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活動教案
根據舞蹈的功能,用途,可分“實用舞蹈”(自娛)與“表演舞蹈”(娛人)兩大類;每大類下,再根據“時間”分為傳統與流行,再分兩類即計四類;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舞蹈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舞蹈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踵趾小跑步,并隨音樂合拍地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動作。
2、創編不同方位的摘果子動作,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體驗豐收收獲果實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貼在地上的蘋果標記(用于幫助幼兒尋找合適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聽音樂進場
秋天到啦!瞧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吧!_小朋友走得很有節奏呢!(教師在走的過程中利用發現表揚的方式提示幼兒聽音樂有節奏的入場。)
果園到嘍!我們把小背簍放下來,自己找個位子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學習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你們發現老師剛才是怎么走進果園的?你來學一學?(如幼兒不知道的話可再跳一遍)。
下面我再來一次,你們看仔細了,我是怎么走進來的。(腳跟腳尖跑跑跑)
誰來試一試?
這個步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們一起踩著有節奏的腳步去果園里看一看吧!
三、學習摘果子動作
1、示范摘蘋果的動作
果園里的叔叔阿姨忙不過來,邀請我們幫他們一起摘蘋果。他們還教了我摘蘋果的動作,我來摘給你們看。(重點突出要擰一下)
我剛才是怎么摘蘋果的?請你來學一學。
碰到蘋果了要擰一下,這樣蘋果就下來了。
我們一起來摘。“摘,放……”
2、展開想象,進行各個方向的摘蘋果練習。
上面的蘋果被我們摘下來了,還有哪里的蘋果我們還沒摘?(上面下面左邊右邊,高的地方我們還可以踮起腳尖采,下面的還會彎下腰去踩呢!)
那邊的蘋果真大呀,我們去那邊摘蘋果吧!
這里有好多蘋果樹,請小朋友找一棵蘋果樹摘蘋果吧!
3、練習踵趾小跑步和摘蘋果。
_小朋友摘蘋果的動作很有節奏,真好看,(_小朋友把樹上樹下左邊右邊的蘋果都摘了,真能干!_小朋友一邊摘臉上還笑瞇瞇的,摘了很多蘋果,很開心吧!……)
小朋友都累了吧,找棵果樹坐下來。
四、整體示范舞蹈,學習、創編結束動作,
1、欣賞舞蹈,學習結束表示豐收喜悅的動作。
看著這么多的蘋果,真實太高興了,老師編了一個《蘋果豐收》的舞蹈,我跳給你們看吧?
我剛才跳了《蘋果豐收》的舞蹈,我最后是怎么跳的?這樣跳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很開心)來,把你們的蘋果也端起來給大家看看,轉個圈,好開心呀!
我們一起來跳《蘋果豐收》的舞蹈吧!
2、創編表示開心的動作。
你會用什么樣的動作表示開心?我們一起學一學他的動作。
我們把他的動作編到《蘋果豐收》的舞蹈里。
誰還會用不一樣的動作表示開心?
我們用他的動作來跳《蘋果豐收》吧。
小朋友想了很多開心的動作,我們再來跳一次,這一次,你可以用你最喜歡的動作表示你的開心。(幼兒自由創編不同的結束動作)
五、活動結束。
小朋友,時間不早了,讓我們把蘋果送到倉庫里面去吧!(踵趾小跑步離開。)
幼兒舞蹈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感受小雞的出殼的過程。
2、大膽創編小雞出殼的舞蹈動作,體驗創編舞蹈的樂趣。
準備:
1、小雞胸飾若干,呼啦圈人手一個個、教具(雞蛋)
2、小雞出殼的FLASH配音樂、小雞出家的FLASH配音樂
3、錄音機
過程:
一、自主想象、討論
1、情景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帶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看,是誰呀。(拉線出雞蛋殼)
1)你們知道蛋殼是誰的家呀?
2)還沒有出生小雞寶寶是怎樣的?(教師伸出胳膊做舒展狀)蛋殼這么小,雞寶寶能這樣嗎?
