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
通過主題班會,同學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如果人類環境的生存被破壞,最終的受害者將是人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7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地球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是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條件,是衡量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內容和標準,然而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的各種災難,形式向人類敲醒了警鐘, 同時,為全面落實《環境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推進學校環境教育,增強幼兒環保意識,根據幼兒特點,結合幼兒人文素質系列教育的要求,引導幼兒形成對祖國、對生活、對環境的熱愛之情,并以此陶冶幼兒的情操,誘發師幼創造的激情和靈感,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珍惜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是我們每位公民責無旁貸的責任。以“6.5”世界環境日為契機,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活動,全面提高幼兒和家長以及老師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環保習慣、并以此帶動整個家庭環保,再以一個家庭帶動社區居民環保,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公民共同環保,共同關愛我們的地球家園。
二.活動主題:
世界主題:“通呼吸,共奮斗”
三、活動形式:
觀看課件、主題教學等。
四、活動內容:
幼兒和家長:
了解我們周圍的環境狀況,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哪些是破壞環境的現象。逐漸感受環保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產生環保意識,知道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環境和公共設施,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
1.一日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在一日生活、各種集體教育活動滲透環保教育,并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教育專題活動,如:開展科學活動《地球的“生日”》
2.加強宣傳,增強環保意識。
向家長發放《世界無煙日》承諾書,了解家長的環保意識。
3.心靈手巧,進行變廢為寶。
★制作分類回收箱,鼓勵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各種廢舊材料,使廢舊物品在幼兒園教育中成為有價值的教育資源。
★家長和孩子在家用廢舊材料制作環保小制作帶到班級展示。
4.積極行動,爭當環保小衛士 。
★進行集體活動《認識環保標志》,了解并認識幾種常見的環保標志,幼兒有創意地設計環保標記。
★懂得了要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周圍環境的道理,帶領幼兒撿拾落葉。
★評選“環保小衛士”。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體現出環保、創新、藝術等多方面,要注重參加活動的過程,從而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增強每一個人都“珍惜可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創造和諧社會”的意識。
2、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款式各異的表演服裝。活動中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參與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歷紙、塑料袋、蠟光紙、縐紙,可讓幼兒從家里帶一些報紙、雜志、飲料瓶子、舊光盤等。
2、雙面膠、剪刀、固體膠、絲帶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些服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幼兒了解活動的材料及操作要點
(三)父母協助幼兒制作表演服
1、提醒:
(1)、幼兒與幼兒共同商議表演服的款式、圖案
(2)、父母協助孩子完成作品,不能代替孩子操作
2、幼兒介紹作品
(四)聽音樂,父母和幼兒穿戴自制的環保衣登臺表演時裝秀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3
通過表演、講故事的形式,使學生意識到我們周圍的環境正在逐漸被人為地破壞,在故事中清楚環境的危機帶給人類,動物植物的危害,在表演中增加學生的責任感,發出倡議,保護環境。
二、活動過程:
(一)學生室內表演兒童劇
內容簡介: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對姐弟倆在周日出去玩,途中經過馬路聞到汽車的尾氣味兒感到惡心,由此引倒正題。一天中他們發現以前清澈的小河已成污水,街上烤羊肉串的不停地扇著火燒碳冒出的黑煙…看到這種種破壞環境的行為,姐弟倆與班里同學商量組建雛鷹環保小隊,制止了兩起破壞環境的行為。
(二)學生講環保小故事,介紹環保知識
1.《小雪豹的故事》
小雪豹和他的媽媽幸福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深山里。一天,偷獵者殺了他的媽媽,又將小雪豹拿到市場上賣。一位叫斯蒂文的外國游客買下了他,將他送到北京瀕危動物馴養繁殖中心。為了記住救他的恩人,人們為它取名叫斯蒂文。在養殖中心,小斯蒂文長成了一個英俊的“小伙子”,可他沒有伙伴,他整天孤獨地望著遠方,夜里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一天,人們發現小雪豹雙目失明了,后來耳朵也聾了。養殖中心再好也不是小雪豹的家呀!小雪豹真正的家是那美麗的青藏高原的深山里。
2.小實驗
生物學家做了一個試驗,把小白鼠放在一個隔音實驗箱中,釋放噪音,逐漸加大到165分貝,開始小白鼠煩躁不安,驚恐萬狀,進而瘋狂跳竄,互相撕咬,最后死去,小白鼠被強噪聲殺死了。
60年代,美國空軍的f104噴氣機在某城市上空試飛,每日八次,共飛了6個月,在強烈的轟鳴聲中,地面上一個農場的1萬只雞死了6000只。
3.《明天怎樣植樹》
21世紀,我國造林將以機械為主,挖土,植苗,培土,澆水都由植樹機進行,速度又快,質量又好。
大約到__年,露天育苗要被大型自動化溫室取代,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水,肥,二氧化碳量都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就是工廠化育苗,能育出優質苗木,使造林率有保證。將來還要運用基因工程,培育各種各樣的樹木新品種,如抗病蟲害的,抗旱的,抗污染的等等。
學生根據這些資料自由發言,說說想法。
(三)實踐活動
1.說說自己打算怎樣保護周圍環境。
2.建立雛鷹環保假日小隊。
(四)班主任總結
我們在表演中、在講故事中、在討論發言中親身感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我們要發出倡議,建立環保小隊等開始了實際行動。
不僅向班里同學發出倡議,還要面向全校,面向家庭,社區,乃至社會。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4
活動目標: 萌發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知道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練習鉆過 70 厘米高的障礙物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愛護水資源的情感
難點:能正確協調地鉆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鴨子胸飾若干 ( 與幼兒人數等同 ) 、兩條長松緊帶、各色廢舊彩色印刷紙小魚若干 ( 數量為幼兒人數的 2D3 倍 ) 、小盆 4 只、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當鴨媽媽,小朋友當小鴨,鴨媽媽帶領小鴨聽音樂鍛煉身體。復習游戲 “ 長高了,變矮了 ” (“ 長高了 ” 起立兩臂上舉; “ 變矮了 ” 馬上蹲下; “ 誰長得最高 ?” 叉腰原地雙腳向上跳數次 ) 。
二、基本部分
1 .學習新動作
① 幼兒自由地在松緊帶下玩耍后,說說在玩時遇到的問題。
② 啟發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才能從松緊帶下順利經過 ?
