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數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應數量的物體。
2.引導幼兒通過操作、目測等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鞏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
3.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教具:
投影儀一臺,動物園幻燈片若干張,錄音機一臺,音樂磁帶一盒,數字卡片若干張。
學具:
第一組,印有數字的作業紙人手一份(見圖一),油畫棒若干盒;第二組,數字紙卡(見圖二)人手一份,實物印章每人一個;第三組,實物圖片(見圖三)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盒,數字卡片若干張。有點卡標記的信箱三個,貼有不同數字的信封人手一個,1~6小數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
2.環境布置幼兒坐在地毯上成半圓形,每人面前放一個小盤子(盤內1~6個小數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兒后面搭建數的王國,用大型積木搭三個門洞,分別標有數字1、2、3。
【活動過程】
一、集體嘗試活動設置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一封信):師:今天啊,老師收到了一封數字王國的國王寫給我們中(1)班小朋友的信。(教師讀信)師:我們一起開汽車去動物園,好不好?(音樂聲,幼兒做開汽車的動作)出示幻燈片(一),到達動物園。
嘗試一分別出示幻燈片(二)、(三),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鞏固對數字4、5的認識。
師:我們到了館,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取出相應的數字。
嘗試二出示幻燈片(四),請幼兒目測動物數量,認識數字6。
師:它們有幾只?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數字6)6像什么呢?請小朋友從盤中找出數字6,集體認讀數字6。
請幼兒討論講述6還可以表示什么?
嘗試三游戲看數取物。
師:這是數字幾?(出示數卡)請小朋友從小盤內試著拿出相同數量的玩具,邊拿邊說:l、2、3個玩具和數字&t;做朋友。教師引導幼兒反復練習。
師:現在我們到數字王國去玩好不好?
二、小組活動介紹每組的游戲內容及規則:
師:小朋友看,數字王國有三個進口,分別為1號門、2號門、3號門。每個門內都有一組游戲。
第一組看數字做點卡師:請小朋友先看清數字是幾,再畫圓點,邊畫邊說:1、2、3數字&t;和&t;個圓點做朋友。
第二組看數字印圖形師:請小朋友先看上面的數字是幾,就在旁邊的格子里印幾個實物圖形,邊印邊說:1、2、3個圖形和數字&t;做朋友。
第三組看實物貼數字師:先看卡片有幾個什么,再把能表示它的數字貼在上面的格子里,邊貼邊說個什么數字和數字&t;做朋友。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組游戲,隨歡快的音樂聲進入作業區。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講述,檢查操作過程及結果。
三、活動評價(師生互評)1.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卡片,集體進行評價,表揚邊操作邊講述的幼兒。
2.教師小結活動情況。
3.以寄信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想不想和數字娃娃交朋友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信封,請你們把自己做的寄給它們好不好?
幼兒粘貼,教師講解寄法:請小朋友先試著在信箱上找到信封上數的好朋友,再把信放到相對應的信箱里,邊放邊說:數字&t;和&t;個圓點做朋友,這樣信就能寄出去。
幼兒逐一寄信,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反思與分析:
在活動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錯。有薛力偉、頂頂、馬子悅、德德、這幾個小朋友認識了數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時出了錯誤。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對他們幾個再次引導最后也完成的不錯。只有給孩子們時間,一定會越來越棒的。加油寶貝們!
小百科:6是5與7之間的自然數。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中的一員。
大班科學優質課《比一比》高矮輕重公開課視頻3個+配套課件PPT+教案(比比)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大小,并用身體語言認識和理解大小標記。
2、學會看標記給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并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兔的蘿卜地背景圖,籃子,操作材料蘑菇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按蘿卜特征分類。
師:“今天,小兔家的蘿卜豐收了,他請老師和小朋友來幫他拔蘿卜,你們愿意嗎?”
1、出示兩個蘿卜。
師:“好,老師先來拔!”“你們看,這兩個蘿卜有什么不一樣?哪個大?哪個???”
