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怎么寫?手工串珠,首飾制作,中國結等很容易購買到的生活用品仍然有大量女性愿意自己動手DIY,嘗試與眾不同的去手工制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1】
美麗的扇子
活動流程:【欣賞激發】——【討論示范】——【嘗試制作】——【欣賞評價】
活動過程:
一、 欣賞激發:
1、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到,天氣熱)
你有什么好辦法,使自己涼快呢?(空調、電扇、冷飲、洗澡、扇子等)
2、欣賞各種各樣的扇子:這些扇子都是我們小朋友帶來的、還有是老師在電腦上搜集的扇子圖片(墻面布置的扇子)這些扇子漂亮嗎?你最喜歡哪一把扇子,為什么?
二、討論制作: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扇子,你們看,這兩把扇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發現一把已經裝飾好了,另一把還沒裝飾)你喜歡哪一把,為什么?
2、(出示沒裝飾的扇子)這把扇子好看嗎?請你想想辦法讓扇子好看一點,你想用什么來裝飾扇子?(幼兒發表看法)
3、這里還有許多要裝飾的扇面,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三、嘗試制作:
幼兒制作扇子,裝飾扇面,教師巡回指導。
1、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有規律地裝飾扇面,提醒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材料使畫面更美。
2、及時鼓勵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3、及時地肯定幼兒的表現。
四、欣賞評價:
1、展示與欣賞
(1)你覺得自己的扇子美不美,美在哪里?還有誰的扇子也很美?
(2)把自己的扇子介紹給朋友和客人老師,說說你是用什么材料裝飾的?
(3)教師評價:你們做的扇子都很美,我們來開個扇子展覽會吧。
2、延伸:
回家再去尋找使自己涼快的辦法。
活動要求:1、嘗試用各種材料有規律地裝飾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2、引導幼兒大膽創作,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扇子展覽(墻面環境布置:幼兒帶來的扇子,收集的材料。)
2、用卡紙等剪成的各種形狀的扇面、事先制作。
3、裝飾材料(半成品各種圖形或圖案)、扇柄(冰棍棒)、蠟筆、漿糊等。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大膽制作扇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難點:嘗試有規律地裝飾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設計思路: 夏天到了,怎么使大家不開空調也能涼快度過夏天呢?我把這個難題流給了孩子。孩子們聽了這個問題,好象并不覺得為難,不一會兒就出了好多注意,而且還把這些都一一畫出來,如喝冷開水、吃西瓜、乘風涼、開電扇、扇扇子、看圖書等。一天,有位小朋友帶來了一把扇子,第二天又有一位小朋友帶來了扇子,而且更多的孩子對扇子產生了好奇,于是,我讓幼兒收集扇子,并將帶來的扇子展示在墻面,漸漸地他們對扇面上的花紋產生了興趣,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觀察扇子的不同形狀、花紋,激發幼兒制作扇子、裝飾扇面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滿足幼兒的欲望,我提供了多種材料,讓他們嘗試有規律地裝飾扇面。考慮到年齡的特點與個體差異,在材料的提供上有現成的和半成品的圖案。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2、了解端午節有掛艾草以驅毒避蟲的習俗,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民俗民風。
2.自制自玩龍舟,
活動準備
粽子,做龍舟的材料,賽龍舟的錄像或圖片。
活動過程
A、師讀兒歌、講講端午節的來歷
(1)師讀:五月五,過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賽龍舟,喜洋洋。老師講屈原的故事。
(2)介紹端午節兩項主要慶?;顒樱喊兆?、劃龍舟。
B、包粽子、看圖片
(1)向幼兒介紹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線)。示范包法,幼兒用紙片折“粽子”。
(2)幼兒看圖片,引導幼兒體會粽子的獨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國的特色點心,各地方包的形狀各異,有三角粽,有長條粽??谖恫煌?,有紅棗餡,有肉餡,有無餡的。
(4)吃粽子時,我們習慣蘸蜂蜜糖,或者白糖,這樣吃起來更香。
C、采艾草、用途
(1)師出示艾草,讓小朋友們觀看。在我們農村地區,艾草通常是長在田野邊。(2)它的作用是驅蚊,辟邪。把它插在門上。
D、制作龍舟
(1)讓幼兒欣賞龍舟大賽的錄像和圖片,激起幼兒自制自玩的興趣。
(2)制作龍舟。
將布圍在用兩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貼上各種彩色紙條。
畫一個龍頭,制作龍的頭飾。
E、劃龍舟
組織幼兒進行“龍舟大賽”。船頭的幼兒頭帶龍的頭飾,其余兒童排成一隊坐在龍舟里,按鑼鼓節拍作劃船動作。也可兩舟之間開展競賽,哪隊動作整齊哪隊為勝。
F、延伸
通過學念《過端午》,畫畫《賽龍舟》來增強過端午節的感受。最后,請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五月五,過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賽龍舟,喜洋洋。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
2、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
3、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PPT、3只粽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劉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故事呢?
