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1
活動目標:
1.能初步理解歌詞,并學會邊表演邊唱歌曲。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能對歌曲進行改編。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王老先生頭飾、動物頭飾若干,農場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1.幼兒跟隨老師做各種小動物動作進入農場。
師:“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幼兒“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p>
2.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觀察農場里有什么?
①幼兒完整欣賞歌曲。提問:“農場里的誰在唱歌?”
②你聽到王老先生在歌曲里唱了什么?請幼兒說說、唱唱。
③還有誰在唱歌?——小雞,再完整地聽一遍。
提問:小雞是怎樣唱的?請幼兒說說、唱唱。
④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嘗試完整的演唱歌曲。
3.練習部分
①請幼兒唱小雞的部分,老師扮演王老先生。
②提問:“還有什么其他方法來唱這首歌?”
分組對唱、男女對唱、分兩部分對唱等。并用幼兒說的方法試試看。
4.幼兒創編進行演唱歌曲
農場上除了有小雞還會有什么動物?
——小狗、小貓、小羊等
請幼兒把它們唱到歌曲里。
5.角色游戲
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商量誰做王老先生,誰做農場的動物來進行邊表演邊唱歌的游戲。
游戲可交換角色重復進行。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2
活動內容:拉拉勾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體會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2.學唱歌曲,唱準節奏
3.懂得朋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
1.圖片A:相互生氣;圖片B:高興拉勾和好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字卡“拉拉勾”、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拉拉勾》伴奏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
二、練聲發聲練習:
12345-︳66665-︳22234-︳
我們來唱歌啦啦啦啦啦挺起小胸膛
56543-︱12345432︳1---︱
張開小嘴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出示圖A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看,他們怎么啦?你從哪里看出他們生氣了?
師:今天老師把這兩個小朋友生氣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四、學習歌曲《拉拉勾》
1.教師清唱歌曲前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誰來說說,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學習節奏,唱準休止符和切分音符
師:老師發現了一個節奏比較難唱的地方(出示節奏卡)我們一起來學學好嗎?
師:我們先來看下這張節奏卡,下面畫橫線說明這個音要唱得?(快一點)這個小黑點說明前面這個音要唱得(慢一點)這個數字0說明什么呀?(這個地方不能唱,表示停止的意思)對了,我們可以用握拳來表示。就像老師這樣,你們也來試試吧
3學習歌詞后半段,進行思品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他們倆這樣不理不睬的做法對嗎?好朋友應該怎么樣?對了,我們中四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好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應該互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不能因為小事就吵架就生氣,那你們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這兩個小朋友重新做回好朋友呢?(握手、擁抱、親親、拉勾勾)小朋友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方法幫助他們,他們呀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出示圖B)。
5.師結合圖片清唱歌曲后半段,幼兒學習歌詞
師:這兩個小朋友是怎么和好的呀?對了,拉拉勾(出示詞卡)這也是我們這首歌的名字,小朋友再跟老師說一遍。原來,拉拉勾是消除朋友之間的誤會,重新做回好朋友的方法呀。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也來學學吧!
6.引導幼兒看著圖片學唱歌曲
師:老師又發現了一個難唱的地方,我們一起來學學
過渡:小朋友又把難的地方學會了,真厲害!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看著圖再試著把歌曲唱一唱
7.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演唱的情緒變化
師:《拉拉勾》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點不一樣,前半段講的是兩個小朋友吵架了,后半段講這兩個小朋友和好了,那小朋友們想一想,這兩段歌曲在唱的時候情緒上有什么不一樣?(觀察表情)
師:前半段生氣,我們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慢)后半段他們和好了,心情很高興,我們又可以用什么速度來演唱?(較快)好,那等會兒我們唱這首歌曲時就要用上不同的速度來唱,那樣就更好聽了!
五、活動延伸
師:這首歌小朋友都學會了,而且還能用不同速度的聲音來表現生氣與高興的心情,真棒!如果小朋友們能邊唱邊用動作表演歌曲那就更棒了!這樣吧,小朋友回去想想動作,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好嗎?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3
課程分析:
在音樂教學中,知識與技能隱性地滲透在音樂活動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是新課改提倡的新理念?!稊蹈邩恰肥且皇捉浀涞膬和枨?,節奏歡快,旋律優美,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掌握歌曲節奏的同時,感受歌曲帶來的快樂,并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歌曲。
課程目標:
1能掌握歌曲節奏,理解說唱結合的歌曲結構。
2能大膽分角色扮演說唱歌曲并創編說唱部份。
3感受表演、創編歌曲的快樂。
課程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伴奏等。
課程過程:
(一)幼兒跟隨老師跳“恰恰舞”進場。
師:小朋友們,上次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里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學跳了恰恰舞,那問問后面的客人老師們,他們想不想看你們來跳恰恰舞呢?
