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將師生活動和教學資源事先加以計劃,以便實施教學的具體方案。最新教案模板小學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最新教案模板小學,供大家參考。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

Unit1Mynewteachers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Let’slearn部分的單詞: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要求學生能聽懂句型,并結合這些句子表達的情境,學會恰當地替換句中的單詞。逐步學會聽、說、讀、寫單詞:old,short,thin,tall,strong。

二、教學難點:

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Let’sstart部分在學生用書當中首次出現,教師應正確理解此部分的輔墊作用,可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使用,并幫助學生熟悉教材內容的變化。

三、課前準備:

1.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聲音、課件,以及本課時的八張單詞卡。

2.準備一些教師的照片或圖片。

3.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四、教學過程:

1.Warm-up(熱身)

(1)播放Let’sstart下面歌謠的錄音,讓學生聽歌謠猜單元話題,激發學生對新學期第一單元英語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使用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過的句型:“Ihaveanewfriend.He’stall.He’sstrong,too.”并結合相關人物的圖片,引導學生復習strong,tall,short,thin等詞,為本課時聽、說、讀、寫這些單詞做好準備。

(2)日常口語練習,內容可參考如下:

T:Hello,everyone!Welcomebacktoschool!Nicetoseeyou!

Ss:Nicetomeetyou!

(3)問學生幾個問題,引出本課重點內容。具體會話可參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toseeyouagain.Whatgradeareyouinnow?

Ss:We’reinGrade5.

T:DoyoulikeyournewEnglishbooks(newclassroom,newteacher)?

Ss:Yes!

T:WhatarewegoingtotalkaboutinUnit1?Guess!What’sthetopicofUnit1?

2.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1)出示Let’sstart部分圖片,介紹說:Rabbithasmanynewteachersinherschool.Doyouhavenewteachers?引導學生根據情景圖的提示描述新教師。然后說:“今天我們將學習怎樣描述新教師。Sarah將為大家介紹幾位新教師,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師?

(2)出示Let’slearn部分的圖片,向學生介紹說:TheyareSarah’steachers.Describetheseteachers.引導學生結合預習部分回答出strong,tall,short,thin等舊詞,然后結合圖卡向學生呈現新詞:youny,kindold,funny。可利用簡筆畫、單詞卡片或實物圖片等—一教授新詞,使學生正確理解、認讀。

(3)可播放單詞的聲音,讓學生在聽過一遍后跟讀單詞,逐步掌握正確的讀音。

(4)根據以下信息請學生判斷會話中描述的教師是Let’slearn配圖中的哪一位:MrHuistheartteacher.What’shelike?He’sshortandthin.完成前面鋪墊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Let’s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換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兩位新教師,練習鞏固所學新詞。

(5)試著寫單詞。

范寫四會單詞,讓學生跟寫或在單詞卡片背面仿寫,達到聽、說、讀、寫四會掌握新詞的目的。

3.Let’splay(趣味操練)

(1)Let’sfindout(找一找)

指導學生用所學新詞和句型描述Let’sfindout部分幾位教師的體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確的圖片。完成這項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八張新詞卡片繼續進行結對或小組活動,如:MynewChineseteacheristallandstrong.Whoishe?讓其他學生選出正確的圖片。

(2)Let’ssing(唱一唱)

放歌曲“Mynewteacher”的錄音,學生跟唱,進一步在音樂節奏中感知新詞。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1)讓學生做本單元ALet’slearn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讓學生模仿Let’sfindout部分的錄音,讀給朋友或家長聽。展示不同教師的圖片,讓學生猜出是教哪個科目的教師,然后用所學新詞描述這些教師的外貌特征。

(3)讓學生參照Let’sfindout部分設計一些謎語讓大家清一猜。可以參考以下語言:Sheistall.She’sbeautiful.She’sveryyoung.Wealllikeher.Who’sshe?

(4)讓學生把新學的歌曲唱給家長或朋友聽。

板書設計:

Unit1Mynewteachers

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

教學反思:本課時Let’slearn部分主要是通過情景會話,談論美術教師的樣子,來讓學生學習單詞: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教學設計適合與學生身邊的人物相聯系,尤其是新老師。可引導學生復習已學過的tall,short,thin,strong等詞匯,再進一步學習本課新生詞。達到描述不同圖片人物的要求。利用一些活動來鞏固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事先準備好的人物圖片,進行結對或小組活動,如:MynewChineseteacheristallandstrong.Whoishe?讓其他學生選出正確的圖片。

Unit1Mynewteachers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本課時的重點掌握句型是:Who’syourmathteacher?MrZhao.What’shelike?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要求學生能在相似的情景中完成替換練習。能靈活運用這些句子進行交際。

二、教學難點:

Let’stry這一形式在學生用書中第一次出現,但難度不大。學生即使不能夠聽懂句子的含義,只要明白關鍵詞語的意思也能找到正確答案。教師要幫助學生聽錄音熟悉新詞和新句型,感知連讀、失去爆破和弱讀等語音現象。初步培養學生的聽力技能。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聲音、課件,人物圖片最好是能夠直接粘貼在黑板上。

2.準備一些教師的照片或圖片。

3.教師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四、教學過程:

1.Warm-up(熱身)

(1)教師放歌曲“MyNewTeacher”,讓學生感知并復習歌曲中語言。

(2)結合畫有人物不同相貌特征的教學圖片進行關鍵詞的替換,引導學生復習上一課時所學的新詞,為本課時學習句型做好準備。口語練習內容可參考如下:

A:Goodmorning/afternoon.Look!Ourmathteacherisveryyoung.He’stallandthin.

B:Thisisourmusicteacher.She’syoung.She’sveryfunny.

A:Who’syourartteacher?

B:MrHu.

A:What’shelike?

B:He’sshortandthin!

2.Let’stryandtalk(操練)

Let’stry

反復播放Let’stry部分錄音,指導學生根據聲音選出圖中相應的人物。在學生根據錄音內容圈出所描述教師之后,可讓學生看一看他們熟悉老師的圖片,用英語說出他們是誰,用句型:“Who’she/she?What’she/shelike?”提問學生。此后再轉入Let’stalk部分對話的詳細學習。教師最好能放一句,停一句,并重復錄音中的話語,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

Let’stalk

(1)教師播放Let’slearnA中的四句話(聲音見媒體素材的Alearnsentences.wav)。教師說:“這位胡老師又瘦又矮,我們找一找圖中的哪位老師又瘦又矮呢?”出示Let’stalk部分的人物圖片,讓學生快速找出MrZhao。然后教師分別說出教師姓氏:MrMa/MissLiu….這時先不要求學生描述這些教師,可把該項任務放到對話教學之后。

(2)聽錄音,跟讀Let’stalk部分的對話。引導學生指現圖中的人物MrZhao是Englishteacher,而錄音中的人物說的是mathteacher。

(3)教師再次出示人物圖片,讓學生分別并對人物進行描述,可利用句型:“Who’sthisman/woman?What’she/shelike?”進行操練,先由教師示范,再結對或分小組進行。

Goodtoknow

此部分為選學內容,要求學生了解中西方國家在人名稱呼習慣上的不同。漢語中習慣把姓放首位,名字放在后面。英語國家的人卻習慣把名放在首位,家族的姓氏放在后面,而且有的在兩者之間還有中間名(middlename)。這些不同需要讓學生了解。

3.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1)讓學生做A部分Let’stalk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讓學生默記Let’stalk部分的錄音,將內容說給家長或朋友聽。

(3)讓學生利用新學的文化背景知識,試著與同學進行交流,可分別扮演不同國家的人物。再用英語寫一寫自己扮演的名字。

4.小結

句型:

Who’syourmathteacher?MrZhao.

What’shelike?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

教學反思:

課文通過聽聲音找圖片人物、復述對話、操練句型等方式來學習句型是:Who’syourmathteacher?MrZhao.What’shelike?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這些句子在第一課時已接觸過,本課重點是讓學生進行句型操練。先學會聽懂句型,再進行復述句型,最后靈活運用這幾句話進行交談。教師主要參與學生一開始的聽說部分,引導學生掌握聽英語的技巧,和說英語的語音。在學生最后的活動中,教師只起輔助作用,進行評分和最后的總結。

Unit1Mynewteachers第三課時

一、教學重點:

本課時需要重點掌握四會句子,要求學生能在相似情景中正確使用。教師需重點強調這些四會句子的規范書寫。

二、教學難點:

本課時的難點是Pronunciation。在正確示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含有這4個字母組合的單詞并發現發音規律,尤其要強調bl,br的滑音變化。在句子中出現字母組合提示的單詞,在本冊是第一次出現。教師需要加以引導,正確示范朗讀。遇到難度較大的句子,可讓學生明白大意,不強求每位學生都能準確理解意思。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聲音、課件,以及本課時的八張單詞卡。

2.準備一些教師的照片或圖片。

3.教師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4.學生準備本課時所需的單詞卡片和人物卡片。

四、教學過程:

1.Warm-up(熱身)

描述教師:在多張教師的圖片中,讓某學生任意抽取一張,對該教師進行描述,其他同學補充。結合所學句型:“He’stallandthin.He’sourEnglishteacher.”結合單詞卡片復習所學的四會單詞,可讓學生進行口頭拼讀比賽。

2.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Readandwrite

(1)用圖片展示的方法導入。教師介紹說:ZhangPenghasthreenewteachersthisterm.HetalksaboutthemwithhisclassmateTim.Let’sgoandhavealook!Whoaretheteachers?

