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關于傳統食品餃子、粽子、月餅的知識。
2、萌發對中國傳統食品文化的熱愛之情。
3、懂得謙讓、分享,能注意餐飲禮儀。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視頻《除夕的來歷》、《粽子的來歷》、《月餅的來歷》
2、食品:餃子、月餅、粽子3、餃子粽子月餅圖片、外國傳統美食圖片若干4、盤子、筷子、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看視頻《除夕》
1、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些什么?你們知道這一天叫什么?——除夕。你們知道除夕為什么要吃餃子吃團圓飯嗎?
2、放視頻:介紹除夕吃餃子的來歷3、小結:原來吃餃子是表達我們中國人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我們幼兒園在迎接新年的到來也會包餃子,回憶一下我們包餃子吃餃子的快樂時光吧。
4、出示圖片(2015年迎新年包餃子的圖片)
(二)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吃”的文化
1、師:餃子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知道什么叫做傳統食品嗎?經過歷史的洗禮,至今仍舊保留下來的食品為傳統食品。
2、師:除了餃子還有什么呢?請看:出示“粽子”圖片
3、師:你們喜歡吃嗎?你們知道哪個節日會吃這個食品?你們知道粽子的來歷嗎?
4、播放視頻《粽子的來歷》
5、小結:原來粽子有這樣一個故事,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食品,它不僅只是用來吃的,而且它代表著一種含義。
6、我們已經知道了中國的兩種傳統食品了,那么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食品?(幼兒紛紛發言)引出月餅。
7、師:你們知道月餅的來歷嗎?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呢?
8、播放視頻《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9、小結:看完這個視頻,你們知道月餅是怎么來的嗎?看來我們中國的傳統食品文化還意義深刻。
(三)中國傳統食物品嘗和分享
1、師:沒想到我們中國的食品背后這么豐富的故事吧,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2、出示食品,請配教老師把食品端過來,師:今天老師把它們帶到了現場,要和你們、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3、請幼兒自主選擇食品并嘗一嘗,并提醒幼兒要與同伴、客人老師分享食品,也要注意衛生,吃之前用濕毛巾擦手。
4、小結:剛才我發現你們過去拿食品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有禮貌,懂得謙讓,懂得分享,也很愛衛生,吃東西前后都會擦手吃完也會擦嘴巴,這都值得老師表揚。
結束延伸
1、出示圖片,簡單介紹外國傳統食品文化。
2、師:今天我們不僅了解了中國的幾種傳統食品,而且還品嘗了,平時,我也看見你們帶了外國傳統食品來幼兒園吃,那么回家后可以要你們的爸爸媽媽告訴你們有關外國傳統美食的故事。
活動反思
本節課通過賞美食、說美食、吃美食的故事,引導學生欣賞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
優點之處:
1.切合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并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
2.學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老師的幫助,及與同學的協作、交流,同時利用學生已知信息為基礎,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取認識,符合教學規律。
不足之處:
1.識字課,識記字形沒有貫穿與課堂當中。
2.寫字時間不夠10分鐘。
整改措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也深刻認識到: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需要、實際能力出發,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快樂學習、高效率學習!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2、理解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
3、升旗時能保持正確的姿勢。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見過國旗,觀看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幼兒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五星紅旗;
材料準備:《紅旗飄飄》及《國歌》音樂,各國國旗人手一個,國旗飄飄Ppt,升旗儀式視頻。
【活動過程】
(幼兒手持國旗隨著《紅旗飄飄》的音樂進場。)
一、觀察不同國旗。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是什么呢?有幾面國旗呢?你最喜荒一面國旗?為什么?
二、認識五星紅旗,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
1、讓幼兒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國旗。
(1)出示Ppt,觀察五星紅旗。
師:在這些國旗里,哪一面是中國國旗?它是什么樣子的?這面國旗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國旗上的五角星是一樣大的嗎?它們是怎么排列的呢?五顆星星排列在國旗的哪個角上?五星紅旗是哪個國家的?我們中國的國旗叫什么?