(二)在說唱中體驗節奏型變化的不同韻律。
師:看,我們來到了哪里?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幢高樓一共有幾層?每層樓有幾個房間?
1.出示課件圖片,幫助小動物找家。
師:這幢樓一共有五層樓,每層都有兩間房,他們都會住著誰呢?
(1)自主選擇,幫助小動物們找家。
第一段:一層樓,住著誰?一只×,×—
第二段:二層樓,住著誰?一只×,__
第三段:三層樓,住著誰?三只×,__×
第四段:四層樓,住著誰?四只×,____
第五段:五層樓,住著誰?五只×,____×
(2)鞏固練習,有節奏的說唱歌曲。
師:瞧,小動物們在你們的幫助下都住進了新家!真開心呀!都開心的唱起了歌,你們想聽一聽嗎?
(3)完整欣賞,感受歌曲的韻律美。
小結:這首歌跟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說有唱。這是一首說唱歌曲。
(三)完整練習,分角色扮演說唱歌曲。
1.師問幼兒整體回答。
2.男生問女生回答。
(四)創編歌曲,感受兩拍子的不同節奏型。
師:動物之家可不止這一幢高樓哦!瞧!這么多的高樓大廈,里面又會住著誰呢?他們的歌聲又會是怎么樣的呢?你知道它是怎么唱的嗎?趕快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下。
小結:六層樓,住著誰?六只小牛,哞哞哞哞哞哞。
(五)結束活動。
師:七層樓、八層樓上面還會住著誰呢?我們下次再來找一找吧。
課程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家戶戶都居住在高樓之中,因此,高樓對于孩子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稊蹈邩恰肥且皇坠澴鄽g快,歌詞郎朗傷口的兒童歌曲,在歌曲中納入了念白使歌曲充滿歡快、童真的特點?;顒又杏變号d趣濃厚,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處于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幼兒踴躍發言大膽回答老師的問題。尤其是念白部分創編數高樓的節奏這個環節,幼兒都能積極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動表達,從而牢牢的掌握節奏技巧。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整個活動中,幼兒對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都比較敏感,整個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4
一、內容與要求:
1、感受三拍子樂曲柔美、悠揚的旋律。
2、嘗試用動作大膽表現樂曲中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小白船”課件。
三、教學內容:
1、欣賞感受,理解歌曲:
1)感受樂曲旋律
t:“前天我們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乘坐了輪渡船,小朋友覺得開心嗎?那么你乘渡輪時你有些什么感覺呢?今天,郭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乘一艘非常特別的船。現在請小朋友們輕輕閉上眼睛,一起去感受一下。”
t:“聽完這段音樂你們感覺怎樣?”
2)引導幼兒關注樂曲的節奏(強弱弱)
t:“哪個小朋友聽出來,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曲?你怎么聽出來的?”
3)再次欣賞音樂
t:“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老師也覺得這段音樂輕輕的,柔柔的非常好聽。那么你們想再乘坐一次嗎?那么這次可要聽仔細哦,看看你聽到了什么?它好象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t:“現在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都聽到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簡單的內容,并且請個別幼兒上來表現一下)
4)利用多媒體欣賞音樂,理解歌詞。
t:“小朋友們都聽得非常仔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聽到的是一樣的?(播放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用語言、動作表現歌曲:
1)集體表演:
t:“現在郭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到小白船上來,我們一邊聽跟著小白船來做動作。星空中的小白船是很美的,所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演的最最好?”