(2)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然后與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理解對話內容,找出不懂的地方,教師答疑。

(3)教師就對話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再讓學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練習。

(4)教師指導學生寫四會句子,可以小組或男、女生比賽的方式進行。

3.Let’splay(趣味操練)

Pairwork

要求學生看Pairwork部分的圖片,理解對話內容。兩人一組,根據圖片出示的句子,制作兩組單詞卡片,要求每組單詞不少于五個。一組為各科目教師,如mathteacher,musicteacher等,另一組為描述人物外形的詞組,如thinandtall,strongandshort等。制作完成后,一人抽取兩張卡片并提出問題,另一人根據卡片的內容進行回答。答對時,由此人抽取圖片,問另一人。

4.Pronunciation(語音操練)

(1)教師出示一些含有相同字母組合,如ee,ea等的單詞卡片,要求學生根據圖片或實物讀出這些單詞。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字母組合ea和ee在這些單詞里發長音的規律,同時還要特別注意示范bl,br的滑音變化并強調這兩個字母組合發音的區別。

(2)看課件或聽錄音帶,跟讀單詞和繞口令,看圖理解句子大意。

5.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1)讓學生做Readandwrite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讓學生聽Readandwrite、Pronunciation部分的錄音,讀給朋友或家長聽。針對語音部分,教師可以找出更多相關單詞讓學生練習四個字母組合的發音,也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去找。對于找到較多單詞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讓學生參照Pairwork說一說,做一做,設計一些有關教師或親友的詞組卡片,讓大家來做句子整合游戲。

6.小結

書寫句子:

Who’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

What’shelike?He’stallandstrong.

教學反思:

本課時“Readandwrite”部分主要是在學生能夠在讀懂對話的基礎上,正確寫出所學句子Who’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What’shelike?He’stallandstrong.Pairwork部分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動口,根據圖片出示的句子,制作兩組單詞卡片。并進行對話練習。

學新知導入時,可讓學生描述教師,或進行一些口頭拼讀練習。學生在操練時,要注意讓他們使用所學的新知識。語音的學習雖然在教材是設計在C部分,但我們應盡量選用此部分。本冊教材第一次將字母組合的單詞發音與句子結合起來,學生可不注重理解句義,只試著快速讀出句子就可以了。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2

學習目標:

在游戲活動中體驗與伙伴合作的方法,掌握合作跑的要領,發展跑的能力,培養探索精神。

學習內容:

合作跑

學習步驟:

一、體驗游戲、學會合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分組游戲,巡回指導。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學習隊列:向右轉走,初步體驗小組協同一致的重要性。

3、分成兩在組進行射擊游戲,初步體驗在圈中手拉手跑及躲閃球的方法。

組織:四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小組探究,熟練技能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講述小火車跑游戲方法和規則。

2、組織學生游戲,嘗試縱隊合作跑。

3、引導學生嘗試兩人三足跑游戲,并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4、啟發學生大膽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跑方法,并組織展示。

5、啟發學生放松,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學生活動:

1、根據老師的`提示概括出小火車跑的游戲規則方法,并積極地參與游戲,體驗縱隊合作跑的方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與小伙伴一起嘗試兩人三足跑,體驗橫隊合作跑的方法。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嘗試探索不同的合作跑的方法,并積極地參加展示。

4、在老師的啟發下進行放松,積極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

組織:分組比賽,分散活動。

場地器材:操場、繩子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3

《天山之夏》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積累相課的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育課文。

3、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從中感覺美的熏陶。同時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讀中想象,讀中感謝悟,自主學習、探究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學習寫景狀物的方法。

難點:學習作者如何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三、教學準備:收集相關資料,課件。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江南,江南的山水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北國的新疆風光同樣令人陶醉,那里有盛產水果的吐魯番盆地,神奇的火焰山,還有令人神往的天山。作家碧野描寫的天山綿亙數千里,地域廣袤,景物豐美。今天就主我們隨同碧野,一起走進天山里去欣賞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演示)天山位于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是亞洲山系之一,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峰托木爾峰海拔為7435.3米,峰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峰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云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里,王母娘娘就在這里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里已成為的旅游勝地。

2.讓我們帶著對天山的向往來讀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本課生字詞,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2)天山之夏是否和我們這里一樣炎熱呢?

(3)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3、學生生字詞,理解詞語

(1)學習生字:讀準下列字音

白緞(duàn) 山澗(jiàn) 俯(fǔ)視 馬蹄 濺(jiàn)起

綿延 離鞍(ān) 飛瀉(xiè) 峭(qiào)壁 白蓮(lián)

縈(yíng)繞 矯(jiǎo)健 蕩漾(yàng) 新疆(jāng)

漏(lòu)下 洄(huí)水渦 戈(gē)壁灘

白皚皚(ái) 五彩斑斕(lán) 五彩繽紛

(2)多音字

盛:shèng 茂盛 chéng 盛飯

飲:yǐn 飲水 yìn 飲馬

奇:qí 奇怪 jī 奇數

重:zhòng 重量 chóng 重疊

(3)理解詞語

峭壁:陡直的山崖。

俯視:從高處往下看。本課指坐在馬鞍上看飲馬溪。

斑斕:燦爛多彩。本課指溪水中水石色彩絢麗。

蜿蜒:形容彎彎曲曲地延伸的樣子。本課用來形容原始森林綿延不盡。

蕩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本課形容溪水起伏動蕩的樣子。

重重疊疊: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本課用來形容森林中樹木很多,又很茂密的樣子。

五彩繽紛: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 ,非常好看。本課指山中野花的色彩艷麗而繁多。

矯健:強壯有力。本課指馬強壯有力。

絢爛:燦爛。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是按移步換景即地點變換的順序來寫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請你找找課文中的脈絡句?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

——再往里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

——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

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全文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部分(1)全文總述,寫了七月間游人最理想的去處是騎馬上天山。

第二部分(2)寫作者騎馬進入天山所看見的景色。

第三部分(3)描寫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

第四部分(4-6)描寫森林深處的花和牧場。

四、學生再讀課文,感悟靜美

1、天山之夏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呢?

——作者描寫了天山的“靜”美。

1、 課文寫天山的“靜”美,體現在哪些方面?(“寂靜”“幽靜”、“風平浪靜”)

2、 作者具體是怎樣來描寫的?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具體地描寫天山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來突出天山之夏的“靜”美。

五、 課堂小結

請同學們將本節課的學習所得寫下來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文章抓住了天山的什么特點來突出天山之夏美?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情

1.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抓住天山的“靜”美,寫出了天山之夏獨具風韻。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地閱讀課文,看文章圍繞“靜”描寫了哪寫景物?

——雪峰、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牧場等。

2、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呢?

(一)讀第2自然段。

1、討論交流:這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些景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1)描寫了溪流、云影、雪水、溪水。

(2)描繪的方法---形象的比喻、巧妙的襯托。讓我們來品一品這些語句看看作者是怎樣展現景物的美的:

①藍天襯著高聳的雪峰,幾塊白云在雪峰間投下云影,就像白緞上繡了幾朵銀灰的暗花。(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極白;還運用襯托手法,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的高大、靜美。這句話把太陽、雪峰、云彩三者融為一體,猶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多么豐富的想象,多么貼切的比喻,多么巧妙的襯托,多么美麗的景色呀!)

②融化的雪水從峭壁斷崖上飛瀉下來,像千百條閃耀的銀練。這飛瀉下來的雪水,在山腳匯成沖擊的溪流,浪花往上拋,形成千萬朵盛開的白蓮。(一個“飛瀉”,寫出了雪水流動的磅礴氣勢;把從峭壁斷崖上瀉下來的雪水比作“銀鏈”,既寫出了雪水的動人姿態,又寫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動啊!作者把溪流拋起的浪花比作盛開的白蓮花,浪花像玲瓏剔透的小水珠,多么的美麗,多么的討人喜愛啊!這雪水和溪水,仿佛一個寂靜清涼的世界,也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

(3)誰來總結一下天山的雪峰、溪流有什么特點?

——天山的雪峰:高、大、白。 ——天山的溪流:急、清、活。

(4)作者此時會干什么呢?有什么新發現呢?(飲馬溪邊)

小結:作者按從遠到近,從高到低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表達了對天山景物的無比喜愛之情。請同學們再次讀這部分課文,用心體驗語言文字美。

(二)我們再跟著作者的腳步讀讀第3自然段

1、想一想作者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

2、體會語言美“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 “蜿蜒無盡”寫出了原始森林連綿不斷,用“密密”、“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等疊詞寫出了枝葉的茂密,在這樣的密林中陽光只能從縫隙處“漏”下。(精確的用詞,把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等天山特有的風光逼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了。)

(三)感受了秋天的涼爽,再往里走,我們又會欣賞到哪個季節的美呢?自由朗讀4-6自然段,思考:天山的野花和牧場有什么特點?