(2)游戲:國旗知識搶答。
小結:這面由五顆星星組成的紅旗就叫五星紅旗,是我銘家的國旗。
2、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
(1)討論在哪里見過國旗。
提問: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多地方都有我們的五星紅旗嗎?
(2)看Ppt運動員、宇航員衣服上的國旗標志,知道國旗代表中國人。
師:除了小朋友說的地方,還有哪些地方有五星紅旗呢?(運動員)你看到五星紅旗了嗎?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有五星紅旗呢?(因為這些運動員都是中國人,代表中國參加比賽?為什么衣服上有五星紅旗的標志?(我們的五星紅旗掛的最高,授,第一名。這是誰呀(楊利偉)他是哪個國家的?你怎么知道的?我們是哪個國家的人?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可厲害了?
(3)看艦、飛機、航空母艦等上的國旗,這些都是我們中國制造。
小結:這么多地方都有五星紅旗說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中國真棒!
(4)看Ppt釣魚島等圖片,進一步了解國旗代表中國,要衛中國的領土。
師:這是哪里?(釣魚島)你們知道是哪個國家的嗎?(中國的)但是有一個國家日本想把這個島搶過去,你們同意嗎?那我們應該在釣魚島上插上我們的五星紅旗,看,插上去了,現在釣魚島是中國的,我們一起大聲說“釣魚島是中國的”!
3、感受升國旗時的莊嚴氣氛和對國旗的敬重。
(1)觀看升旗儀式,感受莊嚴氣氛。
在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廣場上每天都會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我們來看一段錄像,看看是誰在升旗?是怎么升旗的?旁邊的觀眾是怎樣看升旗儀式的?
小結:觀看升旗儀式時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著國旗。
(2)播放視頻,全體起立進行升旗儀式。
教師:現在我們也來一次升旗儀式,參加升旗儀式時要立正,不講話,眼睛看著國旗。現在請全體起立,升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
延伸活動:
1、體育區:搶奪釣魚島。
2、美工區:制作五星紅旗;
附搶答題:
1、我銘家的國旗叫什么名字?
2、五星紅旗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3、五星紅旗上面有什么?分別是什么樣?
4、五顆星星分別代表什么?
5、升國旗時小朋友應該怎么做?請示范。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并熱愛國旗。
2、使幼兒明白怎樣做才是愛護國旗的表現。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我們中國的國旗叫什么名字?請聽故事《冰山上的五星紅旗》。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哪里?
故事總結:叔叔們把我們的國旗插在了山頂,并且莊嚴的唱起了國歌。小朋友們,國旗是我銘家的象征,我們要愛護國旗尊敬國旗。所以小朋友們在升國旗的時候,不可以嬉戲玩鬧,要認真莊嚴地看著國旗升起,這樣才是尊重國旗的表現。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升國旗時你是怎樣做的?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國旗上有幾顆星星?幾顆大的,幾顆小的?
(2)為什么要愛護國旗?
(3)升旗時你會怎么做?請你來演示。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我們的國旗叫五星紅旗,上面有五顆星星,一顆大的,四顆小的,大的代表媽媽,小的圍繞著大的,代表保護媽媽的孩子。愛護國旗要像愛護我們的媽媽一樣;尊重國旗,從升旗儀式行注目禮開始,做個熱愛祖國的好孩子。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升國旗時要莊嚴,嬉笑打鬧是不尊重國旗的表現,當聽到國歌響起的時候,表示升旗儀式開始了,小朋友們要安靜站立,雙眼注視國旗慢慢升起,這樣才是尊重國旗的表現。
四、游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升國旗儀式過程:全體起立,教師播放國歌,幼兒看電視屏幕進行升國旗儀式。教師觀察幼兒在聽到國歌響起時,有沒有做到原地不動,不說話、不嘻笑,態度要嚴肅認真,立正站好、眼睛看著國旗冉冉升起。對做到的幼兒給予表揚。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
(1)帶領幼兒唱讀《儒靈童》兒歌。
(2)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升旗儀式,感受莊嚴的氛圍。
(3)和家長聯系,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4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送貨員》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送貨員的工作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
2、學看送貨單,嘗試按送貨單的內容送貨。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各種送貨員的照片和關于送水員送水的錄像。
房子、送貨車、貨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送水員的&39;勞動
1、觀看送水錄像,了解送水員如何搬水、蹬車、抬水上樓梯把水送到教室。
2、談論送水員為我們做哪些事。
小結:送水員的本領真大呀,他們的工作是搬水,有蹬車,最后還把水抬到目的地。
二、了解其他送水員的工作。
送牛奶
1、照片上的人在干什么,你見過送牛奶的人嗎?
