圾是不好的習慣,了解垃圾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2、養成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初步了解垃圾的處理方法。
3、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若干照片(隨地扔垃圾的照片),圖片,實物投影儀,實驗演示實物(存放幾天的垃圾),水(干凈的水,河里被污染的臟水),環保小衛士的牌子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請一位配班老師或小朋友表演吃完東西后,把垃圾往地上隨便一扔的情景。
1、小朋友你們看他做了什么呀?
2、那你們平時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公園里玩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過隨地扔垃圾的人啊?
3、你們覺得這樣做對不對呢?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知道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
1、出示垃圾污染嚴重的照片。(使用實物投影儀)師:“老師也很討厭隨地扔垃圾的人,可是我在回家的路上卻總是能看見這樣的人。你們看這是老師在路上拍到的一些照片,小朋友仔細看看,照片上都是什么呀?你們看了以后心情怎么樣。”(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
(1)、照片上拍的是什么呀?(都是垃圾)
(2)、看到這些照片,你們心里高不高興,為什么?(很臟,街上變得不漂亮了)
(3)、這些垃圾如果一直放在這里會怎么樣啊?幼:如果下了雨會爛掉,爛掉以后就會有很臟很難聞的氣味,污染了空氣……——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已經腐爛了的有難聞氣味的垃圾,請幼兒親身體驗。
(4)、這些氣味又會把什么小動物引過來呢?——出示部分小動物的圖片(蒼蠅、蚊子、老鼠、蟑螂)你們喜歡這些動物嗎?為什么?2、出示很臟的水和干凈的水,進行比較。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臟的水(與干凈的水進行對比)這樣的水你們要喝嗎?為什么?它怎么會這么臟呢?
幼:(河里有好多垃圾,把水都弄臟了,所以我們都不能喝這個水了。河里的魚也會死掉。)
3、出示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的場景。師:你們看這圖上是什么?幼:(如果不小心踩在西瓜皮上就會摔跤,嚴重的話還要送去醫院。)三、引導幼兒知道怎樣處理垃圾師:
1、原來垃圾這么不好啊,那我們該怎么做呢?要不要亂扔垃圾啊?2、看到地上,公園里有垃圾,我們要怎么做呢?——配合剛剛的情景表演讓幼兒來當“環保小衛士”,能用巧妙的方法來說服剛剛隨地扔垃圾的人把垃圾扔掉。(請兩到三個)
3、這個小衛士真厲害,我們其他小朋友要和他們一樣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當個環保小衛士,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的美麗。
4、那你們知道垃圾袋,垃圾箱里的垃圾后來又去哪里了嗎?——垃圾袋被環衛工人開的垃圾車運到了垃圾填埋場。出示垃圾場的照片,簡單介紹什么是垃圾填埋場。
5、出示環衛工人掃地的照片師:
(1)、你們看照片上就是環衛工人在運垃圾,看他們多辛苦啊,每天一大早就要去掃地,然后再把垃圾運走。
(2)、垃圾運到了填埋場以后,就埋在地下,等過了很多年以后,就會產生一種沼氣,這個沼氣和我們平常用的煤氣是一樣的,可以用來燒飯、燒水……,這樣垃圾就不回污染環境了,還能變廢為寶呢。
(3)、我們還可以把垃圾怎么樣?幼:燒掉師:燒掉也行,不過燒的話就會有很多的煙,雖然垃圾少了,可是污染了空氣。
四、活動延伸——引出垃圾可以的回收——介紹什么是垃圾回收,簡單舉例,讓幼兒回家后收集材料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3
一、活動目的
1、學生通過收集、整理、運用資料,使語言積累、運用能力得到鍛煉。
2、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3、通過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的積極性。
二、活動準備
1、學生對當地環境狀況作廣泛的調查。
2、收集、整理與環保有關的資料。
3、準備以環保為主題的小品、故事、廣告詞等活動內容。
三、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上場:
甲:今年6月5日是第32個“世界環境日”。32年前的6月5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目的是提醒全世界注意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