1、天山的野花:多、高、艷 天山的牧場:遼闊、奇麗、風平浪靜

2、讓我們來品一品這絢麗多彩的語言吧,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手法? (1) “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動人的排比和比喻,突出野花絢爛)作者連用三個比喻而形成排比,突出了野花的絢麗燦爛,五光十色,美不勝收,洋溢著滿腔的喜悅與贊美之情。一個“滿”字寫出了野花之多,漫山遍野,比比皆是。

(2)“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工整的對稱,烘托生機盎然)這里寫馬說“矯健”,寫人說“精神”,用詞富有變化;一個“浮”字形象地寫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般。

(3)“雖然這時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里的無邊繁花呢?”(─有力的反問,強調天山美麗)這里巧用反問強調了天山的美無與倫比,不似春天勝似春天,贊嘆之情溢于言表。

三、美讀課文,體會寫法

1.再自由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把這夏天的天山獨特的風光從你的讀中表現出來,注意把一些好詞佳句讀得更有味。

2.師:同學們,我們把這么美的天山讀出來了,也發現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再從以下幾方面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1)按照一寫的順序來寫。以游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征,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夸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四、閱讀整理,寫法遷移

1.背誦自己喜歡的一個或幾個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積累文中的優美語句,增加文化積淀。

2.課外嘗試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語言來寫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五、板書設計

天山之夏

雪峰 高 大 白

溪流 急 清 活

“靜”美 森林 密 綠 幽

野花 多 高 艷

牧場 奇麗 遼闊 風平浪靜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4

(一)教學內容包括:四則運算,運算定律,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觀察物體(二),三角形,圖形的運動(二),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和綜合與實踐等。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數,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了解其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5.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讓學生經歷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7.進一步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會畫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

(四)教學難點:圖形的運動,三角形是本冊的難點。

三、教材的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說明:這一單元是這冊書中一個重點單元。本單元主要教學并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混合運算前面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并且知道括號的作用,這里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對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整理。其主要內容有:整理同級運算的順序,教學并整理含兩級運算的順序及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有關0的運算。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三步式題。

2、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四)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五)教學建議:

本單元中一個新的亮點就是整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是結合解決問題進行的。目標中學生既要掌握運算順序,又要理解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和步驟。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運算基礎,因此建議:

1、以應用題型為經,以運算順序為緯。視學生情況,各有側重。

2、加強基礎運算,保證計算的正確率。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嘗試給學生提供探索的機會,讓學生經歷創造的過程,從中體會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和小括號的意義。在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自主的,學生的選擇是開放的,學生的表述也是多樣的。

章節名稱四則運算課時

課標要求

教學目標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2、對學習過的四則運算知識進行較為系統的概括和總結。

3、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內容分析這一單元是這冊書中一個重點單元。本單元主要教學并梳理混合運算的順序。混合運算前面學生已經學會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兩步式題,并且知道小括號的作用,這里主要教學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對所學的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整理。其主要內容有:整理同級運算的順序,教學并整理含兩級運算的順序及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有關0的運算。

學情分析四則運算的知識和技能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在一到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較多關于四則混合運算的知識,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運算的作用,體會運算順序。在第二學段本冊的教學內容中,學生已經具備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能夠較好的理解比較抽象的運算順序,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加帶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

學生課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5

一、先學導航

1.這篇課文我讀了()遍。我認為自己讀得(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組內伙伴評價:(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看拼音,寫字詞。

ànɡnuèùū

土()肆()盤()()泥

3.在括號里填適當的字組成詞語。

風雨()三()五()山川()日()同()

參天的()險惡的()感人的(

4.課文內容我知道。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面對自然條件的&39;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用15年的時間在()。

二、重點研讀

1.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用“——”劃出。

2.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用“~~~~”劃出。找好后再讀讀句子,寫上體會。

3.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老的?

三、當堂小檢測

1.真情表達:

以“是啊,敬愛的老人,青山是不會老的。……”為開頭,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四、知識鏈接

晉西北在山西,與內蒙古、陜北風沙去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于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

數學思考: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情感與態度: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助學生記憶各月份的天數。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東西?

1、課件出示: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日歷”出示某年日歷。

2、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

說著,教師隨手板書:“日”字。

(2)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要經過多長時間?

學生答問后,教師板書:“月”字。

(3)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過了多長時間?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年”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時、分、秒,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探究新知:

師:人一生下來,就與時間相伴,伴我們終老一生,在我們生活的這段時間里,經歷了許許多多非常有意義事件,并使我們永遠記住了這些日子。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依次出示開國大典、申奧成功、植樹節、慶六一情景圖學生觀察并回答。呈現出的是什么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么時間?

2、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

如:教師節是幾月幾日?,香港回歸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是什么時間?等,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再匯報。

3、認識年歷

(1)課件出示20__年年歷。及問題。

引導學生學著看年歷,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回答問題: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幾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1年:12個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7個)大月

30天:四、六、九、十一(4個)小月。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小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空間關系。

教具準備:投影8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組圖片(各種積木搭成的建筑物),你看它漂亮嗎?想不想也造一幢?(想)我們來做回小小建筑師,造你一做你喜歡的房子。

2、將盒子里的積木搭成城堡、樓房或者其它的東西,注意要擺放的穩固一些,不要一碰就倒塌啊!

3、展示作品并說說怎樣才能把房子(城堡)搭的又漂亮又穩固啊

(多用正方體、長方體、圓柱要豎著放、不要用球等。學生可能說不出名稱,只要那出積木就行。)

它們為什么能放的平穩呢?(因為它們都有平平的面)

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說的對級了。它們都有平平的面就叫平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相應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一邊摸一邊說長方體有6個平面,正方體也有6個平面,圓柱有兩個平面,球沒有平面。

(2)匯報交流

大家都數出來了嗎?你是怎樣數的?

(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去數)

三、聯系實際

小朋友們,除了這些積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什么東西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呀?比比誰說得好!

學生聯系生活回答。

看來,積木有不同的形狀,我們周圍的好多物體也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會能更多的發現。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一做"第1題。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參照"做一做"第2題)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8

教材分析

作者是以回憶的語氣來寫這段小學的經歷。課文寫的是殘疾女孩英子內心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學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從此改變了英子的生活態度,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適應了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全新的結構與內容。學生掌握了很多識字方法,樂于朗讀新穎的課文。再加上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吸引學生樂于學習。設計理念: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喜歡學習識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的要求。本課以識字和朗讀為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

2、語文教學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創造性。

3、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體驗。

教學目標:

1、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姿勢”“普通”“鼓勵”三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意境,激趣導入,架設生活與教材的聯系。

1、欣賞歌曲《愛的奉獻》,激活同學們對愛的感受。

同學們,剛才聽到的這首歌叫《愛的奉獻》,愛是什么?愛是給公共汽車上的老奶奶讓座;愛是給下班的爸爸媽媽送讓一杯茶;愛是向遇到困難的小伙伴伸出溫暖的雙手。愛還是什么?答案當然很多很多,不過又一位叫英子的小姑娘,她告訴我,愛是同學們的掌聲。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她對掌聲的感受吧!板書:掌聲

2、(打課件):“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面對生活。”(1)聽了這段話,你最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同學們為什么要歧視她?她以前是怎么生活的?為什么說同學們的掌聲給了她極大的鼓勵?)

(2)下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聽一聽作者董保剛叔叔講的故事吧!

3、(導入視頻)聽故事

(1)聽完故事,你的問題解決了嗎?(2)還有什么問題想知道?

二、整體把握,整體感悟,解決閱讀障礙。

過渡語:有小疑則小進,有大疑則大進,讀書就要學會思考。下面讓我們再帶著這些疑問來小聲讀課文。

1、學生小聲讀課文,要求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結合上下文讀懂詞語,不明白的同學之間交流交流(前后左右桌)

2、(打課件)檢查生字讀音,多音字讀音,詞語,解釋部分詞語3、學生通讀課文,要求讀得“不錯、不填、不漏、不倒、不破”(打課件)

4、指名朗讀(打課件)幾個合作,一人一段。

下面我想找幾個同學,一人一段,把課文讀給同學們聽,至于用怎樣的感情來讀,你怎么理解就怎么讀吧!

其他同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5、指名回答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殘疾姑娘英子開始很自卑,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學生們得掌聲鼓勵,從此改變了生活的態度。)6、教師小結:

同學們,我不敢相信,這小小的掌聲竟然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難道掌聲真的有這么大的威力嗎?我們一起來探討、感受好嗎?

