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設計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1
一、班會目的:
通過主題活動使學生意識到地球已被人類自身損害了,喚醒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提高學生投身環保,防止污染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班會準備:
錄音帶、小品、歌舞、廢電池
三、班會過程:
甲:茫茫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就是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
乙:曾幾何時它是那樣的美麗,綠色的森林、歡歌的鳥兒、奔跑的野獸,讓我們在一條大河的波浪里重溫它的美麗吧!
甲:請聽歌曲《一條大河》
甲:我們的地球家園曾經是那樣的生機勃勃,可現在它卻千瘡百孔。
乙:人們砍光了森林;填平了湖泊,終于水災爆發了,沙塵暴來了,地球變暖了。
甲:今天我們在一起只想告訴大家: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好好善待它。請聽配樂詩朗誦《地球,我的母親》。
甲:地球,我們的母親,如今它卻遭受著日益嚴重的危機,同樣有著波浪的大海邊,今天有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看短劇《哭泣的美人魚》。
甲:多么悲慘的故事,但愿這樣的悲劇以后再也不要發生了。
乙:在人類文明的號角聲,大地母親的乳汁正在一天天枯竭,她的秀發——森林被人類剃光了;她的血液——河流被人類污染了。我們仿佛聽到了地球的哭泣。(現代歌舞《地球媽媽在哭泣》)
乙:人類一度貪婪地用著、浪費著地球所給予的一切,從不珍惜,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為所欲為。終于有一天發現,一切已發生了變化。請看小品《防毒面具》。
甲:地球已向我們發出了警告,我們只有立即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請聽我們同學的聲音。(由班長宣讀收繳廢電池倡議書)
乙:前段時間我們向大家提出了收集廢電池的設想,同學們也紛紛行動起來了,讓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收集的廢電池最多。
(以小組為單位,收繳廢電池。由老師給數量最多的小組頒發環保衛士獎)
甲:我們雖然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
乙:但我們向往綠色的森林,小鳥的歌唱。下面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同學為我們的明天設計了怎樣的家園。
(個小組展示自己設計的設計圖,由同學組成的評審團評審,重點考慮生態、環保等因素)
甲:春天到了,
乙:又是一個放風箏的季節。
甲:我們放飛希望,愿這希望飛到城市和鄉村,
乙:根植在每個人的心里。
齊:愿這希望使我們地球人手相扶,心相連,共同締造地球家園美好的未來。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并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了解錢幣與購物的關系。
3、幼兒嘗試制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
2、聯系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制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超市里的購物體驗
(一)尋找、認識價格
1、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點的價格。
2、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
1、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2、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制作價格卡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并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制作價格卡
1、幼兒給班級物品制作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游戲。
四、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制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制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系,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并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五、設計評析
現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于錢幣與價格的關系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實、輕松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野菜,了解其名稱、外行特征、用途。
2、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制。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力能力,體驗合作共享的快樂。
4、激發幼兒喜歡吃野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幼兒準備挖野菜用的工具:鏟子、籃子。
2、鍋、鏟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料,雞蛋、豬肉適量。
3、師、幼、家長一起搜集野菜圖片、實物,創設資料區。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吃過野菜嗎?吃過什么樣的野菜?什么味道?
2、你還認識哪些野菜?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小區的小山上有好多野菜,小朋友想不想去挖?
4、挖野菜需要什么工具?挖野菜時應注意什么?
二、上山挖野菜。
1、引導幼兒探索不同野菜的挖法。
①苦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才能挖出它的根?②薺菜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③婆婆丁主要吃它的什么?怎樣挖呢?④灰灰菜、扁針芽?
2、幼兒分散挖野菜。
①教師進一步強調安全:不亂跑,不可以拿著工具打鬧,注意別把泥土弄到衣服上和眼睛里,不挖不認識的野菜,看見洞口不掏不挖。②引導幼兒辨認、采挖各種野菜。
三、擇野菜。
我們小朋友從山上挖回了這么多野菜寶寶,可這些野菜寶寶都迷了路找不到家了,而且,他們的衣服也都臟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野菜把臟衣服換掉,并把它們送回家?教師指導幼兒擇菜、分類。
四、野菜自助大餐。
1、這些野菜寶寶很想成為我們小朋友的朋友,你知道怎樣和它交朋友嗎?(喜歡吃它)
2、引導小朋友討論各種野菜的吃法。
3、分組合作設計一份食譜。
4、教師分組指導幼兒烹飪。
5、舉行野菜自助大餐。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4
活動名稱:
健康《我愛洗手》
執教年齡班:中班
執教教師:劉某某
設計思路:根據幼兒5歲的成長過程中,幼兒已熟知怎樣講究衛生,如何洗手,但本節課主要講讓幼兒知道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有多厲害。
活動目標:
1、結合動畫,讓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2、教會幼兒正確洗手。
3、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
活動難點:
幼兒的安全意識與能力。
活動準備:
1、相關繪本故事(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洗手視頻
2、毛巾洗手液洗臉盆。
3、洗手兒歌。
活動過程:
1、課題導入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假期有點長呢?是為什么呢?(幼兒分別回答)
(2)對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我們才會延遲開學,那大家知道這個病毒是什么嗎?
