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學跳圓圈舞。
2.在和哥哥姐姐及同伴的共同舞蹈中體驗集體舞的樂趣。
3.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準備:
1.音樂、小熊和洋娃娃的裝扮物品
2.班幼兒排演圓圈舞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引發興趣
主要提問:還記得這時什么歌嗎?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跟著節奏演唱歌曲。
二、欣賞舞蹈、學習動作
1.欣賞哥哥姐姐的圓圈舞
主要提問:你能看出誰是小熊誰是洋娃娃嗎?
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舞的?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從動作上分辨出洋娃娃和小熊;幼兒對洋娃娃和小熊的動作以及何時轉身拍手能否關注。
2.兩人一組學習動作
交代任務:兩人一組,商量一下誰做小熊誰做洋娃娃,然后用你的動作來告訴大家。
兩個朋友交換一下角色,我們再來跳跳舞。
重點關注:幼兒間是否能夠協商共同舞蹈。
幼兒是否有分角色舞蹈的意識。
三、感受隊形、裝扮表演
主要提問:看看洋娃娃和小熊誰站在圈上,誰站在圈外?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關注到在準備過程中洋娃娃和小熊的站位,是否能有次序的去裝扮自己的角色。
幼兒是否對裝扮跳圓圈舞感興趣。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目標能總體上達到,但我在教學的動作上還需要夸張一些,同時在幼兒與幼兒之間舞蹈的互動中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可以讓中班和大班的幼兒穿插在一起跳舞等。在幼兒道具的分發時,我是讓孩子們一起上來自己選擇想要當的角色,但這樣較為混亂,改成想當洋娃娃的小朋友先出來選擇,再請小熊出來裝扮自己,這樣可能會較為有次序一些,同時在幼兒的表情上我還需要提醒幼兒要歡快的、愉悅的。
小百科:洋娃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玩具,原本意指用布或塑膠制成的西方小孩形象的玩偶,後來泛指模仿人、動物造型的玩偶,又稱作布偶、娃娃,是兒童主要的玩具之一,但也有許多成年人將收集洋娃娃當作興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2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種動物鳴叫以及動物們發出聲音合成的音樂,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輕快鳥鳴,讓人身臨其境,感受自然,這首音樂很適合奧爾夫音樂的教學,于是我選擇以打擊樂的形式表現此樂曲,我們班的幼兒接受能力強,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培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選用了沙錘,木魚,雙鈴鐺三種樂器讓孩子們表現出各種動物的聲音以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快樂。
1.初步讓幼兒熟悉音樂,掌握音樂節奏。
2.根據圖譜能進行簡單的樂器分配,學會能跟著指揮,看著圖譜進行樂器演奏,并能試著用多種樂器進行合奏。
3.享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讓幼兒能初步掌握音樂的節奏。
讓幼兒用樂器表現不同的角色進行合奏。
碰鈴,沙錘,木魚,音樂(森林狂想曲),圖譜,ppt
㈠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新年到了,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咱們幼兒園上個星期也舉行了元旦匯演,小朋友你們開不開心呀?那你們知道嗎。森林里的小動物們也想要舉行一個音樂會,小動物們想邀請你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你們愿意嗎?那好,我們一起去聽聽小動物們的音樂吧。
⑴師幼共同欣賞音樂一遍,提問:孩子們,你們聽出了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嗎?
㈡出示圖譜
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參加我們的音樂會呢?請看我們的節目單。第一個為我們表演節目的是誰?(青蛙),對,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節目是唱歌,他唱歌的節奏是怎么樣的?
第二個表演的是誰?(小黃雞),對,小黃雞的腳尖尖的最喜歡跳芭蕾舞了。他今天為我們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長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第三個表演的是誰?(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動作是什么?
1.看著圖譜,聽著音樂用拍手的方法進行演奏。
2.引導幼兒用身體其他部位跟著音樂拍打節奏。
㈢幼兒學習初步按圖譜進行樂器分配。
㈣讓幼兒與老師合作將樂器與動物進行配對,并對其進行演奏練習(幼兒自由選擇角色,老師在旁幫助)㈤嘗試用多種樂器進行合奏。
①集體嘗試演奏一遍(事先說清楚演奏規則)
②交換樂器嘗試演奏一遍。
㈥請小朋友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加入我們的森林音樂會。
今天的森林音樂會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會到此結束,請小演奏家們謝幕(鞠躬),和咱們的客人老師們再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3
設計意圖
《鳳陽花鼓》是安徽的一個典型的民間樂曲,為了讓孩子體驗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設計了這樣一個適合孩子的打擊樂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親手打奏出好聽的民歌,體驗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的喜慶氣氛和鳳陽花鼓的樂曲風格。
2.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3.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和諧一致,并體驗集體合作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圖譜的提示及教師的引導,會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樂曲。
難點:演奏時能與同伴保持一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
2.幼兒已熟悉樂曲旋律。
3.《鳳陽花鼓》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一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情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你們聽一聽。問:這首音樂聽起來怎么樣啊?
小結:這首歡快的音樂叫《鳳陽花鼓》,鳳陽是我們安徽的一個地名,叫鳳陽縣,
《鳳陽花鼓》是我們安徽民間的一個非常著名的民歌。
2.結合圖譜,進一步理解音樂節奏。
(1)認識圖譜,嘗試徒手拍。
出示圖譜,問:這是什么呀?你們知道這個×代表什么嗎?
師:一個×代表著拍一次手,我們一起來伸出小手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
師:除了用拍手來表現節奏,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節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們應該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圖譜: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跟剛剛的圖譜有什么不一樣?他們分別代表著什么?一個小手和兩個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兩個小腿呢?這個圓圈呢?