三、抓關鍵,通過品讀,突破難點。

過渡語:同學們,我們通過聽故事,通讀課文,英子一定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認為英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1、指名回答,相機板書:憂郁、悲觀、自卑、快樂、自信。

2、統一認識,找到根據。

3、指名回答,相機(打文字投影:第一自然段)

4、梳理第一自然段,提高認識。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應該用怎樣得語氣讀。(2)小組讀,教師評讀或學生評讀。

(3)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講出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4)教師小結:因為英子有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所以她總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早早的來到教室,下課后,最后一個離開。

(5)質疑:你們認為英子這樣做對嗎?前后桌交流交流各自的看法。

(6)指名回答(兩種觀點:①、對,因為她自己走路難看,不愿意別人看見;②不對,她自卑,自己瞧不起自己)

(7)教師小結:我認為她的做法不對,她的表現是懦弱的表現,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陷,是逃避現實的表現,很明顯是心理疾患,我認為身體殘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殘疾,英子的處境的確讓我們很同情,大家想一想,童年應該充滿樂趣的,是無憂無慮的,是快樂美好的,可是英子由于殘疾不能夠跟同學們一樣正常地活動,她內心的苦、痛是正常人難以想象的,誰遇到這種不幸,都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們要幫她正確面對困難,走向堅強。

(8)誰來通過讀,來喚起人們對英子的同情,看誰最善解人意啊?(9)學生試讀,指名評讀,小組齊讀。

5、梳理第四自然段,提高認識。

過渡語:就是這樣一個憂郁、悲觀、痛苦的孩子,后來怎樣了呢?我們再來看一段文字。

(1)(打課件):“從那以后,英子就像??教她跳舞。”

(2)學生齊聲回答:“快樂。”

(3)誰來通過讀,讓我們感受英子現在是快樂的?

(4)齊讀。(提示語氣要上揚)

6、通過兩次掌聲,感受掌聲的力量。

過渡語: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說一個人的本性和性格是最難改變的,故事中的英子前后性格有著如此的反差,不得不讓我們考慮一個問題,是什么改變了她?(1)指名回答,齊聲回答。(掌聲)

(2)想不想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掌聲的力量。

(3)教師隨音樂(打課件)感情讀2、3自然段,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著當時的情境,每當讀到“響起掌聲”時,學生鼓掌。

(4)提問:聽到了幾次掌聲?(兩次)

(5)迅速從課文中找到第一次掌聲是在什么時候響起的?(指名回答)

(6)(打文字投影):“英子猶豫了一會兒?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7)指名讀,提出讀出“為難”的語氣。

(8)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來結合這段文字,與同桌合作,先去發現問題,然后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好嗎?。

(英子為什么猶豫?英子為什么慢吞吞站起來?影子眼圈為什么紅了?英子有什么顧慮?同學們為什么給了英子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9)教師小結:

“猶豫”、“慢吞吞”、“紅了”這些詞語表現了英子在上臺前的艱難選擇。上去吧,自己走路姿勢怕同學們笑話;不上去吧,幾十雙眼睛都望著她,于是她豁出去了。沒想到同學們不但沒有取笑她,還給了她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代表著什么?(贊嘆、鼓勵、支持)

(10)發散思維,情感體驗。

誰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是怎么想的?

(11)指導感情朗讀。

誰愿意通過讀,來表現英子當時復雜的心理活動?

(12)指名讀,學生評讀,小組齊讀。

(13)迅速從書中找出“第二次的掌聲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14)指名回答。

(15)指名讀,提問:你覺得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就怎樣讀。

(16)指名評讀,再指名讀,評讀,齊讀。

(17)教師點撥:什么使英子留下了眼淚,緊接著鎮定下來,最后成功的講完了自己的小故事?(同學們得第一次掌聲)

(18)教師小結:因為有了同學們的第一次掌聲給了她贊許、鼓勵、堅定了她的自信,所以才使得英子勇敢、生動、有趣的講完了故事,贏得了同學們的再次掌聲。這掌聲是認可,是稱贊,是激動。這時,如果你也在場,你會對英子說些什么?(英子你真棒!英子你真行!英子你太讓我激動了!你的故事講得太好了!你不要因為自己殘疾而自卑了!)

(19)指導感情朗讀(品讀)(打課件)

下面我們來品讀這段話,抓住英子得“動作、神態”來感受體會一下英子由“害羞、為難→勇敢面對→得到認可”的心理變化。誰來讀?

(20)師生評讀,齊讀。

(21)學生談感受。(讓學生看課后第二題“小話筒”)同學們,從這兩次掌聲里,你感動了沒有?誰能告訴老師,你為什么感動?

(22)總結:我也同你們一樣地感動,不光體會到了兩次掌聲飽含著同學們濃濃的情意,還真正的感受到了掌聲的魅力與真諦,

掌聲是什么?就是理解,是關愛,是尊重,掌聲就像是什么?(打課件:掌聲是什么?師生共同朗讀)

千言萬語,匯成一個字,那就是“愛”。同學們,請記住,讓我們珍惜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不要忘記奉獻自己的愛,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時。

四、發散思維,升華感情。

1、(打課件:5、12大地震圖片)

同學們,你們一定不會忘記5、12四川大地震吧,這次地震除了吞噬掉幾萬人的生命,還使多少正常人成了殘廢。(打課件)你還記得這位可愛的“敬禮男孩”嗎?當解放軍叔叔從廢墟里救出他時,他強忍著渾身的疼痛,還非常有禮貌的給解放軍叔叔敬禮。據新聞報道,他被截去了一條胳膊,成了殘疾的孩子。

(打課件)這位是夢想當個舞蹈家的女孩——李月,這次地震奪去了她的一條腿,也成了殘疾的孩子。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很多,我想這些孩子得內心一定也和英子開始一樣自卑、痛苦、無法面對現實,我們怎么樣盡我們所能幫助他們堅強的走出陰霾,重新獲得快樂?那就是“全世界人民的愛”。

2、(打課件)“讓世界充滿愛”。一起來欣賞歌曲《愛的奉獻》片段。

五、感情朗讀,感情再次得到升華。

1、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再讀課文。

(打課件:有感情地讀的要求)

2、匯報學習成果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知識延伸。

(打課件)

把課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抄下來。給“敬禮男孩”寫幾句鼓勵的話。

用“抓人物動作、神態及帶著心境讀書”的方法,閱讀本單元獨立閱讀課《好漢查理》。

七、結束語:

最后讓我們隨著音樂《掌聲響起來》,用掌聲為所有關心愛護我們的人送去我們真心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9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師生)

2.本課生字相對應的圖片。(教師)

3.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頻激趣,誦讀導入

1.導言:聽,一群小朋友在誦讀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頻文件,組織學生認真傾聽3遍。

3.交流:你聽清小朋友誦讀的內容了嗎?你能嘗試著說一說嗎?

4.播放《金木水火土》視頻文件(帶有字幕),學生看著文字,跟著聲音誦讀。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尤其對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是充滿興趣,上課伊始,就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學內容上,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韻文

1.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2.指名朗讀,集體訂正后齊聲誦讀。

3.小組合作:

(1)自由朗讀小文,一邊讀一邊想一想:每一句話講了什么內容?

(2)你讀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同伴。

4.集體匯報,教師相機指導,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數字。除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數字?(六七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師講解:古代的人喜歡用五行代表自然萬物,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關。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頭上為天,腳下為地。我們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間。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從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變。

5.齊聲誦讀。

設計意圖:韻文內容簡單,教師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在互動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容的大致理解,教師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必然實現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

三、合作學習,識記生字

1.小組合作:仔細觀察老師發給同學的7張字卡,怎樣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們?

2.學生匯報:大聲朗讀生字,并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生字的。

預設:

(1)“一、二、三”是三個長得很像的兄弟,一個橫就是“一”,兩個橫就是“二”,三個橫就是“三”。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2)“上、下”也是兩個長得很像的兄弟,豎、短橫在“一”的上面,就是“上”;豎、點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師相機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動畫。

(3)“四”和“田”長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換成“”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識記——一個“工”人腰里掛著一把折尺()。

3.出示字卡,學生領讀、自由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4.生字運用,在7個生字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為它組詞,比一比誰組的詞語最多。如果這個字的詞語較少,可以用其中一個詞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7個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上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掌握筆順

1.復習書寫姿勢:書寫時要做到哪“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認識田字格:

(1)引言: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練習寫字了!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寫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動畫展示田字格,學生一邊觀察動畫中變紅色并閃爍的部分,一邊傾聽田字格的自我介紹。

我叫田字格,我中間的橫線叫“橫中線”,橫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上下兩部分。我中間的豎線叫“豎中線”,豎中線把我均勻地分為左右兩部分。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學生觀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4)教師小結:寫字時,要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導書寫“一、二、三、上”。

(1)動畫展示“橫”“豎”兩個筆畫的書寫,學生先觀察它們的筆畫走向,書空模仿,再觀察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練習本中練寫。

(2)動畫展示“一”“二”“三”“上”的筆順,學生一邊觀察一邊用右手模仿書空。

(3)觀察例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語文書第8頁中的書寫范例,看一看,每一個筆畫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師范寫,請同學們當小老師給老師講一講每一個筆畫應該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學生說不準的地方,教師重點講解。

(5)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觀察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看清難寫筆畫的寫法,然后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6)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7)利用投影儀進行書寫展評,鼓勵學生多觀察,掌握“橫”“豎”的寫法。

設計意圖:本節課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書寫,因此教師的書寫指導必須到位。教師在本環節采用動畫演示、課本觀察、集中講解、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并針對關鍵筆畫進行了反復強調,使學生準確掌握所學漢字的書寫,為后續的漢字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入學,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節課我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1.以動畫視頻化解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入學的孩子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拼音基礎,有些孩子識字量少,又不會拼音,他們讀起韻文來困難較多。小韻文音頻和視頻就解決了這一難題。另外,在寫字過程中,我利用動畫展示生字的筆順,利用動畫突出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這都起到了直觀示范的作用。學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學生的理解是輕松的,學習的效果是實在的。

2.注重書寫姿勢的指導和要求,為學生夯實基礎。現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書寫姿勢,不注重握筆姿勢,寫著寫著,姿勢就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在寫字指導過程中反復強調書寫習慣,反復糾正學生的錯誤習慣,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0

《爬山虎的腳》

教學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2、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學習生字、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教具準備

1、實物展示臺。

2、學生準備水彩筆。

3、爬山虎實物。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引入:

認識這種植物嗎?對,它叫爬山虎。你們知道它什么特點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介紹。看來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葉圣陶爺爺不僅喜歡觀察,而且會觀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筆下的爬山虎的腳。齊讀課題。

看看作者是怎么觀察的,又是怎么寫的,自由讀課文。

二、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三、反饋讀書情況。

1、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

2、朗讀課文,可以讓學生小組互讀,可以請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點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讀了葉圣陶爺爺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感受?葉爺爺為什么會把爬山虎寫得那么生動具體?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具體了解爬山虎的特點,感受作者生動具體的描寫和長期細致的觀察。學習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引入語: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你們曾跟隨老師一起領略過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欣賞了世界上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感受了被稱為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給我們帶來的歡樂……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更加仔細地去觀賞一種植物──爬山虎。讀課題。

一、請同學們看實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點?