2、出示PPT,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小結: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來看看。
二、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名字《粽子里的故事》
——吃過粽子嗎?什么味道的?(豆沙、肉、蛋黃)
小結:原來粽子里面可以包各種各樣的餡兒,那你們知道什么時候要吃粽子呢?
2、簡單講述粽子的來歷: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我們要吃粽
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大家要記住哦。
3、——那么《粽子里的故事》會講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4、分段觀看PPT,欣賞故事,
(在密密的樹林里——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
——那怎么辦呢?(幼兒討論)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5、繼續欣賞故事(老奶奶采來一把箬葉——誰就能講出有趣的故事來。)
——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故事。
6、松鼠圖片
——誰來了?小松鼠來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
小結: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講不出來7、狐貍圖片
——小狐貍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貍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8、繼續欣賞故事(接著——只好搖搖頭。)
小結: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呢?真著急。
9、繼續欣賞故事(小松鼠,小狐貍——她一定把這些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小結:粽子里面藏了很多故事,小女孩吃了粽子,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三、“吃”粽子
1、——老奶奶的粽子里有故事,劉老師帶來的粽子也很神奇,來吃吃劉老師帶來的粽子,講講劉老師粽子里的故事。
2、出示粽子一:聽話(“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誰聽見了奶奶用了哪兩樣東西包粽子?(箬葉、米)
——誰能把故事里說的什么樣的米、什么樣的箬葉講清楚?
3、出示粽子二:悄悄話(“我愛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悄悄話是什么意思?(輕輕講,用心聽)
(——為什么會傳錯?悄悄話是很難的,要用心聽、仔細聽、游戲才能玩下去,我們等會兒到教室里繼續玩。)
4、出示粽子三:祝福(互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我們馬上要離開幼兒園,離開我們的好伙伴,上小學去了,那你有什么祝福的話要跟好朋友說嗎?
——你收到了什么祝福?你祝福了誰?