(3)幼兒合作用動作演奏。
①分組練習。
②集體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演奏時,一定要看著老師手勢,看著圖譜,聽著指揮,這樣我們才能把音樂表現的很好聽。3.嘗試持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并學會使用。
師:我們用動作已經可以把我們的節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種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有沒有小朋友知道他們是怎么使用的呢?圖譜上的圖片又代表什么樂器呢?
(2)合作練習。
小結:我們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聽音樂,看圖譜和手勢,圖譜上輪到你才可以演奏,沒有輪到你就不能發出聲音,否則我們演奏出來的音樂就一點也不好聽。
4.集體演奏。
活動總結
幼兒對于本次活動非常感興趣,也非常喜歡打擊樂活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集中注意力聽清老師的要求與節奏,也學會了看懂手勢,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有些高控,應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大膽讓幼兒選擇與嘗試。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創造出一種形似的動物或其他事物。
2.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粘貼方法;激發幼兒創作的渴望。
3.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美術》《彩色樹葉大變身》,作畫工具。
2.事先采集各種顏色的樹葉,擦干后壓平。(前期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
3.油畫棒、漿糊、抹布、剪刀、彩紙等輔助材料。
4.“樹葉樂園”:裝飾主題墻,作為展示作品的背景。
5.歌曲《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樹葉的想象
(播放歌曲《小樹葉》,帶領幼兒戴著葉寶寶的頭飾隨著《小樹葉》歌曲翩然起舞)
1.出示樹葉拼貼作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形狀的樹葉,知道他們的大小、形狀、顏色不一,可以組合成多種圖形。出示一些形狀、顏色特別的樹葉,引導幼兒看看這些樹葉像什么,它們可以變成什么?
3.根據幼兒的想象,示范拼貼和添畫,使樹葉變成某種東西。以孔雀為例:這片樹葉像孔雀的尾巴,孔雀還少什么?(頭、身體、腳)可以用神秘來代替孔雀的身體、頭部和腳呢?(橢圓形的樹葉可以做身體,圓形的樹葉可以做頭,腳可以用記號筆添畫,也可以用樹葉的柄來制作,還可以把樹葉剪成孔雀的腳的樣子)。
二、樹葉變變變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樹葉的形狀,色彩,通過拼貼和添畫的方式,創作出形似的一種動物或其他事物。
2.鼓勵幼兒相互學習,大膽地給樹葉變身,并利用樹葉不斷豐富畫面。
3.了解能力較弱幼兒的想法,觀察他們選用的樹葉與表現的事物是否相似,幫助其構圖,表現事物特征。
三、樹葉樂園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你把彩色樹葉變成了什么,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2.引導幼兒看看自己的作品中都用到了哪些形狀和哪些顏色的樹葉。
3.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到墻上的:樹葉樂園中。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5
活動目標
1.能合著快慢不同的音樂節奏,創造性地用身體動作模擬各種汽車。
2.體驗大膽想象、自由表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交通信號燈
2.音樂:小司機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交通信號燈
幼兒雙手模仿手握方向盤,便根據交通信號燈做開車、停車狀。
二、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汽車。
1.你最喜歡什么汽車,為什么?
請你們學一學。
2.播放慢節奏音樂,請幼兒合著節奏做模仿動作。
3.出示玩具汽車,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汽車最主要的特征。
4.播放快節奏的音樂,引導幼兒合著音樂做動作,并相互學習。
5.重點模擬兩種汽車,如消防車和警車。
引導幼兒充分體驗和表現。
6.在快節奏音樂的伴隨下,幼兒自由表現汽車,音樂一停就擺好造型,相互欣賞。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車,在干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如“我是警車,在執行任務”。
三、幼兒合著快慢不同的音樂節奏,創造性地表現汽車。
1.剛才我們合著音樂想出了許多有趣的動作,現在我們仔細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2.合著慢節奏的音樂,幼兒創造性地表現汽車,想像此時汽車在干什么,如“消防車要安全回家了”等。
3.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音樂,想一想音樂節奏快時汽車好像在干什么,
音樂節奏慢時汽車好像在干什么,怎樣用動作來表現。
4.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配上合適的動作。
四、游戲:快樂的汽車。
1.你們工作得真認真,現在該回停車場了。聽,一路上會出現什么情況?
2.教師用鋼琴彈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啟發幼兒聽辨出綠燈、紅燈和轉彎的音樂信號。
3.游戲開始,教師彈出不同節奏的音樂,鼓勵幼兒邊聽辨節奏和明顯的音樂信號,邊創造性地游戲。
4.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抱著玩具汽車回“停車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流程篇6
活動目標:1、通過搜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制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的快樂。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3、選擇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準備: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2、各種紙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活動重點:運用石頭與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制作。活動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的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演奏的聲音。
活動流程:導入活動——制作活動——介紹活動——演奏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介紹各種幼兒搜集的石頭及輔助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師:“我們小朋友搜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制作石頭打擊樂器,練習演奏方法。1、引導幼兒嘗試用石頭及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制作。2、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石頭打擊樂器制作、演奏參考:①兩塊石頭互相敲打②將一些石頭放入紙盒中搖晃③將一些石頭放入塑料瓶中搖晃④將一些石頭放入易拉罐中搖晃⑤將一塊石頭或兩塊石頭(同時或交替)在紙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3、指導做好的幼兒用自制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三、討論活動:a、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以及制作方法。b、請幼兒演奏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其它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四、石頭打擊樂演奏。(音樂自選,以節奏鮮明為宜)a、幼兒合奏進行表演。B、互相交換石頭打擊樂器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