3、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說嗎?

4、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怎樣呢?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5、讀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寫的美?你喜歡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7、老師指導讀出美來。可以采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后半句的讀法,也可以男__分組讀,讓學生充分感受爬山虎葉子的美。

8、作者為什么把葉子寫的這么美呢?(認真觀察)所以我們要學習作者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地鋪滿墻,這跟它的腳有密切的聯系,爬山虎的腳又是什么樣的呢?

二、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

a、腳的樣子;b、腳的形狀;c、顏色

1、誰來告訴老師你觀察的結果。

2、書上又是怎樣寫的呢?找出寫腳的句子讀一讀。

3、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4、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習,請畫出爬山虎的腳,看誰畫得。(教師巡視,拿一張好的評價)

5、這一段哪一個詞說明作者進行了認真仔細的觀察?(注意)

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腳的特點寫得這么具體。爬山虎有自己獨特的爬的本領,想盡快知道答案嗎?那就請你們趕快學習第四自然段吧。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三、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自己分組學習,看哪一些同學學得認真,學得更快。(老師巡視)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來;b、找出爬的動作詞;c、自己演示爬的過程(怎樣爬)

1、誰來告訴老師你們學懂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它學生補充,教師充分表揚)

2、哪一組的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嗎?

你們同意他的這種爬法嗎?(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學演示)

3、你們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嗎?看大屏幕演示,學生可根據演示說出怎么爬。

4、你們知道答案了嗎?誰正確?(長一只腳,巴住墻,再長出另一只腳,再巴住墻,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斷的長出新腳來,所以葉圣陶爺爺說,“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還往左爬,右爬,爬滿整個墻,所以才有葉圣陶爺爺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寫的“一陣風吹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的很”。真是會讀書的孩子,懂得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

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能爬,沒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又怎么樣呢?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學完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說)

(沒觸著墻的腳萎了,觸著墻的牢固,腳與墻有密切關系。)

2、課文哪一個自然段還說明了這種關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顯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男、女分開讀)

五、發散思維。

1、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葉圣陶爺爺學習什么?(留心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3、生活中,還有哪些與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牽牛花……)說說你它們的特點,好嗎?(學生說)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2.學會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的。

4.引導學生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教學重點:能理解課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教學難點: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說明:

晏子,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過齊國宰相。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斗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課文就是由“進城門”、“見楚王”、“赴酒席”三個小故事組成。三個小故事的記敘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寫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寫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寫楚王只好認輸。課文中晏子是怎樣智斗楚王的,為什么晏子的話會駁得楚王無言以對?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

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出現過許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個。晏子是春秋時代齊國人,當過齊國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辭,機智果敢,是當時著名的外交家。這篇課文就是寫晏子的故事。

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說說課題中的“使”作什么解釋?并且說出課題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課題的意思是“晏子作為齊國的使者出使楚國。”)

二、讀課文,自學字詞。

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字詞。

讀準字音:淄

指導書寫:淄、敝(筆順)辱、臣(筆順)

理解詞語: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國

安居樂業、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課文寫了晏子的幾個故事?從哪里到哪里是寫這幾個故事的,給課文分段。

2.讀課文中的三個小故事,用晏子說的話概括每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四、閱讀了解三個故事。

(一)閱讀理解第一個故事。

1.默讀思考: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

2.晏子說“楚國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訪問狗國得鉆狗洞,楚國開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聽到傳話,為什么只好吩咐打開城門,楚王當時是怎樣想的?

(如果讓晏子從狗洞進來,那么楚國就成了狗國,楚王也成了狗國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打開城門。)

4.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小故事。

(二)閱讀理解第2、3兩個故事。

1.默讀思考:這兩個故事中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樣回擊楚王的,結果怎樣?

結合填空理解晏子話的含義:

(1)上等人訪問上等國家,下等人訪問下等國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來訪問楚國,因為楚國是____。

(2)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到了楚國卻做起了強盜,因為____。這句話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讀兩個小故事。

(三)總結課文,鞏固練習。

1.朗讀全文。讀后討論: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機智果敢,善于言辭,熱愛自己的國家)

2.復述故事。

每人選擇一個小故事,準備后復述。

3.按要求摘錄課文中的詞語。

(1)寫動作的:____

(2)寫神態的:____

(3)寫外貌的:____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2

知識目標:了解寓言的一般特點。

能力目標: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寓言的喜愛,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其中一兩則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

(一)《狐貍和葡萄》。

1.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抓住文中關鍵詞語來體味葡萄的誘人。

2.一只狐貍看到了,讒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樣做的?能通過想象說具體嗎?

3.盡管狐貍想盡了各種辦法,但還是白費勁。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4.狐貍是怎樣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虛榮心強、愛面子、生怕別人笑話;自己無能為力,卻又不敢承認,表里不一。)——即狐貍的形象

5.讀一讀課文結束的話。想想這句話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揭示了道理,畫龍點睛)

6.理解寓意。

(1)齊讀第三自然段。(聯系狐貍想吃葡萄的讒樣兒,狐貍的言行,剛才分析的狐貍的形象。)體會寓意。

(2)現實生活中你還想到了哪些類似的話語?

(3)對于這些不良話語和心理,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二)《牧童和狼》。

1.集體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務是在村邊放羊。閑得無聊,大喊“狼來了”,拿村民們的“驚慌失措”取樂。)

2.到底有沒有狼?

(理解反問句:哪里有什么狼!注意它的標點,說說為什么不用“?”而用“!”。)

明明沒有狼,孩子為什么說“狼來了”?

(理解“驚慌失措”,給“措”選擇合適的字意)

3.你覺得牧童“好幾次”大叫“狼來了”,是什么行為?

(欺騙、撒謊、不誠實、不老實。)

4.引讀第二自然段,村民們好幾次上當受騙后,會怎么想?怎樣說?

(村民們知道牧童在撒謊,不愿意再上當。)

5.以后村民們再聽到“慌忙大叫”后,會怎樣想?怎樣做呢?牧童的結果會是什么?

6.小組之間討論:牧童是一個怎樣的人?

7.集體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8.牧童說謊的結果是什么?

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人和事嗎?

讀了這則寓言,你想對那些說謊的人說些什么?對自己說些什么?

(三)《蟬和狐貍》。

1.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圈套”本來指什么?在本則寓言中指什么?

(使人上當受騙的、壞的、害人的計謀、計策,陰謀詭計。把蟬從樹上騙下來,吃掉他。)

2.怎樣騙的?

(細讀第二自然段。并畫出突出表現狐貍會騙的詞語。)

朗讀狐貍的話。

3.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蟬?從哪里看出來的?他是怎樣想?怎樣做的?

(細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線畫出最能說明上述問題的內容。拓展思維:想象蟬的思考過程。)

4.對待狐貍這樣的詐小人,我們應該怎樣做?

5.理解寓意。

(1)這則寓言中蟬聰明在哪里?(讀“蟬和狐貍”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組之間交流:你想對寓言中的蟬說些什么?對那些中了“圈套”的“蟬”說些什么?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則寓言的寓意。

三、對比“狐貍和蟬”與“狐貍和烏鴉”的主人公形象。

主要把握“烏鴉”愛聽奉承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抵不住,失去戒心。而“蟬”善于思考,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存有戒心,識破了狐貍花言巧語的險惡用心。

四、總結。

讀了三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啟發學生從文章結構和寓言寓意等方面談收獲。)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選讀《伊索寓言集》。

板書設計伊索寓言

《狐貍和葡萄》狐貍:虛榮,表里不一

《牧童和狼》牧童:不誠實,經常說謊,自食其果

《狐貍和蟬》蟬:善于觀察、思考,保持警覺,存有戒心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3

教學內容:

1和0的乘法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利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掌握1和0的乘法。

重點難點:

掌握1和0的乘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魔術師為大家變出了好多寶葫蘆,大家想知道今天魔術師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魔術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思考,小組交流。

3、原來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

1+1+1=()(只)()×()=()(只)

現在三頂帽子中一共有幾只鴿子?