2、播放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讓幼兒了解,并且思考我們怎么做才會戰勝病毒呢?(幼)分別回答勤洗手,不出門,多吃蔬菜,堅持午睡)
3。(1)師提問:我們需要怎么正確洗手呢?我們—起來看動畫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手的吧。
(2)播放洗手兒歌
生回答用洗手液,小手搓一搓,用水沖—沖,還要用干毛巾擦干凈。
(3)教師示范正確洗手步驟。
4、游戲:我會洗手
游戲介紹:找兩位小朋友做示范,手臟了應該怎么辦,看誰洗的干凈。
四、活動結束:
《洗手兒歌》
小手先沾濕,抹—抹肥皂
搓一搓雙手,好多的泡泡
大家—起這樣做,預防最重要
活動延伸:帶領小朋友到生活區體會洗手的樂趣,并且提示小朋友每天要保持衛生,勤洗手
教學反思:
教學資源:
涵蓋教案設計中涉及的故事、兒歌、游戲、歌曲等內容,若是繪本教學,具體要求如下:
《洗手兒歌》
小手先沾濕,抹—抹肥皂
搓一搓雙手,好多的泡泡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青菜有營養,不再抗拒吃青菜。
2、在品嘗活動中喜歡吃青菜。
3、用牙齒模型演示、牙齒熱身操等方法練習咀嚼。
4、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則。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青菜人手一份,青菜做的衣服,背景音樂,牙齒模型,各種青菜烹制的食物,餐具等
活動過程:
1、鞏固對青菜外部特征的了解,知道青菜很有營養。教師:你們今天帶來的是什么呀?青菜是什么樣子的?有沒有發現一樣細細的東西藏在哪里?吃青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好處?
2、現場調查,了解幼兒不喜歡吃青菜的原因。
教師:但是為什么青菜這么有營養小朋友們卻不愛吃呢?這是為什么?
總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因為吃青菜容易卡住喉嚨,所以很多小朋友都不愛吃。
3、教師講述故事,引發對此問題的興趣和關注。
教師:青菜媽媽遇到了一件難過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青菜媽媽說那個愛搗蛋的家伙藏在哪里?它總會干什么壞事?
4、通過提問和討論,幫助幼兒找到對付"卡卡"的方法。
教師: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對付卡卡,吃青菜的時候不被卡住?
教師依次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出的方法,并跟著音樂用動作表示出來。
小結:其實我們的牙齒也像刀一樣,能把青菜切碎,更能把卡卡切斷,切小,切碎!
5、咀嚼游戲,加強幼兒對咀嚼的認識。
牙齒熱身操,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中邊念兒歌邊運動牙齒。
提問:這個牙齒熱身操是怎么做的?你能上來做一做嘛?
總結:今天我們學會用牙齒像刀一樣把卡卡切碎了,美味的青菜就可以下肚了!
6、幼兒品嘗活動,鼓勵幼兒大口咀嚼青菜。
總結:今天我們打敗了卡卡,沒有被卡住,青菜好吃嗎?其實除了青菜,像菠菜,芹菜等等的長葉菜里面也都藏著卡卡,你們現在會對付它們了嗎?怎么對付?用大牙齒用力地把菜咬碎,就不會被卡住了!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
2、學習正確的用眼衛生和用眼習慣。
活動準備:PPT 圖片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知道有關眼睛的常識。
活動難點:判斷用眼衛生圖片的對錯。
活動過程
一、理解故事1、小朋友們看看這是誰?(出示戴眼鏡的小貓的圖片)這只小貓和平時的小貓有什么不一樣?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戴眼睛的小貓》,猜一猜小貓為什么會戴眼鏡呢?
