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
在城市,行道樹同樣可對人類社會作出有益貢獻。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1
活動時間:
3月11日上午
活動場地:
科大院內中心花園
活動形式:
認領小樹,掛上祈愿卡,給小樹澆水。
活動來源:
早春三月,草長鷹飛間,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春風吹綠了枝頭上的嫩芽,吹綠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動了科大幼兒園孩子們的熱情。為了在孩子們的心里播撒下綠色的希望,讓他們在保護自然中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獲得更多親近春天的快樂體驗,幼兒園于3月11日組織全園的小朋友進行了一次以“我為小樹澆澆水”為主題的護綠活動。
活動目標:
1、從小愛護花木、保護環境,知道了小樹、花草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2、能夠愉快的參加活動,在活動中遵守規則,學習與他人合作。
3、感受大自然、周圍環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活動準備:
1、3月9日帶領級部主班教師勘測活動路線,挖掘路途中的教育資源,并進行綠化場地的劃分和調查水源。
2、3月10下午通知家長給幼兒穿一雙可防水的運動鞋。
3、本周區域中幼兒制作護樹卡、祈愿卡、愛心卡,把對小樹的祝福以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并塑封。
4、向家長發出倡議,幫助幼兒了解樹木和人類的關系,植樹的意義。
5、各班自備大水桶一個,小水桶幼兒人手一個。
6、各項人員安排:主持人—韓金紅攝像—梁晶,照相—班內保育老師,提水—兩名男教師。
7、保育教師隨身攜帶創可貼和紗布等醫療用品,以備應急處理,教師每人攜帶衛生紙。
活動流程:
一、植樹前的談話:
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節嗎?(植樹節)你認識哪些樹木?(引導幼兒說各種樹木的名稱)你知道樹木有什么作用嗎?(告訴幼兒樹木可以制作家具、打門窗、結水果;還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二、植樹開始
我給小樹澆澆水,我和小樹同長高“植樹節活動開始儀式。
第一項:“綠色小衛士”進場活動(要求班級分四列縱隊,面朝旗桿按照班級順序從西往東依次站好)
第二項:園領導講解植樹節的來歷,宣布活動開始。
(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一是為了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另外,3月12日剛好是驚蟄之后,春分之前,對全國來說,這時候植樹是最適宜的。)第三項:主持人給小朋友介紹種樹的意義,講解護綠愛樹的重要性。
第四項:各級部長向大家發出倡議:“愛護小樹,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第五項:分大中小級部進行植樹節活動。
三、中班活動流程:
1、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澆水區域,負責教師給幼兒講解活動順序和活動要求。提醒幼兒在植樹過程中注意同伴間的分工與合作,并進行安全教育。
●活動順序:到達綠化場地——為小樹祈愿祝福贈送護樹卡——給小樹澆水——和小樹合影。
●在班級綠化場地內活動,不要擅自離開集體
2、認領小樹,教師帶領幼兒把“護樹卡”“愛心卡”“祈愿卡”掛在樹上,和大樹擁抱、與小樹牽手。
3、給小樹澆水.
要求建議:
●水要少裝一點,因為小樹水喝多了,也要生病的。
●取水時不能擁擠,要按照先后順序。
●提水和返回的路線要明確,以免孩子沖撞。
4、和小樹合影留念。
5、撿拾垃圾、整理工具。
6、評選“綠色小衛士”。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2
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制作樹葉書簽、標本和保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了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系。
4、通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6、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教案準備:
1、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綠化的錄像帶、照片等資料。
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了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并攝影,了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采集樹葉標本,制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簽,……
3.樹木護養: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教學設計:
明天就是植樹節了,當我們看到路邊的參天大樹的時候,是不是也在想,綠色的環境給我們的人類帶來了無限的生計呢?這是春天帶給我們的希望,這是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人類帶給自己的希望。植樹節愛樹活動開始了,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環保意識,從小培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拓展:
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并放假一天。后來經商議,于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3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開展研究的一般步驟,懂得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樣的。
2、通過各種渠道,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3、學生通過自主調查,了解植樹節、樹和森林資源等方面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明白植樹造林的意義,培養社會責任心和責任感。
4、利用各種學科資源,實現多種知識的整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合作精神。
活動前準備:
1、學生自由分組,民主選定組長,一共分為四個小組:
我是小小資料員——資料組
校園樹木知多少——實地考察組
我為家鄉添綠色——綠色行動組
我為植樹做宣傳——宣傳推廣組
2、各組討論研究制定活動計劃,教師適當指導。
3、小組對照活動計劃開展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3.12植樹節即將來臨,為了使我們的環境更加優美,生活更加愜意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二、交流展示
(一)我是小小資料員――資料搜集
1、通過上網、查閱圖書、請教老師等途徑了解有關植樹節、植樹的知識、樹木生長的知識、植物與人類的關系等;
2、整理歸類,進行交流:我知道——
3、將收集的資料分類、整理,制作卡片或手抄報。
師評價,提出建議
(二)校園樹木知多少——實地調查
1、觀察、調查校園內的樹木,了解其名稱、數量、主要分布地點,并拍照;
