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1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重要的時期,合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充分的鍛煉是幼兒身體健康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見,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對幼兒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幼兒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均對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開展有明確的硬性規定:“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兩小時。”但事實上,有的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有限,沒法開展戶外活動;有的幼兒園為避免戶外活動安全,縮減活動時間;有的幼兒園實施“小學化”教育,少有戶外活動;還有的幼兒園戶外活動流于形式,沒有質量。那么如何保證有質量的兩小時戶外活動,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下面結合實踐談談體會。
一、活動時間需因時因地安排
合理的時間安排是保證兩小時戶外活動質量的重要前提。兩小時戶外活動要合理地安排在一日活動中,不僅保證戶外活動時間的充足性,也有利于戶外活動常規化,又使一天的教育教學動靜交替。具體安排包括:半小時早鍛煉、十五分鐘早操、半小時上午戶外活動(包括戶外教學活動)、半小時餐后散步和自由活動,十五分鐘午間操,半小時下午戶外活動。“過熱或過冷的地區可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時間段進行。”因此,時間安排還應根據不同的季節特征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冬季比較冷,不便開展早鍛煉,則適當提早和延長上午的戶外活動時間。夏天比較熱,則適當提早和延長早鍛煉時間,減少上午的戶外活動時間。
二、開展親近生活的戶外活動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戶外活動各時段精心組織,以豐富多樣的戶外活動鍛練幼兒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平衡力和耐力,滿足幼兒游戲需求和探究欲望,培養幼兒合作、競爭、堅強、勇敢、責任心等品質。
首先要精心制訂活動計劃。根據《綱要》和《指南》關于健康和其他相關領域各年齡段的培養目標、要求,結合幼兒興趣愛好及主題教學,精心策劃以體育游戲、角色游戲或其他探索游戲為主的戶外活動,內容的選擇要突出趣味性、科學性和整合性。
日常戶外活動主要有拍球、跳繩、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跳皮筋、走平衡木等技能性活動(適合早鍛煉);經典的體育游戲,如小班《切西瓜》、《吹泡泡》、《網小魚》等;中班《送信》、《揪尾巴》、《小白兔找山洞》等;大班《貼人》、《電羊》、《荷花荷花幾時開》等;傳統的民間游戲,如《丟手絹》、《老鷹抓小雞》、《搶四角》、《炒黃豆》、滾鐵環等;與主題教學相結合的其他游戲;在園內各大中型戶外玩具及戲沙池、戲水池等處的區域游戲(適合下午戶外活動);集運動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形式多樣的早操。
除了日常戶外活動,還應組織一些大型活動,渲染活動氣氛,調動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如召開春、秋季幼兒運動會、戶外活動觀摩、親子運動等。可經常帶幼兒逛公園、遠足、郊游等,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開展社會活動,如參觀博物館、消防隊、小學、郵局,開展“環保小衛士”、“文明小使者”、“種植小能手”等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能力。
三、購買玩具與自制玩具結合充實活動材料
活動材料是否能引發幼兒的興趣,是否有利于達到活動目標,是戶外活動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
戶外活動材料主要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大中型戶外玩具,如多彩世界、秋千、攀巖墻、蕩船等,體育活動器材如平衡木、海綿墊、體操圈、啞鈴等。
另一類是自制戶外活動玩具,如用易拉罐自制的梅花樁,用酸奶瓶自制的拉力器,用可樂瓶制作的流星球等。大中型戶外玩具和體育器材由幼兒園根據活動需要和人數配足配齊,相對比較耐用、固定。
自制戶外玩具是幼兒興趣、健康發展目標及主題教學需要的補充材料,要體現環保、安全、輕便、實用、有創意、一物多玩的特點,要求人手四件以上。