乙:32年來,人類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口在不斷增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垃圾和工業廢品的增加使我們的環境質量不斷惡化。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
全體學生齊誦:只有一個地球,破壞了它我們將別無去處。
主持人合:六(4)班《保護環境愛我家園》語文活動課現在開始。
(二)學生宣講講環保小知識《地球──我們唯一的家園》。
迄今為止,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研究,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公里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更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地球以外的天體中存在著生命。同時,科學家還進行了人類離開地球是否能生存的實驗,結果以失敗告終。這說明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破壞了它我們將別無去處。
(三)學生表演小品:《地球告狀》。
地球扮演者:咚—咚—咚……“升──堂”。
衙門大人:“堂下何人,有何冤情,快快請講。”衙門大人問。
地球扮演者:“我是宇宙中的成員──地球,我要狀告人類”。地球接著說:“我本來是宇宙中最耀眼、最漂亮的一個星球,我美麗的迷彩服上有海洋的藍色、森林的綠色、云朵的白色,它們交相輝映令人喜愛。可是人類一點兒也不愛護我,他們鑿傷了我的皮膚、損失了我的毛發、弄臟了我的血液、折斷了我的筋骨……望大人明查,還我公道。”
衙門大人:衙門大人拍著驚堂木吩咐到:“帶被告──人類上堂”。
被告人類:人類傲慢的走進大堂申辯說:“我何罪之有?我憑著聰明和智慧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使很多行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它們感謝我還來不及呢。不信請聽我的證人說話”。
衙門大人:傳被告證人上場。
被告證人甲:沙漠來到堂下理直氣壯地說:“人類多么勤勞,是他們不斷開墾林地才使我們的生存空間從5%猛增到25%,讓我們的廣大同胞可以聞風起舞,人類是我們的恩人,我證明人類無罪。”
地球扮演者:地球搶著說:“我也有證人。”
衙門大人:傳原告證人上場。
地球證人甲:“我原是一條清澈美麗的小溪,可人類把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入我的體內,從此,我再也沒看見過漂亮的洗衣姑娘,沒聽到過小朋友的喧鬧聲了,就因為我失去了清白啊,我證明人類有罪”。
被告證人乙:“大人,我是塑料制品,愿為人類作證。是聰明的人類給了我永恒的生命、給了我眾多的伙伴兒、給了我們施展才華的市場,我變成一次性杯子、碗、桌布、方便袋等等方便人類,難道不好嗎?”。
地球證人乙:“我是地球的證人大山,原來我不僅有漂亮的裙衣,還有許多動物朋友,可自從人類向我宣戰以來,裙衣弄亂了、動物們逃跑了……我現在滿目創傷,不堪入目,這難道不是人類的過錯嗎?”。
衙門大人:“好了!好了!無須再作證明,本官已有明斷。地球句句屬實,你確實受到了人類危害,本官判你無罪,回家好好養傷去吧!人類聽好,你雖然聰明能干,但是你把自己的方便和幸福建立在地球的痛苦之上,并且還強詞奪理,無羞愧之心,本官判你有罪。望你能悔過自新,將功贖罪:回家大量植樹造林、治好廢氣廢水、還地球的健康和美麗。人類知罪嗎?
地球扮演者:知罪。我愿意服從判決。
衙門大人:退──堂。”
主持甲:生動的小品讓我們明白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破壞生態平衡,影響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聽完了下面的童話,大家會感受更深。
(四)新編童話《“四害”的自白》。
1、噪音扮演者:朋友們,近年來我們噪音的隊伍日益壯大,每天有成百上千輛汽車的喇叭聲,工廠的機器聲,人們的喧嘩聲等,好哇!這地球上已經是我們噪音的世界了。哈哈!多開心,多開心!我們想唱就唱,想喊就喊,想叫就叫,多么自由自在。我們能傷害人的聽覺,影響人的神經,妨礙人的消化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的正常工作。哈哈,多開心!
2、廢渣扮演者:老弟,比起我來,你差遠了!我占的地盤比你大,你看,大街小巷,旮旮旯旯,哪里沒有我的同胞?我們從工廠、農村、人們的居住區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要不了多少年,更多的土地、山川都將是我們廢渣家族的天下。我可以污染環境,傳播疾病,釋放毒氣,等我們把城市變成“廢渣城”后,人類就沒有安身之地了。
3、廢氣扮演者:哼!我廢氣比你們更有能耐,我升上天空,污染空氣,人吸了會得呼吸道疾病、肺癌、心血管疾病等。我在天上與灰塵等結合變成酸雨,落在地面上,破壞莊稼的生長,使樹木死亡。人類一旦飲用了這種含酸雨的水后,就會得胃癌、腸癌等疾病。看!我多能耐!哼!