0+0+0=()(只)()×()=()(只)

4、(在此應該先補充一些關于1和0的連加算式,讓學生改寫成乘法,然后讓學生分別觀察關于1和0的乘法算式,引導學生去發現)你發現了什么?

三、試一試

1、第9頁自主練習1

()+()+()+()=()(棵)

()×()=()(棵)

()+()+()+()+()=()(個)

()×()=()(個)

2、自主練習2

(1)吊椅上現在坐了多少人?

()+()+()+()+()+()=()(人)

()×()=()(人)

(2)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小組交流。

3、數蘋果

每盤有()個蘋果,有()盤,一共有()個。

()×()=()(個)

四、你學會了嗎?

1、課件展示情景圖。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解答上述問題。

五、豐收園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學生善于觀察但不善于歸納,總結1和0的乘法規律時有困難。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4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老師制作不倒翁的動作,并能選用恰當的詞匯、句子把這些動作表達出來。

2.能按做的先后順序把制作過程有步驟地寫下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玩具:“不倒翁”

1.介紹玩具:為什么叫“不倒翁”?(擺動)

2.這個“不倒翁”是什么樣子的?有趣嗎?

二.觀察導寫。

這個有趣的“不倒翁”是怎么做出來的,想知道嗎?

1.交待觀察方法:看老師拿了什么材料,怎樣做的?

2.演示制作過程。每做一步就提示學生把觀察到的動作轉化成語言,輕輕地說給自己聽。

3.復現制作過程。

4.有看不清或不明白的地方嗎?質疑。

三.指導口述。

1.按提綱分4步說一說老師做不倒翁的過程。

2.用上連接詞連貫地說說

1.同桌互說。

2.指名說,評議。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5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一、二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康復”、“意外”等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一課、第三課和第七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蜿蜒民族駕駛譜寫奴隸曲折不朽島嶼海域

寶庫水天相連星羅棋布連綿起伏詢問固定頓時

傳遞快慰哀傷飄飄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能用“康復”、“意外”造句。

1、出示詞語。

2、指名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

3、明確要求: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時,分別將這兩個詞用于句子的中間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師生評價。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六一聯歡會開始了,我仿佛()。

2、(),我很自豪。

3、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試飛成功的消息像()。

指名交流,師總結。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撿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從小就養成了講文明。

(4)今天到公園去賞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個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正確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它能飛越(),忠實地為人們(),所以人們稱它是“()”。

(3)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在藍天中()……

六、閱讀分析。

1、齊背《雪兒》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師出示要求。

(1)照樣子,寫詞語。

雪白雪白()()()

飄飄悠悠()()()

(2)用橫線畫出“我”對剛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讀一讀最后一句話,說說“藍天白云”跟雪兒有什么關系,跟“我”又有什么關系。

(4)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白云,我們還會看到(),看到()。

3、逐條按要求完成。

4、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

5、再一次齊背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三、四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部分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十課、第十一課、第十四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自豪鏡子疼愛陷進變幻增添姿態籠罩遮擋

釀蜜槐花飄香瑞雪初降鋪天蓋地糊涂警惕翻譯

據說同胞邊境驚呆神勇無比熱火朝天平平盞盞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個,并組成詞語。

犭()()()

氵()()()

辶()()()

艸()()()

纟()()()

土()()()

1、練寫。

2、交流。

3、說說規律,幫助記憶。如“犭”與動物名稱有關,“氵”與水有關等。

三、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三和練習四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這幅山水畫多么美麗而漂亮啊!

(2)我們從小就培養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3)我對學校每個地方都非常熟練。

(4)同學們被解放軍叔叔的英勇事跡感激了。

(5)今天開家長會,所有的各位家長都到齊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小駱駝原來挺()的,因為()。通過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兩個肉疙瘩能();兩個又大又厚的腳掌能防止(

);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可以(),從此,他為自己感到()。

(2)廬山的景色十分(),那里有(),有(),有(),有(),尤其是(),更給它()。

(3)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心里裝著()。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整個槐鄉都浸在()中了。

六、閱讀分析。

1、齊背《廬山的云霧》第二、三自然段。

2、讀一讀,分別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齊讀。

3、第二自然段中介紹了廬山云霧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6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體會假設法和代數法德一般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師:咱班同學家里有養雞的嗎?有養兔的嗎?既養雞又養兔的有嗎?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養的有嗎?在我國古代就有人把雞和兔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養,正因為這樣,在我國歷才出現了一道非常有名的數學問題,是什么問題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大約產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一直流傳至今的“雞兔同籠”問題。

師:關于“雞兔同籠”問題以前你們有過一些了解嗎?流傳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問題,是什么樣呢?想知道嗎?

二探索新知

1(課件示:書中112頁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這就是《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這里的“雉”指的是什么,你們知道嗎?這道題是什么意思呢?誰能試著說一說?

生:試述題意。(籠子里有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雞兔各幾只?)

師:正像同學們說的,這道題的意思是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各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雞和兔各有幾只?

師:從題中你發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生:籠子里有雞和兔共35只,腳一共有94只。

生:這題中還隱含著雞有2只腳,兔有4只腳這兩個信息。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道題的數據是不是太大了?咱們把它換成數據小一點的相信同學們就能解決了。

2.出示例一(課件示例一)

題目: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師:誰來讀讀這個問題。

誰能流利的讀一遍?

請同學們輕聲讀題,看看題里告訴我們什么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讀題

師:現在就請你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想怎樣解決?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生:我想我能猜出來。一次猜不對,多猜幾次就能猜對。

師:按你的意思就是隨意的猜,為了不重復,不遺漏,我們可以列表按順序推算。(板書:列表法)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我想用方程法也能解決。(板書:方程法)

生:要是籠子里光有雞或光有兔就好算了,可這籠子里卻有兩種動物,我還沒想好怎么算。

師:那我們就不妨按籠子里只有雞或只有兔來思考,假設籠子里全是雞或全是兔,看腳數會有什么變化,說不定從中你們就能找到解題的思路呢。(板書:假設法)

師:還有別的方法嗎?那這些方法行不行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對你們感興趣的方法進行嘗試驗證一下吧。

生:在小組內嘗試各種方法。

師:經過上面的研究學習,你們都嘗試運用了哪種方法呢?下面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生1:我們小組用列表法找到了答案,有3只雞,5只兔。

師:把你們研究的結果拿來讓大家看看。這樣按順序推算,對于數據小的問題解決起來很方便,不過一旦數據比較大,比如籠子里的雞和兔有100只,200只,甚至更多,再用這樣的辦法怎么樣?

生:很麻煩。

師:是啊,那要花費很長時間。哪個小組還想匯報?

生:我們小組用方程法計算的。(生說計算過程,師板書過程。)

師:我們看這個方程列得是否正確?4X表示什么?2(8-X)表示的是什么?兔腳數+雞腳數=什么?這就是列這個方程所依據的數量關系。誰能把這個數量關系完整的說一遍?

生:說數量關系。(雞腳數+兔腳數=26只腳)

師:根據這個數量關系你能想到另兩個數量關系嗎?

生:敘述另外兩個數量關系。(26只腳-雞腳數=兔腳數

26只腳-兔腳數=雞腳數)

根據這兩個數量關系你又能列出哪兩個方程呢?

生:匯報師板書兩方程。

師:除了可以設兔有X只,還可以怎樣設?

生:還可以設雞有X只。那兔就有(8-X)只。

師:對,那根據什么數量關系你又能列出怎樣的方程呢?

生:匯報,根據雞腳數+兔腳數=26只能列出方程2X+4(8-X)=26

根據26只腳-雞腳數=兔腳數能列出26-2X=4(8-X)

根據26只腳-兔腳數=雞腳數能列出26-4(8-X)=2X

師:同學們看根據不同的數量關系我們能列出這么多的方程,但是同學們要注意用方程法解決問題時必須要找準數量關系。

師:除了這兩種方法,假設法有運用的嗎?

生:匯報。

我們小組是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板書:全看作雞)

生:我們是這樣想的。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應有腳8×2=16只,比實際少了26-16=10只,一只兔少算2只腳,列式為:4-2=2只,所以能算出共有兔10÷2=5只

雞就有8-5=3只。(生說師板書計算過程)

師:這位同學說的你們聽明白了嗎?結合算式進行明理。明確每一步算式各表示什么意義。

師:這種方法都明白了嗎?結合課件圖畫進行解釋質疑。

師解釋:剛才我們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課件圖畫上顯示)那么籠子里共就應該有多少只腳?

生:16只。

師:實際上籠子里有26只腳,怎么會少了10只腳呢?(課件顯示)

生:每只兔子少算2只腳。

師:一共少算10只腳,每只兔子少算2只腳,所以有5只兔子,3只雞了。

師: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雞,你們會算了,要是把籠子里的動物都看做兔,(師板書:全看作兔)又該怎樣思考呢?你能參照前面的方法自己試著做一做嗎?

生:試做。

師:剛才已經假設都是兔的同學,再按假設全是雞的情形算一算。

生:練做。

師:誰來說說假設全是兔該怎么算?

