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等。經歷了短暫的語文教學,你有提前準備語文教案?和我們分享一下。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1
教學目標
1.小組內的同學分角色扮演,模擬與老師交流的過程。
2.和同學交流:面對不同的人,解決不同的問題,需要特別注意些什么?
教學重點
交流時,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
教學難點
交流中,能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恰當應對。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經常有一些自己覺得很好的想法,但是苦于得不到別人的支持,于是很著急,很失落。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同桌相互說一說。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板書:請你支持我)
二、模擬交流
1.同學們要辦一份報紙,要明確以下問題:
(1)辦報紙的目的是什么?
(活躍班級文化生活,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
(2)有哪些事情需要老師的幫助?
(在課外活動時分配出一定的時間;請老師把關報紙的質量;提供紙張和印刷)
(3)老師可能會提出些什么問題?你想怎樣回答?
(大家議論一下,可以換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怎樣想,怎樣說?)
(板書:說想法,講目的做預案,備應對)
2.模擬交流過程,評價同學表現。
(1)小組討論,設想一下交流過程。
(2)禮貌誠懇地說明來意。
講清楚辦報的設想,說明目的。
設想到老師可能的擔心,想辦法打消老師的顧慮。
(3)點撥指導:
師:找到老師,你怎樣誠懇說明自己的來意呢?
生:老師,我想和您說件事。
師:還有誰說得更禮貌一些呢?
生:老師,請問您有時間嗎?我想和您說件事。
師:這樣說就更容易讓老師接受了。我想老師肯定會請這位同學坐下,聽他來講。接下來,這位同學要向老師說明辦報的設想,他該怎么說呢?
生:我們想辦一份報紙。
師:老師會怎么說?我想老師一定會問:你們怎么想到這件事?對不對?
生:對,我們就說一說。因為經常在訂閱的報紙上看到好多學生們辦報的消息,于是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生:我還覺得要向老師說一說辦報的好處。我覺得可以鍛煉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
師:自己辦的報紙同學們一定最喜歡讀,那樣就可以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
生:在報紙上,我們還可以發表一些建議,比如建議大家保護環境、尊老愛幼等。
師:設想真不錯。老師還可能會擔心什么呢?
生:誰來當主編?多長時間出版一期,時間夠用嗎?……
師:想的真夠全面,比我想到的還多呢。真不錯。這些問題你們都想過該怎么回答嗎?
生:我們小組都想過了。
(4)各小組依次模擬表演,其他小組評價。
(5)教師評價。
三、口語練習
1.說服媽媽,讓她同意你在家里養一只小狗。
說服同學,在班里成立“生物角”。
說服校長,在學校組織一次義賣活動。
2.分小組領任務,每小組選擇一個任務,小組內同學扮演不同角色來交流。
四、課堂總結
1.要說服別人,支持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學會正確的口語交際。態度誠懇禮貌;講明設想,說清目的;做好預案,從容回答。
2.面對不同的人,解決不同的問題,需要注意:
先說想法,再把具體的理由講清楚。
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恰當應對。
板書設計:
請你支持我
說想法,講目的
做預案,備應對
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2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為什么讓哥哥把信箱鑰匙交給娃麗。
2、會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16課《信箱》。看看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1、哥哥、娃麗各是怎樣對待這封信的?
2、爸爸為什么讓哥哥把信箱鑰匙交給娃麗?
3、你想對哥什提亞說些什么?
三、反饋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相機進行朗讀的訓練與指導。尤其是對第三題的處理要讓學生說心里話,各抒己見,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鍛煉其口頭表達能力。)
四、總結
1、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讀你最喜歡的部分,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表達。
五、布置作業
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案點評:
這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內容引人入勝。一封被郵遞員投錯的信,哥哥哥什提亞把它丟在臺階上,妹妹娃麗卻冒著風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這篇教學設計示例設計了一課時,主要以學生朗讀課文為主,在反復朗讀中去體會情感,把握內容。
探究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自排課本劇表演。
2、以小組為單位,舉行辯論會,針對哥哥與妹妹的不同表現,發表各自不同的觀點。
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會寫“啃、聊、嘮、濾、聆、皿”等生字,理解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前三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可以想象與可以聽見的聲音,善于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4、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傾聽,體會并掌握設問開頭引領段的方法。
二、重點難點
1、感受生活中可以想象得到的聲音和可以聽見的聲音。
2、學會傾聽,感受美好的心靈之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聲音和圖片)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出示詞語:傾聽
2、說說“傾聽”的意思。
3、板書課題,導入新課學習:學會傾聽
(二)初讀課文,感受內容
1、輕讀課文,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詞并認讀
頃刻 啃骨頭 聊天 奔馳 嘮叨 過濾 聆聽 器皿 嘈朵
辨析:
柳-聊 皿-血 嘈-遭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幾類聲音。請用筆劃下來。
2、課文中多處用了一種方法引領開頭,你認為這是一種什么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設問。給人以親切交流的感覺,讓人從心底感到自然、和諧)
3、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感受來。
4、“聰明的人”和“沒有感覺的人”是怎樣對待“聽”的,畫出相關的句子。
5、你從聲音的游戲中明白了什么?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理解課文,想象聲音之美。
1、讀課文1-3自然段,談談你最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引導學生感受,運用擬人的手法來形容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體會聲音的美,并張開想象的翅膀,展現畫面的美。)
2、帶著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讀自已認為最美的部分。
3、用換詞法理解“頃刻”。
4、體會雪花滿足而溫柔的感覺是什么。面對這種境界你想說些什么?你認為美嗎?