4、廢水扮演者:老兄,你的能耐比起我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只要有我廢水流過的地方,魚蝦會死亡,莊稼不能長,人類見我就怕三分,誰還敢飲用?我甚至能施展魔法,讓好端端的人變成畸形。哈哈!哈哈!
主持人乙:數字有著奇妙的作用。有的數字給人欣喜,有的卻叫人倍感憤慨,聽完下面這組數字后你一定會感到吃驚。
(五)請聽驚人的數字:《地球上每天發生的事情》:
──消耗3400多萬噸標準的能源;
──400萬人因環境污染而致病;
──5.5萬公頃森林被毀壞;
──700萬噸肥沃地表土流失;
──1.4萬公頃土地變成沙漠;
──產生50多萬噸二氧化硫;
──產生1400多萬噸二氧化碳;
──產生100萬噸難以處理的有毒物質;
──幾十萬噸垃圾、毒物和石油傾入大海;
──20多個物種永遠消失;
──可計算的生態環境損失約20億美元。
(六)學生第一次調查匯報:陳述我們身邊嚴峻的環境問題。
(1)水土流失嚴重。我們是庫區移民地,在移民遷建中對土壤植被破壞嚴重。
(2)森林資源有所減少。大規模的城鎮建設及道路鋪筑使森林受到破壞。
(3)水體污染嚴重。污水、垃圾處理條件差,直接或間接的污染了長江。
(4)垃圾管理很差。市民隨處亂扔亂倒垃圾,特別是菜場周圍環境差。
(5)噪音嚴重。街上的電麻木、建筑工地、采石場等發出刺耳的噪音。
(6)蚊蟲、蒼蠅、老鼠等到處可見。鹵菜、燒烤等飲食店臨街安放極不衛生。
(7)市民有隨處吐痰、踐踏草坪、破壞鮮花樹木等現象。
(七)學生設計保護環境廣告詞。
(1)只有一個地球。
(2)保護環境愛我家園。
(3)花草也有情損害它也疼。
(4)愛護山林和綠地讓碧水藍天永駐人間。
(5)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6)地球──我們的家園。
(7)要想富多種樹。
(8)保護生態平衡人類才有安寧。
(八)學生第二次調查匯報:夸一夸身邊保護環境的人和事。
(1)街道及馬路旁建起了很多漂亮的`垃圾小屋。垃圾處理廠已投入使用。
(2)街道及馬路邊綠樹成蔭,移民新城規劃漂亮,到處有鮮花、草坪。隨時隨處可見忙碌的環衛工人把市區及道路打掃得干干凈凈。
(3)綜合治理工作人員已加強了對街道的擺攤設點和農貿市場的管理。
(4)縣電視臺開辟了“環保”專欄,有利于促使市民環保素質的提高。
(5)街道及馬路邊有看見不少宣傳環保的廣告牌,具有很好的警醒作用。
(九)學生交流情感體驗。
四、語文老師講話
同學們!今天以“環保”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非常成功。學語文、長才干、學做人,是語文學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讀、多看、多記、多寫、多說就能學好語文。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自覺地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只要我們人類共同努力,碧水藍天會永駐人間。
五、主持人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我們有責任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能生活的更好,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危害,學會給垃圾分類。
2.知道垃圾可以變廢為寶,萌發幼兒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
2.各類垃圾實物若干。
3.用大紙盒自制的紅、黃、綠分類垃圾桶各一個。
活動重難點:
了解垃圾危害,學會保護環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你覺得什么地方漂亮?(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來)
2.但是呢,我們小朋友也發現了幼兒園有不美的地方。你覺得什么時候我們幼兒園不漂亮(幼兒交流)老師也發現了,當幼兒園有垃圾的時候,花草被破壞的時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課件1,談談垃圾的危害。
1.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看一些圖片,仔細觀察,看你能發現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
(1)你們看見了什么?
(2)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么感覺?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3)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么樣?
三、怎樣保護環境。
1.引導幼兒積極探討:知道了垃圾有這么多害處,那么現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怎樣才能保護我們幼兒園的環境,讓我們的幼兒園變得更美呢?
2.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都知道不能亂仍垃圾,垃圾要放進垃圾桶。可是垃圾有許多種,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顏色,你們知道垃圾應該怎樣放嗎?