自制玩具可發動家長,帶動孩子一起制作,以保證玩具的數量、質量和實用性,強化家長的參與意識,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的家長心靈手巧,做出的玩具精致而富有創意,如用塑料蓋和毛線做的貼有自畫卡通太陽圖案的飛盤,用廢舊自行車配件制作的美觀、耐用的小推車,用竹片和塑料袋做的小魚風箏等,這些精致而有創意的玩具不僅引發孩子的活動興趣,有效達到活動目標,還能激發孩子的探究、想象和創造性思維。
四、軟硬件條件協同發展讓安全防護周密細致
安全是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保障幼兒戶外活動安全關鍵要做好周密細致的防護措施。首先要保證活動場地和器材的安全,幼兒園要有專人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其次保教人員要按時到位,每班必須有兩位老師到場組織、指導并監護幼兒的活動。再其次教師要加強安全教育,教給孩子正確的玩法和應注意的事項,增強孩子的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此外,要建立戶外活動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班額,如此層層把關,構建戶外活動安全屏障。
總之,只要持之以恒,用心去做,兩小時戶外活動一定能保證質量,有所成效,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戶外活動時要注意的安全知識。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
活動重點:初步培養幼兒戶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活動難點:在玩的時候知道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幼兒玩滑梯的錄像
課前反思:
通過觀察錄像對比,讓幼兒了解戶外活動時怎樣做才安全,怎樣是危險的,總結出戶外活動時的安全知識,還要在平時的戶外活動時隨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在室外游戲時一些秩序很亂的錄像。
老師提問:
這段錄像是在什么地方錄制的?
在室外游戲時,這些小朋友做的好不好?
不好在什么地方呢?
他們這樣做會發生什么事?
應該怎么做?
從最后這個問題幼兒的回答情況引到下個環節
2、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
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小結: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后,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并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生危險。
3、戶外的大型玩具,除了玩滑梯以外,還有哪些玩具?應該怎樣玩?
小結:
平衡木:走時要排隊,不能推,眼睛不能東張西望。
走吊橋:手要抓穩,腳要踩穩,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要一個跟著一個走。
蹦蹦床:一次不能上太多的人,要分組,不要踩著別人。
城堡:不能跑,注意不要碰著頭,不能推人。
6、帶幼兒到室外玩滑梯。幼兒分組嘗試滑滑梯的正確方法。
老師提醒在滑的過程中一定要主題安全。
課后反思:
活動中學習了安全滑滑梯的方法,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玩大型運動器具時要隨時提醒幼兒,對不遵守規則的小朋友要及時批評糾正,引導幼兒正確地玩各種運動器械,對家長也要同樣的要求,逐步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春游中的戶外安全提示標志,了解安全標志的作用。
2、能夠在安全標志的提示下注意自己的活動安全。
重難點:能看懂戶外安全標志,并了解安全標志所要提醒我們的事。
活動準備:
1、《小兔去春游》故事和PPT。
2、各種戶外安全標志圖活動過程:
一、互動交流,激發興趣
與幼兒共同回憶前不久開展的春游活動經歷,再次體驗春游時的愉快心情。提問:
1、前幾天我們去了哪里春游?
2、你看到了什么最開心?
小結:我們最喜歡去春游,大家高高興興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來,沒有人受傷,真開心!
二、欣賞故事《小兔去春游》(觀察春游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安全標志)春游安全標志:系好安全帶、禁止翻越欄桿、請勿喂食
1、引出故事:今天,有一個小動物也想去春游,猜猜它會使誰?(小兔)。我們來看看,小兔是不是也能和我們一樣高高興興去春游,安安全全地回來呢?
2、第一段:小兔去春游,它上了旅游車,看到車廂里有這樣的標志,這是提醒大家要干什么?
3、第二段:小兔來到動物園,看到小企鵝們在欄桿后面的水池里游泳,它正想翻過欄桿到小企鵝旁邊去,忽然看到了這個標志(禁止翻越圍欄),這個標志是提醒我們什么事情?