2、出示兩個籃子。
師:“我們把拔好的蘿卜放到籃子里,你們看,這兩個籃子有什么不一樣?”
“你們說,大蘿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里?小蘿卜呢?”
教師示范,邊放邊說:“大蘿卜放到大籃子里,小蘿卜放到小籃子里。”
3、請個別幼兒給蘿卜分類。
師:“小兔要來請小朋友來拔蘿卜了,小兔說,要小朋友把蘿卜放進籃子時大聲告訴他:大蘿卜放到大籃子里,小蘿卜放到小籃子里?!?/p>
教師在幼兒操作時先提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4、拔完后,教師指著大籃子問:“這個籃子里裝的是什么?”
指著小籃子問:“這個籃子里裝的是什么?”
二、認識大小特征標記。
1、出示大小標記。
小兔神秘地從籃子里拿出了兩個標記。
師:“這里有兩個標記,上面畫得是什么?這兩個小人的動作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也來學一學!”
大標記:兩只手伸出來,兩腳分開,表示大的意思。
小標記:這個小人啊,身體轉過去了,只看到了后面的頭發,他的手靠著身子,兩腳并攏,表示小的意思。(幼兒學說大小標記。)
三、游戲鞏固認識大小標記。
師:“我們來做游戲啦,老師拿出什么標記,你們就做什么動作,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為蘿卜匹配標記。
師:“小朋友們,這個籃子里裝的是什么蘿卜?應該幫小兔選哪個標記貼上去?”
請幼兒來貼,邊貼邊說:“大標記送給大蘿卜,小標記送給小蘿卜?!?/p>
四、按大小標記進行分類。
1、讓幼兒每人拿操作材料。
師:“我們這兒有小朋友愛吃的蘑菇呢,你們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的大?”
2、分組讓幼兒把蘑菇送到有大小標記的籃子里。(要求邊送邊說:大蘑菇送給大標記,小蘑菇送給小標記。)
五、結束。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大標記和小標記,我們的教室里也有大的東西和小的東西,我們一起找一找?!币龑в變河^察后面的墻飾。“幼兒園其他地方也有,我們出去找一找。”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按規律排列的美
2.鞏固對紅色、黃色、藍色的認識,嘗試按顏色規律進行排列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紅、黃、藍色花若干
2.環境創設:布置花園場景,并貼上按“紅黃紅黃”顏色規律排列的標記
活動過程:
1.禮物激趣
出示禮物盒,以神秘口吻引導幼兒想打開禮物盒來看看
引導語:禮物盒里有什么?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數一數共有幾朵花?幾朵是黃色的花?幾朵是紅色的花?
2.一一對應
(1)引導語:這些花如果這樣放著它們很快就會枯萎。這里有個大花園,我們把鮮花種到花園里去,好不好?
(2)引導幼兒觀察花園場景中的標記,了解花園場景的布局,看看里面有什么。啟發幼兒思考:花園里的標記有什么用?要怎么種花才能讓花園變得更加整齊、更加美麗?
(3)小結:花園里的標記是為了方便我們種花,大家種花的時候要看清楚花的顏色,然后把花種到和它一樣顏色標記的地方
(4)請個別幼兒示范,把花一一對應種到花園里去
3.感知規律
(1)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種好的花,發現并找出排列規律,思考:種上花后的花園美嗎?這些花是怎么排隊的?