2、講述故事《戴眼鏡的小貓》
3、提問:
1)故事講完了,誰來告訴我小貓怎么會戴眼鏡呢?(小貓看見老奶奶戴眼鏡很羨慕)
2)小貓戴了眼鏡之后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門檻變高,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看見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嚇得掉頭就跑)
3)發生了這些事后小貓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4)小貓戴眼鏡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可是為什么老奶奶每次看報紙都要戴眼鏡呢?(因為老奶奶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了)
4、小結:老奶奶年紀大了,視力退化了,眼睛變成了老花眼,也叫遠視眼。遠的東西看得見,而近的東西看不清楚了,必須要帶著老花眼鏡才能看清楚,而小貓的眼睛很好,帶了眼鏡反而看不清東西了。
二、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學習用眼衛生和用眼習慣
1、老奶奶戴的是老花鏡,那老師戴的什么眼鏡呢?(近視眼鏡)
2、老師為什么要戴近視眼鏡呢?(眼睛不好)什么是近視眼?為什么會變近視眼呢?(遠的東西看不見,戴了近視鏡才能看清楚)
3、小結:__小朋友覺得老師因為…所以帶了近視眼鏡,其實老師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可沒戴眼鏡,后來因為自己不好好愛護眼睛,不注意用眼衛生,所以就變成近視眼啦!
4、我們小朋友可不要像老師這樣不愛護眼睛哦。你們都知道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呢?
5、小結:小朋友要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注意平時的用眼習慣。看電視要離電視遠一點,看的時間不能太長;不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畫畫、寫字;使用的時間長了要休息一下,看看遠方。我們也可以多做做眼球操。
6、老師在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放了一張關于用眼衛生的圖片,我想看看小朋友會不會保護自己的眼睛,請小朋友幫我看看圖片上小朋友做的對不對,如果你認為他是對的,請貼在打鉤的這塊黑板上,如果你覺得他做的不對,請貼在打叉的黑板上。(幼兒自由貼圖)
7、請小朋友說說你貼的是哪張圖,你貼在打鉤還是打叉的地方,為什么?
8、小結:小朋友們真棒,都知道我們應該…(正面),這樣做是對的,而…(負面),那樣做是錯的。我們都了解了正確的用眼衛生的習慣,我們平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吧。
三、延伸活動,比眼力師: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哎,這兩張圖片看上去好像是一模一樣的圖片,但是里面的圖案有好幾處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里呢,小朋友一起來找找看吧。
附:《戴眼鏡的小貓》
在一座紅房子里,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只小貓。老奶奶年紀大了,每次看報紙時都要戴一副紫色的眼鏡,小貓看了很羨慕。有一天,老奶奶看完報紙,沒來得及把眼鏡放好,就被另一位老奶奶叫走了。小貓終于有機會了,它戴著老奶奶的眼鏡,高興地往門口跑,走到大門口,一看,哎呀,門檻怎么變高啦!
它用足力氣使勁往上跳。只聽"咚"的一聲,小貓重重地被摔倒在地上。小貓又覺得肚子餓了,想找點東西吃。它剛走到老鼠洞口,就看見對面走來一只很大很大的老鼠。
小貓嚇得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這準是一副魔鏡,我還是把它給老奶奶放回去吧!小貓悄悄的把眼鏡放到了老奶奶的桌上。
中班健康教案設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魚的營養價值,知道經常吃魚有益于大腦發育,多吃魚聰明。
2、掌握吃魚的正確方法,能做到"吃魚時不吃飯、吃飯時不吃魚"。
3、努力嘗試自己吃魚,并保持干凈不浪費。
活動準備:貓媽媽頭飾、小桶,帶磁性的玩具釣魚桿、小魚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玩"小貓釣魚"游戲。
教師(頭戴貓媽媽頭飾):今天貓媽媽要去釣魚了,誰愿意和我們一起去釣魚呀?帶領幼兒到戶外玩釣魚游戲。
二、組織幼兒談話,了解魚的營養價值。
教師將幼兒釣好的"魚"集中在一起,放于幼兒面前,提問:你們喜歡吃魚嗎?為什么?魚有什么營養價值?(知道魚的蛋白質含量高、質量好,容易被人體吸收。魚里還含有磷,能幫助大腦發育。多吃魚,少吃肥肉,還能防止小孩子肥胖)
三、引導幼兒討論魚的吃法。
教師:魚可以怎么燒?你吃過哪些魚?你喜歡吃什么魚?
出示好吃的魚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喜歡吃魚的食欲。
四、教師和幼兒討論吃魚的正確方法教師:貓媽媽和小貓們釣了這么多的小魚,媽媽來燒燒,我們一起吃魚吧!
教師(端出燒好的帶魚):你們會吃魚嗎?怎樣吃魚才不會被魚刺卡住?
教師示范吃魚的方法:先把魚肉旁邊的小刺去掉,然后吃掉一面的魚肉,再吃另一面的魚肉,魚肉吃完后就會出現一個完整的魚刺骨。
五、閱讀幼兒用書,學習吃飯時如何吃魚看圖說說:圖上小朋友在吃飯的時候,是怎么吃魚的?
引導幼兒談談吃魚時須注意的問題,知道吃魚時不吃飯,吃飯時不吃魚,以免被魚刺卡住。
重點:了解魚的營養價值,知道經常吃魚有益于大腦發育。
難點:掌握吃魚的正確方法。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