四、延伸
——孩子們,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回到家,和奶奶一起吃吃粽子,聽奶奶講講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故事講給奶奶聽。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5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本周日)是母親節,知道母愛的偉大。
2、能夠用各種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3、體會媽媽的艱辛,培養幼兒尊重媽媽的情感。
4、愿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彩紙、吸管、剪刀、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康乃馨與孩子討論這朵花的名字與花語。
2.幼兒觀察,老師示范制作。
3.教師分發材料。
4.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康乃馨
5.幼兒共同欣賞制作的禮物,一起合影。
6.回家把康乃馨送給好媽媽并對媽媽說一句感謝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了如何跟媽媽表達愛意,知道了媽媽的艱辛,也讓幼兒動手制作小禮物“花”來送給自己的媽媽。引發孩子愛媽媽,尊敬媽媽的美好情感,懂得了關心自己的媽媽。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設計賀卡的過程中感受動手制作手工賀卡活動帶來的樂趣。
2、幼兒通過基本的貼貼畫畫,鍛煉其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最關鍵的是能開發孩子的情商。
3、引導幼兒夠根據提供的材料制作出自己所想的感恩賀卡,心存感恩與感謝,對媽媽表達愛意。
4、大班幼兒在制作完成感恩賀卡之后,帶回家主動送給媽媽作為節日禮物!并對媽媽說母親節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相關的節日賀卡圖片
2、材料包、膠水、各種顏色的水彩筆
3、課件《感恩賀卡》制作過程
本次活動的重要提示以及重難點:
1、老師需要注意的是,讓大班的幼兒用自己通過貼貼畫畫,完成作品這次母親節賀卡手工制作,自己完成送給媽媽的禮物。
2、本次活動中教師還需注意,引導幼兒有創意地畫出圖案,不一定要很精致漂亮,但至少表達的意思要達到。
3、在粘貼模切圖形的時候可以多折一下長條紙,增加賀卡的立體感。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感知發現環節,進入今天活動的主題,贊美母親節。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動畫,感知賀卡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出示相關的節日賀卡圖片。你們見過什么樣的賀卡?是在哪兒見到的?又是誰送給你的呢?
2、教師繼續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我要DIY創作環節。
(1)在底紙上畫圖形的時候,教師提醒幼兒可以多用幾種顏色,避免畫面色彩單一。
(2)出示材料包15,介紹要用到的材料。
(3)教師將課件畫面定格在成品展示圖頁面,引導幼兒大膽描述賀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3、教師播放“我要DIY創作”環節中的制作步驟,并開始指導幼兒進行手工操作。
(1)將模切圖形粘貼在底紙上,再在底紙上裝飾一些圖案圖形,賀卡就做好了。
(2)為體現和強調母親節的意義,可以把底紙粘貼在卡紙上,在卡紙內寫上母親節相關祝福語。
4、教師請幼兒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在制作賀卡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問題?教師繼續帶幼兒欣賞作品和各種各樣的賀卡。
四、活動結束
在制作完成感恩賀卡之后,帶回家主動送給媽媽作為節日禮物!并對媽媽說母親節快樂。
而每當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互送賀卡來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小朋友們可以在節日的時候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制作一張特別的賀卡,感謝他們對你的精心照顧和付出。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6】
一、首先邀請家長入座,播放《過新年》音樂,在音樂聲中我們的元旦聯誼活動正式開始。
二、主持人:孫新英(進入活動場地)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是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將迎接嶄新的年,在此我代表小班全體老師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并祝在座的各位家長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工作順利,幸福美滿!祝小朋友們身體健康快樂的成長!年元旦聯歡會正式開始:
1、請欣賞丁文琪、鄭文菲等小朋友帶來的歌表演《新年好》。
2、京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粹,是我們的國寶,請欣賞由丁瑞祥老師帶來的京劇。
3、請欣賞由張成智、張書函等小朋友帶來的古詩《靜夜思》
4、請欣賞由孟星霓與爸爸帶來的歌曲《我愛我家》
5、由張書涵、鄭文菲等小朋友帶來的兒歌表演《什么開花步步高》
6、教師才藝展示:由房愛萍、張紅梅老師給我們帶來歌曲《新鴛鴦蝴蝶夢》
7、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媽媽辛勤的養育,感謝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現在由李承燁和媽媽演唱《我的好媽媽》
8、請欣賞由鄭文菲和小朋友們以回答的形式展示兒歌《手影游戲》
9、請欣賞由李雨彤、孟星霓等小朋友帶來的歌表演《春天》
10、歡樂動起來,請欣賞有老師帶來的健美操
11、游戲《找媽媽》
時間過得真快,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聯歡會就要結束了,就讓我們一起唱著《新年好》這首歌來結束我們的聯歡會。
學生手工活動教案設計【篇7】
活動目標1.通過收集、觀察等活動,知道一些常見蔬菜的名稱和特征。
2.能與家長、材料互動,學會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狀和特點,制作蔬菜造型,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1.發動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蔬菜:茄子、茭白、洋蔥、土豆、青椒、紅辣椒、玉米、菜瓜等。
2.輔助材料及工具:牙簽、大頭針、樹葉、瓶蓋、豆子、雙面膠、各色彩紙、粘貼紙、剪刀、美工刀等。
3.PPT:蔬菜造型。
活動過程1.討論、分享活動,知道蔬菜名稱,了解、熟悉蔬菜的明顯特征。
(1)組織幼兒說說,自己收集的蔬菜的名稱和特征。
師:小朋友們很能干,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許多蔬菜?,F在我們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么蔬菜?