2、設計調查表格,統計;
3、利用網絡、圖書等資源收集各種樹木的信息,制作名片;
4、我們的發現和思考。
師評價,提出建議
(三)我為植樹做宣傳——宣傳推廣
1、介紹植樹節主題黑板報;
2、介紹搜集與設計的宣傳標語;
3、介紹小組合作完成的植樹節主題手抄報;
4、宣讀植樹節倡議書。
師評價,提出建議
(四)我為家鄉添新綠——綠色行動
1、植樹實踐活動回顧
(1)“植樹活動過程剪影”展示
(2)說一說:植樹的方法與技巧
(3)“我與小樹苗合影留念”展示
(4)“今天我植樹了”體驗作文交流
2、師評價,提出建議
三、活動小結與延伸
同學們在這次“快樂的植樹節”實踐活動中,參與活動的熱情高,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活動的成效非常顯著。本課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在實踐活動中同學們能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搜集、處理、整合相關資料的能力得到了加強;同學們的合作、創新意識得到了培養,希大家再接再厲,不斷充實提高,搞好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4
一、活動目標:
召開讓“植樹節與環境保護”主題班會,通過贊環境、憂環境、護環境等形式,激發學生愛環境的情感,并要求學生從我做起愛護環境,增強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活動對象:
_年級(_)班學生。
三、活動時間:
3月13日
四、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主題班隊課開始。
1、同學們,地球是我們賴以生活的美麗家園,創建一個文明、潔凈的環境,保護地球,愛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今天這節班會課的主題是“植樹節與環境保護”。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四月二十二日是世界地球日,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在我們中國,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這些節日都是為保護地球而設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次會議于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先讓我們來聽一聽地球的自述吧。
2、地球自述:我是地球,說圓不圓,說方不方,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我的身上有海洋、森林、河流、山川、丘陵、平原。我的內臟中有煤炭、黃金、白銀等各種礦產,我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被綠色植物覆蓋著的球體。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大約200萬年前,當人類在地球上誕生時,這顆行星為人類創造了充足的生存條件——陸地、海洋、森林和空氣。當時,地球被一層薄薄的淡藍色大氣所包圍,晶瑩透亮,美麗壯觀。
3、學生甲: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有峰巒起伏的群山,有波濤洶涌的大海,祖國的山河美麗極了!我們的家鄉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我們的學校,環境優美,是人才的搖籃。我們為擁有這樣可愛的祖國、家園、學校而感到自豪。
學生乙:可是,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們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森林、草原、耕地的減少,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惡化。大地在呻 吟,河流奏悲歌。請聽:大地、沙漠、海洋、森林的自述(學生分別飾大地、沙漠、海洋、森林)
(1)大地:我是大地叔叔。水土流失,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嚴重問題,雖然它不像洪水那樣兇猛,也不如地震那樣強烈,但是它卻像癌細胞損害人的身體一樣,我們中華大地水土流失驚人,流失面積達50萬平方公里,這真是悲哀。再聽聽沙漠阿姨的話吧!
(2)沙漠:我是沙漠阿姨,我們是出現在人類文明以后,人類是沙漠的制造者,對森林亂砍亂伐,是造成沙漠的主要原因。現在的沙漠,曾經是一片綠洲,只是由于環境破壞,才變成今天這種荒無人煙的情景。
(3)森林:大家好,我是森林伯伯。人類開始于我們森林,是我們養育了人類,我們為人類提供了吃、穿、住,沒有我們,也就沒有人類。然而人類掌握了火以后,就向自己的老家進攻了,一棵棵參天大樹倒下,動物們被嚇跑了,鳥兒哀鳴,猴子嚎叫。
海洋:同學們好,我是海洋姐姐,我們蔚藍色的海洋是人類的財富,但是今天的我們卻被污染了,人們把石油和垃圾都倒在了我們身上,給我們海洋帶來了難以愈合的創傷。
4、學生丙:下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我班小衛士所了解的情況吧。
學生1:一些工廠的煙囪向天空噴吐著濃煙。
學生2:焚燒垃圾產生的'廢氣、汽車廢氣不斷排放,黑煙彌漫。
學生3: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堆積成山,臭氣難聞。
學生4:建筑工地塵土飛揚,空氣異常混濁。
學生5:人類不斷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很多魚兒死去了。
5、學生甲:所幸的是“愛護人類的家園”已成為全球人民的共同呼聲,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植樹造林的行列中。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節”是每年的哪一天?(齊答:3月12日)
學生乙:我國政府也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在植樹節那天,很多領導人和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種上了和平樹,并祝愿這棵長青樹在和平美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環境保護已被公認,對人類有直接的重要性,關系到人類的生存,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許多青少年紛紛投入到了搶救地球的活動。下面就請同學說說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事例吧。
(1)20_年常州開始使用天然氣,取代煤氣,近些年市區拆掉了大小鍋爐和煙囪。節約了能源,凈化了環境,促進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2)常州保護太湖流域,限制污水排放,整治長江,波光映晴的美是成為每一個常州人的驕傲。
(3)20_年至20_年,江蘇省先后對太湖流域多條小流域進行重點治理,讓河流變清的目的。
6、學生甲:正因為人們能自覺投身于植樹造林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偉大事業中去,所以我們才能生活在天長藍,水長碧,山長青的優美環境中。勞動最光榮,讓我們用勤勞的雙手美化我們的環境。請聽歌舞表演:《勞動最光榮》。
為了讓天空明凈,河水清澈,讓地球媽媽青春常在,請同學們為環境保護獻一計。
學生獻計。
學生1:中學生應該認真上好環境教育課。
學生2:我提議我們向社會發出一份“植樹造林”的倡議書。
7、愛護地球母親,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請大家談談準備怎么做?
