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
在語文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經歷了短暫的語文教學,你有提前準備語文教案?和我們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小組內的同學分角色扮演,模擬與老師交流的過程。
2.和同學交流:面對不同的人,解決不同的問題,需要特別注意些什么?
教學重點
交流時,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
教學難點
交流中,能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恰當應對。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經常有一些自己覺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別人的支持,于是很著急,很失落。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同桌相互說一說。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板書:請你支持我)
二、模擬交流
1.同學們要辦一份報紙,要明確以下問題:
(1)辦報紙的目的是什么?
(活躍班級文化生活,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師的幫助?
(在課外活動時分配出一定的時間;請老師把關報紙的質量;提供紙張和印刷)
(3)老師可能會提出些什么問題?你想怎樣回答?
(大家議論一下,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怎樣想,怎樣說?)
(板書:說想法,講目的做預案,備應對)
2.模擬交流過程,評價同學表現。
(1)小組討論,設想一下交流過程。
(2)禮貌誠懇地說明來意。
講清楚辦報的設想,說明目的。
設想到老師可能的擔心,想辦法打消老師的顧慮。
(3)點撥指導:
師:找到老師,你怎樣誠懇說明自己的來意呢?
生:老師,我想和您說件事。
師:還有誰說得更禮貌一些呢?
生:老師,請問您有時間嗎?我想和您說件事。
師:這樣說就更容易讓老師接受了。我想老師肯定會請這位同學坐下,聽他來講。接下來,這位同學要向老師說明辦報的設想,他該怎么說呢?
生:我們想辦一份報紙。
師:老師會怎么說?我想老師一定會問:你們怎么想到這件事?對不對?
生:對,我們就說一說。因為經常在訂閱的報紙上看到好多學生們辦報的消息,于是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生:我還覺得要向老師說一說辦報的好處。我覺得可以鍛煉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
師:自己辦的報紙同學們一定最喜歡讀,那樣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
生:在報紙上,我們還可以發表一些建議,比如建議大家保護環境、尊老愛幼等。
師:設想真不錯。老師還可能會擔心什么呢?
生:誰來當主編?多長時間出版一期,時間夠用嗎?……
師:想的真夠全面,比我想到的還多呢。真不錯。這些問題你們都想過該怎么回答嗎?
生:我們小組都想過了。
(4)各小組依次模擬表演,其他小組評價。
(5)教師評價。
三、口語練習
1.說服媽媽,讓她同意你在家里養一只小狗。
說服同學,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說服校長,在學校組織一次義賣活動。
2.分小組領任務,每小組選擇一個任務,小組內同學扮演不同角色來交流。
四、課堂總結
1.要說服別人,支持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學會正確的口語交際。態度誠懇禮貌;講明設想,說清目的;做好預案,從容回答。
2.面對不同的人,解決不同的問題,需要注意:
先說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
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恰當應對。
板書設計:
請你支持我
說想法,講目的
做預案,備應對
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閱讀例文,讀懂例文的內容。
2.通過閱讀例文,根據批注,加深理解“圍繞中心意思選擇材料”的寫法。
教學重點
閱讀理解兩篇例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感悟文章圍繞中心思想選擇材料的方法,理解把重點內容寫詳細、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教學例文:《爸爸的計劃》
(一)閱讀例文,整體感知
1.根據拼音,借助字典,掃清閱讀障礙,不理解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例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以具體事例寫出了一個擅長訂計劃、執行計劃的爸爸形象。)
(板書:爸爸擅長訂計劃、執行計劃)
(二)探究討論,找中心句
學生探究,交流:文章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畫出相關的中心句。
(1)我爸爸是一個工廠的計劃科科長,擅長訂計劃。
(2)爸爸執行計劃一絲不茍。
(3)在爸爸的計劃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計劃嗎?
(三)分析課文,突破難點
各部分內容中,為了說明一個中心意思,分別選取了哪些事例或從哪些方面來寫?
學生結合課文的批注,討論,匯報,教師點撥指導:
(1)我爸爸是一個工廠的計劃科科長,擅長訂計劃。
指名讀一讀爸爸在家里給每個人訂的計劃,從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點?