生:假設籠子里都是兔,就應有腳8×4=32只,比實際多了32-26=6只。一只雞多算2只腳,4-2=2只。就能算出共有雞6÷2=3只。兔就有8-3=5只。(生說師板書計算過程。)

師:你們也都算上了嗎?師解釋:要是都是兔的話,就有32只腳,而實際有26只腳,為什么會多出6只腳呢?(課件示)

生:每只雞多算2只腳。

師:一共多算6只腳,每只雞算2只,所以有3只雞,5只兔。

師:還有運用其他方法的嗎?

師:同學們看,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我們共找到幾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三種)哪三種?(列表法,方程法,假設法)你們能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么特點嗎?

生匯報:列表法適合于數據小的問題,數據大了就不適用了。

方程法思路很簡捷,但解方程比較麻煩。假設法,寫起來簡便,但思路很繁瑣

師:那以后我們再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就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師:現在就請你來解決那道數據較大的問題你們能解決嗎?

生:獨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師: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生:匯報不同的算法。(學生邊匯報邊把計算方法展示在實物展臺上)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你們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示)

師:古人的辦法很巧妙吧?如果大家對這種解法感興趣,課后可以再研究。

師: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國的古人就發明出這么的數學問題,一直流傳到現在,他們還想出那么巧妙地解決辦法,為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嗎?

四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學會用……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

師:今天通過大家的自主探索,找到了多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方程法和假設法應用得都比較廣泛。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類似“雞兔同籠”的問題,比如有些租船問題,錢幣問題等。下節課我們就應用這些方法去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

列表法

方程法假設法

解:設有兔X只,雞就有2(8-X)只。全看作雞

4X+2(8-X)=268×2=16(只)

2X+16=2626-16=10(只)

X=54-2=2(只)

8-5=3(只)10÷2=5(只)

答:有5只兔,3只雞。8-5=3(只)

26-4X=2(8-X)全看作兔

26-2(8-X)=4X8×4=32(只)

2X+4(8-X)=2632-26=6(只)

26-2X=4(8-X)4-2=2(只)

26-4(8-X)=2X6÷2=3(只)

8-3=5(只)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7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材P5~6例3、例4及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筆算,并且會運用該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在小組討論中探究、發現、感悟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理解小數乘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0.7×59×0.81.2×60.23×314×31.4×3

口算后提問:從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發現?

2、列豎式計算。26×71.36×1230.8×25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3、引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了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那么小數乘小數又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小數乘小數)

二、自主探究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出示教材第5頁例3的主題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學校有一個長2.4米、寬0.8米的宣傳欄。現在學校要給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師:給宣傳欄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該怎樣計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怎樣求宣傳欄的面積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師:這個式子中,兩個因數都是小數,該如何計算呢?

生1可以用豎式計算:×0.8

生2:也可以把它們可作整數來計算(下左)。

師: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樣的方法計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師:同學們能說說我們在列豎式計算小數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加以總結。

小結:所有小數右邊的數一律對齊,其他小數位從右往左依次對齊。

師:看一看算式的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呢?

生:兩個因數中一共有2位小數,積也有2位小數。

2、探究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組織學生嘗試完成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2)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板演并匯報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然后集體訂正。

(3)教學例4。0.56×0.04

師:這個算式中的兩個因數都是兩位小數,通過列豎式計算,我們能發現一個問題,即這個算式中,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那么如何點小數點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

師: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師:觀察黑板上各題,小組討論。(出示討論提綱。)

討論提綱:①小數乘小數,我們首先怎樣想?

(把兩個因數的小數點去掉,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怎樣得到正確的積?(因數擴大到它的幾倍,積就縮小到它的幾分之一。)

③積的小數位數和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能舉例說明嗎?

(教師以豎式中的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為例,說明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O補足。)

3、根據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數乘法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討論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回答上面的問題,歸納出計算小數乘小數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生:小數乘小數,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歸納,進一步得出“1看、2算、3數、4點”。

三、鞏固練習

1、不計算,說一說下列各題的積有幾位小數。

2.3×0.40.08×0.97.3×0.06

9.1×0.030.25×0.2345.9×3.5

提問:怎樣判斷積有幾位小數?

2、用豎式計算。(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1題)

提問:你是怎樣計算0.29×0.07的?

3、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師:分別比較積和第一個因數的大小,你能發現什么?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師: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O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四、課堂小結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應注意什么?(學生發言,說說自己的收獲,并回答問題,教師予以點評。)

作業:教材第8~10頁練習二第1、9題。

板書設計:

小數乘小數

2.4×0.8=1.920.56×0.04=0.0224

1看、2算、3數、4點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最后一分鐘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蛛》,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每節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2)聯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教師播放自鴉片戰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與節之間以及每一節之內詩詞句間的停頓。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19

第8課 筆的世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筆的設計理念,設計的筆要美觀與實用相結合。

2.能力目標:

學會觀察和分析筆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學習簡單的設計圖畫法,能夠設計一款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3.情感目標:

養成關注身邊事物的習慣,提高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計要以人為本的原則。

教學重點:

觀察分析筆各部分的設計意圖,了解形象與功能之間的關系,運用簡單設計圖畫法設計一支新穎的筆。

教學難點:

運用設計理念,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等。

教學準備:

課件、各種造型不同的筆、彩色紙、彩筆、油畫棒、剪子、尺子。

教學過程:

課前作業:       

準備一兩支你喜歡或者認為特別的筆。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今天,筆家族在我們班大聚會,請大家拿出自己準備的筆,互相展示和欣賞。

2.引導學生看書,要求各小組有針對性地研究回答書中的問題。

3.你還有什么問題?你對什么問題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學生互相欣賞。

各組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

學生報告研究結果。

學生提出想了解的問題。       

實踐操作:       

4.看書中的學生作品,了解設計圖的畫法。

5.提出作業要求:

為自己設計一款既實用又美觀的筆。       

明確作業要求。

分組討論研究后創作。       

三、小結。   

點評作業。

評價要點:

是否能積極地參與觀察和研究;是否在設計作品中體現了以人為本、既實用又美觀的設計理念;能否繪制出體現自己設計理念的設計圖。       

學生自評、互評。       

分析設計稿的優點與不足,研究改進方案。       

四、展示作業:      

開新產品設計發布會,要求設計師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并進行講解,闡述設計意圖。設計師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間互提意見。       

五、課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充滿設計意識的物品或公共設施?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發言。                              

教學反思:

第9課 猜猜我是誰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發現、表現背面人物頭部的美感,進一步學習寫生及線造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畫面的組織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捕捉背面人物頭部的特征,能用線描寫的方法表現出來。 

難點:如何用線表現人物頭部的特征。 

組織教學: 

導人新課:   

討論:

展示幾位本班同學背面頭像,請同學們猜一猜是誰。(教師課前用數碼相機照好。) 

板書課題。 

提問:你為什么能猜出來剛才的幾位同學呢? 

板書:頭型、發型、頭飾、服裝。 

引導學生分析、感悟畫家是如何通過背面人物表現人的內心情感的。 

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

提問:你喜歡哪幅?為什么? 

小組討論: 

賞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宮伎圖》。 

賞析《未來世界》,討論:畫上的小朋發在干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利用教材上的學生作業.說一說自己喜歡哪幅,為什么? 

與教師一起分析頭發的走向及線條的組織。 

邊觀察教師的示范邊思考。 

教師請一位女同學到前面做模特,師生分析頭發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線進行寫生。提醒學生要表現出頭部的形體,一些線條應為弧線,并注意其方向的變化。 

學生動手實踐。 

布置作業。 

巡視輔導。 

學生寫生自己前面同學的背面頭像。 

欣賞教材中兩幅學生的創作,提問:這兩幅作品分別表現出什么內容? 

你們各小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進行創作?

學生發言,小組同學進行討論。 

小組合作完成。 

引導學生完成小組集體創作。 

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課后拓展: 

展示幾幅家長背面的線描畫作品,引導學生回家進一步學習。

教學反思:

第10課自行車局部寫生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細致的觀察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學習線造型的表現方法。 

難點:如何用線精細地表現自行車。 

三、學習材料: 

白行車、圖畫紙、彩筆等。 

教學活動: 

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   

提問: 

1.自行車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線有什么不同? 

車把、車輪、車身、車上的線條有許多變化,比如,車條是直線、車筐是交叉線、鏈子上是曲線。

2.誰能到黑板上畫出自行車的某一部分? 

3.組織同學們猜一猜是哪部分。 

4.教師用線演示自行車局部寫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線的變化和銜接等。 

5.學生觀察、學習用線寫生的方法。 

小組討論: 

你認為教材上的學生作業哪些部分畫得好?對你有什么啟發? 

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 

他們觀察得很仔細、表現得很具體、線條畫得很豐富。 

學生動手實踐 

布置作業。 

巡視輔導。 

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課后拓展:

展示幾幅表現一組自行車的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寫生。

教學反思:

第11課泥玩具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中國民間泥玩具,了解和接觸一些民間泥玩具的知識。

2.在欣賞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間泥玩具的特點。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認識、感受中國民間泥玩具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三、教學準備:

1.教具:計算機、cai課件、大屏幕投影、實物展示臺、部分民間玩具實物。

2.學具:各種民間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民間玩具實物,引入課題。

2.出示課題

二、欣賞泥玩具:

(注:所有圖片欣賞的玩具都通過電腦及大屏幕進行展示,部分比較小的實物玩具通過視頻展示臺欣賞。)

1.導言:中國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泥土是我們周圍最不起眼的東西,但千百年來,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卻用它雕塑出許許多多造型優美、形象可愛的藝術品。

2.欣賞《彩色羊》《大叫雞》《花小狗》《娃娃魚》《麒麟送子》。

小組討論:

①問: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問:這些是用來做什么的?有什么特點?