③ 得出動作要領: “ 雙膝彎彎,腰彎彎,低著頭兒鉆鉆鉆 ” 進行兩次;
④ 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來回練習鉆;
⑤ 請個別幼兒示范,并講解重點:鉆時低頭彎腰,盡量不碰到松緊帶;
⑥ 幼兒繼續練習后,請幼兒成四列縱隊站在起跑線后;
2 .游戲 “ 快快逃出污染區 ”
① 講解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每隊的第一位幼兒出發,依次鉆過兩條松緊帶后,跑到河邊抓一條魚,然后鉆回來將小魚放入各組的臉盆內,等到把小魚抓完后,小鴨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師敲小鈴發出警報聲: “ 不好了,遇上污染區了,快快逃離 !” 小鴨馬上從原線路鉆過障礙物逃回到起點。
② 幼兒游戲,教師強調游戲規則:小鴨必須從原線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緊帶;逃離時不推不擠,不和同伴碰撞。
三、結束部分
1 .師: “ 能干的小鴨們逃離了污染區,要是不及時逃離,會發生哪些后果呢 ? 為什么會有污染區 ?”
2 .幼兒自由討論。
3 .教師小結: “ 小鴨們逃出了污染區,真是很幸運,所以我們大家應該攜起手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讓我們的小鴨在清清的水里快樂地長大。一起跳個舞慶祝一下,好嗎 ?”
4 .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跳歡慶舞。
【延伸活動】
1 .提醒家長帶領幼兒在各自居住的小區周圍尋找污染區,探詢被污染的原因。
2 .帶幼兒到園內的游泳池邊,展開討論:怎樣才能保持池水的潔凈而不受污染 ?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基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很難以說理的方式來說服他們愛護水源,孩子也不了解水被污染的后果。通過本次活動,自然地將環境教育融入健康活動,在幼兒練習鉆的過程中可以輕松而自然地滲透環境教育。本次活動設計側重于幼兒愛護水資源情感的萌發,以小鴨為線索來貫穿始終,通過小鴨鍛煉、捉魚、逃離污染區等情節來吸引幼兒,讓幼兒在快樂的體育游戲活動中形成愛護水源、保護生物的環境意識。
二、活動效果
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始至終孩子們都保持高漲的活動興趣,尤其是游戲 “ 快快逃出污染區 ” 的順利進行,既讓幼兒快樂地練習鉆的動作,又讓幼兒明確了水被污染后生物就不能生存的道理,讓年齡最小的小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然地接受環境教育。延伸活動的設計很合理,符合幼兒實際生活的需求。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5
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廢水、廢氣的產生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從小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的習慣。
教學難點:廢水、廢氣的產生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環保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話題。說起環保,我們的許
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想法:環保是環保部門的事,和我們無關;環保就是治理 “三廢”,其實,環保是地球村上的每個公民的事,也是每個必盡的義務之一。
二、講授新課。
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1.環境污染
了解環境污染的各種表現及產生原因,學生分別舉出生活中的相應例子。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危害,明確目前環境污染無處不在的危機現狀。
2.土地荒漠化
由朝陽多次出現沙塵天氣,引出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的現象。讀圖片及材料,了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和原因。
3.生態系統破壞
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砍伐、耕作,使森林減少,生物物種滅絕,植被受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請學生舉出生活中人類破壞生態系統的行為。
教師總結歸納:地球生物圈是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家園,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空間上的距離和國家的邊界對環境災難是沒有約束力的。環境問題沒有國界,是全球性問題,各國的環境問題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現在地球的環境條件可以說是日益下降。所以,改善環境、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小學生雖然不能像科學家那樣很大程度的改變周圍環境,但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去盡我們的努力。下面這幾樣,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得很好:
◆ 節約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于乳汁。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隨手關緊水龍頭。
◆ 節約用電
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少看一分鐘的電視等。
◆ 少使用塑料制品
現在我們使用的塑料包裝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產的,這些包裝物被拋棄到大自然中后,會對環境形成 “白色污染 ”。我們每天能做到的有: 1、盡量使用垃圾桶盛裝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隨手亂扔塑料包裝物。
4、盡量購買用紙包裝的物品。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裝紙包裝生日禮物等。
◆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們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樹木做成的,我們每扔掉一雙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盡量使用金屬飯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飯,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 拒絕使用含汞的干電池
在我們平時使用的干電池中,含有對環境及健康有很大威脅的汞,一次性電池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汞,而可充電干電池中汞的含相對較低或不含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注意:
1、不使用含汞的干電池,盡量使用可充電電池。
2、不要隨手丟棄用過的廢電池,最好能將用過的電池集中起來,交到學校舊電池回收箱,送到處理廠。
◆ 保護校園內的 __
校園內的花草樹木,除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凈化空氣、吸收噪音、灰塵的作用。保護花草樹木,也是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到:
1、不要隨意踐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時給花草澆水。
◆ 節約糧食:糧食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熱、水、肥資源,節約糧食,就是節約資源,就是環保。
三、總結。
通過我們今天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有利于環保,我想只要我們用心,我們也能為環保貢獻出我們自己的力量。讓我們大家都來關心環境,注重環保,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有分歧時,正確與他人溝通,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小衛士。
3、討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建議,并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克服勸說時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舉止、誠懇的態度打動對方。
【教學難點】
能為保護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口語交際中,能夠圍繞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相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讓我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環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為正破壞著我們的生活環境。