(列出爸爸給每個人訂的計劃,凸顯爸爸愛訂計劃的特點)
(板書:給每人訂計劃)
(2)爸爸執行計劃一絲不茍。
爸爸是怎樣執行計劃的?作者舉了什么事例來表現“爸爸執行計劃一絲不茍”這一中心意思?
(事例一:計劃先關氣窗后關門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濕了床、正在訂的計劃也不改變計劃。事例二:計劃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爾用了媽媽的牙膏,還要再還給媽媽。)
(板書:嚴格執行計劃)
(3)在爸爸的計劃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計劃嗎?
借訂暑假計劃這件事,說明爸爸訂的計劃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計劃。這件事是重點,所以寫的體。
(板書:制訂暑假計劃)
(四)課堂小結,明確寫法
1.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爸爸愛訂計劃的特點?
引導學生理解:
(1)爸爸給每個人都訂了計劃,并且給我制訂了好多計劃。
(2)爸爸執行計劃一絲不茍。
(3)爸爸給我制訂了非常全面的暑假計劃,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計劃。
2.課文的主要寫法是怎樣的?
從不同方面或選取不同事例,表達中心意思。
二、按照這節課的學習方法,自學例文《小站》,討論解決例文后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爸爸擅長訂計劃
給每人訂計劃
嚴格執行計劃
制訂暑假計劃
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2.與同伴交換習作,針對是否寫清中心意思相互評價、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
(一)初試身手
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下面是一位同學圍繞“戲迷爺爺”這個題目選的材料。請你判斷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表達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號里打“√”
跑了幾十里地去看戲。( )
常給我們講故事。( )
在爺爺的倡導下,街道組織了業余戲班子。( )
干活時會哼上兩句流行歌曲。( )
邊炒菜邊做戲曲里的動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館拜師學戲。( )
每天看書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戲曲表演就占著電視。( )
(2)思考判斷。學生默讀、思考、判斷。
(3)交流反饋。指名學生交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選。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想象“方面”。
(1)確定一事。如果只寫同一件事,如,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件事,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想一想爺爺因為趕路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圍繞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一件事情,可以從多個方面想象來寫。如,爺爺趕路的樣子、趕路忘記勞累、趕路回來生病……
(3)小結點撥: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由“題”想“事”。
(1)選擇題目。從下面的題目中選一兩個,想想可以選擇哪些事例或從哪些方面來寫。
好斗的公雞都是淘氣惹的禍閑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歡聲笑語滿校園那些溫暖的時光
(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同一個事例的不同方面來寫。
(5)回顧例文《爸爸的計劃》《夏天里的成長》,分別說一說是怎樣寫的。
4.巧擬題目。
(1)縮成一字。選取合適的事例是個學問,取一個合適的題目也是門學問。有時題目越簡潔,神秘感越強。試著把上面六個題目各濃縮成一個字。你分別想到哪個字?
(2)交流反饋。可能是:兇、禍、勞、忙、樂、暖……
(3)小結點撥:上面的六個題目已經比較簡潔了,但我們依然可以簡縮到用一個字來表達。這個字既是題目,也是習作的中心意思。
【設計意圖】選材是習作的先行步驟。圍繞“戲迷爺爺”這個話題設計兩個練習,再次明確不同事例和不同方面的概念。并從“初試身手”的題目中提取一個中心字,既是從選材到擬題的逆向思維訓練,也是對本次習作的承接。
(二)思維導圖引路
1.激發興趣。
(1)點贊漢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自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就有了鮮活的生命。一個字,就是一個基本單位,每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自由交流。說說你知道的有趣的漢字背后有什么知識和文化內涵。
(3)教師小結: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們追本溯源,分析字體的來源,弄清楚字義及字體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更好地掌握漢字,愛上中國文化。
2.由字想事。
(1)出示漢字。用課件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字。
甜樂淚暖悔望
迷妙變忙尋讓
(2)由字想事。看到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件事或哪些事?
