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
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形式,為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開墾一片肥沃的土壤。在美術教學工作中,你知道如何寫四年級美術教案?不妨和我們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2、在完成染紙的過程中體會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進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識;
3、喜歡染紙的過程,并能用染紙作品裝飾美化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學生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初步體會染出的畫面效果與紙的折疊方法及用色之間的關聯。
三、教具學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紙作品裝飾的賀卡、染紙作品、電腦課件、染紙的工具材料。
四、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基本脈絡: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欣賞感受、開闊視野——觀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裝飾、培養設計應用意識——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欣賞感受
1、教師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導欣賞。
(1)教師簡單介紹扎染的特點和方法。
(2)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欣賞感受。
(3)板書課題——美麗的染紙
2、欣賞扎染、蠟染、染紙作品,開闊視野、激發探究欲望。
(1)教師演示課件,簡單介紹,引導欣賞。
(2)學生討論交流欣賞感受。
(3)激發學習欲望。
二、觀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觀看制作方法視頻。
(1)教師播放制作方法視頻課件。
(2)提問:制作美麗的染紙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運用了哪些方法?特別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3)學生觀看視頻。
(4)討論、發言。
(5)教師小結。
2、探究發現折疊方法。
(1)教師出示染紙作品展板,提示紙張的基本折疊方法和形狀變化。
(2)分組探究折疊方法。
(3)學生代表到前面演示發現的多種折疊方法。
3、嘗試染紙過程。
4、欣賞撕染、剪染作品,啟發創新。
(1)欣賞課本里的撕染作品,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學生談自己的設計打算。
三、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
1、學生染紙實踐,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制作。
四、美化裝飾,設計應用
1、教師展示染紙畫裝飾的賀卡作品,引導欣賞,啟發思維。
2、學生討論發言。
五、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學生展示自己的染紙作品。
2、相互交流評價。
3.啟發學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并裝飾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盡情享受創作成功后的'樂趣。
六、作業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點染時膽子要大,心要細,每染完一張,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
3。折紙、剪紙可以自己設計花樣。
七、板書設計:
美術的染紙
制作過程:折、夾、擠、染、展開。
種染法:浸染、點染、沖染、濃破淡。
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民間美術的簡單知識和特點
2、體驗感受花樣形式的魅力
3、大膽描畫或剪貼圖案花紋
教學重點:花樣圖紋的賞析
教學難點:自主表現花樣圖紋,激活審美情趣。設計的花樣適合物體
教學準備:教學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說花樣
1、課件演示:民間美術中有許多花樣,它們的造型大方質樸,手法生動自如,形象逗人喜愛。
2、經歷了漫長歷史形成的民間美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是祖國面族文化的結晶。
二、欣賞——賞花樣
1、師:花樣是民間美術的結晶。在很多方面都有應用,如:刺繡,陶瓷,剪紙,房屋等。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上臺來電及電腦上的各類各種花樣,進行欣賞。
2、師問:這話樣是畫、繡還是剪的?是什么內容?有什么感覺?有什么特點?
3、小結:內容主要是自然之物,樸實,溫馨。表達了美好的意愿。色彩或單一,或和諧。
三、給花樣命名(課件)
1、課件出示范例,如何命名:如:二龍戲珠等等。
2、生:給花樣命名。討論。
四、找花樣游戲(課件)
(1)出示剪紙花樣(圓形適合紋樣),問:漂亮嗎?