2)個別幼兒表演:
3)再次集體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表情,動作節奏等。
3、結束:
t:“小白船越飄越遠,飄向西天了,它呀要休息了。讓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四、反思:
1、音樂欣賞《小白船》是中班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欣賞興趣、感受樂曲風格等,是主要的教學任務。通過這樣一節音樂活動,我覺得我更多的看到了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很棒的,他們都愿意大膽的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受。由于幼兒受其知識水平的制約,一般須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感受樂曲旋律的特點。
2、由于這首歌中描繪的情景不是幼兒所具有的生活經驗,也無法讓幼兒體驗,因此,理解歌詞成了這一教學活動的關鍵點、難點。
措施:根據幼兒喜好鮮艷動態畫面的特點,我們決定借助多媒體圖像功能,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因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不僅能吸引幼兒注意,也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水平,便于幼兒掌握和理解歌詞內容。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5
活動目標:
1、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詞的基礎上,根據歌曲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創編不同的"雪人造型"動作。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詞的基礎上,根據歌曲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難點:
創編不同的"雪人造型"動作。
活動準備:
1、已初步會唱歌曲。
2、有在下雪天堆雪人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小雪花》
引導幼兒扮演小雪花,快樂地表演唱,鼓勵幼兒與同伴組合成不同造型的六個花瓣的雪花造型。
2、復習歌曲《堆雪人》,注意唱出歌曲3∕4節拍的特點以及活潑、快樂的情趣。
3、創編歌曲表演動作。
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堆雪人"動作,并指導雪人堆好后不能動。
創編"不同造型"的雪人,并做好控制,以供同伴們互相交流學習。
教師反饋幼兒的雪人造型,組織幼兒互相觀察。
4、完整聽音樂做游戲。
幼兒兩兩結伴,自己商量角色,一人當"雪人",另一人為小朋友去堆雪人。鼓勵引導幼兒能根據同伴的意圖做出相應的雪人造型動作。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6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音樂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體驗用串鈴表現小蜜蜂的快樂;
2、樂意唱唱動物的歌,模仿動物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一些動物的外形特征已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大象和小蜜蜂》,象走、小蜜蜂叫聲的錄音,串鈴(幼兒人手一個),多音滾筒一個,大鼓一個,立體制作的大象一頭。
活動過程:
一、聽賞低沉緩慢的音樂,感受大象的音樂形象
師:這是什么地方?誰來了?(多媒體演示森林的背景畫面,出現低沉緩慢的音樂。)
師:大大的動物走路時會發出怎樣的聲音?(請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在音樂的節拍中加入鼓聲,讓幼兒感受。)
師:誰來到了草地上?你為什么覺得是大象?(出示大象的背影,請幼兒猜猜講講,做做大象的動作。)
師:今天,天氣真好呀!大象在草地上散步,走著走著走累了,就在大樹底下睡著了…(邊講邊演示多媒體動畫,引入故事情境。)
師:今天的大象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穿了一件花背心。)
二、聽辨蜜蜂的叫聲,感受串鈴的聲音
師:聽!可能是誰?(播放蜜蜂的叫聲,請幼兒聽聽猜猜。)
師:哪個音樂魔盒的聲音像小蜜蜂飛來的聲音呢?(教師分別用圓舞板和串鈴在一個空盒子里發出聲音,請幼兒聽辨。)
幼兒玩串鈴,伴隨音樂哼唱由
《倫敦橋,快倒啦》改編的歌曲《我是一只小蜜蜂》我是一只小蜜蜂,飛呀飛,飛呀飛!我是一只小蜜蜂,快快飛呀。
三、深入故事情境,體驗玩串鈴的快樂
師:小蜜蜂看到了大象的花背心可能怎么想、怎么做?(請幼兒想一想、做一做。)
師:小蜜蜂在草地上飛呀飛,突然發現前面有許多美麗的小花,紅的、黃的、藍的、紫的…·真是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呀!我去采蜜吧!(邊講邊演示媒體動畫。)
師:小蜜蜂飛到大象身上,大象會怎樣?(請幼兒大膽地想象大象的動作,感受刮奏蛙鳴筒。教師根據幼兒的想象,隨著大象甩鼻子、甩耳朵、甩尾巴等動作配上刮奏。)
教師出示紙做的立體大象,請幼兒扮小蜜蜂進行游戲——隨著背景音樂,“小蜜蜂”一邊玩串鈴一邊哼唱,飛到“小花園”(大象的花衣裳)采蜜。當出現刮奏時,“小蜜蜂”立即飛回,停止嗚叫(串鈴停止)。
師:小蜜蜂又飛來了,聽!有什么變化?你的串鈴能變出幾只小蜜蜂?(由輕至響地播放蜜蜂的叫聲,請幼兒傾聽聲音的輕和響,并用串鈴演奏出聲音的輕響變化。)
師:這是什么聲音?這么多小蜜蜂飛來,大象又會怎樣?(教師即興將歌詞“我是一只小蜜蜂”改唱為“許多蜜蜂飛來了…”,請幼兒用串鈴表現,并將刮奏改為大鼓,鼓勵幼兒想象并模仿鼓聲和表現大象的動作。)
師:(媒體演示大象跺腳的動作)越來越多的小蜜蜂飛來了,大象忍不住啦!“嘣!”大象跺了跺腳說,“小蜜蜂,我是大象!那是我的花背心,可不是小花園,你們到別處去采蜜吧!”(引導幼兒說:“對不起,大象!我們打擾你了?!薄靶∶鄯洹边呁娲忂咃w向真正的小花園…’’)
設計思路:
新背景下,我們已嘗試著將唱唱演演、肢體造型的表現、聽賞樂曲等音樂活動融入主題內容之中。打擊樂演奏如何與主題內容自然地整合呢?