4、第三段:小兔又和大家一起去看黑冠鶴,它覺得黑冠鶴好漂亮,正想把自己的餅干給黑冠鶴吃,可是它又發現了一個標志,這個標志又告訴我們什么?小結:小兔去春游的時候,因為它看懂了安全標志,小朋友們也提醒了小兔避開危險,保護好自己,所以小兔能和大家一樣高高興興去春游,平平安安回來,小兔謝謝大家了!
三、游戲:快速認標志(復習鞏固對安全標志的認識)
老師在教室空地上安放三個安全標志牌,幼兒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走走,音樂停,教師說出一種標志,孩子聽明白以后迅速找到標志前站好,最快找到的孩子為勝。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親身體驗,感受跳躍過程中的不同動作。
2、能大膽運用線條表現身體動態,自主著色。
3、知道游戲時會等待。
【活動準備】
孩子玩磞磞床錄像、跳躍動作的照片、電腦、蠟筆、彩色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回放:
磞磞床上真快樂!
引導幼兒觀看自己玩磞磞床的錄像,深化快樂體驗。
二、深入觀察:
磞磞床上怎么跳?磞磞床上太多人了,怎么辦?
引導幼兒觀察看照片,了解身體在空中時手臂、腿、頭發的多種姿態。
三、活動再現:
看,我玩磞磞床!
教師朗誦兒歌:“磞磞床,真好玩,小朋友都來玩,磞磞磞,跳跳跳,磞磞跳跳身體好。”孩子隨著兒歌節奏模仿跳磞磞床的動作,手臂的動作,腿的動作,感受身體在跳躍過程中的彎曲變化。
四、表現創作:
磞磞床真好玩。
能用線條大膽表現出跳磞磞床的快樂的人和安靜等待的人,并添畫出磞磞床。
五、作品交流。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圖片
2、紅色標記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么?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么事?
那你覺得應該怎么玩,小朋友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尋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才,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里、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為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3、小結:剛才,小朋友找出了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并給它貼上了紅色標記,下次小朋友看見這些紅色標記的地方就要更加注意安全,好嗎?
幼兒園戶外教案活動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案例,知道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提高安全意識,養成乖乖吃飯的好習慣。
3、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亂吃東西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識。
2、難點:吃飯時不打鬧,養成乖乖吃飯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小朋友吃飯的圖片、兒歌《進餐》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引發興趣
老師今天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真實發生過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一天,四歲的東_然咳嗽不停,有時還感覺喘不過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這可把爸爸媽媽擔心壞了,著急的帶著冬冬去醫院做檢查。經過一位很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終于發現了問題——這位醫生從東東的喉嚨里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還說這個五角星卡的地方很危險,幸好爸爸媽媽來的及時,要不然呀,東東就會有生命危險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治療,東東終于好了,醫生還告訴他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2、基本部分
提問:老師的故事講完了,有哪位小朋友還記得這個故事的名字呢?東東的身體感覺怎么樣?東東的爸爸媽媽心情怎么樣?醫生從他的喉嚨里取出了什么?醫生最后對東東說了什么,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是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的呢?
小結:當老師聽到這個故事時,我的心里也非常著急。東東怎么能把那么大的東西放入口中呢?多危險呀!幸好醫生的及時治療。你們說危險的東西能放進嘴巴里嗎?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往嘴里亂放東西。
老師這里還有一副圖片,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提問:圖片中有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小朋友吃東西時應該怎么做呢?
小結:我們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先經過喉嚨再到小朋友的肚子里,如果吃飯時打鬧、說話,飯寶寶就會走錯路,嗆到小朋友。嚴重的時候飯會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在吃東西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和打鬧。大家能不能做到呢?
3、結束部分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是叫大家吃飯時應該怎么做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學哦!
《乖乖吃飯》是一節中班健康領域的課,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小朋友們的表現都特別棒,不但知道了亂吃東西的危害性,還能夠跟著音樂學習兒歌,積極地參與活動。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的。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教學過程中互動環節較少,部分幼兒會走神,如果適當添加一些有趣的互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教學目標就可以更好的實現了,活動也就更加完整。另外,我在語言組織上還有所欠缺,需要勤加練習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