(2)師小結:花樣應適合被裝飾的物品。將圓形適合紋樣放置在方形的物品上,讓學生糾錯。
(3)做花樣適合游戲。將花樣與相適合的器皿物品對應起來。
五、自主表現
1、生自由選擇瓶、扇或者盤,衣服的外形進行裝飾。
2、師出示范圖:要求適合,和諧。范圖:瓶的裝飾,衣服裝飾等。
六、作業展評。
湘版美術四年級下冊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紙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紙拎袋的基本設計與制作方法。2.運用各種紙材、廢舊材料,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一只既實用又美觀新疝紙拎袋。3.培養關注生3.培養關注生活、美化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學生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瀅趣與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紙拎袋是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隨著?限塑令?的實施,各種紙兇袋取代了以傘的塑料袋,便成為一種時尚、個性、環保的標志?!都埼檀芬徽n旨在讓學生了解現代的紙拎袋在實用的基礎上,對其外形、色彩、圖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本課在學生掌握基本設計技能的基礎上,緊密融合生活,引導學生針對紙拎袋的特征在創意、造型、圖案、色彩爺方面進行一次大膽的創作。本課將運用舊掛歷紙、舊畫報紙:通過畫、撕、剪、_、插接、粘連等基破技法,進行立體和半立體紙工制作,師生共同參與看一看、議一議、做一做、評一評等活動,來體驗設計活動的樂趣。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紙拎袋的設計制作方法,運用各種美術元翥,設計制作出自己喜愛的、新奇的、富有個性與創意的紙拎袋。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制作自己喜愛的物品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2重點、難點。重點:掌握紙拎袋的基本設計與制作方法。難點: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新、求異、求變的創造能力,設計制作的紙拎袋新穎有趣。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課前準備(學生)各式紙拎袋、舊掛歷紙(或舊畫報紙)、彩卡紙、剪貼材料(布、圖案、貼紙等)、裝飾材料(紐扣、珠子、彩繩等)、雙面膠、剪刀、常規繪畫工具等。(教師)課件、剪刀、膠水、舊掛歷、包裝紙、各種廢舊材料、范催(自制學具袋、禮品、鞋服的拎袋)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1)檢查學具準備情況。(2)出示紙拎袋范作,教師從袋子里拿出剪刀、、雙面膠、繪畫用具等,展示袋子。(3)揭題。
2.欣賞感知,審美體驗。
(1)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課前搜集到的紙拎袋,說說它的來歷和用途。(2)除了學生說的用途外,紙拎袋還可以用來干什么呢?課件展示各種功能的紙拎l袋。(3)好的紙拎袋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課件相應出示幾組紙拎袋圖片。教師小結:這些造型各異、風格不同的紙拎袋既方便了購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理念、文化,還體現了設計者的個性和想象力。
3.分析討論,嘗試制作。
(1)請學生把自己帶來的不同造型的紙拎袋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了解紙拎袋的特點和基本形的制作方銩。(2)課件出示紙拎袋制作方法與步驟圖,學生嘗試制作紙拎袋基本形。探究:制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如:怎樣使紙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樣設計拎帶會更舒服?怎樣粘連會更牢固?
4.觀察發現,感悟設計。
(1)造型。請學生想一想,你見過的、用過的紙拎袋有哪些形狀?你發現它們的共同點了嗎?①課件出示一組幾何形紙拎袋,你發現了什么?說說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②課件出示一組仿生形紙拎袋,說說這些紙拎袋的設計靈感來自哪里。教師小結:我們發現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拎袋都可以概括為基本的幾何形和幾何形的組旬;除幾何形外,』還有具象的仿生形,如:l可愛的小兔、有趣的小狗等。(2)裝飾。①課件出示教材中以圖案裝飾為主的紙拎袋,思考:這些紙拎袋的圖案設計有什么不一樣?你喜歡哪一款?為什么?②怎樣讓紙拎袋變得更美觀呢?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裝飾?你帶了哪些材料?打算怎樣裝飾?課件出示:拼貼法(剪、繞、撕、折、卷、貼等)和添畫法裝飾的紙拎袋。教師小結:可以運用各種材料,用剪一剪、繞一繞、撕一撕、折一折、卷一卷、貼一貼等方法,讓紙拎袋變得更漂亮!(3)拎帶。你覺得拎帶可以怎么制作?學生討論。課件出示:用紙剪貼的、直接剪的、用繩穿孔的……
5.設計制作,實踐創新。
(1)作品欣賞。①課件出示學生作品,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只紙拎袋,為什么?(引導學生從造型、裝飾、擔彩等方面討論。」)②課件出示創意紙拎袋作品,說說它們的創意在哪里,這些紙拎袋的造型和拎帶設計巧妙在哪瞿?通過圖片欣賞引導學生感受創造性設計的魅力。(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設計,你會設計怎樣的紙拎袋?你用它來干什么?(3)學生作業。①作業內容:設計制作一只紙拎袋,以添畫或拼貼的方法進行裝飾美化。②作業要求:第一層次:造型美觀、色彩搭配和諧。第二層次:構思新穎、造型獨特、裝飾美觀。③學生制作,教師巡回輔導,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優缺點及時點評。輔導要點:整體構思與造型;制作的技法與裝飾方法。
6.作業展示,學生互評。
(1)學生作品展示。①學生自評:?設計師?從紙拎袋的造型、裝飾、材料、時能等方面進行介紹,說說自己作品的特色與創意,談談在創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②同學互評: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提出不足及改進方案。③思維的碰撞,學習他人的優點,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作品。(2)評選活動:制作獎(評價標準:造型美觀、制作精美);創新設計獎(評價標準:造型新穎有個性、裝飾美觀)。
7.課外拓展。
學習了紙拎袋的設計與制作,希望學生在環保意識日益覺醒的今天,能多設計、多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拎袋,為美化生活作出貢獻。課件出示各式自制環保袋,學生欣賞并承諾不再使用或盡量少用塑料袋。
8.整理材料,保持整潔。
把桌面上的碎紙、廢料裝進我們親手制作的紙拎袋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