2、為什么這么早就要送來呢?
小結:送牛奶的人可真辛苦,為了讓我們喝到新鮮的牛奶,早早就送來牛奶了。
送快餐
1、這是送什么東西的送貨員?
2、送過來的快餐怎么還會熱熱的?
小結:送快餐的人想的真周到,為了讓大家吃到熱乎乎的飯菜,在送貨途中把飯菜保溫。
三、體驗小小送貨員的工作
(一)、提供三種顏色的房子和送貨單,幼兒嘗試送貨。
1、理解送貨單上的圖示,知道送貨單有什么用,怎么樣看送貨單。
需要什么貨物、需要多少貨物、送到幾排幾座(用數數、序數這個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2、每組一個籃子,籃子里有送貨單,按照送貨單去取貨,并送到相應的地方。
(二)師生共同驗證是否把貨物送到了相應的房間,正確者在送貨單上蓋上紅印,表示完成任務。
活動延伸:
開展游戲送貨公司,利用幼兒園的資源,和其他班級合作游戲,根據其他班級幼兒,教師的訂貨任務,制作并送貨。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積極性非常高,豐富了不少知識,同時也體驗了各行各業人們工作的辛苦,更加體諒他們,珍惜勞動者的成果。在活動中,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活動,讓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了不同工作者們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各種行業的資源。培養孩子尊重和熱愛成人的勞動。引導幼兒用感謝的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激發了幼兒尊重勞動者的美好情感及懂得愛惜勞動成果,并學會了與人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游戲的情節性和持久性明顯增強。整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的形式,知道汽車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的能力。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車的圖片、聲音ppt、玩具汽車
活動過程:
、出示馬路圖片師:小朋友們看大馬路上的車子可真多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很多車,你們都認識它們嗎?知道它們有什么用嗎?聽是什么汽車開來了,播放聲音,請幼兒辨別幾種不同的汽車。(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大卡車)
二、用提問的形式鞏固對車的認識。
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很多的車,也知道車的用途。我們一起來玩個猜謎游戲,請你猜猜我的是什么車?
(1)你只要上車,告訴開車的人你到哪里,他就會送你去。請你猜猜這是什么車?(出租車)
(2)著火了一定需要它的幫助。(消防車)
(3)抓小偷、壞人的時候,警察就會開著它。(警車)
(4)車子前面有一個長長的手臂,很有力氣,可以用來挖泥土。(挖土機)
(5)要排隊等,一個一個買票或投幣才能座的車。(公共汽車)
(6)有人生病了,護士就會開著它。(救護車)
(7)馬路上叮咚叮咚響,噴出許多水花來。(灑水車)
三、觀察比較出示消防車、警車、救護車讓幼兒觀察這些車的構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樣的?