幼1:我帶來的是茄子和胡蘿卜。
幼2:我帶的是白菜、黃瓜。
幼3:我帶來了好多,有土豆、蘿卜、花菜,還有一個像蓮花一樣的。
家長:這個是百合!
幼4:我帶來了南瓜、辣椒、胡蘿卜。
師:真棒,我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蔬菜。仔細看看,你的蔬菜是什么樣子的?看上去像什么?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蔬菜的特點,如顏色、形狀像什么等。
幼1:我的蘿卜像小老鼠。
幼2:我的茄子像手槍。
幼3:我的番茄像人的頭。
(2)小結。
師:對的,蔬菜不僅種類很多,而且顏色、形狀都不一樣,但是它們都可以吃,吃了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因此我們要多吃蔬菜。
評析:活動一開始,讓孩子相互介紹自己斫帶的蔬菜,讓孩子進一步感知了蔬菜的豐富多樣。對不認識的蔬菜,教師能適時請家長來介紹,充分發揮了家長的作用,豐富了孩子的經驗。在觀察蔬菜像什么時,孩子的想象力豐富,為下面的蔬菜造型制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2.欣賞蔬菜造型,了解制作方法,激發興趣。
(1)引出話題:蔬菜不僅可以做各種美味的菜肴,而且蔬菜形狀各不一樣,還能制作一些有趣的造型。
(2)出示PPT蔬菜造型,引導幼兒觀察,說說是什么,是用哪些蔬菜做出來的?
師:你看到些什么?
幼1:我看見了蝸牛和大象。
幼2:我看見了蜻蜓。
幼3:我看見了小娃娃。
師:我們來看看大象,它是用哪些蔬菜做出來的?
幼1:它是用藕、胡蘿卜做出來的。
幼2:它的腳是用香菇的腳做的。
師:大象的鼻子和尾巴是用什么蔬菜做的呢?
幼……?
家長:是用姜芽做出來的吧。
師:是的,是用姜芽做出來的。原來大象是用藕、胡蘿卜、香菇、姜芽做出來的。這些蔬菜是用哪些材料連起來的呢?
幼:是用牙簽連起來的。
師:對,是用牙簽和大頭針連起來的。
師:再來看看這是什么?它是用哪些蔬菜做出來的?
幼:洋蔥和土豆。
幼:還有小辣椒。
師:對了,仔細看看,除了用這些蔬菜,還用了哪些輔助材料呢?
幼:毛線。
幼:還有一朵拉花。
師:對了,這些蔬菜造型是用兩種或者三種蔬菜做出來的,用大頭針或牙簽連接起來,還可以用一些毛線、小花、貼紙來裝飾,讓它們變得更漂亮。
(3)討論:想做什么?用哪些蔬菜?哪些材料?
我們也帶來了這么多蔬菜,我們也來變變變。今天你想做什么呢,用哪些蔬菜,需要哪些輔助材料呢?怎么分工呢?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
(4)介紹:想做什么,用哪些蔬菜,哪些輔助材料。
師:大家都想好了,誰來介紹一下,你和爸爸媽媽準備做些什么?爸爸媽媽幫助你做什么呢?