2、我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校園里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干,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十分茁壯。
這棵筷子樹的制作者告訴記者:整個樹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里“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棵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制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提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
3、師:同學們,聽完這則新聞,你能用一兩句話說說自己的想法嗎(生自由交流)
師:我們與環境密不可分。(教師板書:我們與環境)
設計意圖:
通過新聞講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引出環保話題,并為下面的環節蓄勢。
二、初設情境,共同探討。
1、說一說。
a、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b、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板一直未停止供應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師:誰來說一說。
生:有些木筷并不衛生,因為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沖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干凈,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拋光。
生: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
設計意圖:
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資料,降低了本情境的難度。
2、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a、小組內交流。
b、每組請代表在班內交流。
生:工廠里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里。
生:人們亂砍濫伐破壞生態環境。
生: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
生:人們隨便扔垃圾。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車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將汽車熄火。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尾氣的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生:最后離開教室的同學要記得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
三、動手實踐,從我做起。
1、師:愛護環境不僅要開口說,更要學會動手做。那么,我們就把剛才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選出十項保護環境簡單易行的做法,印成《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吧。
2、學生合作交流制定《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1)看見垃圾時,要主動撿起丟進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
(2)珍惜水資源。可以將淘米水、洗菜水用來澆灌樹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龍頭擰緊。
(3)如果教室里沒有人,要把電燈關上。
(4)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5)隨身攜帶環保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6)在學校的路邊及其他地方多設置一些垃圾桶,最好是分類垃圾桶。
(7)多植樹造林,不砍伐樹木,不踐踏草坪。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
(9)少開車,多騎車。
(10)不向河里排放污水。
四、全班匯報,點評鼓勵。
1、在小組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各小組將意見綜合起來,由代表向全班進行匯報,組內同學做補充。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的指導思想就是全員參與。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開口的機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挑戰意識,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會給地球帶來災難。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
(教師板書: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自然環境主題班會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保護身邊環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3、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主題的有關書、圖片、光碟及文字資料
活動過程實錄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紀小,站在山坡來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報,情報緊急很重要。
雞毛信,不一般,三根雞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趕著羊群過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搶糧的鬼子在搗蛋。
遇見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東西也沒見。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闖過一關又一關。
翻山越嶺不怕累,把信交給了游擊隊。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說一說
1、 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路的兩側有垃圾污染環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三、看一看、說一說
(一)、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這些垃圾會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葉),掩埋一段時間就會腐爛;但有些垃圾是很難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東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二)如何利用垃圾
1、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喝完的飲料罐可以回收。”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
“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三)、師:知道垃圾有這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四、德育滲透
師:你們知道垃圾嚴重的影響著我們周邊的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保護環境的大行動中呢?
“我們可以去告訴身邊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護環境。”
五、學一學、背一背
1、教幼兒學背兒歌:
《亂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樹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亂扔,不講衛生真糟糕。
小花貓,喵喵叫,吃完小魚胡子翹,
魚刺扔進垃圾筒,講究衛生妙妙妙。
我們所有小朋友,良好習慣要記牢,
清潔衛生人人愛,亂扔垃圾可不好。
六、小結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吧!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1、關于環保話題幼兒接觸的并不很多,對身邊的垃圾與環境的關系還很陌生。我在教育活動設計中,著重了垃圾與環境的關系使幼了解了垃圾對人類的危害進一步向幼兒滲透變廢為寶的意識。
2、培養幼兒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幼兒新的學習興趣,使之完成教學目標。
在整個活動中突出表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利用周邊環境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2、利用“問題”“兒歌”展開、擴展教育教學活動。
小百科: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