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最優美浪漫的鋼琴曲推薦
鋼琴曲對我們有很多的益處,大家知道最浪漫的鋼琴曲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希望大家喜歡!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一:《少女的祈禱》——巴達捷芙斯卡(Tekla Badarzewska)
《少女的祈禱》是波蘭女鋼琴家、作曲家巴達捷夫斯卡18歲時的作品,這首曲子結構簡單,手法樸素,歡快輕盈,充分表現出一位少女的心境:充滿了夢幻和遐想,洋溢著對青春和愛情的美好愿望。
《少女的祈禱》在樂曲結構上,它以抒情的方式描繪出音樂本身所代表的意境的美好。前四小節的降E大調音階簡短而明朗,宛如教堂的鐘聲響起,令人眼前一亮,勾畫出一座高大莊嚴的教堂形象。全曲旋律不以同的變奏重復主題,溫婉幽麗,色彩分明,時而歡快時而憂傷,讓聽眾的思緒走進教堂,仿佛看到一位穿著雪白長裙的少女在上帝面前虔誠地祈禱。
作者簡介:巴達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是波蘭的女鋼琴家、作曲家,主要作品為三十五首鋼琴小品,風格單純而清麗,但她的大部分作品默默無聞,只有《少女的祈禱》(作于1856年)是世界名曲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鋼琴小品之一。
巴達捷夫斯卡的青春是短暫的,但她帶給我們的這首曲子就像是音樂圣壇里的一朵奇異的小花,以它嬌小的身姿送出幽幽淡淡的清香,每當靜下來細細聆聽時,它就帶來親切、溫馨又甜美的感覺,令人陶醉,令人難以忘懷。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二:《愛之夢》——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
浪漫主義大師李斯特鋼琴曲《愛之夢》是一首溫柔婉約,充滿了夢想、期盼、回憶的曲子。
《愛之夢》采用了夜曲的題材,樂曲的開頭以恬靜柔和的旋律貫穿其中,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動感和起伏感,烘托出浪漫主義時期特有的音樂氛圍。深情婉轉的旋律深深的打動著每位聽者的心。樂曲的中段情緒不斷高漲,熱烈而激昂從而逐漸推向高潮,體現了對愛的渴望和執著追求之情。樂曲再現部分的主題旋律又回到開始時的那種抒情、寧靜、安詳的氣氛中。那豐滿的和聲與優美如歌的旋律讓聽者久久沉浸于其中,難以忘懷,默默地享受著那幸福甜蜜的感覺。句尾旋律的律動漸行漸慢,使音樂變得空曠而遼闊,讓人意猶未盡,在夢一般美麗的感覺中,戀戀不舍的結束全曲。
作者簡介: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具有超群的即興演奏才能,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作曲方面,他主張標題音樂,創造了交響詩體裁,發展了自由轉調的手法,為無調性音樂的誕生揭開了序幕,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風氣相對立的浪漫主義原則。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三:《水邊的阿狄麗娜》——保羅·塞內維爾 (Paul de Senneville)
《水邊的阿狄麗娜》這首曲子的旋律時而高亢;時而低沉;時而婉轉;時而悲傷,仿佛是用音符在講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孤獨的塞浦路斯國王,名叫皮格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個美麗的少女,每天對著她癡癡地看,最終不可避免地愛上了少女的雕像。他向眾神祈禱,期盼著愛情的奇跡。他的真誠和執著感動了愛神阿芙洛狄忒(Aphrodite),賜給了雕塑以生命。從此,幸運的國王就和美麗的少女生活在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作者簡介:音樂城堡里的魔術師——保羅·塞內維爾 (Paul de Senneville),法國達芬(Delphine)唱片公司董事長及制作人、杰出作曲家。他為流行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門作的這一首世界名曲《水邊的阿狄麗娜》使理查德因而名揚國際,創下法國藝人在全球最高的銷售記錄,成為著名音樂家。保羅·塞內維爾至今依舊不斷地創作浪漫唯美的音樂,因為他始終堅信,不論什么時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樂。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四:《致愛麗絲》——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在1808-1810年間,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生,并對她產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貝多芬還在樂譜上題上了“獻給特蕾澤”這樣幾個字。以后,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蕾澤那里。貝多芬逝世以后,在他的作品目錄里也沒有這支曲子。直到十九世紀六十處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瑪爾法蒂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諾爾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獻給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獻給愛麗絲》。
這首曲子把特蕾澤溫柔、美麗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繪。它在這支曲子里先后出現了十六次,因此,給人以極為深刻的印象。好似貝多芬有許多親切的話語要向特蕾澤訴說。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猶如二人親切的交談。
作者簡介: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鋼琴演奏家。貝多芬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等等。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五:《夢中的婚禮》——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
《夢中的婚禮》由法國作曲家及音樂制作人保羅·塞內維爾(Paul De Senneville)和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為理查德·克萊德曼量身定制。
連續的八度旋律進行該曲鋼琴音樂中的一個特點,并且這一特點確實在他的作品表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八度上重復出現的主旋律,更具有清新、亮麗的氣質和清脆、明快的聽覺效果。
作者簡介: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是一位杰出歌手與作曲者,他從小耳濡目染,深受古典音樂的熏陶,但圖森偏愛爵士、美國流行音樂,尤其是極度熱愛披頭士。即使在大學主修社會經濟學,但仍阻擋不了一顆熾愛音樂的心,就這樣,他與保羅·塞內維爾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森與保羅共同作曲給法國知名藝人,并制作許多專輯,皆有相當的銷售成績。1975年,他們共同創作的《朵蓮妮之歌》(Dolannes Melody)由小喇叭手伯瑞利演奏與1976年的《水邊的阿狄麗娜》將其事業帶至巔峰。
>>>下一頁更多精彩“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
p副標題e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六:《羅密歐與朱麗葉》——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總能在人們心中產生某種共鳴,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也不例外……
《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首鋼琴曲旋律舒緩優美,細細聽來像是少女帶著絲絲哀怨的訴說。如小溪淌過,綿長而不湍急。雖有哀怨,卻不曾有憎恨;雖帶憂愁,卻不做聲嘶力竭的呼喊。也許,這首曲子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矜持溫柔的少女。
畢竟他們的愛情是悲劇,憂傷成了此曲的感情大背景。整首曲子,都渲染了悲劇愛情的傷感。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對現實中兩家世仇感到無奈,但他們并不想欺騙自己的感情,而勇敢地追求幸福。即便最后的結果還是如此造化弄人...