3)蛋殼中的小雞寶寶漸漸長大了,住不下蛋殼房子了,怎么辦呢?它是怎么出來的呢?
討論
2、觀察
觀看小雞出生的圖片
二、發揮想象,嘗試用肢體來表現小雞出殼的過程
分段感受
1、小雞住在蛋殼里的動作
師:小雞慢慢長大了,在又黑又小的蛋殼里住不下了,小雞只能做怎么樣的動作?
(動動翅膀、轉轉頭,越來越大)。
_幼兒嘗試來做動作,互相討論看誰模仿的最像小雞寶寶。大家一起隨著音樂體驗
2、小雞出殼的各種動作
師:小雞越變越大在蛋殼里呆不下了,它會怎么樣?用動作表示
(用頭撞、用嘴啄、腳蹬蹬)
_幼兒嘗試來做動作,互相討論看誰模仿的最像小雞寶寶。大家一起隨著音樂體驗
師:哇!蛋殼已經破了一個洞了,小雞的什么地方已經鉆出蛋殼了?
(轉轉頭、伸伸脖子、動動翅膀、扭扭腰)
3、小雞出殼后的動作
幼兒自己示范,再看圖片進行模仿,最后進行創編
4、進入小雞的角色,有表情地表演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把小雞的出殼的過程都做出來了,那把我們剛剛做的動作連起來跳一遍,好嗎?
三、結束
師:小雞們,剛剛從蛋殼里鉆出來用了很多的力氣,天也黑了,讓我們我們休息休息吧。
幼兒蹲在地上閉著眼睛休息(搖籃曲)
音樂:“喔喔喔,天亮拉”。孩子們我們回到自己家里吧。”
幼兒舞蹈活動教案3
設計思路:
冬天到來,漫天飛舞的小雪花,在孩子稚趣又充滿幻想的心靈中會別有一番感悟。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自主創編動作,鼓勵幼兒進行富有個性的展示。集體欣賞、交流、協商,從而形成最佳的編排方案。
本活動集個人表述、小組交流、集體表演等多種形式于一體。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創編、表演的積極性,體驗創編的樂趣。活動設計力圖突破學科領域界限,整合語言講述、環境創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等各種形式,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后引導他們大膽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編能力。
2、激發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調一致的表演自己創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悅,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分析:
重點:幼兒合作創編舞蹈動作,節奏準確、動作優美協調。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投放有關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小雪花》
4、音樂磁帶、活動標志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舞蹈,并啟發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6、教師對本節課做出評價
五、活動延伸:啟發幼兒說出如果上臺表演應需要什么物品如:服裝、頭飾等,并鼓勵幼兒進入活動區自行制作。
律動《嘀哩 嘀哩》
前期活動:
1、 組織幼兒收集一些春游時的照片投放語言活動區,在活動區游戲時,幼兒互相觀看、回憶講述春天的景色,春游時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玩了什么?談一談心里的快樂感受。
2、 引導幼兒比較秋季和春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夠區別兩個季節的主要特征。
3、欣賞歌曲《嘀哩嘀哩》,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快樂的情緒。學習歌曲,用活潑、輕快的自然聲演唱歌曲,學習齊唱、領唱、分組唱等多種演唱形式。
律動《嘀哩 嘀哩》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春游線索創編動作,初步學會律動。在教師提示下較準確的隨樂段、樂句更換動作和按節奏做動作。
2、培養幼兒在比較擁擠的空間狀態下與同伴共享空間、親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兒體驗到邊聽音樂邊做動作的快樂。
二、活動過程:
1.教師與全體幼兒拉好圓圈坐在地板上,面對圓心,教師指導幼兒復習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副歌前置學習動作,教幼兒隨樂做出節奏型× × _ ×教師用手指扮作黃鸝鳥,以游戲的方式教幼兒熟練的在自己和左邊的伙伴腿上拍出節奏型× × _ ×。
2)引導幼兒根據春游線索分段創編動作:教師通過語言啟發幼兒"我們來到綠油油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天空中快樂的小鳥在飛,我們爬山、來到游樂場玩蹺蹺板、坐轉椅"等游戲,創編花--小鳥--爬山--玩蹺蹺板--坐轉椅等動作。
3.教師清唱旋律幫助幼兒整理、記憶動作。
