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
“九九重陽”,即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歡迎參閱。
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九月初九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們開展以尊敬老人為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們體驗與老人間濃濃的親情,并用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長輩們的情感。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積累重陽節的傳統文化經驗。同時也讓老人們為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了解重陽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2.尊敬長輩,嘗試用多種方式表達對長輩的關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重陽節來歷的動畫、歌曲《重陽節》、PPT(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家長老人為幼兒做事情的照片)、錄音筆。
2.經驗準備:知道老人們為自己做的事情,能夠演唱歌曲《好娃娃》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積累重陽節的傳統文化經驗。
2.難點:用多種方式表達對長輩的關愛。
活動過程
一、觀看重陽節來歷的動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觀看視頻,了解重陽節的來歷,知道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
2.說一說,動畫片里有誰,他們都做了什么(引導幼兒與同伴大膽交流)
師小結: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等很多老人的節日。(教師播放圖片)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二、播放PPT,感受長輩對自己的愛
1.教師播放PPT,幼兒欣賞照片。
提問:猜一猜這誰?看一看她在做什么?(請相關的幼兒進行講述。)
師小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特別愛你們,雖然他們都年紀大了,但每天還為你
們準備了食物,接送你們來幼兒園,幫助你們穿_服,為你們講故事,陪伴你們游戲等等。
2.表演歌曲《好孩子》,感受歌曲中的孩子是如何關心老人的。(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自主創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3.想一想,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
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師鼓勵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如幫老人端茶倒水、在外看見有需要幫助的老人主動上前幫助等。
4.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教師準備錄音筆,錄下幼兒對自己長輩祝福的一句話。
三、欣賞歌曲《重陽節》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情感。
2.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敬老人的?
延伸活動
1.美工區:教師與幼兒共同準備材料,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爺爺奶奶制作禮物,如:賀卡,手工花等。
2.圖書區:投放重陽節的圖書,幼兒與同伴共同分享重陽節的經驗,如:《爺爺一定有辦法》、《先左腳再右腳》、《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3.表演區:投放歌曲《好娃娃》、《重陽節》的音樂,鼓勵幼兒為歌曲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4.家園共育:離園時,幼兒請自己的長輩入座,教師為家長播放幼兒對自己長輩祝福的一句話。幼兒為長輩表演歌曲《好娃娃》、《重陽節》,并請小朋友一起跟老人合影留念,留下美好的回憶。回家后,請幼兒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請家長為幼兒拍攝照片,上傳至班級微信群。
5.環境創設:教師與幼兒共同創設主題墻式《愛在重陽》。
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二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后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三
活動意圖: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們,普遍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對尊老、敬老的意識越來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節關于愛爺爺奶奶的活動非常重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兒歌,并初步學習兒歌。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3、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來。
活動準備: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播放圖片導入活動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2、觀看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3、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4、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基本部分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結束部分
三、請幼兒說說平時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請個別幼兒扮演爺爺奶奶,其余幼兒上來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附兒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夸我好寶寶。
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寶寶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愿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活動過程:
一、說說重陽節1、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寶寶們,知道農歷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師提問:
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學習兒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夸我好寶寶。
四、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寶寶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中班歡慶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五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吊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3、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準備
1、關于重陽節來歷、習俗的圖片。
2、配樂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磁帶。
3、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明天是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二、觀看圖片、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三、聽配樂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想念家鄉、親人的情感。
四、說一說:爺爺、奶奶平時怎樣關心你的,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五、情境表演《讓座》。
1、請兩位幼兒分別戴上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扮演乘車的老人,請四位幼兒扮演乘客進行情境表演《讓座》。
2、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