(3)學生交流。
3.思維導圖示范。以“暖”為例,教師完成了兩幅不同的思維導圖。
(1)不同的事例。
(2)同一件事的不同方面。
4.擬寫提綱。選擇一種方法,把自己要寫的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列出來。
【設計意圖】圍繞一個中心意思,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用不同事例來說明,也可以用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來表現。此處“暖”的兩種表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示例。
第二課時:習作寫作課
(一)回憶上節課研究內容,總結習作要點。
(1)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選取典型的事例。將重要的部分寫得詳細些、具體些。
(二)完成自己的習作。
(1)出示習作要求。選擇一個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可以從教材提供的字里選,也可以選其他的字。可以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想象故事。
(2)確定題目。可以用選的這個字作為題目,也可以另外擬一個題目。
(3)動筆練寫。
第三、四課時:習作賞評課
(一)自我發現,與人分享。
1.你的習作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先自讀,假如你是一個編輯,你會錄用自己的稿件嗎?請對照習作評價表,先進行自我評價,并對照修改。
2.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段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段。
3.結合習作要點,出示評價表,梳理例文突出優點,提出修改建議。
(二)班級評賞,暢談收獲。
根據內容,小組內進行習作評價。
1.說一說每篇習作的優點。
2.討論修改建議。暢談習作收獲,
3.填寫評價表。(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4.畫出思維導圖。畫出同學作文的思維導圖,判斷他采用了哪種方法來圍繞中心意思寫。
【設計意圖】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是學生樂于分享習作,并能修改他人的習作。分享習作可以讓學生對習作做出基本的評價。小組修改、賞析,并在思維導圖的制定過程中,又一次明確了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兩種方法,起到了鞏固的效果。
(三)好文我來改。
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謄抄。
板書設計
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
不同的事例
不同方面
重要部分寫詳細
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閱讀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
2.學習細節描寫方法,寫出人入迷時的情景;學習說明理由時,用逐條列舉的表達方式。
3.積累古詩詞《春日》。
教學重點
積累朱熹的詩《春日》。
教學難點
學習細節描寫的方法和逐項說理的表達方式。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板書課題:語文園地
一、交流平臺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剛剛學過的課文《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的前面為我們布置了兩個任務,一個是要我們設計故宮博物院參觀路線圖;一個是要我們詳細介紹一處景點。你是怎樣完成這兩項任務的?
2.學生自由說。
3.教師小結:我們要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就沒有必要把四份材料仔仔細細讀一遍,而是重點閱讀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就可以了。如果我們要做的任務是介紹太和殿這一處景點,則需要仔細閱讀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
4.同學們再想一下,我們在學習《竹節人》時,如果你的閱讀任務是“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這一任務,你在閱讀時應仔細閱讀哪些部分呢?
5.教師再次小結:我們要仔細閱讀的是與制作和操作這種玩具相關的部分,對有關玩竹節人的有趣經歷這一部分,就可以粗略地瀏覽一下。所以我們應該這樣做,出示:
讀書時先想想閱讀的目的,再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
(板書:閱讀目的——閱讀方法)
二、詞句段運用
(一)看例子,仿寫人物入迷的情景。
1.請同學們分別閱讀情景描寫的三段文字,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感悟。
2.指名同學對自己喜歡的段落談談認識,說說這段文字描寫了什么情景,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分別點評,點撥指導。
(1)第一段文字描寫的是一群同學圍觀竹節人搏斗的情景。這段先寫了地點,然后從圍觀者人數之多、動作、聲音、注意力等方面,寫出了圍觀者圍觀時的情景,從側面寫出了竹節人搏斗的誘惑,或者說玩竹節人給大家帶來的無窮的樂趣。
(2)第二段文字描寫的是座位后面同學看前面同學玩竹節人的情景,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是細節描寫,我們可以想象出玩竹節人是多么有樂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寫的是羅丹忘我工作的情景。這段話中有對羅丹的動作描寫、神態描寫,還運用了想象和夸張。大量的細節描寫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羅丹。
4.教師總結:寫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寫出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等,還可以用上夸張、想象。
(板書:入迷——表情、動作、語言……)
5.出示:試著寫一寫人物入迷時的情景。
(1)爸爸看電視或者看書入迷了……
(2)兩位老爺爺在大樹下下棋入迷了……
(3)美術老師畫畫入迷了……
……
6.學生交換閱讀,互相提提建議。
(二)學習用序數詞逐項說明理由的表達方法。
1.學生讀《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話,注意加點的部分,想一想這樣表達的好處。
2.分組交流討論:你從這段話中發現了什么?你認為用這種方式表達有什么好處?