(2)小結:花園里的花是按“紅黃紅黃”的規律排列的,有規律地種花會使花園既整齊又好看
4.動手種花
(1)出示操作材料《種花》,提出任務:小朋友,你們看這邊的小花園還有很多花沒種完,請小朋友一起幫忙種花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一開始我就以“一份神秘的禮物”來緊緊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當他們打開禮盒,看到了這么多漂亮的花都興奮不已,我就設計了讓幼兒盡情討論的環節。不僅讓幼兒與伙伴之間有了交往,還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大家都收到了這么多花,該怎么辦呢?”為了讓幼兒有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我就設計了種花的這種形式。
整個活動環節都環環相扣,有聯系性,幼兒之間有了比較好的交流,師幼能夠互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觀察能力。在活動中幼兒體驗了種花的樂趣,大部分幼兒能根據顏色、點數對應種花,有少數幼兒由于事先沒有觀察花的數量就直接種花而出現了不能和點數對應的現象以及顏色弄錯的現象,在小朋友賞花時發現了,幫助他們改正了過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4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a、按特征分類。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這里有哪些圖形?它們有什么不同?教師在黑板上畫三個方格作為圖片的家,啟發幼兒將相同的圖片送進一個方格中。請一位幼兒上來送圖片回家,邊送邊說: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
b、制作特征標記。
——教師指著一個格子中的圓形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說說:這里是什么圖片?它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什么標記來表示?(引導幼兒用畫圓來表示)
——接著引導幼兒制作三角形,方形,大、小標記,指導方法同上。
2、操作活動。
a、第一、二、三組。
——制作大小標記: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動物?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大小分別將大動物或小動物圈在一起,再在方框中畫出大、小標記。
b、第四、五、六組。
——制作形狀標記: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將相同形狀的物體圈在一起,并在旁邊的方框里畫出形狀標記。
——觀察各種形狀的積木,請你給三角形的積木涂色。
3、指導幼兒操作,并進行活動評價。
活動目標:嘗試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制作形狀或大小標記。
活動準備:1、教具:大小三角形各一個,大小圓形各一個;大小方形各一個。
2、學具:幼兒用書,人手一支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經開始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習數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學習中、活動中缺少協商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完整。
活動目標
1.體驗數量為5的物體分成兩部分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能用標記和數字等符號記錄分的結果。
2.能與同伴協商,學習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體驗分享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數目不相同。
2.語言的完整描述。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10張男孩圖片1張女孩圖片1張操作單若干張梨卡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分水果
1老師家里來了兩個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請小朋友幫老師把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在操作單上記錄下來,并給大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2.出示五個蘋果請小朋友來分一分,要求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并記錄下來,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3.引導小朋友討論:兩次分的結果一樣嗎?幫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樣。
4.再將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要和前兩次不一樣,可以怎樣分?
二.操作活動:分水果
1.發放梨卡片和操作單。
2.兩個小朋友自由結合,分工合作。引導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一人分水果,一人記錄結果)
3.展示小組操作單,并向大家講述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和記錄結果,同時學習同伴的記錄方式。
4.集體檢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記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兩份有多種不同的分法。
三.活動延伸
1,帶領小朋友玩“對口令”的游戲。
2.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分東西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我運用了家里來了客人,要給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來引導孩子進入課堂,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也很踴躍。
在操作活動時,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過程遇到了困難,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還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膽。
再重新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會把操作活動這個環節加上逛超市,準備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小朋友先去超市買水果,然后再分水果,這樣會讓學習更加貼近生活,不但學習了生活常識,還給小朋友一個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數量食物的圖片。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1-5點卡、毛毛蟲貼畫、紗巾各若干條。
2、大圖書一本,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2.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尋找食物,感知5以內的數量。
1、教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去找些東西吃。
(1)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依次向場地撒小圖片。
(一個蘋果,兩只梨,三根香蕉,四顆葡萄,五片樹葉。)
(2)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著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
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2.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數數有幾個?