(品讀:善良的雪花吻了吻孤燈的面頰,憐愛的淚水奪眶而出……)
5、想象這三種聲音會是什么樣的聲音。(沙沙嚓嚓嚓咻咻)
(二)思考、概括、感受生活中可以聽得見的聲音。
1、默讀4-9自然段。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聽得見的聲音?畫出課文中的動詞。
(吹掀啃撥唱吵啄打落掃搖沖開關……)
2、你從聲音里感受到喜、怒、哀、樂了嗎?
3、將這些聲音進行分類。再讀一讀,融入自己的感情。
4、小結:是啊,我們什么都聽得見。我們在聲音的世界里,漸漸成長。)
(三)重點理解如何過濾聲音,學會選擇和思考。
1、自由讀,學習10-13自然段。
2、說說“聰明人”和“沒有感覺的人”各是怎樣對待“聽”的?理解什么是“過濾”,什么是“聲音的過濾”。
3、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談談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過濾”聲音的?
4、小結:在聲音的世界里,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看、用心聽、也用心想,就能感受到這個神奇的世界了。
(四)感受聲音,學會聆聽。
1、多媒體展示,傾聽各種聲音的美妙,比較各種聲音,讓學生學會聽辨,并寫出相應的擬聲詞。
2、聽一首曲子,把它編成一個小故事。
3、聽一段話,感受心靈之聲。
(五)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升華:聲音無處不在,只要你用眼、用耳、用心,各種美妙的聲音便在你耳邊
縈繞,在你心間流淌。學會傾聽,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很美,來自心靈的聲音更美。同學們,你聽得見嗎?
2、拓展:看到汶川大地震,你聽到了什么?看到北京奧運賽場上運動員額頭的汗水,你聽到了什么?看到神舟七號上天,你聽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想象的聲音 美
學會傾聽 現實的聲音 趣 世界在歡笑
過渡的聲音 妙
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4
教學目標
1.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2.與同伴交換習作,針對是否寫清中心意思相互評價、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能圍繞一個意思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從不同的方面寫,能將重要的部分寫詳細寫具體。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從不同的方面或選擇不同的事例來寫。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習作指導課
(一)初試身手
1.交流材料。
(1)出示材料。下面是一位同學圍繞“戲迷爺爺”這個題目選的材料。請你判斷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表達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號里打“√”
跑了幾十里地去看戲。( )
常給我們講故事。( )
在爺爺的倡導下,街道組織了業余戲班子。( )
干活時會哼上兩句流行歌曲。( )
邊炒菜邊做戲曲里的動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館拜師學戲。( )
每天看書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戲曲表演就占著電視。( )
(2)思考判斷。學生默讀、思考、判斷。
(3)交流反饋。指名學生交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選。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想象“方面”。
(1)確定一事。如果只寫同一件事,如,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件事,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描寫,想一想爺爺因為趕路可能會發生什么事。
(2)想想“方面”。圍繞爺爺“跑了幾十里路去看戲”這一件事情,可以從多個方面想象來寫。如,爺爺趕路的樣子、趕路忘記勞累、趕路回來生病……
(3)小結點撥: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由“題”想“事”。
(1)選擇題目。從下面的題目中選一兩個,想想可以選擇哪些事例或從哪些方面來寫。
好斗的公雞都是淘氣惹的禍閑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歡聲笑語滿校園那些溫暖的時光
(2)思考想象。
(3)相互交流。
(4)小結點撥:圍繞一個中心,選擇不同的事例或同一個事例的不同方面來寫。
(5)回顧例文《爸爸的計劃》《夏天里的成長》,分別說一說是怎樣寫的。
4.巧擬題目。
(1)縮成一字。選取合適的事例是個學問,取一個合適的題目也是門學問。有時題目越簡潔,神秘感越強。試著把上面六個題目各濃縮成一個字。你分別想到哪個字?