3.教師檢查,指導:
(1)這段話講的是人們認為的天體上的生命存在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書)的方式,把四個條件一一列舉出來了。
(2)用這樣的方式說明理由會使聽眾或讀者覺得條理清晰,理由充分,說理性強,說服力大。(板書:說理)
4.請同學們從下面兩個選題中自選一個,用自己剛剛學到的方式講出自己的理由。
5.學生匯報,師生評價,主要評價依據:①是否用上了剛學到的方式;②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獨立,與其他各項沒有交叉或相容關系。
三、日積月累
(一)指導預習
1.自讀古詩。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春日》。
(2)簡介作者。(板書:朱熹)(朱熹,南宋哲學家、教育家。)
3.(板書:《春日》)解詩題。(“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二)逐句學習,理解詩意
1.出示:“勝日尋芳泗水濱”。
勝日:好日子。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東省中部。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2.出示:“無邊光景一時新”。
光景:風光景物。一時: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風光無限,剎那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3.出示:“等閑識得東風面”。
等閑:隨意。識得:認識到。
東風面:春天的面貌。我國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領略到春風的氣息。
4.出示:“萬紫千紅總是春”。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總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賞詩句,體會意境
1.詩中哪一句描寫了作者看到的景色?(“萬紫千紅總是春。”)
你能想象出作者當時看到的景致嗎?(在春風的吹拂下,百花盛開,萬紫千紅。)
2.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描繪春天的景色。虛實結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僅把春天描繪得生機勃勃,而且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四)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出示: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練習背誦。自由背,同桌背。
四、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
閱讀目的——閱讀方法
入迷:表情、動作、語言……
說理: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春日》朱熹
小學中段語文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了解虛構故事的特點。
2.明確虛構故事創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練習寫虛構的故事。
教學重點
根據給出的環境和人物,創編故事。
教學難點
想象一個完整并且吸引人的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重溫故事內容,了解特點
1.回憶本單元學過的三篇課文,指三名同學分別說說三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教師總結:這三篇課文寫的都是故事。
《橋》一名老黨員在洪水襲來的時刻鎮定指揮全村人過橋,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窮人》桑娜和漁夫在自己家生活貧窮的情況下,收養鄰居家兩個孩子。
《在柏林》一位后備役老兵把自己的妻子送往瘋人院,然后去參戰。
這三個故事都是虛構的,都非常感人。
虛構的故事往往情節曲折,人物形象鮮明,因為作者可以充分發揮想象來寫。
(板書:虛構故事 情節曲折 吸引人)
二、根據提供材料,創編故事
1.學生讀一讀課本上為我們提供的三組材料:環境和人物,然后選擇一組或自己創設一組,準備創編故事。
2.教師指導。
寫的時候注意:
故事要圍繞主要人物展開。
把故事寫完整,情節盡可能吸引人。
試著寫出故事發生的環境,還可以寫一寫任務的心理活動。
3.分組指導
第一組要注意:
地點:校園
時間:丁香花盛開的季節
人物一:張明淘氣包性格,學生角色;
人物二:王寒冰“小辣椒”性格,班長角色;
人物三:李軍,充滿活力,班主任角色
綜合以上素材展開聯想:張明怎么淘氣了,班長是怎樣處理的?班主任李軍老師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組要注意:
時間:冬日黃昏
地點:街頭
當時環境:車來人往
人物一:少年陸天特點:充滿愛心
人物二:流浪狗朵朵
綜合以上素材展開聯想:流浪狗出現在哪兒,什么樣子?陸天怎么發現了朵朵,他是怎么做的?
第三組要注意:
時間:月光下(夜晚或深夜)
地點:村莊
人物一:鐵蛋
人物二:爺爺特點:體弱多病
綜合以上素材展開聯想:為什么只是爺爺和鐵蛋?爺爺出現了什么情況?鐵蛋怎么辦的?
(板書:時間地點人物故事完整)
4.習作開始,獨立完成。
三、相互交流習作,提出建議
1.交流習作,互相評閱。
2.提出建議,幫助修改。
板書設計:
虛構故事 情節曲折 吸引人
時間 地點 人物 故事完整
小學語文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