小結:這些車都有圓圓的車輪。消防車和警車的叫聲不一樣,消防車是紅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專門用來救火的。警車上白色的,專門用來抓壞人的。救護車上有紅十字。
說說這些車的功用知道每種車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觀察這些車的車輪知道不一樣的車車輪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有兩個、三個或者四個、六個等。
四、結束時間到了,小汽車要回家了,他們應該到哪里去休息呢?(停車場)請小朋友把小汽車開回停車場。
嘀嘀嘀,汽車叫汽車來了我讓道,過馬路,東西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玩耍,不亂跑,安全第一我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遵守規則別忘掉。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社會教案的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的人的關心,愿意主動地關愛同伴。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圖片:小朋友生病了。
2、手機一個,并事先與生病孩子的家長作好聯系。
3、《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生病的感受,激發對生病同伴的關愛之情。
1、這個小朋友怎么了?對,我們每一個人難免會生病,當你生病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很難受、掛水手上很痛、身體不舒服、頭痛、頭暈……)
2、當你生病時你心里會想些什么?(想爸爸媽媽來陪我;想早點好,去幼兒園;想和小朋友一起玩……)
3、那爸爸媽媽又是怎么關心照顧你的?(帶我去看醫生;喂我吃藥;給我做好吃的東西;陪我,給我講故事……)
4、小結:是啊,在我們生病的時候,總是需要家人、朋友的關心和照顧。
二、教師和幼兒討論電話慰問的事宜。
1、師:這兩天我們班級的熠熠小朋友也生病在家休息,(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可是我們現在要上課沒有時間也不方便去看望她,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2、引導幼兒討論慰問語,師:打電話時可以說些什么?(問候的話;提醒的話;想念的話;如身體好點了嗎?哪里不舒服?要多休息,多吃有營養的食品;我們想念你;希望你快點好!)
3、小結:打電話時我們聲音要小聲點,不能影響病人休息,我們可以問問她生病怎么樣了,哪里不舒服,提醒她多喝水,按時吃藥,告訴她我們很想她,希望早日好起來,一起上幼兒園。
三、組織幼兒打電話問候生病的幼兒,鼓勵幼兒主動表達自己對他的關心。
1、好的。我們現在就給熠熠打個電話表示對她的關心。誰愿意打個電話給熠熠呢?
2、組織孩子打電話問候生病的孩子。
3、小結:熠熠收到我們的電話問候病一定會更快地好起來的。
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關心生病的同伴。
1、除了打電話關心生病的同伴,我們還可以怎么去關心她呢?(送上水果、送上禮物、去看望他……)
2、幼兒選擇繪畫、折紙、寫信等方法表達對熠熠的關心和照顧。
3、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做了一份什么禮物送給熠熠。
小結:你們想到了很多關心同伴的方法,有折紙,有畫畫,有寫信。晚上何老師會把小朋友滿滿的祝福送到熠熠身邊的。相信有了朋友們的關心,熠熠小朋友會很快康復。
五、延伸:播放音樂《健康歌》,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運動離場。
生病很難受,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加強鍛煉,讓我們一起去戶外鍛煉吧。
【活動反思】
當拿到教案后,首先大概看了教案的設計環節和目標。原稿教案共有四個環節,一是回憶生病的感受。二是欣賞圖片引導幼兒怎樣關心生病的同伴。三是教師和幼兒討論電話慰問的事宜。四是組織幼兒打電話,鼓勵幼兒主動表達對他的關心。目標為:知道生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的人的關心,愿意主動地關愛同伴。
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樣的社會活動課很沒把握,教案設計又比較平淡,一節課如果既教師沒底,幼兒沒趣,這堂課就一定是不會成功的。因此,圍繞目標,左思又想我又增添了一個環節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份禮物放在愛心籃里。小朋友們有的選擇愛心卡片畫出了水果,提醒生病的孩子要多吃水果。有的選擇繪畫加折紙信封的方式,告訴生病的小朋友要多休息。有的選擇折紙,折了許多小動物陪生病的小朋友。我覺得這個環節非常溫馨,既突破了目標第二條,也為本活動錦上添花,是本次活動的亮點。最后,我認為還需增加最后環節,保護身體,加強鍛煉。讓幼兒知道生病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應該要多鍛煉,保護自己的身體。讓整個教案更完整些。
本次活動,我覺得自己對教案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的,教案設計也是比較完整和趣味的。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是有不足的:1、在第二環節討論打電話慰問的事宜時,幼兒討論后我沒有做出比較精煉的小結,我的小結應該要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提煉經驗,得到升華。2、在最后延伸環節,我放著音樂《健康歌》,帶著孩子邊離開活動室邊做動作環節,有點蜻蜓點水,可以把節奏放慢些,教孩子們多做幾個動作再離開。
細節決定成敗。在今后的課堂中我需要更多關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