幼1:我和媽媽準備做一只刺猬和章魚。我扎牙簽做刺猬的刺,媽媽要用刀切茄子,做章魚。
幼2:我們準備用南瓜做一輛汽車。
幼3:我想做鱷魚,媽媽說要做企鵝。
師:好的,我們都想好了,現在我們就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了。
評析:這一環節老師的設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通過欣賞課件,很形象地讓孩子感知了,這些有趣的造型……大象、老虎、娃娃、金魚、蜻蜓等都是用各種各樣的蔬菜做出來的,蔬菜之間是用牙簽、大頭針連接起來的,而且還可以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這部分起了示范講解的作用,但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是孩子通過觀察發現的,這樣不僅激起了孩子創作的欲望,還讓孩子和家長充分了解制作蔬菜的步驟和方法。第二部分為家長、孩子的互動,并提出了活動的要求:一起設想,想好了做,要和孩子一起做,不能家長包辦等。兩個部分環環相扣,緊扣主題,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謫動了他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3.親子制作蔬菜造型。
(1)簡單介紹材料師:老師這兒也準備了許多蔬菜和輔助材料,有各色皺紋紙、粘貼紙、絨線、刀片、剪刀等材料和工具,如果你需要可以自己來選擇。
(2)提出活動要求師:我們要想好了再做,要根據自己蔬菜的特征來做,需要輔助材料可以到材料框里取,用完后放回到原來的地方,保持桌面整潔。簡單的可以孩子自己完成,如果需要用美工刀、小刀的,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助。
(3)本領大的動作快的可以做兩樣。先完成的可以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展覽臺上。
評析:簡單地介紹材料,并提出了制作要求,簡明扼要,直奔主題。同時教師注意了操作中的安全問題,考慮全面。
4.親子制作蔬菜造型。
教師巡回指導,給予隨時的提醒和幫助。在操作時輕輕播放鋼琴曲,并將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瞬間、制作的作品拍攝下來。
評析:輕柔的鋼琴曲為家長和幼兒創設了創作的氛圍,大家都投入到了創作中。教師適時的提醒和幫助給了家長和孩子靈感。同時教師能抓住幼兒和家長在鋤作中的瞬間,用拍照的形式記錄下來,為下面的欣賞、親子體驗提供了保障。
5.蔬菜造型展覽會--欣賞蔬菜作品,體驗親子制作的快樂。
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將制作的蔬菜造型放在展覽臺上,看看最喜歡哪一樣,用了哪些蔬菜做出來的。
(1)欣賞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情景和作品的照片。
師:大家都做好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蔬菜造型的,都做了些什么?
(2)一起欣賞ppt照片,并和幼兒、家長一起交流和分享,感受親子制作的快樂,并適時交流分享,欣賞蔬菜造型。
幼1:我和媽媽用南瓜和胡蘿卜做了南瓜車。窗戶是用辣椒切成一片一片做出來的。
幼2:我做了一只鴨子,脖子是用半個茄子做的,身體是用白菜做的,嘴巴是用胡蘿卜切出來的。
幼3:我用土豆做了小刺猬,和媽媽用茄子做了章魚。
幼4:我們做了幾只小企鵝,很好玩。
幼5:這是我爸爸用番茄刻出的孔雀。
師:我們真棒,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了這公多的蔬菜造型,真開心!要謝謝誰呀?
幼:謝謝爸爸媽媽!
師:蔬菜真有趣,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蔬菜。以后,我們還可以利用蔬菜的根、莖、葉和爸爸媽媽做更多的蔬菜造型。
評析:利用拍攝的照片,結合展覽臺上的作品,和孩子、家長一起欣賞、分享、交流,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每當看到自己和爸爸媽媽的身影,看到自己的作品,孩子都不由自主地拍手,自豪地介紹,成功感溢于言表,真正感受到了親子制作的快樂,體驗了或功的快樂!
活動評價整個活動環節緊湊,一環扣一環,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幼兒的主體性發揮和家長的主動參與。活動中家長能注意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商量、討論、分工,按要求創造出許多別具一格的蔬菜造型,形象逼真,充分發揮了家長、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在活動中能充分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想法,口語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也開拓了視野,體驗了親子制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