(2)交流反饋。可能是:兇、禍、勞、忙、樂、暖……
(3)小結點撥:上面的六個題目已經比較簡潔了,但我們依然可以簡縮到用一個字來表達。這個字既是題目,也是習作的中心意思。
【設計意圖】選材是習作的先行步驟。圍繞“戲迷爺爺”這個話題設計兩個練習,再次明確不同事例和不同方面的概念。并從“初試身手”的題目中提取一個中心字,既是從選材到擬題的逆向思維訓練,也是對本次習作的承接。
(二)思維導圖引路
1.激發興趣。
(1)點贊漢字。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前人智慧的結晶。自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就有了鮮活的生命。一個字,就是一個基本單位,每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自由交流。說說你知道的有趣的漢字背后有什么知識和文化內涵。
(3)教師小結: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們追本溯源,分析字體的來源,弄清楚字義及字體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就會獲得更多的知識,也能更好地掌握漢字,愛上中國文化。
2.由字想事。
(1)出示漢字。用課件出示教材中給出的字。
甜樂淚暖悔望
迷妙變忙尋讓
(2)由字想事。看到這些字,你想到了哪件事或哪些事?
(3)學生交流。
3.思維導圖示范。以“暖”為例,教師完成了兩幅不同的思維導圖。
(1)不同的事例。
(2)同一件事的不同方面。
4.擬寫提綱。選擇一種方法,把自己要寫的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列出來。
【設計意圖】圍繞一個中心意思,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以用不同事例來說明,也可以用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面來表現。此處“暖”的兩種表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直觀的示例。
第二課時:習作寫作課
(一)回憶上節課研究內容,總結習作要點。
(1)圍繞一個中心,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達。
(2)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表達。
(3)選取典型的事例。將重要的部分寫得詳細些、具體些。
(二)完成自己的習作。
(1)出示習作要求。選擇一個最深的漢字寫一篇習作,可以從教材提供的字里選,也可以選其他的字。可以寫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想象故事。
(2)確定題目。可以用選的這個字作為題目,也可以另外擬一個題目。
(3)動筆練寫。
第三、四課時:習作賞評課
(一)自我發現,與人分享。
1.你的習作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先自讀,假如你是一個編輯,你會錄用自己的稿件嗎?請對照習作評價表,先進行自我評價,并對照修改。
2.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段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段。
3.結合習作要點,出示評價表,梳理例文突出優點,提出修改建議。
(二)班級評賞,暢談收獲。
根據內容,小組內進行習作評價。
1.說一說每篇習作的優點。
2.討論修改建議。暢談習作收獲,
3.填寫評價表。(自評和互評相結合)
4.畫出思維導圖。畫出同學作文的思維導圖,判斷他采用了哪種方法來圍繞中心意思寫。
【設計意圖】第三學段的習作要求是學生樂于分享習作,并能修改他人的習作。分享習作可以讓學生對習作做出基本的評價。小組修改、賞析,并在思維導圖的制定過程中,又一次明確了圍繞中心意思寫的兩種方法,起到了鞏固的效果。
(三)好文我來改。
修改自己的習作并謄抄。
板書設計
習作:圍繞中心意思寫
不同的事例
不同方面
重要部分寫詳細
優秀教案語文手寫小學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感受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和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3、借助此詩的學習,初步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借助注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學習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教學理念
1、遵循古詩的教學規律,以讀促學。
2、把握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容。
4、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準備
掛圖、蘇軾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1、小黑板出示小知識。
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
2、板書課題: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掛圖。
引導學生讀懂詩題,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容;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畫《春江晚景》而題詩,寫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讀古詩
1、小黑板出示自學提示(一)
①自由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②能認識“蔞蒿”二字,正確書寫“崇”、“軾”二字。
2、學生自學。
3、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機出示教學掛圖)。
①識字“蔞蒿”、“崇”、“軾”
②指多名學生讀詩,集體評價,用“/”畫出詩中停頓的地方,再齊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三、再讀古詩,讀懂詩意
1、出示自學提示(二)
①再讀古詩,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意。
②了解詩人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畫上的內容。
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學,教師行間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適時點拔。
3、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指多名學生述說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游玩,好像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師:“桃花三兩枝”說明了什么?(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鴨先知”表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
師:“蔞蒿滿地蘆芽短”體現怎樣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你能結合課文和圖畫進行聯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在師生共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4行詩由畫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
1、出示自學提示(三)
①三讀古詩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背誦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
出示《題畫蘭》這首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
五、課堂訓練
1、辯字組詞:
崇()蘆()豚()蒿()
崇()廬()逐()篙()
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
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
3、古詩賞析:
①這是一首詩,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②這首詩描寫了時節的景象,體現了詩人。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六、總結
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從詩人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啟發?
板書設計:
桃花鴨子
畫中
蔞蒿蘆芽
畫外河豚(聯想)
小學語文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