在主題活動“我的動物朋友”中,我發現串鈴搖動時的聲音很像小蜜蜂飛來飛去時的“嗡嗡”聲。因此,我就試著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借助有趣的故事情節,展開了大象與小蜜蜂之間的演奏游戲。同時,隨著故事情節的變化,我還隱性地投放了多音滾筒、大鼓這兩種樂器,使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樂器帶來的奇妙聲響。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唱歌、跳舞都是孩子喜歡的,在音樂中孩子更能放松愉悅的學習。我根據孩子這一特性選擇了這首《小豬睡覺》。這首歌貼近孩子的心靈,形象化的歌詞明快的節奏都能讓孩子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于是我心動了,該是讓孩子在音樂中找到快樂找到學習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和老師(豬媽媽)一起做游戲感受《小豬睡覺》的音樂,大膽地歌唱。
2、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3、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2、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媽媽豬寶寶頭飾。
2、小豬睡覺的圖片。
3、音樂磁帶《小豬睡覺》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的節奏,愉快地參與活動。
二、興趣談話,圖片展示激發幼兒對《小豬睡覺》音樂的生活體驗。
1、師:寶貝看看我是誰呀?(老師戴上頭飾)豬媽媽今天也帶來了很多可愛的小豬寶寶,瞧喜不喜歡,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玩豬寶寶游戲吧!
2、發放豬寶寶頭飾讓幼兒戴上。
3、師:豬寶寶,讓我們一起來聽音樂拍手,音樂一結束,豬寶寶可要展示一個最漂亮最美的動作喲!
三、創設游戲情景,讓幼兒在游戲中聽音樂學習歌曲,創編動作。
1、師:豬寶寶真是太厲害了,媽媽好喜歡你們,走媽媽帶你們到戶外玩。
2、帶上錄音機讓幼兒到操場圍圈坐下。
3、播放音樂讓幼兒邊唱邊走。感受音樂節奏。
4、自由創編動作并大方表演,老師予以鼓勵。
四、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讓幼兒自由創編舞蹈動作并歌唱。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覺得音樂真正地走進了孩子的心中。孩子的積極性都非常的高,能跟上老師有序的開展活動。并且在活動的設計中,能將活動中的重難點在環節里一一的體現。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我發現自己有許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同時也有許多值得改進的方面。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流程篇8
活動目標:
1、能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學習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關心他人所帶來的快樂。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自制泥娃娃一個,圖譜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泥娃娃,激發幼兒的興趣。
2、師:你見過這樣的娃娃嗎?你們知道這個娃娃是用什么做的嗎?
3、師:這是一個泥娃娃,我們和泥娃娃打個招呼吧。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演唱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師: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小圖譜。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幼兒輕聲跟唱。
師:小朋友們輕輕地和我一起唱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
師:聽完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你喜歡這個泥娃娃嗎?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讓泥娃娃感受到我們對她的關愛。
3、再次演唱歌曲
4、分組表演幼兒分組分別扮演泥娃娃和真娃娃,當演唱到最后一句的時候,泥娃娃和真娃娃相互擁抱,表示關愛。
四、教師小結
師:泥娃娃現在有人疼了,也有人愛了,真得很高興,謝謝各位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