4.聽音樂完整表演,教師逐步減少語言提示把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
延伸活動:
一.組織幼兒進行主題繪畫活動《快樂的春游》。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回憶春游時的情景,把看到的、聽到的、玩的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流程:
1、談話:引導幼兒回憶春天,把在春天看到的、聽到的、玩的講述給大家聽。
2、幼兒將自己的春游經驗創造性的繪畫出來,教師個別指導。
3、將幼兒作品貼在美工區展覽,幼兒互相講述作品內容。
二.組織打擊樂活動《嘀哩嘀哩》
三.組織集體舞活動《嘀哩嘀哩》
幼兒舞蹈活動教案4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親親小動物》開展過程中,孩子們很喜歡小動物,愿意和小動物們交朋友。許多小朋友和家長一起收集了許多關于動物的資料中,在這其中有一位小朋友在來一條可愛的毛毛扭扭蟲,這是一條會唱歌跳舞的扭扭蟲,孩子們十分喜歡。再者,我班正在進行幼兒玩色活動的特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色的過程中體會快樂,獲得知識。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曲線,知道曲線的基本特征。
2、學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曲線,有初步互相合作的能力。
3、能大膽玩色,體驗活動的快樂。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色顏料、畫筆、音樂扭扭蟲一只、音樂、磁帶、錄音機、樹葉等。
2、幼兒認識曲線,找過生活中的曲線。
活動過程:
1、出示扭扭蟲,引導幼兒用身體學一學扭扭蟲的舞蹈。
2、說說扭扭蟲是怎么跳舞的?
3、出示范畫:扭扭蟲的跳舞朋友。
4、引導幼兒學畫橫豎不同的曲線,跟著扭扭蟲一起扭一扭。
5、幼兒作畫:扭扭蟲的舞蹈。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引導幼兒學習初步的合作活動,并畫出不同的曲線表現扭扭蟲。
6、教師觀察幼兒活動,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
7、講評結束。
活動反思:
在這節美術活動中,我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活動中、活動后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在評價中,我對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幼兒舞蹈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音樂,聽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響效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時不與他人相撞,并喜歡向別人學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音樂素材、太陽牌,烏云牌,雨滴牌。
活動過程:
一、 熱身活動――《小雨滴》
“寶寶們好,我是雨滴姐姐,我們一起來玩游戲吧。”
二、 導入
1、 出示“太陽牌”:這是誰啊?太陽公公掛在天空中,天氣好不好?忽然,一陣風吹過來,呼……哎呀,誰來啦?(出示烏云牌)大烏云飄來了,天要怎樣了?天空下起雨來了。(出示雨滴牌)
2、 那雨滴是怎樣落到地上來的?聽,沙沙沙,沙沙沙,這是什么聲音?(下小雨的聲音)聽,嘩啦啦,嘩啦啦,這是什么聲音?(下大雨的聲音)
3、 雨滴姐姐給你們帶來了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到底是什么聲音?(放錄音:大雨的聲音,小雨的聲音)你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再次放錄音,進行分段欣賞)
4、 那雨滴是怎樣跳著舞落下來的呢?(請幼兒自由跳)這個寶寶跳地真好,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多請幾名幼兒上來表演)
三、 音樂表演
寶寶們,現在,我們來聽著雨聲來跳舞嘍!聽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聲音就做輕輕下雨的動作,聽到嘩啦啦下大雨的聲音就做大雨點嘩啦啦落下來的動作。
四、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我們在活動中所看到的,是幼兒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在音樂、舞蹈、語言、創造、合作等方面獲得的綜合發展。這樣的高質量的發展,是教師精心培養的結果。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次活動中該班級的幼兒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