教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賞故事,拓展對數量的認知。
1.教師: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蟲,它也出來找東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2.師生共同閱讀大圖書
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猜猜中,鞏固對數量的認知。
四、點卡找朋友,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1.出示點卡,點子數代表第×天
提問:毛毛蟲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動。
幼兒每人取一張點卡,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卡片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動評價。
操作正確的小朋友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獎勵,在同伴和教師幫助下完成的幼兒
同樣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鼓勵。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的設計篇7
設計意圖:
讓幼兒能正確的使用方位詞:前、后。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并讀準字音。
活動目標:
1、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認識和區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對數學活動感興趣。
3、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地表述,并讀準字音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慢羊羊頭飾一個
2、灰太狼頭飾一個
3、喜羊羊頭飾(與男幼兒人數相同)美羊羊頭飾(與女幼兒人數相同)
4、大樹一顆(灰太狼藏在大樹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個
6、玩具若干個(分別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創設活動情景:教師的一頭坐著孩子,中間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點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點玩具,另一頭放一顆樹,灰太狼藏在樹后面。
8、經驗準備:幼兒對灰太狼與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以自身及客體為中心,區分前面和后面。
難點: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對數學活動感興趣,學習正確使用方位詞前后。能用方位詞正確完整的表述,并讀準字音。
活動過程:
1、做拍手律動,(上拍下拍前拍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來,提問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來,現在你的小手在身體的那面,小手在身體的前面。
3、提問:老師在你們的那面,老師在我們的前面。老師轉過身去,提問:現在你們在我的那面,我們在老師的后面。
4、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站在老師的前面,提問:現在__小朋友在老師的那面,__在老師的前面,在請一個小朋友站在老師的后面。提問:他站在老師的那面,他站在老師的后面。
5、點一個小朋友,指定,請你過來站在我的前面,在請一個,請你過來站在我的后面,提問幼兒,我的前面有誰,我的后面有誰。
6、引起興趣:
談話導入游戲,分配游戲角色。
師: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喜羊羊與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幼:我喜歡……
師:嗯,那今天啊,韓老師來扮演慢洋洋,我們小朋友來扮演小羊,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好不好。
7、電話鈴響,懶洋洋接電話。
師:(鈴響后)喂,你是誰???哦,你是熊媽媽???你打電話找
我懶洋洋有什么事?哦,你是說你家熊寶寶的玩具被灰太狼給偷走了,你想讓我懶洋洋來幫你把玩具找回來是不是啊?那我問問我的小羊們愿不愿意幫你們!小樣們熊寶寶的玩具被灰太狼給偷走了,你們愿不愿意幫熊寶寶吧玩具找回來啊。(愿意)熊媽媽,你聽到了嗎?小羊們都說愿意,那現在我們就開始準備來幫助你了。
8、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師:現在這樣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們小樣們現在要好好的教訓一下他,等會兒和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過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要是通過的話我才能讓你們去抓狼,有沒有信心。(有)聽命令行動
教師發號口令:
現在所有的小羊聽著,小男孩現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現在聽我口令。
1)請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請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請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請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兩步。
(好現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方位詞
師:現在我慢洋洋要和喜洋洋一起去偵察敵情了,我們輕輕的走過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記著,一起出動去把它抓起來。
慢羊羊帶著喜羊羊輕輕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動抓狼,要求會說: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請美羊羊在旁觀戰,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蹤跡。
美羊羊出動,尋找玩具,要求會說: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方位詞
師:(電話鈴第二次響)喂,是熊媽媽?。∥覀円呀洶鸦姨撬麄冏砹耍疫€把熊寶寶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們的小樣們說謝謝啊!{熊媽媽說,謝謝小羊們}(不用謝)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見!熊媽媽!
師:熊媽媽說請美羊羊們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寶寶的前面,請喜洋洋們把抓來的狼放在熊寶寶的后面。
(幼兒上前按要求擺放。)
11、游戲結束:我們的抓狼任務成功,表揚表揚自己。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以后并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為了不使整個過程看起來太亂,在去尋找玩具和抓狼的時候我沒有請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請個幾個,由于過于緊張還給漏掉了一些個環節,導致整節課看起來過于簡單,時間也顯得太短,評課的時候領導和老師們提出的錯誤點和建議對這節課看來都很有用,通過評課這節課也顯得條理更加清晰了,謝謝領導給了我這次機會,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加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