愛情或許有很多遺憾,但就算是死亡也不能阻止他們,愛一樣會繼續并將永存天地……
作者簡介: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原蘇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自幼學習音樂,后入圣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20歲舉辦首次個人音樂會,1947年獲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6次獲蘇聯國家獎金。普羅科菲耶夫主要作品有7部交響曲、5部鋼琴協奏曲、2部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等。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七:《愛情故事》——弗朗西斯·萊(Francis Lai)
這首曲子來自好萊塢的同名電影《love story》,同時也是一首享譽全球的來自英國的著名歌曲。
同名電影用音樂講述了在洋溢著青春浪漫氣息的哈佛大學校園中,富家子弟奧利弗遇見了聰敏可愛的女生詹妮弗,他被女孩的機智俏麗深深吸引,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然而,當有權有勢的奧利弗家族得知——兒子的未婚妻竟然出身于一個烤甜餅的家庭,他們極力反對這樁婚姻。深愛著詹妮弗的奧利弗不顧家庭反對,毅然與愛人成婚,并不惜與家族斷絕關系。婚后生活雖然拮據而艱難,但是充滿了愛情的甜蜜。奧利弗在愛妻的支持下完成了碩士學業,順利拿到律師執照。正當生活向著美好的未來走去時,病魔選中了詹妮弗。為了治療愛妻的絕癥,奧利弗低頭向父親求救。然而,一切哀求都無法阻止無情的病魔,詹妮弗最終離開了人世。而這段真摯的愛情故事獲得永恒的贊美。
作者簡介:弗朗西斯·萊(Francis Lai),法國當代著名電影作曲家之一,擅長劇情片中愛情題材的配樂。其作品具備濃郁的法國傳統浪漫情調,把旋律美發展到了極致。他的音樂主題動機使音樂的聽覺形象與畫面的視覺形象相融合,體現出綜合性的美學原則。盡管在法國他是國寶級的配樂大師,但在我國他的名字卻鮮為人知。20世紀80年代早期,他創作的一首經典音樂《愛情的故事》傳入我國并迅速風靡全球。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八:《愛的協奏曲》——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
《愛的協奏曲》樂曲發行于 1981 年,《愛的協奏曲》是一首經典的標題音樂,樂曲一開始如潺潺小溪那樣靜靜地流淌出來,愛的情思開始涌動,如漣漪般,一波又一波,一層又一層的展開。時而強勁,時而低沉,由低到高,由弱到強,循環縈繞。
聆聽該曲你能深切地體會到只有鋼琴那特有的寬廣音域、悠長的余音和鏗鏘激昂的節奏,才能最完美的表達出了樂曲的內涵和靈魂,樂曲的主旋律并不沉長復雜,而是精練簡單,就那么幾小節,但自然流暢,層層推進,出神入化的是它那多層循環的變奏,強烈時如揪心般震憾心魄,低沉時如訴說思念的辛苦,樂曲既適合面對面表達對愛人深情的愛,亦可表現為對遙遠親人的懷念;也可作為人在心靈深處對親人或愛人表達那種如泣如訴的愛。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九:《童年的回憶》——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
每個人都有一個天真未鑿的童年或者情竇初開的愛情,不管是歡樂還是煩惱,都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回憶并沒有逐漸的淡忘,而是越來越深刻和清晰。每當獨處時,你的記憶深出浮現到你的腦際,讓+你體味、讓你想念、讓你沉思,不覺間讓你燦然一笑。
十首最浪漫的鋼琴曲之十:《秋日私語》——奧立佛·圖森(Olivier Toussaint)
《秋日私語》理查德克萊德曼經典曲目,該曲旋律動聽優美,仿佛晚風帶著徐徐的涼意向我們吹來,音樂撫摸著我們的臉頰,讓人置身于一個亦真亦幻的充滿秋意的世界。優美的旋律使人追憶起曾經的得失,憂郁中帶著歡快,緩慢中夾雜著激昂,陶醉于音樂之中,回憶著人生的喜怒哀樂,聽著秋日的私語,寄托著自己的訴說。
猜你感興趣: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