(玩具,樣子很可愛)

③問:它們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紅、黑、黃、綠、藍)

三、藝術實踐

模仿民間泥玩具的造型特點和色彩,創作一個可愛的泥玩具。

教師指導創作。

四、小結:

同學們,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手創造了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間玩具,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歡樂,我們該怎么做呢?

教學反思:

第12課 多姿多彩的靠墊

一、教學目標:

了解設計靠墊應從審美、實用和文化等方面進行,能用對稱式或自己喜歡的紋樣設計、制作美觀、實用的靠墊。

二、教學重點:

靠墊的設計是以功能要求為前提的,還要關注實用以外的審美和文化。

三、教學難點:

靠墊作品的新穎、創新、構思巧妙。

四、課前準備:

剪刀、膠水、較硬的卡片紙、水粉色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師生準備一組靠墊實物,發到各組。

研究:用途、形狀、色彩、圖案。

2.學生觀察、觸摸、分析、回答。

揭示課題。

二、師生研討學習活動。

1.布置學生研究、分析教材。軸對稱和中心對稱有什么不同?

2.設計靠墊用社么形狀、紋樣、色彩比較好?

3.你喜歡什么圖案紋樣?打算如何進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種骨式?

學生活動:

結合實物、圖片、教材,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問題,表達自己的設計構思。

三、創作實踐活動。

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業展示評價。

幫助學生分析、歸納、提高審美能力。

五、小組拓展。

如何實施自己設計的靠墊作品?選擇什么材料?

拍照、保存資料。

把作業布置成小型的展覽,可選擇教室或樓道墻壁充分展示。

教學反思:

第13課 降落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有關降落傘的原理,并設計制作降落傘。

能力目標:培養動腦動手的能力,激發創造精神,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

情感目標:欣賞各種形式的降落傘,進行生活美與藝術美的審美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制作降落傘,培養動腦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進行綜合學習的嘗試,通過學習拓展,進行跨學科學習的嘗試,提高學生藝術素養。

教學方法:講解。

教學手段:示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了解學生學習準備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

二、游戲互動,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你們喜歡放風箏或者在戶外放飛嗎?為什么?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段降落傘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欣賞、感悟、暢想。

1.欣賞美麗的降落傘后,你知道降落傘的原理嗎?

2.學生探究有關降落傘的知識。

3.教師講解:降落傘是一個高度空間有阻力的自由落體運動系統。傘面的設計由于空氣阻力的關系,降落傘就能緩緩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體驗、表現、創新。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傘?傘面如何設計得美觀?

2.降落傘的制作:

設計——美化傘面——折疊——連接——安裝墜

3.傘的各部分如何連接,應注意什么?

4.協作互動,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學們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嘗試,有困難可以找同學或老師尋求幫助。(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表現。)

六、展示、評價、交流。

讓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學上臺展示他的作品,大家來說說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夠的地方,提出改進意見,使其他同學從中獲得啟迪。

教學反思:

第14課 生活日用品的聯想

一、教學目標:

了解生活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異,感受豐富的聯想和大膽的表現帶給我們的樂趣。能根據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開聯想,并通過動手表現、裝飾、使其形象生動有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對生活用品的聯想,認識到豐富的聯想和大膽的表現,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無窮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生活用品產生聯想,并把自己的聯想表達出來。

三、課前準備:

有關生活用品、課件、各種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請學生把自己從家里帶來的生活用品擺放在桌面上來。

二、引入新課。

桌面上擺放的東西和我們這節課有什么聯系?

學生回答。

出示課題:生活日用品的聯想

三、新授課。

1.提出問題:

“聯想”這個詞怎么解釋?

學生討論。(理解“聯想”的含義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與之相關的另一事物。)

2.展示用勺子裝飾成的小人。

提出問題:這個小作者是怎樣通過聯想完成這件小裝飾品的?

3.打開書,提出問題,分組討論:

(1)欣賞書上的作業,分析作者是怎樣認真觀察展開聯想的。

(2)書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進行裝飾的?

(3)他們的美術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和借鑒?

(4)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你能聯想到什么?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解決問題。

四、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

1.認真觀察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

2.大膽地展開聯想。

3.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裝飾,使其成為一件可觀賞的小飾物。

五、展示學生作業。

組織交流。

教學反思:

最新教案模板小學篇2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活動,學會推算出日期。

2、培養學生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3、培養學生的數感和推算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實際情景學會根據條件推算日期。

教學難點

掌握倒推和跨月的日期推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 結合生活,引入新課。

1、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自己的生日。

2、猜老師的生日

你想知道老師的生日嗎?誰來猜一猜?

逐步給出提示,如:

(1)第二季度。

(2)這個月是大月。

(3)是這個月的第12天。

二、 創設情境,探究推理。

1、一看,猜一猜,說一說。(獨立思考)出示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理解情境,收集數學信息。)

2、說一說,解決簡單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簡單的推理過程。(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出一些模仿練習,如:一年的倒數第5天是哪一天?)引導學生討論:淘氣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你自己的看法。

3、議一議。

師巡視、提示、糾錯 。重點關注沒有想到解決問題的學生。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思考。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完成書上P72上的填一填。

2、讀一讀。

引導學生讀你知道嗎?你想到了什么?

745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首页 - 军军小站|张军博客| 泰安塞纳春天装饰公司【网站】| 诸城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网站优化-阿里巴巴托管-诸城恒泰互联 | 抓斗式清污机|螺杆式|卷扬式启闭机|底轴驱动钢坝|污水处理闸门-方源水利机械 | 桑茶-七彩贝壳桑叶茶 长寿茶| 山东PE给水管厂家,山东双壁波纹管,山东钢带增强波纹管,山东PE穿线管,山东PE农田灌溉管,山东MPP电力保护套管-山东德诺塑业有限公司 | 扒渣机,铁水扒渣机,钢水扒渣机,铁水捞渣机,钢水捞渣机-烟台盛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气力输送设备_料封泵_仓泵_散装机_气化板_压力释放阀-河南锐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气动绞车,山东气动绞车,气动绞车厂家-烟台博海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隔膜泵厂家-温州永嘉定远泵阀有限公司 | 日本SMC气缸接头-速度控制阀-日本三菱伺服电机-苏州禾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脑钠肽-白介素4|白介素8试剂盒-研域(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沈阳液压泵_沈阳液压阀_沈阳液压站-沈阳海德太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维泰克Veertek-锂电池微短路检测_锂电池腐蚀检测_锂电池漏液检测 | PTFE接头|聚四氟乙烯螺丝|阀门|薄膜|消解罐|聚四氟乙烯球-嘉兴市方圆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 环保袋,无纺布袋,无纺布打孔袋,保温袋,环保袋定制,环保袋厂家,环雅包装-十七年环保袋定制厂家 | 开锐教育-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职业资格培训-积分入户 | 金属波纹补偿器厂家_不锈钢膨胀节价格_非金属伸缩节定制-庆达补偿器 | SOUNDWELL 编码器|电位器|旋转编码器|可调电位器|编码开关厂家-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冷藏车-东风吸污车-纯电动环卫车-污水净化车-应急特勤保障车-程力专汽厂家-程力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二十一分公司 | 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带电机减速器一套_德国BOSERL电动机与减速箱生产厂家 |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有福网(yofus.com)洗照片冲印,毕业聚会纪念册相册制作个性DIY平台 | 点焊机-缝焊机-闪光对焊机-电阻焊设备生产厂家-上海骏腾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压力喷雾干燥机,喷雾干燥设备,柱塞隔膜泵-无锡市闻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手机游戏_热门软件app下载_好玩的安卓游戏下载基地-吾爱下载站 | 上海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免费咨询-[尤辰荣]金牌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 辽宁资质代办_辽宁建筑资质办理_辽宁建筑资质延期升级_辽宁中杭资质代办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跨境物流_美国卡派_中大件运输_尾程派送_海外仓一件代发 - 广州环至美供应链平台 | 模具钢_高速钢_不锈钢-万利钢金属材料 | 铝扣板-铝方通-铝格栅-铝条扣板-铝单板幕墙-佳得利吊顶天花厂家 elisa试剂盒价格-酶联免疫试剂盒-猪elisa试剂盒-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机构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_液压实验台_气动实训台-戴育教仪厂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天津中都白癜风医院_天津白癜风医院_天津治疗白癜风 | 耐火浇注料价格-高强高铝-刚玉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厂家【直销】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Brotu | 关注AI,Web3.0,VR/AR,GPT,元宇宙区块链数字产业 | 洗瓶机厂家-酒瓶玻璃瓶冲瓶机-瓶子烘干机-封口旋盖压盖打塞机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东莞工作服_东莞工作服定制_工衣订做_东莞厂服 | 仿真植物|仿真树|仿真花|假树|植物墙 - 广州天昆仿真植物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