四、看課件2,學會給垃圾分類。
1.認識三個垃圾桶,了解垃圾的分類。
綠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紙類、金屬類、塑料類、玻璃等是可以收回去經過消毒、加工還有用處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請個別幼兒說說知道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黃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廚房垃圾,如菜葉、剩飯菜、果皮等。(請幼兒說說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紅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廢舊電池。熒光燈、過期的藥品、化妝品是它的好朋友。
2.幼兒張貼垃圾圖片。
垃圾桶就是垃圾的家,老師這里有一些垃圾圖片,你們能幫助它們找到家嗎?找到了就貼到它的家里去吧!(幼兒張貼如有錯誤請個別幼兒糾正,并說出原因。)
五、欣賞沒有垃圾的優美風景。
1.小朋友真能干,如果每一個人都愛護我們的環境,那么地球會變的怎樣呢?
2.(看課件)你覺得這樣的環境好嗎?每天在干凈、漂亮的地方生活,心里會是什么感覺呢?
六、看課件,參觀環保小制作展,了解有些垃圾可以變廢為寶。
1.我們都知道垃圾危害著人類和地球上生物,但是有些垃圾還能變成寶貝呢?想看看嗎?
2.幼兒看課件后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延伸活動:為幼兒園設計制作環保垃圾桶。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教育幼兒要從我做起,注意保護環境,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大圖片兩幅(美麗的家園圖和被污染的家園圖)
小貓的信一封;空白的地球圖四張;勾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小朋友,你們明白嗎,此刻在我們周圍有一種十分可怕的病毒,是什么?
2、小貓也不幸染上了"病毒",它被送進了醫院,正在理解治療。它給我們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
二、教師念"小貓的信"(附后),同時出示兩張大圖片。
三、討論:小貓的家園環境的變化
1、小貓的家原先是怎樣樣的?(青青的山,藍藍的天,綠油油的草地,魚蝦肥又壯,空氣新鮮.......)。
2、之后又怎樣樣了?(天空灰蒙蒙,河水又臟又臭,還漂著油和死魚,河邊堆滿了垃圾,空氣也不新鮮了.......)。
3、小貓的家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工廠的污水排在河里,空氣中的黑煙,機器產生....)。
4、環境的變化對小貓有什么影響?(小貓睡不好覺,也吃不到新鮮魚,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病毒滋長了)。
5、我們是喜歡怎樣的小貓家呢?為什么?
四、讓幼兒結合自我的生活環境展開討論,使幼兒明白環境污染會給人類和動植物帶來很大的災難,從而教育幼兒要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
1、環境的污染給小貓帶來了很大痛苦,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是喜歡怎樣的環境呢?為什么?你不喜歡怎樣的環境?為什么?
2、你還明白污染的環境會帶來哪些災難?
3、那么,怎樣才會有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優美的環境呢?我們小朋友能夠做些什么?
(如:地上有果皮、紙屑時怎樣辦?在綠化帶上玩時,看見有人在搞破壞該怎樣辦?)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6頁。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前面學習了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方法。這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教學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點解決學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礎上理解算理,引導學生直觀操作,經歷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的探索過程,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讓學生正確快速的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主動參與新知識的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跟著環保小組的同學一起學習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下面我考一考大家掌握了嗎?
搶答:25+4=69-5=16+30=78-50=
指名說一說25+4和16+30的計算方法
談話:環保小組的同學們不僅在學校里搞護綠活動,他們還來到了校外,來到公園里。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一)看情境圖,找信息:
1、提問:從這幅圖中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找出的信息:小紅:“我撿了7個塑料袋”
小明:“我撿了25個塑料袋”
小東:“我撿了9節電池,22個易拉罐。”
小林:“我撿了16節電池,8個易拉罐。”
2、提問: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可能出現的答案:
1、小紅和小明一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
2、小林和小東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3、小林和小東一共撿了多少節電池?