學生1:我要多看有關環保知識的書,用知識武裝頭腦。
學生2:勞動最光榮,我要用勤勞的雙手美化我們的環境。
學生3:我從現在開始,要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學生4:我從實際出發,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學生5:我要堅決與破壞環境的壞人壞事做斗爭。
學生6:積極參加治理環境的活動。
學生7:開展愛鳥周活動。
學生8:購買商品時,購買綠色食品,少用一次性軟包裝盒的飲料。
8、同學們,我們班中哪些同學在愛護地球、保護地球方面做得比較好呢?指名說一說。給這些同學熱烈地鼓掌。
五、班主任講話。
六、宣布活動結束。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5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準備:
1.制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
2.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于各種活動中,讓幼兒采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制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征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夸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并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
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征。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于日后負責照看和護理。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并懂得在植樹節里我們要干什么。
2.了解樹和人類的重要關系,知道如何愛護花草樹木。
3.體驗種樹、澆樹保護環境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塵暴的圖片、小水桶、小鏟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塵暴的危害
1.教師出示沙塵暴的圖片,幼兒自由討論在沙塵暴的天氣里的自身感受。
2.比較沙塵暴與綠色環境的不同,并說出喜歡哪一種環境,為什么?
二、切入植樹節主題
1.教師請幼兒猜猜今天是什么節日?(教師適當提醒是有關于樹的一個節日)。
2.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在植樹節里我們該干什么?怎樣愛護小樹?(澆水、施肥、松土等等)。
三、我們一起行動在植樹節
1.教師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并帶上工具(水桶、小鏟子、舀水的容器)。
2.教師組織幼兒澆樹,邀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組把水舀到樹坑里,或者拿小鏟子給樹松土,要求全體幼兒都參與到其中,體驗植樹節的樂趣。
3.教師拿照相機記錄幼兒在植樹節的活動。
四、活動延伸
教師要求幼兒從家帶盆栽,放到教室里,教會幼兒如何照顧好花草樹木。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各種樹木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教多引導。
植樹節綠化活動教案精選篇7
一、設計意圖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為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每幼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小、中、大年級擬開展植樹節—“我是菜地小衛士”的活動。讓孩子們親手播種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長的農作物的種子,從而令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瓜果蔬菜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__.3.12
(二)活動目標
1.認識、理解瓜果蔬菜與身體成長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2.激發幼兒參與菜園種植活動及愛護保衛菜園的意識。
3.培養幼兒勞動技能,了解種植蔬菜才瓜果和保護菜園的益處,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人配合、協作,增強團隊意識。
4.給予幼兒親近自然的機會。
(三)活動準備:輪胎、剪好的雪碧瓶,鏟子,各種蔬菜種子、爬山虎枝條、菜。
(四)活動地點:幼兒園四周輪胎及陽臺綠化。
(五)活動具體內容
1.向幼兒講解活動意圖,了解活動意義。
2.觀察分辨菜苗與雜草的區別。
3.帶領幼兒到種植園,各班劃分包干區域。
4.播種春天易生長的蔬果種子、埋上爬山虎的枝條。
5.貼上菜。
(六)活動注意事項
1.各班按時到達指定地點。
2.區分菜苗與雜草的區別。
3.注意安全,認真負責地完成這項活動。
三、活動反思
在植樹節到來之際,我園各班組開展了植樹節—“我是菜地小衛士”的活動。旨在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孩子對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在班級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認認真真的將種植園地中的雜草一一拔除,并親手播種一些在春季容易生長的農作物的種子和爬山虎。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播種時,促進了孩子們對瓜果蔬菜生長的了解,逐步形成綠化的概念,增強了孩子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