(將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動手解決25+7的算法。
1、師:我們先來解決“小紅和小明一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
2、師:25+7怎樣計算,請同學們自己動腦筋想一想,用學具擺擺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中說一說。
3、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情況。
4、小組匯報:找幾名學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
(1)數出25個小棒,在繼續數7根,一共數了32根。
(2)數出2捆5根小棒,再數出5個和那5根合起來就是一捆,再拿2根,一共是三捆2根,就是32。
(3)先數出2捆5根小棒,在數出7根,5和7加起來是12,在和20合起來是32。
[邊說邊板書:25+7=32個
205
12
先算5+7=12再算20+12=32]
5、小結:我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計算出25+7=32,在后面的學習中你用哪種方法計算快,就用哪種方法。
(三)獨立計算22+8,16+9
1、剩下的兩個問題怎樣列式?(22+8,16+9)怎樣計算,請同學們在組內利用學具幫助你們解決。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
3、學生匯報計算方法。
22+8=30個先算2+8=10再算20+19=30
16+9=25節先算6+9=15再算15+10=25
4、討論:3個算式在計算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思考后發言。
師生共同歸納: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而且個位相加都滿十了。[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三:鞏固練習:
(一)想想再回答
4+8=6+7=5+7=
34+8=26+7=15+7=
(二)擦亮眼睛找答案
35+827+447+619+8
31534327
(三)登山護綠:
1、談話:環保小組的同學還不怕辛苦,登上高山進行保護環境的活動。我們也不要落后,看看誰登的最快。
2、自主練習第1題。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四:歸納總結
談話:今天我們和環保小組的同學一起活動了,你們有什么收獲?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7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耳朵的功能,對人體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二、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圖片
三、幼兒已有相關知識經驗分析幼兒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們了解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但對于如何保護耳朵了解較少。
四、教學活動
__教師帶領幼兒以開火車形式進入活動室。
__教師出示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__幼兒相互觀察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前面凹進去,后面凸出來,這樣的耳朵才能聽得更遠更清楚)。
__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從而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__放錄音、聽故事。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__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圖片學習怎樣保護耳朵。
__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除了保護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還要注意不傷害別人的耳朵。
__教師帶領幼兒學小花貓走路離開活動室。
五、教師自我評析
聽故事是幼兒很易于接受的教學形式,通過聽故事,加深了對耳朵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保護耳朵的意識。
幼兒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老師出示的圖片的引導,很輕松的掌握了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內容附錄傷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樹公寓里安靜極了,玩了一天的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發出了呼嚕,呼嚕的鼻鼾聲。
"咳、咳、咳"咦?是誰在咳嗽啊!噢原來是樂樂的小耳朵。歡歡和鼠標娃娃的小耳朵趕緊關切地問:"你怎么了?是生病了嗎?"樂樂的耳朵生氣的說:"都怪樂樂,他今天游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體里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渾身濕淋淋的,都生病了。"說完樂樂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來。看到樂樂的小耳朵哭了,歡歡的小耳朵也生氣的說:"歡歡也不知道保護我經常帶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歡歡在家里聽音樂時,把音響的聲音調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響,什么也聽不見了。"說完歡歡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難過的趴在一邊。
"唉"鼠標娃娃的耳朵嘆了一口氣說:"鼠標娃娃也是個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護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難受了。這不前幾天鼠標娃娃還把一粒小豆子塞進了我的身體里,多虧醫生把小豆子取出來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生氣,最后它們決定要離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什么也聽不見了,因為他們的小耳朵不見了,他們急得到處去找,可小耳朵們卻說,只有等樂樂、歡歡、鼠標娃娃知道怎樣保護他們了,它們才回來呢!小朋友們請你們幫他們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耳朵呢?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從活動效果來看,教學難度適宜,教學準備充分,視頻資料、課件的運用有效幫助幼兒對動物耳朵功能的認識,引導幼兒不斷探索耳朵的秘密。學會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關于環保的教案怎么寫篇8
活動名稱:關緊水龍頭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節約用水的環保意識,教育孩子愛護和保護水資源。
2、引導幼兒了解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
活動準備:臟手帕、水盆、毛巾、洗衣粉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臟手帕:引導幼兒講出洗干凈
二、啟發幼兒討論水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知道水很重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大家都要節約用水)
三、欣賞理解兒歌“水龍頭”
1、欣賞兒歌“水龍頭”。
2、提問:水龍頭為什么要哭?
3、怎么才能讓水龍頭不哭?
4、一起念念兒歌。
四、分組到幼兒園各處去檢查,幼兒園里水龍頭有沒有在“哭”。
活動延伸:教師鼓勵幼兒制作節約用水的宣傳標記,貼在洗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